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導游詞名勝古跡共(范文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導游詞名勝古跡共(范文5篇)》。
第一篇:臺山名勝古跡導游詞
五臺山風景區(qū)的導游詞講解是為了讓游客更好的了解五臺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臺山名勝古跡導游詞,歡迎參考閱讀!五臺山名勝古跡導游詞1
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歡迎大家來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旅游觀光,現(xiàn)在我們正行進在忻州至五臺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車時間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五臺山概況。
五臺山概況
五臺山是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區(qū)東北部,風景區(qū)絕大部分坐落在以臺懷鎮(zhèn)為中心的五臺縣境內(nèi),有小部分跨繁峙、代縣和河北阜平,周邊達500余里。五臺山的壯美風景在于它的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臺山的名勝精華則是它那眾多佛教寺廟。
五臺山這一名稱是對五座山峰的共同特點的形象概況。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巔都是高大的緩坡平臺,所以叫五臺山。五臺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臺海拔達到3058米,為華北第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絕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少雨,而五臺山例外。這里山高林深,氣候涼爽,降雨較多,植被覆蓋率很高,風光秀麗,景色壯觀,有清涼山之稱,是旅游避暑的勝地。五臺山雖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較方便,有“四關(guān)一門”與外部相通。北部有華嚴嶺鴻門巖關(guān),通往繁峙縣境,西部有峨嶺關(guān)通往代縣,東部有龍泉關(guān)通向河北阜平,東南有牛道嶺關(guān)可通盂縣、陽泉,南部有大關(guān)連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臺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揚天下的。那么五臺山是如何成為佛教圣地的呢?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兩位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在中國傳播佛教,當他們來到五臺山,見五座臺頂拱圍臺懷腹地,其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幾乎相同,返回洛陽后就奏請漢明帝去五臺山修建寺院,明帝準奏頒旨,在五臺山修建了大孚靈鷲寺,即今天顯通寺的前身,成為與洛陽白馬寺齊名的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五臺山也就成為佛教圣地。從此五臺山的佛寺越來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時,五臺山已有寺廟200多處,唐代更達到360多處,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兩次大規(guī)模滅法,全山佛寺幾乎全部被毀。宋、元、明、清,五臺山的佛寺逐漸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明朝時寺廟已近104處。清朝的康熙、乾隆、嘉慶諸帝均對五臺山佛寺極為重視,不斷投入巨資予以修建,到清末,五臺山共有寺廟122處,其中青廟97處,黃廟15處,僧尼1000多人。
五臺山現(xiàn)有寺廟50余座,盡管與歷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廟最為集中,香火最為旺盛的。而且五臺山的佛寺,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國均有遺存,建筑宏偉,式樣繁多,精細嚴整,手法典型,連續(xù)性強,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來中國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賞中國古建筑的難得場所。另外,寺內(nèi)佛教造像手法多樣,技藝高超,泥塑、木雕、銅鑄、玉雕應有盡有,同樣是欣賞我國佛教造像藝術(shù)發(fā)展演變的最佳場所。
前面這個小城叫東冶,東冶鎮(zhèn)西北10余里便是我們這次五臺之行的第一個游覽點——南禪寺。
南禪寺:南禪寺到了。我們從南路上五臺山,首先游覽這座古剎,事實上已經(jīng)登上了五臺山文物的最高峰。因為南禪寺內(nèi)有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館的美譽,現(xiàn)存古建筑,其數(shù)量之多、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35處,省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284處。宋金以前的木構(gòu)建筑有106處,占全國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臺山地區(qū)最為集中,而五臺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禪寺最為古老。
南禪寺位于五臺縣陽白鄉(xiāng)李家村附近小銀河一側(cè)的河岸土崖上,廟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環(huán)繞,林木繁茂,紅墻綠樹,溪水青山,極為幽靜。南禪寺就是在如此美麗的環(huán)境中已經(jīng)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約3000多平方米,南北長印米,東西寬51米,分兩個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東西配殿及南過門殿等。
大佛殿為寺院主體建筑,面寬和進深都是三間,而內(nèi)里卻是一大間,是單檐歇山頂建筑,共用十二根據(jù)柱支撐殿頂,墻身并不負重,只起間隔內(nèi)外和防御風雨侵襲的作用。四周檐柱柱頭微微內(nèi)傾,四個角柱稍高,使得層層伸出的斗拱翹起。這樣,大殿既穩(wěn)固又俏麗,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風格。據(jù)大殿橫梁上題記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國現(xiàn)存所有木構(gòu)古建筑的老大哥。這也是南禪寺海內(nèi)外聞名的主要原因。殿內(nèi)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釋迦牟尼佛為中心,兩旁是文殊、普賢二位菩薩,其余為大弟子阿難和迎葉及護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營造出佛界肅穆而和諧的良好氛圍,不論是結(jié)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騎獅的文殊菩薩和乘象的普賢菩薩,抑或是凝神肅立的阿難和迎葉,還是威猛雄壯的護法天王,個個神態(tài)自若,表情逼真,若動若靜,栩栩如生,都是藝術(shù)精品,其風格與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轍。佛壇四周嵌有磚雕70幅,是唐代磚面浮雕藝術(shù)杰作,同樣頗具藝術(shù)價值。置身大佛殿內(nèi),猶如進入一座唐代藝術(shù)殿堂,不論建筑,還是塑像、磚雕均是稀世國寶。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這樣一座唐代建筑為何能夠完好地保存下來?答案應從三方面去找。從地勢和氣候上說,這里高而背風,較為干燥,有利于木構(gòu)建筑物的完好保存;從所處地理位置上講,南禪寺遠離寺廟最集中的臺懷鬧區(qū),藏于偏僻山鄉(xiāng)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夠躲過唐代以后歷次大規(guī)模滅法和刀兵之劫;最后還要歸功于當?shù)厝嗣袢罕姷木谋Wo,免去了可能發(fā)生的其他人為破壞。正是這幾方面的原因,從而使南禪寺這座千年古剎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國家對古剎極為珍視,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撥??钸M行維修,進而使南禪寺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五臺山名勝古跡導游詞2黛螺頂,是五臺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黛螺頂,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歷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xù)至今。
黛螺頂是五臺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
歷史上依次名為青峰頂、佛頂庵、大螺頂、黛螺頂。
明代釋鎮(zhèn)澄《清涼山志》卷第七、第九,“異眾感通,松說苦空”有記載道:“唐釋法念,棲禪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風雨。法念嘗坐其間,若昧不昧,見僧作老比丘形,說苦空法。
既寤,乃聞秋聲瑟瑟,不勝其悲,因呼為苦空壘。古碑猶存?!鼻喾寮戴炻蓓敚?,即小廟。唐代有僧人釋法念,在此修行,并有小廟。根據(jù)《清涼山志》的記載,黛螺頂?shù)臍v史從唐代就開始了。黛螺頂山門背后現(xiàn)存明萬歷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記載:“……乳峰狀若旋螺,圓凈可愛,俗呼為大螺頂,志曰青峰是也,……傳載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棲托于此?!?/p>
黛螺頂?shù)暮蟮畲笮蹖毜钋?,今有一松一?松在北,柏在南,圍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藍天,這就是乾隆皇帝詩中的“階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處,寺內(nèi)的古松見證了黛螺頂?shù)臍v史。
明釋鎮(zhèn)澄所作《清涼山志》是研究五臺山佛教的重要歷史史籍,它全面記述了五臺山的自然地理、景物特點、寺廟沿革、僧尼傳略、圣地特產(chǎn)乃至神話傳說和僧俗人等對五臺山名勝古跡的詩詞歌賦,特別是對五臺山的佛教活動、僧俗交往、文化交流的記載,是我們今天研究五臺山佛教的重要依據(jù),具有權(quán)威性?!八烧f苦空”,記載了唐比丘法念在青峰頂建庵,大松樹下修禪悟道的過程。再根據(jù)寺內(nèi)保存完好的明萬歷年間的石碑記載,以及大雄寶殿前的“千年不老松”,均證明黛螺頂?shù)臍v史應從唐朝算起。
黛螺頂始建寺,是在唐朝,唐朝具體那一年還待進一步考證。
黛螺頂,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歷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xù)至今。寺內(nèi)山門后立有的兩塊石碑: 一塊立于明萬歷二十年仲秋,上書“五臺山重建佛頂庵碑記”; 另一塊立于清康熙歲次辛未仲秋,上書“青峰頂造像建亭記”,對黛螺頂有較詳細的記述,名稱的演變以及明成化年間重建,明萬歷年間、清康熙年間、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記載。
黛螺頂,是五臺山東臺頂延伸下來的一個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處與該山峰同名的黛螺頂古剎,相當于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也是夠高危的了,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條件從三條途徑中首選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長108米,凈寬2.2米,全部用五臺山青石鋪成,共有1080級臺階,起名叫“大智路”。關(guān)于這路名和臺階的級數(shù),都與佛教常識有點關(guān)聯(lián)。
上黛螺頂拜五方文殊被稱為“小朝臺”是在乾隆年間。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從傳說順治帝出家五臺山,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一次次地朝拜文殊圣地五臺山,給五臺山的佛教文化帶來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繁榮昌盛。
乾隆十一年( 1746) 九月,乾隆皇帝第一次上五臺山。他在菩薩頂歇宿時,眺望到對面秀逸的黛螺頂“青翠撲入眉宇”。黛螺頂?shù)拿利悾鹆诉@位帝王的愉悅。
關(guān)于乾隆皇帝第一次登上黛螺頂,有傳說是乾隆五十一年( 1786) 青云和尚建好五方文殊殿后,根據(jù)筆者點?!肚鍥錾絺髦具x粹》所輯的附錄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去五臺山,登上黛螺頂所作的詩《跋馬至黛螺頂》:
螺頂不為高,積雪路頗滑。
策我云錦錐,遂至金輪剎。
獅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
莫作顛倒會,十六本二八。
乾隆皇帝鐘情于黛螺頂?shù)淖匀伙L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頂,這樣就省去了朝拜五個臺頂?shù)呐实侵嗄酥溜L雨雪的阻擋。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春,乾隆把演教寺住持青云和尚叫到行宮,讓他辦這件事,5年后,他來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來黛螺頂參拜了五方文殊,開始了五臺山歷史上的“小朝臺”并留有詩一首,刻在黛螺頂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關(guān)于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許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許是青云和尚與小沙彌略知乾隆皇帝對黛螺頂風光的偏愛,迎合圣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頂。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詩《登黛螺頂》:
黛螺不比葉斗高,東頂峰之降岡也。
北望東可復罷乎,筍輿乘暇言登者。
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許乘輕馬。
更東望海峰實近,廓然真足小天下。
五臺文殊智與號,殿中真察肖非假。
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剛六如寫。
嘉慶皇帝雖然沒有巡禮五臺山五個臺頂,卻在嘉慶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頂領(lǐng)略了五座臺頂風光,從而寫下了東、西、南、北、中五頂?shù)摹段迮_贊碑文》。
從此以后,朝山僧侶到此寺正殿參拜,即可代替朝謁五座臺頂,省去許多路程。但也有區(qū)別,登五座臺頂朝拜文殊菩薩叫大朝臺;登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則叫小朝臺。俗有“不登黛螺頂,不算臺山客”之說。
第二篇:關(guān)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這個聞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會帶大家游覽三個景點,柳浪聞鶯,長橋公園和花港觀魚
現(xiàn)在,我們的大巴車行駛在南山路上,第一站是柳浪聞鶯。為什么要叫它柳浪聞鶯呢?等到了景點,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你瞧,這里是柳浪聞鶯,岸兩邊種滿了楊柳,一陣風吹過,那些楊柳像一位位舞蹈家翩翩起舞,非常美麗。你們聽,“嘰嘰喳喳”的聲音,是小鳥歡樂的樂曲,它們就像柳姑娘的樂師,為楊柳伴奏。如果你想放松一下,只要在這湖岸邊走一走,一定會陶醉其中。
現(xiàn)在讓我們繼續(xù)往南走,來到的是長橋公園。它雖名為長橋,實際上它的橋并不長。長橋公園里的小橋流水分外幽靜。如果你想遠離城市的.喧鬧,聽著鳥兒的叫聲,聞著桂花的香味,十分愜意?,F(xiàn)在讓我們休息一下,大家可以拍拍照片,但是千萬不可以掉隊哦!
我們現(xiàn)在離開了長橋,繼續(xù)向前進,來到了著名的花港觀魚?,F(xiàn)在正是金秋時節(jié),也是菊花開放的時候,走進公園,大家可以盡情觀賞,可是千萬不要踩壞了花草?;ǜ塾^魚不光只有花兒美,魚兒更美,還可以去那邊買一些魚飼料喂喂這些可愛的魚?,F(xiàn)在大家自由活動,下午三點準時在大門口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
很高興大家都能準時回到這里集合,我們今天的游覽已經(jīng)結(jié)束,西湖的美景多得數(shù)不過去,歡迎你們再來游玩。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第三篇:北京名勝古跡導游詞
北京名勝古跡導游詞3篇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 的古典園林。下面是北京名勝古跡導游詞,僅供大家參考。
篇1:北京名勝古跡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來帶領(lǐng)大家共同游覽北京名勝古跡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讓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qū)境內(nèi),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屬于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今名,作消夏游樂地。到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筑物。1903年修復。后來在軍閥、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又遭破壞,解放后不斷修繕,才使這座古老的園林煥發(fā)了青春。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高達41米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jù)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腳下建了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紅把多種多樣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整個園林藝術(shù)構(gòu)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shù)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shù)杰作。
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偯娣e290多公頃。萬壽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的千米長畫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離城約10公里。既可以坐郊區(qū)公共汽車,也可以坐專線游覽車前往。
這座巨大的園林依山面水,昆明湖雖大,但水面并不單調(diào),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yōu)美的橋。
頤和園里有許多景點是效法了江南園林的一些優(yōu)點。如諧趣園就是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蘇堤。
頤和園前山的正中,是一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頂?shù)闹腔酆#聻榉鹣汩w、德輝殿、排云殿、排云門、云輝玉宇坊,構(gòu)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筑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頤和園的后山,其設(shè)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宏偉、壯麗,而后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
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jié)束了,在頤和園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記憶。同時也請您把我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篇2:北京名勝古跡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今天帶領(lǐng)大家的導游。大家都知道,我國名勝古跡眾多。而今天,我將帶領(lǐng)大家去觀賞我國文化遺產(chǎn)之一——頤和園。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 的古典園林。現(xiàn)在,我們將去到有名的長廊。大家看綠色柱子,紅色的欄桿,顏色十分鮮艷,這正是北京園林的一大特色。大家跟隨我來,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兩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十分豐富。長廊的兩邊也栽滿了花,這一朵花還沒謝,那一朵花又開了。
大家請看,我們穿過長廊,現(xiàn)在來到萬壽山腳下了。大家抬起頭看看,一座三層高的八角寶塔聳立在半山腰。那邊是佛香閣,下面一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各位旅客請跟我登上萬壽山。移步到佛香閣前,請大家向下望去,頤和園的美景大半收于眼底。郁蔥的樹叢,掩映著又黃又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在我們正前面的昆明湖,平靜得像一面明鏡,綠的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劃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大家再向東遠眺,隱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白塔呢!
現(xiàn)在,大家跟隨我走下萬壽山,來到了昆明湖。長長的堤岸圍繞著美麗的昆明湖。堤上有好幾座不同式樣的石橋,兩岸栽著婀娜多姿的垂柳。湖中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我們只要走過石橋,就可以到小島上游玩。大家來看這座石橋,橋上有十七個橋洞,名叫十七孔橋:橋欄上有上百個石柱,每一根柱子上都雕刻著一個石獅子 。這么多的石獅子,姿態(tài)不一,真是惟妙惟肖呀!
今天我就介紹到這里,接下來的時間 請大家自由活動,要注意安全,記得六點半在門口集合哦!祝大家旅途愉快!
篇3:北京名勝古跡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游覽團的導游,我叫汪爾康,為了方便記憶,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將由我?guī)ьI(lǐng)大家參觀北京名勝古跡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宮城周圍環(huán)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成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現(xiàn)在我將帶領(lǐng)大家一起游覽乾清宮。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物。當然啦,請大家緊跟著我一起游覽,千萬別走散了啊。
現(xiàn)在我們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jié)。乾清宮建筑規(guī)模為內(nèi)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里居位,平時也在這里處理日常政務。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據(jù)記載,嘉靖年間發(fā)生十余個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勒死的\\\"寅宮變\\\"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住。
這里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nèi)廷后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二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朝沿襲明朝體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jié)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guī)Ъ矣斡[的任務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希望下次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再去細細游覽品賞。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滿幸福。
第四篇:頤和園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歡樂旅行社的實習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今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頤和園,請大家多多關(guān)照,希望大家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頤和園到了,大家請隨我下車.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長廊.你們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多米長,分為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風景、花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相同.長廊兩旁栽的花木,一種花還沒有謝,另一種花就已經(jīng)開了. 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大家感覺到了嗎? 走完長廊,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現(xiàn)在,我們在萬壽山的佛香閣.大家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也都從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大家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大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島上去玩.大家看,我現(xiàn)在用手指著的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著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好,現(xiàn)在大家可以去小島上玩兒,兩小時后在這兒集中,然后我們坐車回去.解散!
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通過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對故宮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們還來找我當你們的導游.再見 。
第五篇:東西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大家稱呼我×導就是了 。歡迎大家到東西巖風景名勝區(qū)旅游。在開始欣賞風景之前,我把這里的基本情況向大家作個概略介紹。
東西巖風景名勝區(qū)坐落在麗水市西北——蓮都區(qū)老竹畬族鎮(zhèn)的虎跡溪畔,離市區(qū)30公里??偯娣e9.03平方公里,共有100多個景點,海拔高度一般為200至300米。景區(qū)因有東西兩座丹霞巖峰對峙而得名,是浙江省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F(xiàn)正在申報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明朝進士、江西提學何鏜著文稱東西巖“為海內(nèi)十八洞天之一,穹窿崛起,怪偉環(huán)峙?!彼?,東西巖景區(qū)的特點是“奇、偉、怪、險”。
東西巖雄偉奇特的丹霞山水,形成和發(fā)展于中生代,被雕琢于新生代。它的演化歷史,經(jīng)歷了從海洋到陸地、從活動到穩(wěn)定的發(fā)展歷程。
遠在8億年前,浙東南地區(qū)經(jīng)歷了晉寧運動后,長期隆起,結(jié)束了海侵歷史和海相沉積。當咸澀的海水緩緩退去以后,這片裸露的大地,從此經(jīng)歷著漫漫歲月的風雨侵襲和自然剝蝕。
中生代時,燕山運動又一次震撼浙南大地,板塊俯沖造就了強烈的地殼斷裂,在斷裂帶南東側(cè)的地塊大幅度下沉,形式了東西巖這一帶陸相簸箕型斷陷盆地。
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東西巖盤地內(nèi)水網(wǎng)縱橫,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到處都是茂密的叢林,大片綠地包圍著眾多的池塘。在叢林周圍和水域地帶,成群的恐龍在悠閑地覓食和嬉戲。我們現(xiàn)在還能看到在湖盆早期形成的蚌、螺、昆蟲、蕨類動植物化石,和流紋巖石泡。
那個時候,湖盆外圍高山環(huán)繞,含有鐵質(zhì)的巖石砂土,被四周的河流沖刷到湖盆內(nèi),在強烈氧化的濕熱環(huán)境中,經(jīng)歷了千百萬年的日積月累,從而形成了巨厚的紅色砂礫巖層。這種巖石形成的地貌,廣東的仁化丹霞山最為典型,因此稱之為丹霞地貌。東西巖的地質(zhì)山體,就是白堊系方巖組紫紅色砂礫巖構(gòu)成的典型丹霞地貌山體。
當?shù)刭|(zhì)歷史進入到6500萬年前的新生代之后,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地殼普遍抬升,盆地面積不斷縮小,湖水干涸,原先覆蓋著巨厚紅層的湖盆,這時開始逐漸隆起,形成原始的東西巖山體。在湖盆抬升隆起的同時,地塊內(nèi)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垂向斷裂,將紅層山體切割成巨型巖快,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景區(qū)內(nèi)峰巖溝谷的展布格局。丹崖赤壁,峽谷洞天,這就是地質(zhì)運動造化的東西巖。
東西巖景區(qū)還是著名的畬鄉(xiāng),老竹畬族鎮(zhèn)政府離景區(qū)不到兩公里。四周的村莊,都是畬民居住之地。畬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瞞大家,我奶奶當年就是有名的畬族女歌手,唱歌唱來了我爺爺。在這里旅游,你不但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會體味到濃濃的畬鄉(xiāng)風情。
這里還是歷史上的風水寶地。不光風光奇美,而且人才輩出,文化燦爛。宋代,東西巖腳的曳嶺腳村,光一個蔡姓,就出過14個進士、12個舉人,其中有“一家雙桂”、“一門三人同扣龍門”之佳話。狀元郎蔡仲龍就是這些人才的杰出代表。在文化方面,不但有豐富的畬族文化,還有流傳深遠的神話傳說以及當時地方官和文人的游記和詩作。另外,東西巖自唐以來,一直是佛、道、釋、儒多教合流,其文化影響源遠流長。東西巖還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代的黃巢起義,宋代的方臘起義,明代的礦工起義,清代的太平天國起義,都和當時的朝廷軍隊打過仗??谷諔?zhàn)爭時期,這里還是抗擊日軍的戰(zhàn)場,至今戰(zhàn)壕尚存。
這里還是出名酒的地方。宋代名酒《金盆露》就產(chǎn)自東西巖的曳嶺腳村。此酒當時曾譽滿朝野,佳話文壇,甚至列為朝廷貢酒。宋代田錫作著《粬本草》、元代宋伯仁所著《酒小史》等古籍中,對金盆露酒均有記載。宋伯仁在其著所列酒凡106種,金盆露排名第11。元代戚輔之所著《佩軒客談·續(xù)〈曲消舊聞〉酒名》中,舉名酒12種,金盆露名列第7。在當今仍在廣泛使用的1915年初版的工具書《辭源》中,有關(guān)金盆露酒的詞條赫然在目。金盆露酒的釀制工藝一直傳承到今天,現(xiàn)東西巖的各村各戶都有釀制,大家如在“農(nóng)家樂”就餐的話,不妨一嘗。
好了,一些基本情況先給大家介紹到這里,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一起,進入景區(qū)游覽。二魯迅祖居導游詞 ·寧波市導游詞 ·杭州市導游詞 ·大慈巖導游詞 ·岳廟導游詞
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叫西巖湖。西巖湖原名西巖垅水庫,壩長55米,寬10米,水面積9300平方米。湖不大,但卻玲瓏秀麗。湖水是東西巖大山的乳汁匯聚而成,比之城里的純凈水,不但富含各種礦物質(zhì),而且清冽甘甜,因此,許多游客稱這水為甘露水。物以稀為貴。東西巖水不多,但珍貴。這就是這水的特點,有意者品嘗一下也無妨。現(xiàn)在請大家順著我的手指仰頭東北望。聳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塊大石頭,叫玉甑峰。大家仔細瞧瞧,這塊圓圓的大巖石像不像個巨大的飯甑。這個飯甑高有20余米,直徑有10余米。它蒸出來的飯可供千軍萬馬食用。如果湊得巧,我們可以看到飯甑在徐徐冒著蒸氣。為什么東西巖會有這么一個大飯甑呢?說來有趣。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而我們東西巖這一帶的百姓是把大禹當神仙的。大禹就是水神。
話說有一年,東西巖這一帶遇到少有的大旱,禾苗干枯,田地開裂,災荒導致餓殍遍野,老百姓無奈,就天天聚在一起,磕頭燒香拜神求雨。由于心誠,終于驚動了水神大禹。大禹帶著一班人騰云駕霧到東西巖一視察,看到了大旱大災使這一帶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感慨萬千,說,民以食為天,如今這地方因為無水,竟顆粒無收,致使百姓餓死這么多人,這是我們管水利的神仙失職。為了彌補,大禹趕緊調(diào)來東海水,在東西巖下了一場及時雨。據(jù)說這西巖湖,就是大禹的仙雨聚積起來的,只不過后來歷朝歷代,人們把這大壩加固了而已。下了雨,眼前的旱災是解決了,可長遠的風調(diào)雨順如何保持?大禹想,我總不能老是調(diào)撥東海水給你東西巖這小地方下雨?。〈笥碜笏加蚁?,結(jié)果想到了甌江。
好了,現(xiàn)在大家跟著我往前走。
五 現(xiàn)在我們到的這個景點,是大石梁,叫懸梁飛雨。靈境迥開天一線,飛梁高跨石千尋。這大石梁總體呈北東——南西方向展布,內(nèi)孔跨度40余米,寬達10余米,高5米。石梁呈半月拱型,猶如彩虹橫貫,可謂氣勢宏大,造型不凡。這就是當年大禹搞甌江違規(guī)工程時,那個小神送飯時遺留下來的扁擔。從地質(zhì)學的角度進,它是由紫紅色砂礫巖中的軟弱層被流水側(cè)面洞穿,而形成的一座天生橋,是千百萬年間地質(zhì)作用留下的珍貴遺跡。這個景點的最大特色是沒有任何人工雕刻的痕跡,甚至連一方題刻都沒有。站在這石梁下,耳聽背后音樂似的潺潺流水聲,眼觀對面東西巖氣勢磅礴的景色,全身沐浴在怡心爽肺的山風中,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這種享受,可以使你忘卻人間的一切煩惱,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大家體會一下吧!如果要攝影留念的話,就抓緊時間。
六 好,現(xiàn)在大家把腳步停一停。我們現(xiàn)在站的位置,可以從西北面中距離地欣賞東西巖的全景。我們左邊這個大山峰叫赤石樓,就是東巖,它海拔303米,中間這個大石頭就是西巖,也叫天師樓,它海拔280多米。在東巖與西巖之間,有著名景點一線天、十字峽、將軍巖、清風峽等。整個東西巖這些大石頭,據(jù)傳說,就是當年大禹那個甌江拐彎的工程停工時留下來的石方。現(xiàn)在大家再順著我的手指往右邊看,那邊的山峰叫八仙巖。那里有兩塊石頭,人們叫它夫妻巖或者母子巖,喏,就是那里,看到?jīng)]有?傳說在很早以前,那巖腳下有一座茅屋,茅屋里住著一戶人家,夫妻倆帶著一位小兒子靠種山過日子。一天,小兒子淋了雨,開始發(fā)高燒打擺子。夫妻倆挖遍了東西巖的草藥,也治不好小兒子的病。眼看小兒子就不行了,急得無路可走的母親,脫下了身上僅有的一件棉襖,對丈夫說,家里就這件棉襖值點錢了,你把它拿到城里賣了吧,快抓點藥救救兒子。時間已是初冬了,做丈夫的望望妻子有些發(fā)抖的身子,于心不忍,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接過棉襖急匆匆地趕往城里去。
去的時候是蠻順利的,這位做丈夫的到了城里后也把棉襖賣了,但是到藥店去抓藥的路上出了問題。原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賭場。當時他想,也許老天有眼,可憐我們窮人,讓我贏幾個錢,既可抓了藥救兒子,又可再重新買一件新棉襖給妻子穿。這樣想著,他就進了賭場。大家知道,十賭九輸,這男子進賭場后,一賭就賭了個天昏地暗,不僅把賣棉襖抓藥的錢賭了個精光,而且把身上遮體的衣服也脫下來賭了,直到最后被賭場趕了出來。
天黑了,這男人感到再也無臉面回去見妻子和兒子了,結(jié)果心一橫,就跳到甌江自盡了。
那邊男人跳江了,這邊東西巖的女人不知道事情的經(jīng)過。她每天牽著兒子的手,爬到高處向遠處望,總希望丈夫在遠遠的路上向他急匆匆地趕來。盼啊盼,一天又一天,這母子倆結(jié)果就變成了兩塊石頭。
這就是母子巖的傳說,大家仔細看看,到底像不像?
有意思的是,這母子巖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會變換不同的形象,美妙極了。站在板橋方向看,它是“和尚背尼姑”,站在上塘坂方向看,它又是一只大公雞,若從西北側(cè)看過來,它又是一個肩背藥簍的采藥老人了。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大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一下。
七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到了東西巖的清風峽。站在峽口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襲清風徐徐而來,清風峽由此得名。整個清風峽呈北東——南西展現(xiàn),峽長80余米,寬4到8米不等,高68米。大家看,這清風峽兩側(cè)壁陡如削,壁上一層層扁洞千姿百態(tài),谷內(nèi)陣陣清風撲面,顯得氣度非凡別具一格。這是發(fā)育在白堊系方巖組砂礫巖中的垂直節(jié)理,在后期風化剝蝕和流水沖刷,以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獨特的丹霞峽谷。
現(xiàn)在請大家看看前面的這塊大石頭,它像什么?對啦,像一棵巨大破土而出的筍,又像一支巨大的毛筆。它就叫卓筆峰,又叫孝子峰。
卓筆峰底部直徑約18米,高30余米,下圓上尖,拔地而起,卓然聳立,酷似一支巨筆,又像一棵巨筍。從地質(zhì)角度上講,稱為丹霞孤峰。
這卓筆峰的來歷可不簡單。很早很早以前,這東西巖垅上住著一戶畬族母子倆,兒子雷大,人稱孝子,從小沒爹,為了服侍瞎眼的老娘,終身未娶。老娘很老了,冬天里的一個飄大雪的日子里,老娘感覺自己不行了,要歸西了,跟兒子說,她很想吃一次鮮筍。這大雪飄飛的季節(jié)哪是出筍的時候??蛇@雷大覺得,母親眼看不行了,臨終前要吃一次鮮筍,做兒子的哪有不滿足之理。于是,二話沒說,趕緊拿起鋤頭往東西巖的山上來挖筍。
大雪一連下了三天,地上的積雪有幾尺厚。雷孝子挖開積雪,不停地在地上挖,一天過去了,一點收獲也沒有。第二天一早,雷孝子又上山了,挖了一天,又是一點收獲也沒有。到傍晚的時候,他感到身子疲累極了,下山的時候,雙腳像被綁了鐵砣般沉重。第二天早上一起床,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腳好像一下子被發(fā)酵起來的饅頭一樣,腫得好大,走起路來都不方便了。這時,母親呻吟著問他說,兒呀,筍挖來了沒有,媽要吃筍。雷孝子聽到母親的呼喚,心如刀鉸。他深深自責,我這做兒子的怎么這么沒有用,有錢人家的母親每天吃香的喝辣的,而我連母親臨終時要吃碗鮮筍都做不到,我還算是孝子嗎?他一下子也不敢耽擱了,趕緊拿起鋤頭又上山了。
這已經(jīng)是第三天了。雷孝子拖著一雙被凍傷的腳,用浮腫的雙手在東西巖的山上挖呀挖,一邊挖還一邊不停地念念著:土地啊土地,你就長出一顆筍來吧,讓我母親嘗嘗鮮,好讓她快快活活地閉上眼??墒?,雷孝子幾乎把東西巖的山挖遍了,就是找不到一顆鮮筍,哪怕是一個筍芽也找不到??斓桨淼臅r候,大地一片白茫茫。雷孝子終于精疲力竭了,他想坐下來休息一下。突然間,他感覺到自己的眼睛看不見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雪盲了。迷迷糊糊間,他看到面前的地上突然冒出一個筍尖來,筍尖越長越高,越長越大,一轉(zhuǎn)眼,便長成了一棵好大的筍。雷孝子高興極了,趕緊拿起鋤頭挖。挖呀挖,可就是怎么挖也挖不到筍根。雷孝子想把筍砍下一截來,可這筍砍也砍不動。直到他把身上所有的力氣都花完了,還是沒有把這筍挖起來。
這個傍晚,雷孝子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他母親問他,兒呀,筍挖回來了嗎?雷孝子說,母親,我找到了一棵好大好大的筍,我挖不回來。他母親說,這筍到底有多大?兒子說,母親,這筍比我們屋子的柱子還大,有水缸那么大。他母親聽兒子說東西巖的山上居然有這么大的筍,一下子來了精神,說,兒呀,那你明天背我上山看看好嗎?兒子說,好的母親,明天我就背你去。
第二天天一亮,兒子就背著母親上山了。其實,這時候,雷孝子的眼睛已經(jīng)瞎了,拿今天的科學來分析,是遺傳因素加上雪盲導致的瞎眼。他是憑著感覺用自己身上所有的能量把母親背上山的。一到這地方,怪了,這筍一夜之間,居然長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了。雷孝子說,母親,你快摸摸,這筍長得快有我們房子那么大了呢!他母親聽了高興得不得了。趕緊蹣跚著腳步把這筍摸了一圈。摸過后,她滿意地笑了一下,對兒子說,兒呀,我眼睛沒瞎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筍,眼睛瞎了以后反而摸到了這么大的筍,我這一輩子也算滿足了。說完,這瞎眼母親雙眼一閉,就斷了氣。
這雷孝子見母親死了,悲痛萬分,想想母親都死了,我一個瞎眼兒子孤零零地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思,于是,也一頭撞在這筍上陪母親去了。
這母子倆死了,但這筍還在長,結(jié)果把母子倆統(tǒng)統(tǒng)包了進去,一直長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規(guī)模。
再說這東西巖的土地神心里老是惦著雷孝子的事,便寫了一個奏章報到天宮玉皇大帝那里。奏章里說,為了維護人間的敬老愛幼傳統(tǒng),我沒有違背自然規(guī)律,生長了一棵石筍來安慰這母子倆,這做法妥否,請大帝明斷。大家知道嗎,這土地神寫奏章時,當時用的就是這支巨大的毛筆。有古詩一首為證:“天工造巨筍,土地神來筆,傳奇東西巖,人間孝子情?!?/p>
再說玉皇大帝看了奏章,批示道:東西巖土地神的做法是對的。人間自有真情在,作為特例,可以在東西巖生長一種四季出筍的孝順竹,布告天下,以示后人。
從這以后,我們東西巖的山上就長出了一種一年四季都出筍的孝順竹,這是我們東西巖所獨有的一個竹種。也是從這以后,我們東西巖四周的畬族山寨里,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栽有這種孝順竹。畬族是一個敬老奉孝的民族,畬民們用這種方式來紀念雷孝子。
這種孝順竹,大家等下在路邊都能看到。孝順竹的不同之處在于,夏天,它的筍長在竹叢中間,為的是讓母竹通風涼爽;冬天,它的筍長在竹叢的外圍,為的是讓母竹保暖避風。大家如果不相信,等下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八 現(xiàn)在請大家把目光轉(zhuǎn)過來,轉(zhuǎn)到這石壁上。對了,這里有一個“心經(jīng)洞”。這是觀音菩薩專門為凡人設(shè)置的。大家別看這“心經(jīng)洞”不起眼,它的來歷可不簡單,而且,只要你愿意,它可以預測你的心愿。我告訴大家,過去歷朝歷代,我們東西巖的天閱堂(東明洞)在浙南一帶是特別有影響的,為什么,我們的觀音菩薩特別靈驗,她不但護佑一方平安,而且有求必應。天閱堂在清代中葉毀于人禍,其它菩薩在文革中也統(tǒng)統(tǒng)被毀,但這尊觀音卻被當?shù)厝嗣裼锰貏e的方式一代代地保存了下來。等下大家游覽天閱堂時可以拜一拜觀音,并一睹其音容笑貌。我在這里先給大家講一講“心經(jīng)洞”的來歷。大約是在宋末元初的一天,在天閱堂住宿的眾多香客中,有六位沐浴戒齋的香客做了一個夢,夢見觀音菩薩給他們指點迷津。這6位香客分別來自福建的松溪、溫州的瑞安、婺州的宣平、處州的龍泉、臺州的溫嶺、麗水的碧湖,其中有一位香客有一個顯著的特征:禿頂。他們都各有所求,有的求婚姻,有的求財氣,有的求功名,有的求子嗣,有的求福壽。觀音在夢中對他們說:拜佛拜心,心誠則靈;你算我算,人算不如天算;積德行善,好人必有好報。這樣吧,這東西巖清風峽口有一個“心經(jīng)洞”,是專門測人心的,明天你們?nèi)ネ度w石子測一測自己的心愿,投中一顆者為心愿不可了,投中兩顆者,心愿基本會實現(xiàn),投中三顆者為圓滿。都測過了,再帶著結(jié)果來見我。
第二天一早,這6位香客一并來到“心經(jīng)洞”前,都很虔誠地投了三顆石子,并游覽了東西巖景區(qū)后,又在天閱堂住了下來。晚上在夢中,觀音菩薩果然又見了他們。第一位香客對觀音說,我求婚姻,但只投中一顆石子。觀音說,你腳踏兩只船,一缽養(yǎng)兩花,水土不服,緣孽并存,咋能圓滿?你回去吧,什么時候一心一意了,再來投一次石子吧!第二位香客說,觀音菩薩,我求功名,卻只投中了兩顆石子。觀音說,你熟讀四書五經(jīng),博學苦練,基本功很扎實了,缺的只是一點自信,所以也就不圓滿了,你回去再修煉一年吧。第三位香客說,我求福壽,卻連一顆石子都沒有投中。觀音說,看你膚色,青里泛紫,定是傷了元氣,別人練功,你也練功,你白天練的是吃喝功,晚上練的是床上功,如此悖練,豈有投中石子之理,當然沒有福壽了。你若不有則改之,以后就不要再來見我了。第四位香客說,觀音菩薩,我求財氣,沒想到投中了三顆石子。觀音說,你平時視錢財為身外之物,有錢時,你樂善好施,無錢時,你不怨天尤人,錢財這東西本質(zhì)里是喜歡你這德性的。第五位香客說,我膝下無子嗣,現(xiàn)在我投中了兩顆石子,望觀音發(fā)慈悲,送我一子。觀音說,你祖上缺德,專干偷盜勾當,而且盜的是人家的祖墳,但到了你這一代,已經(jīng)改邪歸正,況且你心地善良,樂于助人,不該斷子絕孫,你明年的這個時候,再來見我吧!最后一位見觀音的是禿頂,觀音問,你求什么?投中了幾顆石子?禿項說,我投了四顆石子,四大皆空,我求聰明,可我不想加入佛門。觀音笑了起來,說,別人投三顆石子,你投四顆,你已經(jīng)聰明絕頂了,到頂了也就是絕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還要聰明干什么?你本無佛緣,你何必強求聰明?后來,有人為絕頂求聰明的事專門作了一首打油詩:“無緣進佛門,有意測‘心經(jīng)’,本是聰明人,何必求聰明?!?/p>
一年以后,這六位香客當中的四位,又相約來到了東西巖的天閱堂,為了求證觀音菩薩的話靈不靈,他們又到“心經(jīng)洞”投了一次石子。結(jié)果都“圓滿”。原來,求功名的考上了進士,求財氣的發(fā)了財,求婚姻的戀愛成功,求子嗣的老來得子。那兩位沒有來的呢?一位原本是西門慶轉(zhuǎn)世縱欲過度,染疾斃命;另一位禿項,本身就跟佛門無緣。
從那以后,每有香客進東西巖,必拜觀音,拜了觀音后,又必到“心經(jīng)洞”測心愿。
親愛的旅客們,你們?nèi)缛粲惺裁葱脑敢獪y一測的話,就抓緊時間驗證一下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喲!
九 旅客們,我們現(xiàn)在到了東西巖景區(qū)的主要景點赤石樓,就是東西巖的東巖頂。這里的風光特美,視野廣闊,滿目綠色,是攝影留念的好地方。東巖頂?shù)娜宋姆e淀很深厚。這里不但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易守難攻的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還是情愛洶涌的傳奇寶庫。我先把這里的景物向大家作個概略介紹:整個東巖高83米,頂上面積16650平方米,常年綠蔭掩蓋,四周都是絕壁,剛才大家都經(jīng)歷了,只有一條小路通過二道天門到達巖頂。赤石樓屬城堡狀丹霞景觀,它記載了千百萬年間東西巖的地殼滄桑和演化歷史。唐朝以來,這上面建有寺廟,規(guī)模不小,叫定香院。由于兵燹,這定香院屢建屢毀,直到明末清初?,F(xiàn)在仍保存完好的遺址有天門和日池。雖是巖頂,水源卻充裕,古時,和尚們還可以種植大豆蕃薯等糧食自給自足。廟好有風水,香火就旺,因此緣銀不少。平時和尚們除了修繕廟宇必須外出以外,一般不下山化緣。所以,古話講,溫飽思淫欲,故事也就多了起來。等下我一一講給大家聽。
現(xiàn)在大家跟著我的手指往前面看。我們看到四周的村子,全是畬族村寨,從這些村寨里,不定什么時候,就會飄出動聽的畬族山歌來。喏,那邊的風景,是東西巖的八仙巖景區(qū)。中間這個大巖峰,就是西巖,它有著名景點穿身洞、點劍嶺和天師樓。到時候,我再給大家介紹。
十 離我們最近的這座山峰叫將軍巖,身高62米,一股凜然威武之氣。它四面都很陡,自古以來從沒有人爬上去過,但有一位畬族青年卻史無前例地陡手攀了上去。他叫雷金財。
那是1976年夏天的一個清晨。天很熱,太陽還未出來,知了已經(jīng)一個勁地叫。僅僅才16歲的畬族青年雷金財腰扎柴刀奔將軍巖來啦。他要攀一攀這個將軍巖。他不是出生冒險世家,也不是攀巖愛好者,更不是虛榮心作怪,想借攀巖出名。他要攀將軍巖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砍柴禾。因為恰恰那段時光家里柴禾燒光了,母親叫他砍點柴禾回去。雷金財對周圍的情況太熟悉了,他知道只有將軍巖頂上的柴禾從來沒有人砍過,因為沒有人能夠爬得上去。那就由我來試試,雷金財心中說。于是,他就來到了將軍巖腳下。他圍著將軍巖轉(zhuǎn)了一圈,就是找不到爬巖的路線。當他來到東面的將軍巖腳下時,只見一只松鼠正順著一條石縫往上竄。松鼠能上我也能上,雷金財脫下解放鞋,兩手抓著兩邊的石壁,肚皮貼在巖石上,兩腳象青蛙一樣往兩邊蹬,一點一點地往上爬。開始時,他是時不時地看見那只松鼠的,后來就不見松鼠的影子了。雷金財也不知道自己爬到多高了,抬眼往上看,上不見頂。他轉(zhuǎn)過頭來往下看了一下,媽呀,原來這么陡這么高??!這時候,他的腳真開始有點打顫了。自己怎么會爬上這么高的絕壁的呢?這時候,他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站在巖腳下,正用鼓勵的眼光望著他。父子倆的目光大概對接了有分把鐘,做父親的終于說了一個字:上。也就是在這一個字的鼓勵下,雷金財終于再度鼓起勇氣,并釋放出了全身所有的能量,終于爬到了將軍巖頂。
原來雷金財?shù)母赣H聽人家說兒子去爬將軍巖了,知道兇多吉少,就馬上趕了過來。當他到達將軍巖腳的時候,正看到兒子爬到絕壁的一半 停在那里。他明白,這個時候他如果喊一聲,兒子會受到驚嚇,肯定會失足跌下懸崖。智慧的父親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為兒了祈禱。當兒子回頭看見他的時候,他鼓勵兒子了,因為再沒有退路了,所以他僅僅用了一個字:上。
當雷金財最終爬到將軍巖頂時,他的心跳脈博,大概是他這一生來最高的。他一個仰巴叉就躺倒了,像死了般地足足躺了有一個小時,一動也沒有動。當他恢復過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站在這邊的巖頂上。喏,就是中間這個大巖峰。父親問他怎么樣,他說,感覺全身空飄飄的,饑渴難當。后來父親又弄來飯食,用繩子捆好甩過去,折騰了整整一天。
結(jié)果大家都猜得著,雷金財是利用父親甩給他的粗大棕繩爬下巖的。柴也不砍了,但這個畬族青年卻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壯舉,并因此而造就了一段傳奇。
雷金財就住在那邊的黃弄村,今年47歲了,過著平平常常的農(nóng)家生活。
從這個真實故事里,畬族這個少數(shù)民族的勇敢和智慧,我們不難領(lǐng)略一二了。
十一 好啦,現(xiàn)在請旅客們把遠處的目光收回來,觀賞一下這赤石樓本身的風光。喏,這個長年水清清的池子叫日池,它長6米,高2米,寬4米。與它遙遙相對的,在那邊的另一個池子叫月池,長4米,寬2米,深1米,不過,月池在清朝時已毀,現(xiàn)正規(guī)劃修復。說起這日月池的來歷,還有一個人間最真摯的奇特愛情故事。我已經(jīng)告訴大家了,這東西巖四周居住的都是畬族。前面我已經(jīng)告訴大家,畬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是男女擇偶戀愛階段,更是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大約是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從宣平過來的小伙子,名叫雷日新,到東西巖一帶和畬族姑娘對歌。這一對,就把東西巖一帶最美貌的畬族姑娘給對上了。姑娘叫藍月華,時年才16歲,但才華出眾,聰慧過人。這一天是農(nóng)歷的三月初三,兩位年輕人對山歌一對就是一天一夜,蜂飛蝶舞,你來我往,日落日升,花好月圓。別說畬家村寨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停下了手中的活,就連山上的鳥兒都害羞得停止了歌唱。對了,據(jù)說當時的雷日新就站在西巖的頂上唱,藍月華就帶著一幫小姐妹來到了這東巖的頂上。雷日新唱(導游用畬語唱后翻成現(xiàn)代漢語):
“歌句好唱口難開,今哥有心尋妹來;妹是山上紅花果,勿知與妹配不配?!?/p>
那邊雷日新剛唱完,這邊藍月華就馬上接了過來(導游用畬語唱后翻成現(xiàn)代漢語):
“歌句好唱口難開,難得湊著郎哥來;勿知郎哥哪路鳥,東南西北把花采?”
唱著唱著,雷日新就從西巖頂上跑了過來。這畬族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陌生的男女歌手對歌時,在未定終身之前,是自覺不見面的。所以,當雷日新跑到東巖頂?shù)倪@日池邊時,藍月華就帶著小姐妹們主動退到月池那邊去了。山歌越唱越多,越唱越甜,唱到月亮下山,太陽快升起的時候,兩人已經(jīng)是“人間難覓一知己”,“相見時難別亦難”了。
我再給大家唱兩句(畬語唱后翻成現(xiàn)代漢語):
“妹是琴來哥是簫,琴音合簫有興頭;有緣與妹結(jié)情義,同心好鋪幸福橋?!?/p>
這邊雷日新唱完,那邊藍月華緊接著唱(畬語唱后翻成現(xiàn)代漢語):
“哥紙妹墨兩有意,紙爛成泥墨不離;同心結(jié)成雙喜字,早米做成糯米吃?!?/p>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后,雷日新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他也顧不得許多方圓規(guī)矩了,第二天就來到藍月華家中提親了。藍月華的父母親見小伙子面目清秀,一表人才,心中歡喜得不得了,但要考驗考驗他,說,小伙子,你怎樣證明你對我們藍月華一輩子好呢?雷日新說,讓日月作證,讓山川作證,讓大地作證,讓我的歌聲作證,我雷日新對待愛情,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第二年的三月三,雷日新又來到這東巖頂唱歌。第三年,雷日新還來到東巖頂上唱歌。兩年過去了,但雷日新沒有得到藍月華父母的信息。到了第四年的三月三,雷日新又來了。這一年的三月三,因為有了前幾年營造的氣氛,東西巖四周村寨的鄉(xiāng)親們,幾乎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到東巖頂上來了。他們是來體會兩位本民族最杰出的歌手那歌聲中的愛情的。
這一次,在對歌之前,雷日新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著天地磕了三個頭,發(fā)誓說,日月山川作證:我雷日新這一輩子,非藍月華不娶。蒼天?。∧闳粲醒?,就給我作個證明吧!哎,奇怪的是,就在他發(fā)完誓后,地上突然冒出來三五個細細的筍尖了,筍尖越長越快,繼而張開了葉子,一眨眼就變成了一蓬竹子。人群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畬族老爹這時便出來說話了。說,這小伙子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兩個年輕人追求真摯的情愛感動蒼天了,這竹就是金竹??!是土地爺送的,它就是證明。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大家都是兩個年輕人的證婚人,就在這東巖頂,我們給他(她)倆把這婚禮辦了。
不用說,這老爹的建議得到了一呼百應。
這一天的東巖頂,簡直成了畬族的歌的海洋。
從那以后,我們東西巖的畬族,為了紀念兩位追求真摯愛情的男女,就把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三作為了山歌節(ji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這是這一帶畬族“三月三”歌節(jié)的來歷。而這里的日月兩池,據(jù)說就是因為雷日新和藍月華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來這里唱山歌,唱得日落月升,況且倆人的名字里有日月,就被后人稱為日月池了。 哦,對了,現(xiàn)在我?guī)銈內(nèi)タ唇鹬?。這金竹是我們東西巖一帶又一個特有的竹種。它跟別地的金竹不同,更具觀賞性。在畬族看來,金竹在植物王國里是最純情的,跟漢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具有相同的含義。
這里順便給大家透露一個秘密,你們?nèi)绻疆尲掖逭?,看見哪一家的房前有新栽的金竹,那這家可能就有正在戀愛的少女,或者是有新嫁娘了。
十二 剛才大家看了金竹,現(xiàn)在我要讓大家看另外一種竹。這種竹不但是我們東西巖所獨有,而且只有在東巖頂上才能生長。這種竹的名稱叫相思竹,我們稱它為東西巖相思竹。喏,大家看,這種金黃色的竹子,每一節(jié)上都有藍色的相思淚線,這就是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大家可以靠近竹子,然后閉上眼睛,捏著竹子的一節(jié),然后再打開眼睛,看看你捏住的這節(jié)竹子,是一根淚線,還是兩根淚線。如果是一根淚線的話,表明你正在單相思,如果是兩根淚線的話,那就是情投意合了。也有偶然,萬一你捏到的是三根淚線,那說明你正陷入三角戀了。
說起這相思竹,還有一個很悲情的故事。
北宋年間,這東巖頂上的定香院里,有一個年輕的和尚名叫釋來。他長得虎背熊腰,堂堂一表人才,盡管穿著一身和尚服,仍很招人眼目。當時那邊的西巖腳下,有一個尼姑庵,叫回春庵?;卮衡掷镉幸粋€年輕漂亮的小尼姑,名叫全香。有一次,老竹鎮(zhèn)里大集,這釋來和全香去趕集,倆人不期而遇了。同是東西巖的佛門弟子,倆人一見面就相見恨晚了,一來二去,就忍不住眉目傳情起來,并且頻頻地約會,無話不談。追根究源,兩人差不多的身世,加上郎才女貌,把兩顆心像磁鐵般地吸引到一起了。原來這釋來是四川人,因當?shù)氐膼喊詮娬剂怂奈椿槠蓿蛩懒藧喊?,逃到這東西巖當和尚來了。而全香呢,是河北人,因父母貪戀富貴,要強迫她嫁給當?shù)氐囊粋€大財主做“四奶”,因此她萬念俱灰,逃出家門,流浪到這東西巖做尼姑了。一段時間接觸后,這釋來和全香巴不得早日同眠共枕,就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好一段這人世上的刻骨銘心戀。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事不久后就傳到定香院和回春庵兩位主持的耳朵里。這還了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佛門有佛門的清規(guī)戒律,其中一戒,就是戒色。佛門四大皆空,哪容你操練偷歡茍合之事。兩位主持商議后達成一致意見,命各自弟子面壁思過,以觀后效。
可世上有哪個男人不賞花,又有哪個女人不思春?自從伏羲和女媧造人以來,人的生理特征之一就是男歡女愛,陰陽融合。《詩經(jīng)》里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況這釋來和全香正當妙齡青春情竇大開之時。這可苦煞兩位男女了。大家知道,面壁思過是佛門一種很嚴厲的處罰,換句話說,從今以后,這釋來和全香就不能離開東西巖各自的寺院一步了。一個殺人,一個逃婚,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安身立命的避難所,這釋來和金香又不可能還俗,現(xiàn)在面壁思過,心中就更像有貓抓般的難受了。釋來像一頭受了傷的豹子,常常喘著大氣,口中老念叨著:苦啊苦啊。別看這釋來五大三粗,原來卻吹得一口好笛子。有一天,釋來對著蒼天說:老天啊,我愿遵守佛門的清規(guī)戒律,但我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啊,你長出一種竹子,讓我做把笛子吹一吹,表達表達我的相思吧!大概蒼天真體諒這一對男女的人間真情,第二年,這東巖頂上果真長出了一種苦竹。這苦竹的筍很苦,不能吃,卻宜做笙笛簫管。自從釋來用這苦竹做了笛子后,就在每天太陽銜山的時候,對著那邊西巖腳下的回春庵嗚嗚啦啦地吹。那吹出來的曲調(diào)既悲涼又悠長,讓人不勝感慨,常常聽得人丟魂斷腸。
再說那邊的全香聽到這聲聲相思曲后,常常無心面壁思過,茶飯不進,老是想逃出回春庵與釋來見面,結(jié)果被關(guān)進柴房,一年后,終因香消玉殞,憂郁而亡。
全香死了,釋來心中萬念俱灰,覺得這一輩子活在世上也沒有什么意思了。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他割斷自己手上的血脈,也靜悄悄地跟隨全香去了。后來有人撰了一首詩,記錄了這一人世間的悲情故事。詩是這樣寫的:“可憐天涯淪落人,本來無心進佛門,笙歌血淚相思曲,生不同床死共枕?!?/p>
釋來死后的多年后,這東巖頂上,在埋葬釋來骨殖的地方,竟在人們不知不覺間,長出了一種獨特的金黃色的竹子,后來人們就命名這種竹子為相思竹,用來紀念這一對身在佛門心在情海的悲情男女。
這就是東巖頂上相思竹和苦竹的由來。
十三旅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新到的這個景點,叫蝙蝠洞。這蝙蝠洞很大,很深,也很隱蔽,但那邊有出口,進出自如,站在洞背上,風光不錯。蝙蝠洞由“劍劈石”山體崩塌下的紅層巨石巧妙搭砌而成,是一個中間虛空的雙層洞穴,上層洞深14米,寬7.5米,高7至8米;下層洞深15米,寬10米,高5米。整個洞體為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怪石嶙峋,形成了洞中有洞、洞洞相通的迷宮奇觀。因洞內(nèi)生活著大量的蝙蝠,故名。在當?shù)氐能娛率飞?,這個蝙蝠洞是值得書一筆的,抗戰(zhàn)時期,日本鬼子從金華經(jīng)宣平到麗水時,這里的東西巖是必經(jīng)之地。期間,這蝙蝠洞曾經(jīng)是國民黨軍隊的一個臨時指揮部。
我們眼前這塊氣勢壯觀的大石壁,就是劍劈石。它高67米,寬40米。這是東西巖又一丹霞奇觀。
現(xiàn)在,我來給大家說說這蝙蝠洞的由來。天宮上的王母娘娘每年都要舉行蟠桃會。有一年,八仙去赴蟠桃會的時候,中途路過東西巖,見這里的風景獨特,便停下來賞景。一個時辰后,八仙們重新上路的時候,何仙姑發(fā)現(xiàn),她送給王母娘娘的禮物沒有了,怎么找也找不著。八仙們正著急時,飛來了一群蝙蝠。蝙蝠們告訴八仙說,何仙姑的禮物被狐貍精偷走了。原來這東西巖不知從什么地方來了一只白色的狐貍,住在一個無底洞里。這白狐貍無惡不作,還干偷盜勾當,寺廟里的供品,百姓家里的雞鴨,差不多被它偷完了,最后又強占了蝙蝠們安身立命的居所,使蝙蝠們無家可歸。但這狐貍既狡猾又有本事,誰也奈何不了它。八仙們一聽就來了氣,這太平盛世,這么美麗如畫的東西巖,居然有這種畜牲作孽,必欲除之而后快。八仙正商議著由誰出手的時候,就看見了白狐貍在西巖底下出現(xiàn)了,它嘴里叼著的正是何仙姑裝禮品的花藍。八仙中的呂洞賓說,別再耽誤功夫了,我來吧!說時遲,那時快,他見狐貍鉆進了東西兩巖中間的那塊大石頭底下,拔出背上的寶劍,只那么一劃,就把整個大石頭劃成兩半。喏,這就是我們馬上要經(jīng)過的另一著名景點一線天。呂洞賓這一劍,把狐貍精嚇得不輕,它趕緊逃往另一塊大石頭底下。這呂洞賓見這白狐貍沒被劍劃著,趕緊跟過來,對著那塊大石頭橫著又劃了一劍,正因為有了這一前一后橫豎兩劍,我們東西巖就有了另一個景點十字峽,等下大家都會到達。都說狐貍狡猾,一點不假,呂洞賓這橫豎兩劍居然連它的一根毛也沒傷著。一眨眼功夫,它早逃到了另一塊大石頭底下,喏,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塊大石頭。這時的呂洞賓真有點火了,你一只小小的狐貍敢跟我斗法?他舉起寶劍對著大石頭就狠狠地劈了下去,只聽“轟隆”一聲,整個大石頭就塌下來了一半。喏,這就是劍劈石的由來。盡管狐貍身手敏捷,但這一次尾巴還是被大石頭壓住了。正當呂洞賓舉劍想結(jié)果它性命的時候,觀音菩薩來到了面前。觀音說,洞賓老弟手下留情。呂洞賓說,觀音菩薩怎么來了?觀音說,這畜生是我從小養(yǎng)大看護后花園的,不知什么時候竟跑到凡間來了。呂洞賓說,你觀音菩薩是專門為凡間救苦救難的,怎么養(yǎng)的寵物跑到凡間作孽?觀音說,這是我的疏忽,應當向你道歉!呂洞賓說,不是向我道歉,應該向東西巖的百姓道歉!觀音說,洞賓老弟批評得對,我失職,我一定將功補過。呂洞賓見觀音如此表態(tài),遂放了狐貍精。觀音說,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馬上要開始了,我還沒準備呢,八位神仙,我先告辭了。說完,觀音就帶著她的寵物走了。八位神仙說,觀音先走一步,我們隨后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