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中班家長會發(fā)言稿教師(大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中班家長會發(fā)言稿教師(大全)》。
第一篇:幼兒園家長會班主任發(fā)言稿
各位家長:晚上好!首先,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感謝大家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個家長會,正是有了你們的信任、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在此,我真誠地對大家說一聲:謝謝,真誠地謝謝你們的熱情支持。
學期工作開展已有月半,家長們平時工作都很忙,與老師的溝通上也不是十分的頻繁,那么今天我們組織了學期初家長會這樣一次機會,向家長們來匯報一下部分班級已經(jīng)開展的工作情況。
一、總結(jié)本學期班級工作和家園工作的情況
(一)教育教學
1.主題活動。
根據(jù)《幼兒園新綱要》精神,我們的教育教學框式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shù)五大領(lǐng)域,提倡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并且結(jié)合“主題活動”來進行。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主題活動的主要形式。主題活動,圍繞一個主題設(shè)計各種有趣的不同領(lǐng)域的活動。例如: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針對孩子入園的情況。進行了“我自己”的主題教學。主題包括“我自己”的方方面面。如:認識《我們的小手》使孩子們了解了小手的功能,并且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體會小手的能干。語言活動《小床香香》,減輕孩子入園的焦慮情緒,適應(yīng)在幼兒園午睡。另外,還有手工活動“撕面條”等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本學期我們進行的主題活動有《我自己》《我喜歡》《曬太陽》《秋天的樹葉》《新年到》等,和季節(jié)等結(jié)合起來,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這些主題活動都配有幼兒用書,家長可以在寒假期間對期中的一些內(nèi)容進行復習。
2.區(qū)域活動。
家長們一定看到了,我們幼兒園和小學的區(qū)別。那就是教室里有好多區(qū)域、角落。角落雖小可價值卻大。他對孩子的發(fā)展更有針對性,教師也便于個別指導,還可以發(fā)揮孩子的某項特長,彌補某項不足。我們創(chuàng)設(shè)的區(qū)域有社會性區(qū)域:娃娃家、小醫(yī)院。這些都是孩子非常非常喜歡玩的。爸爸媽媽小時候一定也玩過“扮家家”的游戲吧!孩子們通過這種角色扮演活動來增強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老師還會進行相應(yīng)的指導。例如:最近我們就在娃娃家進行招待客人的游戲。使孩子懂得一些過年招呼客人的簡單做法。除了這些角色區(qū)外。我們還創(chuàng)設(shè)了“表演區(qū)”在里面投放了沙球,飄帶、頭飾等讓孩子們自己表演。特別使幾個女孩子很喜歡玩,還會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對應(yīng)約的表現(xiàn)能力增強了。例如,上一次,聽“金蛇狂舞”的音樂。好多孩子都能區(qū)別音樂的不同風格,快的時候會配上熱烈的動作。慢的時候,動作也慢了。臉上一付陶醉的表情。另外,針對小小班孩子的特點,我們創(chuàng)設(shè)最多的是“操作區(qū)”。
操作區(qū)的游戲材料大部分都是老師自己制作的。如:串花、拼圖、喂小動物、語言魔方、指偶玩具、夾子等等。這些自制的玩具一班都有針對性的教育價值,簡單舉例:喂小動物。教師提供給孩子勺子,讓孩子用勺子將每一種動物喜歡吃的東西放進他的嘴里。這個簡單的游戲有很多作用。(爸爸媽媽也可以說說)老師補充:鍛煉手部的小肌肉動作,聯(lián)系使用勺子,常識什么動物喜歡吃什么。不同能力的孩子還可以有不同的玩法。小動物的嘴巴由不同形狀組成,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給小動物喂“圖形”餅干。這里也要感謝廣大家長的支持,提供了許多的廢舊材料。(表揚: 家長)今后還需要大家的支持,有什么不要的東西帶到幼兒園來。家長有好的創(chuàng)意也可以和老師建議,我們共同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更多的游戲環(huán)境,而且還環(huán)保。具體的材料在“幼兒成長檔案”里都有。收集舊的白襯衫——醫(yī)生的白大褂。
(二)德育及安全工作
幼兒園的教育部僅僅只有教本領(lǐng)、學知識。還要讓孩子們學“做人”。對孩子倆良好的品德習慣培養(yǎng)需要從小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比如:禮貌教育。每天早上我們都會要求孩子們主動和老師、阿姨問好和爸爸媽媽說再見。我們好多家長也很重視?,F(xiàn)在大部分孩子都能使用簡單的文明語言,如:謝謝、對不起、你好、再見等。有一次,客人老師來班級聽課,孩子們一點也部怕生,主動說:客人老師好!另外,就是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如:部亂扔垃圾、自己整理玩具等。上次和家長交流的時候,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就是乖,會把玩具放好,在家里不會。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在幼兒園里也是不會的,整理的次數(shù)多了就會了。不要小看整理活動,他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條理性,分類能力。我們家長不要怕麻煩,寧可自己再重新整理一次,也應(yīng)該提倡讓孩子自己整理。還有就是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篇:老師家長會的講話稿
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
我叫孫兆寧,是學校心理老師,很高興能夠在這里和大家交流“家有初中生”的一些問題。
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上了初中以后就不聽我的話了,還有的說上初中以后,孩子就不和我溝通了,有什么事情都不告訴我,到底怎么回事呀?
初中的孩子正在處于青春期,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多家長費盡苦心,還是被孩子整的很苦,為什么這個階段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家長認為教育孩子這么難?
有人曾這樣形象地描述:家有初中生,就好象有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突然爆發(fā)。更多的家庭,家庭氣氛決定于初中生孩子,孩子今天心情不錯,整個家庭也就洋溢著歡樂的空氣;孩子放學回家板著臉,那么家里人就小心翼翼,生怕觸動了炸彈的弦,以致家里起矛盾。
我接觸的家長有不少的煩惱傾訴,那么要想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一、初中生面臨的心理危機
人的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是密切聯(lián)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里,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的速度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因而使個體的身心能處于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但初中階段是人類個體生命全程中的一個極為特殊的階段,初中生的生理發(fā)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內(nèi)就能完成身體各方面的生長發(fā)育任務(wù)并達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發(fā)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時期,這樣,初中生的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引起種種心理發(fā)展上的矛盾。
也就是說,外形已經(jīng)高高大大的孩子,他的心理還停留在一個少年的階段。
可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外形,他們產(chǎn)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們也希望能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就在這種種新的追求中,他們感到種種困惑。
二、心理上成人感與幼稚性的矛盾
初中生的心理活動往往處于矛盾狀態(tài),其心理水平呈現(xiàn)半成熟、半幼稚性。
表現(xiàn)出來是:
1、反抗性與依賴性
由于初中生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成人感,進而產(chǎn)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對一切都不愿順從,不愿聽取父母、教師及其他成人的意見,從穿衣戴帽到對人對事的看法,常處于一種與成人相抵觸的情緒狀態(tài)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內(nèi)心中并沒有完全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只是依賴的方式較之過去有所變化。童年時,對父母的依賴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初中生們對父母的依賴則表現(xiàn)為希望從父母處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存在于少年身上的反抗性也帶有較復雜的性質(zhì)。有時是想通過這種途徑向外人表明,他已具有了獨立人格;有時又是為了撐起個樣子給自己看,以掩飾自己的軟弱。實際上,在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他們還是需要成人幫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時候。
2、閉鎖性與開放性
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漸漸地將自己內(nèi)心封閉起來,他們的心理生活豐富了,但表露于外的東西卻少了,加之對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滿意,又增加了這種閉鎖性的程度。
但與此同時,他們又感到非常孤獨和寂寞,希望能有人來關(guān)心和理解他們。他們不斷地尋找朋友,一旦找到,就會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閉鎖的同時,又表現(xiàn)出很明顯的開放性。
3、勇敢和怯懦
他們在思想上很少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和束縛,在主觀意識中,不存在著過多的顧慮,可是因為認識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經(jīng)常不能有效辨析。
有時又比較怯懦。例如,他們在公眾場合,常羞羞答答,不夠坦然和從容,未說話先臉紅的情況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見的。這種行為上的局促是與他們?nèi)鄙偕罱?jīng)驗以及這個年齡階段所特有的心理狀態(tài)分不開的。
4、高傲和自卑
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確切地評價和認識自己的智力潛能和性格特征,很難對自己做出一個全面而恰當?shù)墓纼r,而是憑借一時的感覺對自己輕下結(jié)論。這樣就導致他們對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當。幾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幾次偶然的失利,就會使他們認為自己無能透頂而極度自卑。這兩種情緒往往交替地出現(xiàn)于同一個初中生身上。
三、家有初中生,我們怎么做
1、認識孩子,讓孩子的本質(zhì)綻放光彩
我們先來讀一讀著名作家紀伯倫的一首詩歌。
你的孩子并不屬于你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但并非來自你。
就算他們和你在一起,也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讓他們的身體住在家中,但關(guān)不住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心靈懷想著明日之屋。
那是你不可能去拜訪,甚至在夢中也到不了的地方。
你很努力想要跟他們一樣,但是你的追尋卻不會讓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并不會倒流,也不會逗留在昨天。
你是弓,孩子是箭,他們即將射向遠方。
在我們這里,一般來說,家長容易計較孩子的過錯,很大部分精力也放在糾正孩子的過錯上面。但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本質(zhì),不知道孩子的本質(zhì),以為一味地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模式去要求孩子,就是正確的,就是愛孩子。結(jié)果覺得孩子離自己的設(shè)想越來越遠,覺得孩子處處差勁,處處讓自己不滿意,于是就經(jīng)常批評孩子,認識不清孩子的本質(zhì),使自己和孩子都很累。
并不是說,我們的孩子就可以不要文化課成績,我們需要找到他們身上的亮點,從而找到自信心。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個性特長并善于培養(yǎng)。
當我們孩子表現(xiàn)出對某一方面特別迷戀時,不要簡單粗暴地制止,不要強制地打壓,需要分清楚孩子迷戀的特點,是一時半會兒的心血來潮,還是真有興趣?需要我們給予他們力量,或者是認識清楚從而適可而止,作為業(yè)余愛好。
辨識孩子的本質(zhì),需要仔細觀察。身為家長,有一部分的工作是要發(fā)掘出孩子的天賦。天賦并非顯而易見,尤其是透過我們自己經(jīng)歷的棱鏡,更不容易看清楚。想要看清楚,就要放下偏見,注意孩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應(yīng)該做到的是什么,無法達成的是什么,孩子在哪個方面比較出色。
俗話講,知子莫如父。按說,父母是應(yīng)該最了解子女的。子女究竟有什么特長,有多大能力,能干什么與不能干什么,做父母的比別人都清楚。老舍教育自己的兒女,長大后,若無特殊本領(lǐng),可學一、二門手藝,靠勞動生活。魯迅也在遺囑中囑托:“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shù)家?!?/p>
2、教育孩子要以孩子為目的,不能以自己為目的
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一個木訥的孩子,家里往往有個很會說話的媽媽,什么事情,媽媽已經(jīng)滔滔不絕地說了許多,還輪得到孩子嗎?一個在外面怯弱的孩子,家里有個能干的爸爸或媽媽,一直在支配他。是因為孩子沒有訓練,失敗,教訓,發(fā)展的機會。
我們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這樣的話:“如果考不上,你叫我這臉往哪擱?”我們家長自私地以孩子滿足自己的虛榮。
我們總希望孩子一帆風順,希望他們少走彎路,所以總免不了對孩子有支配欲,表現(xiàn)為對孩子不放心,凡事都由自己支配,弄得孩子被動發(fā)展,家長自己也累。有的家長對孩子缺乏商量,好下結(jié)論,不允許有異議:“你應(yīng)該……”,”你……不對!你總是不聽話!照我說的做還會害你嗎!”大事小事老折騰,找岔子,指責挑刺,弄得孩子完全沒有自信,從孩子穿衣系鞋帶的方式到孩子結(jié)交朋友都要專斷,以至使得孩子從行為到內(nèi)心絕對服從,在外面,一個人不敢面對問題,顯得怯弱。
有這樣一個“漁夫的故事”:有個漁夫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shù),被人們稱為“漁王”??墒钱斔昀蠒r卻十分苦惱,因為他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shù)都很糟糕。老漁夫一直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從孩子小時侯起就手把手地、一點一滴地將所有自己常年積累的經(jīng)驗教給了兒子,可是最終他們的捕魚技術(shù)竟然比不上技術(shù)比自己差的那些漁夫的兒子。后來一位路人道出了其中的玄機:漁夫只傳授給兒子技術(shù)、經(jīng)驗,卻沒有告訴他們自己的教訓――對于才能來說,沒有教訓和沒有經(jīng)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我們做家長的,是不是要反思,孩子需要的應(yīng)該是全面健康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我們都希望孩子開心健康進步。可是忽略他的內(nèi)心,忽略他的感受,一味去指責他的成績不好,對孩子的成長有什么好處?
用孩子來發(fā)泄自己或?qū)廴说牟粷M和怒氣,這是家長自私的一面。
任何人都有消極情緒需要宣泄,但不應(yīng)該以孩子為對象。一位教育家寫道:“我們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卻在內(nèi)心深處默默地忍受這具有潛在危害的折磨,直到有時胃都痙攣了,但我們知道,作出這種犧牲正是為了孩子,正是出于對孩子的愛?!?/p>
針對家庭教育非民主觀念的現(xiàn)狀,有心理學家提出“家長民主意識的10條建議”,還比較容易掌握,提供給家長朋友做參考。
家長民主意識10建議:
1、不訓斥孩子,經(jīng)常訓斥形成厭煩的氣氛。
2、不當別人的面批評孩子,尊重孩子人格。
3、糾正缺點不要籠籠統(tǒng)統(tǒng),總體否定,應(yīng)具體就事論事。
4、不要顯示權(quán)威,而要提出具體辦法。
5、決不打擊孩子,如“我有你這孩子真倒霉”一類的話。
6、盡量應(yīng)用表揚,鼓勵。
7、尊重孩子意見。
8、多說:“你自己決定”。
9、常交談。
10、與孩子的朋友建立聯(lián)系,邀他們到家玩。
3、行為教育,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
我們常說家長要注意方法,到底應(yīng)該怎么做?
(1)不要隨意干擾孩子的學習活動。
有一個孩子,很聰明,學東西很快,領(lǐng)悟得也很深。剛上初中,就發(fā)現(xiàn)他們特別好動,隨心所欲,想說話就說,經(jīng)常影響到其他同學聽課和老師的上課,成績當然不穩(wěn)定。最后很痛心,都沒有考上高中。當我接觸到了他的家長,還是發(fā)現(xiàn)了蛛絲馬跡:他們的家長,很寵愛孩子,孩子從小聰明,經(jīng)常成為他們在同事,朋友面前夸耀的資本,家長一回家有什么想法,看到什么,馬上把孩子叫過來,讓孩子聽,或者差遣孩子,根本不管孩子在看書還是在思考,隨心所欲。
時間長了,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沒有養(yǎng)成,同樣養(yǎng)成了隨心所欲的習慣,想什么時候說話,就想說話,注意力不能長久。
所以我們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在孩子做作業(yè)時,不要只顧自己的心情,隨意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2)給孩子確定一個確實可行的目標
我們的家長經(jīng)常盲目的給孩子定目標,要考到班級前10名。前3名。達不到就要懲罰。這種不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的目標,毫無意義。
現(xiàn)在,有一部分家長,經(jīng)濟地位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迫切希望自己孩子成績好,文化程度高,這是人之常情,問題是有些家長以為自己出錢肯定可以讓孩子學好,多給孩子請家教,讓孩子去學各種補習班,根本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有一位家長告訴我:“有一次教訓兒子,叫他好好讀書,說這都是給他自己讀的,我話還沒說完,兒子就頂了我一句:我知道,是我自己讀書,既然是給我自己讀書,要你操那么多心干嗎?這句話一下子就把我給嗆著了,我看著兒子,無言以對?!?/p>
其實我們來看看孩子們的現(xiàn)狀,沉重的學習,作業(yè),補課,名次壓得喘不過氣來;還有稚嫩的肩膀上承受著太多的希望,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學校老師的,當孩子掙不到優(yōu)秀,拿不到好名次,內(nèi)心就產(chǎn)生自責感,如果孩子長期實現(xiàn)不了家長的期望和要求,就會厭學,反抗,叛逆……
所以我們家長要選擇恰當?shù)膮⒄障担灰脖坪⒆尤幦∧切崿F(xiàn)不了的目標,給孩子定的目標,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也就是參照系是孩子自己,不是別人。要讓孩子“跳一跳,夠得著“,這就是適宜的。
正是因為許多家長硬逼著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學習優(yōu)秀的孩子相比,越比越感到自己孩子沒用,越比孩子越?jīng)]有自尊。
孩子學習問題更是無數(shù)家長關(guān)注的焦點。孩子學習主動性不強、不努力、成績差,家長著急,請家教、上輔導班是常見的社會現(xiàn)象。對存在學習問題的孩子應(yīng)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正困擾著千千萬萬的家長。
學習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不是全部。從心理學角度講,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的需要,都能夠?qū)W習好。是什么阻礙了孩子的成長,使其不想學習呢?對于家庭教育來說主要是家長的態(tài)度。越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家長越應(yīng)該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接納和欣賞,變化自然會一點點地發(fā)生。
是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注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你越關(guān)注孩子的缺點,孩子的缺點越多。家長和孩子會始終處于這種我嚴厲批評,你不情愿接受的兩難境地。另外,家長對孩子批評久了,勢必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注意維護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說一個案例,有一個學生,他調(diào)皮好動,上課不能安靜地聽,老師就批評了他,他心理不服,對老師意見很大。當然這門功課的成績也退步了,家長問他什么原因,他說老師講課講不清楚,他聽不懂。或者說老師偏心,上課從不叫他,看不起他。他的家長信以為真。當著孩子的面,數(shù)落老師的不是,并且趕緊給孩子去請他們以為好的老師做家教。家教請了,花了許多時間精力,成績還是老樣子。
其實我們知道,孩子這樣說,是他在轉(zhuǎn)嫁責任,推卸自己退步的責任。做家長的,多了解一下,對自己孩子說的話,冷靜對待,不要聽信一面之詞,和老師多溝通一下,就可以避免了。老師也只是平凡人,老師身上有著巨大的壓力,沒有一個班人人都喜歡的老師。我們家長要做的是維護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親其師,信其道啊。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老師為了對家長負責,對孩子負責,有時就及時地把孩子在學校暴露出的問題電話或短信告訴家長,以引起家長的重視,有一個家長接到電話后,火冒三丈。等到孩子一回家,劈頭蓋腦一通罵,一頓打。把老師跟他反映的情況作為證據(jù)。于是孩子從此在心理埋下了怨恨老師的種子,甚至極端地想,你要告狀,讓我倒霉,我也要你好看,于是開始和老師對立,甚至在課堂上頂撞老師,和家長對立,就這樣開始了離家出走。
多么痛心啊,如果我們做家長的能夠冷靜下來,能夠壓住火氣,格外注意孩子的舉動,多觀察,旁敲側(cè)擊,不露痕跡地教育,并和老師密切配合,不是更好嗎。老師告訴你,孩子的情況,是要提醒你注意,不是要你去對孩子罵一通,打一頓。你的孩子的性格你應(yīng)該明白啊,你這樣發(fā)泄怒火,對孩子有好處嗎?
(7)孩子做錯時,家長怎么辦
父母責備孩子的方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當?shù)呢熈R,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孩子。譬如當孩子成績不好時,父母就罵:“你真笨!”控制不住自己的父母,還會以對孩子的動粗、體罰或其他威嚇等處罰方式,作為教育孩子的手段,這樣對孩子來說是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為人父母者,應(yīng)該學習自我控制,不能將怒氣全部發(fā)泄在孩子身上。
對此,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德把父母責備孩子的傷害語言歸納為如下十種:
惡言――傻瓜,沒用的東西。
侮蔑――你簡直是個廢物。
責備――你又做錯了事,簡直壞透了。
壓制――住嘴!你怎么可以不聽我的話?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
威脅――我和你爸爸再也不管你,你想走就走吧!
哀求――我的少爺,求求你不要這么做好嗎?
抱怨――你竟然做出這等事,太讓我傷心了。
賄賂――你要是考得好,暑假帶你去旅游。你要是考不好,那就回家種田。
諷刺――你可真替爹媽爭光啊!居然考出40分的成績。
這10種語言及其態(tài)度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家長與孩子關(guān)系的緊張,父母必須克制自己的情緒,忌用這類傷害性語言。
基諾德指出,重要的是要多給孩子理解、信任和鼓勵。因為缺點、錯誤給孩子帶來了失敗的挫折,此時,孩子最需要理解、信任和鼓勵,惟其如此,孩子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
也許有些壞習慣孩子自己也不喜歡,但他又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經(jīng)習慣的事。所以,父母應(yīng)對孩子抱以寬容的態(tài)度,在幫助他改正缺點的時候,就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問題。
鼓勵永遠比批評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點點的進步,也不要吝嗇你的表揚,父母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都會讓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最好不要拿他與同齡的孩子相比,重要的是孩子過去的表現(xiàn)和他現(xiàn)在的行動。對于偶爾的退步你也不要表現(xiàn)出失望,相信孩子可以戰(zhàn)勝自己的壞毛病。
孩子有了壞習慣,即使是“屢教屢犯”,大人也不要抱有成見,感到孩子不可教化。因為這種態(tài)度會傷害孩子的動機,這就不僅不利于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和成長。
一般父母在處理孩子犯錯事項時,有如下方式:
一、當場出重手――這時孩子還沒弄清楚狀況,突然被打之后,他只會對大人的體罰感到憤怒或害怕,此后,也不懂去自我反省。
二、當場變臉――這樣的父母雖然沒有動手,但是子女已感到事態(tài)嚴重而不敢說真話了。
三、當場聆聽――縱使孩子有錯,但是他可能有自己的理由,大人若愿意聆聽,或許還有引導的空間。
四、當場靜心――不動聲色,但用對方法讓孩子重新面對過程,因而有了反省和悔悟,這是更上層樓的教育方式。
咱們可以對照一下,常用的是哪一種。
家庭教育沒有絕招
家庭教育專家楊洪主任告訴記者,每次講課或者做心理咨詢時,都會有許多家長要求給他們支一些簡單實用的高招。每每碰到這種場面,他都感到非常為難,因為,他實在沒有什么高招可以傳授給家長們。經(jīng)驗證明,沒有總是成功的教育模式,教育的經(jīng)驗只有借鑒沒有模仿。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本身就很復雜,家庭教育的關(guān)鍵是如何避免錯誤。但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保持學習的愿望。
專家都沒有高招,更何況我這樣一個普通的教師了。感謝在座的家長,能聽我絮叨到現(xiàn)在。在以后的教育孩子問題上歡迎家長朋友隨時來跟我溝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