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金山嶺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金山嶺導游詞》。
歡迎到金山嶺長城觀光旅游。也許您每天都會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前的國歌聲中,看到長城的雄姿。那就是金山嶺長城。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云縣交界處,距北京市133公里,距承德市87公里,西起龍峪口,東至望京樓,全長10.5公里,沿線設有大小關隘5處、敵樓67座、烽火臺2座。1981年1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定為一級旅游景點、國家級風景區(qū),并于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p>
就讓我們一起去觀賞被專家們譽為萬里長城中最精彩的一段——金山嶺長城吧。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金山嶺一帶最早出現(xiàn)了長城,由北齊的第一個皇帝高洋下令修建,主要是為了阻擋北方柔然等游牧民族對北齊的進攻,保證邊境的安全。當時的長城為土石結(jié)構(gòu),單調(diào)低矮。十五世紀中葉,北方蒙古族的韃靼、朵顏等部落,看到明王朝國力逐漸衰弱,就乘機南侵,威脅京都。為了保證京都的安全,明王朝決定重修這段對京都有著重要意義的長城。隆慶元年(1567年)秋天,明穆宗朱載垕將抗倭名將戚繼光由南方調(diào)到北方,擔任薊鎮(zhèn)總兵,負責包括金山嶺長城在內(nèi)的600公里的長城沿線的防務。但戚繼光初到北方時,是有職無權(quán),他先是想訓練一支北方的“戚家軍”,由于朝中有人阻撓而未能實現(xiàn)。非?,F(xiàn)實的戚繼光在求“攻”不得的情況下改為“守”。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到薊州上任后,馬上到長城沿線巡查,他發(fā)現(xiàn)薊鎮(zhèn)長城都比較低薄,在許多險要的地段,只有單墻,而且有不少地方已經(jīng)坍塌。這樣的長城,根本不符合作戰(zhàn)的需要。于是他上報朝廷,要求加固和擴建薊鎮(zhèn)長城。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率一支沂州兵到薊鎮(zhèn)戍守。戚繼光奏請朝廷后,讓這支部隊在金山嶺駐扎下來,負責搞示范工程。戚繼美帶領沂州士兵,在金山嶺上修長城、筑敵臺。7座最早的空心敵臺在金山嶺的長城沿線上建立起來,薊鎮(zhèn)長城的加固、擴建工程全面順利展開。在戚繼光任職的十六年間,基本完成了這一浩大的工程。以后幾十年的時間里,明王朝又不斷調(diào)兵修繕,使之成為一道城墻高聳、戰(zhàn)壘林立、能攻能守的堅固防線。
戚繼光在修建長城過程中,依據(jù)“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筑思想,山勢低矮處,加高城墻,山勢高峻處,修建敵樓,個別地方加修了障墻、支墻、擋馬墻,全部為磚石結(jié)構(gòu)或磚石木結(jié)構(gòu),使這段長城設施完備、構(gòu)筑牢固、布局嚴謹、可攻可守。經(jīng)專家鑒定,金山嶺長城是我國萬里長城的精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