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錢學森電影的觀后感800(范文5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錢學森電影的觀后感800(范文5篇)》。
第一篇:錢學森觀后感范文
走近錢學森我讀懂了“信念”二字。
——題記
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中國物理科學的奠基人——錢學森。
是什么,讓它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又是什么,將他的個人前途與祖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齊?——是信念。
他曾說過:“我的事業(yè)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睅е@堅定的信念與熾熱的愛國之心,出身于加州理工學院并且在美國擁有優(yōu)越的研究環(huán)境和資源的教授錢學森,歸心似箭的他,一心想用自我的學識,回報自我的祖國,而意識到錢學森巨大價值的美方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罪名逮捕錢學森。
但在觀看這部影片時,我至始至終相信,懷有堅定信念的錢學森必須能克服一切困難并且回到自我的祖國。與此同時期間充滿了各種感動令人心潮澎湃:
他說:“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他說:“我必須要讓中國人擁有自我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zhì)疑和爭論?!?/p>
他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了么,今日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p>
聽到這些,我頓時感到肅然起敬。他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他的民族氣節(jié),他的奉獻精神無不令人敬仰,尤其是他的堅定信念與熾熱的愛國之心。
俗話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要想成就一番大業(yè),“苦”是在所難免的,而要想在苦中堅持下來,那信念是最基本的條件。試問,哪一位名人,偉人在經(jīng)歷苦難,在事業(yè)最艱難最苦的時候沒有堅定的信念呢?包括錢學森在內(nèi),雖然在回國時遭到了種.種困難與挫折但他不也是懷著堅定的信念從不放棄,因而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最終回到祖國的懷抱并研制了第一顆導彈,實現(xiàn)了立志報效祖國的偉大夢想。他這一生不為利所累,不為名所困,不為權所惑。
人生有涯,死而不已??v觀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無一不是有著堅定的信念。他們或許視金錢如糞土或視名譽如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們卻都如信徒一般,虔誠的頂禮膜拜……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痪湓挘f明了“苦”是不可逃避的,而如果正視“苦”,那就需要我們要堅定的信念。
錢學森這一生,想人之不敢想,言人之不敢言,為人之不敢為。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的一生,使我獲益匪淺。讓我學會了勇攀高峰、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意志與信念!
第二篇:錢學森觀后感200字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錢學森》,影片介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傳奇的一生。
錢學森和他的夫人在美國有著十分優(yōu)越的研究資源和生活,但他心系祖國,一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不顧生命危險也要回來,用他的畢生所學報效祖國。他反復研究,也失敗過,但他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么,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最后他成就了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和導彈事業(yè),被光榮地成為“導彈之父”。他的一生都貢獻了祖國的航天事業(yè),但他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澎湃不已,錢學森雖然去世了,但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發(fā)揚并繼承他的愛國精神。
第三篇:《錢學森》讀后感
這天,我讀了一篇文章――《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這讓我受益匪淺。
里邊講的是,錢學森赴美國留學。他在美國奮斗了12年,功成名就,聲譽遠播。但是,豐厚的生活待遇和優(yōu)越的科研條件并沒有留住他的心。新中國成立以后,錢學森決定回國。美國海軍部次長金布爾氣急敗壞地說:“錢學森知道的太多了,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無論如何不能讓他走!”最后,他竟喪心病狂地叫嚷道:“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能讓他離開美國!”經(jīng)歷了五年變相的軟禁生活,1955年10月8日上午,他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國后,錢學森緊張而熱烈地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在1970年4月24日呼嘯升空!
當時,美國海軍部次長金布爾說了兩句話“錢學森知道的太多了,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無論如何不能讓他走!”“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能讓他離開美國!”從這兩句話中,可以體會到,當時錢學森對于我們中國是多么地重要!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詹天佑爺爺,他和錢學森爺爺一樣,用科學的精神為國家付出了許多。
1905年到1909年,詹天佑成功主持修建了中國鐵路史上第一條獨自設計、施工的重要鐵路――京張鐵路。當時,外國人還嘲笑我們:“能修出這條鐵路的中國人還沒有出世呢!”京張鐵路總長雖不過200公里,但沿途橫跨崇山峻嶺,工程及其艱巨。然而,詹天佑用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回擊了這些諷刺,克服了重重困難。他不僅僅為自己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更重要的是,為整個中國工程技術在世界上贏取了地位。
除了錢學森爺爺還有詹天佑爺爺?shù)墓适拢€有其他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愛讀書、愛學習、善于觀察、善于思考、遇到困難不會退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科學家不是被父母逼著讀書讀出來的,他們靠的是自覺,對生活的留心觀察,還有那一顆好奇的、用于去探索的心!
第四篇:錢學森電影觀后感1000字
錢學森,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從1923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開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志向。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機車制造專業(yè),后來,受到淞滬抗戰(zhàn)中中國軍隊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決心改變自己的專業(yè)方向,努力掌握飛機制造的尖端技術。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等。
錢學森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20世紀應用數(shù)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 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tǒng)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在畢生實踐著科學報國信念的奮斗歷程中,錢學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潔,充分展現(xiàn)出一位科學大師的高尚風范。他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2009年10月31日,這位被譽為人民科學家的科學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歷程,溘然長逝。
他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第五篇:錢學森讀后感800字
2011年春節(jié)期間,利用閑暇時間,我讀了《平凡早就的偉大――錢學森傳》。在這個網(wǎng)絡風行的時代,能夠坐下來讀一本好書、品一杯銘茶,似乎早已是一種美好的回憶。《錢學森傳》讓我重溫了久違的愜意時光。
這是一本寫錢學森生平的人物傳記。全書文字優(yōu)美,脈絡清晰,以順敘的方法介紹了錢老先生的一生。錢老先生的不凡事跡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每次一翻開書就不舍得放手,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匆匆滑過。
全書從介紹錢先生的家族背景及他的父親錢鈞夫和母親章蘭娟開始,講述了錢父的博學與廣交,錢母的聰穎與善良,更講述了錢學森的父母對幼子的一份良苦用心。父親講述的鯤鵬的故事讓錢學森從小就志存高遠,母親在知識上的言傳、在德操上的身教讓錢學森享用一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文章繼而介紹了錢先生從小學到大學的種種軼事,從小飛鏢的游戲到上海交大的尖子生讓我們看到了“英雄出少年”的錢學森。少年時代的錢學森已經(jīng)顯示出不凡的天資。如果說錢學森少年時代的成功取決于他的天資聰穎,那么他留學期間的經(jīng)歷恰恰告訴我們“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即便節(jié)假日也不中斷。這份堅持說明了先天的資質(zhì)雖然很重要,但是沒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和踏實的作風也不會有最終驕人的成就。也許正是他超乎常人的天分和勤奮,才使得他作為一名學生就有足夠的底氣去挑戰(zhàn)學術權威、28歲完成卡門-錢公式、36歲成為麻省理工終身教授、回國后,創(chuàng)建力學研究所、成功打造了“兩彈一星”。這些成功應該就是對他過人的智慧和勤奮學習、踏實工作的回報。
錢老對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貢獻世人皆知,錢老的民族氣節(jié)亦讓人感動。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想說的是:在錢老無數(shù)的光環(huán)、近乎完人的背后,我們應該看到他勤奮好學、踏實嚴謹、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應該看到他為了祖國的興盛無私奉獻的精神,還要看到他熱愛藝術、趣味高雅的情操。這也許正是我們現(xiàn)代的年輕人所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后,我一定會重讀此書,他的一生就是一本勵志書,讓人回味的太多,每次翻開應該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落筆之際,已是深夜,抬頭仰望夜空,星星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