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張家界土司城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張家界土司城導游詞》。
第一篇:張家界介紹導游詞
各位團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歡迎各位來到風景秀美、氣候宜人、美女如云、帥哥成林的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DD人間仙境張家界,俗話說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呢,就是百年修得同車行,我們大家今天在同一輛車里可是百年才修來的緣分吶,我們進了這個門,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大家可以叫我向導,真是深感榮幸,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拿起話筒我要獻丑,誰不鼓掌就是嫌我丑!中國有句話說,要活到老學到老,那來到了張家界呢!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張家界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于崇山,以變南蠻”,于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設置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即今蔣家坪鄉(xiāng)太平村)。三國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縣被命名為天門山,設置了天門郡,至兩普、南北朝,均屬天門郡?局?、临澧县?369年明朝設置大庸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永定縣。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qū),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爾而得名。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去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qū)結合部,介于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張家界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張家界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張家界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張家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4.5%。
張家界市地貌構造復雜,主要有山地、巖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巖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貫穿城市全境。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傾斜,中部沿澧水兩岸呈北東向緩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遞降。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巖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聞名于世。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qū)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qū)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qū)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于一體,藏賂、橋、洞、湖、瀑于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張家界更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區(qū)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云豹、獼猴、靈貓等。
張家界市森林資源豐富,全市有林業(yè)用地面積1012畝,占71%。森林覆蓋率達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實施了“美化、亮化、凈化”工程,人均擁有綠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國際度假區(qū)。
張家界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日照、氣溫和降水量分別為1440小時、16度和1400毫米左右,歷年平均無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間。這樣的氣候有利于農、林、牧、副、漁業(yè)的全面發(fā)展。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境內氣候復雜多變,干旱洪澇、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
張家界市區(qū)海拔183米,景區(qū)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異,晝夜溫差可達10℃
在張家界市內,分布著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總人口達70多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50%弱。少數(shù)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和回族。此外。還有少數(shù)滿族、侗族、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
久聞湖南省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楊家界四大景區(qū),其美景美名早已蜚聲海內外。而今,同樣位于武陵源內的另一處風光奇美的景區(qū)DDD袁家界,又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近日,有幸親眼目睹了這處石奇峰秀、壁險峽幽的.人間仙境。
袁家界地處張家界和天子山之間,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懸?guī)r,矗立在武陵山區(qū)之中,恰似平地突起高臺,巍為壯觀??墒牵瑥纳侥_到袁家界我只花了兩分鐘!不要誤以為我擁有“飛毛腿”,其實是乘坐了百龍觀光天梯。談到百龍?zhí)焯?,可以說是自然景觀與人造奇跡的完美結合。
百龍?zhí)焯莸靥幨澜缱匀贿z產張家界內的水繞四門風景區(qū)。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戶外電梯”、“世界最高的雙層觀光電梯”、“世界上載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運電梯”三項桂冠獨步世界。百龍?zhí)焯輾鈩莺甏?,垂直高?35米、運行高度326米,主體由154米山體豎井和172米貼山鋼結構構成,采用三臺雙層全暴露觀光電梯并列分體運行,成功地連接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金鞭溪、水繞四門和袁家界天下第一橋、烏龍寨、天子山等黃金景點,成為景區(qū)內重要的旅游觀光交通設施,大大縮短了原本四個多小時的登山路。人隨梯動,梯隨山行,視野愈加開闊,藍天白云,奇峰仙霧,令人激情滿懷。不到兩分鐘,袁家界的秀美風光便展現(xiàn)在眼前。
東行約800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巖頂平臺。置身平臺左右環(huán)顧、萬千景象盡收眼底。一座座巖峰石柱,形態(tài)奇異,妙不堪言。正巧趕上雨后天晴的大好時機,只見時有輕云淡霧于群峰間飄浮繚繞,但見山移峰潛,好似瓊樓玉閣,時隱時現(xiàn),一時覺得神魂癡迷,不知身居何處。終于明白此處為何故有“迷魂臺”之譽了。嘗試著站在“迷魂臺”的絕巖峭壁之上,宛如“人在壁上走,云在腳下飄”。
這還不是最絕美的風景,沿峭壁頂部邊緣遨游,只見一天然石橋凌空飛架兩峰之巔,氣勢磅礴,奇?zhèn)ソ^倫,這便是與夫妻巖并稱“張家界雙絕”的“天下第一橋”。天下第一橋系一天然石橋,處砂刀溝游覽線一帶,屬張家界精華景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一塊寬僅3米、厚約5米的天然石板,懸空鑲嵌在兩座山峰之間,把東西兩峰巧妙連接起來。橋長20米,跨度約50米,相對高度近400米,是張家界最高的石橋,因高度、跨度和驚險均為天下罕見,故稱“天下第一橋”。橋上蒼松挺拔,橋下云霧蕩漾,萬丈深淵。四周懸崖絕壁,水滴飛濺。踏上橋面,不禁有凌空御風之感。手扶鐵欄桿,仰視,青峰飄渺于云靄繚繞之中;俯瞰,奇峰如筍群,巖壑深谷中陣陣煙嵐泛起,散而復聚。天下第一橋還掛了許多癡情男女的同心鎖。
登上旁邊更高處的望橋臺,只見蒼松掩映下,一抹泉水從200多米高的崖頂飄然而下,仿佛一匹白色長練自天而降。飛瀑下臨深潭,綠水泱泱,水霧漫漫,橋懸絕壁,雄奇險峻,觸目驚心。真不愧這“天懸白練”之名。
在袁家界中坪與下坪交接處,還有一藏而不露的景觀曰:“后花園”。游人在崖間翠竹叢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一面石壁擋住。正疑無路,卻見絕壁拐彎處,洞開一若滿月狀白石,穿門而過,眼前突現(xiàn)數(shù)十座奇峰參差聳立于墨綠深澗之中。翠谷之中,石峰攢簇,澗水縈回,古木參天,寒云鋪地,登高俯瞰,似天然盆景,石峰成百上千,高入云,矮臥地,大起大落,相映生輝。
在袁家界,既有石叢小澗、銀瀑高瀉,又有竹林繁茂、蒼松垂壁。由于水豐林密,空氣極為清新。最新測定顯示,袁家界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空氣中的含塵量和含菌量特別少,而含氧量很高,某些地段負離子數(shù)達到近5萬個,比通常環(huán)境高出500倍左右,儼然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非常適宜休閑養(yǎng)生。
祝愿大家張家界玩得開心/愉快!這也是向導的一個衷心祝愿!
第二篇:湖南張家界導游詞
大家好!
寶峰湖由寶峰湖和鷹窩寨兩大塊組成。它是一座罕見的高峽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風光旖旎,是山水風景杰作。
寶峰湖水深72米,長2.5米公里,電視劇《西游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外景就拍攝于“奇峰飛瀑”。
湖中有兩座疊翠小島,近岸奇峰屹立,峰回水轉。泛舟漫游,只見一湖綠水半湖倒影,充滿詩情畫意?!霸铺萑f丈上天臺,高峽平湖一鑒開,王母瑤池金扶,浣沙仙女下凡來”游寶峰湖,你就會欣賞到這樣的詩情畫意。群峰擁抱的寶峰湖,長約2.,5公里,湖猶如一面寶鏡,四面青山,一泓碧水,蕩槳溫游,格外愜意。坐在船上,環(huán)顧四周,千山聳翠,俯視水中,倒影慢移,碧水照相館得群峰綠,人面桃花水映紅。真是靜極了,美極了!韓劇《九天洞》拍攝的湖水就是寶峰湖。
在湖中漫游,還可以見到湖心島上的.一些佳景,如“仙女照鏡”、“高峽平湖”、“金蟾含月” 也各有特色。
鷹窩寨為寶峰公園一景,進公園后西向登山數(shù)百石級,頭頂?shù)氖辶芽p如線,入口處有古城門雉堞,盡處有寶峰古寺,香火旺盛。崖上石徑直上峰頂,相傳舊社會有匪首如鷹盤踞山頂小寨。一線天是寶峰公園的一大絕景。峽谷長200余米,高100余米,平均寬度不足兩米,中有小溪,溪畔石級盤旋而上,清幽無比,曲奧無窮。該游覽線還有一系列景點,著名的鷹窩寨位于寶峰湖西南一絕壁之上。早年是著名的土匪寨子,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就拍攝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