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孔子故事的讀后感300字(推薦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故事的讀后感300字(推薦5篇)》。
第一篇:孔子的故事讀后感
孔子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教仔有方,也富有同情心,總是虛心的傾聽、采取別人的建議??鬃拥牡茏宇仠Y曾稱嘆孔子:“往上看,越看越高;往下鉆,越鉆越深,明明看見在前面,忽然又轉到身后了。老師是一步一步的誘導我,給我最廣泛、最扼要的東西。我總是費心竭力地跟他跑,但在快趕上時,他又跑到最前面了,總是跟不上?!边@正是孔子教學的閃光點。
我非常認同孔子按照特長把弟子分為四類:德行、政治、口才、文學。他還能根據每個弟子的優(yōu)缺點來回答問題,加以教育。比如子路和冉有都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要不要馬上實行?”,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孔子說:“你應該先向比你更有經驗的人請教,在做出決定哪兒能馬上實行呢?”以叮囑他慎重。而冉有遇事畏縮,孔子就回答他:“當然要馬上實行”,以鼓勵他勇敢。我覺得孔子這么做是很好的,向優(yōu)缺點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答案,使他們都改正缺點。
我還認為孔子洞悉事物全貌的能力很強,而且還非常神秘。一次,顏子和孔子在泰山頂時看見了吳國都城門外拴著一匹白馬,說:“那里有一匹沒染色的'絲娟”。孔子便說:“這是白馬蘆芻,因為身上反射出了光影,所以才看著像一條長長的白練”。
我特別佩服孔子日常為人的態(tài)度,謙虛謹慎、富有同情心,保持友誼。他特別喜歡唱歌,但是只要這一天有吊喪之事,就不唱了。見到瞎子穿孝服的人,他一定會上前詢問、關心。只要是有了喪事,他一定會表示嚴肅的哀悼。有一次,馬棚失了火,孔子首先問的是有沒有傷著人,而非問傷沒傷著馬。從這里我體會到了孔子真是關心人關心到了極致。這就是我的偶像,一個歷史奇跡人物孔子。
第二篇:孔子的故事的讀后感
《孔子的故事》講的是孔子一生有記錄的大事,像第一次參與政治活動呀、開始教育事業(yè)呀、和老子會面呀。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的會面,講的是孔子要到洛陽去,好學的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在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所以他想到那兒去好好學上幾天。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樣一段話,孔子在洛陽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給他送行并且根據自己的處事態(tài)度告訴他:“我聽說有錢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了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句是你所鉆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這么幾句話,你不能把這些話看得太死;第二句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出門應該坐車,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句是我聽說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有好處的'?!?/p>
老子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做人要謙虛、謹慎,學東西要靈活,能做到舉一反三。《孔子的故事》里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
第三篇:孔子的故事的讀后感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孔子。
孔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曾說過“不以而富且富,于我如浮云”。對于不正當得來的東西,即使再好的享受,他也不會動心。
平時我們想要什么東西,會千方百計的得到它,不惜傷害到他人,孔子不會,他知道那樣會傷害到他人,對于他來說,這種東西是不正當得來的東西,所以,我們以后一定要讓心靈享受更好的,一定不要被一些東西的外表所誘惑。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偉大的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世家》詳細的講述了他的生平活動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重要文獻。
孔子一生都有著極高的政治熱情,即使在遭受打擊、排斥、嘲諷,甚至圍困的時候也仍然不減,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他不辭勞苦,用了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奔走游說。文章用了相當的.篇幅,真實的講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動,寫的生動具體,形象逼真。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f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然我不能像孔子那樣,但我會學著孔子的精神,一直努力下去。
第四篇:孔子《論語》讀后感300字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叫《論語》,里面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里有20篇,有的是講學習的,有的是講孝敬父母的,還有的是講誠信的,這本書教會了我怎么做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說的: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我們應該也像千里馬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品質,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不能做成大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我做一道題目總是做不出來,后來我都想放棄了,突然就想起了孔子說的:驥不稱其力,其稱德也。我又開始做這道題,不過我換了個思路,一下就做出來了。
原來堅持到底就可以取得勝利。
第五篇:《孔子》讀后感
孔子的思想對后世的中國影響很大,而他坎坷求索的一生,也被歷代人說了又說。
本書作者李長之用最淺顯而輕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輪廓為我們生動地勾畫出來了。李長之是詩人,又是寫散文的高手,他的筆鋒也帶有濃的抒情意味。在他筆下,兩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栩栩栩如生的面影活躍在字里行間。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第二十一章孔子絕糧,這章的主要內容是,楚國助陳進行反攻,陳國陷于混亂狀態(tài),楚國的軍隊由楚昭王親自率領著,駐扎在陣國東北部,這時楚昭王病了,楚昭主派人問周的太史,這是什么兆頭,周大史說,這預兆對楚昭王是不吉利的;但又說可以移在將相身上,楚昭王的'將相便紛紛向神祈禱,希望能代替楚王承受不幸。但楚昭王說:“這不成。將相是我的手足,如何可以代我受禍呢?”他沒有答應。孔子聽說楚昭王這樣,很佩服楚昭王的開明??鬃酉耄悋热辉诨靵y中,就不如到楚國去。正好楚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國去,并曾派人來迎接。于是孔子決定上楚國去走一趟。有一天孔子被亂兵包圍住,帶的糧食也吃光了,跟從的弟子們又餓又累,有些人已經病倒了。但是孔子還照常給弟子們講學,照常彈琴唱,弟子們越來越不安定了,孔子便把子路叫來問道:“古時候的一首詩歌上說: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徘徊在曠野,是什么因由?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孔子是一個有哲學的人,還是個刻苦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