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化工廠參觀實習報告(優(yōu)秀范文三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化工廠參觀實習報告(優(yōu)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參觀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地點
20xx年7月6日――20xx年7月13日;上海。
二、實習內容
參觀上海市人民廣場,上海市博物館,上市規(guī)劃展示館,上海市美術館,南京路步行街,外灘,同濟大學老校區(qū),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徐家匯商業(yè)區(qū),靜安寺廣場,靜安寺公園,上海金茂大廈,東方明珠,上??萍拣^。
三、實習目的
1、了解城市設計,博覽建筑特點,步行街景觀設計;
2、了解校園規(guī)劃特點,教育建筑特點,體育建筑特點,分析其功能分區(qū),平面組合特點,體型組合及結構方案;
3、分析商業(yè)建筑特點;
4、了解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設計、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及共享空間;
5、歸納分析超高層建筑特點,城市大型商業(yè)廣場布局及平面組成特點。
四、實習意義
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了解了城市體系在現有體制下規(guī)劃和管理開發(fā)區(qū)達到資源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使我們對城市和區(qū)域規(guī)劃有了初步的了解。結合城市現狀,對城市總體布局和總體規(guī)劃有了深刻的認識。并了解到不同類型建筑在發(fā)展戰(zhàn)略和實際開發(fā)所考慮因素的眾多不同,了解了不同的規(guī)劃特點,建筑特點。更深刻的人了建筑的功能分區(qū),平面組合,體型組合等因素對建筑的功能,美感和使用的重要性。
五、實習結果與分析
上海市國際化的大都市,它的城市規(guī)劃,建筑結構在上海的宏觀規(guī)劃和其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了解上海自身建筑的特點,規(guī)劃方案以及與周邊環(huán)境城市的關系,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1、校園規(guī)劃特點及教育建筑特點
通過對同濟大學的各建筑教學樓的參觀與分析,總結出,對于教育建筑的功能分區(qū)主要在于其佛那個能使用的要求,并根據他們之間的密切程度按區(qū)段加以劃分,同時還對主與此。內與外,鬧與靜等方面的關系合理安排。教學部分居于主要部分,置于主要地位也是有利地位,辦公室次之,輔助部分再次之,三者在功能區(qū)分,有明確的劃分,以防止干擾。但這三部分之間,還保持一定聯(lián)系,而這種關系,在按功能區(qū)分明確的基礎上加以考慮。在建筑體型組合上多為立方體與長方體等簡單幾何體的組合,內部空間在一定的次序中靈活多變。體型簡潔,外形質樸而內部布局自由又不失嚴整。建筑功能和交通流線明確。平面采用分隔性的空間組合形式。
2、體育建筑特點
在上海參觀的主要體育類建筑為上海體育館和上海體育場。從這兩幢建筑的外觀上對體育類建筑的造型有了初步的認識,主要是以圓形,橢圓形,方形等平面為基本形體向外擴張,給人壯觀、嚴肅、朝氣、活力、蓬勃向上的積極感受。體育館的席位,常沿著比賽四周布置,有利于群周沿觀眾廳周圍疏散。而規(guī)模較大的體育肩周,常常設有分區(qū)入場、分區(qū)疏散、集中或分區(qū)設置出入口的方式、在體育建筑這種需要重視人流疏散問題的建筑,常采用平面或立面兩種方式的體系組織疏散。體育建筑,有的平面采用綜合大廳組合形式,擺脫建筑空間的封閉性和建筑空間的開放性,具有環(huán)境開敞通透,使用機動靈活,空間利用緊湊,流動方形自然等特色。有才蠶蛹觀演性的空間組合方式,以大型空間為主,穿插組合輔助空間。
3、商業(yè)建筑特點
商業(yè)建筑在造型上活潑多變,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娛樂性,色彩鮮明,造型優(yōu)美,在空間的組合上復雜多變,內部空間緊湊合理,注重交通空間與商業(yè)空間的穿插和隔離;功能分區(qū)上主次關系明確、合理并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商業(yè)建筑的空間里更能體現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聯(lián)系與分割的對立統(tǒng)一的觀念?,F代商業(yè)建筑外觀的審美從外裝修材料、立面形勢、比例、色彩等都有所體現,比較強調人參與意識。
4、超高層建筑特點
高層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反映在交通組織上,是以垂直交通系統(tǒng)為主為整個布局的關鍵。同時高層公共建筑具備一定抵抗水平推力的剛度、高層建筑常用類型有板式和塔式兩種。高層建筑在造型上比較簡潔大方,體型組合多為簡單的方體。整體造型上給人壓迫感和莊嚴感,比較有氣勢。在較高層建筑里,多分為兩部上下電梯,有利于縮短人們上下樓的時間。
5、上海城市設計
上海的中心城區(qū)空間布局結構為“中心、開放”。規(guī)則按照現狀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對資源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調整分區(qū)布局。
⑴公共綠地系統(tǒng)
①公共綠地系統(tǒng)在布局上主要是由三個層次組成:一縱兩橫:一縱――黃浦江沿岸;兩橫――延安路,蘇州河沿線;三環(huán)――外水環(huán)。通過這幾條城市重要道路河道沿線形成的綠化構成中心的城市綠化主軸。
②綠色廊道,綠色網絡,依托城市主要道路,水系等沿線的綠化,聯(lián)系和溝通中心城各類型的點狀、綠狀綠化以及土型片林,建立起中心綠化網絡系統(tǒng)。
規(guī)劃這三個層次的綠化系統(tǒng)形成“一縱兩橫三環(huán)”為骨架,一“多片多園”為基礎,一“綠色廊道”為網絡,互為交融,有機聯(lián)系了中心城綠地布局結構。
⑵城市設計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有機的、多彩宜人的`、有吸引力的空間環(huán)境,具有豐富的生活特征:
①重視城市空間的整體性和藝術性;
②重視連貫性,新老并存,漸進發(fā)展;
③重視人的尺度,長早舒適,親切宜人的不行空間,并且注重空間的比例;
④易識別性,重視城市標志、信號,這是聯(lián)系人與空間的媒介;
⑤適用性,即建筑和城市空間的功能,適應市民生活不斷的需要。
通過對上海城市的實習,了解到城市設計使以長早一個有沒的城市形態(tài)提高城市空間環(huán)境質量為目的,其研究重點在于構成城市空間的基本要素的組合――即對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環(huán)境、建筑環(huán)境、人們行為、空間視覺的研究。城市設計滲透在城市規(guī)劃的每個階段,使多學科,多專業(yè)的三維空間的整體規(guī)劃。
六、實習心得與總結
實習結束了,但我并沒有就此而松懈下來,恰恰相反,這次的實習時我意識到了自己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強大的挑戰(zhàn)。作為一名大學生,想要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現代化的社會里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就要刻苦努力學習,將自己理論知識應用的實踐過程中,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產業(yè)能夠為一名真正的現代社會科技型人才。實習,為我們打開了通往社會的大門,也為我們鋪就了踏上社會的路,給我們提供了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機會,讓我們更深刻的了解的只懂理論的比頓和理論與實踐的不可分割性。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展望世界展望未來的窗,給了我們責任與希望。這種責任與希望,促使我更加的努力學習,努力的充實自己,用科學知識武裝子,以求盡快的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
第二篇:化工廠實習報告
一、實習簡述
20xx年7月11日出發(fā)到化工廠認識實習,這次能有機會到株化實習,我感到非常榮幸。雖然只有10天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在帶隊老師和工人師傅的幫助和指導下,對于一些平常理論的東西,有了感性的認識,感覺受益匪淺。這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此感謝學院的領導和老師能給我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也感謝老師和各位工人師傅的悉心指導。
二、實習過程介紹
7月11日,所有的同學集中到一個教室里,工廠的技術骨干師傅給我們講了化工廠的安全問題。原來在學習中也知道化工產品中有很多危險性很大,但通過工人師傅的講解,我們還是很震撼,尤其是她講的那些事故實例,更是讓我們嚇了一跳,也提醒了我們應該更加注意安全?;S生產硫酸用的SO2、SO3等易引起中毒,NH3容易發(fā)生爆炸,對人體傷害極大,還有燒堿制備過程中的氯水、氯化氫、氫氣等都極易造成事故。
我們去株化實習的三個班專業(yè)是分析檢測方向的,所以12日這天工人師傅重點給我們講解了化工產品的質量檢測。12日下午講了化工廠的環(huán)保問題,對于一個化工廠來說,環(huán)保是這個企業(yè)生存不可忽視的關鍵。環(huán)保主要涉及到硫酸尾氣處理、硫酸污水處理、鈦白污水處理。
12日工人師傅還給我們介紹了株化的三大支柱產業(yè)――硫酸工業(yè)、鈦、燒堿工業(yè)的工藝流程。到此,認識實習的理論部分全部講解完了,接下來就是進廠參觀了,我們大家都很期待,作為一個化工人,我們這是第一次進化工廠。
13日上午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我們分別參觀了鈦生產車間,硫酸生產工廠和燒堿制備車間,工廠并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好,我們沒有看到那種自動化生產設備,看到的只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破爛的設備。上下樓梯的時候也得小心翼翼,擔心會把他們那些生銹破爛的鋼鐵樓梯踩斷翻下去,那就得不償失了。工廠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能見度不見煙囪頂。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那種味道,那不是刺鼻,那是相當的刺鼻,SO2、HCl、Cl2、NH3,什么都有,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我們從工廠一條干道旁邊經過的時候,看到旁邊一根管道有個小口突突地向外冒黃色的氣體,肯定是Cl2,多危險??!工廠的工人也真是令人敬佩,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也忘我地工作,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為社會主義的騰飛做貢獻。
7月14、15是周末,休息兩天。
7月16日參觀了工廠的'H2SO4廢水處理工序和堿液廢水處理。在巨大的H2SO4廢水處理池里,盛著深不見底、黑如墨汁、熱浪翻滾的H2SO4廢水,看著實在恐怖。經過多道工序后,最后流出來的是清澈如泉水的絲絲細流,讓我們感慨科技的力量啊!這么舊的設備能做的這么好,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學習科技的信心。
7月17日到19日三天定點到各個車間實習分析檢測,五人一組,我被分到了磷肥廠實習。在磷肥廠,分析師主要是分析磷礦品位(磷礦中的有效磷)和磷肥中的磷含量。我們四個人(有一個同學早回家了)分析了磷礦粉中P2O5的含量,經過一個上午的奮戰(zhàn),到中午12點時,我們終于搞定了,我們的分析結果是43.7%,標準含量=44.0%,我們已經非常高興了。我想誤差主要是那分析天平造成的,我們實驗室用的是電子天平,雖然上課時老師介紹過分析天平,但沒使用過,所以對那東西不太會使用,稱量就花了將近半小時。都什么年代了,還使用分析天平,我看了生產日期,1987年出廠的,看起來像古董。我問那兒的分析主任為什么不換電子天平,四臺分析天平換成一臺電子天平就足夠使用了,他說工廠沒錢。我當時愕然,電子天平能值多少錢?
20xx年5月23日,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鹽株化)正式掛牌成立,企業(yè)始建于1956年,原來叫株洲化工廠,現在的廠房和大部分設備就是那時候建造的。企業(yè)用地230余萬平方米,現有資產總額26.5億元,20xx年銷售額達16億元。有員工7000余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近2000人。具備產品開發(fā)、設計施工、生產經營全面管理的綜合配套能力。擁有鹽化工、硫化工、精細化工及化學建材四條生產主線,生產“株化牌”、“翡翠牌”、“晶晶牌”三種品牌50多種產品。主要產品有:硫酸(36萬噸/年)、磷肥(36萬噸/年)、燒堿(24萬噸/年)、PVC樹脂(20萬噸/年)、金紅石型和銳鈦型鈦(3萬噸/年)、復混肥(10萬噸/年)、液氯(4萬噸/年)、鹽酸(6萬噸/年)、水合肼(3萬噸/年)、PVC塑鋼型材(1.5萬噸/年)、PVC芯層發(fā)泡管(0.6萬噸/年)。鹽酸、燒堿、鈦、PVC樹脂、化學建材等產品還遠銷香港、東南亞、歐洲和南美洲地區(qū)。新起點、新機遇,中鹽株化一定會在新世紀做出更加輝煌的成績。
三、實習感想
株化很大,也很有實力,但我個人認為,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首先是環(huán)境問題。雖然這幾年國家對環(huán)境的抓控很嚴,企業(yè)也投入了不少財力和精力來抓環(huán)保,但株化的環(huán)境仍然很差,空氣質量極其惡劣,對周邊環(huán)境傷害也很大。其次是設備、廠房更新問題。株化的很多設備是株化剛建廠時建造的,現在還在使用,已經五六十年了,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再不更新,企業(yè)將難以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最后就是精簡人員的問題。精簡人員也與設備的更新、自動化生產有很大關系,如果能實現自動化生產,自動化檢測,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精簡人員。其他車間我不知道,就我們最后三天去的磷肥廠分析檢驗室,就存在嚴重的人員冗雜問題,那個分析室至少有10人,大部分是坐在那里吹空調、聊天,無所事事,一周只去三四天。據我分析,那個分析室有三個人足矣,工作時間絕對不會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八小時制,而且極其輕松。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也算真正和化工行業(yè)有了一次親密接觸。總之,還是那句話,我們受益匪淺。
第三篇:化工廠參觀實習心得體會
轉眼之間我們已經步入大一下學期了,時間在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度過了一年的大學生活,時間如流水般飛逝。在學期快結束的時候老師組織了一次為期三天的富有意義的工廠見習,因為這三天非常短暫,所以我們都特別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而且我們在這幾天還是學到了不少之前課本學不到的知識,真的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老師帶我們進廠實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后實際工作的需要,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的認識到書本上所描述的課本的知識。作為大一的我們,對于專業(yè)的知識還尚未掌握完全,只會去死記課本的知識,并不會實際運用到實際中去。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去見習就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得到了對于以后的工作最直觀的認識,這是沒到廠之前我們不了解的。大學期間進工廠實習以及接觸社會是很必要的,只有我們對實際的東西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才能更有意識地在大學期間多學一些對社會有用的東西,從而我們走出社會后才能更快地適應社會,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能夠做怎樣的一份工作,怎樣才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對與專業(yè)密切相關的一些產品的生產流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我們,了解到在車間里那些配件的生產流程,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還需不需要再有再改進的地方,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做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是我們作為本專業(yè)最需要做的。還有最重要的是,工作中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做生產時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