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家風助廉演講稿教師演講(范文三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家風助廉演講稿教師演講(范文三篇)》。
第一篇:清廉家風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家風,俗話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坝泻眉也拍茏叩眠h”,千百年來無數(shù)家庭認同并信守著這個樸素的道理,我們有句老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說的也是這個理兒。好的家風就是無聲的教誨,惠澤于家庭成員。有了好的家風,孩子才能茁壯成長,家人就會積德行善,家業(yè)才會興旺發(fā)達。
對黨員干部而言,在家孝順父母,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風正、行為端,在工作崗位上也會克己奉公,清正廉潔。若治家不嚴、親情錯位,腐敗就會侵蝕他們的家人,甚至會演變成家族式腐敗,既害了自己又毀了家庭。
好的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沉淀,它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著家庭成員的心靈。有了好的家風,才能有好的兒女,才能有好的公民,才能培養(yǎng)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有了好的家風,才能有我們所信仰的那些真善美,所堅守的那些道德,所追求的.那些理想。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我們要立好“家風”這面鏡子,照清自己,輻射他人,以好的家風帶民風、促政風。
我覺得家風的好壞與家庭貧富無關(guān),與父母文化程度也無關(guān),但與父母的德行素養(yǎng)有非常大的關(guān)系。我在農(nóng)村長大,父母并不懂家風是什么,但他們用把一個蘋果切成兩三瓣的無奈,用讓我們姐弟三人輪著穿一件衣服的節(jié)儉,用布滿血絲但又堅毅的眼神,用飽經(jīng)滄桑但又慈祥的臉,用長滿老繭但又靈巧的雙手,用受盡病痛折磨但仍勞作的身軀,用彎曲但又筆直的脊梁,在風吹雨打、烈日暴曬下,在無邊的黃土地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我目力所及的每一個角落,我看到了,他們用汗水掙得了自己的尊嚴,用堅強撐起了自己的骨氣,用行動譜寫了自己的家風。
父母常說:“孩子,你能當上一名干部不容易,要好好工作,別叫人家看不起;你脾氣不好,在外頭處處忍讓著點,有委屈回來跟爸媽說;還有公家的東西,那是公家的,千萬不能拿,咱掙錢自己買的東西用的才安心?!本瓦@些話,父母每回都要翻來覆去的說好幾遍。別人聽著可能會煩,但這是父母用半生的經(jīng)歷換來的經(jīng)驗,蘊含著大智慧,能讓我受用一生。
父母給我的,遠不止這些,更是一種信仰的力量,當我彷徨無依時,眼前就不由的會浮現(xiàn)出他們的身影,有什么苦難,能與他們所經(jīng)歷的相比,有什么委屈,能與他們所承受的相較,我仿佛成了暴風雨中的海燕,能勇敢地,信心十足的面對任何挑戰(zhàn)。
現(xiàn)在,我已是一名母親,從父母那兒,我懂了,給孩子的不能僅是一顆赤子之心,更應是一種生命范本,你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應該先做一個那樣的人給他看,就要做到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我親愛的孩子,雖然你現(xiàn)在還不太懂媽媽說得這些話,但我希望你到了我這個年齡,提起家風,你也可以有好故事給大家講,你也可以自豪的微笑,你也可以由衷的驕傲。愿天下兒女都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做父母的好兒女,做孩子的好父母,傳承好的家風,實踐好的家風,以優(yōu)良的家風帶民風、促政風。
第二篇:傳承廉潔家風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每個家,都有自己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特點是“勤學孝悌樂助人”,從字面上看,或許跟多數(shù)家庭的家風沒有區(qū)別,但家風的傳承,更多的是家族之人的言傳身教。關(guān)于家風中的勤學,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烏霉詩》,是清朝的王穎士所作,他是王氏家族的第十五世,清康熙十八年進士。王穎士少年時曾在耿王莊私塾念書,因家境貧寒,缺衣少食。秋天高粱抽穗時,雜生烏霉,王穎士午餐時以此充饑,不回家吃飯。這引起了塾師的疑問,經(jīng)詢問,王穎士便作一首《烏霉詩》以解師生之疑。
所謂孝悌,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王氏家族自古就講究孝道,在整個大家族里,也沒聽說哪家有不養(yǎng)老、虐待老人的。
王氏家族十六世族人王克寬,康熙年間進士。他的《析筋詩》反映的是王氏孝悌的文化。詩的內(nèi)容是:“少年堂兄共硯窗,春秋桂杏又同芳。上追淡墨題名榜,下盼紅綾賜餅香。弟舉孝廉能侍養(yǎng),房分叔季足衣糧?;履颐喇a(chǎn)余無取,牧馬場中學牧羊。”這首詩反映的`是,王克寬性孝謙讓,少時和兄弟一同讀書,在他考取官職后,把父母接到身邊,視家產(chǎn)財物為身外之物。兄弟們分家時,先讓兄弟們選擇豐肥的土地和正堂房舍,而自己則選取了村北的一塊牧馬場居住。在王氏家族中,有太多這樣重孝重情的故事,一個家庭中,兄弟為了讓其中一名考取功名,不惜自行輟學幫助其功成名就,等家中的兄弟功成名就了,對方反過來再回報這個家庭。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保證了家族中人才輩出。
“勤學孝悌樂助人”,每一字,每一詞都有深刻的道理,都教給我們做人的根本。好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每個人都應該去遵守、執(zhí)行,把好的作風流芳千古。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勤學孝悌樂助人”,是我們王氏的家風,但這一家風可能誰都會說、會寫,大家真正能做到的才是好的社會風氣。家風看似無形,但它是融在血脈中的驕傲。通過一卷卷不同時期的族譜,族人可以加深對家族的了解,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這就是傳遞家風。家風正,家族才能興旺發(fā)達,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第三篇:教師樹清廉家風演講稿范文
敬重的教師同學們:
大家好!
假如家是一處草地,家風就如滋潤幼苗的雨絲;假如家是一座花園,家風就如吹開小花的微風;假如家是一片天空,家風就如點綴藍天的云朵。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們只有在嚴謹、良好的家風熏陶下,才會安康幸福地成長。我的爺爺這一輩,守信、節(jié)省、勤勞是我家的家風,但對我來說,閱讀求知是父母最重要的家教。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祖輩們由于不識字,吃了不少苦頭。我的父母刻苦求學,轉(zhuǎn)變了自己的生活,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學問就是力氣,把閱讀求知傳承到了我的身上。小時候,媽媽費盡心機,千方百計讓我學會閱讀。為了讓我融入書的氣氛,媽媽常常帶我去書店看書??墒窍胍B(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的確不太簡單,尋常我在書店里,總被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所吸引,看書心不在焉,在書店里奔來跑去,媽媽像沒頭蒼蠅一樣圍著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這樣“看書”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晚上,媽媽和爸爸捧著書,精精有味地看起來,我不想看書,自娛自樂,但爸媽看書時發(fā)出的大笑聲或怪異的表情,漸漸地吸引了我,我也悄悄地看,漸漸的想,天長日久,慢慢養(yǎng)成了看書的習慣。有時小山似的作業(yè)寫晚了,濃濃的倦意向我襲來,我也得看上幾眼書才能入睡。
攻城簡單,守城難。閱讀求知已從父母的言行傳承到了我的身上,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轉(zhuǎn)變自己的習慣,仍舊一如既往地影響著我,鼓舞著我。每當夜幕降落,我在奮筆疾書業(yè),爸爸媽媽盡管可以出去,他們也不情愿把時間鋪張在打麻將等沒有意義的'消遣上,或讀書看報、或幫我學習,家里總有濃濃的書香氣。爸爸媽媽每次出差,也不忘給我?guī)﹫D文精致的書,總能讓我驚喜不已。而我一家人去旅游出遠門,找大型書店也是我們必做的事,只要到了書店,就像到了家,到了學問的港灣。
這就是我的家風――閱讀求知之風,愿它永駐在我家,世代傳承。也愿它伴著雨的演奏,和著風的吟唱,隨著云的飛翔,飄在神州大地上,飄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