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精品国产sm全部网站

        頤和園導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2-05-27 23:16:27

        • 文檔來源:用戶上傳
        • 文檔格式:WORD文檔
        • 文檔分類:導游詞
        • 點擊下載本文

        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頤和園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頤和園導游詞》。

        頤和園導游詞

        北京頤和園導游詞

        4.3 鄭秀珍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頤和園玩。我是導游:鄭秀珍,大家有事來找我。請大家注意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請不要亂冷垃圾,謝謝合作!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北京頤和園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里有山有水。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還有許多名勝古跡。進了大門,看到的是彩畫長廊,這長廊簡直就是一幅故事傳說的長卷,令人駐足留連。大家請看,長廊有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長廊很長很長,有七百多米呢!每一間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繽紛的畫,這些畫畫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幾千幅畫呢! 大家抬頭看一看。很美吧。好了,大家游完長廊,我們就去諧趣園。諧趣園最具有南方水鄉(xiāng)特色,園里柳蔭夾道,回廊曲折。那飄滿水面的荷葉連成一片,密密麻麻。在這茂盛的葉片中,點綴著像星星一樣的荷花。大家看,有的荷花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露出了嫩黃的小蓮蓬,還有的已全部綻放。從諧趣園過來,就來到了萬壽山。

        從萬壽山下看,一座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閃爍著金子般的光芒,那就是佛香閣。我們到山頂去看看吧。從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部分都看到了。大家往左側(cè)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水很清、很靜。待會兒,就去昆明湖看一看。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我剛才說的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河兩岸還有許多柳樹。湖水波光粼粼,蜿蜒飄逸的十七孔橋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湖面上。大家可以做船去玩一玩,看一看風景。一小時后,到大門口集合。

        今天,我們的旅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歡迎大家再來游賞。祝大家玩得愉快!

        頤和園導游詞中英文對照2016-09-09 17:33 | #2樓

        頤和園的中英文導游詞

        頤和園導游詞-北京-頤和園英文(英語)導游詞

        頤和園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境內(nèi),距天安門20余公里,占地290公頃。

        頤和園原為封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遠在金貞元元年(1153年)即在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宮”。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園靜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園。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將好山園更名為“甕山行宮”。清乾隆年間,經(jīng)過15年的修建工程,將該園改名為“清漪圓”。此時的清漪園,北自文昌閣至西宮門筑有圍墻,東、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為屏障,園內(nèi)修建了許多亭臺樓閣,橋廊齋榭,山清水秀,富麗堂皇。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瘋狂搶劫并焚燒了園內(nèi)大部分建筑,除寶云閣(俗稱“銅亭”)智慧海、多寶琉璃塔幸存外,珍寶被洗劫一空,建筑夷為一片廢墟。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的廢墟上興建起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lián)軍的野蠻破壞,后慈禧又動用巨款重新修復。數(shù)百年來,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樂之地,解放辟為公園。1961年國務院公布頤和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包括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園內(nèi)山水秀美,建筑宏偉。全園有各式建筑3000余間,園內(nèi)布局可分為政治、生活、游覽三個區(qū)域。政治活動區(qū),以仁壽段為中心,是過去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辦理朝事、會見朝臣、使節(jié)的地方。生活居住區(qū),以玉瀾堂、宜蕓館、樂壽堂為主體,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之地。風景游覽區(qū),以萬壽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為主,是全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園林中享有盛譽的頤和園,布局和諧,渾然一體。在高60米的萬壽山前山的中央,縱向自低而高排列著排云門、排云股、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一組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氣派宏偉。以高大的佛香閣為主體,形成了全園的中心線。沿昆明湖北岸橫向而建的長廊,長728米,共273間,像一條彩帶橫跨于萬壽山前,連結(jié)著東面前山建筑群。長廊中有精美柁畫 14000多幅,素有“畫廊”之美稱。位于頤和園東北角,萬壽山東麓的諧趣園,具有濃重的江南園林特色,被譽為 “園中之園”。

        占全園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綠,景色宜人。在廣闊的湖面上,有三個小島點綴,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鳳凰墩等秀美建筑,其中位于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訪)中西合璧,精巧華麗,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后山后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處是松林曲徑,小橋流水,風格與前山迥然不同。山腳下的蘇州河,曲折蜿蜒,時狹時闊,頗具江南特色。在岸邊的樹叢中建有多寶琉璃塔。后山還有一座仿西藏建筑――香巖宗印之閣,造型奇特。蘇州街原為宮內(nèi)的民間買賣街,現(xiàn)已修復并向游人開放。擁山抱水,絢麗多姿的頤和園,體現(xiàn)了我國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

        Situated in the western outskirts of Haidian District, the Summer Palace is 15 kilometers (9.3 miles) from central Beijing. Having the largest royal park and being well preserved, it was designated, in 1960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a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ite of China. Containing examples of the ancient arts, it also has graceful landscapes and magnificent constructions. The Summer Palace is the archetypal Chinese garden, and is ranked amongst the most noted and classical gardens of the world. In 1998, it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by UNESCO.

        Constructed in the Jin Dynasty (1115-1234), during the succeeding reign of feudal emperors; it was extended continuously. By the time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it had become a luxurious royal garden providing royal families with rest and entertainment. Originally called "Qingyi Garden" (Garden of Clear Ripples), it was know as one of the famous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Longevity Hill, Jade Spring Mountain, and Fragrant Hill; Garden of Clear Ripples, Garden of Everlasting Spring, Garden of Perfection and Brightness, Garden of Tranquility and Brightness, and Garden of Tranquility and Pleasure). Like most of the gardens of Beijing, it could not elude the rampages of the Anglo-French allied force and was destroyed by fire. In 1888, Empress Dowager Cixi embezzled navy funds to reconstruct it for her own benefit, changing its name to Summer Palace (Yiheyuan). She spent most of her later years there, dealing with state affairs and entertaining. In 1900, it suffered again, being ransacked by the Eight-Power Allied Force.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1911 Revolution, it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

        Composed mainly of Longevity Hill and Kunming Lake, The Summer Palace occupies an area of 294 hectares (726.5 acres), three quarters of which is water. Guided by nature, artists designed the gardens exquisitely so that visitors would see marvelous views and be amazed by perfect examples of refined craftwork using the finest materials.

        Centered on the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 (Foxiangge) the Summer Palace consists of over 3,000 structures including pavilions, towers, bridges, and corridors. The Summer Palac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court area, front-hill area, front-lake area, and rear-hill and back-lake area.

        Front-Hill Area: this area is the most magnificent area in the Summer Palace with the most constructions. Its layout is quite distinctive because of the central axis from the yard of Kunming Lake to the hilltop, on which important buildings are positioned including Gate of Dispelling Clouds, Hall of Dispelling Clouds, Hall of Moral Glory,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 the Hall of the Sea of Wisdom, etc.

        Rear-Hill and Back-Lake Area: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s are fewer here, it has a unique landscape, with dense green trees, and winding paths. Visitors can feel a rare tranquility, and elegance. This area includes scenic spots such as Garden of Harmonious Interest and Suzhou Market Street.

        Court Area: this is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xi and Emperor Guangxu met officials, conducted state affairs and rested. Entering the East Palace Gate, visitors may see the main palace buildings: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served as the office of the Emperor, the Hall of Jade Ripples where Guangxu lived, the Hall of Joyful Longevity, Cixi‘s residence, the Hall of Virtue and Harmony where Cixi was entertained.

        Front Lake Area: covering a larger part of the Summer Palace, opens up the vista of the lake. A breeze fluttering, waves gleam and willows kiss the ripples of the vast water. In this comfortable area there ar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Banks, the Seventeen-Arch Bridge, Nanhu Island, and so on. On the western bank float six distinct bridges amongst which the Jade-Belt Bridge is the most beautiful.

        頤和園導游詞2016-09-09 14:53 | #3樓

        各位游客您好:

        歡迎您來頤和園參觀游覽,我是導游員XX,希望我的講解能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在游覽過程中,您將了解到頤和園悠久的歷史文化,觀賞到秀麗的湖光山色,親身體會到我們頤和園人的真誠和熱情。

        頤和園始建于1750年,那時,中國的清朝正值盛世時期,疆土廣闊,國力強盛,當時執(zhí)掌朝政的是清王朝第四個皇帝乾隆,他憑借自己對中國園林的理解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以及國庫大量的存銀,以“興修水利、為母祝壽”為名,選定燕山腳下一處具有江南水鄉(xiāng)風韻的絕妙之處,吸收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之精華,繼承了歷代皇家園林的成就,薈萃了全國的能工巧匠,連續(xù)施工15年,建成了一座規(guī)模巨大的皇家御苑---清漪園,顯示了中國園林文化的最高成就。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清漪園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下令在清漪園遺址其重建并改名為“頤和園”。頤和園是當今世界上建筑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內(nèi)涵最豐富的皇家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它杰出的園林藝術價值和重要的科學價值,使它成為中外最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早在1961年,頤和園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頤和園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東方皇家園林文化的代表。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占地面積29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大小建筑三千余間,約七萬平方米,園林布局因功能不同劃分為朝政辦公區(qū)、帝后生活區(qū)和風景游覽區(qū)三個部分。進入東#宮門,您首先來到的是朝政辦公區(qū),兩側(cè)對稱排列著“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整個院落給人一種古樸肅穆的感覺。

        仁壽殿

        頤和園按園林布局因功能不同劃分為政治活動區(qū)`生活居住區(qū)和風景游覽區(qū)。我們下面要參觀的是以仁壽殿為主的政治活動區(qū)。進入仁壽殿之前我們首先要經(jīng)過的是仁壽門,門上懸有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匾額,進入仁壽門,迎面而立的是一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我們觀其外形象一扇屏風,擋住了游人的視線,使大家不會一進門就對園內(nèi)的景色一覽無余,這是中國造園藝術中的一種手法,叫“障景法”,因為中國的園林風景講究層層展開,引人入勝,最忌諱一覽無余,在空間景物的設置上也常常欲揚先抑,欲露先藏。

        這個漢白玉須彌座上有一尊銅制的怪獸,我們一般稱它為“麒

        麟”,它生有龍頭、鹿角、獅尾和牛蹄,遍身鱗甲,還帶有火焰紋,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沒有這種動物,但古代工匠們卻把它塑造得栩栩如生,它象征著吉祥富貴,每逢它的出現(xiàn),就預示著國泰民安。這座雄偉的殿宇就是當時頤和園的政治統(tǒng)治中心──仁壽殿。它始建于1750年,原名“勤政殿”,當初乾隆皇帝規(guī)定,所有皇家御苑中臨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意思是告誡帝王游園時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嘉慶皇帝在《勤政記》里說道:“君勤則國治,怠則國?!?,也就是說理政勤不勤是關系到皇帝寶座穩(wěn)不穩(wěn)的問題。慈禧復建頤和園時此殿改名為“仁壽殿”,這個名字來源于孔子《論語》中“仁者壽”的語句,實際上是為皇權歌-功-頌-德,認為施仁政者可以長壽?,F(xiàn)在殿內(nèi)基本上是按原狀陳列,正中的地平床上設有紫檀木精雕寶座和御案,四周設有掌扇和香爐,每當慈禧早朝時,點蠟燭的鶴燈、燒檀香的鼎爐、燒藏香的龍抱柱就要全部燃點起來,制造出一種燈火通明、香煙繚繞的威嚴氣氛。

        殿外的平臺上成對擺放有銅龍、銅鳳和太平水缸,龍鳳是封建王朝皇帝和皇后的象征,按規(guī)定殿前陳設的龍和鳳,應該是龍在中央,鳳在兩側(cè),而這里是鳳在中央,龍在兩側(cè)。它和清末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有關,是清末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太平水缸是宮里用于防火的用具,講到這里也許您會問:“北京的冬 1

        天天氣很冷,如果缸里的水結(jié)了冰怎么辦?”其實,聰明的工匠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您看,缸下面的石頭基座上有一個開關,里面是一個空槽,冬天就會有人將木炭放在里面燃燒,給水缸加溫,這樣缸里的水就不會結(jié)冰了。

        昆明湖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昆明湖畔,昆明湖是頤和園的精髓,它近220公頃的水面約占整座園林面積的四分之三,浩瀚的昆明湖,壯麗的萬壽山,挺秀的玉泉山寶塔及西山群峰,形成了近景、中景、遠景,層次奉命。這就是我國造園藝術中 “借景“巧妙運用的典范。難怪乾隆贊美這座園林“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不遠處的小島上遍植桃柳,有一個四角重檐的亭子,是昆明湖東岸邊的一個重要點景,是觀賞湖山景色的好地方。我國有“見柳而知春”的說法,每當春天來臨之際,這里桃花綻放,柳絲吐綠,最早向人們報告春訊,故此亭被命名為“知春亭”。

        宜蕓館

        這里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宜蕓館。隆裕是慈禧的侄女,慈禧把隆裕許配給光緒是為了更好的控制光緒的思想和行動。隆裕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皇太后,也是最后一位皇后。1908年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在去世前慈禧下令由溥儀來繼承皇位,隆裕為皇太后,象她當年那樣“垂簾聽政”。可惜好景不長,1912年他的皇位就被廢除了。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隆裕在故宮的養(yǎng)心殿發(fā)布詔書,宣布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結(jié)束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統(tǒng)治,也結(jié)束了中國的封建社會。

        玉瀾堂

        我們看到這組建筑別致,環(huán)境幽雅的四合院叫玉瀾堂,始建于乾隆年間,光緒時成為皇帝的寢宮,1898年在光緒支持的“戊戌變法”失敗后,這里又成為囚禁的地方。

        玉瀾堂在中國近代史上與戊戌變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光緒名叫愛新覺羅?載恬,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為了能繼續(xù)掌握政權,于是就讓當時只有四歲的光緒繼承皇位,由她再度“垂簾聽政”,直至光緒長到十九歲,慈禧才表面上同意“撤簾歸政”,但是她仍操縱實權不放。后來,慈禧和光緒在政治上發(fā)生了沖突,光緒在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推動下,想通過維新運動來改變吏治等,以挽救清王朝的腐敗統(tǒng)治。但變法只搞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握有實權的慈禧鎮(zhèn)-壓下去。慈禧殺害了譚嗣同等“六君子”,而光緒則被嚴密囚禁里起來,被關了整整十年。光緒被軟禁在這里時,慈禧命人在院內(nèi)砌起了許多磚墻,幾乎把玉瀾堂封閉起來,門口還有慈禧的親信太監(jiān)把守,光緒象囚徒一樣生活在這里,完全失去自由?,F(xiàn)在東西配殿內(nèi)仍保留著當年所砌的磚墻,以供游人參觀。

        德和園門前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德和園,這是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這組建筑從1891年開始興建,到1895年完工,共花費了71萬兩白銀,是頤和園大型工程之一。它主要是由扮戲樓、大戲臺以及慈禧看戲的頤樂殿三部分組成。其中的大戲樓構思巧妙,結(jié)構嚴謹,富麗堂皇,被譽為“京劇搖籃”。1984年9月10日,德和園以嶄新的面貌對外開放,除戲樓外,分設了七個展室,以陳列帝后生活用品為主。工作人員身著清代宮廷服飾為參觀者服務,游人會在一種較為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氛中參觀游覽。(展室講解略)

        大戲樓前

        這座戲樓高21米、寬17米,上下分為三層,分別是福、祿、壽三臺。三層之間有天井相連,頂部有 2

        碌碌絞車牽引,舞臺地板下設有地井和水井。演出時,根據(jù)劇情,演員可扮演神仙鬼怪從天上而降,從地下鉆出,上天入地,變幻無窮。另外,底部的水井還能增強演員聲音的共鳴,使演員的念白聽得清楚,唱腔顯得洪亮。

        德和園大戲樓,是清宮三大戲樓之一,他與其他兩座即:故宮的“暢音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德和園的大戲樓從形式和規(guī)模上比其他兩座戲樓都要大。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古戲樓。我國京劇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和這座戲樓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因為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后,慈禧經(jīng)常讓社會上的名演員進宮表演,并給予各種支持,使京劇這門藝術得以迅速發(fā)展和完善,所以,這里才有“京劇搖籃”之稱。

        我們身后的建筑就是慈禧看戲的頤樂殿。當年慈禧坐在中間的九龍寶座上,光緒皇帝坐在殿前左邊的路臺上。每當慈禧看戲的時候也會賞賜一些王公大臣和她一同看戲。大臣們則跪在兩邊的走廊上看戲。演出前,還要從戲樓兩邊把角的綠柱子到正殿兩邊把角的紅柱子上拉起一條八字形的幔帳,這樣大臣們只能從戲臺的側(cè)面觀看到演出,而看不到殿內(nèi)的慈禧,這也就是當時的“君臣有別”。德和園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們?nèi)⒂^生活居住區(qū)。

        樂壽堂

        慈禧晚年的時候非常喜歡頤和園,每年的大部分時間她都要來避暑、休養(yǎng),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組建筑就是慈禧居住過的“樂壽堂”。

        這是一組前后兩進,左右各帶跨院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從外形上看,它雖然比不上法國瓦爾塞宮和帝俄東#宮的雄偉,但中國古建的這種木構架結(jié)構非常有利于通風采光。夏天滿院支塔涼棚,冬天殿內(nèi)燒地炕,冬暖夏涼,非常適合居住。這里環(huán)境幽雅,生活便捷,出樂壽堂向東,可以到德和園大戲樓聽京戲,由此上山可以到景福閣觀雨,出樂壽堂西門,又能到世界上最長的人工走廊----長廊漫步。難怪慈禧太后的貼身宮女說“在北京最美的景色是頤和園,頤和園里最好的地方當屬樂壽堂”。

        這座懸有“水木自親” 匾額的穿堂殿為此院正門,門前是供慈禧御舟靠岸的碼頭,碼頭上有高達數(shù)丈的“探海燈桿”,可懸掛明燈照湖。樂壽堂階前對稱陳列著銅鶴、銅鹿、銅瓶,這是取“鹿”、“鶴”、“瓶”的諧音,寓意“六合太平”(六合即: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面)。樂壽堂內(nèi)按宮廷原狀陳列,中間擺放寶座、御案、香爐。院內(nèi)的這座大石叫做“青芝岫”,它又有一個不好聽的名字叫做“敗家石”。叫“青芝岫”是因為它色澤青潤,又形如靈芝,所以稱“青芝岫”。叫“敗家石”是因為在明朝有個官吏叫米萬鐘,他非常喜愛石頭,有一次他在北京的房山發(fā)現(xiàn)了這塊巨石,就想把它運到自己的私家花園中。他不惜人力物力,可運到路途的一半良鄉(xiāng)的時候就已經(jīng)財力枯竭了,于是就把巨石放到了路邊,用茅草覆蓋上,想等到他有財力時再將它運回,只可惜在他臨終前,這個愿望也未能達成。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在去西陵掃墓的途中發(fā)現(xiàn)了這塊巨石。于是想把它放到頤和園中的樂壽堂內(nèi),運到院外,卻發(fā)現(xiàn)這塊石頭太大了,沒辦法運進來,于是就命人拆門運石。這件事情讓乾隆的母親知道了,非常生氣。并說道:“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此石不祥”所以這塊巨石又叫做“敗家石”。

        長廊

        下面要參觀的是風景游覽區(qū),首先我們將步入頤和園中非常具有代表特色的景點-----長廊。

        這里是長廊東部的起點邀月門,“邀月”二字出自我國著名詩人李白《月下獨酌》中的“舉杯邀明月”的名句而得名。長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整個廊身為東西走向,全長728米,如果我們把四個柱子的空間算作一間的話,共273間。由東向西建有“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檐亭。1990年,長廊又被“世界吉尼斯大全”評為世界上最長的人工畫廊。廊內(nèi)外的彩畫多達14000余幅。內(nèi)容包括草木花卉,人物故事,山水風景等。其中人物故事大多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如,《紅樓夢》、《西游 3

        記》、《三國演義》、《水滸》、《聊齋》等,它們就如同在您面前展開的一幅歷史畫卷,在您飽覽頤和園特有的湖光山色的同時,更獲得文化修養(yǎng)的陶冶與啟迪。

        當我們在長廊漫步時,并沒有覺得它有起伏曲折的感覺,這是因為長廊的地基隨著萬壽山南麓的地勢高低而起伏,其走向隨著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彎曲。這是建筑師們巧妙地利用了四座八角重檐亭作為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的緣故。在全園建筑布局中長廊具有重要作用,它使湖山之間有了一個巧妙的過渡,同時,又象一條五彩繽紛的帶子,把前山一些分散建筑連在一起,構成一個排列有序的建筑整體。

        在園藏文物珍品展覽門前

        現(xiàn)在我們參觀的這組建筑叫清華軒,在乾隆時期,叫“羅漢堂”,是一座寺廟型建筑。1860年被燒毀。光緒年間修建后,改名為“清華軒”。

        現(xiàn)在清華軒被開辟為“園藏文物珍品館”,共設六個展室,頤和園保存的數(shù)萬件珍貴文物將輪流在這里展出。展品包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明、清兩代的瓷器、玉器,還有字畫等。在院內(nèi),有一座巨型石碑,高和寬均3米有余。在石碑的正、反兩面和兩個側(cè)面,都有乾隆書寫的碑文。一篇寫的是清朝政府向新疆進軍,設法平定準葛爾叛亂一事,另一篇是平定叛亂后寫的。其它碑文,除寫“羅漢堂”外,也都有與此次西師有關。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焚毀此院時,其他都燒光了,唯獨這塊石碑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成為今天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

        排云門前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萬壽山前山建筑的中心部位,排云殿佛香閣景區(qū)。這組建筑是乾隆為恭祝他母親60大壽時所建的。在乾隆時期叫“大報恩延壽寺”,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慈禧于1888年重建,并改名為“排云殿”,由于當年她建園的目的是為了她個人的頤養(yǎng)天年保養(yǎng)元氣。而這里又是佛殿舊址不適合居住,因此她只恢復了佛香閣,轉(zhuǎn)輪藏等建筑,并把排云殿作成當年祝壽的地方。我們站在這里從下往上望去,湖岸邊的“云輝玉宇”牌樓,排云門,排云殿,佛香閣均建在一條中軸線上,連成了層層升高的直線。象征著神權的佛香閣高高在上,具有主宰一切的氣勢,而慈禧做壽的排云殿則在軸線的中間,整個建筑布局充分體現(xiàn)了佛經(jīng)中所描繪的仙山瓊閣的天國境界,以及“君權神授”的封建正統(tǒng)觀念。這個景區(qū),廊亭殿閣氣勢輝宏,它將宮廷功能、園林功能和宗教功能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是頤和園內(nèi)最為壯觀的建筑群體。

        前院有金水河和用漢白玉砌成的金水橋。

        慈禧的生日是農(nóng)歷十月初十,每逢大壽,慈禧坐在排云殿中間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朝賀。當年光緒皇帝就是在這塊“萬壽無疆”的匾額下向慈禧行禮的。那么大臣門是在哪里行禮的呢?我們回過頭來看,以我們剛剛走過的金水橋為界。金水橋以北是一品大臣行禮的地方,以南是二品大臣。而三品以下的文武百官只能跪在排云門外?;屎蟮瓤梢圆叫兄僚旁频顑?nèi)向慈禧行六肅三跪三拜禮,肅是面對的.意思。

        排云殿前

        我們看到門檐高懸著“排云殿” 匾額,“排云”二字出自晉朝詩人郭璞的“神仙排云出,但現(xiàn)金銀臺”的詩句,慈禧把自己比喻成為排云而出的神仙,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F(xiàn)在殿內(nèi)基本是按原狀陳列的,中間設有寶座,寶座兩側(cè)有兩個大型的“壽”字,它是用沉香木雕成的。沉香木是一種非常名貴的藥材,據(jù)史料記載,當時沉香木為每30兩白銀買一兩,可見是非常名貴的。這是大臣送給慈禧的生日禮物。我們看到上面還有一盞電燈,這是1903年德國負責安裝的,慈禧晚年的時候還享受過許多西洋的先進技術,如:汽車,照相,火車等等。排云殿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我們現(xiàn)在就沿著爬山廊一起到佛香閣參觀。

        在佛香閣前

        現(xiàn)在我們站在這座20米高,有一百級臺階的石臺下千萬不要望而怯步。北京的老人們常說“登上萬壽山的一百級臺階就能活到一百歲”,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長壽,所以請各位努力攀登吧!

        我們首先要參觀的這組建筑叫轉(zhuǎn)輪藏。轉(zhuǎn)輪藏是仿照杭州法云寺藏經(jīng)閣建的。由正殿,游廊和配亭組成。正殿上還裝飾有福、祿、壽三星。配亭中有木塔,塔身周圍擺放佛經(jīng)和佛龕,地下設有機關。每當?shù)酆髞泶似矶\念經(jīng)時,就有人鉆入地下,用力推動機關,塔上的佛經(jīng)就轉(zhuǎn)動了起來,而帝后只需用手輕輕一扶,就代表了把木塔上的經(jīng)書全部念了一遍。在院內(nèi),聳立著一座高大的漢白玉石碑,高9.87米。上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萬壽山昆明湖記”,記述了堆積萬壽山和開挖昆明湖的緣由。轉(zhuǎn)輪藏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們就去參觀與它對稱的另一組建筑。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這組建筑叫做五方閣,中間的那座建筑叫做寶云閣,它全部用銅鑄造而成,高7.5米,重207噸,四面有菱花隔扇,造型與結(jié)構完全和木建筑一樣,是我國目前尚存的工藝最精巧,體量巨大的銅鑄品之一。在乾隆年間,每逢陰歷初一和十五,有喇嘛在此念經(jīng),為清王朝的帝后們祈禱。老北京人又把它叫做“銅亭”。這是因為英法聯(lián)軍焚毀清漪園時,寶云閣的十扇銅窗流失海外。因為沒有了窗戶,四面漏風,只能稱其為“亭”了。1992年美國一家公司在法國巴黎發(fā)現(xiàn)了那些丟失銅窗后,出資收購,并捐還給了頤和園,使寶云閣恢復了完整的容貌,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寶云閣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們?nèi)⒂^頤和園的標志建筑---佛香閣。

        佛香閣為全園建筑布局的中心,也是我國古建筑樓閣代表作之一。它高41米,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筑。我們看到一層的匾額上書有“云外天香”四個大字,是說這里拜佛的香氣飄到了天外,使神靈有所感悟。下面我們到閣內(nèi)參觀。

        進入閣內(nèi),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尊觀音像名為“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它是銅胎貼金的,高5米,重萬斤,建于明萬歷二年。她長有12面24只手臂,佛教信徒們認為,觀音的使命是普度眾生,她能夠心隨意念、變換多種容顏,無論百姓在哪里受苦受難,她都難夠看到,聽到,幫助到。她頭上還有一尊小的坐佛,傳說那是觀音的老師“阿彌陀佛”,觀音把他擺在自己的頭上是對師長的一種尊敬。她腳下還踩著千瓣蓮花,它有兩個寓意,一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二是象征佛教遠離俗塵。大家看到閣內(nèi)還有八根巨大的鐵梨木巨柱支撐,從而使得佛香閣能夠從1894年復建至今,在歷經(jīng)了一百多年的風雨后,依然完好的屹立在這里。

        出佛香閣院后門在山頂處

        現(xiàn)在,請大家回頭再看昆明湖,那長長的西堤與一條短堤將昆明湖分割成三個水域,分別點綴著南湖島,藻鑒堂島和治境閣島,用以象征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這種“一水三山”的造園布局,早在漢武帝修建章宮時就出現(xiàn)了,寄托著封建帝王祈求長生不老的幻想。據(jù)說在東海深處有三座島嶼,島上生長著一種色澤艷麗的仙草,人吃了它可以長生不老。這樣的仙境正是封建帝王所夢寐以求的。西方人信仰天主教,以為人死后可以升-天堂,活著的時候看不見天堂是什么樣子,就把教堂建得越來越高,有刺破藍天之勢,以為人死以后從這里就可以直達天堂。而我們?nèi)A夏民族則把想象中的仙境用人工變成現(xiàn)實,使人覺得天上也不過如此,仙境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四 大 部 洲

        在這里再來看萬壽山,我們可以看到一組自上而下,排列有序,金碧輝煌的建筑群體,這就是后山的中心建筑四大部洲,它位于萬壽山后山中部,因山順勢,就地起閣,全部建筑是按佛教宇宙觀設計的,完整地體現(xiàn)了佛國的形象。前有須彌靈境,兩側(cè)有3米高的經(jīng)幢,后有寺廟群的主體建筑香巖宗印之閣。在它四周有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還有用不同形式的塔臺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在閣的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代表佛經(jīng)“四智”的紅、白、黑、綠四座喇

        嘛塔。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間有兩個凹凸不同的臺殿,一個代表月臺,一個代表日臺,象征著日月環(huán)繞佛身。

        在皇家園林中出現(xiàn)這座漢藏式的寺廟群,是清朝政府推崇佛教,增強中央集權和一些信仰佛教的以邊疆少數(shù)民族間聯(lián)系以鞏固其中央集權的政治需要而建造的。

        在蘇州街南門外

        在參觀完前山的大部分景區(qū)后,我們接下來要參觀的是后山的建筑。我們看到上面這組金碧輝煌的建筑叫做四大部洲,它是一組寺廟形式的建筑群,構成了“以廟代市”的造園手法。而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是這處清幽寧靜的景區(qū)蘇州街。

        在蘇州街內(nèi)石橋上

        蘇州街也叫做買賣街。它位于頤和園后湖中心,建筑形式為一水兩街。大家也許會問,為什么乾隆要在自己的皇家園林內(nèi)修建這樣一條帶有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的街市呢?他曾有兩個考慮,一是他六下江南,在第四次回鑾時,大臣們就進諫說,皇太后年事已高,不適應幾千里的奔波勞累,何不在皇家園林內(nèi)修建一條水街呢。二是后妃們久居深宮,不能和外界接觸,在皇家宮苑內(nèi)建造這樣一條既有南方水鄉(xiāng)特色,又有京都韻味的商業(yè)街,他可以經(jīng)常率領后妃們來此游玩解悶。

        蘇州街始建于乾隆年間,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火燒“三山五園”時,這條水街也未能幸免于難,光緒年間重修頤和園時正值國庫空虛,內(nèi)憂外患時期,所以只恢復了前山的大部分景點,后山的許多景點沒有資力恢復。 直到1986年,恢復蘇州街的工程才全面展開。該工程根據(jù)檔案、歷史資料和專家的評定,遵照復建工作“不增不減,不擴不縮,不改不移”的十二字方針,歷經(jīng)四年,于1990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新建后的蘇州街東起寅輝城關西至通云城關蜿蜒曲折300余米,設有多處店鋪。街中有酒樓、茶館、錢莊、當鋪等,一應俱全。街內(nèi)使用清代貨幣進行交易。大家可以使用人民幣兌換成元寶和銅錢。店鋪的招牌,幌子皆為舊時模樣,再現(xiàn)了十八世紀中葉的商業(yè)文化。

        大家看到對面的二層小樓叫攬濤樓,在一層買牌兒,二樓品茶。每當下雨的時候,坐在二樓上品茶,欣賞窗外的雨景,是多么非常愜意的事情。蘇州街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覽。

        澹 寧 堂

        歡迎您游覽頤和園的澹寧堂。澹寧堂始建于乾隆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其遺址位于萬壽山北坡東麓,南倚中御路,北臨后溪河,南高北低,依山建造,跌落成兩進院落,總面積是1864平米。慈禧重修頤和園時沒有恢復,1994年我園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按原址對其進行復建,1998年首次向游人開放。其中主要景點有云繪軒延祿軒、隨安室、澹寧堂等軒堂,主樓的上層也就是云繪軒,過去是以藏書為主,主樓的下面隨安室當時是乾隆的書房。復建后的澹寧堂沒有按照乾隆時期書房的原樣布展,而是在這里展出明、清宮廷家具。

        諧趣園

        園中建園是中國造園的一大特色,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就是頤和園中著名的園中之園――諧趣園,它小巧玲瓏,結(jié)構精巧,四時有景,妙趣橫生。

        諧趣園是乾隆皇帝1751年下江南時,看中了江蘇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回京后仿建的。1811年,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之意,將其改名為諧趣園。意思是說,靜趣能使人修身養(yǎng)性,陶冶心情?,F(xiàn)在的諧趣園是光緒時重建的。慈禧來園居住期間,在此釣魚取樂,園內(nèi)的涵遠堂是專供她休息之所。這座小園林,由臨水的十座亭、臺、樓、榭和百間游廊組成,保留了江南園林的靈

        秀之氣。

        由于諧趣園內(nèi)的建筑和百間游廊全部環(huán)池臨水展開,從園林分類上講,它屬于水景園。那么,水多橋必多。這座占地數(shù)畝的小園,卻有橋五座,而且沒有一座是重樣的,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我們將要經(jīng)過的這座“知魚橋”了。小橋橋面貼水,與杭州西湖的“花港觀魚”異曲同工。這橋名來源于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莊子和惠子的一次有趣辯論,莊子說:“你看,魚在水中來去從容,游得多快樂呀?!被葑臃磫柕溃骸澳悴皇囚~,怎么知道魚快樂呢?”莊子也反問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

        諧趣園在都城的皇家園林,而寄暢園是江南的私家園林。乾隆當年仿建時,并未全部照搬原樣,而是從中吸取了它的造園意境和手法,源于寄暢園但又高于寄暢園。大家不妨細細品位。

        出蘇州街南門向石舫走去的路上

        這里是松堂,由此向西走,可以到達頤和園著名的景點建筑----石舫。我們走的這條路,正好處在萬壽山和后湖之間,而且坡度比較平緩,是帝后們在后山后湖一帶游玩時經(jīng)常走的一條路,名叫“中御路”?!坝贰笔侵傅弁鯇S玫牡缆?。今天我們也在這條御路上走一走吧。這條路上遍植丁香,典雅異常,花開時節(jié),串串丁香芬芳四溢,沁人心脾,人們也把這段路稱為丁香路。我們看到萬壽山的植物大多是四季長青的松柏。頤和園從1991年開始,根據(jù)造園立意,用了三年時間對萬壽山的山形地貌和整體綠化布局進行了徹底的治理,如今的萬壽山,滿目蒼翠,碧草如茵,三季有花,四季長青。

        在賅春園遺址前

        乾隆時期,在萬壽山后山有不少別具一格的建筑,可惜在1860年都被焚毀了。就在我們走的這段路上就有好幾處被焚毀后的建筑遺址。其中有一組獨具特色的園林建筑----賅春園。用造園專家的話評論,稱它是“有凸有凹,有曲有深,有懸有竣,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大家看到路左邊這個殘破的院落,就是還未來得及修復的賅春園遺址。

        賅春園這一組建筑,占地約4000平方米,根據(jù)山地的高低落差,分別建有三層。第一層叫“味閑齋”,氣氛幽獨;第二層有鐘亭和主殿,境界開始擴展;第三層有清可軒和留云;最高最深,宜于遠眺。各層之間用爬山廊或疊石踏步相溝通,利用高度和深度的差別,使建筑出現(xiàn)了不同的空間。賅春園把亭、廊、殿、廳等多種建筑形式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天然和人工渾然一體,視野開闊,意境豐富,是體現(xiàn)中國造園藝術的一個難得的范例。當年乾隆皇帝每年來園時,這里是他必到之處。

        在石舫岸邊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昆明湖畔,眼前的這艘巨大的石造船體,就是著名的石舫。石舫最初建于1755年,全長36米,船體由巨大石塊雕鑿而成,原先上面建有中式艙樓。頂部用磚雕裝飾,并采用內(nèi)排水的方法,使艙樓頂上承接的雨水,通過四角的四根空心柱,由船體上的龍頭口內(nèi)瀉入湖中,設計十分巧妙。那么乾隆皇帝為什么要在這里建造一艘石船呢?他引用了唐代著名宰相魏征進諫李世民所用的比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意思是說,好的君王能夠得到百姓的擁戴,而暴君的統(tǒng)治必將被百姓推翻。所以乾隆皇帝建造石舫除了為觀賞昆明湖景色以外,還用來象征清王朝的統(tǒng)治就像磐石般牢固。

        可惜的是石舫于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了,只存留下船體。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石舫是1893年慈禧根據(jù)法國一艘火輪加以改建,在船體兩側(cè)砌上兩個機輪,船上面建成了西洋式的艙樓。這樣一來,石舫就成為頤和園內(nèi)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筑了。同時,慈禧還將石舫改名為“清晏舫”,寓意河清海晏,也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

        乘船游昆明湖

        下面就讓我們乘船游覽一下頤和園的湖光山色吧。

        昆明湖作為頤和園的主要組成部分占地約220公頃,是全園總面積的3/4,最初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湖泊,據(jù)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了,比北京城的歷史3041年還要長。

        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1749年乾隆皇帝以為母祝壽、興修水利、操練水軍為名,在此大興土木建造清漪園。當年冬季,組織了上萬民工擴展湖面,深挖湖底,并把周邊一些大小不一,深淺不等的水塘,規(guī)劃建成了一個完整的水域,使湖的深度和廣度比原來增加了兩倍,乾隆為了給母親祝壽,還把這個近3000畝的水域修成一個壽桃型的湖泊,于1751年將甕山泊改名為昆明湖。不僅如此,昆明湖還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人工水庫,湖水與城里的護城河相通,巧妙地解決了水上交通、農(nóng)田灌溉和園林用水的問題,是中國歷史上造園與興修水利完美結(jié)合的優(yōu)秀范例。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保持其水質(zhì),維護其湖岸的完整,北京市政府于1990年底至1991年初共動用人力約20萬,機械設備百余部,對昆明湖進行了240年來的首次徹底清淤,共清除淤泥65.5萬立方米。還清除了抗日戰(zhàn)爭時丟棄在昆明湖底的炸彈205枚,消除一個大隱患。這次清淤,使昆明湖平均深挖了0.5米,徹底治理了昆明湖的百年舊貌,恢復了一代名湖清澈如玉的嬌媚容顏。這項工程被專家學者們譽為是“功德無量”的壯舉。

        因為時間關系我的講解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希望頤和園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并在不久的將來歡迎您再次來頤和園參觀游覽,最后祝大家游覽愉快。謝謝。

        美麗的頤和園導游詞2016-09-09 19:42 | #4樓

        美麗的頤和園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一個小小導游?,F(xiàn)在由我?guī)ьI大家去參觀美麗的頤和園。

        \n\n 頤和園又名清漪園。大家看,這里是著名的長廊。這長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間。它有一條條綠色的長柱,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齊齊地,像一個個有素的士兵;有紅漆的欄桿,而且每一間橫檻上都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如:花草樹木、人物、風景等等。旁邊還種著一盆盆五顏六色的花,一絲絲花香在這長廊飄來飄去,清新的味道撲面而來?,F(xiàn)在,請各位女士們和先生們小心梯級,而且不要亂丟垃圾,有垃圾一定要丟到果皮箱,保護好這里美好的環(huán)境!\n\n 各位游客,大家請跟我來!這是一個你們最盼望的景點昆明湖。昆明湖是一條長長的堤壩。湖北有幾座形態(tài)各異的石橋,橋欄桿上有過百條石柱。石柱上雕刻著獅子頭,他們神態(tài)各,好看極了!\n\n 我們要上山了,各位走好??!我們下一個景點是萬壽山。萬壽山的半山腰中有一個三層的寶塔。旁邊還有一棵棵參天的大樹,綠樹成蔭的,一眼望去像一塊大大的翡翠。\n\n 頤和園一天游到此結(jié)束了。大家覺得這景色美嗎?我們祖國還有很多名勝古跡,以后我們還會觀看到更美的景點的!各位游客,再見了!\n\n

        頤和園導游詞2016-09-09 9:34 | #5樓

        頤和園,早在金代的時候,這處園林既不叫頤和園,只是一處帝王游獵的天然園囿,當時的山叫金山,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為甕山,水域為甕泊。明代時水域則稱為西湖。清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乾隆皇帝為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大壽,不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別是長廊的修建更是神來之筆。又把甕山改名為萬壽山,并把此處園林稱為清漪園。還詠出了“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邊風月屬昆明”的語句。清漪園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 靜宜園、玉泉山 靜明園、萬壽山 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nèi)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并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yǎng)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03年再次重建,由于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

        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lián)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

        十七孔橋和南湖島:十七孔橋是仿照盧溝橋而建造的,建于1750年。橋全長150米,寬8米,由十七個橋洞組成而得名。為什么叫十七孔橋,或者說為什么橋身建有十七個橋孔呢?十七這個數(shù)字并不符合皇權九五之尊的邏輯,它為什么要設計成十七個孔呢?據(jù)說道理就在于:如果橋設計為九孔,那么就會因拱度過大而容易被沖垮或崩塌。想來想去,臣工們最終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失九五之尊,又不降低橋的質(zhì)量,那就是設計為十七孔,橋兩邊從任何一邊數(shù)起,橋的最高處就是在第九個孔上。

        北京地區(qū)流傳著一句歇后語: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其實,頤和園里的十七孔橋,雕刻了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石獅子,比盧溝橋的獅子還多59只呢!這是中國獅子最多的一座橋梁。可與著名的盧溝橋石獅媲美。十七孔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橋兩邊的白石欄桿,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姿態(tài)各異的石獅,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有的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對于這一大群小獅子而言,十七孔橋龐大的身軀就像是它們廣闊的世界。橋頭各有兩只大水獸,很象麒麟,十分威武。橋的兩頭有四只石刻異獸,形象威猛異常,極為生動。 接下來咱們就去十七孔橋上走一走,親身感受一下,順便去看看南湖島。拐過來,我們就能看到一座很大的亭子,這座亭子叫做廓如亭,廓如亭建于乾隆時期,俗稱八方亭。占地140余平方米,亭有內(nèi)外三圈24根圓柱和16根方柱。亭頂采用重檐攢尖的形式,造型舒展而穩(wěn)重。當年頤和園沒有東墻,亭北是煙波浩渺的湖水,亭南是干頃稻田,登亭遠眺,一望無際,廓如亭由此得名。廓如亭建造如此壯觀,是為了與十七孔橋以西龍王廟島上高臺上的樓閣亭臺遙相呼應。此亭是北京所有亭中最大者,同時也居國內(nèi)現(xiàn)存同類建筑之冠。昆明湖南部有出水口,慈禧從水路到頤和園時,所乘之船由此入園,并到龍王廟燒香拜神后,再坐船到對岸樂壽堂去。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的東面,大家可以看到十七孔橋西通龍王廟,東接廓如亭,飛跨在東堤與南湖島之間。它就像是一道長虹,把人世間和蓬萊仙島連接起來,是通向仙境的唯一道路。踏上這條通路,兩邊的欄板潔白如云,下面的湖水映出青天,通路那邊是瓊樓玉宇,極目遠望是渺渺群山。在這條通道上悠然而行,人世中的攪擾不知不覺地淡去,心境逐漸變得沉靜清澈。不知紅塵中的你是否也找到了人間返本歸真的唯一通途?

        清朝乾隆皇帝四處題字,在這里當然也不能免俗。他親手為十七孔橋撰寫了一整套匾聯(lián)。橋的南端橫聯(lián)是“修X凌波”,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天地之靈煉就的彩虹,飛架于碧波之

        上。橋的北端橫聯(lián)“靈鼉偃月”,把十七孔橋描繪成水中神獸,是一條巨大的鼉龍橫臥水中脊背露出水面如同半月。橋北端的另一副對聯(lián)寫著:“虹臥石梁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好一番詩情畫意。

        欣賞十七孔橋之美,有四時之美,有晨昏之美,但更重要的是從不同角度去領略,即站在園中各處望橋,和站在橋上望園中各處。比如站在橋上眺望萬壽山,這是十七孔橋的最好鏡頭。扶著漢白玉橋欄,欣賞萬壽山,水波、雕欄、長廊、綠樹、崇閣、黃瓦、青天、白云,渾然一體,如世界上真有“蓬萊仙山”,也不會勝過這里。北京春天多風,在風天站在橋邊,望著昆明湖動蕩的波濤,似乎萬壽山也會浮動起來,一線白石欄桿也成為一條幌動著的珍珠項鏈了。二是站在萬壽山麓看“十七孔橋”,這在庚子前自然是辦不到的,但頤和園開放之后,這便成為游人不可忽略的一個美麗的畫面了。從知春亭一帶,往北,再折而西,沿湖走,隨處都能望到這一臥波長橋,宜晴,宜雨,宜雪,宜月,無時不是靜靜地臥在那里,如果你能坐船在湖中欣賞她,那就更美了。讀者中有誰知道嗎?她是無獨有偶的,她有個“姐姐”,在蘇州“石湖”,“石湖串月”的“杏春橋”,同她的造型一樣,只是沒有她華麗。如果說“十七孔橋”是“宮廷妃子”,那石湖杏春橋該是江村的浣紗女了吧。

        說道這做優(yōu)美典雅的橋是如何建成的,還有這樣一段老北京們心口相傳的美麗傳說。話說乾隆年間,修橋工地上正在忙碌,來了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兒,亂發(fā)長的過耳根臺子,臉上的土有一個銅子厚。他背著工具箱子,一邊走一邊吆喝:“誰買龍門石!誰買龍門石啊!”工匠們看他那骯臟勁兒,都以為他是瘋子,誰都嫌棄他。

        老頭子在工地上轉(zhuǎn)游了三天,也吆喝了三天,還是沒人搭理他,就背著工具箱子往東走到六郎莊一棵大槐樹底下。從此風餐露宿,夜里睡在樹底下,每天雞叫頭遍起身,掄起鐵錘,叮叮當當鑿那塊龍門石。村西住的王大爺打這兒路過,見那個老頭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就讓他搬到自個兒家里來住。

        這老石匠在王大爺家一住就是整整一年,也鑿了一年龍門石。王大爺也不嫌棄,只當是找了個作伴的老朋友,一日三餐還從來不怠慢。一天早晨,老石匠起身告辭,把龍門石留給王大爺做答謝。王大爺瞅了瞅漢白玉的龍門石,對老頭說:“你也別說報答不報答。為這塊石頭,你勞累了一年,還是你帶走吧!我要它也沒用?!崩项^說:“我這塊石頭,真要到節(jié)骨眼兒上,花一百兩銀子還買不到呢!”說完也不顧王大爺?shù)耐妻o,就走了。

        此時頤和園里修建十七孔橋的工程快完工了。聽說乾隆皇帝還準備前來“賀龍門”呢!沒料想到,橋頂正中間最后那塊石頭,怎么也鑿不好、砌不上。這可急壞了工程總監(jiān)!這時候,有人想起了那個賣龍門石的老頭子,大家四面八方去找。

        后來打聽到那個老石匠在六郎莊住過,工程的總監(jiān)就親自來到王大爺家。他一眼看到窗底下那塊龍門石,一量正合適,就好像專為修橋琢磨的一樣。大伙這才明白那老石匠是魯班仙師下凡幫忙修橋??偙O(jiān)留下一百兩銀子,把龍門石運走了。這塊龍門石砌在十七孔橋上,不偏不斜,嚴絲合縫,龍門合上了!眾人無不感激仙師的呵護,并反省自己只故干活掙錢,卻忽視了做人。幸虧王大爺心地善良,經(jīng)受住了仙師的考驗,才使十七孔橋順利完工。

        經(jīng)過這座橋,我們就來到了南湖島,南湖島位于頤和園的昆明湖東南側(cè),昆明湖西堤以東、萬壽山以南的湖水之中,占地一公頃多。南湖島與萬壽山遙相呼應,起著豐富水面景物的重要作用。整個島嶼呈圓形,島上建有龍王廟、鑒遠堂、澹會軒、月波樓、云香閣等,均為毀后重建。南湖島北部是用山石疊成的假山。假山上建有涵虛堂和嵐翠間,為島中的主體建筑。涵虛堂是一座兩卷殿,南面有露臺,繞以石造雕欄。島東南處有著名的十七孔橋相連東堤接壤湖岸,它四面環(huán)水,環(huán)島用巨石砌成泊岸,并用青白石雕欄圍護,視野廣闊,八方佳景,一覽無余,是昆明湖中最佳的觀景游覽場所。并且有輪渡與湖岸的東北角及西北角相互通過。昆明湖習慣上按位置分為南湖與西湖兩部

        分,而該島因在南湖里稱為南湖島。它與西堤外湖中的鏡治閣和藻鑒堂兩個小島一起,用來象征神話傳說中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南湖島也叫“蓬萊島”,象征神話中的海上仙山。清代時,此處是帝后們賞月和觀看水師表演的地方。 慈禧太后為了顯示她對海軍操練的關心及統(tǒng)帥清兵的最高權威,于1889年令李鴻章將北洋水師官兵和水師學堂陸戰(zhàn)隊新畢業(yè)的學員共計三千多人調(diào)來這里。他們把小小的昆明湖比作“汪洋大”,用小火輪作“戰(zhàn)艦”,布陣于湖東水域,而在西堤等處則設有陸軍馬隊等,慈禧坐于南湖島嵐翠間的“閱兵臺”上,四周旌旗招展,好不熱鬧、氣派。 表演開始時,一批批“艦隊”從東向西駛?cè)?,隨后水兵們做各種水上及潛水表演等,而陸軍馬隊則行進活躍于西堤等處。“海陸兩軍”搖旗吶喊,禮炮齊鳴,歡呼“慈禧太后萬壽無疆!萬壽無疆!”從而以博得“老佛爺”的歡心。

        在昆明湖南端繡綺橋北的水面上有一小土墩,名鳳凰墩。墩上建有秀麗的鳳凰樓,樓內(nèi)供奉銅鳳凰,歷代香火旺盛。 但至清朝第六帝道光,由于生女兒多(九女),生男孩很少,為此心中納悶與不解。一天他將一位有名的風水先生叫來,要他幫助找找原因。風水術士故弄測算一番后驚道:皇上多生女,少生男,是因昆明湖上的鳳凰樓作祟哩!因為鳳凰墩屬陰,墩上又建鳳凰樓,又供鳳凰神,這是陰上加陰呵,所以皇上自然也就多生女兒了。道光一聽,信以為真,怒從心起,即令人前去拆樓及撤神位,從此這里僅留遺址了。

        文昌閣:頤和園內(nèi)六座城關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光緒時重建,主閣兩層,內(nèi)供銅鑄文昌帝君和仙童。文昌閣與萬壽山西貢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物輔弼”。

        知春亭為重檐四角攢尖頂。憑欄可縱眺全園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來景色殊勝。據(jù)傳“知春”二字源于宋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凍總由此處開始。故取名知春亭。

        仁壽殿最早建于1750年,原名“勤政殿”。(當初乾隆在所有御園中規(guī)定,凡是當朝聽政的大殿都叫“勤政殿”,意思為游園時不忘了勤理政務。他的兒子嘉慶皇帝在《勤政記》里說:“君勤則國治,怠則國?!薄R簿褪钦f理政勤不勤是關系到皇帝的寶座穩(wěn)不穩(wěn)的問題。)頤和園建成后此殿改名為“仁壽殿”,是皇家在園中進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這個名字來源于孔子《論語》中“知者樂,仁者壽”的語句,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

        仁壽殿陳設:殿內(nèi)地平床上設有紫檀木精雕寶座,座背后的玻璃屏風上雕有九條形態(tài)各異的“鬧龍”。屏心為玻璃鏡,鏡面上裝飾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鏡子的左側(cè)的一輻畫卷上有一個很大的“壽”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壽”?,m瑯f端,實際上它是一對熏香用的銅爐。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nèi)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nèi),鳳在外。在這里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

        殿外主要景觀:殿外庭院中有5塊太湖石,北側(cè)有延年井,銅麒麟位于前庭院中央,傳說它是龍王的九子之一,叫狻猊。它長著龍頭、鹿角、獅尾、牛蹄,故又稱“四不像”。

        德和園是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前后共用3年時間建成,耗費白銀71萬兩。“德和”二字出自《左傳》中“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它主要是由扮戲樓、大戲臺以及慈禧看戲的頤樂殿三部分組成。其中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故宮暢音閣、避暑山莊清音閣、頤和園德和園)中最大的一座。現(xiàn)扮戲樓為展室,展示戲裝及慈禧生前享用過的汽車、鋼琴等。(因為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后,慈禧經(jīng)常讓社會上的名演員進宮表演,并給予各種支持,使京劇這門藝術得以迅速發(fā)展和完善,所以,這里才有“京劇搖藍”之稱。)

        玉瀾堂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時居住和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玉瀾”二字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語句“芳蘭振蕙葉,玉泉涌微瀾”,意為湖水清澈瀲滟?!拔煨缱兎ā笔『?,慈禧命人在院內(nèi)砌起了許多磚墻,幾乎把玉瀾堂封閉起來。這里則成為光緒皇帝在頤和園內(nèi)被囚禁

        的地方。

        (戊戌變法:光緒名叫愛新覺羅~載譴褥蟮耐饃M位實鬯懶酥螅褥四薌絳莆照ǎ謔薔腿玫筆敝揮4歲的光緒繼承皇位,由她再度“垂簾聽政”,直至光緒長到19歲,慈禧才表面上同意“撤簾歸政”,但是她仍操縱實權不放。后來,慈禧和光緒在政治上發(fā)生了沖突,光緒在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推動下,想通過維新運動來改革吏治等,以挽救清王朝的腐敗統(tǒng)治,于1898年推行了維新變法,史稱“戊戌變法”。但變法只搞了103天就被握有實權的慈禧鎮(zhèn)-壓下去。慈禧殺害了譚嗣同等“六君子”,而光緒則被嚴密囚禁起來,被關了整整10年。)

        宜蕓館是乾隆皇帝曾經(jīng)讀書的地方?,F(xiàn)在門內(nèi)的廊壁上鑲嵌有10塊乾隆皇帝臨摹的書法真跡,后來這里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宜蕓館”。“宜蕓”意思是說宜于藏書和讀書的地方。隆裕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皇太后,也是最后一位皇后。

        樂壽堂二字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之意。這里是皇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慈禧太后在此居住,并在這里接見王公大臣、外國使節(jié)等。

        殿內(nèi)主要陳設:樂壽堂內(nèi)的陳設保持原狀,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之地,堂內(nèi)有寶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還有青花大瓷盤,瓷盤是裝水果用的,但不是為吃,而是專為聞香味而設。

        殿外主要景觀:

        六合太平:樂壽堂階前對稱陳列著銅鶴、銅鹿與銅瓶,這是借“鹿、鶴、瓶”的諧和音,寓意“六合太平”即天下太平的意思(六合為: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面)。

        玉堂富貴:院中還種有玉蘭樹、海棠樹,原來還有牡丹,取玉蘭花的“玉”,海棠花的“棠”與樂壽堂的“堂”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貴之意,即為“玉堂富貴”。

        青芝岫:在樂壽堂的正前方,有一塊巨石,這塊巨石有孔、有形,似靈芝,名為青芝岫。“青”為青色,“芝”為靈芝,“岫”為孔洞之意,即為一塊青色、有孔、有洞的大靈芝石。但是它也有一個不吉利的名字叫“敗家石”,明朝有一位喜歡搜集怪石的官員,叫米萬鐘,據(jù)說有一天,米萬鐘在房山發(fā)現(xiàn)了這塊巨石,非常喜歡,于是動用大批人力來搬運這塊石頭。隆冬時每隔數(shù)十米便挖一個水井,在路上潑水凍冰再用人馬拖運,開銷很大。還沒走到北京就家財耗盡,只好棄之路邊。故人稱“敗家石”。 轉(zhuǎn)眼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塊巨石,乾隆想把這塊石頭運回北京。運到這里后,卻發(fā)現(xiàn)進園的門太小,沒辦法,只能破門而入。乾隆的母親知道后很生氣,說:“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真是敗家石敗家石”

        水木自親:水木自親是前后穿堂的大殿,南面臨湖。慈禧太后從水路來頤和園時,自高梁橋畔倚虹堂登船,入頤和園繡漪橋水津門,在水木自親殿外的碼頭上岸,進入樂壽堂。從整體布局看,水木自親殿是樂壽堂院落的前院門。

        探海燈桿:探海燈桿又稱“水月燈桿”,位于水木自親殿外的碼頭上,燈桿用兩根長近9米的細杉篙做支架,頂部中間用半月形鑄銅雕件連接。當年上面吊掛一盞大燈籠,是慈禧太后駐園時的信號。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游廊。長廊不僅把山邊湖畔眾多的景點建筑和諧地聯(lián)綴在一起,而且是萬壽山景區(qū)和昆明湖景區(qū)間的巧妙過渡。長廊的桁、_、梁上都畫有蘇式彩繪,共1.4萬余幅。1990年,長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我們看到的這條長廊又像一條畫廊,共繪有大小不同的蘇式彩畫1.4萬余幅。內(nèi)容大致分為三類花鳥、人物、山水。其中人物畫面大多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許多風景畫仿自江南山水,是畫師們根據(jù)乾隆意圖繪制,花鳥畫的內(nèi)容以歷代流傳的吉祥圖案為主。

        長廊中的四座觀景亭自東至西分別為留佳亭、寄瀾亭、秋水亭、清遙亭,它們象征著一

        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留佳”意為美景常駐;“寄瀾”是寄情感于波瀾之間;“秋水”源于“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唐代詩人王勃的詩句;“清遙”是視野深遠、一望無際之意。

        對鷗舫和魚藻軒這兩組建筑一東一西,相互對稱。

        排云殿是慈禧過大壽時接受百官朝拜之處。其四周有游廊和配殿,前院有水池和用漢白玉砌成的金水橋。(殿角重重疊疊,琉璃五彩繽紛,從下往上望去,湖岸邊的“云輝玉宇”牌樓、排云門、排云殿、佛香閣均建在一條中軸線上,連成了層層升高的直線。象征著神權的佛香閣高高在上,具有主宰一切的氣勢,而慈禧做壽的排云殿則在軸線的中間。慈禧的生日是農(nóng)歷十月初十,每逢大壽,慈禧坐在排云殿內(nèi)中間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朝賀。光緒皇帝在排云殿外行三跪九叩禮;皇后等可以步行至排云殿內(nèi)向慈禧行六肅三跪三叩禮;二品以上王公大臣在二宮門外;而三品以下的文武百官只能跪在排去門外。慈禧做壽,朝廷的親王、大臣等,都要送很貴重的禮品。)

        排云殿在乾隆時期叫“大報恩延壽寺”,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光緒年間重建,并改名為“排云殿”?!芭旁啤倍殖鲎詴x朝詩人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的詩句,比喻此處為神仙境界。(排云殿建在一座高臺上,歇山重檐,前后由21間房屋組成,殿內(nèi)的寶座、圍屏、鼎爐、宮扇等,都是按原狀陳列的。殿前的平臺上,陳列著銅龍、銅鳳、銅鼎。平臺下對稱排列著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銅缸,俗稱“門海”。)

        “云輝玉宇”牌樓:牌樓北面額題為“云輝玉宇”南面額題“星拱瑤樞”是群星環(huán)繞北極星的意思。

        十二生肖石:排云門外東西兩側(cè)對稱安放著十二塊太湖石,又叫排衙石,像是兩排衙役守衛(wèi)在門前。由于它們的形態(tài)神似十二生肖動物而得名 “十二生肖石”。

        佛香閣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光緒十七年(1891)照原樣重建,是頤和園的核心建筑。佛香閣為八面三層四重檐攢尖頂,高約36米,下面的石砌臺基高近21米,內(nèi)部由8根通頂鐵梨木大柱支撐。一層石造神臺上原供奉一尊木雕觀音,后毀于英法聯(lián)軍之手。(佛香閣是為慈禧太后燒香拜佛而設,“佛香”兩個字來源于佛教對佛的歌頌。)

        智慧海:這是一組宗教建筑,智慧海的意思是歌頌佛的智慧浩翰如海。這組建筑是一座外形為仿木結(jié)構,由琉璃磚及石料建成的,不設大梁承重,故稱無梁殿,為北京三大無梁殿之一。

        關于這個佛香閣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宮皇后,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她輔佐忽必烈治理天下,滿朝文武和三宮六院沒有一個

        網(wǎng)址:http://puma08.com/yyws/dyc/520457.html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89702570@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