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靳以的貓讀后感100(推薦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靳以的貓讀后感100(推薦3篇)》。
第一篇:貓的讀后感
我非常喜歡《貓城記》這本書。
作者和朋友坐飛機(jī)到了火星,飛機(jī)碎了,朋友升天了,而作者卻意外地存活了下來。他只有碎得像些掛著的干菠菜的衣服和肚子里的干糧,幾乎等于一貧如洗(除此之外,他還有一把手,一盒火柴)。
作者認(rèn)識了地主大蝎,它的迷林是它的命根子。大蝎請作者為它守護(hù)迷林,因?yàn)榇笮J(rèn)為作者這個“外國人”(其實(shí)是外星人)就是迷林的守護(hù)神;大蝎的兒子小蝎去過外國,是個“新派”人物,有一些知識,看不慣貓人國里這些貓人的自私行為,卻又無法改變事實(shí),只好無比的悲觀,每天與比迷葉還迷的迷一起嬉笑打鬧;守寡在家的公使太太,帶著公使的八個妾,最喜歡說的就是“不吃迷葉”,每天要說百十遍:“公使太太,到過外國,我不吃迷葉!”“喂,外國人,你該交房租了,五十國魂(貓國的貨幣),我們不吃迷葉!”最后,外敵入侵時,由于貓人的軟弱無能和為自己著想,作者也見證了貓國的滅亡。
總體來說,貓人是非常自私,頹廢和軟弱的。它們時時刻刻為自己著想,官員種植迷葉(一種能讓人的饑餓感消失,讓人變懶的植物),收獲后分給自己的親戚,剩下的高價賣出;皇帝吃官員進(jìn)貢的迷葉;老百姓只能吃飯菜,饑一頓飽一頓,生活非常艱苦;人們當(dāng)兵只為了每月的那幾片迷葉。貓人的宗旨是:欺侮別人,不合作,搗亂,彼此之間互相絕對不接觸。
我難以想象這樣的國家是如何成立的?沒有規(guī)章制度,國內(nèi)到處亂成一團(tuán)糟,竟然還有三千余年的歷史!為什么不造反呢?后來,我想通了,因?yàn)檫@個民族過于軟弱,過于自私,過于愚鈍。它們沒有文化,而皇上又過于“聰明”,人民講什么,他就提倡什么,可最后還是一事無成。
貓國的滅亡是必然的,它們不懂得合作,自相殘殺,不滅亡,天理難容!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只有一條規(guī)則弱肉強(qiáng)食,適者生存。
第二篇:貓的讀后感
貓算是一種可愛的動物,作者鄭振鐸也曾三次養(yǎng)貓,他最后一次養(yǎng)貓,更讓他心痛,更讓我們深思。
在《貓》課本中講述了鄭振鐸家中養(yǎng)了三次貓,第一次養(yǎng)的白貓,他和三妹都極為喜愛,可最后貓先是由于憂郁而懶散,最后貓死了。過了幾天,母親又給三妹帶回來一向黃貓,它更為活潑可愛,可有一天,大家都找不到它,最后從周家丫頭那里明白,原先被過路人捉走了。冬天的時候在門口收養(yǎng)了一只瘦弱的貓,大家都不喜歡它,春天的時候它壯起來卻也只明白吃喝,大家就更不喜歡了,有一天妻的鳥少了一只,鄭振鐸就斷定是貓吃了鳥,就用棍子打它,可最后發(fā)現(xiàn)并不是它,兩個月后貓又突然死了,他覺得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譴責(zé),于是,他家永不養(yǎng)貓。
有人說,三只貓的悲慘結(jié)局都是因?yàn)榈匚辉斐傻?。我的心也似乎靠了那邊去,如果他們一家人都把貓?dāng)做家人,當(dāng)做朋友,或許它們就不至于失蹤不至于死了。他們可明白,貓的世界只能是他們,而那些人的世界里貓是若有若無的。能夠想象,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貓竭盡全力讓自己的朋友開心,心都快跳動了,而它們所謂的朋友卻只是像一只碩大的手從它們的身上抓取快樂的果實(shí),他們只是把貓當(dāng)做合成快樂的工具而已。就像影子一樣,隱隱約約地穿過了人的生命。
第三只貓又是最讓人憐惜的。它只但是長得丑了點(diǎn),不大活潑,沒有很大的本事,身上卻聚集了大家厭惡的目光,這似乎很不公平,更加的是,它只但是對鳥感興趣,卻被人誣陷吃了鳥。它就應(yīng)也擁有一個尊嚴(yán),擁有一個權(quán)力為自己辯解,可惜它不會說話。沒有一個的證據(jù)能指向它。
或許在生活中,像這貓一樣的人很多,并且我們沒有投去平行的眼光。清潔工、保姆、電工、工人。每一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好處,并非是讓人踏踐的。請回憶一下,是否當(dāng)清潔工頂著大汗剛掃好的時候,就把垃圾扔下去;請回憶一下,當(dāng)有人幫忙的時候卻弄丟不重要的東西,是否就斤斤計(jì)較;請回憶一下,當(dāng)東西沒了的時候,就平時的印象就把這罪名加在不相干的人的頭上。請扶起一把心靈的秤,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人,每一只動物。
第三篇:貓的讀后感
我覺得,日本女作家佐野洋子的繪本圖書《死了100萬次的貓》是一個既屬于孩子又屬于成人的童話,往深了說,這是一個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愛的寓言,所以,當(dāng)我和孩子一起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它是一本超越了時代的圖書,一本讀100萬次也不會厭倦的經(jīng)典名作。
這本書為什么不叫《死了100萬次的貓》而叫《活了100萬的貓》呢?我想,這是因?yàn)樽髡吒肽芨嬖V大家“活著”的感覺吧。有很多時候,我看看周圍那些“活著”的人,有太多的人每天都在重復(fù)著過去,我覺得他們雖然活了10年、20年,甚至更長,但好像只是“活過”了1天,或者是重復(fù)著一天又一天。有很多人從不知道生活、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每天都在為別人或在別人的標(biāo)準(zhǔn)中活著,很少為自己活過。
讀完這本書,我有了一種生命的頓悟:成長是生命的自然、也是最本質(zhì)的屬性;無限發(fā)展自我,則是生命的意義,是對生命的尊重;愛與被愛是為了生命的延續(xù),是生命的價值。
《活了100萬的貓》告訴了我生命的意義所在,讓我們在閱讀中重新找回自我,也讓我們在感悟中不斷調(diào)整生活的姿態(tài),綻放出更加美麗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