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童話山海經讀后感300字(范文五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童話山海經讀后感300字(范文五篇)》。
第一篇:《山海經》讀后感
《山海經》讀后感
館友“負鵬載舟”:
你好!你的館藏文章“《山海經》讀后感”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于2017年8月22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文化”下“讀書心得”類別的精華區(qū)。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你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360doc個人圖書館《山海經》讀后感
學習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山海經》 探知中國地方史不能不詳讀《山海經》——題記
《山海經》是一部先秦古籍,它主要記述了古代的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方面的內容,也包括了一些古代史、醫(y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還記載了許多具有神話傳說性質的奇怪事件,稱得上是我國古代一部奇特的百科全書。
該書所記事物的地理位置是以中國的中原為中心,向四面展開鋪敘。其中描述《山經》五卷是從南方開始,依照南、西、北、東、中的順序,最后到達九州中部;海經八卷分海外四經和海內四經,也是依照南、西、北、東、中的順序來描述;大荒經四卷則是依照東、西、南、北的順序進行描述;最后一卷是海內經?!渡胶=洝烦蓵詠恚驗闀械脑S多內容是所謂的“荒誕不經”,所以,歷經幾千年,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信息。
我在2010年寫《白廟子山巖畫斷想》時通讀了幾遍《山海經》原文及白話文,有所感觸,下面把有關的感想寫出來,粗淺理解,旨在學習,重在參與,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和同仁指正。
一、對《山海經》的爭議曠日持久
對《山海經》的作者、成書時間和內容等至今在學術界仍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山海經》遠遠沒有被人們所認知。《山海經》的書名最早見之于《史記》,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敝钡郊s百年后的漢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于眾?!渡胶=洝飞娅C面廣,內容十分奇雜,從古至今對《山海經》該歸于那類書籍都多有分歧?!稘h書·藝文志》將其列入數術略的形法類中,《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是“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則將它視為“蓋古之巫書”。因此,《山海經》問世之后,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也一直是眾說紛紜未成定論。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tǒng)”說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是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fā)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說”受到了質疑。此后,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說,但面對書中的漏洞,他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解釋。以后,《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對象,各種假說紛紛出籠。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耐人尋味的是,一些國外學者將《山海經》作者的視角伸向國外,作出了“《山海經》并不是中國人所作”的——令人十分吃驚的結論。等等,不一而足。
何幼琦先生認為:“《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兩部分組成,內容大不相同,文字的筆調也相去很遠,表明它們是相互獨立而平行的兩種書籍。”。“認為《海經》來自《禹本紀》,當劉向父子領校中秘的圖書時,把《山經》和《禹本紀》合編在一起,改題新名為《山海經》,這就是此書首見于《藝文志》,也是《藝文志》不再著錄《山經》和《禹本紀》的原因?!雹?/p>
總之,無論是從《山海經》包羅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山海經》各篇成書時間的早晚上看,《山海經》不是出自一人一時之手,應該是由集體創(chuàng)造積累編輯而成。雖然《山海經》是由多人編輯,但是,其主要的編輯人還應該是夏禹和伯益,這一觀點具有一定的歷史根源??梢哉f《山海經》是在經過夏禹和伯益的初編后,加之后人的續(xù)編,最后成就了《山海經》這部巨著。
二、對《山海經》描述地域范圍的思考。
有學者認為,《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南山經》約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5??;有學者認為,《西山經》約東起山、陜間的黃河,南起陜、甘秦嶺山脈,北抵寧夏鹽池西北,西北達新疆阿爾金山;有學者認為,《北山經》約西起今內蒙、寧夏騰格里沙漠賀蘭山,東抵河北太行山東麓,北至內蒙陰山以北;《東山經》約包括今山東及蘇皖北境,《中山經》約從中原西達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也有的學者認為《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的某幾個省的范圍之內的,等等,眾說紛紜。
但是,從實際來看,歷史學家凌純聲的看法可能較符合實際,即:《山海經》乃是以中國的中原為中心,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東及西太平洋的一本《古亞洲地志》,它記述了古亞洲大部分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諸多寶貴的資料。試想把《山海經》記敘的地理范圍局限于中國的某幾個省的范圍之內,都有可能失之偏頗。
三、對《山海經》中使用較多的兩個名詞的理解
(一)四海。古代一般指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也泛指海內之地,也泛指全國各地?!稜栄拧め尩亍?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海內即中國,四海之外便是四荒,四極。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冻啾谥畱?zhàn)》:“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薄栋⒎繉m賦》:“六王畢,四?!!?/p>
(二)大荒。指四海之外的極遠地區(qū)②?;模话闶侵富臎龅牡胤?,也指地理遠,邊遠的地方,荒遠的地方,邊遠的地區(qū)?!段倪x·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劉逵注:“大荒,謂海外也。”荒廢不治。《荀子·強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睏顐娮ⅲ骸按蠡?,謂都荒廢不治也?!?/p>
正確地理解《山海經》中大量使用的這兩個名詞概念及所指的范疇,可能避免對《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產生過于狹小的設想。
四、《山海經》的成書及所記述事物發(fā)生時間的推算 由于《山海經》述及事物的年代相當久遠,《山海經》的著書過程和時間還不被現在的人所詳知。從現象上分析,記敘事物的最早時間應該在夏朝以前。夏朝始于公元前21世紀,距今已經4000多年,但是,從《山海經》所記述的許多傳說內容來看,有些傳說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可能遠比距今4000年要早,有些事件和故事可能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發(fā)生的事情或者是傳說的故事。
《山海經》中記載的許多事跡,由于那時候還沒有發(fā)明文字,人們對事情的記億只能靠語言和大腦,一代一代的口傳心授,處于口傳歷史的時期。自從黃帝史官倉頡造字以后才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渡胶=洝酚涗浀膬热輵摪ㄎ淖职l(fā)明以前的一些史實和傳說。
五、《山海經》主要內容的素材來源推測
(一)關于《山經》的來源。根據《山經》所反映的時代,地域及其成書時代,任乃強先生認為《山經》是采用了夏、商、周、秦、漢大約1500年中巫師、方士的記述;蒙文通先生認為《山經》以巴蜀荊楚為天下之中,且詳記岷江中上游,應是接納了巴蜀文化的楚國作品;譚其驤先生從歷史地理學角度,根據不同地區(qū)記述詳盡準確程度,肯定顧頡剛的《山經》作者為周秦漢人說,否定《山經》系楚人作品說”;常征先生則認為《山經》是“周官書”,等等,尚不成定論。
(二)關于《海經》的來源。何幼琦先生認為《海經》來自《禹本紀》的說法,應該有較多的認同。
(三)《山海經》寫作素材的來源,主要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1、最主要的素材應該是大禹治水時的記錄積累。因為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必須要走遍全國的山川與河流,要對山川的形勢、水情資料等進行大量的測量和規(guī)劃,調查記錄和整理水文地理材料,這是治水最基礎的工作和最基本的要求。大禹,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于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南部一帶),后隨父遷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被堯帝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很可能是現在的全國范圍內)發(fā)生了特大的洪水災害,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人們流離失所。堯派鯀去治理洪水。鯀花了九年的時間,也沒有把洪水治理好。鯀在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禹接替了父親的職務繼續(xù)治理洪水,他改變了父親的做法,帶領人們鑿開了山嶺,挖通了河道,經過十年的努力,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了,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yè)了。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每到一處,必須先去調查了解水情,了解當地的鄉(xiāng)情和風土人情,記錄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和神話傳說。所謂的神話傳說有時候也就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只不過是被人們傳說的時間太久了,越傳越神,基本的事實情節(jié)有時候被傳得面目全非,特別是在當時沒有文字記載的條件下,事情的基本事實就更加容易走樣。把這些東西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了下來的時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許多撲朔迷離和荒誕怪異的事物,這應該是當時情況的一個寫照。所以說,大禹治水時應該為《山海經》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和最主要的素材。
2、來源于巫傳。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山海經》稱作“古之巫書”。魯迅的論斷也有一定的道理?!渡胶=洝窇撌枪糯讜囊粋€反映,有許多事件和傳說是經過一代一代的巫師把所見所聞通過口耳相傳,積累而成的。很早以前,巫史不分,巫師是具有世襲性和專業(yè)性身份的一群人。他們是那個時代學識廣博的一群人,巫師主持山川神靈的祭祀典禮,接觸各種人物,相互交往頻繁,具有交流吸收各種文化知識的優(yōu)越條件,負有傳遞保留各種文化知識的責任。他們的社會地位較高,有的巫師直接充當氏族首領、部落酋長或者是他們的高級顧問。巫師為了讓人們能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師要盡量表現得見多識廣。于是,巫師努力積累文化知識,采掇奇聞異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識代代增加。而后世人把巫師們口耳相傳的知識加以整理記錄,也成為寫作《山海經》所依據的原始資料之一。
3、來源于氏族部落和國家的編著。劉向、劉歆父子奉漢成帝命而??闭斫泜髦T子詩賦,說明了《山海經》的直接成因也是統(tǒng)治集團組織編纂的結果。許多國家氏族部落的統(tǒng)治集團總是會去組織一些全部落、全氏族乃至全國性的工作。例如《穆天子傳》記錄的穆天子征伐游覽、大禹治水、氏族部落間的戰(zhàn)爭等社會活動,都存在集中的寫作與記錄,久而久之,積累了大量的山水、地理、風俗、奇聞軼事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后人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成書,為《山海經》的編輯奠定了基礎。
六、《山海經》中許多怪異物種、神奇現象來源的思考 《山海經》中有許多怪異的現象和神奇物種的記載,有的根本就是現在常人所不可想象和不能理解的,分析其來源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崇拜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現象,巫師在社會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巫師的職能和作用逐漸被神化。巫師為了進一步提高其社會的地位,有時候可能要夸大事實,造成了許多傳說事實的變形和神化,擴大和歪曲了許多事實的本源。
(二)故事流傳的時間太久,口傳口誤,也造成了事實的擴大和歪曲。
(三)某一個氏族或者是民族,為了提高自己氏族或者民族的神圣性、神秘性,編造出氏族、民族的奇異來源、出自奇特的事件等,事實被美化、神化和擴大化,這也是神奇?zhèn)髡f的來源之一。
(四)某一個氏族部落的傳說或者是神話故事也成為《山海經》寫作的素材來源。
(五)古代的生物確實存在著多樣性。古代生物的種類要比現在多得多,在人類的捕殺和自然氣候劇烈變化的雙重作用下,古代的許多生物現在早已滅絕,當時的人們對已經滅絕的動物物種產生神化,演繹出了神奇的動物和事件,也是出現怪異記錄的原因之一?,F代的人類對遠古生物種類的認知度已經變的相當狹窄,也造成了對古代怪異自然現象的難以理解。
(六)古代的生物在劇烈的自然氣候的演變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基因變異和突變,出現奇胎、怪胎的現象增多。特別是在天地洪荒、地震、火山、雷電等許多強力的自然災害中,生物的基因既有可能發(fā)生變異,也可能出現新的生物種群,偶爾被古代人們看見,也成為《山海經》中奇異現象的來源。
七、《山海經》中部分描述與現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地區(qū)相關聯(lián)性的思考
《山海經》記述的地域范圍是廣大的,東到太平洋,南到南海,西到新疆,西北到西伯利亞,東北到黑龍江流域的肅慎國和朝鮮,如此大的地域,怎么可能不包括現在的赤峰地區(qū)呢?肯定古代的赤峰地區(qū)是包括在《山海經》論述之內的。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時間上的概念?,F在已知的赤峰市有人類活動的遺跡是舊石器時代,距今有1萬年以上,《山海經》中所記述事物最早的時間至少在距今
3、4千年或者以前,這樣,在時間上 寫作《山海經》時赤峰地區(qū)肯定有大量的人類生存,可以確定《山海經》中記述的地方肯定包括現在的赤峰地區(qū)在內。第二,從地理位置上分析?!渡胶=洝分兴浭龅乩砦恢?,東北有肅慎國和朝鮮國,那么可以肯定的說,《山海經》記述的地方肯定包括古代的現赤峰地區(qū)。那么,古代的現赤峰地區(qū)在《山海經》中是怎樣描述的呢?請看《大荒北經》中的記載:“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有始州之國,有丹山。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卑自捊忉尀椋骸坝幸蛔柹?。又有一座順山,順水從這座山發(fā)源。有個始州國,國中有丹山。有一個大澤方圓有一千多里,這里是各種禽鳥棲息、繁衍、遷徙的出發(fā)地和歸宿地?!?關于《山海經》中描述的地理位置與古代赤峰地區(qū)的關聯(lián),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理解,以期得到一些啟發(fā)。
(一)關于《山海經》里記載的“陽山”,可能就是燕山山脈的七老圖山脈,由于七老圖山脈從燕山山脈中伸出,改變了原來燕山山脈的走向,由西南——東北走向而伸出基本上成為南——北走向的山脈,太陽出來后可以馬上照耀到七老圖山的東坡,所以當時的七老圖山脈可能被人們稱之為“陽山”。 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有陽山者”的來源。
(二)關于《山海經》里記錄的“順山”,可能就是大興安嶺山脈。由于大興安嶺山脈是沿著內蒙古高原的南坡,順著地勢的西高東低之勢,而略呈西南——東北的走向,所以大興安嶺可能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順山”。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有順山者”的來源。
(三)關于《山海經》里記載的“順水”,可能就是遠古的西拉沐淪河,西拉沐淪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淮南子·地形訓》中,西拉沐淪河被列為中國六大川之一,其文曰:“遼出砥石”。《水經注·大遼水》言:“遼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南流,入于海”。千百年來,西拉沐淪河哺育了多少草原的兒女,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和史詩般的文化。按地質年代,在中國北方的大地上,先有的西拉沐淪河,后有的黃河??脊艑W泰斗蘇秉琦先生說過:如果把黃河比作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么西拉沐淪就是我們的祖母河。在華夏大地眾多的河流中,能夠被稱之為“祖母河”的,唯有西拉沐淪河。西拉沐淪河從內蒙古高原的東南邊緣發(fā)源,順著大興安嶺的方向,向東流淌,是順著大興安嶺的山脈在流淌,所以,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可能就是把西拉沐淪河叫做“順水”,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順水出焉”的來源。
(四)關于《山海經》中記述的“有大澤方千里”。七老圖山脈與大興安嶺山脈在現在赤峰市西北部的克什克騰旗境內對接,在兩座山脈的東邊出現了一個大型的扇形地帶,在這個扇形的地帶中,就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這個科爾沁沙地在遠古的時候是一個大海,直到5000年以前,這里仍然是一個煙波浩淼的大海,這個大海其面積應該不小于5萬平方千米??赡苁菑?000年前后開始,由于地殼被抬升和西拉沐淪河谷的地殼斷裂帶活動,科爾沁海的海水大量流出到渤海,這時候紅山文化地區(qū)的氣候變得越來越干燥,海水的面積逐漸縮小,這個大海逐漸變成為一個特別大的沼澤湖,這個沼澤在5000年以后逐漸干枯,使昔日的海底成為風沙滾滾的科爾沁沙地。這個大海在寫作《山海經》的時候,這里仍然是一片特別大的水面沼澤,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有大澤方千里”的來源。
(五)關于《山海經》中記載的“始州國”。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上窯古人類文化遺址,是人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時期,距今約1萬年。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的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約20多萬平方公里,時間距今
五、六千年左右,延續(xù)時間達兩千年之久。富河文化最先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北70公里的溝門村發(fā)現,在烏爾吉林倫河的東岸,而且在烏爾吉沐倫河流域發(fā)現很多此類遺址,說明富河文化的氏族部落主要活動在烏爾吉沐淪河和西拉沐淪河一帶。在巴林左旗楊家營子遺址,發(fā)現富河文化堆積層疊壓在紅山文化的房址之上,說明紅山文化早于富河文化,這兩種文化的分布有先后的關系。這兩種文化在石器和陶器方面有許多接近之處,說明富河文化部分繼承了紅山文化。根據富河溝門遺址樺樹皮14C測定,年代距今4735±10年,年輪校正為5300±145年。接下來的還有小河沿文化等等。證明了現在的赤峰市地區(qū)在遠古的時候就有人類不間斷的繁衍生息,有氏族部落定居,有氏族部落國家,所以說,《山海經》中記載的“始州國”,應該是現赤峰市范圍內的一個古代的氏族部落國家。
(六)關于《山海經》中記載的“丹山”。現赤峰市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紅山,從字意上解釋,紅山即為“紅色的山峰”;紅山蒙古語叫“烏蘭哈達”,漢譯也是“紅色的山峰”。這座山峰在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南岸,山峰突兀,拔地而起,頭北尾南,巍峨迤邐有如蛟龍戲水。特別是從山的北面、西北和西面觀看山峰,山勢俊秀、陡峭錯落,熠熠生輝。由于山峰的巖石大多呈紫紅色,所以,你不論是從高處還是從低處、不論是從遠處還是從近處觀看山峰,山峰全是紅紅的顏色,特別是在清晨的陽光初照或者是在斜陽夕照的時分觀看山峰,山峰在晨光和夕陽的反射下,山色猶如萬道霞光,縱橫交錯,絢麗奪目,能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這就是赤峰市著名的紅山。中國北方歷史文化的搖籃——《紅山文化》就是以這座山名而命名。《山海經》的《北大荒經》中記載的“丹山”,可能是赤峰市的這座紅山。
在翁牛特旗境內也有一座很有名的“紅山”,這座紅山位于翁牛特旗的烏敦套海鎮(zhèn)境內,著名的紅山水庫就坐落在這座紅山旁,并且是以這座山而命名的“紅山水庫”。這里的庫區(qū),碧波蕩漾,山水輝映,風光秀美,景色宜人?!渡胶=洝分杏涊d的“丹山”,也有可能是翁牛特旗的這座紅山。在遼史中有赤山的記載。一般認為遼代的赤山,即現在的巴林左旗烏蘭壩諸山,屬于大興安嶺山脈之一段?!渡胶=洝分杏涊d的“丹山”,也有可能是巴林左旗的這座烏蘭壩。從中國北方的地理環(huán)境和山峰的顏色等方面來分析,《山海經》中所記載“有丹山”,即現在赤峰市的紅山、翁牛特旗的紅山和巴林左旗的烏蘭壩諸山。這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事實。至于《山海經》中所記載“丹山”,是一座丹山還是多座丹山?具體是那一座或者是那幾座丹山還難以定論。
(七)關于《山海經》中記載的“群鳥所解”。紅山文化是一個距今
五、六千年間,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chuàng)造的文化。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yè),還飼養(yǎng)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細石器工具發(fā)達,玉雕工藝水平較高,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龍、玉鳥、獸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紅山文化是與仰韶文化同時期存在的發(fā)達文明,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fā)展的制玉工藝。玉器制作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特別值得提醒的是,在紅山文化的玉器中,玉鳥圖像在整個中國東方和北方地區(qū)數量最多,體現了紅山文化時期的高度鳥文化。從一個側面也證明了,在紅山文化時期,當地肯定有大量的鳥類生存、繁衍和生息。也證明了《山海經》古籍文獻中部分傳說史料的可靠性。鳥圖像所反映的不僅僅是美術學的審美、造型等問題,從體量上考慮更主要的是禮儀活動,隨后逐漸形成了帶有強烈宗教意識的獨立審美觀念,顯示了紅山文化獨特的鳥圖像的藝術風格③。證明古代的紅山文化存在著對鳥類的崇拜,鳥類曾經是紅山文化地區(qū)最神奇的和大量存在的動物之一。浩大的科爾沁海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生息條件,大量的鳥類在古代的紅山文化地區(qū)匯聚繁衍,從這里出發(fā)和又回到這里過著候鳥的生活。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的“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的來源。
具體到始州國國都的位置,有可能在古代的潢河之濱,即現在的西拉沐淪河(當時叫順水)以北,即“大澤”的北面,具體地點有待考證。
八、小結
綜上所述,古代的紅山文化地區(qū)可能包括《山海經》中“始州國”的地域范圍或者部分地域范圍;或者說“始州國”是紅山文化時期北部、或者是后紅山文化時期北部的一個氏族部落國家。從《山海經》中記敘的“始州國”情況分析,“始州國”的地域范圍應該以現在的大興安嶺至西拉沐淪河一帶為中心。由于“始州國”存在的時間與肅慎存在的時間曾經處于同一時期,肅慎存在時間已經
3、4千年以上,所以,“始州國”存在的時間也當在3000年以上。而現在赤峰市巴林左旗考古的“富河文化”是一個3000-3500年以前存在的人類文化遺址,而始州國至少也是在3000年以前存在的氏族部落國家,所以,設想始州國可能是現在“富河文化”地區(qū)的一個古國?確切與否不得而知。而且這個氏族部落國家后來是不是就是、或者是過渡成為史書中記載的“東胡”?只是提出設想,有待考證??傊?,《山海經》一書是知識的山、知識的海,它以廣博、豐富和奇特的內容,為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所嘆服?,F在已經成為廣大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對象,也是廣大讀者獲取古代文化、歷史、民俗等知識的寶庫。此書所記的山、水、國、民族、動物、植物、礦物、藥物等,除一部分是殊異的而外,大部分是常見的。無論其是殊異的還是常見的,都是上古歷史、地理、風俗和文化的一個側面反映。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風物、奇獸怪鳥、神仙魔鬼、奇珍異寶、自然礦物、神話傳說等,不可不讀《山海經》。
(初稿2010年9月8日,修改于2011年2月25日,又改于2011年5月21日)參考文獻:
① 何幼琦《〈海經〉新探》載《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 ② 周明初 校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山海經》2010年1月第一版
③《藝術探索》 2006年04期 李倍雷《紅山文化中玉鳥的圖像學意義與藝術風格》
(全文完)
第二篇:《山海經》讀后感
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作者用簡單樸實的語言描述了出一位心地善良,淳樸的勞動婦女。
阿長,是作者小時候的保姆,作者平時叫她阿媽,但阿長卻經常切切擦擦,指手畫腳,當作者明白是他害死了他心愛的隱鼠后{一只老鼠}便有些厭惡他了,自從這件事之后,小作者便改口喊她阿長了。之后,由于阿長經常講故事給作者聽,讓故事中的奇妙經常陪伴小作者,年少的作者甚至在阿長的絮叨中感受到了她的某種神力。時間久了,作者也漸漸不厭惡阿長了。
有一次,作者去遠房叔叔家做客,無意間,看到一本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只可惜書不細心被弄丟了。大概是他對那本山海經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都來問“山哼經”是怎樣一回事。大字不識的阿長休假過后,居然就遞給了作者一包書,高興的說:“哥兒,有畫的.山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弊屪髡邚拇藢λa生了無比的感激之情。以后,雖然作者也買了許多書,也包括其他版本的山海經,但沒有一本能夠代替他小時候看的那本山海經。
看似簡單的買書一事,其實里面包含著阿長對作者的無比關愛,沒有人叫阿長去買《山海經》,阿長掏的是自我口袋里的血汗錢去買的。目不識丁,口中說著“山哼經”的阿長又是怎樣費盡周折買到《山海經》的?文章最終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你在懷里永安他的靈魂?!背浞直憩F了作者對阿長的懷念與祝福,讓我也不由自主的跟作者產生共鳴,仿佛我也看到了愛講故事,睡覺擺著大字的長媽媽……
第三篇:名著讀后感300字
這本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的兒童學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它自一八八六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還多次搬上銀幕和舞臺,又改編為連環(huán)畫,成為各國一代又一代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愛不釋手的讀物。
在《愛的教育》里面,作者描寫的主人公是恩里科,描寫恩里科是怎樣度過一個有趣、快樂的三年級。在故事中有一則則美好和真實的“每月故事”,一個小學生的世界活潑潑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現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由于它包含了作者在對社會中下層艱辛度日的大眾的深沉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贊頌;由于它洋溢著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溫馨之美,使讀者閱畢全書,激蕩于胸懷的感情波瀾久久難以平息。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意大利文中就叫《心》。
在這本書里,所謂的愛就是用心的愛,在《愛的教育》里都有一篇篇,一則則生動,同我們不一樣的精彩生活日記。所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它將伴隨著我快樂的成長。
第四篇:名著讀后感300字
這個星期,我看了《小王子》這本書,里面講述了一個勇敢的小王子從自我的故鄉(xiāng)來了七個不同的星球,他在第325號小行星至330號小行星之間旅游,在這部分星球上他經歷了很多趣味的事情,最后他來到大家居住的地球,在沙漠里遇見了一位作家,這位作家就把小王子的故事編成了精彩的童話給大家推薦。
一天,我正捧著《小王子》看津津有味,忽然,我的面前出現了一架飛船,它把我?guī)У搅艘粋€無憂無慮的星球,那里有許很多多和我通常大的小孩,大家一齊和梅花鹿、菜鳥兔、小貓等動物一齊做游戲、賽跑。晚上,大家手拉手圍失火堆又唱又跳,大家不需要擔憂有人偷東西、亂扔垃圾、亂伐樹木,由于大伙都有公德心。
在這個神奇的星球上,科技十分發(fā)達,有一種燈不需要電,只須向它吹一口氣,燈就會發(fā)出五彩斑斕的光芒,并且不會產生光污染。還有一種快譯通只須輕輕一按,就能隨性地與動物交談,推薦它們的歡樂。還可以讓大家了解植物是不是缺水。工大家可以用一天時間造五幢一百層的大樓,由于他們吃了大力丸變得力大無窮。我給這個星球取了個名字“歡樂星球”。
“成書涵,醒醒?!蹦赣H叫醒了我,哦,原先是一場夢啊!我真期望地球可以像“歡樂星球”那樣完美。
第五篇:《山海經》讀后感
《山海經》約成書于4000年前,作者原為夏禹、伯益。全書分為《山經》、《海經》兩大類,共18卷,3.1萬字。
書中寫了各種奇形怪狀、擁有超人神通的奇靈異獸450多個,內容有地理、歷史、植物、動物、礦物、醫(yī)藥、鬼神、祭神祭祀、氏族部落等很多方面。我之所以這么喜歡《山海經》這本書,是因為里的怪物很奇怪,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現會發(fā)生天災,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聲。最奇怪的是在我心中印象比較好的西王母竟然是長相像人,卻長有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善于長嘯,篷頭亂發(fā),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其中還有2種奇異的動物讓我難忘:何羅魚――它住在一座譙明山上。譙水就是從這座山里發(fā)源。它長著十個身子,卻只有一個腦袋,它發(fā)出的聲音就像狗叫,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可以治好癰腫病。化蛇――陽水發(fā)源于中部的.陽山。
陽水中有很多化蛇,它長著人一樣的面孔,豺一樣的身子,還有一對鳥一樣的翅膀,并且能像蛇一樣爬行。它發(fā)出的聲音如同人的呵斥聲。少開口發(fā)音,這種動物很少開口發(fā)音。一旦發(fā)音就會招來滔天的洪水。縱然你的想象力在豐富,你看到《山海經》中描述的景象、動物你還是會大吃一驚。展現于你面前的,是一個奇異花草、猛獸妖物遍布的神奇地方:招搖山上有多姿的桂樹與美麗的玉石;吃上一口祝余,帶上一株迷谷,你可以踏上不迷路、不饑餓得旅途;小心即翼山上那些蝮蟲和怪蛇,還有什么貍力,可不是你家的小豬,叫聲像狗,不要惹他。
許多聽也沒聽過的山名、水名、樹名,尤其是那些名字奇特的妖怪,都讓人驚奇。說來是神化,但先人怎能將其記錄的如此生動形象,不免讓人產生對于另一個世界的聯(lián)想。讀完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中華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