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精品国产sm全部网站

        美術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范文3篇)

        發(fā)布時間:2022-12-03 01:59:47

        • 文檔來源:用戶上傳
        • 文檔格式:WORD文檔
        • 文檔分類:1號文庫
        • 點擊下載本文

        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美術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范文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美術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范文3篇)》。

        第一篇:中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試題(一)

        中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試題(一)

        一、選擇題(每空1分,共21分,其中第16題為連線題)

        8、“萬綠叢中一點紅”容易被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B )

        A 、強度 B、對比 C、變化 D活動

        9、觀賞迎客松后,頭腦中重現(xiàn)迎客松形象是( A )

        A 、后象 B表象 C、想像 D、聯(lián)想

        10、“一題多解,演繹推理”是( D )

        A 、再現(xiàn)思維 B、求同思維 C、輻合思維 D發(fā)散思維

        11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這是什么氣質類型的特點

        ( A )

        A 、膽汁質 B、黏液質 C、多血質 D、抑郁質

        14、當一個攻擊伙伴的孩子打人后,他父親打他**股,這孩子打人行為會減少,

        這屬于( D )

        A 、正強化 B、負強化 C、正性懲罰 D、負性懲罰

        二、填空題(1-11題每空1分,12-19題每題2分,共32分)

        1、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 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

        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4、國家課程標準應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 能力 、 態(tài)度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5、從小學至高中設置 綜合實踐 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

        6、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 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7、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 課程資源。

        8、教師的素養(yǎng)包括 能力素養(yǎng) 、知識素養(yǎng)及思想道德素養(yǎng)三個方面。

        9、我國模范班主任老師總結出來的德育經(jīng)驗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

        行,持之以恒?!?/p>

        10、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思維 能力。

        11、能力有實際能力和潛在能力之分。

        12、美術又稱為視覺藝術或空間藝術,具包括

        括 、 、 、 、 、 、 、 、 等。

        13、“元四家”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文藝復興三杰指達芬奇、拉斐爾、

        米開朗基羅 。

        15、“六朝三杰”指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 。

        16、“五墨六彩”:五墨: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水墨畫的色彩層次 六

        彩:黑、白、干、濕、濃、淡——中國畫技法名

        17、南朝謝赫六法:1、氣韻生動; 2、骨法用筆; 3、應物象形; 4、隨類賦

        彩; 5、經(jīng)營位置; 6、傳移模寫。

        18、德拉克羅瓦是浪漫主義畫家,列賓是現(xiàn)實主義主義畫家,普桑是古典主義畫

        家,畢家索是立體主義畫家,夏加爾是現(xiàn)實主義主義畫家。

        19、常用的美術字體有行揩美術字、隸書美術字、魏碑美術字以及姚體美術字。

        三、美術基礎知識簡答題(每題2分,共8分)

        1、具象藝術:指藝術形象與自然對象基本相似或極為相似的藝術

        2、對比色:對比色是人的視覺感官所產(chǎn)生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是視網(wǎng)膜對色彩的

        平衡作用。

        3、成角透視:成角透視就是景物縱深與視中線成一定角度的透視,景物的縱深

        因為與視中線不平行而向主點兩側的余點消失。

        4、動態(tài)線:動態(tài)線是指人體由于動向線與形體轉折的變化, 帶來的形體外在形態(tài)

        外緣上的變化。

        四、綜合題(39分)

        2、袁冬同學非常喜歡畫卡通畫,但對美術課其它內容不感興趣,你是他的美術

        老師,你怎么辦?

        答:一個人最終是否能在一個領域里有所成就, 最重要的就是" 興趣" 二字, 其次是

        執(zhí)著和努力. 他喜歡畫卡通畫卻不喜歡上美術課, 或許是我美術課有問題。未能打

        動孩子的心? 他喜歡卡通畫. 或許這是孩子的天性, 因為卡通畫比較凝練易懂, 又

        生動活潑充滿趣味... 兒時的孩子學美術無非是給他們奠定基礎, 可以讓他畫卡

        通畫, 同時在卡通畫里灌輸美術的基礎知識, 使其更生動, 活潑, 充滿生趣. 關鍵為

        了培養(yǎng)他的藝術天賦, 藝術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 需要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 可以

        天馬行空, 在自己的想象空間里任意遨游, 他不喜歡美術課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如

        果他年齡在大一些, 就會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力, 也會對美術的基礎加以重視了. 時

        間問題, 他還小. 強加的學習是一種痛苦,我會讓他畫他喜歡的東西,慢慢傳授

        畫畫方法中試著帶他了解藝術,我想藝術的真正魅力會吸引他去追求的,不是辦

        法,細水長流,潛移默化中會有所改變 。

        用線描的表現(xiàn)形式畫一幅站立的著衣人物,要求肩胛與骨盆傾斜呈相反狀。

        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試題

        一、 填空題(共20分,每空1分)

        1、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美術教學中加強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 教師的教),

        也重視(學生的學 ),要確立學生(主體 )的地位。

        2、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主體 )性學習方法進行(探

        索研究 )和合作交流。

        3、對學生美術作業(yè)的評價要注意充分肯定學生的探索性和(多元性 )。

        4、京劇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別叫:生、(旦 )、( 凈)、( 末)丑。

        5. 中國著名的“四大名繡”是蘇繡、蜀繡、粵繡和湖南的(湘繡 )

        6、太陽光由赤 、(橙 )、( 黃)、(綠 )、( 青) 、 藍、紫等七色組成的。

        7、不能由其他顏色調和出的顏色叫(原色 )。

        8、人物黑白畫是運用黑白兩色對人物結構、服裝和明暗色調進行高度(概括 )

        使畫面( 簡練)而富有( 韻味) 。

        9、紫色可由藍色加( 紅)色調合而成。

        10、以畫蝦聞名于世的我國當代國畫大師是( 齊白石)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

        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

        1. 美術欣賞教學的一般過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c )

        A. 共鳴 B.想象

        C. 評價 D.欣賞

        2. 美術教師常用的教法有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

        學方法、以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以情境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及以

        _________為主的教學方法。(D )

        A. 講授 B.示范

        C. 參觀 D.引導探究

        3._________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

        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C )

        A. 環(huán)境教育 B.歷史教育

        C. 藝術教育 D.科學教育

        4、平面類型的民間工藝美術包括民間剪紙、民間鏤印、地方戲劇臉譜以及(D )

        A 、民間編織 B、民間泥塑 C、民間竹刻 D、 民間年畫

        5、美術教學備課的主要內容是(C )

        A 、明確定義與把握原則 B、熟悉課標與了解學生

        C 、鉆研教科書與確定教法 D、編寫教案與設計板書

        6、京劇臉譜色彩十分講究,看來五顏六色的臉譜品來卻巨細有因,決非僅僅為

        了好看。不同含義的色彩繪制在不同圖案輪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關羽、張

        飛、曹操這三個人物的臉譜顏色分別應該是(B )

        A . A. 黑、白、紅B .紅、黑、白C .紅、藍、白D .紅、白、黃

        7、被歷代民間畫工和士大夫譽為“畫圣”和“畫祖”的唐代畫家是(B )

        A 、閻立本 B、吳道子 C、張萱 D、張擇端

        8、用三原色調配紫灰色,比例最少的原色是 ( B)

        A 、紅 B、黃 C、藍 D、黑色

        9、青銅器上的銘文,在書法字體中屬于(D )

        A 、隸書 B、草書 C、楷書 D、篆書

        10、《臉譜藝術》一課的教學目標應當是 (A )

        A .了解地方戲曲,學習運用美術的表意手法塑造人物個性的臉譜形象的知識和

        方法

        B .突擊學習花鼓戲的專業(yè)知識并進行實踐

        C. 比較并研究地方戲的獨特魅力以及它與其他戲劇藝術之間的聯(lián)系及差異

        D .精通各種臉譜的描繪和制作方法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有2個以上正確答案,將正確答

        案的字母序號填入括號內。)

        1.某美術教師有一手“剪紙”絕活,在常規(guī)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單項的技能訓

        練,其他內容一概少講或不講,這種做法是 (C.D ) 。

        A .突出專長,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了優(yōu)化 B.違背了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要

        求 C.師傅帶徒弟的傳統(tǒng)模式 D.應當大力提倡

        2、新課標中所指的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應當包括( A.B.C.D)。

        A 、 能初步解讀身邊的美術現(xiàn)象 B 、能在一定程度上運用美術形式表達自己的

        情感或觀念 C、能熟練運用各種表現(xiàn)形式自如地描繪對象 D、有自己的審美趣味

        3.筆觸是指作畫過程中畫筆在畫面上留下的痕跡,筆觸的審美效果主要取決于

        (A.C.D )。

        A .畫筆的特性 B.畫筆的大小、長短 C.用筆的力度和速度 D.繪畫材料的特

        4.石窟屬于一種獨特的寺廟形式,是專供佛教徒修行禮拜的場所,通常它的內

        部裝飾是用(BD )。

        A .卷軸畫 B.壁畫 C.年畫 D.雕塑

        5.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這個龐大的地下軍陣有

        (A.B.C.D )。

        A .步兵 B.騎兵 C.弓箭手 D.將軍

        6.有一幅于1936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畫中人物的器官四分五裂,再組合成一個觸目

        驚心的夢中幻象,揭示出戰(zhàn)爭的荒謬和殘酷,其作品名稱和作者是 ( BD)。

        A .《格爾尼卡》 B.《內戰(zhàn)的預言》 C.畢加索 D.達利

        7.繪畫以內容、題材來分類有 (A.C.D.E.F )。

        A .風景畫 B.油畫 C.靜物畫 D.肖像畫 E.歷史畫 F.風俗畫 G.壁畫 H.年

        畫 I.漫 畫 J.宣傳畫

        8.同類色的配合可使人感到協(xié)調柔和、含蓄雅致,但也易于產(chǎn)生過于單調平淡

        的感覺,因此在同類色的運用中要有意識的加強色彩之間的 ( AD) 對比。

        A .明 度 B.冷 暖 C.厚 薄 D.純 度

        9.請就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流程對以下選項進行排序 (D.B.C.A )。

        A .小結、評價 B.自由欣賞、分析 C.小組討論 D.呈現(xiàn)作品

        10.我國美術課程的教學設計發(fā)展過程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請對以下選項進行排

        序( C.A.B)。

        A .重雙基 B.重素質教育 C.重技能

        四、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對的打“√”,錯的打“×”。)

        1、美術課要特別注重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

        2、美術課要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

        審美能力。(√ )

        3、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

        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實踐的心理品質。(√ )

        4、顧名思義,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因此,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發(fā)

        揮好主體作用。(× )

        5、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美術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中國的山水畫不拘泥于真山真水的描繪,而是追求一種詩情畫意。(√)

        7.服裝的第一要素是顏色(×)

        8.建筑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觀賞性。(√ )

        9、提高美術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是加強美術專業(yè)訓練。(×)

        10、雕塑的制作包含“雕”和“塑”,其中利用材料從部分逐漸積累而成完整的

        形體,這一過程稱之為“雕”( ×)

        五、簡述題:(每題8分,共16分)

        1、美術課程標準依據(jù)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了那四個學習領域?

        2、三維目標在美術課程中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六、教學設計題(共24分)

        1、在美術教學中板書的設計方式有很多種,如提綱式、圖示式、綜合式、板畫

        等,請你選擇其中的一種為《剪雪花》一課設計教學板書。(6分)

        2、美術教學提倡多元評價,請你從“作品的創(chuàng)意、畫面效果、色彩的運用、思

        想的表達、情感的體驗、進步的幅度”等角度,對學生的繪畫作品《自畫像》預

        設3條激勵性評語。(6分

        3、根據(jù)所提供的線索,設計一份簡明教案,字數(shù)200左右,含板書設計。(12

        分)

        課 題: 手工制作——漂亮的帽子

        年級班次:三年級(3)班

        教 科 書:小學美術課本

        教學時間:1課時

        小學美術教師考核試題(答案)

        一、 填空題(共20分)

        1、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主體。2、自主、探索研究。3、多元性。4、旦、凈、

        末。5、湘繡。6、橙、黃、綠、青。7、原色。8、概括、簡練、韻味。9、紅色。

        10、齊白石

        二、 單項選擇題(共10分)

        1、 C 2、D 3、C 4、D 5、C 6、B 7、B 8、B 9、D 10、A

        三、多項選擇題(共20分)

        1、CD 2、ABC 3、ACD 4、BD 5、ABCD 6、BD 7、ACDEF 8、AD 9、DBCA (一定要

        按順序排列)10、CAB (一定要按順序排列)

        四、判斷題:(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簡述題:(共16分)

        1、 造型·表現(xiàn) ,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 。

        2、 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生要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術語言

        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生要以個

        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嘗試各種工具、

        材料和制作過程,發(fā)展美術時間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學生要努力獲

        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填空題

        1、教育的直接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 社會發(fā)展 )需要的人。

        2、我國基礎教育在過去一段時間過于偏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忽略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yǎng)。

        3、我國基礎教育在過去一段時間過于偏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忽略了( 情

        感)、( 態(tài)度 )、( 價值)和( 能力 )的培養(yǎng)。

        4、美術課程改革是要改變課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缺乏整合的現(xiàn)狀,

        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 )、(綜合性 )和(選擇性 )。

        5、改變過分強調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 學生 )發(fā)展、( 教師)

        提高和改進( 教學實踐 )的功能。

        6、改變過分強調的(甄別 )與(選拔 )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7、新課程改革是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 )、(地方 )、

        (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造就性和適應。

        8、課程改革的目的:體現(xiàn)(素質教育 )的要求,以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

        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 )性和(探索 )性,注重美術課程

        與( 學生生活經(jīng)驗 )的聯(lián)系。

        9、美術課程具有(人文 )性,是學校進行(美育 )的主要途徑,是義務教育

        階段全體學生( 必修 )的藝術課程。

        10、思維又可以分為(發(fā)散性 )思維和( 收斂性)思維兩種類型,美術活動

        主動是(發(fā)散性 )思維活動。

        11、藝術至高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 ),藝術教育的至高價值無疑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

        性 )的人。

        12、人的行為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 )行為,一種是( 意志 )行為。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應更多的調動學生的(情趣 )行為。

        13、( 學生的發(fā)展 )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為促進(學生發(fā)展 )而進行評價。就是教育的過程與教育的目標的統(tǒng)一。

        14、美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 );( 過程與方

        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

        15、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對美術的學習內容是以四個領域來劃分的,分別是( 造

        型. 表現(xiàn) ),(設計. 應用 ),(欣賞. 評述 ),( 綜合. 探索 )。

        16、各學習領域分別由(標準 )、(教學活動建議 )和(評價建議 )三個部分組成。

        17、( 標準 )是課程總目標的具體化,體現(xiàn)出與總目標的對應關系。

        18、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共分為(4 )學段。

        19、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的第四個學段是(7-9 )年級。

        20、( 造型. 表現(xiàn) )領域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維的學習領域。 填空題 一、填空題

        1、《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 知識傳授 的傾向,強調形成

        積極主動的 學習態(tài)度 ,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 學

        會學習 和 形成正確價值觀 的過程”。

        2、新課程中“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 學科本位 、 科目過多 、

        和 缺乏整合 的現(xiàn)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使

        課程結構具有 均衡性 、 綜合性 和 探索性

        3、《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 接受學習 、 死記硬背 、

        機械訓練 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

        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4、《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 甄別與選拔 的功能,發(fā)揮

        評價促進 學生 發(fā)展、教師 提高 和 改進教學實踐 的功能?!?/p>

        5、《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 集中 的狀況,實行 國家 、 地

        方 、 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p>

        6、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 自主性學習(主動參與)、 探索性學習(樂于探

        索) 、 合作學習(勤于動手) 。

        7、新課程提倡建立一個 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中心 、 提高學生發(fā)展

        和 改進教學實踐 的評價體系。

        8、新的課程改革要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的發(fā)展,而不僅僅是著眼于 認知 方面的發(fā)展。

        9、課程往往是從 學習者 的角度出發(fā)和設計的。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在化 面向世界 面向

        未來 ”,和江澤民同志“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

        2、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

        3、新課程的課堂實施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過于強調接受學習 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 為中心的狀況。

        4、新課程實施中,要對課程結構方面過于強調 學科本位 科目過多 和 缺乏整合 的現(xiàn)狀加以改變,整體設置 九年一貫 的課程門類

        和課時比例,并設置 綜合課程 。

        5、在教學實施中,新課程倡導學生 主動參與 樂于探索 勤于動手 。

        6、對于學生,新課程強調要建立 促進學生發(fā)展 的評價體系。

        7、各學科課程標準是 教材編制 教學評估 和 考試命題 的依據(jù)。

        8、新課程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 評價的 甄別 與 選拔 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9、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教材的單純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

        10、新課程提倡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 教學內容 的

        呈現(xiàn)方式、 學生學習 方式和 師生互動 方式的變革。

        10、課程強調 學習者 作為學習的主體。

        11、課程改革既是 社會發(fā)展 的需求,也是每個個體求得自身充分發(fā)展的內在需求。

        12、學會 認識 、學會 做事 、學會 共同生活 、學會 生存 是現(xiàn)代人一生發(fā)展的四大支柱。

        13、地方課程具有 地域性 特征、 針對性 特征、 現(xiàn)實性和實踐性 特征、 實

        用性 特征。

        14、在教師角色轉換中,應該由教學模式化向 教學個性化 轉變,由居高

        臨下向 平等融洽 轉變。

        15,教師作為教學的“促進者”角色,具有三個特點a 、積極地 旁觀 ,b 、

        給學生以 心理上 上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 學習氣氛 ,c 、注重培養(yǎng)學生

        的 自律能力 。

        16、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角色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a 、由重傳授向重 發(fā)展 轉

        變,b 、由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向 差異性教育 轉變,c 、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

        “ 學 ”轉變,d 、由重結果向重 過程 轉變,e 、由單項信息交流向 綜

        合信息交流 轉變,f 、由居高臨下向 平等融洽 轉變,g 、由教學模式化

        向 教學個性化 轉變。

        17、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體現(xiàn)在對 教材 的處理上。

        18、當前,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向 創(chuàng)造性學習 轉變,

        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度向 知識的研究者 轉變。

        19、《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根據(jù)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 造型。表

        現(xiàn) 設計. 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 四大學習領域。

        20、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 教學方法 )和( 教學過程 )

        的改革。6 U# g. K. N4 I2 q4 }6 b

        21、美術課程具有 人文 性質,是學校進行 美育 的主要途徑。

        一.填空

        1、《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 知識傳授 的傾向,強調形成積

        極主動的 學習態(tài)度 ,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

        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新課程中“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 學科本位 、 科目過多 、和 缺乏整

        合 的現(xiàn)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使課程結構具有 均

        衡性 、 綜合性 和 選擇性

        3、《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 接受學習 、 死記硬背 、

        機械訓練 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

        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

        的能力?!?/p>

        4、《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 甄別與選拔 的功能,發(fā)

        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5、《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 集中 的狀況,實行 國家 、 地

        方 、 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6、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 (主動參與) 、 (樂于探究) 、 (勤

        于動手) 。

        7、新課程提倡建立一個 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 教師提高 和 改進教學

        實踐 的評價體系。

        8、新的課程改革要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的發(fā)展,而不僅僅是著眼于 認知

        方面的發(fā)展。 9、課程往往是從 學習者 的角度出發(fā)和設計的。

        10、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 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 ”,和江澤民同志“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

        11、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目標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目標.

        12、新課程的課堂實施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過于強調 接受學習. 死記硬背. 機械訓練 為中心的狀況。

        13、新課程實施中,要對課程結構方面過于強調 學科本位. 科目過多 和 缺乏整合 的現(xiàn)狀加以改變,整體設置 九年制一貫 的課程門類

        和課時比例,并設置 綜合課程 。

        14、在教學實施中,新課程倡導學生 主動參與. 樂于探索. 勤于動手。

        15、對于學生,新課程強調要建立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的評價體系。

        16、各學科課程標準是 教材編寫 教學評估 和 考試命題 的依據(jù)。

        17、新課程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 評價的 甄別 與 選拔

        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18、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教材的單純執(zhí)行者轉變?yōu)?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

        者 。 19、新課程提倡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 教學內容 的

        呈現(xiàn)方式、 學生學習 方式和 教學中師生互動 方式的變革。

        20、課程強調 學習者 作為學習的主體。

        21、課程改革既是 社會發(fā)展 的需求,也是每個個體求得自身充分發(fā)展的內在

        需求。

        22、學會 認知 、學會 做事 、學會 共同生活 、學會 生存 是現(xiàn)代人一

        生發(fā)展的四大支柱。

        23、地方課程具有 地域性 特征、 針對性 特征、 時代性和現(xiàn)實性 特

        征、 探究性和實踐性 特征。

        24、在教師角色轉換中,應該由教學模式化向 教學個性化 轉變,由居高臨

        下向 平等融洽 轉變。

        25,教師作為教學的“促進者”角色,具有三個特點a 、積極地 旁觀 ,b 、給

        學生以 心理 上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 學習氣氛 ,c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 自律能

        力 。

        26、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角色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a 、由重傳授向重 發(fā)展 轉

        變,b 、由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向 差異性教育 轉變,c 、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 學 ”

        轉變,d 、由重結果向重 過程 轉變,e 、由單項信息交流向 綜合信息交流 轉

        變,f 、由居高臨下向 平等融洽 轉變,g 、由教學模式化向 教學個性化 轉

        變。

        27、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體現(xiàn)在對 教材 的處理上。

        28、當前,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向 創(chuàng)造性學習 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度向 教育促進者 轉變。

        29、《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根據(jù)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 造型. 表現(xiàn) 欣賞。

        述 設計。應用 綜合。探索 四大學習領域。

        30、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 教學方法 )和( 教學過程 )的改革。6 U# g. K. N4 I2 q4 }6 b

        31、美術課程具有 人文 性質,是學校進行 美育 的主要途徑。

        32、教育的直接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 (社會發(fā)展) 需要的人。

        33、我國基礎教育在過去一段時間過于偏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yǎng)。

        34、我國基礎教育在過去一段時間過于偏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yǎng)。

        35、美術課程改革是要改變課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缺乏整合的現(xiàn)狀,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5、改變過分強調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37、改變過分強調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38、新課程改革是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造就性和適應。

        39、課程改革的目的: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求,以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

        40、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

        41、思維又可以分為(發(fā)散思維)思維和(收斂思維)思維兩種類型,美術活動主動是(發(fā)散思維)思維活動。

        42、藝術至高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藝術教育的至高價值無疑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

        43、人的行為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性)行為,一種是(意志性)行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應更多的調動學生的(情趣性)行為。

        44、(學生的發(fā)展)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為促進(學生發(fā)展)而進行評價。就是教育的過程與教育的目標的統(tǒng)一。

        45、美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46、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對美術的學習內容是以四個領域來劃分的,分別是(造型與表現(xiàn)),(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究)。

        47、各學習領域分別由(標準)、(教學活動建議)和(評價建議)三個部分組成。

        48、(標準)是課程總目標的具體化,體現(xiàn)出與總目標的對應關系。

        49、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共分為(4個)學段。

        50、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的第四個學段是(7—9)年級。

        51、(造型表現(xiàn))領域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維的學習領域。

        教心學部分

        六.簡答題

        1. 簡述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

        解:

        ①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②從教師與研究關系看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③從教師與課程的關系看 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④從學習與社區(qū)的關系看 教師是社區(qū)型開放型教師

        2如何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的“欣賞. 評述”?

        解:

        欣賞. 評述領域是指學生通過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欣賞評述,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出除了欣賞獲得審美感受,還應通過語言,文字等方法表達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感受,認識和理解。

        3.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

        解:

        ① 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② 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③ 在廣泛的情境中認識美術

        ④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⑤ 為促進學生發(fā)展而評價

        4. 簡述美育任務

        解:

        美育亦稱審美教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yǎng)人的形象化得情感教育。美育任務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②提高審美能力。③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5、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哪兩項學習內容?

        解:《美術課程標準》認為: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xiàn)代設計基礎和傳統(tǒng)工藝”兩項學習內容。

        6、新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具體指什么? 解:

        《美術課程標準》認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huán)境,培養(yǎng)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p>

        7、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哪兩項學習內容?

        答:

        《美術課程標準》認為: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xiàn)代設計基礎和傳統(tǒng)工藝”兩項學習內容。

        8、如何理解新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答:

        《美術課程標準》認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huán)境,培養(yǎng)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p>

        9、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是指?

        答:

        ①能初步解讀身邊的美術現(xiàn)象。②運用基本的美術語言和表達的方式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③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10、美術新課標中美術課程的三維目標是指?

        答:

        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1、簡要回答四個學習領域中“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答:

        “造型?表現(xiàn)”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霸O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chuàng)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為特征是它們的相同點,都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媒材與工具,運用不同的方法體驗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而區(qū)別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

        12、請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有關“美術教育”的解釋。

        答:

        美術教育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xù)和發(fā)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jīng)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努力實現(xiàn)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xiàn)課程的綜合性,均衡性和選擇性

        3. 密切課程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 4.改善學生學習方式 5.構建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和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七.論述題

        1. 教師職業(yè)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職業(yè)?

        解:

        ①師職業(yè)是專門職業(yè),教師是專業(yè)人員,教師是從事教育教學的專業(yè)人員。 ②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職業(yè)是個體社會化職業(yè),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承擔教化任務的是教師,他們根據(jù)個體社會化要求,傳授年輕一代人類長期以來累積的知識和經(jīng)驗,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品德,塑造他們的價值觀,引導他們將外在的社會要求內化為自身素質,實現(xiàn)個體社會化。

        2. 教育怎樣使人的價值得到發(fā)現(xiàn)?

        解:

        ①育應該使人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提高人們對人與人 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②教育應該充分認識到生命的價值 人的主體地位 人的個體獨體尊嚴。 ③教育不但要教會人知識和技能,還要教會人駕馭知識的技能,懷疑知識的技能。④教育應該使人清醒的認識到知識是為人所用得,而不是由知識反過來奴役人的。

        3. 小學的普及性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解:

        小學普及性的含義有兩層①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依據(jù)《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保證凡適齡兒童和青少年接受完成九年制一貫義務教育。②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入學兒童負責,教師要關心愛護他們使他么健康快樂的成長。

        4. 為什么說教學過程是認識的一種特殊形式?學生的認知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那些方面?

        解:

        教學是學生認識的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學生的個體認識,是教師通過引導未成熟的個體,通過學習知識間接認識世界。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認識的間接性,學生學習的知識是已知的間接經(jīng)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間接認識世界。②認識的交往性,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關系,教學活動是發(fā)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特殊活動。③認識的教育性 ④有領導的認識,學生的認識始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

        5. 論述教育與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關系.

        解:

        ①政治經(jīng)濟對教育的制約:1政治經(jīng)濟制度對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受教育的權利 3.教育相當獨立于政治經(jīng)濟制度 4.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

        ②教育影響政治經(jīng)濟制度 1.政治經(jīng)濟制度培養(yǎng)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輿論力量 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對以上兩點展開論點)

        6. 論述教師職業(yè)角色的多樣化

        解:

        ①傳道者角色 ②授業(yè)解惑者角色 ③管理者角色 ④示范者角色 ⑤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對以上6點展開論點)

        7. 論述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的條件

        解:

        ①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 :1. 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 3.了解該學科的發(fā)展脈絡 4.了解學科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②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1. 教師應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 2.教師要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教師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對以上2點展開論點)

        8. 美術課教學評價應該遵循那些原則?

        解:

        ①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②教師要特別注重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③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學習 ④教學應從單純的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層面 ⑤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關系,即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 6.教師應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 7.教學應采用生動活潑, 有趣的教學方法. 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應盡可能的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

        9. 簡述因材施教

        解:

        一. 因材施教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 設計教學方法有的放矢的進行差別教育, 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制定教學方法, 是學生獲得最佳的發(fā)展.

        二. 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制定教學方法, 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10. 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體現(xiàn)在那些方面?

        解:

        ①陶冶學生情操, 提高審美觀念 ②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③培養(yǎng)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④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⑤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fā)展

        A .充分認識知識對社會的價值 B .學科、知識、個人、社會價值有機地結合

        C .讓學生尊重知識尊重教師 D .將知識轉化為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

        三、判斷題(在你認為正確或錯誤的說法后面的括號內打√或打×;每小題2分,共20分)

        16、新課程改革實際上就是新一輪的教材改革。(×)

        17、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18、新課程在小學階段是以分科課程為主,在初中階段是以綜合課程為主。(×)

        19、新課程把中小學教材由“國定制”改為“國審制”,形成了教材編寫、出版、選用混亂的局面,不利于教師把握教學和考試的標準。(×)

        20、《綱要》提出的要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目標,只能在語文、美術、音樂課中才能實現(xiàn),其他課程沒有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1、《綱要》提出要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一培養(yǎng)目標很有必要,不但應該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培養(yǎng),其他課程也都應該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22、《綱要》提出的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只能在思想品德課中才能實現(xiàn),其他課程無法實現(xiàn)這一培養(yǎng)目標。(×)

        23、強調教師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表明傳授知識已經(jīng)不再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把實驗新課程的過程作為自己專業(yè)成長的過程。(√)

        25、新課程提倡的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是要求老師講課時多提問,學生積極地舉手回答。(×)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6、談談你對“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為主體”的認識。

        27、結合你的教學實踐,談談你對新課程提倡的“促進者”這一教師角色的理解。 要點:第一,教師是促進者,這是新課程教師角色的最突出的特點,它改變了教師是知識傳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第二,以往把教師角色僅僅定位于知識的傳授者,帶來的是教師凌駕學生之上的絕對權威,缺少師生的平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調動起來(3分)。第三,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側重于怎樣讓學生學會知識,與學生一起探討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策略,這種促進者的角色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果(3)。第三,結合教學實踐(2分)。答案參考《走進新課程》125頁

        28、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你將怎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要點:第一,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由死記硬背,機械訓練這種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2分)。第二,新課程實驗中,對于基礎性的識記性內容進行必要的記憶訓練固不可少,進行必要的知識運用性的練習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時應該在合作學習理念的指導下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開展小組性的學習活動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計算機環(huán)境中獲取多種信息,并以小作業(yè)或長課題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就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方式的轉變(6分)。

        五、論述題(15分)

        29、請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談談你對新課程主張的“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個體差異”的理解。

        答案參考《走進新課程》160或142頁

        要點:(1)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已經(jīng)被教育界廣泛接受,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2分)。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除了被廣泛認同的語言言語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這兩種智能以外,人們實際上存在著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jié)奏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種智能,只不過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xiàn)得不完全一樣,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個性特長和個體差異(3分)。(2)學生個性特長不同是客觀的存在,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優(yōu)良品格(5分)。(3)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是客觀存在,這就要求教師努力發(fā)現(xiàn)其差異,正確引導學生發(fā)揮特長,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其特長,同時對學生相對薄弱的方面加強指導和鍛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高(5分)

        1、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素質教育以提高 國民素質 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 _實踐能力___為重點。

        3、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4、國家課程標準應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5、從小學至高中設置 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

        6、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 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7、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 課程資源

        我國模范班主任老師總結出來的德育經(jīng)驗是“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持之以恒?!?/p>

        第二篇:小學美術特崗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40分)

        1、被稱之為“原始的維納斯”的著名代表作,是在維也納附近的溫林多夫 出土的女性雕像。

        2、埃及人相信“靈魂永生”,故 宗教對埃及藝術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3、希臘雅典衛(wèi)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 帕特農 神廟,而伊克瑞翁神廟則以有一組女像柱而著稱。

        4、提出人體比例為1:8的希拉雕刻家 留西波斯 ,其代表作有《 赫拉克勒斯 》。

        5、古羅馬浮雕具有 記事 和 寫實 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 圖拉真 紀念柱浮雕。

        6、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 圣菲索亞教堂。

        7、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美術最早表現(xiàn)希臘神話題材的畫家是 波提切利 ,其代表作品有《 維那斯的誕生 》和《 春 》。

        8、歐洲油畫技術的革新者是 尼德蘭 (國)的凡?埃克兄弟 。

        9、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最著名的兩位畫家是 喬爾喬內和提香 。

        10、歐洲“巴洛克”藝術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 貝尼尼,在繪畫方面的代表是佛蘭德斯的魯本斯 。

        11、17世紀西班牙畫家穆立羅的作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宗教題材畫,一類是風俗畫。

        12、在法國萬事崇尚奢華的路易十五時代,畫家 夏爾丹那沉穆凝重的景物畫愈顯得醇美動人。

        13、寫出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wèi)的三幅代表作:(1)《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2)《布魯圖斯 》、(3)《馬拉之死 》。

        14、代表著浪漫派色彩成就的《 阿爾及利亞女人》,是德拉克洛瓦赴東方后所作。象征法國革命精神的則是呂德的雕刻作品《馬賽曲 》。

        15、法國畫家米勒以其質樸平凡的筆調深刻地表現(xiàn)了田間勞動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播種者》、《 拾穗者 》和《 晚鐘 》等。

        16、在法國印象派中,以畫人物著稱的畫家有 馬奈 、德加和雷諾阿 ;以畫風景著稱的畫家又 莫奈 、西斯萊 和 畢沙羅 。

        17、在19世紀英國風景畫派,具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的畫家是 透納 ,而另一位畫家 康斯太勃爾 的作品,則被稱為是現(xiàn)實主義風景畫的典范。

        18、法國立體主業(yè)美術的創(chuàng)立者是 畢加索 ,其油畫作品《亞威農少女》,被認為是傳統(tǒng)美術與現(xiàn)代美術的分水嶺。

        二、名詞解釋(20分)

        1、巖畫

        指繪制或鑿雕于山巖、洞穴內壁上的遠古繪畫品種。表現(xiàn)內容一般為各種簡括的形象和符號,手法古拙,富于神秘氣息,可稱人類表現(xiàn)自我和創(chuàng)造力的最原始形式。西班牙的拉文特巖畫是其著名代表。

        2、羅可可藝術

        18世紀法國宮廷繪畫風格。該繪畫標榜的對所謂“純美化”的追求,以呈現(xiàn)肉感的裸體、艷麗的色彩為目標,甜膩、繁瑣、嬌媚的畫風是其普遍特征。因其產(chǎn)生路易十五統(tǒng)治時期,故又成為“路易十五式”。代表畫家有華多、布歇等。

        3、巡回畫派

        19世紀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畫派。該派畫家大都重視繪畫的社會意義和思想傾向,普遍運用寫實手法卻又不失畫家鮮明的個性。先后舉辦過“巡回”于各地的48次展覽。代表畫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賓等。

        4、新印象派

        即“分色主義”或“點彩派”。19世紀末出現(xiàn)于法國。該派發(fā)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體,按照科學規(guī)律以“色點”的形式呈現(xiàn)于畫面上。代表畫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三、簡答題

        1、羅馬式建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1)普遍采用類似古羅馬的拱頂和梁柱結合的體系。

        (2)大量采用希臘羅馬時代的“紀念碑式”雕刻裝飾教堂。

        (3)具有封建城堡的特點。

        (4)建筑內部雕刻或繪畫中的人物形象都被夸張和變形,表情恐怖、冷漠。構成中世紀藝術中特有的造型方式。

        2、簡述法國后印象主義美術的基本特征

        (1)不滿于客觀主義的表現(xiàn)和片面地追求外光與色彩。

        (2)強調抒發(fā)自我感受,表現(xiàn)主觀感情和情緒。

        (3)重視形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面。

        (4)創(chuàng)作特色表現(xiàn)為強烈的內心化和個性化。

        四、作品分析(時代背景、表現(xiàn)內容、藝術特色、整體評價)

        1、古希臘米隆的阿佛洛狄忒(斷臂的維納斯)。

        (1)希臘化時期,雕刻藝術在較為發(fā)達的經(jīng)濟基礎上,越來越趨向世俗化。優(yōu)美典雅的女性神話人物大量出現(xiàn)。

        (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愛與美的女神雕像。

        (3)軀體富有轉折的螺旋上升似的節(jié)奏感。表情寧靜、溫柔、端莊。集中了人間女性的一切美質,達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

        (4)是古代人對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頌。作品以其空間的體積感和女人體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第三篇:小學美術特崗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40分)

        1、中國美術的起源和萌芽時期是 石器時代的美術。

        2、青海大通孫家寨出土的《 舞蹈紋彩陶盆 》,堪稱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之杰作。

        3、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古老的壁畫墨跡,是遼寧牛河梁 紅山文化女神廟 遺址出土的壁畫殘塊

        4、我國先秦時代的青銅器,分 禮器 、樂器 、兵器 、工具及車馬器 等四類。

        5、東漢時代的畫像石以山東嘉祥的 武梁祠 為代表。

        6、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磚塔是河南等封的 嵩岳寺塔 。

        7、劉宋時畫家陸探微創(chuàng)造了“ 秀骨清像”的清秀繪畫形象,而張僧繇則因其創(chuàng)造的形象獨具風格,被稱為“ 張家祥 ”。

        8、唐代畫家王維以詩入畫創(chuàng)“ 破墨 ”山水,書寫文人情懷。王洽畫松石山水則瘋癲狂放,創(chuàng)“潑墨 ”之法。

        9、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 敦煌莫高窟 、天水麥積山 、大同云岡和 洛陽龍門 石窟。

        10、唐代工藝品中成就最為卓著的首推 唐三彩 ,殉葬的 俑 和駝、 馬 動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論者評宋初兩大山水畫家謂:李成 之畫,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 之筆,遠望不離坐外。”

        12、南宋畫家梁揩擅繪洗練放逸的“ 減筆畫 ”,開啟了元明清寫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樂宮三清殿壁畫的作者是民間畫工 馬群祥 等,而純陽殿的壁畫構圖則是采用了連環(huán)畫 的表現(xiàn)形式。

        14、明代“ 派”的代表畫家是 戴進 和 吳偉 。

        15、明末畫家陳洪綬19歲時創(chuàng)作的 九歌圖 ,其中以 屈子行呤圖 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八大山人 、石濤 、髡kūn殘 、宏仁 。

        17、“揚州八怪”大致分三類,其中一類是丟官后來揚州的文人,如 鄭板橋 、李W 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畫產(chǎn)地是 天津楊柳青 、蘇州桃花塢 、山東濰縣楊家埠bù 。

        19、近代畫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畫與民間美術結合,創(chuàng)造了 雅俗共賞 的新畫風。

        20、“從來沒有一個畫家像他這么努力與繪寫社會生活……”這是鄭振鐸對《點石齋畫報》的主要執(zhí)筆人 吳有如 的`評價。

        二、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代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0分)

        1、馬王堆漢墓帛畫描繪的主題思想是( B )。

        A、 天地神話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紙本繪畫《地主莊園圖》出土于(A )。

        A、 吐魯番晉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壽墓 D、酒泉丁家閘墓

        3、描繪宮中嬪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C )

        A虢國夫人游春圖 B、搗練圖 C、揮扇仕女圖 D、簪花仕女圖

        4、“昭陵六駿”浮雕中具有情節(jié)性的作品是( A )。

        A、颯露紫 B、拳毛m C、白蹄烏 D、特勒驃

        5、《瀟湘圖》的作者是五代畫家( C )。

        A、荊浩 B、關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畫“三遠”的論著是( B )。

        A、 圖畫見聞志 B、林泉高致 C、畫繼 D、山水純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畫章法稠密的畫家是( C )。

        A、 黃公望 B、吳鎮(zhèn) C、王蒙 D、倪瓚

        8、明代純以彩色在熟紙繪絹上作寫意的畫家是( B )。

        A、 邊景昭 B、孫隆 C、林良 D、呂紀

        9、清代從摹習古法掌握前人經(jīng)驗與程式入手的繪畫教科書是( D )。

        A、 顧氏畫譜 B、程氏墨苑 C、十竹齋畫譜 D、芥子園畫傳

        10、與經(jīng)享頤、何香凝共同組織“寒之友”社的畫家是( D )。

        A、 居廉 B、高劍父 C、高奇峰 D、陳樹人

        三、名詞解釋:(15分)

        1、彩陶

        中國古代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彩繪顏料以赤鐵礦為主,多飾以幾何圖案和動植物花紋。在造型裝飾、圖案紋樣的處理上,體現(xiàn)了當時審美能力和工藝制作已達到可觀水平。

        2、仕女畫

        中國古代人物畫之一種。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后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代表畫家又張萱、周P等。民間木板年畫中的“美女畫”,亦稱“仕女畫”。

        3、馬踏匈奴

        西漢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體雕刻。作者運用寓意手法,以矯健的戰(zhàn)馬象征驃騎將軍,以戰(zhàn)馬將匈奴將領踏翻在地的典型情節(jié),贊頌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戰(zhàn)爭中建樹的奇功。這是具有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作品。

        四、簡答題(20分)

        1、試述顧愷之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1)克服前代限于說教內容的缺點,廣泛采用多樣性題材。

        (2)明確提出了“傳神”的重要性。

        (3)加強平列構圖的變化,依靠畫面人物相互關系的巧妙處理以顯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漢畫與西域的線條,創(chuàng)造“春蠶吐絲”般的線描風格。

        (5)在畫法畫理諸方面,體現(xiàn)出樸素的現(xiàn)實主義美學思想。

        2、花鳥畫中的“徐黃異體”各有什么特點?

        指五代西蜀畫院畫家黃筌和南唐畫家徐熙的花鳥畫風格。

        黃筌的風格:(1)取材多為宮廷珍禽瑞鳥,奇花怪石。

        (2)畫法多采用“雙鉤填彩”,筆致工細。

        (3)畫風富麗,設色鮮明。

        徐熙的風格:(1)取材多為民間汀花野竹,水鳥淵魚。

        (2)作畫重在用墨,兼勾帶染,有“落墨花”之稱。

        (3)設色不以暈淡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畫史上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說。

        五、作品分析(時代背景、表現(xiàn)內容、藝術特色、整體評價、任選一題 15分)

        1、分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1)宋初市民階層的形成,出現(xiàn)了以市俗生活為中心內容的風俗畫。

        (2)通過郊野、汴河、街市三個段落,展現(xiàn)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jié)的街市景象。

        (3)構圖采用散點透視。布局有序,內容豐富,主題突出。采用線描淡彩畫法,并緊密結合對象的質感特征。

        (4)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風俗畫的最高成就,對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飾、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2、分析王蒙的《青卞隱居圖》

        (1)元朝的“世事多變”造成文人畫家逃避現(xiàn)實、隱遁山林。

        (2)描繪了浙江吳興縣西北18里許的卞山景象。

        (3)立軸采用高遠法構圖,畫出卞山自山麓至頂全貌,結構謹嚴,縱橫離奇。畫草廬數(shù)間,點出了文人隱逸的主題。畫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層層加深,層次井然。畫面密而不塞,實中有虛,有深遠的空間感。

        (4)運用前代畫家之法,創(chuàng)造出線繁點密,蒼茫深厚的新風格。被明代畫家董其昌成為“天下第一?!?/p>

        網(wǎng)址:http://puma08.com/gdwk/1h/1106429.html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89702570@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