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幸福終點站 觀后感(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幸福終點站 觀后感(合集)》。
第一篇:幸福終點站觀后感
這是一篇情與理并融的電影。
它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貫穿于整個電影,我們一向能夠看到的這個維克多一段不尋常的經(jīng)歷;另一部分就是情的線索,維克多遵守父親的一個承諾,印度老人毅然攔下飛機的時候,結(jié)尾維克多最后能夠告別這一段流離生活的時候,這些都讓我比較感動。
維克多的經(jīng)歷讓我看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部分。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處境會相當(dāng)困難。應(yīng)對這些,就應(yīng)學(xué)會維克多的隨欲而安,去適應(yīng)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
人是復(fù)雜的,人生是充滿變數(shù)的?;蛟S這便是生活的本身。應(yīng)對種種的變數(shù),提高我們的心里的抗壓潛質(zhì),這樣我們會變得堅強。當(dāng)我們迷茫的時候,不好感到絕望,樂觀的看待所有的一切,靠自己的潛質(zhì)去生存。
影片中的維可多靠擺放推車維持生計,最后又被一個工程師看中成了建筑工人等等這一切都能夠看出他是用心的去應(yīng)對生活的,而且毫不埋怨,完全理解現(xiàn)實!
過去無論后悔也好,懷念也罷,我們我法倒回。將來誰都無法預(yù)測,能夠把握的只有此刻,要塌實充實的扮演好此刻的主角,要過得真實。
影片開頭就是機場,機場雖然只是個小小的物理空間,但在那里,每一天都上演著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各式各樣的人在那里演繹著屬于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機場或許正是整個美國社會的縮影。
當(dāng)電影演到維克多救那個可憐人時,我很受感動,他能夠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情形下救助從不相識的人,是十分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這讓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是金子總要發(fā)光,而我要是讓光輝照耀每一個人!
透過印度老人的經(jīng)歷我看到了,美國表面的波瀾不驚,而實質(zhì)上卻如沸騰的開水。人是有情的,制度是冰冷無情的。
一個制度能夠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風(fēng)格,卻不能代表所有這個國家的人民?;蛟S維克多的第二份工作是一筆交易,但同樣能體現(xiàn)他的樂觀和樂于助人。正是正因如此讓他和在機場的很多人都成為了不錯的朋友!這也告訴我們幫忙周圍的需要幫忙的人,在我們需要幫忙時,就不會孤獨無助!
維克多是執(zhí)著的他為了父親的承諾去紐約,能夠去全心全意的去等一個電話,等一個人??孔约旱陌l(fā)奮去爭取幸福。
這片電影只是生活中的的一部分,生活不會正因電影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本篇的結(jié)局或許是比較圓滿的,但更讓我滿足的是,維克多透過不斷的發(fā)奮,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
第二篇:幸福終點站觀后感
幸福終點站這部電影還是很喜歡。唯獨結(jié)局讓我無法理解。在快結(jié)尾時我以為維多克在拿到簽名后會回機場。會在機場遇見艾米麗婭。最終維多克帶著艾米麗婭回到他的祖國卡高基,然后倆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沒想到電影在維多克拿到簽名后就結(jié)局了。真讓人難以理解啊。為什么要制造這樣令人惋惜的結(jié)局啊。
既然結(jié)局注定他們不能在一齊。在維多克講述自己那個罐頭里故事的時候。維多克感動了艾米麗婭。還有艾米麗婭說:“我這一生都在等待著,只是不明白到底在等誰。”這話是多么的撩人心弦啊。最后兩人相互靠近擁抱、親吻。在那時我以為兩人最后必須會在一齊,沒想到在艾米麗婭幫維多克拿到一天的簽證時卻說她和那個有婦之夫在一齊了。真讓能難以理解啊。那個有婦之夫在艾米麗婭打電話時她哭了。說明他明顯辜負(fù)了艾米麗婭。在說了一個女的和一個辜負(fù)的她有婦之夫在一齊有結(jié)果嗎?這與維多克的真心真意是格格不入啊。再說艾米麗婭也喜歡維多克啊。觀眾多么期盼這對有情的戀人能成眷屬來印證電影的主題啊。為什么啊。斯皮爾伯格與編劇是干嘛的啊?為什么要制造一個讓觀眾不能理解、難以理解的結(jié)局啊?
湯姆漢克斯的《荒島余生》結(jié)局也有點類似。但是女方期望破滅(期望不存在了)選取了與別人結(jié)婚。最后漢克斯回來了。女方都有孩子了。而且女方家庭生活和睦、幸福。漢克斯如果再介入就意味著對這個家庭幸福的破壞。漢克斯選取放下這點觀眾能理解。再說《荒島余生》描述的重點也不是兩人的感情。所以感情也不是觀眾看這部電影的第一期望。
而《幸福終點站》就不一樣了。電影的資料大部分都是描述維多克的不幸遭遇后與艾米麗婭的“悄然偶遇”。而且兩人的故事有如黃河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觀眾看到了合情合理的真愛??吹搅四杲?0兩顆寂寞孤獨的心在等待。在彼此傾訴,在期盼幸福。電影中的有心人仿佛都是為了這份感人的感情而存在。觀眾也被這份感情打動。電影的第一主題就應(yīng)是兩人的感情。第二才是維多克父親的心愿。兩人的感情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軸。維多克父親的心愿才是電影的插曲。而且他父親的心愿是電影后半部分突然冒出來的。觀眾對他沒有感情與期盼。兩人的感情才是觀眾期盼所致。然而事與愿違。艾米麗婭居然在與維多克真心相愛的狀況下突然與那個有婦之夫在一齊了。有必要為一天的簽證這么做嗎?是這個原因嗎?有必要務(wù)必這么做嗎?兩人在一齊有結(jié)果嗎?我抓狂!我不能理解!
第三篇:幸福終點站觀后感
從看那部差強人意的《奪寶奇兵4》到如今,久違的一部斯皮爾伯格作品,因為是恰巧夾在《少數(shù)派報告》以及《世界大戰(zhàn)》兩部科幻大片之間被拍攝出來的一部溫情小片,故而顯得尤為不顯眼。按照分類,《幸福終點站》能夠歸入《斷鎖怒潮》,《紫色》甚至《辛德勒的名單》這樣一類嚴(yán)肅的反映種族問題的電影之中。只但是前者采取的是簡單喜劇路線,沒有對薄公堂的波瀾壯闊,沒有黑白影像的正襟危坐,全然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小人物晉升為大人物的崎嶇和理想化,但是卻依然也是顯得入木三分。斯氏作為代言者的主角始終并未更迭,而是轉(zhuǎn)用一個更加平民化的視角來講述,他所觀照的民族大熔爐也帶上了尤為鮮明的時代特征。
一方面既是對于現(xiàn)狀的臨摹(盡管沒有斯派克?李的尖銳犀利以及冷峻,但是這恰好就是斯氏長板和短板的共同之所在),另一方面又是對于過往艱難歷程的回溯,他選取了爵士樂這一發(fā)端于黑人的樂種作為揭開影片懸念的契機大抵可被視作一種暗示。能夠說,影片所講述的并不限于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這個無國籍的機場滯留者巧妙地與美國社會的機制周旋,如何透過自己的機智和巧手獲得生存乃至尊重,更為難得的是影片仿佛將美國歷史鋪展出來了一樣,將每個民族,個性是有色人種,大凡讓人聯(lián)想到蘇聯(lián)的東歐人在美國社會立足,為美國社會所接納所要經(jīng)歷的艱辛一并展現(xiàn)了出來。
按照慣例,白人將會被塑造成一名壓榨者的主角,《幸福終點站》也不例外,那個不近人情不斷向主角施壓的機場高官成功地?fù)?dān)當(dāng)起這個狠主角。而《幸福終點站》更進一步的是其十分強調(diào)除美國白人以外的各族人們的鼎力合作,(漢克斯的搭檔兼好友中就有印度人,西班牙人,以及黑人,高官手下代表執(zhí)行力的保安同仁又以黑人居多和突出)最終將白人苦心經(jīng)營的這個領(lǐng)導(dǎo)班子徹底被架空。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是湯姆?漢克斯乘坐的出租車“溶”入到紐約市的高樓之中,是斯皮爾伯格在戳破一個肥皂泡之后,又旋即吹就一個更大更繽紛的。陶醉之余又想起斯氏在《ET外星人》甚至更早的《第三類接觸》時代就所大力倡導(dǎo)的人類與外星生物和諧共處的觀念,看得出兩者之間是一脈相承的。斯氏至今還是蠻有愛滴!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維克多依然褪不去“阿甘”的特質(zhì),但是可能正是出于斯氏看重了這一點,才促成了二人的再度聯(lián)手。同眾多關(guān)于文化沖突的電影一樣,《幸福終點站》就有著一個“言語不通”的開局,雞同鴨講的窘局先天地就將他同身邊的所有人隔離開來,即使智力正常,卻仍然不得不被視作異類來看待。加上憨厚的性格和幾分遲鈍的反應(yīng),時而憨態(tài)可掬的肢體動作,自始至終保留著的赤誠和執(zhí)著都散發(fā)著幾分阿甘式的光芒。但是同那個“圣賢級的傻子”不同,維克多的行為更多地具備了理智人的動機性,唯獨在他同女一號凱瑟琳?澤塔瓊斯一同拋掉抑壓自己已久的那臺尋呼機之后,才實現(xiàn)了某種好處上的超脫,擺脫了作繭自縛和庸人自擾的尷尬,向“圣賢”級別又邁進了一步。
不得不提的就是斯皮爾伯格的依舊流暢自如的敘事功力,全然還是他屢試不爽,叱咤風(fēng)云時的那一套,關(guān)于故事進展的步調(diào)以及戲劇矛盾的經(jīng)營,斯氏始終有過人的一手,讓人心甘情愿地被他牽著鼻子走,末了還要順帶贊嘆沿途的風(fēng)景。
第四篇:幸福終點站觀后感
幾年前,網(wǎng)絡(luò)上曾經(jīng)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在感情里,不被愛的那個人才是第三者。”
每次看到這句話,我內(nèi)心都會涌出一股悲涼,內(nèi)心多扭曲的人才會認(rèn)為這句話是對的?
誠然,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貌合神離的夫妻,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婚外情,但不是每段感情,都是被世人所接受的。不管怎么樣說,妻子就是妻子,第三者就是第三者。
明知對方有家庭還不愿意放手的女人,始終會背上“第三者”的罵名,永遠(yuǎn)無法擺脫別人異樣的眼光。
也許有很多人覺得:“雖然我現(xiàn)在是第三者,但我相信,只要我肯‘熬’,終有一天能成為他真正的妻子,到時候我一定會過得比現(xiàn)在幸福?!?/p>
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怎么會有那么多被人唾罵,最后悲劇收場的第三者?
其實,那些做第三者的人,從一開始就錯了。
首先,有些男人婚外情,并不是為了找“真愛”,而是想找尋一段婚姻外的刺激。感情濃烈時,他們可以周旋在家庭和婚外情之間,而感情的新鮮感過去之后,他們說不定還是會回歸家庭。
最后,受傷的還是那些做第三者的女人。
其次,那些愿意在婚姻外找第三者的男人,本身就不是值得托付的人。他們可以為了一個女人放棄自己的家庭,也可以再為了下一個女人放棄剛剛“轉(zhuǎn)正”的女人。
有婚外情的男人,始終是無法長情的,對誰都一樣。
除了這些,還有另外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那就是男人如何看待做第三者的女人。
在電視劇《回家的誘惑》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當(dāng)洪世賢拋棄原配林品如,和第三者艾莉在一起后,他多次提到一句話:“你自己就是第三者,憑什么說別人?!?/p>
這樣的話,我相信沒有一個女人能平靜地忍受。
但很遺憾,這就是大部分男人對第三者的看法。他們可以用花言巧語去哄第三者開心,但卻始終沒有辦法用看待妻子的眼光去看待第三者。他們心里明白,這段感情是不道德的,連他們自己,也看不起身旁的這個女人。
每段成熟的感情,都離不開雙方的平等與尊重。一旦有一方看不起另一方時,這段感情就已經(jīng)失去了正常的節(jié)奏。被看不起的一方只有兩條路,要么默默忍受,要么揮手離開,可不管怎么選,最后受傷的都是女人。
感情沒有捷徑,想要擁有一段長久的感情,就要正大光明地開始,一步一步慢慢相愛。那些明知自己是第三者還要繼續(xù)的人,注定只能是悲劇收場。
希望那些做第三者的女人,能迷途知返,也希望我們永遠(yuǎn)不會遇到第三者。
因為無論怎么過,第三者的結(jié)局,永遠(yuǎn)是悲劇。
END
今日話題:
那些甘愿做第三者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第五篇:幸福終點站觀后感
這是一個機場,充滿著川流不息四處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人們總是會為了很多理由而奔走,或是為了財富,哦,金錢對于他的子民總是奢侈的,沒有來往于天際的四處飛翔,很多人難以聚攢起驚人數(shù)字的金錢;或是為了家庭,人們需要回到自己溫馨的家園享受自己的安逸人生,盡管旅途辛勞,可是當(dāng)能夠回想起餐桌旁愛人微笑的時候,他的臉上該掛著幸福的;還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從飛機上走進機場,再從機場走進某一個城市。機場,對任何一個過客而言,它只是一個驛站,短暫的停留。沒有人會把自己的等待安排在機場,就是有,那也是短暫的。可是就有這么一個人存在――維克多,《幸福終點站》告訴我們一個關(guān)于在機場等候的故事,這一等就是幾個月。
他失去了國家的依托,所以他成了這個地球上唯一沒有歸屬的人。維克多成了這個機場唯一的居住者,他穿著睡袍倘佯在機場的大樓里,他用男廁所的水龍頭洗澡,他拼湊起坐椅作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機場大樓里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用。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什么,他只是一個奇怪的漂流者,只是因為一個永遠(yuǎn)無法預(yù)料到的理由而成為一個被拋棄和被遺忘的人。可是他站在機場大廳里,提著行李四處張望的時候;他不懂裝懂,答非所問的時候;我們卻總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誠實和善良。
而事實也是,當(dāng)他用“山羊”為無辜的旅人解難的時候,當(dāng)他一次次為了得到食物為朋友牽著紅線的時候,當(dāng)他屢及朋友們的前途甘愿放棄自己承諾的時候,他的善良我們?yōu)橹袆印?/p>
他在這個航站是為了等待。生命中很多人無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盡管他們四處忙碌,不停奔波,可是當(dāng)他們細(xì)究自己內(nèi)心的時候,他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無所等待,無所期望,活著僅僅是作為一種人生的狀態(tài)而存在,和死相比只是多了呼吸和思想。特別是當(dāng)這個問題是發(fā)生在飛機場這么一個航站的時候,更是有許多人無法明確。生活總是會讓很多人無法找到真實的自己,艾米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作為空姐,她奔波了21年,可是她無法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在尋找什么,她的生命中除了男人還是男人,而這個男人和愛情無關(guān);她的生命中還有書本和故事,因為有著男人互相殘殺的故事,那也許會有讓她熱血沸騰的感覺。維克多知道自己,他為了一個承諾,為了一個等待。
電影中沒有給他太多遺憾,因為對于愛情來說,正如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之后送給約瑟芬的一個禮物,金色的掛墜后面一個字“命”;他獲得了艾米莉的愛情,可是他注定是不能擁有她的。而關(guān)于承諾,對于他死去的父親的承諾,他實現(xiàn)了。在機場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在得到他父親崇拜的音樂大師的簽名。他在機場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沖進了漫天大雪的紐約城,不是為了美國人口號中的自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民主,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本該完成的承諾。電影中有著對美國式民主和自由的嘲諷,一個只是懷著個人目的前來美國旅游的游客,被限制了他所有的人身自由;而他在機場領(lǐng)導(dǎo)的惡意限制下,也喪失了所謂的民主。電影開頭,卻很自然的拿中國人開刷。
我明白太多中國人對于美國的向往,可是這種向往在電影里卻被惡意地進行了嘲諷,中國旅游團隊在機場里開始企圖闖關(guān),因為他們被識破了偷渡的企圖,當(dāng)這幫中國人大呼小叫地跑在維克多的身后,我只是感到一種悲哀和遺憾。因為這個現(xiàn)象確實在西方國家中出現(xiàn)太多了??粗娪?,我為維克多的堅持和等待而感動,而這種感動就發(fā)生在這個驛站中。人生中有很多這樣的驛站,可是我想沒有人能夠會在其中的停留過程中看著自己的內(nèi)心去明確自己等待的東西。他知道,他看著艾米莉,說:“你,我等的就是你。”剎那間,背后的原該噴水的琉璃墻璀璨閃爍。我想起了心愛的她,30年的等待終于能夠不期而遇,也就是從見到她的那個瞬間開始,我相信了人世間的奇跡存在?!澳?,我等的就是你,親愛的!”
第六篇:幸福終點站觀后感
一個明敞豪華的機場,一個終日穿梭于此的人,一把剃須刀,一個罐頭盒,和一個小皮箱的陪伴。
無聲無息地等待,他在那里,度過了人生中的九個月。
滯留,是因在那樣漫長的時光里,他意外變成了一個沒有歸屬的人。
維克多,電影《幸福終點站》的主角,為完成父親遺愿前往美國。然而途中家鄉(xiāng)發(fā)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承認(rèn),也無法辦理回國手續(xù),被迫滯留肯尼迪國際機場。片刻,甚至只是一小段新聞的時刻,他便讀到了心痛和拋棄,來自他的家,也來自他誠心遠(yuǎn)赴的國度。他是被推搡的人,暫安在肯尼迪機場,他成了不存在的。
接下來的只有等待。在擁擠不堪的人潮里,在深夜空曠的大廳里,在映著一個個生面孔的落地玻璃前,在一排排寫著陌生語言的書架間,突如其來的開始,遙不可期地等待。
人們總是在馬不停蹄地奔走。機票上的幾個墨字,是空中拉線的手,它肅穩(wěn)地指揮著穿梭于機場中小小的人兒,任他們不留意相撞,不經(jīng)意相離……盡管奔忙的人們行色匆匆,縱使趕赴的方式林林總總,可蕓蕓眾生如我,真的明白這樣匆碌的節(jié)奏究竟為何嗎?金錢、事業(yè),或許尚且遙遠(yuǎn);成長、學(xué)業(yè),可能已不假思索。難道人生的騰飛,必經(jīng)此番拼盡心力的助跑?
而他是安靜的。胡尖兒冒了一茬又一茬,簽證退了一遍又一遍,他不放下等待。他用衛(wèi)生間的水龍頭洗澡,將拼湊起的座椅當(dāng)成睡床。當(dāng)他以善意的謊言為買藥救父的旅人解難,當(dāng)他用踏實和發(fā)奮賺得維持生計的硬幣,當(dāng)他為友人的安危放下此行的初衷,他的真誠與善良已暖化人心。
或許這才是幸福的真諦。以幸福為終的站點,不取決于跑過多少航班,在疲累中熬過多少個夜晚,而是在塞滿的日程中保留一方清凈。心間的一g土不該是蕪穢,充實也并非沒有等待,若能在等待中看到時光的溫柔,豈不是勝過忙亂里為刻意投奔目的地而身心俱疲??!
誠然,等待是需要魄力的苦差。在這漫長艱苦的過程中,每一縷期望似乎總在現(xiàn)實的地面沉睡。彷徨、焦躁接踵而至,不安、低迷周身包圍,以前的期盼,竟是一場彩繪的謊言,咫尺天涯的渺茫。
然而人總要有一些東西沉沉地墜在心底,才不至于輕至無形;總該多一些有分量的付出,才不負(fù)以時光加作籌碼的等待。待到花開時,所有的鞍馬勞頓都將是安心休憩的資本,不悔那段艱澀時光,換此刻笑意純白。
影片結(jié)尾時,維克多最后拿到了簽證。當(dāng)綠色的“透過”字樣踏實地擲落有聲,當(dāng)久盼的紐約真正在一步之遙的門外,當(dāng)自由重新歸附于他,這個憨態(tài)可掬的老實人,張開了雙臂擁抱天空:“美國,我來了!”九個月的等待,在一個落雪的夜晚,隨著父親期盼的最后一張簽名,安然躺在了那個舊罐頭盒里。
在匆忙的生活中尋一片小憩的地方吧!等花開,等風(fēng)來,等一曲完美的歌吟,等一陣清越的雀鳴,等待,石碑上婆娑著松樹的碎影……其實當(dāng)你放慢匆匆的腳步,便會發(fā)現(xiàn)身旁一切都在,你會驚喜地睜大眼睛:“哦原來你也在那里!”
當(dāng)波西米亞人被問到,為何每走一段路便會停下來一會時,他們回答:是為等待自己的靈魂。別走得太快,朋友!路上奔忙的你和我,才是被等待的人。
請讓疲累奔波的身體等待靈魂,同賞那如癡如醉的陌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