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屈原故里導游詞(推薦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屈原故里導游詞(推薦6篇)》。
第一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導游詞
荊門是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西北部,北通京豫,南達湖廣,東瞰吳越,西帶川秦,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自商周以來,歷代都在此設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荊門市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明代皇家陵寢明顯陵所在地,轄京山縣、沙洋縣、東寶區(qū)、掇刀區(qū)以及鐘祥市、漳河新區(qū)、屈家?guī)X管理區(qū)和荊門高新區(qū)。荊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處于鄂西生態(tài)文化旅游圈之內(nèi),緊鄰武漢城市圈,既占“兩圈”地理之便,又享“兩圈”政策之利,是中西部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極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國歷史第一縣權縣建立于此,郭店楚簡、戰(zhàn)國古尸等轟動世界的歷史文物出土于此。荊門養(yǎng)育了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等歷史人物,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傳頌的歷史典故。
夏商荊門屬荊州之域,西周分屬權國、e國,春秋戰(zhàn)國歸屬楚,漢置當陽縣,唐立荊門縣,宋建荊門軍,元設荊門府,明復荊門縣,清為荊門直隸州,民國降州為縣,新中國成立后續(xù)為荊門縣。
第二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導游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黃鶴樓為公園主要景觀。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吳黃武二年(223),隋唐時已成為墨客騷人賞景游宴之所,孟浩然、崔顥、李白都有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后與岳陽樓、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黃鶴樓多次興毀。1981年以清同治年間式樣為原型,重新設計、興建。新黃鶴樓共5層,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邊長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主樓于1985年建成開放。爾后又陸續(xù)建成“南樓”、“詩碑廊”、“九九歸鶴圖”、“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閣”、“涌月臺”、“禹碑亭”、“岳飛塑像”、“梅園”、“杜鵑園”及140多個園林小品。該園已成為武漢市對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萬人次。
公園在景觀建筑風格上,著力追求宮廷園林與江南園林的完善結(jié)合,既有金碧輝煌的氣派,又有古樸幽靜情趣,同時揉合了天然自成的楚地風貌。西邊以黃鶴樓為主體的中心景區(qū)設立了中軸線,兩邊廊軒配亭對稱,采用黃色琉璃瓦等建筑材料,重檐飛展,規(guī)模宏大,莊嚴而富麗堂皇,而南區(qū)建筑則基調(diào)淡雅,采用粉墻黑瓦,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江南園林形式,復建式屋頂多用青筒瓦,形式以卷棚歇山為主,也有少量的封火墻和懸山,攢火頂,全部仿木石結(jié)構,呈暗紅色或深棕色,并盡可能利用或摹仿民間古建筑的構件。
第三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導游詞
神農(nóng)架景點.燕子埡海拔2200米,與天門埡南北相望,下臨紫竹河谷,扼鄂西江漢間交通之咽喉,埡口西側(cè)的半壁上有會仙橋,觀景臺,燕舞亭等建筑,專供游人觀賞,會仙橋相傳為炎帝神農(nóng)氏與太上老君相會,勸老君改煉丹為冶金爐之地,橋頭的香柏迎風傲霜,婀娜多姿,橋下的森林原始古老,生機盎然。沿小徑登臨燕舞亭,可領略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憑石欄俯瞰塔坪村,可飽賞云海佛光的壯麗景觀。
在東北距燕子埡口1000米的半壁上,便是聞名遐爾的燕子洞,海拔2343米,北鄰水溝埡,由公路上坡約50米即可到洞口,前廳頗寬,約有420平方米,入內(nèi)即窄漸暗,頓感飛燕掠耳,吱吱有聲,約700米不見燕子,卻聞滴水如琴,進入3700米,洞體不能容人,只聽流水潺潺,卻不知洞生何處,洞內(nèi)冬暖夏涼,空氣潮濕,沁水長流,洞壁光潔如玻璃,干燥處掛滿燕窩,在燕子埡西北面的嶺脊上已修有石階橋亭,漫步嶺上,回首觀望,但見金燕風舞,時進時出,高翔低回,敏捷靈巧,如遇雨過天晴,燕群穿陽破霧,剪云裁霞,翱翔沖跌。
山勢,燕形,云影相映成趣,好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這種金絲燕是古老的海洋金絲燕的變種,具有很強的方位變識能力,故是研究地質(zhì),考古,鳥禽分類學的好素材。
第四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導游詞
宜昌秭歸,位于長江三峽之西陵峽畔,歷史上有歸鄉(xiāng)、歸州之稱,其中以歸州沿用時間最久。它是戰(zhàn)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家鄉(xiāng),歸州改為秭歸也與其有關,《水經(jīng)注》記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三峽工程后,這里又興起告別三峽旅游熱,位于西陵峽畔的秭歸也因旅游再次揚名海內(nèi)外,盛久不衰。
三峽工程1994年開始興建,2009年全線完工,三峽水位因此抬高175米,在改善了航運、發(fā)展了水電的同時,也面臨原峽江古跡文物被水淹沒的問題,為保護這些文物,國家文物局組織多方文物保護機構和專家進駐工地,開展了對峽江文物的保護、搬遷和復建工作。其中,大量的文物古跡搬遷和復建都放在了秭歸新縣城鳳凰山,即現(xiàn)在的屈原故里。
秭歸,作為屈原的誕生地,其實也是少量爭議,但自東晉、北魏以來,歷代史學、文學家以及近代屈學家都以各種形式對秭歸作為屈原故里進行了明確肯定。盡管如此,還是有極少量聲音對此提出質(zhì)疑,但這并不影響世人對秭歸的認可與支持,秭歸也以大包容心態(tài)對待這些雜音,這也正是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秭歸深深植根的結(jié)果。那么,就讓我們也以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沿著屈原故里觀光路來感受這里的屈原文化和峽江文化大餐吧。
屈原故里,位于秭歸新城鳳凰山上,與三峽大壩隔江而望,直線距離不過600米,是觀賞這座偉大工程距離最短、視角最全面的地方。為了發(fā)揚屈原文化,增加秭歸文化底蘊,這里不僅收集發(fā)展了大端午、薅草鑼鼓等反映巴楚風韻的各類地方民俗,還集中了從三峽庫區(qū)中搶救搬遷過來的屈原祠、江瀆廟、青灘古民居群等為代表的原峽江文化古跡,被國務院認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屈原祠是秭歸文物古跡中的重中之重,為保護這座堪稱屈原文化的精神所在,歷史上有三次建遷過程,它首建于唐代,原址位于秭歸歸州城東的“屈原沱”,元豐三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建葛洲壩時遷到歸州,正式改名為“屈原祠”,1994三峽大壩開建后,又在現(xiàn)鳳凰山上按照原建筑格局進行了改擴建,新建的屈原祠面江而立,雄偉壯觀,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親臨這里指導視察。
新屈原祠分為山門、東西碑廊、屈原文化館、屈原衣冠冢等幾個部分,最引人注目的是通高20米、歇山重檐、三面牌樓、六柱五間的大山門,色彩鮮艷,雄偉壯觀,牌坊正中上方是詩人郭老手書的“屈原祠”三個大字,左右和下方的“孤忠”、“流芳”、“光爭日月”幾個字也是光彩奪目,光這山門,就能在游客心中產(chǎn)生極大的文化觸動。
屈原祠內(nèi),東西碑廊的青石碑上,鐫刻的是反映詩人屈原強烈愛國情懷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22篇宏偉巨著,還有歷代著名文人頌贊屈原的詩作名篇;原來矗立在院內(nèi)的屈原銅像雖現(xiàn)已移至正殿內(nèi),仍不失原有的清風兩袖、孤忠流芳的悲憤愛國情懷。
屈原故里牌坊,原存于老縣城歸州迎和門外,是秭歸老城的地標建筑,也是湖北省少有的木結(jié)構牌坊,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牌坊為重檐木結(jié)構建筑,四柱三間三樓,琉璃瓦蓋頂,在封建禮制非常嚴格的時代,這種重檐帶琉璃頂?shù)慕ㄖ且话闳丝梢韵硎埽梢姰敃r對屈原的尊崇程度。原牌坊位置海拔116米,三峽庫區(qū)水位上漲以后,由文物保護專家將其整體編號搬遷到了鳳凰山現(xiàn)在的位置。
屈原故里牌坊,原存于老縣城歸州迎和門外,是秭歸老城的地標建筑,也是湖北省少有的木結(jié)構牌坊,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牌坊為重檐木結(jié)構建筑,四柱三間三樓,琉璃瓦蓋頂,在封建禮制非常嚴格的時代,這種重檐帶琉璃頂?shù)慕ㄖ且话闳丝梢韵硎?,可見當時對屈原的尊崇程度。原牌坊位置海拔116米,三峽庫區(qū)水位上漲以后,由文物保護專家將其整體編號搬遷到了鳳凰山現(xiàn)在的位置。
幾乎所有的江河湖泊都有建造祭祀河神的廟宇,以保佑河流兩岸天地風調(diào)雨順,百姓豐衣足食,作為華夏民族母親河的長江自然更為重視,有祭祀“江淮河濟”四瀆水神的傳統(tǒng),據(jù)考證,秭歸在北宋時期就有了江瀆廟,原址在秭歸縣新灘南岸桂林村,長峽工程水位上漲以后,整體搬遷到了屈原故里景區(qū)內(nèi)(即今鳳凰山)。
這里的江瀆廟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木建構四瀆廟之一,建筑結(jié)構為硬山四合院式,門廳前有小院,配有規(guī)范標準的正廳、廂房、偏房和天井,廂房設有樓,廂房外有廊橋。門楣和窗欞,繪有各種花草鳥獸,栩栩如生,精彩絕倫,展示了當時民間精湛的建筑水平和藝術水平。為了保護好這些文物,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對其進行整體搬遷過程中,所有的房屋構件全部編號拍照、繪圖記錄,盡可能保證原貌移動,達到移舊如舊的效果。
“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長江三峽由于江水湍急,船只航行時有很多危險,古代人們就在險要位置留下石刻提醒,同時,為了方便纖夫逆水拉船,還修建了棧道和纖道,這些都是古人與大自然抗爭的原始記錄,庫區(qū)水位提高后,這些遺跡大部分被淹沒,屈原故里就根據(jù)當時的情形復制了纖夫拉纖的場景,供游客參觀了解當時三峽人民的生活實景。
三峽庫區(qū)曾經(jīng)有很多帶有巴楚特色的民居建筑,尤以青灘民居為代表,它們大多是帶有二層閣樓的穿斗式土木或木石結(jié)構的建筑,也有一些土家特色的吊腳樓式建筑,古香古色、品味悠長,讓人感覺穿越了歷史。后來,很多人以為這些古建筑再難見天日,發(fā)出過很多感慨,其實,這些古民居中的一些典型代表早已隨著文物保護方案落戶在了屈原故里的鳳凰山。
其實屈原故里不僅僅有這些從三峽庫區(qū)搶救回來文物古跡,還有很多帶有屈原和巴楚特色的非遺文化在這里各個角落向游客展示著?!抖Y魂》、《民間記憶》、《縣太爺斷案》、《大端午》四出文化大戲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每天都會在景區(qū)里輪流上演,以滿足大家對屈原文化和巴楚遺韻的探秘了解。
那些新搬遷到屈原故里的青灘古民居,現(xiàn)在也成了非遺文化的展示舞臺之一。湖北省非遺傳承人、一人能同時操作15種樂器演奏的老藝人王正雙和他的家人們,每天都會在這里為游客奉獻幾場《薅草鑼鼓》、《民間打擊樂》的精彩絕活表演;還有即將面臨失傳的巫術表演等等,讓大家大開眼界,不得不真心佩服高手在民間哪。
第五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導游詞
荊門市地處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漢,門鎖荊楚”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荊門市為省轄市,現(xiàn)轄京山、沙洋兩縣和鐘祥市、東寶區(qū),掇刀區(qū),屈家?guī)X管理區(qū),總?cè)丝诮?00萬,版圖面積1.24萬平方公里。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漢江水域貫穿全境,焦枝鐵路縱貫南北,以207國道、荊潛路、漢宜路為主線運輸網(wǎng)四通八達,荊門機場的空中客運直達北京,如今,荊門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黃金道、鐵路大動脈,又有管道運輸線和航空運輸線,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織、交相輝映。
荊門市是楚文化最早的發(fā)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為歷史文化名城(所轄鐘祥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guī)X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墓群和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明顯陵”;1998年發(fā)掘出土的“戰(zhàn)國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稀世國寶”;城區(qū)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國名將關羽駐兵之地;城區(qū)還建有隋代的東山寶塔、建于清代的龍泉書院和“三臺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龍、順、惠四大名泉等。
荊門市是一片雋秀的土地。境內(nèi)山水宜人,風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麗如畫。全國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庫水質(zhì)純清、碧波萬頃;此外,還有雄奇險峻、虎距龍蟠的京山空山洞、鐘祥黃仙洞;有云蒸霞蔚、鐘靈毓秀的大洪山風景區(qū)和大口國家森林公園等。
市境內(nèi)礦產(chǎn)資源種類眾多,儲量豐富,磷礦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鄉(xiāng)八壑,品位高、易開采,其中磷礦石開采量和累托石儲量均為全國第一,石灰石、石膏儲量居湖北省之首,為發(fā)展建材、化工等行業(y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第六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導游詞
晴川閣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美譽。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獨具一格的優(yōu)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為襯托,蔚為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晴川閣整個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回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筑組成。晴川閣景區(qū)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分前后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歷時5年多時間完成。復建后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筑風格為主,融合南北建筑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為一體,成為武漢市文物旅游景觀。
晴川閣原汁原味地再現(xiàn)了楚人依山就勢筑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并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卷曲,神采飛動;素潔粉墻,灰色筒瓦;兩層回廊,圓柱朱漆;斗拱梁架,通體彩繪;對聯(lián)匾額,字字貼金??傮w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為主,在門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
禹稷行宮(禹王宮),本名大禹廟,是武漢地區(qū)現(xiàn)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構建筑。由司農(nóng)少卿張體仁于南宋紹興年間創(chuàng)建,后成為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廟為“禹稷行宮”,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礎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愷等先賢。現(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修建,1984年按“保持現(xiàn)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
修繕一新的禹稷行宮占地面積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為磚體牌樓式(四柱三樓三門)面墻,其他三面為青磚半砌風墻。大殿為硬山頂式廳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裝飾并承托出檐,正脊兩端升山較大,但屋面無折水。天井兩廂如廊式,均為單坡屋面。行宮屋面蓋青小瓦,檐頭屋脊裝飾溝頭、滴水、脊吻、坐獸等。
鐵門關,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于此?!睆娜龂鴷r期到唐初的數(shù)百晴川閣年間,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曾歷經(jīng)多次攻守激戰(zhàn)。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漢陽建磚城后,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為文化、經(jīng)貿(mào)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鐵門關被毀,僅剩土基墻座,清初在殘存的土基上建關帝廟,民國初年因戰(zhàn)亂,鐵門關遺跡連同廟宇一起成為廢墟。1990年12月,鐵門關復建。復建后的鐵門關,占地面積為800平方米,通高為26米。關體墻面由紅沙石砌成,城墻內(nèi)部結(jié)構為鋼筋水泥,關上城樓翹戧飛檐,翼角升騰,表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