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甘肅旅游景點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甘肅旅游景點導游詞》。
第一篇:甘肅旅游景點導游詞
天水 玉泉觀 坐落在天水城北天靖山麓,初稱城北寺、崇寧寺、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瑩瑩、清甜透腦的玉泉,且元代秦州教諭梁公弼建寺時,吟有“卦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之佳名而得名,歷代為天水市的道教勝地。
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據(jù)《秦州志》、《天水縣志》記載 :元長春真人邱處機的弟子梁志通西行至此,愛其美景,遂筑庵修洞,死葬庵中?,F(xiàn)玉泉觀還有梁志通于元世祖至元丙子年(公元1281年)所遺寺碑。其主要建筑有老君殿、文殊殿、文昌宮、玉皇閣、神仙洞、碑亭等。從現(xiàn)存“創(chuàng)建玉泉觀碑石”得知,最高層建筑老君殿為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所建。現(xiàn)存建筑大多為明清時重修。
玉泉觀內(nèi)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傳為蘆、梁、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內(nèi)藏元代書法家趙孟草書四幢,書五言絕句四首,筆法蒼勁圓渾,流朗明麗,質(zhì)樸豪放,為趙書中別一面目,觀者無不為此珍品而贊嘆。每年古歷正月初九,是玉泉觀廟會,當?shù)厝朔Q為“朝觀”。
第二篇:蘭州導游詞
蘭州軟兒梨
蘭州軟兒梨在享有“瓜果城”之贊譽的蘭州,以它特殊的風味而成為梨中的佼佼者。軟兒梨的果實近圓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后成熟,其色黃中帶綠,青中泛紅,果皮較厚,果肉硬,味道酸澀。若藏至冬季,則凍結(jié)成冰球,食用時需置于溫暖處化開,果肉則成一包香水,漿液極多,味甜勝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時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頓時溶入口中,飲之甜津津、涼絲絲,清香無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絕。因此,軟兒梨也稱“香水梨”。
冬果梨
蘭州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實呈倒卵圓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后果實呈金黃色,皮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濃,酸甜適度,含糖量約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條變異而來,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果梨多,貯期不如大冬果梨長,但果皮薄,果肉細,果味甜,因其味奪冠,成為甘肅省地方最佳品種之一。
黑瓜子
蘭州黑瓜子被譽為“蘭州大片”,是蘭州著名的特產(chǎn),以其片大、皮薄、板平、口松、肉厚、烏黑發(fā)亮、味香雋永、品質(zhì)優(yōu)異等特點而著稱,是我國傳統(tǒng)的出口商品之一。黑瓜子可加工成五香、奶油、咸淡、甜味、多味等各種類型的瓜子,又是制作糕點的理想輔料,兼?zhèn)溲a腦提神作用,亦可炸油食用。黑瓜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B、D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常吃能延年益壽
白蘭瓜
在蘭州眾多的瓜品種中,白蘭瓜出類拔萃,最負盛名。白蘭瓜性喜高溫干燥、溫差大、日照長的氣候。蘭州黃河北岸的青白石鄉(xiāng)是最負盛名的“白蘭瓜之鄉(xiāng)”,這里生產(chǎn)的白蘭瓜是甘肅傳統(tǒng)出口產(chǎn)品之一,其周圍地區(qū)是白蘭瓜的盛產(chǎn)區(qū)。成熟的白蘭瓜呈圓球形,個頭均勻,每個重1.5~2公斤,白中泛黃,色澤美觀,耐貯藏,易攜帶,瓤口碧綠,肉厚汁豐,脆而細嫩,清香撲鼻,甜味盈口,含糖量平均在14%左右,最高的達18%。白蘭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酶、鈣、磷、鐵等,富有營養(yǎng),具有清暑解熱,利尿解渴,開胃進食的功能。
蘭州百合
甘肅省的名優(yōu)特產(chǎn),色澤潔白如玉、肉質(zhì)肥厚香甜。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專家孔憲武教授評價:“蘭州百合味極甜美、纖維很少、又毫無苦味,不但文明全國,亦可稱世界第一”。其品質(zhì)聞名于天下,故有“蘭州百合甲天下”美譽。
蘭州玫瑰
清乾隆《甘肅通志》就載:“玫瑰花出蘭州”,而以永登縣苦水鎮(zhèn)所產(chǎn)質(zhì)量最優(yōu),名冠天下。蘭州苦水玫瑰花和精油產(chǎn)量均居全國首位,成為暢銷全國的花中奇葩為蘭州市的市花。玫瑰屬薔薇科落葉灌木,莖高有刺,花大,呈紫紅色,枝葉茂盛,花朵繁多,花瓣肥碩,色澤鮮艷,香氣濃郁。乾隆時蘭州翰林秦維岳賦詩詠頌:“霞光錦緞覆蒼苔,點綴芳園朵朵開。西隴花遲兼遇閏,端陽才擁艷香來?!秉c出了玫瑰色香俱佳的特點。
第三篇:蘭州導游詞
各位旅客:
蘭州,這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最美的景物就是聞名中外的黃河風景線,那里一年四季都景色怡人。
春天到了,柳樹發(fā)芽了,燕子站在樹梢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春風輕輕地吹著,小朋友們拿著風箏來放,頓時天空被花花綠綠的風箏掩蓋著,像一塊五顏六色的花布映在了天空中,黃河緩緩地流著、看著兩岸的小朋友們放風箏。夏姑娘來了,她來時帶了一盒水彩筆,把大地染成了五顏六色的。小樹換上了綠衣,輕風一吹樹葉“沙沙沙”地叫了幾聲。
夏姑娘把鮮花打扮成了一位愛撒嬌的小女孩,小朋友們一邊吃雪糕一邊看著黃河母親那和顏悅色的笑臉,小鳥天天演唱著富有生機的夏之歌。
秋天到了,金色的蠟筆染給了整個世界,柳樹的葉子變黃了。早晨,老爺爺拎著鳥籠子去濱河路上晨練,爺爺奶奶做著操,鳥籠里的小鳥為他們打著節(jié)拍。燕子飛走了,在飛走的時候不停地叫著,仿佛在說:“小朋友們,明年春天我們一定會再回來陪你們玩的?!?/p>
冬爺爺來了,寒冷的西北風呼…呼…呼地吹著,有時冬爺爺不小心往人間撒了點鹽,人間頓時變成了銀白色,房子上、樹梢上……小朋友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孩子們的笑聲響徹云霄。
我給大家講了我家鄉(xiāng)的一年四季,你們肯定對我的家鄉(xiāng)稍有了解,等到有時間,請你們我的家鄉(xiāng)來細細觀賞吧!
第四篇:甘肅旅游導游詞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慶陽觀光旅游。
也許您見慣了南方的白墻黑瓦,北方的深宅大院,但您一定沒有見識過董志塬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民居。今天我就要帶大家參觀我們隴東黃土高原的一大奇觀――窯洞。
隴東黃土高原是世界黃土層最深厚的地方,境內(nèi)董志塬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塬”,所謂“塬”是黃土高原上大片的平坦土地,董志塬又是世界黃土塬之最,它的黃土層厚度達200米以上,塬面面積910平方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1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50公里,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邊”之贊,是中國窯洞民居最多最稠密的地區(qū)之一。
窯洞是遠古時期黃土高原上古人類的`最佳住宅,作為中國特有的民居形式至少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它和黃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黃土直立性強,土質(zhì)細膩,是修建窯洞建筑的必備條件。慶陽很多關(guān)于人文始祖的傳說都和洞有關(guān)系,人文始祖軒轅,在這里留下了軒轅洞;醫(yī)圣岐伯留下了老洞、藥王洞;據(jù)《詩經(jīng)》詩經(jīng)記載,周先祖10多代人在隴東黃土地上創(chuàng)業(yè),開辟農(nóng)耕,留下了“陶復陶穴”的史跡,所謂“陶復陶穴”就是指遍布崖面密密麻麻的窯洞。窯洞作為特殊的民居形式,從上古留傳了數(shù)千年,形成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窯洞文化。
隴東地區(qū)至今仍有很多人還住著窯洞。按照建筑結(jié)構(gòu)的不同一般可分為靠山窯、地坑窯和箍窯三種。山區(qū)比較常見的是靠山窯,也就是在山崖的崖面上按水平方向縱深開挖窯洞。而平塬區(qū)由于沒有山崖可以依靠,只能在平地上按垂直方向挖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大坑來,然后再在大坑的四壁水平開挖窯洞,地坑院在地面上除了能看見土炕土灶的煙囪,再看不見其它的建筑。是不是很獨特呢?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就是這樣的一座地坑院。而箍窯也是平塬區(qū)的窯洞建筑,是用黃土土坯在地面上箍成窯洞,有的直接用石頭砌莊面,磚頭箍窯。
窯洞的橫截面多為圓拱形,平面呈長方形,窯洞的內(nèi)部一般會抹上一層細膩的泥土,并刷上白色涂料。窯洞一般高3―4米,寬2.5―3米,深3―10米,有的更深。俗稱“土窯崖莊,鍋頭連炕,煙囪朝上”,窯洞冬暖夏涼,四季皆宜,是黃土高原上最理想的居室。歷史上曾有窯洞住室、窯洞廟宇、窯洞機關(guān)、窯洞客店、窯洞驛站、窯洞學校、窯洞商店、窯洞倉庫等,就連皮影戲和小型文藝演出也在窯洞里舉行。百姓家家住著窯洞,男女結(jié)婚的新房布置在窯洞里,所以慶陽人就把結(jié)婚叫“入洞房”。人死了,墓葬時要先在地上挖個地穴,還要在地穴里挖個小窯洞,或用磚箍個小箍窯,然后才將棺槨安放在地下的窯洞里。隴東人一生,從生到死與窯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千百年來,隴東地區(qū)慶陽人以窯洞為居室,視窯洞為保護神。窯洞代表了富有,代表了文明。“遠來君子到此莊,莫笑土窯無廈房。雖然不是神仙洞,可愛冬暖夏又涼”。這是清代進士惠登甲贊美慶陽窯洞的一首詩。慶陽窯洞是樸實的,樸實的如同一捧黃土。它是不起眼的,如同黃土高原上隨處可見的黃土峁,它不事張揚,從不炫耀,與黃土渾然一體。它是渾厚的,背靠高山,腳踩大地,堅固牢靠。它是傳統(tǒng)的,數(shù)千年來,慶陽人與窯洞密不可分,生生不息;它是封閉的,秋去冬來,頑強地抵御著寒風雨雪,釋放著大地的暖氣。它是開放的,無論春夏,始終以其樸實厚道迎接著八方賓客。 20世紀60年代,有幾位日本專家來隴東黃土高原考察,被這里古老的黃土窯洞所吸引。他們不無感慨地說:“這些窯洞除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外,還是養(yǎng)生保健的理想境地。因為土窯中空氣濕潤,濕度宜人,一年四季變化不大;況且空氣新鮮,無任何環(huán)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御放射性元素的侵害,這真是養(yǎng)身長壽的絕佳之地”。
在新時期,窯洞不但繼續(xù)發(fā)揮著民宅、住宿作用,而且在旅游、文化、娛樂、商貿(mào)等方面更顯示出它獨有的作用。慶城縣在藥王山修建岐伯祠時,一次就修建了我國扁鵲、華佗、李時珍等十大名醫(yī)祠,祠廟修成了窯洞,成為全國之最,即最大最集中的藥王洞,招來四海游客。西峰區(qū)還在小崆峒修建了窯洞民俗博物館和窯洞賓館,集民俗、古樸與現(xiàn)代化為一體,窯洞在文化旅游中也展現(xiàn)了它獨特的作用。 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上,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窯洞民居之鄉(xiāng)”。
有人說,到董志塬來不領(lǐng)略窯洞風采,就等于你沒去過董志塬。等一會我們就會到一處地坑院農(nóng)家樂去做客,好客的窯洞主人,會叫巧媳婦給你搟出“白如雪、薄如紙、細如絲、長如線”的面條,加上地方特產(chǎn)調(diào)料菜蔬,做成的“煮在鍋里團團顫,撈在碗里蓮花轉(zhuǎn),操在筷子條條線,吃在嘴里吸不斷”的臊子面。你一看,就饞涎欲滴了。有一外地客人吃后高興的說:“吃了十八省的飯,好不過董志塬的臊子面”。這是實話,出了這塬,就沒這飯。
第五篇:蘭州導游詞
景點簡介:
位于蘭州市區(qū)南側(cè)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游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筑群10余處,1,000余間,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園內(nèi)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huán)境清幽;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筑群。從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文昌宮、地藏寺、千佛閣等古廟宇依山就勢排列,層層相疊,以石階亭廊相連。中峰兩翼為東西龍口,五泉沿東龍口──文昌宮──西龍口一線呈弧形排列,懸于山腰。各泉間又以石階棧橋和亭閣四廊相連。
五泉山于1955年辟為公園,原有的亭臺樓閣都已修茸一新,經(jīng)過綠化和建設(shè),園內(nèi)曲徑通幽,現(xiàn)已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山上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shè)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春節(jié)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五泉山現(xiàn)已成為蘭州人休閑旅游的首選去處,也是來蘭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交通概況:
市內(nèi)乘8、18、71、78、106、101、102路公交車,或31、33、34路電車在五泉山站下車即可到達。
五泉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城區(qū)南部,皋蘭山北麓山腳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聞名遐邇的隴上名勝。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為主,有明清以來的崇慶寺、千佛閣、嘛呢寺、地藏寺、三教寺、半月亭、劍橋、中山堂等十余處古建筑共一千多間,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
五泉山于1955年辟為公園,現(xiàn)已成為蘭州人休閑旅游的首選去處,也是來蘭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園內(nèi)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huán)境清幽;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崇慶寺內(nèi)至今保存一口泰和鐵鐘,此鐘鑄于金泰和二年(1202年),高三米,直徑二米,重達萬斤。
金剛殿內(nèi)完好地保存一尊鑄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銅接引佛和蓮花基座。佛像高5.3米,圍寬2.7米,重2萬余斤,面露笑容,神態(tài)自然,為銅像之精品。
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園內(nèi)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shè)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紛紜踏來,人海如云。每年春節(jié)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公園西側(cè)辟有動物園,有各類動物上百種。園內(nèi)還有各種兒童游樂設(shè)施。
五泉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區(qū)南側(cè),是蘭州最著名的公園之一。五泉山的歷史很是悠久,因傳說霍去病將軍曾在山上鞭打五下打出五眼泉水而得名。如今的五泉山上泉水已經(jīng)很小,但是山間修建了眾多的古代建筑和寺廟等,公園內(nèi)綠樹成蔭,環(huán)境古樸優(yōu)雅。來此可以登山鍛煉、拜佛祈福,還能夠登到山頂俯瞰蘭州城區(qū)的美景。
五泉山相對高度并不高,爬山大概1―2小時左右,山頂處可以俯瞰蘭州城。很多游客來此并不會登頂,在山腰之間也能看到不錯的城區(qū)景色。公園內(nèi)大部分的建筑都分布在山腰之間,著名的有浚源寺、嘛呢寺、臥佛寺、地藏寺等,多為明清建筑,香火很旺,可以進入祈福。
山下處有兒童游樂設(shè)施,可以帶著小朋友前來娛樂,這里也是老年人晨練、唱歌、跳舞的地方。在公園旁邊,還開辟了一座五泉山動物園,里面有上百種動物,適合帶小朋友前來游玩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