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三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感恩教育觀后感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如約的打開電視機,觀看于丹老師的講座。
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四個內(nèi)容,給我印象最深字的是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男孩,他很愛發(fā)脾氣,因此,他的朋友就很少。有一次,他的爸爸對他說:“你以后要是在發(fā)脾氣,就往這個木樁上釘釘子!”過了一個星期,木樁上的釘子已經(jīng)密密麻麻的了。又過了一個星期,小男孩突然發(fā)現(xiàn)木樁上的.釘子越來越多,于是,他每天都克制自己不要發(fā)脾氣,過了一個月后,釘子從密密麻麻變成了零星了,又從零星又變成了空白。小男孩非常開心,后來,爸爸把他領到了木樁跟前,叫小男孩把樁子上的釘子全部拔掉,可此時木樁上顯現(xiàn)出許多小洞洞,于是小男孩明白了,雖然釘子拔掉了,但對別人的傷害是永遠彌補不了的。從此以后他變成了一個聽話懂事的小男孩。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亂發(fā)脾氣,尊敬長輩,就像媽媽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做一個人見人愛,人 見人夸的小女孩。
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我們應怎樣做人,以后我們應多聽于丹老師的講座,在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己。
第二篇:感恩教育觀后感
主講是以一則預言故事而展開,每每聽到這個故事,都會一次一次地打動著我的心,我相信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都是全身心的付出。而現(xiàn)如今,當孩子聽到這則故事,是不是真的能打動他們幼小的心,能夠體會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他們撫養(yǎng)長大呢?
父母和孩子之間既是愛的結(jié)合體,也是矛盾的結(jié)合體,往往因為有愛而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甚至會形成積怨。
我是一個母親,當我第一天看到我的女兒時,突然覺得我有了孩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可就在昨天,我還是一個人的女兒,而今天我要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要用自己的全部去愛這個孩子。在我小的時候,我的母親很忙,她要照顧全家,還要在外農(nóng)忙,很少陪伴在我身邊,和我一起玩兒。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漸漸長大,完成學業(yè),參加工作,結(jié)婚生子,我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幾乎全部用來陪伴我的女兒,她一天天的長大,漸漸的有了自己的喜好,我們往往會因為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而相互爭吵。孩子是任性的,父母是固執(zhí)的,矛盾因此產(chǎn)生。有時,我在想:是不是對孩子管得太多了,總是一廂情愿的希望,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少碰荊棘,想給她的人生道路上點上一盞指明燈,但結(jié)果總是不隨人愿。于丹老師講了他大學時登泰山的經(jīng)歷,她走了兩條不同的路,最終都能夠到達頂峰?;蛟S我們還是不了解我們的孩子,或許我們的孩子也想走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完成她的人生目標。我們作父母的也應該反思,孩子不是我們的復制品,不應該一定要按著我們的路走下去,可能在她人生的道路上,幫助她選好自己的人生目標,鼓勵她堅強的走下去,是對她最好的愛。
于丹老師講到“仁”,也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仁”或“不仁”。對此我也深有感觸,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個體,是不能脫離社會的這個整體而獨立存在的,父母有責任有義務教導孩子如何和周圍的人打交道。學齡前的孩子,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如果我們經(jīng)常和孩子發(fā)脾氣,打罵孩子,甚至不考慮他的個人感受,固執(zhí)己見,這會對孩子的人格是一個很大的傷害。當他進入到校園,周圍有很多性格各異的孩子,她會很難和同學們建立和善的關系。試想一下,我們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想給他最好的,可這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嗎?我們會經(jīng)常在路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孩,掙脫了家長的手,一直往前跑,家長就在后面喊他,叫他,狠狠的批評他,死死的抓住了這只小手。這個孩子在馬路上跑的時候,并不是他勇敢,而是他并不知道危險的所在,他的好奇心迫使他干各種各樣危險的事情。我們家長也可能在這個時期,漸漸的打擊了他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而沒有更好的引導他。這種好奇心和自信心的缺失,將會影響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現(xiàn)在的孩子在一起玩,不是跳皮筋、踢毽子、跳山羊,而是一群孩子圍在一起打游戲,要么就是追逐打鬧,要么就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互相攀比誰的最好玩,各夸各的好。就這樣孩子漸漸的獨立,沒有團隊競爭意識,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當事情的發(fā)展違背了自己的意愿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手足無措或不敢面對困難,難道這就是我們家長花重金給孩子的愛嗎?
聽完這次《感恩教育》的講座,我深深的感覺到,在很多家庭,不是孩子不會感恩,而是我們家長在很大程度上讓孩子有了依賴,有了對物質(zhì)的攀比等等,讓孩子們覺得一切來之容易,更不會珍惜,包括父母的愛。
教育好一個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在我們還不是父母的時候,沒有一堂課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合格的父母,可如今不論我們是不是合格的父母,都上了崗,所以,只有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最后,祝愿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第三篇:感恩教育大會觀后感
我是一個很任性的男孩子。今天早上我觀看了“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節(jié)目,里面的于丹老師講到:
一位教授帶著他的是個學生去上了一堂心里活動課,教授說:‘你們必須要經(jīng)過一間漆黑的屋子,屋子里有風險,你們要一個挨一個緊跟著我,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是!“他們開始走進去了,在漆黑的小屋子里面,同學們都小心翼翼的`緊跟在教授后面,就在這時同學聽到一聲”吧嗒“,原來是教授開了一盞燈,同學們一看驚呆了,原來剛才走過的是一條狹窄的獨木橋,獨木橋下面有幾十條鱷魚等著吃。這時,在教授的催促下有兩個同學冒著生命危險返回了。還有八位同學,教授又開了兩盞燈,那八位同學又往下看了一下,有一張細細的網(wǎng),于是,又有六位同學返回了,還有兩位膽小如鼠的同學不管教授怎么勸導也不過去。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海邊,我們來到了海邊,媽媽與弟弟來到了沙灘上,挖一個水坑讓我洗腳,我到泥巴里去抓螃蟹,沒抓幾只螃蟹,我又看到了一只比我抓到的更大的螃蟹,我想也沒有想,不料一腳踏進去,被陷進了海泥里,我用力的掙扎著,怎么也拔不出來,這時媽媽又離我很遠,周圍又沒有一個大人,我想:我放棄鞋子,把腳拔出來,最后在我的努力下把腳給把出來了,我垂頭喪氣的走回了沙灘,把這一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夸獎我,能在危機時刻,勇敢處理困難。最后我光著腳丫回家了。
我很尊敬這兩個同學,同時后面那六位同學經(jīng)過教授的鼓勵下也走了過去,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也要像那十位同學走獨木橋一樣,我們要刻苦學習,要戰(zhàn)勝學習中的困難,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