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初中中考數學培訓心得體會(推薦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中考數學培訓心得體會(推薦5篇)》。
第一篇:數學老師培訓心得體會
最新文章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通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點滴經驗,結合其他老師的交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我總結出關于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一、堅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據任教班級學生口算情況,制定本學期訓練的具體目標。
(1)口算訓練的目的不僅是提高學生口算的能力,有針對性的訓練又為本冊第四、第六單元的學習做好鋪墊。
(2)由于第四單元是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訓練時可適當增加一些20以內進位加、特殊的口算題,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2、根據教學進度及學生掌握情況,定期進行口算的檢測或期末達標檢測,既讓學生找到學習的動力、發(fā)現差距,又能讓家長了解孩子計算的能力,同時任教老師也能從中分析,找準突破口,使訓練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動中讓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筆算除法的教學應在學習時多讓學生通過用實物分一分,從中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及計算方法。如:24÷2=,讓學生把準備好的吸管分一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數?通過一道題的實踐是不夠的,還要再次多擺1--2道并說出計算方法。由于書上沒有任何的計算法則,但在教學時教師還是應把方法板書。
不管是筆算乘法或筆算除法,教學時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驗證計算結果的較好手段之一,但經常在教學時會被遺忘或略略帶過,沒有成為學生計算的“好幫手”。
如:21×4 28×6 ( )×6
125÷5 96÷8 63÷3 360÷3
三、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對于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知識:《千克、克、噸》、《周長》、《年、月、日》,教學時可讓學生尋找身邊與知識有關的事物,通過觀察、比較、分析,不斷加深理解,從而達到概念的強化。
如:《千克、克、噸》通過實物讓學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噸有多重,經過觀察---掂---估后,從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課外可布置學生尋找身邊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斷用哪種重量單位較合適,填寫后進行交流判斷。
《周長》這單元既讓學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冊書的難點之一。教師在備課時感到很簡單,不就是求封閉的平面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嘛。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只要記住計算方法就會算了。真正教時就發(fā)現并沒有像老師想象的那樣學生能較快理解并正確解決實際問題。主要原因有:
1、對“周長”這概念接觸較少,學生沒有充分理解。
2、當概念沒有得到理解時,又學習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來只記住公式,因此當遇到較靈活的.題目時,無從下筆。
四、注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學生、多媒體已構成課堂教學系統的三大要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為輕松、愉快、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形成能力,從而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過去的課堂教學中,自己想辦法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沒弄好不僅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連最起碼的教學任務都完成不了。運用多媒體演示,激發(fā)學生認知、求知的內驅力少年兒童天性好奇,當他們接觸新事物時,往往產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這個特點,激發(fā)他們的求知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起點,也是發(fā)展智力的起點。因此,在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直觀的電教形式,把書本上靜止的圖形變成動態(tài)的圖形,有利于溝通知識之間,圖形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辯析能力,從而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愛學。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聽學習情境,不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激起了求知欲,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表象,降低了學習難度,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概念、法則、規(guī)律等,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這些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給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帶來困難。如果采用課件動態(tài)圖象演示,在動中引路,動態(tài)地顯示事物演變的過程,把整個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地演示出來,而且其動態(tài)的演示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例如:在《圖形的運動設計》中,利用計算機生動直觀,變靜為動,圖文并茂放大細節(jié),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教學內容,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用計算機演示轉動的風車,對稱的蝴蝶不停地在揮舞著翅膀,小船平移的運動,實現教學的優(yōu)化,由多媒體演示,旋轉后的圖形及平移和旋轉的區(qū)別,通過風車轉動動態(tài),清晰地旋轉過程,學生輕輕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轉圖形,這樣的教學,使學生興起盎然。
小學生穩(wěn)定性差,易疲勞,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思想最易溜號,只有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保持旺盛的戰(zhàn)斗力。多媒體技術為實現練習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方便。在內容上可以設計具有情景的趣味題,便于操作的游戲題,朗朗上口的兒歌題等;練習形式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性、娛樂性較強的數學游藝宮、腦筋轉轉彎、數學擂臺賽、數學燈謎會、幸運大抽獎、看誰中大獎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寓學于樂,從而由“被動型”學習轉為“主動型”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還可以建立題庫,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題目進行練習,實施因材施教,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適時、適量、適當的訓練,實現“尖子生”吃得,“中下生”吃得了,達到減負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第二篇:初中數學培訓心得
5月1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興福中學舉行的全縣初中數學教師培訓會。在培訓會上,觀摩了九年級教師的試卷講評與復習課各一節(jié),然后是兩位執(zhí)教課教師談自己的備課過程以及教學的心得體會,從中我收獲了許多: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數學思想的滲透和學習方法的引導。
我們教學不能是機械的.教學,應該通過一個題的講解,教師從中提煉出題中蘊含的思想、規(guī)律和方法。要讓學生通過我們的講解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二、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把課堂教給學生,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而且有時候學生會有更好、更適合學生的解題方法,何樂而不為呢?
三、處理問題要找準突破口,基礎知識要抓牢。
復習一個知識點要把它放到一個問題中,以問題為載體,讓學生在解決應用的基礎上理解體會,達到復習的目的。
四、講評試卷要按一定的流程:
1、對試卷分析。
2、自我改錯。
3、訂正答案后學生進一步改錯。
4、對重點題和錯題的講評。
5、提煉方法。
6、學生提出疑問。
7、總結、整理所學知識和方法。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我也會努力把所學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三篇:聽初中數學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本人于xx年11月25日至30日參加了越城區(qū)小學數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90學時)集中培訓,聽了許多教育專家和名優(yōu)教師的講座,受益匪淺,特別是寧波市十九中黃偉建老師的講座,引發(fā)了我更深的思考。
黃老師與我們交流了:
(1)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2)對學生的評價
(3)幾個與初中相關的小學數學知識點
(4)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5)小學數學競賽五個方面的內容,對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人格障礙能力喪失、習慣不良、基礎缺乏)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使我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
黃老師說,初中數學教師要了解小學數學,小學數學教師要了解初中數學,這樣才能促進中小學數學有效發(fā)展。希望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經常對話,彼此學習和交流。初中數學教師要學會小學解題方法,小學數學教師要了解初中數學的基本要求,會解小學奧數題。作為經常教小學高段數學的我,非常贊同黃老師的觀點,并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著。
如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知識時,我就想:如果在小學能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并有一定解決簡單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初步能力,那么對今后在初中學習了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學習將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們能適應“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我利用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如:玩過的各種玩具、形態(tài)各異的盒子、學習用具等來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再通過折、剪、疊、做等各種操作活動使學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通過自制物體模型來解決一些簡單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實際問題,如通過自制長方形框架,使學生知道它的可變性以及它的特性,自制三角形框架,知道它的穩(wěn)定性等,自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模型,學生很容易理解并求出長方體、正方體的棱長和,表面積及體積,圓柱體的表面積和體積以及圓錐體物體的體積等,解決一些有關這方面知識的簡單的實際問題。(如浴池的四周與底面鋪瓷磚問題、魚缸的表面積及體積、求煙囪的表面積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解決有關空間與圖形知識方面的問題,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學生們通過實踐
第四篇:中考培訓的心得體會
任教八年來,經歷的培訓不多,這次省初中歷史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時間雖不長,但每天的感覺是充實。在這里,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fā)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yè)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chuàng)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歷史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歷史知識。不錯,中學歷史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的歷史教育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他,這無疑是陷入了誤區(qū)。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fā)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中心的人的全面發(fā)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獲。我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每一位歷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很精彩,讓自己的每節(jié)課都亮起來。然而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衡量教學的標準――學生的成績。你的課是亮了,而你學生的成績卻暗了,你作為歷史教師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會不理解,為什么你的課亮了,而學生的`成績會暗呢?這兩個不應該成正比嗎?非也!因為我們要向學校要向家長要向學生有個交代,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就變得說者無味,聽者無趣,考前狂背的現象。這是學生的可悲,更是教師的可憐。我們到底應怎么做?
就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
三、由傳授知識向發(fā)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
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于總結反思。
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yǎng)。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第五篇:初中數學繼續(xù)教育心得感受
教師繼續(xù)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F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fā)展的同義詞,與專業(yè)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qū)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jié)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fā)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jié)。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fā)展能力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fā)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fā)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huán)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fā)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yǎng):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后,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復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教師應有一種苦讀, 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傻牡览?。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中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