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齊恒公管仲鮑叔寫發(fā)言稿》,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齊恒公管仲鮑叔寫發(fā)言稿》。
第一篇:齊桓公管仲鮑叔發(fā)言稿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也?!笨梢姡怯捎邗U叔牙的舉薦,管仲才因此得以施展才華。而借助管仲之謀,齊桓公才得以獨霸天下。三者關系可謂是密不可分。
人們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真摯的友誼。除卻對他們堅固友誼的稱贊之外,人們更多是對鮑叔牙識才的驚嘆。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糁黄埢钣谄接沟纳钪卸槐蝗税l(fā)掘,奇才也最終只能淪于凡人。管仲是幸運的,不論他做事偷跑還是做生意欺占鮑叔銀兩,鮑叔始終都未視他品行不端而棄之離去。因為鮑叔有“知人”的能力,因為他了解管仲的才能,因此才能將他用對。
我認為,鮑叔的過人之處在于“知人”,而這“人”可指管仲,可指國君,亦可指自身。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上一秒還和你笑瞇瞇的君主,也許下一秒就讓你午時問斬。一句話,君王脾氣難揣,你應摸透他的稟性。作為心腹的鮑叔,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春秋時期,地方割據(jù),諸侯爭霸。國力強盛的齊,自然想當盟主。正是因為明白齊桓公求賢若渴的心情,擁有遠見卓識的智慧和想一展宏圖的野心,鮑叔才敢舉薦“死對頭”管仲。若桓公是曹操,太猜疑,最終尸骨無存;若桓公是項羽,太自大,最終負氣而走;若桓公是紂王,太殘暴,最終直諫反殺;若桓公是阿斗,太無能,最終毫無作為。因為鮑叔有“知人”能力,因為他了解桓公的目標,因此才能將他用好。
人這一生最難懂的,其實是自己。鮑叔不是心胸狹隘的李斯,因此不會殺了韓非子;鮑叔不是口腹蜜劍的李林甫,因此不會舉薦安祿山。鮑叔明白,自己不僅是伯樂,更是一個心胸坦蕩蕩的君子。當遇到才華勝于他的管仲,他從來不會小人般長戚戚。為了齊國的長遠發(fā)展,他甘愿俯首當下。因為鮑叔有“知人”的能力,因為他了解自己的心胸,因此才能將他用準。
我們總是在尋找,尋找那些才會橫溢的人;我們總是在抱怨,抱怨我們的伯樂還未到可是,當真正找到人才,你又是否有包容之心呢?當真正遇見貴人,你是否能抓住時機呢?當天時地利只差人和時,你又是否能審時度勢,做到人盡其用能?不論對于個人,對于集體,還是對于社會來說,知人善任遠比人善有意義的多。
唯才是舉,知人善任,可矣!
第二篇:齊桓公管仲鮑叔發(fā)言稿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的班級讀書會,我發(fā)言的題目是《知人善任的齊恒公》。
孔子曰,齊恒公多次召集諸侯而不用武力,這其中必然有管仲的功勞,至于管仲就回答了什么是仁德的問題。所以說管仲已仁德至盡了,而他也沒有必要只服從一個君主,我認為,齊恒公是個明智的人,人應該為自己的長遠做打算,而不僅僅拘泥于現(xiàn)在,只計眼前得失。
春秋時期,公子小白,公子糾爭奪君位,此時,本就看不出什么上下,一直僵持的局面就在一次戰(zhàn)爭中打破了,公子糾戰(zhàn)敗,卻留下了管仲,管仲這個人在歷史上也很有號召力,被譽為“華夏第一相”,是當時很有謀略的軍事家,雖然公子糾已故,但好友鮑叔牙卻諫言齊恒公,若想成就霸業(yè),非管仲不可,更令齊恒公沒有想到的是,鮑叔牙為了推舉管仲而甘愿相讓,于是,齊恒公便遂了鮑叔牙的心愿,讓管仲成了當國宰相,齊國有了管仲的加入,漸漸改頭換面,富國強兵,齊國成了一個強國。
在這則春秋史里,或許管仲只是過于厲害,實在看不出有什么難得的才色,或許鮑叔牙只是知人善用,不過也惜才吧,可是,我覺得齊恒公才是幕后一切成功的原因,若是沒有伯樂,千里馬就算多的數(shù)不過來,也是一樣發(fā)揮不了千里之能。所以,齊恒公就是識才的伯樂,恰巧管仲就是這匹縱橫馳騁的千里馬,當然,這里面少不了鮑叔牙的功勞,可以說,如果沒有鮑叔牙,管仲可能會有好的出路,但是有了鮑叔牙的幫助,他就一定有好的方向,果不其然,齊恒公信任鮑叔牙,自然就信任因為他推薦的人,若是齊恒公對鮑叔牙充滿懷疑,亦或是個不明智的人,那么他就不會發(fā)現(xiàn)一個對齊國發(fā)展至關重要的人,這一切都是緣分,也都是注定的,不是嗎?其實,鮑叔牙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他眼界開闊,心胸寬廣,心系社會,總以大局為重,因此才為齊國尋了個好人才,希望這種精神在當今社會更能形成一種風尚,值得每個人傳承。
正是因為當下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都無法保證,不管是什么樣的人,只要滿足要求,能達到利益就行了,這樣的社會太現(xiàn)實也是十分真實的,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能發(fā)揮最好的那一面,相信自己,更要相信他人。
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