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李清照《一剪梅》讀后感(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李清照《一剪梅》讀后感(合集)》。
第一篇:李清照詞讀后感
“尋尋覓覓……卻是舊時相識……”,當(dāng)這些熟悉的吟誦回想在耳畔時,或許我們對于李清照的認知只是“千古第一才女”,但是這本《李清照傳》卻帶我走進了這位“千古第一才女”,掀開了她的另一面。
如果把李清照的一生說成一句話,就是“前半生比林徽因美滿,后半生比張愛玲孤獨。”
她,出生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乃飽讀詩書,成為“蘇門后四學(xué)士”之一。她,年少吟“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名動汴京。她,二九年華,遇如意郎君,賭書潑茶,研究金石,盡得閨中雅趣。
我想,對于李格非來說,人生的幸運,不是浮名功利,是有一個李清照這樣珍貴的女兒。
對于李清照來說,她也是幸運的。她有一位婉順貞靜的母親,有一位才識淵博的父親,他們是開明的。在那時,女子讀書可為大忌。假使,他們不是那么開明。她,李清照,也是一位普通的閨房女子。史書不會留有她的名,后人也不會知道,曾在大宋王朝有一位叫李清照的女子。
她敢愛敢恨。后半生,國破夫亡。再嫁,卻是一段不幸,她,果斷訴離,晚年迷戀打馬,而得心中的慰藉。
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正是由于讀《李清照傳》這本書,她的形象在我心中越來越立體、豐滿。
第二篇:李清照詞讀后感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
已近初秋,紅藕依舊飄著殘香,但卻已人去席涼。自夫趙明誠求學(xué)去時,便注定了她孤苦的一生。回想起往日與趙明誠的點點滴滴,一愁更疊一愁。
獨自一人,輕輕地解開羅裳,換上便裝,便上了小船。輕輕地,輕輕地,不忍驚動他人,連侍女也未跟從。孤獨地劃著小舟。曾經(jīng)的舉動驚起了一灘的鷗鷺,而如今,再華麗的辭藻,也難解她心中的愁思。
那就抬起頭望望天空吧!一朵一朵的白云在空中悠閑地飄著。多么像雪白的紙?。∪舸藭r,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能寄一封書信,那該多好??!可這畢竟只是夢吧!大雁成群結(jié)隊歸來之時,她或許也只能在樓上觀望那輪充滿相思的月亮。
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風(fēng)打落枝頭的花,隨著水獨自漂向遠方。同是一種相思,卻牽動著這頭的她和那頭她的丈夫。是這個世界太大了吧!否則,他們怎會如此地難以相見?是這個世界太小了吧!否則,他們又怎會只一輪明月便牽起兩處的相思?
這種相思的情懷叫她怎么能消除?唯有想念……
小舟依舊緩緩地往前劃,孤獨的心境,只身的人影,逐漸感到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是不再想念,還是別有他思?都不是。而是這一分相思下了眉頭,卻又涌上了心頭。
下弦月,星滿天,像誰淚連連;一陣風(fēng),一首歌,搖晃思念。
寫到這兒,不禁思緒萬千。
不能不說,李清照是幸運的,她找到了知己,但是命運給了她多少,也必將拿走多少。這樣的快樂并未持續(xù)多久。一個人,偶爾看到寂寞也再所難免。
有時我會想,如果當(dāng)時各地教育都很好,趙明誠也就不需要到外地求學(xué);如果當(dāng)時交通發(fā)達,即使需要到外地求學(xué),李清照和趙明誠也可以時常相見;如果當(dāng)時國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居樂業(yè),李清照和趙明誠也就不會在戰(zhàn)亂中丟失那么多古玩,以至最后走散;如果當(dāng)時……
太多太多的如果,但那畢竟也只是幻想。生活在當(dāng)代的我們,有這么好的環(huán)境來學(xué)習(xí),我們難道不應(yīng)該珍惜嗎?這一切都應(yīng)當(dāng)歸功于祖國的發(fā)展,不是嗎?正是因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蒸蒸日上,才會使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幸福。當(dāng)今祖國科技的發(fā)展,使得即使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們也能夠天天相見。
我想此時的李清照和趙明誠應(yīng)該已在天國相見了吧!他們一定也已經(jīng)欣喜地看到了祖國的變化,祖國的富強!
第三篇:李清照詞讀后感
當(dāng)年,你的每一次落筆,寫下的是心情。如今,我們的每一次品味,讀到的是人生。――題記
你從歷史長河的那頭泛舟而來,曳地的長裙上繡滿了華麗的辭章。優(yōu)雅而倔強的裙擺,在青史時而悠揚時而深沉的舞曲中,不斷變換著舞姿。你,涉過近千百的光陰,來到我的眼前。我深情凝望,細心思量,不由慨嘆,良辰美景奈何天!
少女不識愁滋味:
金桂飄香的時節(jié),迎來了一個新生命。一聲響亮的啼哭是你送給大千世界的第一個音節(jié)。春花秋月,幼小的你漸漸長大,讀著經(jīng)史子集,吟著詩詞歌賦,一步一步踏進文學(xué)殿堂。天資聰穎的你,在父母的悉心調(diào)教下,在經(jīng)史典籍和詩詞的熏陶下,如同一塊漸漸成形的美玉,終有一日,必將艷奪天下。“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二八花季,即興而作的一首《如夢令》,清麗脫俗,艷驚四座,京城名家無不交口稱贊。
一生一代一雙人:
燈下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你與明誠初遇的一剎那,一個不經(jīng)意的回眸,一個無意中的抬眼,仿佛命運的牽引般,在這電光火石的對視下,一段姻緣就此拉開了序幕。甜蜜溫馨的初婚時代,你們一起研究金石,寫詩作畫,游山玩水,好不快樂!“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鼻嘻惖哪?,自然比花嬌?;楹?,明誠負笈遠游,你飽嘗相思之苦,寫下了著名的《醉花陰》寄予丈夫,“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鼻镩|寂寞,躍然紙上。
物是人非事事休:
生活永遠充滿了意外,當(dāng)你以為下一步是踏上階梯的時候,也許命運會讓你掉頭。汴京城被金兵攻破,風(fēng)云再起,明誠竟和逃兵們作戰(zhàn)了。那段時期,煙火四起,沒有安寧。在去湖州的途中,明誠染上風(fēng)寒,最終病逝。趙明誠的離去與虛偽的張汝舟的到來,對你都是沉重的一擊?!皩ひ捯挘淅淝迩?,凄凄慘慘戚戚?!蹦愕谝淮握媲械馗惺艿绞裁词翘旎璧匕担裁词峭磸匦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比送鑫镌?,睹物思人,舉目四顧,不堪回首。
寂寞空庭晚來春:
死別明誠,再嫁而離異。此時的你,正被失望與孤獨籠罩著。“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一曲《南歌子》,真實反映了你的心境。“春殘何事苦思鄉(xiāng),病里梳頭恨發(fā)長?!蓖泶簳r分,看著滿院的薔薇和將盡的晚霞,不由念及枯萎的落花、殘留的歲月,又一次喚起了你難以言喻的愁緒。蒼老只在一瞬間,生命的沙漏已經(jīng)快要漏完了。你就這么靜靜地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因為你知道,很快就可以再次見到明誠了……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千古第一才女。情深意篤,至死不渝,人間一段佳話。你的人生本該是一場絢爛的花事,但天妒奇才,造化弄人,你的前半生錦衣玉食,伉儷情深,后半生卻孤苦伶仃,顛沛流離。
我猜中了這開頭,卻猜不中這結(jié)局。不禁唏噓,良辰美景奈何天!
第四篇:《李清照詞傳》讀后感
回首中華千年的古代文學(xué)史,仿若一部男性作家專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數(shù),大多只以一篇或幾篇作品一露崢嶸,題材也僅限于閨閣之中,難成大家。而李清照的出現(xiàn),無疑為女性文學(xué)史上失衡的天平增添了一個分量極重的砝碼。
沐浴著齊魯文化的光華,感受著家族書香氣息的熏陶,李清照早年生活在風(fēng)姿綽約的女郎山和包孕靈秀的百脈泉,跟隨著父親與當(dāng)世第一流的文學(xué)大家吟詠詩文,談古論今,自小就能寫出庸常文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文章,且受到了父輩們的青睞。
京都是無數(shù)天子腳下的一方寶地,懷揣著對汴京的無限向往,清照與母親隨后奔赴汴京與父親一同生活。待清照成年時,她與當(dāng)時的太學(xué)生趙明誠結(jié)為連理。夫婦兩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情感甚篤,也一同搜求金石字畫,撰寫古書,琴瑟諧美,其樂融融!如清照初婚后的習(xí)作《減字木蘭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嬌嗔中把初婚女子的心事和盤托出,可見郎君如意,兩情相悅,樂在其中矣!而趙因官職在身,不免常要小別美妻,此時從清照的習(xí)作中不難看出新婚女子對夫君的深深思戀之情。如《怨王孫》里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可見清照的望夫心切!
怎奈好景不長,父親李格非在官場屢遭迫害,不久便撒手人間。母親更是于這個多事時節(jié)病逝。明誠感疾,駕鶴西去,相見直要待來生!此時的清照就像被遺棄的孤雁,前路漫漫,等候著她的是顛沛流離與世間險惡。
傷之切,悲之痛,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諸如吹蕭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這類的悼詞,任誰目觸都不禁催下數(shù)行淚。景同人非,物在人亡,焉得不悲?
因此,古代文學(xué)史上,清照絕可占據(jù)一個席位。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或許仍不足以闡述清照在文學(xué)史上的功不可沒。
第五篇:李清照詞讀后感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總能帶給我很多收獲:有的書給我自信和勇氣,有的書使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有的書堅定了我的理想和信念,有的書為我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優(yōu)秀的書籍像一座寶庫,一走進去,你會被里面的“奇珍異寶”吸引住。
《李清照買書》就是其中一個讓我喜歡的“寶貝”。有一年清明,我國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來到書市,仔細翻看,希望找到一本中意的書。忽然,一套幾乎失傳的、用篆字寫的《古金石考》吸引了她。她馬上拿起書,認真地讀了起來。過了好久,想起此書是賣的。求書心切的李清照問:“此書賣多少錢?”老者答道:“家道中落,此書至少也得三十兩吧……”未等老者說完,李清照擔(dān)憂地說:“出門急促,沒帶那么多銀兩,明日可否?”“我與家人約好,日落時,不管是否賣出,都要出城回家?!崩险邿o奈地說道。這可怎么辦呀?求書心切的李清照腦筋一動,讓老者稍稍等下,說她去去就來。
原來,李清照想到的辦法是,將自己的新衣典當(dāng)了,換了錢來買《古金石考》,最后終于成功地買到了書。
讀完這個故事,我被女詞人對書籍的熱愛所感動。沒想到,她對書籍竟然這樣癡迷,在她的心中,書籍比美麗的新衣服寶貴得多。也正因為她博覽群書,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后來成了我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女詞人,寫出了無數(shù)精彩的作品。我想,這與她對知識的熱愛、對書籍的癡迷是分不開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yīng)當(dāng)保持對生活和學(xué)習(xí)的熱情,不斷地吸取能夠使自己快樂成長、健康有益的東西。讓我們一起愛上讀書吧,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閱讀的人!
第六篇:《李清照詞傳》讀后感
直很喜歡李清照的詞,卻從來沒有將她的詞連貫起來看。借助《李清照詞傳》,才發(fā)現(xiàn)她的詞,仿佛今流的公眾號般,忠實地記錄著她不同年代的點點滴滴,讀來很是有趣。有趣之余,難免傷感,因為情終究抵不過光陰薄涼。
李清照,號易安居,宋代杰出詞,被后譽為婉約詞的“代詞宗”,與丈夫趙明誠相愛、相敬、情深意濃、志趣相投,創(chuàng)造了令稱羨的愛情佳話。少時代的李清照,仿佛是條歡悅的溪,充滿著粉嫩光陰的不可思議。估計有次是瘋玩到天才往回劃船,不知不覺劃進了荷花蕩??粗惑@起的滿灘鳥,她充滿了好奇、興奮。
《如夢令》:常記溪亭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誤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灘鷗鷺。那時候的李清照,清澈通透,未經(jīng)世事,塵不染。
貪玩之余,少的體和智在慢慢發(fā)變化。陽春三,臨照花,花亂了,也亂了。再看另《如夢令》:昨夜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侍不懂李清照的思,只說“海棠依舊”,沒什么變化。李清照發(fā)了點脾,“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終于等到了她的夢中趙明誠,有《點絳唇》作證: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露濃花瘦,薄汗輕透。見客來,襪i釵溜。和羞,倚門回,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獨在院蕩秋千,恍惚之間聽見有來,匆忙回避,忍不住回頭偷看那少年的風(fēng)采。他不定是最早出現(xiàn)的那個,但定是恰好出現(xiàn)的那個。
結(jié)婚之后,趙明誠尚在太學(xué),只有每的初、五才能回家探望,聚少離多,繾綣感傷,于是便有了這《剪梅》:紅藕殘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滿西樓?;h零流。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頭。
思念是種病,兩地分居,根本治不好。這詞最經(jīng)典的就是“此情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頭?!?/p>
獨守空房,顧影憐,再作《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獸。佳節(jié)重陽,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黃花瘦。
據(jù)說,趙明誠收到這詞后反復(fù)嘆賞,閉門謝客,盡作詞回贈。經(jīng)過努,他將李清照的《醉花陰》詞混他創(chuàng)作的50詞,邀請友陸德夫品賞。豈料陸德夫賞玩再三,認為“眾詞作,唯有三句驚,就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黃花瘦’?!?/p>
活顛沛流離,夫妻長期分居,李清照多年沒有育,趙明誠奈之下只能蓄養(yǎng)歌姬,再納侍妾。李清照對愛情始終是苛刻的,對這份感情了不滿,并且猛烈洶涌,因為她不愿看到這幕。且看她的《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暮。學(xué)詩謾有驚句。九萬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吹取三去。
在優(yōu)柔與決然之間,脆弱與堅硬之間,她只能真誠地重新憧憬。這估計是她唯能做的。
北宋亡國,南渡之初,李清照寫下了壯河的《夏絕句》:當(dāng)作杰,死亦為雄。今思項,不肯過江東。但歷史的車輪,還是情地碾碎了她的豪情。這再次說明:光有雄是不的,更何況個流之輩?
南宋疲軟,丈夫趙明誠也去世了,獨處陋室的李清照,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所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都是沉默的,等待著她數(shù)落,然后再次銷聲匿跡。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獨怎得?梧桐更兼細,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個愁字了得!
需多,她中那限的'痛楚和抑郁之情,在詞中噴薄出……
被譽為古代“第才”的李清照,都是瀕臨爆裂的量在綻放。縱然情抵不過光陰薄涼,縱然命難免有曲折、有跌宕,依然綻放得毫不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