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戲曲聲樂培訓心得體會(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戲曲聲樂培訓心得體會(合集)》。
第一篇:聲樂培訓心得體會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大眾物質水平不斷提升,音樂特長的培養(yǎng)受到社會及多數家庭的重視和關注。對初中音樂特長生來說,學習聲樂不單單是學唱幾首歌曲而已,聲樂老師承擔著學生聲樂啟蒙的任務,為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引路者。如何針對音樂特長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聲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尤為重要。文中從開展聲樂教學的方法入手,介紹培養(yǎng)聲樂教學情感的方法。
一、聲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現階段,多數學生并未科學認識所學的聲樂知識,時常出現一味追求聲音高度的情況簡單認為能唱高音即可達到相應的演唱水平,從而忽略情感表達對學習聲樂發(fā)揮的作用。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一系列圍繞情的方法,可以說是略有成效。
(一)激趣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研究,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無法對聲樂教學保持長久的興趣,會面無表情、聲音無力的演唱,且容易出現見異思遷的情況,聲樂學習上難以長進。因此可知,引發(f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目前,多數學生均存在嚴重的追星熱,對自己熟悉的、喜愛的歌唱家、歌手非常感興趣,教學老師可借助媒體、電教等方法了解藝術家們追求藝術的艱辛及獲取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愿望。
(二)點評教學法
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著名歌唱家的作品及聲樂教育家教學錄像,指導學生從欣賞的角度分析、研究作用,從演唱技能、方法、情感等層面感染學生,提升學生對聲樂演唱作品的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日后的學習指明方向。起初學習聲樂時,老師可采用直觀的電化教具讓學生感受聲樂課程,隨之由老師開展恰當的點評,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初步印象,激發(fā)學生對聲樂課的興趣。針對學生學生聲樂中存在的問題,讓其觀看某些教育家的教學錄像,使用對比法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隨后教師開展點評和指導,讓學生弄清楚自己演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何有效進行解決。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借助手勢、眼神等輔助手段表現自身的情感,確保演唱的內容更富有魅力。
二、音樂特長生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yǎng)的策略
聲樂和情感是歌唱中緊密聯系的兩個部分,歌唱技能和情感是歌唱的整體,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對初中音樂特長生開展教學時,必須加強整體訓練,促使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融為一體,鍛煉學生養(yǎng)成心靈歌唱的好習慣。
(一)發(fā)聲教學中融入情感表達
多數聲樂教學者在指導學生開展發(fā)聲練習時,對氣息、共鳴、咬字吐字等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過于機械化。因此,聲樂教學中可使用以聲帶情的方法展開訓練,從而滿足聲音技巧訓練的要求。例如:開展連音訓練時,多數學生會出現發(fā)生不連貫的情況,這時,教師采用恰當的語言進行陰道,將每個音節(jié)比喻為粒粒珍珠,聲音猶如采用一條線將珍珠串起來,如果這條線斷開,珍珠就會全部灑落。這種比喻極為簡單且形象,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連音發(fā)生技巧,從而完美地表達出來。進行發(fā)聲練習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一同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想象自己想要表達的意境和畫面,確保發(fā)聲練習達到最佳的效果。
(二)歌曲教學中融入真實情感
聲樂教學中的歌曲作品有深、淺、難、易之分,歌唱教學效果幾乎展現在歌曲曲目演唱中。日常教學時,聲樂老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依據學生不同的條件、特點選擇恰當的歌曲。首先,不要挑選難度過大的曲目,導致歌曲演唱力不從心,無法駕馭或難以施展所學聲樂教學技巧,更談不上情感表達。其次,要準確認識一首歌曲演唱的效果不單單以歌曲大小難易判定,哪怕是一首非常簡單的曲目,只要學生長的細膩、完整,能夠讓聽者產生共鳴,就表明達到演唱的藝術要求。同時,要依據不同風格的作品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讓學生掌握各個民族不同的風格、技巧,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三)深入理解作品表達的感情
開展聲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深入了解每一部作品的內涵,掌握作品的處理方法,理解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成為開展聲樂教學必不可少的部門。一首歌曲的長短,均凝聚著作曲者強烈的情感,歌唱者要充分挖掘并體會所表達的情感。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深度,對表達作品情感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實施聲樂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正確分析作品、理解及處理作品,讓自身的情感融入音樂作品中,采用放松且充滿激情的狀態(tài)進入演唱意境,從而完美表達作品的真實感情。
總之,聲樂教學是一項難以闡述的復雜工程,聲樂教學并無固定的教學模式,必須因人而異、對癥下藥。聲樂教學要求老師在學習前人優(yōu)秀經驗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恰當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聲樂中放飛自身情感用心體會音樂的內涵,將每一次演唱音當作自身情感的表達。
第二篇:聲樂培訓心得體會
唱歌是人的一種本能活動,越自然越好,我感覺最好的聲音是在自然中歌唱,歌唱的方法與習慣,也應當依賴于身體的自然動作,歌唱也應該是全身的歌唱,并不是某個部位的歌唱。
一、好的聲音需要有正確的呼吸來支持
很多歌唱者總感覺吸不進去氣或者吸得太滿,或者一吸把整個身體都吸僵了,造成氣息不流動。我感覺吸氣沒有那么困難?,每一個身體正常的人都會有良好的呼吸。如果,你觀察嬰兒或者當你躺在床上睡覺時那種自然的呼吸,你會覺得那是最好的呼吸方式。把這種呼吸加上強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幫助,就得到了深而富有彈性呼吸。嬰兒本能和躺在床上自然的呼吸,到后來會出現不自然的改變,主要是我們人為的各種因素所導致,變成了不那么深而滿的上胸來呼吸。不要把氣息當成一個很難的問題,當你唱歌時感覺氣不夠用了,由于本能的反應,一放松就吸進氣了。
依靠氣息是對的,用氣吸是不準確的,我認為要與自然呼吸相一致而且唱歌時不需要用太多的氣息,一定要尋找一種用極小的氣息置放聲音的方法。所有氣短的人都是用氣過多的人,而且唱歌時看起來還很累,聲音出來也是蒼白無力的。凡是懂得唱歌的人,都只會用少量的氣息,但卻能獲得很好的聲音。
二、打開喉嚨的關鍵
喉嚨是聲音發(fā)出的必經之路,如果開的不夠大還企圖發(fā)出一個豐滿又圓暈的聲音是不可能的。同時,喉嚨又是氣息呼出呼進之處,如果緊閉著,聲音就會去尋找另外的出路,要不就會悶在里面。我們不應該認為嘴張大了喉嚨也會同樣打開,有時候看起來你外口張得很大,其實內口沒打開,你把它張僵了,而且下巴也被弄僵了。歌唱時要感覺好像別人一拳把你的下巴打脫臼一樣或者感覺唱歌時沒了下巴。一位優(yōu)秀的歌唱家,只需依靠呼吸的一點力度,而不需要人察覺到張大著嘴,喉嚨就很自然的打開了。打開喉嚨的同時面部表情必須松弛,嘴的兩邊也必須松開,同時使下巴自然的放松。我認為喉嚨的打開很簡單,就是一吸氣就張開了,然后就順著開始唱,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態(tài),它就一直張開著,用了這種方法,你說話也可以,唱歌從頭唱到尾都行,只要你里面的狀態(tài)保持不動。
三、擁有好的說話方式是學好聲樂必不可缺少的條件
我們應該把說話作為歌唱的基本前提,擁有一種好的說話方式,我感覺也是學好聲樂必可缺少的條件。我去上海學習時,老師就說我的說話方式不好,方言太重,直接影響到我的唱歌。在那時,我才意識到說話方式也會影響到歌唱,我勸大家一定要改掉不好的說話習慣,好的說話方式是學好聲樂的前提。
說話和歌唱是兩種形式的聲音,它們雖然不一樣,但兩個的感覺卻一樣,它們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忽略其中之一就意味著廢去了另一個正確的發(fā)聲和優(yōu)點。語言的純正,是正確歌唱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歌唱總是保持著說話語言的特點,不論它是悅耳的還是刺耳的。要建立用一種語言作為訓練嗓子的方法,“意大利語言是最有旋律性和最適合歌唱的,由于意大利文具有豐富的元音,他是最好唱的語言,或者說對初學者更為有利。意大利文由于具有豐富的元音,無疑要比富于輔音的德文,或別國語言好唱得多,發(fā)生結構和發(fā)聲器官在意大利語中,很少有大的變
動?!睙o數的元音保證歌唱者方便的連接到聲音上去。所以,我建議大家首先要把五個元音發(fā)純正,這是最基本的,輔音只是一帶而過,元音是最最重要的。
四、自然音區(qū)的音在整個歌唱中的作用
自然音區(qū)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每個音都是有聲帶用最低限的張力和最少量的呼吸產生的。它是最容易而且不費力氣輕松能唱出來的。
大部分學生高音唱不好,我感覺都是自然聲區(qū)沒有唱好、沒有唱對,在自然聲區(qū)唱歌就用很大的力氣,以至到高聲區(qū)用更大的力氣,“造成發(fā)聲器官越拉緊、越收縮,他們的腔體空間就越小,從而發(fā)出的音量也就更小;越是用大量過分壓縮的氣息;音高就越不準確,而且原來的音質也會越少、越不自然?!贝蠹胰绻毿穆牽斔鞯某?,你就根本聽不出有什么音區(qū)的變化,他唱的高音我們聽起來一點也不覺得它像高音,好像和自然聲區(qū)一樣而且一點也不費力,很輕松;其實就是和自然聲區(qū)的感覺一樣,前提是自然聲區(qū)必須非常輕松的唱對。大家也可能練過,當你唱高音不舒服的時候,老師會讓你先唱一個低八度的音,然后用這個音的感覺再唱高音,這樣就能唱好??梢娮匀宦晠^(qū)是多么的重要,我希望大家都能對自然聲區(qū)有個新的認識,多唱自然聲區(qū),多想自然聲區(qū),不要急著唱高音,自然聲區(qū)唱好高音隨之就有了,這也就是水到渠成。
第三篇:音樂培訓心得體會
x縣培訓專家團隊由省教育廳選派的音樂學科專家和骨干志愿者組成。他們將通過志愿服務、送教上門、連續(xù)培養(yǎng)的方式,對我縣一百多名義務教育學段音樂教師進行為期1年的持續(xù)跟蹤式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學科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學科教育教學組織與實施技能,采用集中培訓與自主研修相結合、技能學習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專家現場指導與自主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我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很榮幸的參加了這次的音樂教師技能培訓,走向了提升自我的音樂之旅。不知不覺半年時間過去了,培訓專家團隊8次送教,每次我都積極參加,認真學習,每次都讓我收獲滿滿,受益匪淺。
第一次送教,唐偉老師給我們先上了一堂示范課―――《自繞行云飛――淺談音樂之美》,接著又給全體音樂教師進行講座:《對音樂常規(guī)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唐偉老師告訴我們,真正的互動不僅僅是肢體參與,更是思想的參與,“潤物細無聲”帶著問題欣賞音樂(分散注意力)去問題化(解決問題)、生問題化(發(fā)現問題)“觀念一變天地寬”教學要提升,理念需轉變,講述了音樂之美,帶來了最先進最前沿的理念。
下午一點,省派專家陳常臺老師給大家上了一臺別開生面的合唱指揮實踐教學,陳老師鼓勵學員老師上臺和他一起"玩音樂"。
第二次送教是分模塊學習,從聲樂、舞蹈、鋼琴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技能培訓。
第三次送教邀請來了胡簫老師和胡艷芝老師,胡簫老師先給我們講解即興伴奏的理論知識,帶我們體驗和弦的魅力和創(chuàng)作之美。胡艷芝老師專題講座《因學生而行走的路》。
第四次送教活動分模塊學習,從聲樂、舞蹈、鋼琴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技能培訓。
第五次送教邀請來了曲阜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合唱指揮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張建平教授親臨授課。聆聽了張教授三個小時的課,讓對于合唱指揮一直模棱兩可的我突然覺得合唱指揮并不難。幽默、敬業(yè)是張教授給我們留下最深的印象――“敬業(yè)有飯吃,真誠有朋友!”“張氏教學法”非常有意思而且實用。
第六次送教再次得到了我們音樂教師的楷模唐偉老師的鼎力支持,邀請到了中國中央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碩士韓鈞宇!
第七次送教又是分模塊學習,從聲樂、舞蹈、鋼琴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技能培訓。
第八次送教暨暑期集訓在第四實驗小學拉開了帷幕。四天的集訓中,印象深刻的是李蓓蓓老師的示范課《體驗合唱》,讓我對合唱課教學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課后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李東老師的講座為我們的音樂教學指引出正確的方向。還有曲阜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資深舞蹈專家杜心樂老師的舞蹈課讓我累并快樂著,覺得累的值。
總之,通過這半年的培訓,讓我的專業(yè)技能和音樂素養(yǎng)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要把這半年來的學習收獲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音樂教學水平,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而努力奮斗。
第四篇:音樂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參加了國培,受益匪淺。通過認真細致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yè)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圣的職責。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yōu)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yè)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y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并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第五篇:音樂培訓心得體會
20xx年11月3日,由區(qū)教研室組織的關于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培訓班正式開班,之后通過為期十一天的培訓活動,老師們在一次次地講座的聆聽中、課堂教學的觀摩與小組活動的開展中學習了最新的教學理念,提升了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今后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及自身發(fā)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下面我就本次培訓具體活動談談個人的學習體會。
一、聆聽專家講座,學習最新教學理念
培訓的前四天老師們分別聆聽了來自省教研室杜宏斌老師關于《音樂教學設計例讀》講座、市教研室黃偉平老師關于《轉變音樂教學觀念 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實踐》講座、區(qū)教研室王艷萍老師關于《我們該如何寫音樂教學反思》講座;李惠利中學吳迪鋒老師關于舞蹈教學的講座。這猶如一場場饕餮盛宴,讓我從中嘗到了如何有效地設計音樂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教學內容等;如何認識教學新理念,從而來有效地設計歌唱教學和欣賞教學;如何有效地寫一篇教學反思,從而來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如何根據現今中小發(fā)展方向來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學校風格的舞蹈作品及如何更好地發(fā)展校舞蹈隊。
二、品味精彩課堂,享受快樂教學
11月9日,在班主任郁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海寧宏達學校,在欣賞校園美景之后老師們分別聆聽了來自小學和初中的兩堂別開生面的音樂課。在《詠鵝》一課中,我們被執(zhí)教老師那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和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及舞蹈動作所深深地吸引著。整堂課中老師通過設計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做律動;講述形象的小掌握教學難點;打擊樂伴奏表演等等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掌握了歌曲的學唱。美中不足的是老師在整堂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沒有,這樣局限了學生的,如果能更多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去曲,這樣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興趣。而在《唱》這一課中我們體會到了那種扎實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整堂課通過認識戲歌――分部分學唱歌曲――完整演唱歌曲――拓展延伸這一種循序漸進的學習來讓學生深入地了解歌曲、掌握歌曲。與此同時 老師那惟妙惟肖的演唱及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體現出了音樂教師深厚的基本功,讓人佩服不已。
三、開展小組活動,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活動的最后兩天老師們通過分小組進行了各式各樣的活動。我們第一小組分別進行了全國第六屆優(yōu)質課(錄像課)觀摩學習及夏老師的說課兩次活動。通過這一自主地學習活動,我們從中欣賞了走在教學最前沿的優(yōu)秀課例,學習了新穎的教學手段,這為我們今后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正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雖然培訓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從中我深深認識到了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如何把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帶給學生分享,這需要音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才能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享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
第六篇:音樂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本次培訓通過現場活動觀摩和理論講解兩種形式進行。做幼教這個行業(yè)的我們都知道,也都會經常在教學中學習,傳講過老師的教學。這次,能夠在現場聆聽、觀摩、參與、互動,這的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同時也學習到很多。藝術的本質是審美。能夠讓孩子在藝術的殿堂里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夠讓他們從音樂中凈化他們幼小的心靈,同時為自身修養(yǎng)帶去更多美的享受,也是我們作為教師所要堅持和追求的。
在這次教研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律動,由淺至深,由易到難,有單到雙。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但可以參與觀摩,還可以到現場與老師進行互動,大大的提高了我們對律動教學的興趣,也加深我們對律動的認識。音樂教學最讓我們困惑的,就是如何將游戲滲透在音樂課中,如何讓孩子們從一節(jié)簡單的音樂課中體驗由游戲帶來的快樂。為此也專門作了解答。音樂課,要求孩子們的常規(guī)是非常嚴格的,決不允許有任何的違反規(guī)則還可以再進行游戲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有很強的規(guī)則意識才行。有了常規(guī),才可以進行音樂課的第二步――滲透游戲教學。比如:我們在小班就可以把一小段簡短的音樂劃分為很多個八拍,教會孩子1―2個簡單的動作,像拍手拍腿。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對音樂節(jié)奏感的更深的認識,我們可以縮短拍子,在原有基礎上把動作做得快一些。那么到了中、大班,就完全可以通過縮短時值,再加入動作來進行音樂教學。當然,音樂教學中,除了單一的自己嘗試,還可以滲透2人、3人、或者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等。這就要求常規(guī)意識更加穩(wěn)固才可以進行。
總之,在這次學習中,幽默、生動、激情的講演讓我們在場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為之振奮,收獲頗豐。不僅為我們今后在音樂教學積累了更多寶貴的經驗,同時也通過音樂,讓我們的身心都愉悅起來。從而,使我更加熱愛音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