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山東臨沂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山東臨沂導游詞》。
第一篇:臨沂云蒙景區(qū)導游詞
春天,在這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伴著和煦的春光,我來到了位于孫伯東北部的云蒙山。領(lǐng)略這3A級旅游勝地的風采,感受這古時兵家必爭之地的傳奇,一睹這“小泰山”的神秘。
云蒙山又名琵琶山,與泰山一脈相承,海拔343米,有觀日峰、攬日峰、燎星峰等五大山峰。在險峻的峰巔上眺望,錦繡河山盡收眼底。穿過云蒙山的山門牌坊,沿著石階拾級而上。山上植被茂盛,風光秀麗。人行走在山上,邊走邊看,意興盎然?!皻v史上鬼谷子曾在此地設(shè)營教學,留下了孫臏、龐涓、袁達、柳木斗智斗勇的美妙傳說”,老人曾告訴我。山上又有孫伯陵、蝎子城、黑風口、奇石嶺、古兵營、古寨門、古寨墻等歷史文化遺跡,更有古井清溪、絕巖峭壁等構(gòu)成的自然景觀;而修真觀、白衣庵、孫臏墓等人文景觀,則更給云蒙山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古老的氣息。
說話間,就來到了半山腰,在此有一口古井它依附于兩座古廟之間,井水清澈、甘甜,每當喝上一口井水,一種莫明的神韻充滿心房,登山的疲憊更是一掃而光,這就是清澈見底、常年不干的——龍王井。山上有白衣庵,是方圓百里遠近聞名的“小泰山”,庵內(nèi)有白衣庵大殿、東西廂房,是人們祈禱平安的圣地。
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指云蒙山,水指龍王井水,圣人不言而喻就是孫臏。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前行,不久便來到了一處其貌不揚的墳?zāi)骨?,其碑文為“齊軍師孫臏之墓”,這位戰(zhàn)國時期的軍事家功成名就后深知仕途的險惡、官場的黑暗,便有了隱退的想法。到哪里去?他想到了從師過的云蒙山,非常安全,便于隱居。他來到云蒙山下,得知袁達和柳木占據(jù)蝎子城,又知二人是窮人出身,殺富濟貧,便生收復為徒之心。他借來兵馬,攻打蝎子城,但由于蝎子城地勢險要,城堡堅固,九蝎擺尾黑風口,不宜強攻,只有巧取,孫臏對此地進行查看,決定在孫伯地方按兵不動,等到冬天城內(nèi)缺糧少草,蝎子入蜇,孫臏擺陣指揮,一鼓作氣,攻下城池,活抓袁達、柳木,并收為弟子。上了云蒙山,隱居起來,死后葬在云蒙山,并建廟祭祀,孫臏的名字也就成了村莊的名叫孫伯嶺,也就是現(xiàn)在的孫伯鎮(zhèn),至今仍經(jīng)常有古墓和古代兵器出土。
告別云蒙山,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她的風采、傳奇、神秘讓我難以釋懷,我愛云蒙山,更愛我的家鄉(xiāng),愛她的一草一木,愛她的一切。
第二篇:山東天崮山的導游詞范文
天崮山又名崮山,地處“蘋果之都”--山東省棲霞市境內(nèi),矗立于棲霞市西北端蘇家店鎮(zhèn),北臨龍口,東銜蓬萊,西眺招遠,四市交界,地勢優(yōu)越。
天崮山山勢險峻、奇峰凸立,異石遍地,懸崖峭壁好似刀削斧劈一般,此番景象只見于江南名山大川,,江北少有,齊魯罕見。因地處群山環(huán)抱之中,長期以來交通閉塞,天崮山幾乎與世隔絕;兩年前探索發(fā)現(xiàn)此山,為其絕倫之美所震撼;于是拓荒鋪路、人文修葺,建為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古樸壯觀的千米木棧道宛若一道天梯盤桓于主景區(qū)山際之間,驚、險、奇、絕,攀登者無不驚嘆!“江北小黃山,世外桃花源”是游客對天崮山最真切的體驗感受!
天崮山主景區(qū)主要由“福、祿、壽、喜、財”五座山峰組成,它們分別對應(yīng)的是“香爐頂、插旗頂、南崮、鴛鴦峰和觀音峰”;靈秀之地,祥和之氣,天崮山、一方采福納祥的風水寶地!
景區(qū)內(nèi)還多有歷史典故和人文遺跡,其中“插旗頂”、“運糧道”、“香爐頂”、“點將臺”等景點地名形象生動的演繹出千百年前唐王東征的傳奇故事。山下的前寨村和后寨村曾是唐王東征的駐軍營寨,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鄉(xiāng)風古樸,民情坦誠,膠東民俗風情保存完整。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里還是著名的艾崮山革命根據(jù)地,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的兵工廠、中心區(qū)政府、渤海銀行、造幣廠、《大眾日報》社都分布于天崮山一帶的村落里,至今多處遺址尚在,甚至房屋保存完好。
走進天崮山,回歸夢里桃源,住木屋、飲山泉、吃山野菜,登天梯觀天街仙霧,沐林海清風、滌蕩心頭重重塵?!?/p>
第三篇:山東天崮山的導游詞范文
清晨,大巴碾過水洼,沖破薄霧,來到了天崮山下。
早晨,登山。那一塊塊石階,一條條棧道連在一起,直通山頂,像是一只巨龍攀附在這奇山上。蒙蒙細雨籠罩著山澗,導游說這天崮山的景色大多是晴空萬里,很少有這種霧繞天崮的景色。的確,這濃濃的云霧,籠罩著整個天崮山,霧里的山峰給人一種似有非有的感覺給整座山增添了些許神秘。我一步一步的向上爬著,豆大的汗珠在額頭上凝聚,隨后又摻著些許雨水滑下。一路上,各種奇石更加凸顯出她的秀美,如“神龜探頭”“神犬守山”。值得一提的是那天然形成的佛像,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技藝,使其宛若活佛現(xiàn)世。最終,我立于“插旗頂”上,俯視群山,延綿不斷,霧的白與山的綠,交相輝應(yīng),煞是好看。在這美麗的景色中,我忘了時間,忘了疲憊,直到下山時我還是不住凝望身后的美景。
傍晚,大巴返回城市,雖離開了天崮山,但那美景卻已烙在我的心中!
第四篇:臨沂云蒙景區(qū)導游詞
臨沂市位于山東省的東南部,東部連接日照,地近黃海,西接棗莊、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地跨東經(jīng)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緯34度22秒─36度22秒,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84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相銜接的立體網(wǎng)絡(luò)。已經(jīng)復航的臨沂機場為國家二級機場,是魯南地區(qū)最大的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麥道82等機型,現(xiàn)已初步開辟了通往全國各地的15條航線。境內(nèi)以4條過境國道和14條省道干線為主,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wǎng),公路總體水平和每平方公里密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兗(州)石(臼所)鐵路、坪(上)嵐(山)鐵路和即將建的哈爾濱至長江三角洲的沿海鐵路大通道在境內(nèi)交匯貫穿東西南北。建成的京(北京)滬(上海)高速公路和日(照)東(明)高速公路在臨沂市內(nèi)形成一個十字形,通車里程達到340公里。
臨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qū)東南部和魯東丘陵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呈西北東南向延伸,控制著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為中心,北、西、東三面群山環(huán)抱。向南構(gòu)成扇狀沖積平原。地形復雜,差異明顯,山區(qū)重巒迭嶂,千峰凝翠,丘陵逶迤蜿蜒,連綿起伏,平原坦蕩如砥,一望無際,河道縱橫交差,碧水如練。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陰、平邑、費縣、莒南等縣。地勢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較茂密,是發(fā)展林果業(yè)、畜牧業(yè)的主要基地,黃煙、花生、小麥、地瓜等農(nóng)作物亦有種植。丘陵主要分布于山區(qū)外圍,沂水、沂南、莒南、蘭山、蒼山、臨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東分布最廣,一般海拔200米─400米。丘陵地帶的土壤砂性大,適耕性好,土層較簿,保水肥能力差,適宜發(fā)展防護林和經(jīng)濟林,是花生、地瓜、玉米、黃煙等作物的的主要產(chǎn)地。平原有沂沭河沖積平原、山間溝谷平原、澇洼平原。沂沭河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東部、河東、蘭山、羅莊、蒼山、郯城。臨郯蒼平原土層深厚,土質(zhì)肥沃,是糧食和蔬菜主要產(chǎn)區(qū),素有“糧倉”之譽。山間溝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費縣、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陰、沂南、沂水等縣的山間溝谷之中,土層深厚,質(zhì)地適中,多種小麥、玉米等作物。澇洼地平原主要分布于蒼山和郯城南部,土壤粘重,排水不暢,易澇,多種小麥、水稻、蔬菜等作物。
本市內(nèi)地質(zhì)構(gòu)造復雜,地層發(fā)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tǒng)、志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tǒng)、三疊系及中、下侏羅統(tǒng)、老第三系古新統(tǒng)、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斷裂帶經(jīng)郯城北北東向延伸,縱貫全市。境內(nèi)山脈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較大山頭800余座,一般海拔200米至50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0余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秀出云表,風光壯麗。蒙山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古為宗教文化名山。沂山海拔1032米,古稱東鎮(zhèn),位居五鎮(zhèn)之首,山巒清秀,風景幽奇。兩山久負盛名,享譽中外。馬鬃山、羽山、天寶山、文峰山、甲子山、銀雀山、馬陵山、蒙陰山、蒼山、艾山等都以各自的雄奇、勝跡、史事、人物、傳說、物產(chǎn)等特點聞名遐邇。境內(nèi)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當?shù)胤Q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其實有百余崮之多,百崮雄姿,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大奇觀,在世界也極為罕見。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犢崮、南北岱崮、龍須崮、了陽崮、摩云崮、蘇家崮、石崇崮、紀王崮、柱子崮等。解放戰(zhàn)爭時期,陳毅將軍躍馬蒙山沂水間,寫下了“一片好風光,七十二崮堪愛”的壯美詩句。
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臨沂市境內(nèi)有10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條,其中,沂河境內(nèi)長287.5公里,沭河境內(nèi)長253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庫90座,庫容量34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
第五篇:山東天崮山的導游詞范文
成山頭,又名“天盡頭”,位于山東省榮成市龍須島鎮(zhèn),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成山頭三面環(huán)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僅距94海里,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成山頭風景區(qū)最高點海拔200米,東西寬0.75公里,南北長1公里,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這里群峰蒼翠連綿,大海浩瀚碧藍,峭壁巍然,巨浪飛雪,氣勢恢宏,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勝地。一九八八年被國務(wù)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勝區(qū)”。主要有海驢島、始皇廟、秦代立石、拜日臺、秦橋遺跡、望海亭、觀濤閣、鎮(zhèn)龍石和野生動物園著名景點。
公元前219、220xx年,秦始皇兩次駕臨此地,修長橋、尋長生不老藥,留下了“秦嶺遺跡”,“射蛟臺”及全國唯一的“始皇廟”,李斯手書了“天盡頭秦東門”;公元前94年,漢武帝東巡海上,拜成山“日主祠”,觀日出,建“成山觀”,且作赤雁歌;建國后,國家領(lǐng)導人及大批國內(nèi)外文人墨客到此觀光,-邦同志揮筆題寫下了“天盡頭”,“心潮澎湃”七個字。
海驢島 位于成山頭的北部海域,距陸地最近距離為4海里。由于風景優(yōu)美,遠離陸地,所以吸引著無數(shù)的海鳥來此棲息、產(chǎn)卵、繁衍。每逢春季,成千上萬的海鷗來此棲息產(chǎn)卵,巖縫中鳥巢鱗次櫛比,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又被稱為海鷗王國。
始皇廟 坐落在成山峰下陽坡上,原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東巡成山頭時修建的行宮。后來當?shù)鼐用駷榱思o念始皇曾親臨此地,改建為始皇廟。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秦始皇的廟宇。廟內(nèi)有前殿日主祠、正殿始皇殿、東殿東后宮、鄧公祠、鐘樓及戲臺。大殿青磚紅柱,飛檐凌空,殿內(nèi)塑像金面王冠,神態(tài)威嚴。鄧公祠內(nèi)有光緒皇帝詔彰北洋水師愛國將領(lǐng)鄧世昌的御碑及第一代修廟人、第一位老道長徐復昌羽化的坐棺。(清代出土文物)
秦漢文史館 在成山頭風景區(qū)內(nèi)。館內(nèi)以與成山頭風景區(qū)相關(guān)的秦漢文史資料、文物為主要陳列內(nèi)容,以文字、繪畫、照片、沙盤及光電顯示等形式為陳列手段,使各展廳既獨立成塊又具有連續(xù)性。既是有成山特色又具有深遠的歷史性,既有民族色彩又具有現(xiàn)代風格,以達到展現(xiàn)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篇章,對廣大游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之目的。本館館名由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我國著名古代文史教授、大連大學師范學院名譽院長于植元先生題寫。
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率領(lǐng)文官武將東巡至成山頭,認為到達天的盡頭,便令丞相李斯撰寫"天盡頭秦東門",并立碑于成山頭頂峰。因年代久遠,石碑斷成兩截,上半截有字部分落入大海,現(xiàn)存山頂?shù)牡鬃?20厘米,寬145厘米,厚75厘米,據(jù)專家考證“此碑石質(zhì)為木成巖,與成山石質(zhì)不同,確是秦代立石”。
西霞口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位于風光旖旎、景色秀人、美麗富饒的龍眼灣畔、成山腳下,是一家放養(yǎng)式野生動物園。該園從全國各地動物園引進多種國家級1、2類及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東北虎、豹、黑熊、非洲獅、藍孔雀、糜鹿、袋鼠、梅花鹿等,將帶領(lǐng)您領(lǐng)略自然風光,回歸“原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