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寫導(dǎo)游詞20字(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寫導(dǎo)游詞20字(合集)》。
第一篇:導(dǎo)游詞
各位團(tuán)友:
山水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每一片葉、每一棵樹、每一朵云彩、每一縷陽光都可能會讓大家演繹一份心情故事。朋友們拋卻心中的承載,共同分享四面山帶給我們心情的釋放。首先我給各位介紹一下四面山概況。
四面山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是以山、水、林、瀑為一體的天然園林。它以森林為基調(diào),以瀑布為特色,以丹霞地貌、溪流、湖泊等自然景觀為主要內(nèi)容,集山景、水景、林景和動植物景觀于一身,秀山、懸瀑、峭巖、幽林各領(lǐng)風(fēng)騷。以高距152米的全國第一高瀑――望鄉(xiāng)臺瀑布為代表的“四面山飛瀑群”已成為重慶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它處在距重慶主城西南135公里處,幅員面積213.37平方公里,屬云貴高原大婁山北翼余脈,東西兩面分別與綦江縣和四川省合江縣相鄰,南面與貴州省習(xí)水縣接壤,為重慶市與貴州省之間的界山。四面山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3.7攝氏度,降雨量1522.3毫米。成因上屬侵蝕剝蝕向斜倒置山地。山體由產(chǎn)狀近于水平的白堊系夾關(guān)組磚紅色砂巖夾薄層頁巖組成,故可稱為丹霞地貌。山體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長17千米,寬12千米,面積約300平方千米。一般山峰海拔1000米--1700米,最高峰蜈蚣嶺海拔1709.4米,最低處海拔900米,平均海拔1300米。地勢南高北低,呈三級臺階下降,河谷深切,重力地貌發(fā)育,多裂點,嶂谷、崩塌現(xiàn)象。森林覆蓋率達(dá)95%。由于地質(zhì)運(yùn)動和水流侵蝕,區(qū)域內(nèi)地形山高谷深而又縱橫交錯,溝長坡陡,懸殊的地形高差,使河流比降高,形成了眾多瀑布,構(gòu)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觀。
四面山的山,峻美而有靈性,圓錐形的山峰峰峰相連,山山相靠,如竹筍拔地而起,綿亙百里,故因此得名。
四面山的林,雖沒有大興安嶺那樣連綿千里,但卻是地球同緯度地區(qū)僅存的亞熱帶闊葉林區(qū),水土和植被都保存完好,是天然的動植物寶庫,擁有植物種類1500多種,珍稀植物有中華雙扇蕨、桫欏、鵝掌揪、銀杏、香果樹、紅豆杉等20余種,其中中華雙扇蕨屬史前植物,與恐龍同代,在地球上瀕于絕跡。桫欏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木本樹蕨之一,是最古老的“活化石,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hù)植物。四面山有動物80多種,其中一、二級重點保護(hù)動物有云豹、毛冠鹿、獼猴、大靈貓、彈琴蛙、金雞等23種,因此四面山有“動物基因?qū)殠熘Q。
四面山的瀑布,千山萬壑四面飛瀑交相呼應(yīng)。置身四面山,飛瀑四面來。瀑布眾多靈性不一,形態(tài)各異。據(jù)查,四面山有上百掛飛瀑,100米以上高度的有5掛,80米以上高度的有8掛,30米以上高度的有23掛,因此,四面山也以“瀑布之鄉(xiāng)的美譽(yù)名揚(yáng)天下。
四面山的湖泊,雖沒有洞庭湖的浩瀚和千島的曲折,卻有處女湖的幽嫻與寧靜。湖水清明如鏡,綠影婆紗,倒影如畫。近萬米長的洪海湖,扭曲著水蛇般的腰身,靜臥在青山峻嶺之間,被多才子雅士所鐘愛。龍?zhí)逗?、林都湖、珍珠湖?個湖泊,撒動著珍珠般的銀光,如深山莽林中的8顆璀璨明珠,四面山因此被稱為巴渝的九寨溝。
朋友們!說完了四面山的山、林、瀑、湖外,接下來再說說四面山的霧。霧起處,四面山就像籠罩著一條條潔白飄逸的哈達(dá)。朋友們,如果在1700米高的蜈蚣嶺上觀云海,茫茫白霧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環(huán),天光云影,會引發(fā)出你的滿腔情懷。云斂霧收,現(xiàn)出層巒疊嶂,青山翠濤,令人陶醉。
這些各具特色的山、林、瀑、湖、霧渾然天成,野趣迷人。不同的季節(jié),幻化出不同的神韻?,F(xiàn)已開發(fā)出一林二河三灘四坪五嶺六溝七湖八洞九峰十巖、二十八掛瀑布、一百二十八個景點。春天,百花怒放、千鳥競鳴,是回歸大自然的理想去處;夏天,山靜水幽,四面蔥蘢,是休閑、避暑的港灣;秋天,層林盡染,山水如畫,是養(yǎng)精蓄銳的療養(yǎng)勝地;冬天,銀妝素裹,天地合一,是領(lǐng)略南國“北國風(fēng)光”的天然場所。四面山為長期生活在“水泥森林”空間的市民提供了一個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良好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
四面山的人文景觀也很有特色,最令人叫絕的是建于北宋建隆年間的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朝源觀兩座山門上的兩副楹聯(lián),千百年來難倒無數(shù)文人墨客和宗教界人士,至今無人破解,老將軍魏傳統(tǒng)見了此聯(lián)后,僅留下了“長乘勝跡聯(lián)何解,留得通家過此關(guān)”的耐人尋味的詩句。另一處人文勝景是長163米,高9米的灰千巖摩崖壁畫,它有著5000年歷史,造型獨特、形態(tài)各異的飛禽走獸栩栩如生,給人一種震撼的古老力量,是凝聚著原始巴人勞動、生活、文化和智慧的結(jié)晶。它填補(bǔ)了川渝摩崖壁畫的空白。
頭道河
頭道河景區(qū)面積為35.47平方公里,由龍?zhí)逗⑴P龍溝花果山花巖棧道峽谷等主要景點構(gòu)成,具有幽壯奇險的特點,整個游程需要10個小時,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溪河叫頭道河,也是四面山的第一條溪河,河中有一只巨蛙蹲臥溪中,它體大過象,腹脹如鼓,挺胸抬頭,圓目大睜,身著紅裝,儀態(tài)威嚴(yán),人們都說它是締造四面山的神仙們封的四面山守護(hù)神。
龍?zhí)逗?/strong>
著碧波蕩漾的湖就是龍?zhí)逗?,它是天然形成的一個高山湖泊,長2600多米,寬60~100米,深約20米,據(jù)地方志記載,丙寅年(1927)5月17日夜半,半邊月亮剛從東山升起,山澗輪廓隱約可見,山上特別悶熱,人們想開門換換氣,但是,門卻打不開,"嘩",突然一聲巨響,頓時天昏地暗,人們站立不穩(wěn),這是一次罕見的山體大滑坡,巨量的山石泥土被推到山下,地殼順山走向斷裂,縱橫約700米,垂直下降100余米,滑動40余米,泥土添平深谷,壘起高壩,無數(shù)小溪被堵塞,匯聚而成了如今的.這個湖泊,當(dāng)初在這里的廟宇沉入水底,成了神奇的水下龍宮,后來有人把這件事實說"神"了,據(jù)親歷著說:過去在頭道河北岸,有一個廟宇,不知是誰,在墻上用木炭畫了一條龍,龍身飛騰,遠(yuǎn)觀近瞧,活靈活現(xiàn),1927年5月17日那天,一個在溪邊放牧的牧童在龍身上撒了一泡尿,龍受辱發(fā)怒,于是雷雨大作,泥石懼下,堵住了小溪,形成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湖泊,原溪邊的廟宇也遭災(zāi)受淹,于是在四面山留傳開了一句話:"這才是真真的水淹龍王廟,自家人不認(rèn)自家人。"大家抬頭看,碧水悠悠的龍?zhí)逗卸挝靼?,在峭壁六綠蔭間,有一巨石,高約10米,寬約8米,如同一個天然猴頭俯視龍?zhí)?,尖嘴猴腮,活靈活現(xiàn),就像孫大圣再世,據(jù)說,孫悟空師徒去西天取經(jīng)路經(jīng)四面山時,被奇峰美景和滿山野果吸引,便將猴身隱于山中,露出猴頭觀賞湖光山色,品嘗美味佳肴,人稱"猴王探海",大家再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那龍?zhí)逗倍挝鞅?,兩巖疊立百丈,中間被一峰阻隔,宛如一對戀人,咫尺天涯,對目相思,人稱"相思巖",從這峽谷處我們上岸,就到了臥龍溝。
臥龍溝
這里是臥龍溝,它是一條地貌奇特,保持著原始生態(tài),充滿自然野趣的神奇山谷,這里有5群共350只猴子,大家看左面這間石頭砌成的房子,是養(yǎng)猴人住的,右邊這兩個大鐵籠里關(guān)著一些淘氣的猴子,其它300多只猴子到林間覓食去了。
我們沿山谷繼續(xù)前行,大家看,前面那塊巨大的巖石上有一棵奇樹,樹高20余米,母樹像一條龍,扭曲著身軀,5棵子樹像5個嗷嗷待哺的龍兒,依偎在母樹上,這就是以奇特聞名的"母子連環(huán)樹"
大家再看,右邊峭壁上有一條鑿刻的在凹巖上的龍,長7米,蟠龍昂首,騰云駕霧,躍然欲飛,我們稱它為云龍,接下來還有水龍,盤龍,噴水龍,臥龍,5條栩栩如生的龍給這幽靜神秘的山谷,增添了無窮樂趣,這是1993年根據(jù)臥龍溝的傳說和巖石上的自然龍形圖案,請石刻工藝師雕刻而成的,我們在白瀑織成的素絹和青綠織成的翠錦中攀援,猶如踏著青云直登天際。
花果山
翻過這座山梁,就是花果山了,大家看,那成坡成片的梨樹,桃樹,正掛著的青里泛黃的梨子和毛絨絨的獼猴桃,地上一垅垅圓鼓鼓的西瓜,各位可以親手采摘,過秤后就可盡情享用了。
花巖溝棧道
順山脊下來,兩峰夾峙的山谷突然斷道,我們已來到豁口處,朝下看,深不可測,看似無路可下,但古人硬是在這絕壁鑿出一條腳窩來,天長日久,形成了這條雄偉,險峻的棧道,朋友們,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古人留下的驚險刺激吧。
響水灘景區(qū)
響水灘景區(qū)面積為30.4平方公里,由望鄉(xiāng)臺、珍珠湖、林都湖、響水灘、大洪湖、小洪湖、界碑等景點組成,以幽靜、秀美的水資源為主要特色。可供游覽的水域面積達(dá)34公頃,整個游程需要8~10個小時。
土地巖
我們現(xiàn)在到了土地巖。大家看那陡峭偉岸的赤壁上,經(jīng)過千百年風(fēng)雨洗禮,留下了千姿百態(tài)的2公里長的天然圖案,有的像敦煌飛天,戈壁的沙丘,有的像朝暉下的層層云海,大洋上的驚濤駭浪。這就是著名的土地巖壁畫,它被藝術(shù)大師們譽(yù)為是“當(dāng)今印象派的藝術(shù)杰作”。
回過頭來看,那是土地巖瀑布,它高90米,三面赤壁。瀑布翻卷升騰,化為無數(shù)透明碎珠,形成節(jié)節(jié)梯形水簾,斜飄深谷,景象萬千。
望鄉(xiāng)臺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幅雄奇壯觀、水聲如雷的巨瀑就是望鄉(xiāng)臺瀑布。它瀑高152米,寬40米(比貴州的黃果樹瀑布高出一倍多),是國內(nèi)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第一高瀑,被譽(yù)為“神州第一瀑”。1997年2月22日,望鄉(xiāng)臺瀑布在中央電視臺“全國著名瀑布”專題節(jié)目中首次亮相,名揚(yáng)天下。高懸的瀑布像一面水晶簾子,又像一團(tuán)團(tuán)下墜的濃煙,落入潭中,激起碎玉萬千,瀑聲如雷,懾人心魄。遇晴日,上午9時許,瀑跌潭動,紫霧騰騰,朝陽斜照,如紗如霞的水霧便架起一座七色彩虹,若海市蜃樓,變幻萬千,令游人心曠神怡,蕩氣回腸。
相傳人死三天后要還魂,鬼魂要站在望鄉(xiāng)臺上最后看看陽間的一切后,便魂歸地府,等待投生。而望鄉(xiāng)臺瀑布的傳說,卻是另有說法。大家抬頭看,瀑布左上端有一塊凸起的巖石。傳說那是一個少女的化身。她士一個山外人家的美麗姑娘,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當(dāng)?shù)匾粋€財主的公子見到姑娘后,派奴才將姑娘抓走,想霸占她。姑娘拼死反抗,被毒打后關(guān)起來。晚上,姑娘趁雷雨天氣逃進(jìn)四面山,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姑娘每天站在斷壁頂上眺望家鄉(xiāng),想念母親,地久天長,便化成那塊巖石,他流下的淚水,便化成瀑布,“望鄉(xiāng)臺”因此得名。
第二篇:導(dǎo)游詞
各位游客伴侶們:
你們好。
我是本日教育你們嬉戲的導(dǎo)游,我叫xx。本日我們要嬉戲的處所是頤和園。讓我們走進(jìn)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哪里有瑰麗的景致等著我們?nèi)タ础_@是頤和園里很著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雕欄,一眼望不到頭,長廊是不是很長?你們先猜一猜長廊有多長,要是等一會兒你們猜不出來,我就匯報你們。你說是230米,你說是480米,你說是500米,哈哈,你們說的都差池。長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了273間呢,讓我們?nèi)タ纯撮L廊里是什么樣子吧??矗鞘鞘裁矗?,原本是橫檻上五彩的畫。
匯報你們吧,長廊里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是溝通的,這可都是畫家的心血。你們看長廊兩旁是什么,那么多的花是不是很悅目?有玫瑰花,有牡丹花,尚有牽?;ā丝涛覀冏叱隽碎L廊,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讓我們昂首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構(gòu)筑矗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讓我們爬上佛香閣。我們往下看看,頤和園的景致泰半收在眼底。
看那蔥郁的樹叢中潛匿著什么?對了,細(xì)心看可以望見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凑懊?,昆明湖是何等靜,靜得像一面鏡子,它又是何等綠,綠得像一塊碧玉。你們知道嗎?清朝乾隆天子詩曰“那里燕山最暢懷,無雙風(fēng)月屬昆明”來歌詠昆明湖。讓我們從萬壽山下來,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差異的石橋。看,湖中心有個小島,遠(yuǎn)眺望去,島上一片蔥綠。讓我們到石橋上去。這石橋有十七個孔,以是叫十七孔橋???,橋雕欄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還鐫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紛歧,模樣外形各異,沒有哪兩只是溝通的。好了,本日我們就到這里。你們本日是不是很開心呢?好了,來日誥日尚有更好的景致等著我們,再會。
第三篇:寫導(dǎo)游詞的作文200字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去頤和園游玩,希望大家在頤和園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長廊。你們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米長,分成二百三十七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花,畫著人物、花草、風(fēng)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fēng)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你感覺到了嗎?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全部風(fēng)景。站在這里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郁郁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頤和園的景色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夠,現(xiàn)在請大家盡情的去欣賞頤和園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
祝大家玩的愉快!
第四篇:寫導(dǎo)游詞的作文200字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導(dǎo)游蔣昊達(dá),在沒開始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有誰記得唐代達(dá)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許說名字大家不知道,但內(nèi)容大家都知道。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長江南岸,潘陽湖的西北,南接星子縣,北鄰九江市,廬山雖非五岳之列,卻有“廬岳”之稱。自古就有磅礴500里奇秀甲東南的贊譽(yù)。廬山不但山高,而且景色秀麗,可以說是: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大家可以在游覽過程中慢慢體會。
請大家注意幾條事項:
一、景區(qū)道路崎嶇不平,要注意安全;
二、注意防火,把小孩帶好。
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第五篇:導(dǎo)游詞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們知道宇航員們第一眼看到離我們的中國的什么嗎?它就是:我們將要游覽的是長城,他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有一萬三千多里!是我國重點保護(hù)單位,已經(jīng)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這一段長城是明長城,修筑在八達(dá)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大家可以看到這路很寬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繚望口和射口。供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米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保壘,打仗時城臺之間能互相呼應(yīng)。
這長城很長,在長城上有許多人的生命。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凝結(jié)成的。為什么這長城幾百年不倒呢?那就是因為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用糯米和水泥凝結(jié)成的。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對長城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長城的環(huán)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去游覽,仔細(xì)去觀賞。不過不要在文物上亂添亂畫,還注意要保護(hù)環(huán)境,從自已做起噢!
第六篇:寫導(dǎo)游詞的作文2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這時,我的心情非常愉快。
中國安徽黃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也是中國十大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唯一的山地風(fēng)景區(qū)。自古黃山如人間仙境,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山”,“登黃山,天下無山”之美譽(yù)。
黃山以“奇松”、“奇巖”、“云?!?、“溫泉”而聞名。再來說說黃山的“奇松”。我們不禁要提到“迎客松”。迎客松矗立在玉屏峰東側(cè),文殊洞上,由碎石生,壽命八百余年。宋的名字始于《黃山指南》。樹高約10米,胸徑64厘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兩個7.6米長的展覽延伸到錢樹中部的前面,就像一個熱情好客的主人,揮舞著雙臂,熱情歡迎來自海內(nèi)外的客人來黃山參觀。這種松樹被稱為黃山松的代表。體態(tài)矯健,綠葉如蓋,剛毅挺拔,謙恭可愛。
各位游客,黃山的神秘和美麗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