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烈士陵園觀后感600字》,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烈士陵園觀后感600字》。
第一篇: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約500米。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shù)里。那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自1927~1949年,約有10萬革命志士殉難于此。我們《今日家教》小記者下江南采訪團來到那里,緬懷用熱血和生命造就完美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一個人,年輕而英俊,強健而魁梧。身上卻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雙腕還帶著被掙斷的沉重鐵鏈。那緊握的雙拳,那緊閉的雙唇,那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視著兇惡的劊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寫道: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的死。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懷著這樣一種信念,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筑成了我們新的長城!作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們應(yīng)當(dāng)了解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并繼承革命前輩遺志,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的更完美!
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視下,我們莊嚴的`宣誓:“……緬懷先烈,牢記傳統(tǒng);不畏艱苦,努力拼搏,踏實做人;為青春的夢想而努力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發(fā)展努力奮斗!”
當(dāng)我走出陵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在祖國的懷抱之中,我感覺我的心已移植入這塊神圣的凈土,理解這場靈魂的洗禮!
我愛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
第二篇: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
正值清明時節(jié),雖無“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瀟灑,但一陣清爽的春風(fēng)襲來我的臉頰,脆響我的脖頸也足以讓我清醒―我們要去掃墓,一座安息著建設(shè)新中國英雄烈士的墓。
向車窗外看去,清一色的黃柳整齊的排列在路旁,柳樹吆!你難道是因為日寇無端侵略的憤恨而枯黃嗎?還是因為對英雄八路軍戰(zhàn)士而自豪?我不禁感慨:這一片寧靜的土地上,發(fā)生了一次多么激烈的正義與邪惡間的戰(zhàn)爭―陸房戰(zhàn)爭??!
站在這灑滿獻血的土地上,一幕幕八路軍為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而流血犧牲的畫面用現(xiàn)在我腦際,如今繁榮安定的中國不就是他們用血與肉類筑起來的嗎?望向那碑上閃著光輝的紅星,他的光輝照耀著腳下的土地,照耀著安息的英雄,更照耀著整個九洲,又像一把利劍,深深的刺入日本法西斯的心臟。他,鼓舞著八路軍戰(zhàn)士們在沙場英勇殺敵鼓舞著我們?nèi)^斗,更鼓舞著全中國人民一起創(chuàng)造祖國美好的明天?。?/p>
在一片蒼綠的松柏之下,我們的心熱血沸騰,我知道,八路軍戰(zhàn)士的先生精神正如這四季常青的松柏,在實踐永垂不朽,他們是人民的兒女,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恍惚間,時間到了1939年5月,仿佛看到了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成功地進行了突圍并消滅了日軍一千三百多人,而在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中,仍有三百多名八路軍戰(zhàn)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那一排排骨灰架上,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無名英雄,他們默默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更要秉承他們的精神,不求名利,只求為國奉獻力量;不求安樂,只求為人民的利益而戰(zhàn)……
寒冷的風(fēng)依然在吹,但我卻沒有了刺骨,是心中的一腔熱血,是碑上閃爍的紅星,是楊得志同志蒼勁有力的題詞,讓我不再退縮。我知道,在學(xué)校愛國教育下,一顆愛國的種子移植入心中,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