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煤礦調度年度述職報告(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煤礦調度年度述職報告(范文6篇)》。
第一篇:煤礦調度室工作總結
淺析建筑施工存在的質量隱患及預防措施摘要: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的常見質量隱患有開裂、混凝土強度不足、混凝土塌落度差、柱模板移位等,本文分析了產生這些質量隱患的主要原因,并給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可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開裂;移位;強度
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的常見質量隱患有開裂、混凝土強度不足、混凝土塌落度差、柱模板移位等,其中尤以開裂事故居多,開裂事故中又以溫度收縮裂縫最多。造成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各種事故的原因較復雜,主要有材料質量差、設計錯誤、施工工藝不良、鋼筋焊接接頭質量差、施工質量低劣、溫度變形干縮等原因。本文簡要介紹了建筑施工中的存在的主要質量隱患,分析了產生原因并給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1、收縮裂縫
1.1產生原因
混凝土的收縮裂縫比較普遍,收縮的主要原因是溫度、濕度的變化。由于溫度降低而產生的收縮為溫度收縮,由于水分蒸發(fā)而產生的收縮為干燥收縮。因為干燥總是由表及里逐步發(fā)展,因濕度不均勻,所以收縮變形也是不均勻的`,在約束作用下就產生收縮應力,應力超過抗裂強度時,就產生收縮裂縫。干燥收縮是建筑結構產生收縮裂縫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建筑結構的尺寸不大,結構內部的溫度隨環(huán)境溫度而變化,因此溫度收縮有時也是收縮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產生收縮裂縫的原因有:(1)收縮受到強大的約束;(2)結構存在一定的薄弱面;
(3)仲縮縫間距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4)干縮、溫度收縮應力和結構承受的外力產生的拉應力,這些應力疊加在一起而導致裂縫;(5)暴露在大氣中的構件、受日照強烈的構件和位于風口處的構件,因溫、濕度變化比較劇烈,因而這些構件的裂縫嚴重;(6)施工質量,如混凝土均勻性、密實性差的部位,或養(yǎng)護差的結構容易產生裂縫。
1.2預防措施
1.2.1采用合理的設計構造措施
收縮裂縫常出現(xiàn)在伸縮縫間距過大的建筑中,通長的挑雨篷就是一例。有的建筑物溫度收縮縫的間距雖符合規(guī)范中使用條件的要求,但是由于施工周期長,此時結構為暴露在大氣中的露天結構、其收縮變化明顯的比室內結構要大,因此大多在施工期間出現(xiàn)收縮裂縫。多層現(xiàn)澆框架梁中出現(xiàn)的一些裂縫,有的就是出于這種原因造成的。因此,在結構中斷面薄弱處、應力集中處宜采用各種加強措施。
1.2.2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值
選擇材料時,宜選用鋁酸三鈣含量較低、細度不宜過細、礦渣含量宜過多的水泥,砂不宜用持細砂。在選用配合比時,應采用低水灰比、低單方水泥用量和低用水量。施工中應加強振搗,提高密實度,加強澆水養(yǎng)護,延遲收縮發(fā)生,以避免在早期混凝上強度較低時,出現(xiàn)過大的收縮而造成裂縫。
1.2.3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由于抗拉與抗壓強度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因此,影響抗壓強度的因素都影響抗拉強度。但要注意提高強度后、有時收縮也隨之加大。因此以提高抗裂安全度為目的,綜合考慮后采取措施。
1.2.4避免各種應力疊加
混凝土體積較大時,要防止溫度收縮應力和干縮應力疊加、在結構應力復雜、應力集中或應力較大的部位,特別要防止出現(xiàn)過大的收縮應力。
2、混凝土強度不足
2.1產生原因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不滿足統(tǒng)計法或非統(tǒng)計法中相應的判定式要求,即強度不足。產生混凝土強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2)未嚴格按配合比投料攪拌;
(3)攪拌時間不足,均勻性差;(4)試塊制作和養(yǎng)護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
2.2預防措施
為預防混凝土強度不足的質量隱患,首先應正確進行配合比設計。目前,原材料供應渠
道較多,質量很不穩(wěn)定,尤其是水泥原材料,相當一部分是立窯生產,安定性有時不合格,強度偏差大,因此要根據(jù)來料采樣試配。水泥一定要先檢后用,嚴禁單憑經驗確定。無論是預拌混凝土還是現(xiàn)場攪拌,都應嚴格按規(guī)程或攪拌機說明書規(guī)定的攪拌時間進行充分攪拌,保證拌和物均勻。應按規(guī)定制作試塊,并及時進行養(yǎng)護。
3、混凝土坍落度差
3.1產生原因
混凝土坍落度太小就不能滿足泵送、振搗成形等施工要求,其產生原因有:(1)預拌混凝土設計坍落度偏小,運輸途中坍落度損失過大;(2)現(xiàn)場攪拌混凝土設計坍落度偏??;(3)原材料的顆料級配、砂率等不合理。
3.2預防措施
為預防混凝土坍落度差的質量隱患,正確進行配合比設計也是十分關鍵的。保證合理的坍落度指標,充分考慮因氣候、運輸距離、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離等因素造成的坍落度損失。混凝土攪拌完畢后,及時在澆筑地點取樣檢測其坍落度值,有問題時及時由攪拌站進行調整,嚴禁在澆筑時隨意加水。所用原材料如砂、石的顆粒級配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對于泵送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徑不應大于泵管內徑的1/3。細骨料通過0.35mm篩孔的組分應不少于15%,通過0.16mm篩孔的組分應不少于5%。
外加劑摻量及其對水泥的適應性應通過試驗確定。
4、柱模板移位
4.1產生原因
柱模板產生移位的原因有:(1)群柱支模不跟線或不規(guī)方;(2)組合鋼模板重復使用前未經修整,兩側模板組裝松緊不一;(3)模板剛度不夠,拼縫不嚴,拉結、固定不牢;(4)柱箍不緊固或提前拆模。
4.2預防措施
支模前,應首先校正鋼筋位置。彈線時,對成排柱子的位置應找中、規(guī)方。支模時,應先立兩端柱模,經校直、復核后,拉通柱頂?shù)幕鶞示€,按線序安裝柱模。在柱模底部,應設
定位盤和墊木,以保證柱底位置準確。柱間距較小時,柱間采用剪刀支撐和水平支撐。大截面柱間距應單獨設置四面斜撐,以保證柱模位置準確。柱模應妥善堆放,使用前應檢查、修整。分段支模,連接必須緊固,切防柱模豎向傾斜、扭曲。
5、結束語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賴于科學技術和高素質的施工隊伍。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依靠科技進步,預防與消除質量隱患,從而解決工程質量“通病”。從長遠來看,應大力加強工程建設隊伍的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技術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特別應重視對項目經理及其他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逐步推行技術操作持證上崗制度,做到“先培訓,后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