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支教崗前培訓心得體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支教崗前培訓心得體會》。
第一篇:大學生支教培訓的心得體會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正在原平九小上自習,距離第一天到達支教點,已經(jīng)過去兩個多月,為期一個學期的支教生活已經(jīng)過半。
還記得第一次來到原平的時候,揣懷著一顆期待滿滿的心。因為自己高考填志愿的時候,也是義無反顧地填寫了師范專業(yè),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大一大二讀了兩年的理論知識,現(xiàn)在終于有這樣難得的機會,能真真實實地體驗一下當老師的感覺。
初入學校的第一幕,是一個二年級的班在上體育課,我們一行的八個人,提著大包小包,很難不吸引孩子們的目光,清楚地記得我們路過他們的隊伍時,幾個小孩子掩著嘴巴,和同學悄悄議論,“這些是老師嗎,看著好年輕呀?不太像?!碑敃r心里就在想,以后要和這些小朋友們在一起,朝夕相處,簡直是美差一樁。
簡單收拾了宿舍,我們才得知,我們的情況比較特殊,住在十小,工作在九小,每天要奔波于倆校之間,所以借此有幸得到了每天上下班都能沿路散散步的機會。由于兩個學校都處于繁華的生活區(qū)附近,所以并沒有我想象中“落后山區(qū)”那么的殘破不堪,就是想象中小縣城的學校的樣子。
校長們很快接見了我們,開了個會。那是我第一次開那么“大”的會,“大”不在規(guī)模,而且“規(guī)格”,好多的校領(lǐng)導與我們坐在一起,認真又熱情的和我們交代一些事項,身為初入職場的“新手小白”,確實是第一次開這樣的會議,我的手心直冒虛汗。
我的主要工作是教二年級所有班級的安全與健康課程,還有二年級的道德與法治,以及四年級的美術(shù)課,閑余時間也會在教務處幫幫忙,填一些表格之類的東西,說難也不難,說輕松也不輕松。
還記得我上第一節(jié)真正意義上的課時,場面歷歷在目,是二年級五班的道德與法治課,緊張到每一句話都提前在小本子上記下來,比如,“大家好,我是你們本學期的老師……”之類的話,甚至緊張到不敢和孩子們對視,每講一句,就看看本子上面,下一句該說什么。但是我能感覺到孩子們的目光一直在打量這個年輕的新老師,孩子們好奇的問,老師你姓什么,老師你教我們什么課,老師你多大了……他們眼里的光,像有一種莫名的力量,是一種無法描述的神奇能力,支持著我,沒那么的緊張,我深刻又真切的感受到,在孩子們的視角里,我就是一個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的老師,一個大人,沒有理由緊張,帶著這樣的想法,課堂在后面進行的很順利。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我角色的轉(zhuǎn)變,不再是父母身邊的小孩子,而是孩子眼中的大人,也不再是那個在學校里以讀書為主的學生,而是孩子們眼中的王老師。樓道里或者是校園外,孩子們一聲“王老師好”,讓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我已經(jīng)不是個小孩子了,要用教師的行為準則去約束自己了。
第一節(jié)課,說實話不太順利,起碼我的表現(xiàn),沒我想的那么的自然――在上課前一直給自己鼓勁,不要緊張。但索性萬事開頭難,后面的課都在逐漸好起來,我上課時,也漸漸的變得輕松自如起來,課堂的氣氛和節(jié)奏,我也慢慢的能把控了,不會出現(xiàn)說完上一句,緊張到想不出下一句來的情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遇到了一幫非常可愛的小家伙們。記得有一次,孩子們突然問我,王老師,你家不是原平的(之前上課我提到過這件事),那為什么要來這么遠的地方教我們呀?我想了想,回答說,當然是為了遇見你們呀。是呀,那么多的支教點,那么多的學生,我就偏偏被分配到這里,所以我特別珍惜這段緣分,打心眼里稀罕這些小家伙們,從他們身上,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再小的事情,在他們眼里都是超級超級有意思的,要跑來分享,有著永遠用消耗不完的活力,比如,“王老師,你那個貼紙上面畫的是什么呀?”“王老師,她今天帶了一個哨子!”“王老師,你看這個,好好玩呀(一個塑料的小方塊)”……諸如此類,每天都有好多好多,但我從沒覺得煩,孩子們眼里的光,那種熱切的想和我分享的欲望,時時刻刻感化著我,讓我更熱愛教育這份事業(yè),也更熱愛我的小家伙們。他們懂事又天真,調(diào)皮卻也靦腆。
因為從我?guī)總€班的第一節(jié)課開始,就和他們強調(diào)說,老師希望和你們成為朋友,是那種什么都可以分享的朋友哦,你們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我說,我會盡力去幫助你,即便是幫不了,也會給你一個安慰的抱抱。所以每每收到孩子們給我送的那些畫,那些手工,手法雖稚嫩無比,或畫著小動物,或畫著我的畫像,或畫著一小恐龍……卻會成為我一整天的快樂源泉,孩子們經(jīng)常會在我下課走的時候或者上課來的時候,把準備好的畫或者一些折紙作品,笑瞇瞇地遞給我,我每次都回贈一聲溫柔的謝謝,真的是打心眼里感覺到幸福,那是孩子們表達愛和喜歡的最直接方式,因為那可能是他們目前為止最擅長的領(lǐng)域了。我生日的那天,由于身體的緣故,一整天都在頭痛,萎靡不振,但當我來到辦公室,看到孩子們放在我桌子上的那些畫的時候,真的鼻頭一酸,覺得冬天都沒那么冷了。畫中是我講課的樣子,孩子們觀察的很仔細,戴著眼鏡,牛仔外套和闊腿褲,她們還細心地給畫涂上了顏色,歪歪扭扭地用彩筆寫著幾個大字,王老師生日快樂,祝你永遠健康美麗,甚至有的字還加了拼音,我能感覺到,小家伙們非常用心。
樂趣雖多,固然,支教生活也是不乏一些挑戰(zhàn)的。比如,最讓我頭疼的,也是每天都要面對的一件事,就是低年級孩子們上課時的紀律。小孩子的注意力和想象力真的特別容易分散,而且每個人都活力四射,每每想到什么,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馬上要分享給同桌,于是一節(jié)課上,經(jīng)常會發(fā)生吵吵鬧鬧的現(xiàn)象,甚至有的小朋友一節(jié)課都跑來跑去,不在自己座位上待著,我作為新手老師,真的是頭疼壞了。但是經(jīng)過慢慢的借鑒模仿其他有經(jīng)驗的老師,我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適當獎勵,買一些可愛的小貼紙,來獎勵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或者是不亂吵鬧的同學,這個方法一出,果然上課紀律比以前好了不止一點點,雖然還會有吵鬧現(xiàn)象,起碼我現(xiàn)在不會像剛開始那樣束手無策。
對于我們的專業(yè)能力,學校也是想辦法幫我們提升,為我們每個支教生都安排了指導老師,都是學校里面特別有經(jīng)驗的老師,去聽他們的課,去和他們多交流,在指導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好像打開了語文教學的新大門,溫老師和續(xù)老師的教學方法,會經(jīng)常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語文也可以這么有趣。我第一次上語文課的時候,就完全按我腦子里以往的常規(guī)語文課來備課,自我感覺毫無特色,平平無奇,奈何自己能力不夠,刻意去增加一些特色,反而會弄巧成拙,還要和倆位老師多多吸取經(jīng)驗。
當然,支教要面對的不止這些,還有一些其他工作上的挑戰(zhàn)。拿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個電腦小白,這對于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是個巨大的“bug”,所以一開始當學校把一些操作電腦有關(guān)系的任務交給我時,我心里恨不得要哭出聲來。但是沒辦法,這里不是那個能容我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地方,我不會也得做,于是經(jīng)常能看到我笨拙地百度一下關(guān)于電腦的操作方法,或者去問計算機系的一下些朋友,就這樣慢慢的,我居然也學會了不少。
支教是為期四五個月的時間,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半,可能在孩子們的生命中,這四五個月甚至平平無奇,可于我而言,我會把這段日子當成最寶貴的回憶,如果我以后真的有幸成為一名教師,不管在哪里從教,都替代不了這段日子帶給我的感受。我會記得那些雨天穿雨鞋樂呵呵地去踩水坑的孩子們,會記得那個經(jīng)常來辦公室找我聊天的小姑娘,會記得那個幾乎每節(jié)課都氣呼呼跑來和我告狀的小男孩,會記得那些看著我講一些有趣故事時,專注又閃著光芒的小眼睛……
從我們剛到校開始,學校的尹書記就講過,九小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不得不說,我體會到了,可愛的孩子們,熱心的老師們,還有時時刻刻關(guān)注我身體狀況的帶隊呂老師,我很慶幸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溫暖著我的心。如果現(xiàn)在有人問我支教到底有沒有意義,我會說支教沒有那么神圣,我們不能在短短的幾個月教會他們太多,也不會改變他們多少,我們帶給他們的可能只是一段美好的時光與回憶,讓他們能認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我們,能擁有一份特殊的友誼,能感受到我們給的溫暖和關(guān)懷。對于孩子們來說,我們的關(guān)愛可能會在他們心里泛起漣漪,最起碼讓他們覺得生活的美好,讓他們更好地向前,能讓他們帶著被愛的心繼續(xù)生活,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義。另外,可能收獲最大的還是作為支教者的我們吧。對自己的歷練,學會克服艱苦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自己的適應能力和好心態(tài),這些都是顯性的收獲。我想說的是,支教會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心態(tài),讓支教者們的愛心擴大,我們學會了去愛去包容,慢慢的,這種愛就會從對孩子們放大到對身邊的人。學會愛別人時,我們就學會了更好的生活。
第二篇:大學生支教培訓的心得體會
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距離支教生活結(jié)束還有兩個月,我作為忻州師范學院中文系此次支教隊伍中的一員,懷著無比赤誠之心,向基層學校前行,支教生活對于我們的人生來說,是一次無比寶貴的經(jīng)歷,有激動,更多的也是隨之而來的責任。
回想與好友分別,第一天來到這個陌生的學校――五臺山常青學校,心中有種莫名孤獨感,不知是落寞,落寞無人一同度過這一時期;亦不知是凄清,凄清這環(huán)境的慘淡。好在讓我欣慰的是,隨同而來的還有三位支教生以及熱情的老師,我最終有種回到了家的溫馨感,由此對于這次活動我感觸真的很深切,同時更是我成長過程中一段舉足輕重的經(jīng)歷。
五臺山常青學校位于忻州市五臺山風景區(qū),人文資源以及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學校采用寄宿制,學生每十天才可以回一趟家,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落后,屬于貧困地區(qū)。對于剛來到這里的我,心中滿是希望,希望學生認真聽話、希望老師領(lǐng)導熱情友善、希望住宿可以得到保障。然而,稍有些許不足,但我的任務是為了學生而來的,我也就容忍了下來。
支教兩個月后,我由最開始的不滿到現(xiàn)在的滿足,由剛開始的緊張過度到現(xiàn)在的輕松自如,我收獲了不同于大學學校帶給我的體驗。一種責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經(jīng)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真的很“真”。初到學校,看到同學們純真爛漫的笑臉,老師熱情周到的幫忙,我們的緊張感自然就消失無影了。在食堂吃著大爺大媽們精心準備的可口飯菜與老師們交談,早自習聽著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起床,聞到農(nóng)村特有鄉(xiāng)土氣息,小朋友們嘰嘰喳喳的談笑聲,我神態(tài)自若的走在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自然,平靜安寧,我享受著這一美好時刻!
在常青學校支教期間,我也領(lǐng)會到學校昂揚向上的校風“追求卓越,不斷超越”,我也參加過學校各種各樣的活動:廣播操比賽,第一屆漢字書寫大會,防地震演練、升國旗活動等。我也履行過一些職責:監(jiān)考、判試卷、查寢、值周等等,當然還與老師學生一同聽優(yōu)秀老師講課、開研討會,一起鏟雪等校園活動,短短幾月,我不禁感嘆:常青學校一定能夠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
說到緊張,當然也是有的,一次我給六年級學生帶科學課,講植物的光合作用,課堂氣氛稍許沉悶,突然,校長從后門來到我的課堂聽課,我頓時內(nèi)心緊張起來,等校長走到一個學生面前輕拍了一下,全班頓時都安靜下來,注意力全集中在我身上,我由此更加緊張了。不過我一向備課,再加上我以前的知識積累和同學們的積極配合,使這堂課地效率非常高,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后校長還特意與我談話,交流在課堂上的經(jīng)驗,因而我也得到了前輩們的寶貴經(jīng)驗,足以受益終身。
看到課堂上孩子們那一雙雙清明純透的充滿求知欲的眼睛,還有課間積極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活躍身影,做不完作業(yè)不去食堂吃午飯的決心和毅力……值得我們這些所謂的大學生們的深思:我們在享受誰的幸福,我們在過誰的生活?我在他們身上的發(fā)現(xiàn)了那種少年所特有的生機勃勃,意氣奮發(fā)和昂揚向上的勇氣,那種豐盛的物質(zhì)供給所不能代馨的鮮活生命的中勁與活力……這樣的生活大概才是完美無瑕,讓人覺得充實有度而不是蹉跎光陰吧!
這次的支教,是學校組織的為鍛煉我們“準教師”的一次特別有意義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真的讓我有一種體驗到教師職業(yè)的偉大、學校氛圍的愉快和我對美好生活真諦的希冀,以前經(jīng)常想擺脫父母的呵護,認為自己能夠在社會中生活下去。吵著要自立自強,要自由自在過沒人束縛的生活??墒堑竭@我們才真正的檢驗了我們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我們真的可以獨立的擔負起“一個成年人的重責,可以處理好自己與社會的關(guān)系,與領(lǐng)導、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會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生活,我們也要學會適應,把適應變?yōu)槲覀兊哪芰?,在不斷地適應困境、打破困境中實現(xiàn)自的目標。倘若一輩子平順坦蕩的度過,茅屋跌宕起伏的經(jīng)歷,我們能夠問心無愧于自己的一生嗎?
在我看來,支教是新時代的產(chǎn)物,能夠讓我們提前適應并處理社會上的復雜關(guān)系,也是賦予給我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鍛煉自我能力,為我們提供廣闊天地、完成人生目標的理想舞臺;更是加強修養(yǎng)、豐富自己知識儲備和提高自我素質(zhì),進行自我準確定位的砝碼;是我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主觀與實際相結(jié)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梯子……最后,我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參與此類有意義的活動,我也相信在此過程中我一定會不斷的提高自我綜合素質(zhì)、人格內(nèi)涵,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好地指導我今后的學習習、工作和生活。
以上便是我此次支教活動的所感、所想。
第三篇:支教培訓心得體會
26日上午,我們威縣二中支教小隊到達二中,在經(jīng)過威縣教育部門領(lǐng)導熱情洋溢的歡迎之后,便真正投入到了緊張而又充滿意義的頂崗支教工作,而我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接受威縣二中名師支教團各位經(jīng)驗豐富老師的培訓。首先劉延樂老師代表學校魏校長對我們進行了歡迎并對威縣二中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二中肩負著為威縣培養(yǎng)人才的重擔,讓我們感到了肩頭上的重擔。接下來,二中名師支教團的教師代表劉延樂老師,杜淑霞老師,翁月華老師做了精彩的講演。
劉延樂老師以如何做好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為題,聲情并茂,為我們介紹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第一點,一個好的教師一定要具備責任感。對家庭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對教育的責任。多關(guān)注學生,密切與學生的聯(lián)系,多于單親學生,留守兒童等學生進行交流,舒緩他們心頭的壓力,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愛國心,讓學生從培養(yǎng)一種民族自豪感。第二點,作為一個教師,一定要充滿激情。激情,成就一堂精彩的課堂,可以彌補備課上的不足,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言行,肢體語言,讓課堂更加熱烈,激越。劉老師以自己為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他與學生一塊背誦,與大家一起學習,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接下來杜淑霞老師介紹了作為班主任的一些經(jīng)驗,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作為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的風采。杜老師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對學生進行點點滴滴都要照顧,愛是教育的核心。要經(jīng)常與學生談心,與學生打成一片。對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的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與家長聯(lián)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第二點,好孩子都是開出來的,對孩子多進行鼓勵教育。杜老師以一個經(jīng)常上網(wǎng)打架的學生為例,對于他進行了有點無限放大教育,馬拉松糾錯教育,每天關(guān)心情況教育,愛心淹沒教育等多種教育方式,最終這個孩子終于在老師的教育下,升入了理想的高中。
最后翁月華老師以愛為核心為我們實習生做了精彩的演講。翁老師認為愛是教育的核心與靈魂,把責任挑在肩上,把愛放在心上。要帶著一顆愛學生的心,才能真正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偉大的教育事業(yè)中,要把最美的眼神留給孩子。第二點,作為一名教師,要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古人云:教,然后知困也。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努力使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沿。多向書本學習,讓學生上課有所期待。最后,翁老師指出,細節(jié)鑄就完美課堂。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育無小事,作為教師,要把握全面,面面俱到。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要與孩子在一起,多于學生交流,讓他們感覺很近。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會經(jīng)常梳理和反思,每天反省自己,然后才會不斷進步。
聽完三位老師精彩的報告,真是受益匪淺,感悟良多。對即將開始的實習工作充滿了期待,也感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三位老師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字眼:"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chuàng)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有個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倍加呵護。"這種呵護就是愛。愛的力量是神奇的,這種力量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它可以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可以幫學生找到自信,我將用我的一顆愛心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歌中唱道:雖然我早已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愛,如同陽光,能讓孩子感到溫暖,如同火把,讓學生在求學路上會一直看到光明。在接下來的實習工作中,一定要以愛為核心,對學生多關(guān)心,與學生交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