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五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篇:感動中國觀后感
鄭州戲曲圈里有這樣一位老藝術(shù)家:臺上兢兢業(yè)業(yè)唱好戲,臺下盡心盡力做善事,戲迷們夸他是德藝雙馨的好人,他就是74歲的王寬。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xù)收養(yǎng)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yǎng)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 上臺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但王寬依舊堅持每天騎著自行車,一家一家茶館地跑,常常晚上六七點就去了茶館,等到天亮才回家。后來為了能夠讓更多人點他的戲,王寬又學起了川劇變臉。如今,王寬夫婦苦心撫養(yǎng)的幾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兩口卻還在堅持資助老家的孩子。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辦起一個孤兒藝校,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余熱,讓這些孩子學到一技之長。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父母為6名孤兒去賣唱
73歲的王寬曾是豫劇名角,在河南乃至全國,對于豫劇粉絲而言,早已經(jīng)家喻戶曉。
在他的家里,墻上掛滿了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上,王寬和老伴的身邊聚著他們的孩子。那是他們收養(yǎng)的6名孤兒。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并反哺這個大家庭。
說起參加感動中國的頒獎儀式,王寬告訴記者,很激動,我先上臺然后我老伴上臺,接著孩子們都上臺了!白巖松還邀請他現(xiàn)場唱了一段豫劇。
1991年,王寬和老伴遇到了名叫袁前良的孤兒,從那時起,王寬家的成員開始不斷壯大了。喪父的汪海波、父母雙亡的汪文勝等6個孩子,先后被王寬收養(yǎng)。加上王寬患有漸凍癥的外孫王海龍,王家的常住人口達9人之多。
王寬擔任過河南豫劇團的業(yè)務(wù)團長,國家一級演員而這個獲得過眾多榮譽的國家一級演員,卻曾為養(yǎng)活自己收養(yǎng)的孤兒,和老伴走進茶樓,開始賣唱生涯。王寬的老伴王淑榮說,有時在茶樓候場一整晚,沒有一桌客人點唱,王寬這個國家一級演員也被剃光頭,而他放棄一個藝術(shù)家堅守幾十年的清高和尊嚴,只是為了他和他收養(yǎng)的6個孩子的生活。
我負責掙錢,老伴負責照顧家。王寬告訴記者,在自己的賣唱生涯中,只要沒有去外地演出,他就風雨無阻地去茶樓唱戲。
兒女們反哺報恩的最美家庭
凡事就怕認真和堅持。曾經(jīng)有人不止一次地勸我放棄,但我從沒有放棄的念頭。王寬說。
在王寬家里,如今擺放著中華慈善獎最美家庭中國好人榜等很多獎杯與獎狀。感動中國這項國內(nèi)最高級別的大愛榮譽,被他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王寬從未想過自己會獲得什么榮譽,就像多年前,他收養(yǎng)這些孤兒時,從沒想過自己未來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他說,從收養(yǎng)第一個孩子起,自己就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因為我們這種愛心,不是一天兩天積成的,也不是一件事兩件事積成的。王寬的父母都已經(jīng)去世,我家里也沒什么人了。但我們家鄉(xiāng)觀念特別強,還是想著要經(jīng)常回去看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親戚鄰居。王淑榮說。
他們收養(yǎng)的孤兒如今都已成家立業(yè),但每逢周末、假日都會回來。2017年6月,王寬的外孫王海龍和5名孤兒一起登上了《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他們的夢想是為王寬二老辦一場金婚典禮。最終,夢想助理團全票通過,朱時茂更是當場落淚,而王寬夫婦也第一次穿上婚紗禮服。
曾經(jīng)的孤兒們,也從小得到了王寬的真?zhèn)?,每人都會一種樂器。王寬說,團聚之時,他們圍在一起唱上一曲,成了自己和老伴最幸福的事。
王寬家成了傳遞溫暖的火種
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不僅是因為王寬將6名孤兒養(yǎng)大,更重要的是,一份堅持的愛如今已經(jīng)在孩子們的身上延續(xù)了下來。
在此次感動中國頒獎過程中,王寬還遇到了同樣獲獎的郎平等人。他們身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像郎平、閻肅,他們?yōu)閲腋冻隽四敲炊?,那種大愛奉獻值得我們一家學習。王寬說,現(xiàn)在自己年齡大了,如何讓這個小家的溫暖傳遞下去,是他接下來要做的。
誰都要掙錢,而掙錢看你怎么花。王淑榮告訴記者,2017年王海龍從《中國夢想秀》得到了25萬元捐助,在第三天他就捐給了西安的一位病人。 2013年年底,得知河南好人劉東興患白血病無錢醫(yī)治,王寬帶著孤兒們在紫荊山公園義演,將得到的16000多元全部捐了出去。
相比被邀請演出,更多的人是去求助王寬演出。有人因患病沒錢治療,來請我去義演幫他們籌款。王寬說,面對這種請求,他從不會拒絕,而這種幫助正是這個家的延續(xù)。
第二篇:感動中國觀后感
磨刀老人吳錦泉的事跡,在南通早已家喻戶曉。老人繼去年入圍央視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后,今年再度入圍。上個月22號,中央電視臺開放2015年度《感動中國》候選人投票平臺,老人得票數(shù)目前已經(jīng)突破191萬。至今仍有不少市民,每天堅持為老人投票。
吳錦泉,一位磨刀老人的事跡感動了通城。盡管已到耄耋之年,僅靠磨刀為生,生活非常清苦,他卻樂善好施,將磨刀得來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年復一年,老人共捐出了4萬多元。老人說過,堅持公益是他的一份心意。人們競相為他投票,正是被他的精神力量感染,被他樂此不疲地投身公益慈善的熱情所感動。
吳錦泉是一位老人,他自身屬于需要關(guān)懷的弱勢群體。但他并沒有簡單地滿足于被關(guān)懷,而是努力地發(fā)散自己的光與熱,為公益慈善事業(yè)貢獻力量。4萬多元,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對于一位以磨刀為生的老人來說,他的這4萬多元可能就是他收入的絕大部分。扶危濟困、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老人持之以恒地投身公益慈善事業(yè),他的這份執(zhí)著值得其他人學習。通城百姓競相為他投票,從老人的得票數(shù)我們能夠感知到社會道德文明的溫度。這說明,他的事跡已經(jīng)感動了很多人。至今仍有不少市民,每天堅持為老人投票,這是道德的力量、文明的力量。
人們被磨刀老人感動,更需要拿出向磨刀老人學習的實際行動。磨刀老人磨刀一次也就賺個一兩元,4萬多元是他磨刀上萬次才能得到的收入。不少人干著的工作比老人光鮮,掙的也比老人多。我們要努力掙錢,做物質(zhì)上的富翁,同時也應(yīng)該努力做精神上的富翁。人皆有同情心、惻隱之心。我們的身邊或許就有老弱病殘孕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對于他們,我們不能一毛不拔,而應(yīng)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其實,人生的際遇千變?nèi)f化。我們的幫助,能夠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堅定生活的信念。磨刀老人能夠積極為公益慈善事業(yè)貢獻力量,我們每個人也應(yīng)該為建設(shè)文明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為困境中的人提供幫助,社會道德文明之花將才會激情綻放。
我們都是社會的成員,社會成員之間需要守望相助。2013年12月,中國志愿服務(wù)聯(lián)合會發(fā)布“鄰里守望”志愿服務(wù)活動倡議書,號召人們從關(guān)愛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你我做起、從日常做起,關(guān)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nóng)民工和殘障人士,用志愿服務(wù)使每一個遇到困難、渴望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關(guān)愛。磨刀老人,樹立了投身公益慈善事業(yè)的標桿。投身公益慈善事業(yè),讓守望相助精神落地生根,每個人都要激發(fā)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形成守望相助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道德文明的溫度,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第三篇:17《感動中國》觀后感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
――題記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
其中王寬很讓我感動,他是鄭州戲曲圈里的一位老藝術(shù)家,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xù)收養(yǎng)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yǎng)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他的頒獎詞是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圣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nèi)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于眼淚的背后,我收獲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nèi)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第四篇:17《感動中國》觀后感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給我們心靈上的洗滌,精華我們的心靈。為了中國夢的實現(xiàn),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xiàn)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
第五篇:感動中國觀后感800字
張桂梅同志是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yè)莫過于教師——他們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青春點燃青春,用夢想照亮夢想。
每一名站在講臺上的師者都值得我們尊重,授業(yè)傳道成了他們生命的選擇,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一個人,她不僅為師為表、傳道授業(yè)、解惑答疑,她還是136個孤兒的“媽媽”,19年來在她的呵護下,一個個孤兒健康成長,走進學堂;她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女子免費高中——云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中,照亮了貧困山區(qū)1645名女孩邁向大學之路。她叫張桂梅,是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也是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杰”“全國十佳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全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她,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人間大愛,為孤兒、也為祖國,托起了明天的.太陽。
命運無情,人間有愛。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孩子,卻用一個偉大的母親的懷抱,溫暖了136名孤兒的生命?!昂⒆?,別怕!以后,我就是你們的媽媽,這里就是你們的家了?!币痪浜唵蔚脑挘瑓s是最偉大的承諾,是最堅強的擔當。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為孤兒們建起了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為他們托起了命運的未來。
桃李春風,師恩難忘。張桂梅,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總是把貧困山區(qū)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心頭。她深刻認識到貧困山區(qū)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為解決孩子讀書費用問題,她四處籌資、多年奔走,2008年成功創(chuàng)辦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把紅色文化融入校園辦有理想信念的教育,11年來,女子高中改變了1645個農(nóng)村女孩的命運,也改變了1600多個農(nóng)村家庭的命運。
傳道授業(yè)的光輝崇高,興家庇幼的大愛偉大,張桂梅,用瘦弱的身軀為我們留下了頂天立地的精神光華。我們雖不在教師的崗位,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傳遞愛也是我們應(yīng)盡的職責和本分。我們應(yīng)當學習她的崇高精神,舍己為人民,大愛暖人間,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時刻溫暖別人,用真情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