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英語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大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英語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大全)》。
第一篇:中學英語學科暑期的培訓心得體會
關于中學英語學科暑期的培訓心得體會
2017年8月15日至16日,區(qū)中學英語學科暑期培訓活動在鎮(zhèn)江實驗學校如期舉行,我全程參與了本次培訓,做到不遲到、不早退,認真聆聽、記錄與反思。雖然培訓的時間不長,但培訓內容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我在思想上、業(yè)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受益匪淺,我的觀念得到了更新、知識得到了拓展、團隊精神進一步增強、教學熱情進一步提升。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明確了新學期努力的方向。此刻我把培訓中的心得與體會與各位英語教師共勉。
一、聆聽專家講座,感受名師風采。
第一天上午市教研員萬紅紅老師針對英語音標和詞匯教學為我們開設了精彩講座,她深入地闡述了新課標的要求和一些專家的觀點,提醒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在此基礎上善于去總結教學經驗和勇于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教師一定要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chuàng)造。最重點的一點就是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貼近生活,符合學生的需求,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不是告單純的記、背和抄的方法來提高學生成績。
第一天下午區(qū)小學英語教研員戴天揚老師帶領全體初中英語教師“零距離”了小學英語的教和研。她列舉的一個個生動典型的教學案例讓我們明確了該教什么和怎樣教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我感覺小學教師們勤于思考,善于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得孩子們中在愉快、豐富的課堂中學習,所以自然而然地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就比較高。因而我們初中英語課堂也要傳承這種有效地做法,在如何實施趨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的課堂結構方面多做文章。我們的教學活動不僅要立足常規(guī),更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運用英語的能力。此外,小學英語的區(qū)域教研更是一個亮點,從初稿研制到教后反思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力爭做到了精細化。優(yōu)秀學校和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已經逐步體現(xiàn)出來,薄弱學校和教師越來越少,尤其是青年教師在集體研討的過程中成長速度非常之快。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二、努力鉆研,充實自己
在我區(qū)教研員錢老師的安排下第二天上午由我做了題為《走出誤區(qū) 因課制策――英語習題講評課之我見》的講座,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當我接到此項任務后,我利用暑假的時間精心做了準備,將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進行了反思與整合。之所以選擇這個話題是因為目前在全區(qū)英語教師的`通力合作之下,我們在教學案的研討和新授課的教學流程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們還可以在教學案或試卷講評方面有所突破,使得教學成效最大化。習題的講評是新課知識的延續(xù),有效的講評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知識能力水平,查漏補缺,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通過習題講評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相互理解,促使教師尋找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方面的不足,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思、自我改進,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我主要從引導教師走出講評課的誤區(qū)、幫助教師正確理解講評課的概念、明確講評課的目的和如何優(yōu)化講評課的策略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內容中呈現(xiàn)的較多的是自己的實際做法,我想通過拋出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探討,以便收集更多的優(yōu)秀講評課的案例。
此次培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見識。今后,我會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帶動下,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在教材的鉆研上多下功夫,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將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爭取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英語教師!
第二篇:英語暑期培訓心得
今年有幸參加了濰坊市初中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在這兩天的時間里,我們的教研員王曉春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給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然后聽取了濰坊八中的劉向紅老師和青州子弟學校的堅愛紅老師的兩節(jié)高質高效,風格迥異的觀摩課,讓我們獲益匪淺,深受啟發(fā)。
曾幾何時,我們的課堂一直處在追求成績的跑道上,王老師給我們提供展示了來自于學生的呼聲,他們在問卷“你覺得最能激發(fā)你學習積極性的方式是?”這個問題上毫不猶豫的回答了“自己成功的體驗”;他們在“你最喜歡什么樣的英語課堂的開頭?”上一致要求“聽唱歌曲、獲得西方文化知識和游戲”,他們在“最討厭的英語課堂”的問卷上異口同聲“呆板、無趣”。這就是我們的學生對英語課堂的呼聲。聯(lián)想自己的課堂,確實是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還總是在說“學生底子薄,就不感興趣”,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課堂開頭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講講講,練練練。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是一點都不錯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端正思想,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而不是從教師自己出發(fā),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滿足他們的興趣需要。
不知從什么時候,我們的初中英語習題越做越難,處于C層D層的學生越來越多,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今天王老師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及時的.問題:“初高中銜接,我們初中英語老師該做什么?”需要長篇大論,大講特講高中的語法嗎?不需要;需要的是打好基礎,打好語音、音標、詞匯、初中語法和閱讀的基礎。就語音、音標而言,學生只要看見音標會讀,根據音標會寫即可;就詞匯而言,我們要教給他們識記單詞的方法;就語法而言,我們要根據“低起點,高興趣”的原則展開教學,學生能區(qū)分詞性、句子成分即可;涉及到閱讀,我們要大量的開展閱讀,讓學生生活在閱讀的世界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王老師最后總結了一句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要人為增加難度。
王老師還給我們一線的教師提出了一些建議:1、要不斷吸收知識,更新知識結構。2、多對教材進行研究,提高自己中外文化的修養(yǎng)。3、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這樣一來,才能身體力行,帶領學生共同開展閱讀;才能給學生挑選一些更加適合他們的視頻文化材料;才能滿足他們各種興趣的需要。
王老師還提出了“教師如歌者”的理念,同一首歌,演唱者不同,風格迥異,或蒼涼,或甜美,或憂郁,但是恰合演唱者的風格;課堂是我們的主陣地,教學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們老師性格不同,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讓我們學習不同的歌者,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共同來提高我們的英語教學水平。Just do it!Everything is possible!
第三篇:暑假培訓心得體會
培訓活動已經進行了八天,這八天是緊張而充實的,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不僅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觀念的更新了。
給我們講課的老師都是我們仰慕的專家、學者、教授。他們來自通過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以后每上一節(jié)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通過利用網絡這便捷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北京師大、華師大這些知名學府,這些閃光的名字常常出現(xiàn)在核心的語文教學報紙、雜志上。他們豐厚的學養(yǎng)、全新的教學理念是我們仰慕和追隨的目標。對于長期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的我們來說,有機會當面聆聽他們的教誨,當面向他們請教教學中的困惑,這該是何等幸福、何等的振奮!專家們從理論的高度,高屋建瓴,見解獨到。更為難得的是專家們結合高中教學實際情況,舉了許多教學案例,講解透徹,講座做到了理論好實踐相結合,做到大學研究和高中實用性統(tǒng)一。
感受最深的是教授給我們展示的兩種評課方式即復盤式評課和追問式評課,使我們眼前一亮,感受非常新鮮。尤其是復盤式評課這種方式,我覺得既新穎又實用。傳統(tǒng)的評課大多談感性認識,評課者不可避免的帶有自己的好惡,隨意性比較大。而這種復盤式評課卻是從理性出發(fā),通過上課者回憶再現(xiàn)上課的目標、內容(任務)、學生活動,以及達到的效果,一一把它記下來,這樣這節(jié)課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哪些是優(yōu)點,哪些是缺點,也就一目了然了。這樣就杜絕了評課的隨意性,讓評課者和被評者站在平等的位置。
我在聽講座過程中常常深思反省自己的高中教學,我已經教了二十多年的書,原本以為有了點經驗和成績,但是經過這幾天的學習,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在稀里糊涂的教。我曾經一直認為在教學上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因此我在前幾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后總結,幾乎每天都在重復這樣的三步曲。隨著培訓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充實自己,那么,他的教學在達到一定程度后就難以提高了。
通過培訓,我明白了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不斷的搜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yè)知識。一定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