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初中數學縣級培訓心得體會(推薦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數學縣級培訓心得體會(推薦6篇)》。
第一篇:初中數學培訓心得體會
10月21下午,晉江市初中數學教師一行100余人到達莆田市第九中學和哲理中學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封閉性培訓,在這七天的時間里,共舉行了16節(jié)課的同課異構和6場專家講座,在此期間,我從授課教師和專家講座中學到許多數學經驗,也針對自身的一些不足進行了反思和改進,現總結如下:
一、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觀念,提倡教師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什么,是教學的材料,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教學實際不同,教學的目標有別,教學中使用的材料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師應根據大綱要求,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自主地選擇、組織適合自己需要的教學材料,而不能過分依賴手中現成的課本。
教師應當潛心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意圖,分析教材的優(yōu)勢和弱點,認認真真地用好教材,充分發(fā)揮教材的積極作用。
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就要從實際出發(fā),取教材之長、補教材之短,“自編”適合自己教學需要的教材。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自己必須首先學會客觀求實地看待教材,自主創(chuàng)新地選擇、組織和使用教材。
在這一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同課異構中,十六位教師均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自編情景引入、例題和練習題,跟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同課異構教研模式更能促進教師全面發(fā)展
為了準備莆田市的這一節(jié)同課異構課,我校數學組進行了專題磨課,在教研活動中,各位組員各抒己見,深入研討,立足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聽課結束后的交流會上,所有與會老師都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與想法。通過交流、評議、對比分析、同伴互助和專業(yè)引領,推動教師積極開展教學反思。通過同課異構,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鑒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讓老師們從“異構”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此次“同課異構”聯合教研活動的開展,促進課堂優(yōu)勢互補,拓寬了老師們的視野,使老師在比較、反思和研討的過程中,思維得以碰撞,靈感得以激發(fā)。通過觀摩學習,有利于老師們借鑒別人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課堂教學。
三、一線教師應隨時關注中考改革新動向,做到與時俱進
首先,從考試科目到考試形式都發(fā)生了比較大的改變,考試學科從九個學科到十個學科的轉變,體育作為中考考試學科進入了總分的計算,考試形式也將從10科舉行學業(yè)考試,變成語數英學科450分,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學折算成310分,再加體育40分,總分為800分;其次,中考考試評價也將發(fā)生了較大程度的改變,一是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是本次中考改革的一大重任,從20xx年秋季新生開始,20xx屆將建立一個“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招生錄取模式;二是克服高中招生唯分數論的弊端,改革后將考試科目分為必考學科、選考學科和體育考試,真正發(fā)揮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
四、作為一名教師,應立足校情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教學質量
錢偉長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教書,就不是老師;如果你不研究,就不是好老師。因此,教師要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一是教師要轉變觀念,認清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曾經,我和大多數一線教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yè)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著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為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教師要明確定位,立足校情開展教育科研的課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教師怕做課題,是因為感到教育科研無從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該干些什么,找不到課題的切入點在哪里。我們進行教育科研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我們開展教育研究的問題或者方向應該來源于自己或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比較具體的應用性問題。我們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學校的各項活動中、班級的管理,課程開發(fā)等是否有值得關注的點。
三是教師要進一步梳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課題研究的門路。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我們要進一步去認真學習,從而讓我清晰了開展課題我該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為我今后開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是教師要理清思路,明確教育科研論文的寫作要求。一直以來,研究論文的寫作是教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很多想法,但是寫起來總是感覺不到位、不清晰。而陳清華院長從選題,如何進行課題立項申報,說課題,怎樣“做”課題,寫課題,評課題等方面進行講解,讓我收獲頗多。通過這次的學習和培訓使我清晰地認識到,要使自己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從實踐中汲取營養(yǎng),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內容,實現教育科研的不斷深入與自己專業(yè)的持續(xù)成長。而我也會將這次學習當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yǎng),在成為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五、立足課堂,以生為本,逐步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
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任何“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yǎng)”為背景、底色。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鉆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fā)現。換句話說,對于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我覺得:
一、教學過程要從激發(fā)學生自發(fā)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好習慣。教師只是配合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而發(fā)揮作用。這一教學思想雖然在上學時已經了解,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常常因為找不到出口而難于落實,學習了核心素養(yǎng)之后不僅從思想上,更從“從學出發(fā)”為抓手,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二、課堂教學要從“片面教授”提升為“全面發(fā)展”,應以傳播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良好習慣,這些對學生是終身受益的,因為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最終落腳點。通過數學文化的學習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學習的認同感。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個基礎學科,其根本的目的不是訓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計算技巧,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
三、教學成長要從經驗積累上升為科學研究。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斷完善進步的過程,數學學習尤其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這使我認識到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要多問多學多積累,并要勤于筆耕,善于思考,將教學研究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huán)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yǎng)。
總之,通過本次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訓,在思想方面讓我更加明白教師職業(yè)的生命價值、教師工作的特殊意義,實踐方面我會通過研讀課堂教學紀實和點評找到差距,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感到受益匪淺。
第二篇:初中數學教學心得
教材與學情:
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它是把一些實際問題轉化為解直角三角形的數學問題,對分析問題能力要求較高,這會使學生學習感到困難,在教學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信息論原理:
將直角三角形中邊角關系作為已有信息,通過復習(輸入),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貯存);再通過例題講解,達到信息處理;通過總結歸納,使信息優(yōu)化;通過變式練習,使信息強化并能靈活運用;通過布置作業(yè),使信息得到反饋。
教學目標:
⒈認知目標:
⑴懂得常見名詞(如仰角、俯角)的意義
⑵能正確理解題意,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
⑶能利用已有知識,通過直接解三角形或列方程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⒉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靈活性。
⒊情感目標: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利用解直角三角形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理解題意,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信息優(yōu)化策略:
⑴在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探究中,神經興奮,思維活動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
⑵在歸納、變換中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創(chuàng)造性。
⑶重視學法指導,以加速教學效績信息的順利體現。
教學媒體:
投影儀、教具(一個銳角三角形,可變換圖2-圖7)
高潮設計:
1、例1、例2圖形基本相同,但解法不同;這是為什么?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探求狀態(tài)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將一個銳角三角形紙片通過旋轉、翻折等變換,使學生對問題本質有了更深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輸入并貯存信息:
1.提問:如圖,在Rt△ABC中,∠C=90°。
⑴三邊a、b、c有什么關系?
⑵兩銳角∠A、∠B有怎樣的關系?
⑶邊與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提問:解直角三角形應具備怎樣的條件:
注: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條件由投影給出,便于學生貯存信息
二、實例講解,處理信息:
例1.(投影)在水平線上一點C,測得同頂的仰角為30°,向山沿直線 前進20為到D處,再測山頂A的仰角為60°,求山高AB。
⑴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⑵分析:求AB可以解Rt△ABD和
Rt△ABC,但兩三角形中都不具備直接條件,但由于∠ADB=2∠C,很容易發(fā)現AD=CD=20米,故可以解Rt△ABD,求得AB。
⑶解題過程,學生練習。
⑷思考:假如∠ADB=45°,能否直接來解一個三角形呢?請看例2。
例2.(投影)在水平線上一點C,測得山頂A的仰角為30°,向山沿直線前進20米到D處,再測山頂A的'仰角為45°,求山高AB。
分析:
⑴在Rt△ABC和Rt△ABD中,都沒有兩個已知元素,故不能直接解一個三角形來求出AB。
⑵考慮到AB是兩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而CD是兩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而CD均不是兩個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但CD=BC=BD,啟以學生設AB=X,通過 列方程來解,然后板書解題過程。
解:設山高AB=x米
在Rt△ADB中,∠B=90°∠ADB=45°
∵BD=AB=x(米)
在Rt△ABC中,tgC=AB/BC
∴BC=AB/tgC=√3(米)
∵CD=BC-BD
∴√3x-x=20 解得 x=(10√3+10)米
答:山高AB是(10√3+10)米
三、歸納總結,優(yōu)化信息
例2的圖開完全一樣,如圖,均已知∠1、∠2及CD,例1中 ∠2=2∠1 求AB,則需解Rt△ABD例2中∠2≠2∠1求AB,則利用CD=BC-BD,列方程來解。
四、變式訓練,強化信息
(投影)練習1:如圖,山上有鐵塔CD為m米,從地上一點測得塔頂C的仰角為∝,塔底D的仰角為β,求山高BD。
練習2:如圖,海岸上有A、B兩點相距120米,由A、B兩點觀測海上一保輪船C,得∠CAB=60°∠CBA=75°,求輪船C到海岸AB的距離。
練習3:在塔PQ的正西方向A點測得頂端P的
仰角為30°,在塔的正南方向B點處,測得頂端P的仰角為45°且AB=60米,求塔高PQ。
教師待學生解題完畢后,進行講評,并利用教具揭示各題實質:
⑴將基本圖形4旋轉90°,即得圖5;將基本圖形4中的Rt△ABD翻折180°,即可得圖6;將基本圖形4中Rt△ABD繞AB旋轉90°,即可得圖7的立體圖形。
⑵引導學生歸納三個練習題的等量關系:
練習1的等量關系是AB=AB;練習2的等量關系是AD+BD=AB;練習3的等量關系是AQ2+BQ2=AB2
五、作業(yè)布置,反饋信息
《幾何》第三冊P57第10題,P58第4題。
板書設計:
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
例1已知:………例2已知:………小結:………
求:………求:………
解:………解:………
練習1已知:………練習2已知:………練習3已知:………
求:………求:………求:………
解:………解:………解:………
第三篇:初中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0xx年xx月xx日,我們一行7人到興福中學參加由縣教研室組織的初中數學教師培訓會。上午聽了兩節(jié)課,一是興福中學的韓翠華老師的試卷講評,最大特點是變式題的運用。這種方法非常實用,它能對學生所出現的錯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做此種類型題的思路也開闊了,有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二是博興實驗中學的韓冰老師的閱讀理解專題,例題典型,講解透徹,講練有機結合,充分利用類比和轉化,并且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簡記。下午,老師們進行了交流討論。這次教師培訓,令我豁然開朗。從精彩的講課中,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初中化學資源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學習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學習,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
總之,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于新課改的發(fā)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于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fā)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第四篇:初中數學繼續(xù)教育心得感受
通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這次培訓讓我難忘,不僅使我更系統的把握新課程,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專題學習,互相評論,互相討論,集眾師之見,使我的眼界得以開闊,并且對于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認識,
同時也對自己的心態(tài)和角色進行了調整――原先想既然是遠程培訓,也不會很緊張,可是從培訓的第一天起,就體會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讓這每天的聽、想、寫等無形的壓力趕的無影無蹤。培訓真的是既太緊張?zhí)量?在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和視頻學習中:不但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讓我對新課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第五篇:初中數學繼續(xù)教育心得感受
為了適應各專業(yè)的發(fā)展,近年來,我院加強了對護士的繼續(xù)教育。在學習中,我們護理工作者提高了業(yè)務素質,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就我院在開展繼續(xù)教育實踐中的幾點做法介紹如下。
1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護士心理素質
職業(yè)道德是護士必備的基本素質,如何提高護士的素質是當前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們認為,沒有正確的職業(yè)意識,沒有心理適應能力和工作責任心是不可能做好護理工作的。只有情緒穩(wěn)定的護士,才能為情緒緊張而多變的病人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因此,對年輕護士的心理素質和職業(y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科室內緊張的工作環(huán)境,尤其是病情危重的病人,對情緒穩(wěn)定差的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首先進行基本素質訓練,由技術過硬,工作責任心強,心理素質高的護士,用一對一的方法,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教育年輕護士。使她們在平時工作中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同時對她們進行護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提倡護士長在和不在一樣,檢查和不檢查一樣。因為只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才能在突發(fā)事件和現場搶救病人時處變不驚,才能有助于專業(yè)技能的正常發(fā)揮,而敬業(yè)精神、慎獨精神則是工作的原動力。
2加強專科理論學習,制訂訓練計劃
作為一名護士應熟練掌握??评碚?,因此我們對護士定出每年、每月的學習計劃,由各科室護士長分配,讓高年資護理骨干分別準備題目,在科內進行小講座,并請本科室主任或醫(yī)生進行講課。在實際工作中,結合每次重病人搶救病例,講解護理問題及對策,并提出針對性強的相關問題,通過周有大查房、月有重點查房、季有安排的計劃訓練,從而提高護士的專科理論水平。
3加強新護士的培訓,嚴格帶教培養(yǎng)
根據護士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通過考評經過護理部的審查,確定帶教老師來進行帶教。為使新護士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促使她們積極主動、有目標地掌握專科技能。同時還要求她們熟悉科內護理工作重點,突出危重病人的護理,尤其是觀察病情、基礎護理等護理工作。培養(yǎng)對病情觀察的敏銳性,使護士一開始就對專科護理重點有所了解。在帶教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骨干力量,以良好的言傳身教給新護士樹立一個榜樣作用,加強工作責任心和自覺性,提高護士慎獨素質,自覺把職業(yè)意識貫徹到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4加強臨床技能水平,定期護理查房
選擇較為典型、診斷明確、病情復雜的危重病人,結合臨床病例,組織護士從生理、病理、臨床癥狀、體征;從治療到并發(fā)癥的護理進行發(fā)言討論。及時有效地制訂護理計劃通過查房提高護士調查、分析綜合判斷能力,大家互相交流,既可以鞏固掌握理論知識,又可以熟練急救技術。對病情特殊的病人,護士要深入了解病情,發(fā)病原因、治療、護理問題以及應嚴格觀察的內容等,護士長及時給予督促指導。
5加強醫(yī)護交流,參加科主任查房、死亡病例護理討論
要求護士參加危重病人、疑難病例討論,并提出相關問題。在相互溝通中,提高護士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能力,有利于全面查找病人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采取護理措施。護士長和專業(yè)護士從醫(yī)生查房中獲得病人信息,把了解到的病情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利用晨會早交班,轉達到每一位值班者,使整體護理得以暢通運行,通過死亡病歷護理討論提高護理人員的判斷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6加強科室間交流,參觀學習與短期培訓相結合
科室建立訓練計劃,每月按計劃實施,并參加醫(yī)院的形式訓練、護理部定期講課,護士長到其他科室學習,將其他科室的優(yōu)點及經驗帶回本科室,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采取參加短期培訓班,以彌補知識不足。
7加強信息技術在臨床的應用
通過醫(yī)院圖書館或通過網絡進行護理知識信息查閱,護理部在網上進行答題訓練,使知識面不斷拓寬。經常查閱國內外雜志的新動向、新技術與臨床工作結合,再以授課形式讓全體護士了解,讓護士不斷更新知識,讓護士掌握本??频淖o理進展,使護理水平有進一步提高。
在職護士的繼續(xù)教育是實施整體護理的重要基礎,是提高護士業(yè)務水平的必要條件,是醫(yī)院生存發(fā)展的堅定基礎,我們認為護理人員只有深入開展繼續(xù)教育學習,用所學到新的知識、積累的新經驗應用于臨床,才能不斷提高護理質量,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第六篇:三年級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我想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從而真正享受到數學帶來的快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彼栽诮虒W中要努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優(yōu)質因素。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教師共同探求的一個問題。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興趣的東西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讓學生產生一種新奇的感覺,從而產生一種主動探索的欲望。
第二步:動手操作,發(fā)展興趣
玩是人的天性,更是兒童的最愛。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教育的成功在于活動,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實踐也證明:通常自己讀過的能記住10%,自己聽過的能記住20%,自己看過的能記住30%,自己說過的能記住70%,而自己做過的能記住90%??梢姡谡n堂教學中,多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多種感官投入學習活動,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第三步:成就體驗.保持興趣
每個人都愿意聽到別人的贊揚,渴望獲得成功,小學生更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表揚學生,讓其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對學習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特別是對學困生,老師必須想方設法,使他(她)有成功的可能,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可以是一句贊揚的話,也可以是同學的掌聲或是一朵小紅花,都能讓他(她)獲得成功的體驗。
第四步:聯系生活,增添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盡管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但學生往往把學習知識與生活實際相分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多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自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那么他學習數學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負擔,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