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鐵道飛虎觀后感500(范文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鐵道飛虎觀后感500(范文3篇)》。
第一篇:鐵道飛虎觀后感600字
前天,我們?nèi)タ戳擞沙升堉餮莸碾娪啊惰F道飛虎》。開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節(jié)是我久久不能忘懷的。
電影中主要講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棗莊的鐵路工人利用鐵路上的鐵路上的優(yōu)勢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毀日本侵略者運送軍需物資的一座重要橋梁的故事。
我認為電影中“飛虎隊”的人非常勇敢。當他們決定的時候,明知這次任務有去無回,卻沒有一個人退縮。而主角炸橋時,不顧自己的安危將炸藥包綁在橋的支柱上。這讓我想到中國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爭——官渡之戰(zhàn)。當時袁紹50萬大軍,曹操僅有1萬大軍卻將袁紹打敗了。我想,如果當時曹操的士兵一個個士氣低落,態(tài)度消極。曹操會贏得這場戰(zhàn)爭嗎?如果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軍民士氣低下,會有今天的新中國嗎?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節(jié)莽夫。電影中,“飛虎隊”在偷炸藥包的時候在繩子上綁了一個類似于輪軸的東西,這樣可以防止繩子破損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時,電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餅里放了藥,再利用日本人貪婪的性格,故意說是給主演吃,讓日本人吃了下去,導致昏迷,救了他。無數(shù)智慧的事件讓我想起了三國里的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40萬大軍周瑜只有3萬大軍。而諸葛亮卻巧用火攻使曹操敗走華容道。而春秋時期,魯國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馬扮虎”之計使宋軍大敗……由此可見,智慧是多么重要。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特點:搞笑。平常看抗戰(zhàn)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這部電影中,導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個日本士兵在切腹時用了一把殺豬刀……全場充斥著一片笑聲。
這部影片既有明確的主題又很搞笑,深得大家喜愛。
第二篇:《鐵路飛虎》的觀后感
今天,姐姐請我和媽媽去九方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鐵道飛虎》。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幾個火車修理工成立了一個“飛虎”隊,看見霸占了火車的日本人,恨之入骨,決心干一番大事,卻總也找不到機會。有一天,他們遇到了傷員大國。大國告訴他們,集市旁的橋四天之內(nèi)必須炸掉,因為四天后鬼子會來增援。于是,他們準備從日本人的軍庫里偷一些炸藥包,可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個后,又不得不在被鬼子追擊時用掉了。后來,有人告訴他們,四天后有一列裝軍的火車要從這兒經(jīng)過。于是,他們就在第四天試著在橋上引爆所有的炸藥包,但他們沒想到會那么困難。最后,當其中一個人只剩下最后一口氣時,他毫不猶豫地引爆了炸藥包,取得了炸橋的成功。
看完了《鐵道飛虎》,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這支鐵道“飛虎”隊,不就是抗戰(zhàn)時期無數(shù)為國捐軀的八路軍戰(zhàn)士中的代表嗎?他們?yōu)榱丝箵羧毡厩致哉叩膹姳I行徑,勇敢、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獻身精神,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偉大呀!相比之下,那些貪生怕死、茍且偷生的漢奸走狗們又是多么的自私、多么的渺??!
對照革命先輩,再想想我自己,我不禁羞愧起來。我雖然不能算是“貪生怕死”的人,但也是個害怕困難的人。平時在家里做作業(yè)時,我只要一遇到不會的題目,略加思索后再想不出來的話,就馬上去找媽媽來幫忙,自己卻跑到一邊去玩……
今后,我一定要向革命先輩們學習,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改掉害怕困難的毛病,勇敢地同困難作斗爭,去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艱難險阻。
第三篇:鐵道飛虎觀后心得
看完整部影片,尷尬是頻率最高的詞。
角色設定的尷尬。成龍一改往日“特工”“警察”“考古學家”“將軍”等等角色的設定,選擇用一個生活在抗戰(zhàn)中的“小人物”去演繹這個故事。不同于之前的角色需要有功夫的支撐。車站工頭的角色,擁有絕頂?shù)墓Ψ?,“少說話多做事”,息事寧人的見識。人物設定卻只有他隨身煙袋的故事那樣單薄,經(jīng)不起推敲。再加上“干大事”這樣空洞但卻滑稽的大主題,你覺得成龍明明有一身功夫和見識,卻總是自動要去做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小事。我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意識到他們“平?!卑枪馊毡緫棻?,偷日本軍服有任何作用,更何況還一直讓大家轉頭。最后的“大事”——炸橋設定,也是莫名其妙、無頭無尾。
情節(jié)敘述尷尬,影片大部分在“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歡快配樂下下講述的喜劇武打故事,這部分和最終犧牲自我“炸大橋”的部分完全沒辦法設計一個平穩(wěn)的過度。觀眾瞬間就出現(xiàn)了“這段我是不是應該用一個悲傷的表情”和“這段明明是個設計的包袱,但不好這樣嘲笑他人”這樣尷尬的感覺。直到影片結束,你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人物線處理的尷尬:各個人物尷尬的謝幕方式,充分凸顯了本片設計的粗糙以及對觀眾的不尊重(特別的細節(jié)待糾正)。切腹怕疼的日本軍官:最后被非常血腥地倒插在刀刃上;boss一般的日本婆娘,最后被高速飛過的“鐵塊”砸斷了半個身子;無數(shù)日本龍?zhí)妆欢略谲噹锇ち藘砂l(fā)大炮活活燒死;“飛虎隊”的團員們,除了死法勉強說得上是犧牲的“捱到最后的三人組”,其他角色死的不明不白,草草了事。你聽這段敘述他們死法的部分,其實在電影畫面上都非常得血腥,但是導演處理的方式根本弄不明白這是不是諷刺,尤其和充滿喜劇元素的成龍電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之前的成龍電影,比如《神話》,梁家輝飾演的考古學家死于水銀中毒,但是死之前對于夢想的掙扎和自己的悔悟,你是能理解的。但在《鐵道飛虎》你完全感受不到對自己創(chuàng)造角色的尊重,也體現(xiàn)出主創(chuàng)對觀眾怎么看這段充分的不在乎。
最終說道電影總體,真的是赤裸裸售賣“小鮮肉”吸引票房+自帶體系“成龍電影”的吸金策略。都不好意思用“工業(yè)品”來形容這部電影,這是對標準化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的一種污蔑。充其量這是一塊用混合人油自制的肥皂。明擺著把一部爛片扔你臉上,收你的錢,還嚷嚷著“誰讓你去看的”,“誰讓你去思考成龍的”。
不自我尊重的電影從業(yè)人員,催生出不尊重人的電影市場,但歸根到底,默許甚至鼓勵這樣丑怪畸形市場的,是否另有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