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朝花夕拾第一篇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朝花夕拾第一篇讀后感》。
第一篇:朝花夕拾讀后感
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不必說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藝術(shù),對封建的批判,成熟的思想情感,單是他的兒童教育觀就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魯迅認為不能扼殺兒童的好奇心。文中他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jīng)》,但是沒有人給他買。直到長媽媽發(fā)現(xiàn),在告假時為魯迅買回來。這件事不僅讓魯迅對長媽媽改觀,更讓他對繪圖的書產(chǎn)生了興趣,搜集到了《爾雅音圖》、《毛詩品物圖考》、《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魯迅告訴我們,應(yīng)該重視兒童的意見,一次不理睬可能就是對兒童以后某個興趣濃烈愛好的扼殺。重視兒童的意見,就有可能改變兒童的未來。
文中又有一次,魯迅要去看五猖會時卻被父親逼著背書,留下了心理陰影,以至于背完書后“到了東關(guān)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對于兒童,應(yīng)該先行理解他們的想法,否則只會讓兒童感到兒童天性被扼殺的無力。
其次,魯迅批判了封建禮教對兒童的毒害。文中他因為看了《二十四孝圖》中的“郭巨埋兒”后,就害怕父親做孝子,對祖母恐懼,覺得祖母“不是和我勢不兩立,至少,也是一個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礙的人。”而“老萊娛親”中的詐跌也令魯迅反感。無論忤逆,無論孝順,小孩子多不愿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兒童是真實的,不喜歡也不接受虛偽,詐作的。封建禮教的孝令人可疑,有些可以勉力效仿,有些卻不僅使人反感,還可能會有性命之虞的。封建禮教不真實,不正確,會對兒童產(chǎn)生不當?shù)挠绊憽?/p>
魯迅還認為,要教育好兒童,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冬嵱洝分械难芴?,在冬天讓人吃冰,給魯迅看少兒不宜的書籍,還教唆魯迅偷錢。魯迅長大后對她產(chǎn)生厭惡,后悔沒能罵出衍太太的狐貍尾巴來。同時也告訴我們,家長的行為對兒童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兩面三刀,喜歡看人出丑,心理陰暗的家長是不可取的。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批判扼殺兒童好奇心與封建禮教對兒童的不當教育,強調(diào)了家長的重要性。他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教育方針值得我們學習。
第二篇:《朝花夕拾》讀后感
首次捧起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從目錄開始細細品讀……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jīng)歷,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這篇文章。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的醫(yī)學導師,他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但是對工作十分認真,他會用紅筆將該改正的地方一一批注。
書中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真是屈辱的一句話,讓人看后氣憤不已。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國是一個弱國。但是藤野先生卻從不岐視來自中國的學生。藤野先生與一般的日本人不同,他在教導學生方面都一視同仁。他希望將醫(yī)術(shù)教給魯迅先生,然后將醫(yī)術(shù)傳到中國,為中國的人們治好病。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寫他至今都受到藤野先生的影子的鞭策,不斷地寫“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文字”,從中我們可以見到作者對藤野先生深深的懷念之情。
這本書中,我不僅看到了魯迅童年的生活與當時的社會情景,也看到了舊中國的一些弊端。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能夠享受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當然,我不能只顧享受,而忘了當年那些為我們的美好生活而奮斗的人們,也不能只貪圖安逸。從現(xiàn)在起,我要為中國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