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電影轉(zhuǎn)山觀后感800字(推薦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電影轉(zhuǎn)山觀后感800字(推薦3篇)》。
第一篇:《轉(zhuǎn)山》觀后感
今天,真的感謝老師讓我們觀看了《轉(zhuǎn)山》。我真的感觸很深。電影的意義或許不僅僅是供人消遣和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傳遞一種信念,一種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生命的信仰。片中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騎車去拉薩的夙愿,遇到了“川哥”,遇到了家中失去頂梁柱的藏族家庭,途中遇狼,看見思念家人的留守兒童與婦女打電話給最親愛的人。我不止一次被感動,不止一次的為之淚流滿面。愛是一首經(jīng)久不衰的歌。因為愛,我們堅持著,不斷向前,向前!
當(dāng)我看到小男孩小心翼翼的為他戴上帽子,戀戀不舍的問了聲,哥哥什么時候回來時,他殊不知結(jié)果是未知的。此時,林書豪或許有對孩子的不舍,或許也在心里問了一句同樣的話,但他的結(jié)果是否定的。一場場離別的場景,如電影浮現(xiàn)在眼前。生命的離別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當(dāng)“川哥”口中說著未來的美好憧憬時,跌下了山崖,摔成重傷。最后終于見到了神圣的“冰激凌“山峰,這是一種信念,我想到了,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無論你怎么打算的多好,未來是不可測的,但是我們要有自己的目標,在此生有自己的追求,并且實現(xiàn)。這是生命的意義!
第二篇:《轉(zhuǎn)山》觀后感
也許是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了過多的追捧,導(dǎo)致期望值過高,看之前又在琢磨著是否存在讀了一本書或者看了一部電影就突然改變?nèi)松较蜻@種弱智傻叉的問題。結(jié)果終于是一點都不意外,看完了我心平氣和得穿上工作服掛上胸卡回辦公室繼續(xù)奮斗……
對,不是失望,只能是怪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指數(shù)虛高。其實這的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在當(dāng)前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要干嘛的中國電影市場,在神馬《白蛇傳奇》《畫壁》這種從拍攝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傳轟炸,要么介個緋聞,要么內(nèi)個大尺度,造就所謂萬眾矚目的假象,實則就是一除了噱頭,就是噱頭的商業(yè)電影,接二連三而來的時候,這樣一部意義上多少有些單純的片子,著實值得我們這些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中自顧自掙扎的孩子們靜心坐下來,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這個我一直對誰都排斥著的代名詞。因為在觀影途中想到。在離世的書緯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老驢友川哥面前,他是個孩子;在一路上那么多個滿臉褶皺皮膚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個孩子;在屏幕外同處青蔥歲月的觀影者面前,他同樣是個孩子。一個用一個月的時間改寫了生命態(tài)度的孩子,一個牢記“騎出去就要騎回來”的好孩子。
聽說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于是我在想,那個現(xiàn)實中的張書豪,在一個月的生死行程歸來后,內(nèi)心里到底獲得了怎樣的蛻變和升華?;蛘哒f我還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為什么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覺。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這種癡狂,但最后的最后我只想到了一個詞,信仰。
念及我日復(fù)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無頭蒼蠅亂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這個詞。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經(jīng)常拿這個詞說事兒,從嘴里吐出的時候也沒覺得任何沉重嚴肅。只是因為對這個詞的認定和堅持,我那么自以為是得將自己同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孤立開來,算不上潔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個盤觀者毫不留情義正言辭得冠以“虛偽”二字,我淚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卻未能得以跳脫或者釋然,一成不變或者說是某稱程度上更加疲憊痛苦。
關(guān)于信仰最直接的表現(xiàn)莫過于宗教,一如影片中那個修行中的藏族女子,為了虔誠不言不語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義寄托于一個虛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心無雜念,其實倒也能算值得。當(dāng)已完全褪去稚氣和小清新的張書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將五彩經(jīng)文符撒向蒼穹,他實現(xiàn)了對信仰的追求。而這個信仰是什么,一個關(guān)于親情的承諾?也許遠不止此,那是一顆心靈的成長,何以一言概之。
反觀在這俗世里日日滿腹牢騷脾氣暴躁自視清高又那么不堪一擊的自己,覺不久前經(jīng)歷的那場教育倒也是活該或者說必然?;脡羧唛L,總要一頭扎進冰窟窿才能醒的夠透徹。想來,曾經(jīng)口口念叨的信仰又怎可謂之為信仰,實乃不知天高地厚不識山外有山。如若那真是信仰,又怎么會如此脆弱如此沒有底氣。
可是連這么個力量微弱的精神支柱都被摧毀,那還能靠什么在這個怎么看怎么想都覺得是寧死也無法屈從的現(xiàn)實社會里安身立命?這又成了新的問題,并且是更加糾結(jié)殺傷力更大的問題。
不論是之前看的《背包十年》還是今天的《轉(zhuǎn)山》,推崇者都不約而同得選擇了一個誘人的廣告語:自由。道理誰人都懂,我們不斷選擇被同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所有人都這樣”,方式如何殊同,為的不過就是可以使單薄的一己擁有更大的力量,說為了隨心所欲也許有些夸張,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眾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營銷。
然而不是所有找準需求切入口的營銷都能成功,能長久深入人心的經(jīng)典一定是關(guān)注本質(zhì)表達的。所以,不論是《背包十年》還是《轉(zhuǎn)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應(yīng)該趁著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騎回去就就要騎回來”。在路上的人都喜歡問“旅行的意義在哪里”。在哪里?內(nèi)個溫暖系女聲唱過“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如此拐彎抹角翻來覆去的瞎想之后,我又一次為自己頻繁的糾結(jié)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暫時停下腳步,豈不正是在為了而后的重新啟程鋪磚墊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呵呵,不錯,好借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于潛意識。
若為信仰,即便再貧瘠,也必是百難不死!不是么?
第三篇:??轉(zhuǎn)山電影觀后感范文
今天我觀看了《轉(zhuǎn)山》這部真實紀錄片。片中的主人公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的夢想,僅憑著一張哥哥畫的路線圖和幫哥哥完成愿望的心就孤身一人踏上了去拉薩的漫漫長路。
張書豪的行動讓我驚嘆。他為何有如此大的勇氣只身一人踏上去拉薩危險而又漫長的路?他在路上遇到那些離奇的事件讓我產(chǎn)生無比的好奇。
他憑著自己的勇氣,憑著哥哥到去世還沒完成他夢想的信念,憑著親情的力量,冒著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危險,為了哥哥為了自己一定要到拉薩。一路上,最讓他難忘的是西藏人民那淳樸的笑容和川哥無私的幫助。老奶奶雖然沒有了潔白的牙齒,但笑的卻是那么美麗,慈祥。孩子雖然有些羞澀,但笑的卻是那么陽光,單純。正在修行的女人雖然不能說話,但她們的笑容里卻透著真實,淳樸。川哥對他的幫助銘記在心。他被困在一個大坡上,川哥放下自己的東西,二話沒說拿起他的行李翻過了山坡。折回去又攙扶快堅持不住的張書豪,一次一次的給他鼓勵。腿磨破了,川哥提醒他由于走這種路的姿勢不對,導(dǎo)致身體受到傷害。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貴。由于這種精神在以后的路上張書豪把困難和坎坷一把拿下,欣賞著一路的美景到達那白雪皚皚的山峰。他放飛了一疊彩紙,同時也放飛了所有的激動和夢想。
一種力量支撐著他,讓他勇往直前,不畏困難到達最高峰。這應(yīng)該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精神和榜樣,我將沿著這種精神之路一往直前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