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錢學森觀后感800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錢學森觀后感800字》。
第一篇:錢學森觀后感
作為中國兩彈一星的功勛科學家,作為中國人脊梁的支撐者,作為中國航天技術(shù)的偉大創(chuàng)造者和推動者,錢學森對于目前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是陌生的。電影《錢學森》以自傳的形式,敘述了他傳奇的一生。他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卓著的學術(shù)成就,非凡的人格魅力給予我很多感動。在此,僅以幾個關(guān)鍵詞來談下我觀看《錢學森》的感受。
一、“學成必歸報效祖國”
“學成必歸,報效祖國”,這是錢學森來美國之前,就抱定了一個信念。這個堅定的信念任誰也不能阻擋,美國移民局以間諜罪對他的非法拘禁,導師對他的善意規(guī)勸,都沒有動搖他返回祖國的決心。這都源于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源于對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他毅然選擇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從頭開始,受周總理的委托,研究掌握原子彈和導彈結(jié)合的技術(shù),起草《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意見書》等,為發(fā)展中國的航天事業(yè)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二、“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錢學森高尚的愛國信念無疑是建立在對航天技術(shù)的`學術(shù)追求上,正是他對學術(shù)的執(zhí)著和堅持,才能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帶領(lǐng)國人將導彈發(fā)上天。毫無疑問,錢學森是個天才,在美國漫長的軟禁生涯中,他全心進行研究,在他43歲時,就完成《工程控制論》。這也奠定了他在航天領(lǐng)域的學術(shù)地位?;氐阶鎳?,他不僅潛心研究,更是培養(yǎng)了大批的航天領(lǐng)域的骨干人才。
錢學森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是奮斗與創(chuàng)新的一生,是不斷學習與進步的一生。這一切成就都來源于他對真理與國家的無限熱愛、堅持和執(zhí)著。因此,他的這種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及對學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是我觀看《錢學森》后的最大感受。
第二篇:《錢學森》讀后感
讀了《錢學森》這篇文章后,我心中滿是感動,同時對錢學森敬佩不已。
錢學森在美國時,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卻并不能讓錢學森忘記自己的祖國,而是對祖國日日思念,他天天期盼著能早日回國,早日見到自己的祖國媽媽。1955年10月錢學森終于回到了自己掛念已久的祖國,并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整篇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1934年,錢學森在美國留學,目的不是為了擺脫貧窮的中國,而是為了學習知識,好早點回國為祖國和人民多做一些事。當時的中國,十分貧窮要錢沒錢、要設(shè)備沒設(shè)備,跟美國根本無法比較。當然,中國的工作條件也比美國差好幾倍!為了讓自己的祖國早日富強起來,錢學森日夜不停的努力、認真的工作,終于,為祖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一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和幾十位中國留學生一邊賞月,一邊互相傾訴者思鄉(xiāng)情懷。王維大詩人說過一句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卑?,誰說不是呢?在這中秋之夜,錢學森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越發(fā)強烈起來。他告訴其他留學生們想要回國的強烈欲望,可留學生們卻說:“祖國剛剛解放,腐敗不堪,現(xiàn)在回國搞研究,只怕有困難?!比欢?,這并沒有打消錢學森回國的念頭,他并不貪圖美國的榮華富貴,而是一心想早點回國,報效祖國。
我記得文中,有一段話:聽說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lǐng)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边@一段話充分表達了,錢學森的才能,美國的高級將領(lǐng)都如此賞識他,想要留住他,由此可見,錢學森的能力多么強大。
我們身為祖國的接班人,就要像錢學森爺爺那樣,不崇洋媚外,不貪圖享受,為建設(shè)自己的祖國而奮斗!
第三篇:錢學森觀后感
在看這場電影之前,我對于錢學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兩彈一星”的豐功偉績上,而在看這場電影的過程中,我并沒有意識到是一個演員在演一步電影,而是在看一個叫錢學森的人如何渡過他光輝而又艱難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劇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戲的導演,在這場電影結(jié)束后,我才終于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意義,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影片中賦予了錢學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靜、 耀眼、淡然、無私、坦蕩、純粹。更重要的,是他完美的詮釋了“愛國”兩個字的深刻含義。
錢學森—— 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享譽海內(nèi)外的杰出科學家,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所有的榮譽集于一身,被他“無情”的拋之腦后的是,加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他固執(zhí)到回到中國過清貧的生活,當時的中國與美國比起來,就像現(xiàn)在在城市打工的農(nóng)民工與居住豪華別墅的商人富豪,只為了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負,向中國實踐自己的愛國之心。
影片中當看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他那孩子般純真的笑打動了我,原來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也許在錢學森身上用“美”并不貼切,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么詞語來展現(xiàn)它。幕的開始與后面的接應(yīng)的那一畫面,也同樣是衛(wèi)星的發(fā)射成功,也同樣是震撼人心的時刻,在所有人為之狂歡的時刻,卻惟獨他一人現(xiàn)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似乎穿過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因為成功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不足為奇了嗎?是因為這種場面使他麻木了嗎???這在電影中似乎沒有講到,我想他是在為我們中國擔憂,為后人擔憂吧。
生活在美國的幾十年,他始終有一個目標,就是學習最先進的知識,將之用諸于中國,使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他刻苦鉆研,一步步的緊追知識的步伐,卻時時刻刻的關(guān)注著中國的發(fā)展狀況,當學有所成的時候,回國之心慢慢的侵襲著他,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回國?!?就這樣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軟禁,失去自由,最后在周恩來總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終于返國。對于這種來之不易的機會,錢學森更加珍惜,回國后,教授航天知識,在這一部分,電影中有所體現(xiàn),震動了我,因為那一刻讓他回想起了在美國授課的情形,與此刻是截然不同的,從而引發(fā)了他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看了這部電影之后,結(jié)合做為一名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的幾個方面的感悟。
當今的中國是一個正在蘇醒的雄獅,由于中國的人口基數(shù)大,盡管GDP 的增長速度很快,僅次于美國,但是我們的人均值還是很低的,對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并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么的快,雖然經(jīng)濟是我們生存的一個基礎(chǔ)一個前提,但是我們應(yīng)該追求有質(zhì)量的提高,如果第一個人都懷著像錢學森同志一樣的愛國之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情,我們>和諧社會的步伐將會邁得更快,更穩(wěn),更好。
我們所有中國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獻自己的愛國之心,今天的中國, 走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 需要更多像錢學森那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和部門利益之上的人, 和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 。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像錢學森一樣,但是我們要盡自己的努力去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情,讓我們的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讓自已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第四篇:錢學森觀后感
“五一”期間,爸爸帶我到科技館觀看國防教育展覽。進入展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巨大的“中國大閱兵方陣”及“中國大閱兵武器裝備”展覽圖片??粗瓣懞?铡比娊M成的儀仗隊,心中不由贊道“威武、雄壯之師?!闭钩鲇晌覈灾餮兄频奈淦餮b備有28種之多,其中19種是新設(shè)備,處于世界的先進水平。而正是這些武器裝備的顯示,使我國在浩瀚的軍事科技天地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人流的移動,漸漸獲取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各展品前圍滿了同學,或蹲或站,拿著筆記本在記錄著。
當十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出此刻面前時,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楊利偉叔叔乘坐的“神州”五號飛船就是靠火箭送入太空的吧?透過一幅幅圖片的說,我明白了,原來,中國是火箭的故鄉(xiāng)。中國的火箭理論,成為世界打開天門的'一把鑰匙,明朝被稱為“航天始祖”的萬戶提出了利用火箭“飛天”的理論比“宇宙之父”奧爾科夫基的理論設(shè)想早了幾百年。而新中國的火箭研究工作在火箭專家錢學森的帶領(lǐng)下,經(jīng)過五年的艱苦發(fā)奮,在1970年4月2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誕生,并多次成功發(fā)送東方紅1號衛(wèi)星,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shù)邁出了重要一步。1975年的長征2號成功發(fā)射,并且在10年間連續(xù)12次成功發(fā)射。到84年長征3號成功發(fā)射了試驗通訊衛(wèi)星,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五個能自行發(fā)射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國家。
中國的火箭研究工作,從一片空白,大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并且在國際商業(yè)發(fā)射業(yè)務(wù)取得了輝煌成就,在世界科技領(lǐng)域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從古老的夢想飛天到楊利偉叔叔太空遨游,都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粗找鎻娛⒌闹袊?,真想高呼一聲“中國!我為你自豪!”。
第五篇:錢學森觀后感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時光,老了容顏,瘦了思念,葬了愛情?但是,當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紀錄片后我想說:時光,暗不了英雄的光輝,淡不了偉大的愛情,葬不了對祖國的的熱愛!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wù)芦@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新中國成立時,錢學森已經(jīng)是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和實驗中心主任,他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實驗室,享有非常優(yōu)越的生活,但他的心卻向著祖國,想為祖國報效的心愿像一團燃起的火焰般。1950年,他辭去了美國科學界的重要職務(wù),打算繞道回國,美國政府百般阻撓。他們甚至制造借口拘禁了他。
他要回來,回到百廢待興的紅色中國,回到他日思夜念的家。當導師馮??ㄩT先生得知自己的天才學生要回中國,他很詫異的問道:“你去那里干什么?那里沒有風洞和實驗平臺,難道你要回一個一無所有的國家去種蘋果?”錢學森很堅定的回答他:“只要為了人民和國家,就算種蘋果我也愿意!” 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寧愿將他監(jiān)禁在美國本土,也不想讓他回到中國發(fā)展國防航空。最終,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外交干涉,錢先生終于踏上了歸國的客輪。茫茫大海上,錢先生眼角泛起的光與西太平洋紅色中國煥發(fā)的血紅霞光融在一起,要問為什么流淚,因為對那片土地愛得深沉??
踏上國土的那一刻,他便火速趕往中南海,收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國家和人民把發(fā)展偉大中國核國防和航空建設(shè)的重任交付于錢先生之肩。主席問他:“學森,中國何時能造出自己的核彈”。思緒片刻,而后異常堅定的聲音由心而出,“請主席放心,四年之內(nèi)必將完成任務(wù)!”這是五十年代的新中國,除了破舊,一無所有,工業(yè)基礎(chǔ)荒蕪,被美國佬嘲笑為農(nóng)業(yè)時代!50年代,蘇聯(lián)科學家對我國技術(shù)保守,只將基礎(chǔ)的導彈技術(shù)出售中國,即使這樣,他們的譜擺的特大。60年代,中俄關(guān)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終止合作協(xié)議,撤出科技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四年內(nèi)造出核彈、導彈看似天方夜譚,但冥冥之中,核爆炸的成功已是必然。因為我們有“學問像森里一樣”的錢學森,有“千磨萬擊出深山”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共和國英雄,有萬萬愛國人民的支持!
核之路湯湯浩浩,民之求浩浩湯湯。錢先生對摯友說過,有核和無核是不一樣的,正如你手里有劍不用與沒有劍可用。中國人需要這把核劍,百年的恥辱必須要用這把劍層層刮去,共和國的偉大復興亦需要這把驚世寶劍護衛(wèi),它是中國龍的定海神針!帶著人民的囑托,錢先生踏進了茫茫大漠,這是一場戰(zhàn)爭。設(shè)計,加注燃料,測風等等各項復雜工作有序進行之后,中國第一顆導彈屹立在了大漠上。望著這顆心血加注的導彈,錢先生抑制住感情,心里
默默對導師說:“先生,這就是我種的蘋果?!卑l(fā)射倒計時:3,2,1發(fā)射。中國第一顆導彈“東風”拔地而起,像神龍,以震潰蒼穹之勢躍于大地,沖向遠方的沙漠。起飛十秒,飛行正常,方向儀正常。起飛二十秒,按計劃平行飛行,方向儀正常。??“轟——!!!”羅布泊實驗基地,蘑菇云冉冉升起,爆炸成功!所以的參研人員激動的跳躍了起來,我們的“寶劍”問世了。一旁的錢學森默默的,攥緊了手,看著自己種的“大蘋果”變成一朵云,仿佛看到了人民的幸福。
幾十年后,錢先生的頭發(fā)也已像當年蘑菇云那樣暇白,夕陽紅下,老人牽著老伴兒的手問:這么多年跟著我,你辛苦了,你后悔嗎?蔣英老人很委婉的回答了老頭子:我給你講個故事,記者采訪丘吉爾的母親,問她,你此生有什么遺憾嗎?邱母說:“我為大英生出了丘吉爾,怎么會有遺憾呢?”而后,她又說:“中國可以沒有我這個歌唱家,但萬萬不能沒有你這樣的科學家啊!”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被他的執(zhí)著、堅持所震撼!當初為了回國,他經(jīng)歷重重阻攔,一心要回祖國的故事曾經(jīng)感動多少中國人!還記得在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組委會這樣給予錢學森評價:“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chuàng)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2009年,錢學森再次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可見他在中國人民心中的重量和地位。在網(wǎng)絡(luò)上有一句話恰當好地形容他:兩彈一星興中華,豐功偉績揚國威。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正當錢學森一家正準備離開美國之際,美國政府竟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了他們,長達5年之久。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錢學森吹竹笛,蔣英彈吉他,兩人共同以音樂來排解內(nèi)心的寂寞與煩悶。在蔣英和他共患難,她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蔣英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是權(quán)威教授、著名音樂教育家。62年風雨過去了,兩人用一生的愛堅守了對彼此的承諾
2009年10月31日,錢老仙逝。將他為之奮斗一生的航天事業(yè)留給我們后輩,微笑著離去了。在我的人生記憶中,他從書本里走來,向歷史中走去,身后留下驚世偉業(yè)。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他的精神,凝鑄成華夏民族最堅實的脊梁。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fā)展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huán)境,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拼搏精神,以及他和夫人的愛情的風雨同舟?
第六篇:錢學森觀后感
結(jié)束了上午的七寶的游覽,我們來到位于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qū)的錢學森圖書館。累了一上午的同學們,對這次圖書館游已經(jīng)沒多少興趣。可看到了圖書館的建筑外觀頓時來了興趣。圖書館的建筑特別吸引眼球。進入館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錢學森的草稿和名字還有一個倒著的紅色金字塔。走進了才知道那紅色的金字塔是錢學森的筆記。這樣的.展示讓人眼前一亮,讓人難忘。更期待后面的參觀了。
這里展示了錢學森的生平事跡。一件件的展品無不叫人震撼。在我印象里有兩件展品令我頗有感觸。一件是玻璃窗展示的所有手稿。有人可能說手稿有什么感觸??慑X學森的手稿深深地打動我、吸引我們、感染我們。他的手稿很整潔,幾乎沒有一個錯字,書寫的很認真,連標點這種小細節(jié)都不放過。真讓人震撼。可見他做事情的認真程度。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愛國科學家,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我想這些榮譽和他做事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guān)系。第二件是書架上陳列的一本本書籍。這可不是一本兩本,那是兩面墻。而講解員介紹說這只是錢學森看的一部分書。太讓人震撼了。書的類型之廣,有政治,有物理等??偨Y(jié)下來錢學森是個做事一絲不茍,努力勤奮的人而且還是個熱愛讀書的人,孜孜不倦學習的人。
看名人傳記、游覽名人故居是為了讓我們了解名人的品質(zhì),學習名人的精神。我們不需要立想錢學森一樣的目標。我們只需要學習他身上做事一絲不茍、勤奮努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