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教師個人工作經驗總結》,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教師個人工作經驗總結》。
要建構“博雅”課堂,首先老師要成為一個“博雅”之人。為此我們四年級教研組提出了“以策略為引導 構建博雅課堂”的行動方向。所謂“教學策略研究”,是基于問題改進的行動研究,它將一線教師的研究指向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們“以說教為樂事、以研課為趣事、以論教為常事”,通過教學策略的引導,使老師們立足常態(tài)、查找問題、合理診斷。
策略一:從發(fā)現問題做起,學會在課堂中發(fā)現問題
課堂問題是客觀存在物,關鍵是教師頭腦中是否有研究問題和發(fā)現問題的意識。為從我們教研組引導老師們從已有的經驗中尋找生長點,在面臨的突出問題中尋找突破點,在追求自我中尋找跨越點。
從課堂上發(fā)現問題做起策略研究把關注的重點指向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著眼于促進教學的進步,提高教師在復雜的教育情境中機智、有效地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并將教師視為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實踐者。
策略二:理論學習,導引博雅課堂文化建立之作用力
開學初,我們教研組認真研究學習了“博雅”課堂的相關理論資料,進一步明晰了博雅課堂的概念,明確課堂建立的著力點。接著教研組又以主題教研課為載體,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尋求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時每一節(jié)課后董校長的精彩評析更是讓老師們受益匪淺,使課堂文化更具博雅之意。
策略三:擴大教研成果的優(yōu)勢,明晰博雅課堂文化建立之著力點
我們教研組的老師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我們以課例為載體,堅持開展聽、評活動,且把這個活動作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每一次上完教研課后,我們組內的老師都會積極對這堂課展開點評, “研究教材――課堂實踐――總結提高”已經成為我們的教研模式,實實在在地提高了教研組 全體 老師教學水平。我們的教研課無論是執(zhí)教的《林海》,趙梁執(zhí)教的《臥薪嘗膽》還是張剛、謝克菲的同課異構《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正是在“博雅課堂”理念指引下對“博雅”課堂積極有效地探究。
策略四:借助教師論壇,提升博雅文化
教研組老師依托學校教師論壇,就《我對“建?!钡恼J識》、《校本建模之讀寫結合》等話題,從理論層面和教學實踐等方面展開交流與討論。大量鮮活的案例、睿智的思考,使得策略研究的學習成果逐步向研究成果轉化。
策略五:微格式課堂,學會課堂中研磨
教研組確立“微格觀察點”,從新課導入、提問技巧、習題設置、課尾留疑等方面的策略發(fā)現有效做法,提高教學能力,從而有效地構建學校的博雅課堂文化。老師們直面課堂,關注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策略實施及成效,從現象到策略,從觀察到探究,充分發(fā)揮了微格式教研效益的最大化。
策略研究導行,老師們在個體研究和群體研究的交融中走進教育研究。真情流淌的生態(tài)課堂、思維碰撞的智慧課堂、經驗對接的主題課堂、以做啟思的實踐課堂,使博雅課堂文化的多維發(fā)展脈絡日漸凸顯。有了教學藝術,教師們將更加滿懷自信地堅守這講臺,樂此不疲,享受教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