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創(chuàng)新感想心得(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創(chuàng)新感想心得(范文6篇)》。
第一篇:創(chuàng)新感想心得
有人說時間是一把刻刀,一刀一刀的把我們的生活削去,而我們卻還不知情。開學的第一天,還覺得時間還很漫長,無形中已走到了學期的尾端,翻開《創(chuàng)意思維》的第一頁并沒有很在意,就要合上最后一頁時才慌了神,曾經我不舍得丟掉一點一滴,然而這門課里有一個人教會我“把杯子清空才能裝得更多?!彼晕胰掏磥G掉一些包袱、獨自在創(chuàng)意的生活里穿梭。
往日,生活就是生活,沒有波瀾亦沒有起伏,今日,無論走到何處都會發(fā)現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堂課上,有一個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創(chuàng)意的生活,應該要從一物聯想到另一物,走進設計的意境中去,這種對生活的洞察和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創(chuàng)世的道路,不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嗎?在別人抱怨各科無聊的課程時,我在思考著如何走進各個門檻,這個課堂里,有一個人告訴我們要用激情去尋找自己的門與路,面對不喜歡的課程可以重新學習去怎樣閱讀,換一種方式,換一個心情,奔向自己設立的目標,這不也正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嗎?常常在學期尾聲我們會發(fā)牢騷沒有學到任何知識,抱怨創(chuàng)意思維并沒有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擴散,更加敏捷,但是我卻不這么認為,最起碼我學到了思維轉向法,曾經以為某一刻有靈感了就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心滿意足的作品,但后來我明白了:前期的努力與后期的創(chuàng)作從來都是分不開的,相聯系的,靈感的獲取是長期的積累,而不是偶然發(fā)生的。所以這依舊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當然我也經歷了從有到無的過程,原以為老師教學生天經地義于情理之中,卻無料到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能夠讓我們如此受益匪淺,簡直是于意料之外的。思路決定出路,但愿以后的道路上我們想到的會更豐富、更略勝一籌。
第二篇:教師培訓總結
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提高專業(yè)水平,提高工作“智慧含量”,乃當務之急。在這十分關鍵時刻,教指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全員研教及學校的校本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yǎng)起著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學校的校本培訓通過專家的引領,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習,說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fā)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fā)展專業(yè)、展示成果提供平臺。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fā)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fā)展。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非淺。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币兏锶?,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fā)展。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yè)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斗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著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眼睛盯著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tǒng)一考試。通過專家講座,了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fā),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其次,調整和拓寬了我的知識構。
一位教育專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分工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科的專家。而未來教育將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
初中科學課程的學科整合是課程改期的特點之一。根據科學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科學教師必須具有系統(tǒng)的完整的科學專業(yè)知識;科學教師要具備與科學教學相關的學科知識,諸如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等;還需要了解科學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系及其發(fā)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tǒng)科學專業(yè)知識有機地合,形成較完整的基本知識??茖W教師還應具有思維科學知識,這有助于教師通過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茖W教師還要具有參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知識,能以敏銳的眼光和頭腦,注意觀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識儲備能否適應這一變化,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第一道難題。
而現實是,我們科學教師都是由單科的物理、化學、生物或地理教師組成,與專業(yè)教師任職資格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教師專業(yè)性知識的缺陷交極大地限制科學課程的實施。
一些教師反映,對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難。很顯然,教師的知識構是制約教師駕馭新課程的瓶頸。因此,實施新課程,教師不僅要“洗腦”,還要“充電”
校本培訓利用教學資源,以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核心,對全縣科學教師開展學科的專業(yè)培訓。開展了學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見,通過觀點的交鋒,強調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過活動的開展樹立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構。
最后,促進了我對教學行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進行審視與思考。反思是一個人成長與發(fā)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課改要求教師不斷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為反思型教師??追蜃釉f:“學而不思則罔”。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味地學習而不思考,那他就會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則得也”。新課改要求教師經常思考和反思。面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資源、手段和方法,教師不能簡單地拿來復制粘貼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學分析,合自己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及自身優(yōu)勢,為我所用,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教師需要在反思中成長。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還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平時許多教師只有期末或年終學校進行教學評價時,才會系統(tǒng)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而校本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轉這種現象。說課、上課、評課活動的開展能促進教師把反思當成常規(guī)工作。與同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動中細心體會,積極思考,用心揣摩,讓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閃爍。通過追蹤說課、上課的過程,審視教學環(huán)節(jié),總教學得失,從中會產生許多感悟。
如在活動中,一位教師在說《焦耳定律》的教學設計時,他為了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采用實驗探究法。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教師通過演示實驗來創(chuàng)設情景來引入新課。演示實驗:用相同的導線分別給電燈和大功率電爐供電,讓學生觸摸導線,建立同一電路電燈和導線發(fā)熱情況不同和不同電路中導導線發(fā)熱情景。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猜想電流產生的熱量Q與哪些因素有關?
3、增加自主探究的開放性和培養(yǎng)學生實驗的設計能力。根據學生的猜想果,分組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
4、培養(yǎng)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匯報實驗果并討論評析實驗果。閱讀教材形成焦耳定律。
如原來為了落實雙基,我常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先給出論或通過簡單的例子得出論,然后化大量的時間解釋論并加以鞏固。通過校本活動的開展,我才了解到先前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是認知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理想教學模式應該是: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得出論。同時我也體會到新課程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中都有所收獲?這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教學設計中必須要注意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問題的設置中,必須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設置的問題首先要有梯度,有易有難,且要從簡到難。讓所有的學生的思維都有所啟發(fā),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切不可設置的問題高深莫測,只有使一小部分的學生打開思維。如果這樣,時間長了勢必影響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校本培訓為教師搭建了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在增強凝聚力的同時,努力營造教師積極參與學科建設、投身教學、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為優(yōu)秀教師的脫穎也創(chuàng)造了條件,搭建舞臺。但是,教師的自身條件不同,特點不同,教師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教師后續(xù)發(fā)展的目標也應該不同。因此,在推進教師培訓工程建設過程中,倡導更切合實際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個性發(fā)展目標,努力激發(fā)教師追求發(fā)展的內驅力;培訓形式多樣性和開展活動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師培訓首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篇:教師培訓收獲心得體會
經過參加本次省骨干教師第一階段的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身心愉悅、收獲良多??偨Y起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樹立了中職語文教學的價值觀,深刻認識到自我的教學將對人文素養(yǎng)較低的職業(yè)中學的學生供給的空間、機會和由此產生的不可替代的意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我還是需要從備課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因為,備課是我們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需要,是積累經驗、提高自我的重要過程,更是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一向在思考如何將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和語文學習結合起來,做到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個人的思考總覺得不成熟和難以操作,本次培訓多位教授的精彩講解讓我醍醐灌頂,懂得了專業(yè)課與語文課之間結合點的選擇,確立了主次的問題。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會讓學生把自我的專業(yè)技能展此刻語文課上,讓其在學科之間自由翱翔。
幾場關于心理學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我感覺到了自我在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匱乏,找到了在工作中為什么難以做通學生思想工作的原因。我想,在今后與學生的溝通當中,我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本事,了解其思維方式、困惑疑點,了解其心理特點、個性差異,了解其思想情景,精神狀態(tài),從而能對其進行以陶冶情操、啟迪覺悟的教育。
第四篇:2016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通過繼續(xù)教育,我學習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使我體會很深: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整合是當前信息技術普及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國家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它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痹趲啄甑慕虒W實踐過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嘗試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化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合為一體,將技術作為一種工具,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模式。在此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在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中, 教師如何認識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內涵?我們能切切實實地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做些什么?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內涵
華南師大李克東教授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將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為學習對象、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統(tǒng)一起來,共同服務于對課程各個方面的系統(tǒng)設計、處理和實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它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與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又具有一定相對獨立的特點的教學類型。由上述理念可知: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就是以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去,使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學會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從其它學科或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借助這些有實際背景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還應安排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網絡和其它信息手段獲取信息,學會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來分析、處理信息,并且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務,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
1、信息技術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的整合
興趣是學習上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切創(chuàng)造發(fā)明活動最直接的動力。依據顧泠沅的情意原理“激發(fā)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習者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和發(fā)展的支柱和動力”。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誘發(fā)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使許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規(guī)律,復雜的化學反應環(huán)境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大大增強表現力而且易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有著極高的價值,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我在九年級化學課本中,當講到“水的凈化”的知識點時,筆者在課前做好了一些準備工作,即收集好與教材上《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彩圖有關的視頻資料,并刪繁就簡,突出重點。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觀看教材上的彩圖,再通過電腦與電視相連接的背投技術,讓學生觀看視頻短片,了解江河里的水是如何被引入自來水廠,后經過沉降、過濾、消毒處理,最終制成自來水的整個過程。這樣一來,全班學生對自來水的主要生產流程就有了更加深刻、全面、具體的認識。
在課本第五章中,當我講到“鐵的冶煉”的知識點時,盡管書中有《煉鐵廠》和《煉鐵高爐的結構》彩圖,但由于是靜態(tài)的圖像,加之學生大多數沒有到過煉鐵廠,所以對這個知識點感到難以掌握。筆者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采用了將靜態(tài)的彩圖轉變成動態(tài)的視頻畫面的教法。先利用“高爐煉鐵”的Flash課件讓學生學習煉鐵高爐的結構以及煉鐵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接著,再讓學生看一段舉世聞名的上海寶山煉鐵廠煉鐵過程的視頻短片。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理解了新知識,而且受到了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信息技術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整合
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為他們提供了自由探索、嘗試和創(chuàng)造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如我在講授酸雨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酸雨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尋求解決的方法,可通過因特網獲取有關國內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資料。學生通過網絡瀏覽器查詢各種信息,調用網上的資源來自學,同時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參加有關問題的討論或請示教師的指導。從而,使學生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培養(yǎng)他們熱愛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3、信息技術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高度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人們的思維方式,啟迪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質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傳統(tǒng)、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重新組合既定的感受、體驗,探索規(guī)律,得出新結論的思維過程。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生動性、求異性、發(fā)散性和獨創(chuàng)性等特征,所以在化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以達到啟迪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運用信息技術,能使課本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生動地、直觀地演示出來,便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分析,使思維得到適時地啟迪。
三、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的整合為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依據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這一新的教學結構去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把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融入到教學當中,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興趣―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的教學模式,即:激發(fā)興趣、自主實踐、創(chuàng)造遷移。教學過程要經歷“觀察”和“思維”兩大基本層次,實現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教學目標。其教學過程的基本思路是:
在上述模式中,將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要素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是未知過程的設計者、指揮者、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感知和信息加工的主體,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劫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協(xié)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xié)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體驗、評價,獲取知識,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協(xié)作性、主動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且很多基本技能得到開發(fā)。
如在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傳授書本知識,而是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協(xié)作”、提供“會話”的平臺和引導“意義構建”。師生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通過網絡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這是一種開放交互式的一種模式。我們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絡信息領域,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性強的特征,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四、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帶來了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
信息技術與化學的整合帶來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在進入信息時代后,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優(yōu)勢,最大限度的利用網上信息,進行篩選、整理、提煉為我所用,再結合教學實際,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參備課的老套路;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新情境,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實驗現象,達到聲畫同步,圖文并茂,以激起學生興趣;利用互聯網進行人機交互溝通,通過上網查資料來進行研究性學習,甚至不斷推廣遠程教育,提高學生和教師的互動。這樣靈活高效的組織課內外活動,為此教學的空間極大地擴展,學科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余地得到無限延伸。
五、新的時代,中學教學需要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認為,以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計算機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理念和媒體。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必由之路。
六、現代的學生,學習離不開信息技術.
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興趣,開拓思維.而使用信息技術,能創(chuàng)設貼進學生實際的化學情境,挖掘教材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用化學的眼光關注情境,為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為化學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土壤,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服務, 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是化學,化學就在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練習,使每一位學生的化學學習得到提高。 利用計算機進行練習,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適當的練習題,由易到難,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挑戰(zhàn)自我,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和準確性。
七、現代的課堂,需要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信息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八、現代的教師,需要掌握信息技術
教師與學生之間角色關系未來將發(fā)生本質的變化,學生將根據個人的需要實行自主學習,從而拓寬視野,發(fā)展思維。而教師則會成為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合作者。在教師角色定位上,教師將成為“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導”,更主要的是“引”,教師將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為教師所掌握,而應由學生去理解、去研究、去發(fā)現。在教育理念上,教師將更注重“以生為本”,因為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傳統(tǒng)的文本信息、圖片信息,還包含大量的聲音、動畫等動態(tài)資源,學生將通過媒體演示進行討論或者建立網站發(fā)表自己的成果,學生思維拓展空間更為廣闊。教師將更注重學生合作、協(xié)同能力的培養(yǎng)。合作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信息技術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最大限度展現個人的自身價值,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及教師群體相互激勵、相互提高的作用,將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合作學習者、合作研究者,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將成為常態(tài)。
總之,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整合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是化學教學現代化的一種體現形式,它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而且能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信息社會需要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體會發(fā)現的樂趣,體會探索的樂趣。這樣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在一種積極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與工作,這真的一件最快樂而又相當有效的事情。這也正是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重要作用所在。
更多熱門心得體會推薦:
1.2016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2016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3.2016信息技術應用教學體驗心得體會
4.2016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5.2016教師研修心得體會
6.2016國培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7.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8.2016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
9.2016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
第五篇:學習貴州教育教師
學習貴州教育教師、貴州教師誓詞心得體會
復興鎮(zhèn)完小——楊婕
通過學習教師誓詞,使我知道了教師誓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履行教師神圣職責。修身立德,為人師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學;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淡泊名利,嚴謹治學;傳承文明,勇于創(chuàng)新;終身學習,不斷進步。為全體學生美好未來,我愿奉獻全部智慧和力量!這些話對我感觸很深。
作為一名年輕的人民教師,自己首先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注重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把學習誓言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和生活中去,爭做學生的表率,通過自己的言行讓學生知道教師的哪些方面贊成,哪些方面反對,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接受教育;還要融入到學校和社會各種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建活動之中,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發(fā)揚團隊合作精神,克服困難,要熱情幫助別人,特別目前學校發(fā)展處在十分關鍵的階段,“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的起始階段,需要我們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埋頭苦干,特別是年輕人,更要多吃點苦,多磨練自己,積累經驗,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與學校的發(fā)展共成長。
從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到教師職業(yè)之偉大,職責之重要。再對照我們的教師誓詞,你會有一種英雄主義情緒在心中蔓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似乎沒有什么困難是自己克服不了的了。但是回到現實中來之后呢,就我們實際的教學生活中感受而言,教師職業(yè)其實更多的是平凡瑣碎,足以讓教師感到雜亂無章,難以摸到頭緒的。這時你
的心理還能承受嗎?
是啊,很多的時候就是這樣,當你沒有身臨其境的處于一個環(huán)境中時,總是會把它想象的很美,總是會說這樣或那樣偉大的話語來鼓舞自己,但等到真正走進之后,你才會發(fā)現理想和現實真的是有差距的,也許還是很大的差距。我們以前探討的教育理念大多的是建立在一種有序合理的情境下的,而現實的教育環(huán)境其實并非那么有序,甚至有時是無序的、不合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別是我們這些干了幾十年的老教師,在心理上必然會遭受很大的沖擊。比如說,你的一些教育理念也許會和新的教育模式發(fā)生沖突,碰撞,這種事情很難說的準,原本只是一個虛無的理念而已,但是如果你“固執(zhí)己見”,時間長了也許你會慢慢被別的老師“隔離”,人家也許會認為你是個落后的、不懂得虛心求教的老頑固,這樣的時候你就會被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困擾。怎么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對于認為正確的是需要堅持,但是不要表現的那么明顯,非要和他人格格不入去顯示自己,何況在沒有經過事實檢驗你是正確的時候,你也不能肯定別人的就是錯誤的,抱著探討和寬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吧,這只會讓你自己受益。
第六篇:教師培訓總結
遠程研修尚未開始,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網站。映入我眼簾的是這樣一句話:"做有幸福感的教師"。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參加新教師崗前培訓時,亓明國老師的一句話,"一個有夢想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
"夢想",這對幾年前剛畢業(yè)的我來說,是經常掛在嘴邊的。初出茅廬,一心要做出點什么來,結果呢,四處碰壁,一事無成。困惑、浮躁……一切問題撲面而來。
"幸福",這對如今的我來說,是觸手可及的。在遠離了浮躁與喧囂之后,沉浸下來的我,漸漸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明晰了自己的追求。重新走上三尺講臺,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與新鮮。
漸漸忙起來之后,發(fā)現幸福卻沒那么簡單。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工作中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困惑,總想著,我的夢想是什么?
前兩天期末成績出來了,雖然不是很好,但也算是穩(wěn)步上升,私底下非常高興,不為榮譽,不為獎勵,只因為一個學期的努力有了結果。于是,我才明白,這才是夢想,這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