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宜昌三峽大壩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宜昌三峽大壩導游詞》。
第一篇:經典湖北三峽大壩導游詞
各位旅客: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導游小趙,緊隨著汽車的步伐,我們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興在這個緣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宜昌市情導游詞。預祝大家在這里玩的開心,讓美麗的宜昌永遠留在您的記憶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xiāng)”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國古戰(zhàn)場,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國新興的工業(yè)和旅游城市,是全國知名的水電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峽畔有著這樣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饒,風光旖旎。這顆明珠正是“此地江山連蜀楚,天鐘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慶市東部,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西陵峽畔,因而譽為峽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峽門戶著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三國時吳蜀的夷陵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轄五縣三市五區(qū),有415萬人口,全市面積2。1萬平方公里,城區(qū)面積4249平方千米,城區(qū)人口133。8萬,市內有三條主要干道,東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貫穿整個城區(qū),市內橫跨長江兩岸,宜昌交通便利,可謂水路,公路,鐵路,空路,路路皆通。長江黃金水道橫貫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長江八大港口之一。焦柳鐵路和宜萬鐵路在宜昌交匯。三峽機場是三峽地區(qū)最大民用機場也是國際備降機場。以宜黃高速,滬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條國道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達。
宜昌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縣治,曾有過夷陵,宜州,峽州,東湖等十幾個名字,用的最長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勢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說:“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說奔騰咆哮的長江一到宜昌,江面變的開闊,兩岸的高山也逐漸成為丘陵,清朝雍正年間,朝庭認為這個夷字犯了忌諱,因為漢人們把他們稱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順應天時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長江三峽之口,故有峽州之稱。清朝雍正13年改稱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長江中上游的結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荊襄”于是又有著“川鄂咽喉”“三峽門戶”的美稱。
夷陵千年滄桑話,距今20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fā)現,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戰(zhàn)國時期為楚邑,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于此,夷陵之名始見于史。東漢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吳魏夷陵之戰(zhàn);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zhàn)發(fā)生于此地,三國時期,劉備為關羽報仇,率領幾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吳國。吳將陸遜僅有五萬人,退入夷陵一線,等蜀軍“兵疲意詛”反攻條件成熟,命令以火攻蜀,大火燒了四十座營寨,蜀軍大敗,劉備連夜退入白帝城。這就是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故事。夷陵大戰(zhàn)后三國鼎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
歷史悠久的宜昌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楚文化的搖籃,巴文化的發(fā)祥地。一些特有的風俗如土家族的“哭嫁”被約定成熟的沿傳下來。
所謂巴楚山水育英才,宜昌人杰地靈。著名的"長陽人"在一二十萬年前就在此活動,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傳中華民族始祖的軒轅黃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人,她輔佐皇帝,開創(chuàng)了中華基業(yè)?!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宜昌走出了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宜昌孕育了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詩仙李白、武圣關羽、茶圣陸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等歷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以及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國難的巾幗英雄秦良玉,清代著名學者楊守敬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誕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
宜昌歷史悠久,自秦漢以來,宜昌就是歷代的州府所在地。在夏、商、周時代為古荊州地。蜀漢章武二年(222年)的吳蜀夷陵之戰(zhàn)均發(fā)生在這里。明、清時期,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呀片戰(zhàn)爭爆發(fā),1876年簽訂的《中英煙臺條約》中宜昌就被辟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國先后在這里設立了領事館。1949年以宜昌縣城區(qū)及近郊設市。宜昌在1949年前經濟非常落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宜昌興建了30多家企業(yè)和一批重點企業(yè)。1994宜昌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江開放城市并被列入長江三峽經濟開發(fā)區(qū)。今日宜昌涌現了一批龍頭企業(yè)如宜化集團,稻花香酒業(yè),興發(fā)集團。
西陵山水天下佳。宜昌屬于丘陵地貌,地處秦巴山脈和武夷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多樣。市內有大小溶洞,如白馬洞,三游洞,龍泉洞,乃古代地下水溶蝕作用而形成,洞幽奇特,不失為旅游的好去處。宜昌不僅有山色之美,而且還有水鄉(xiāng)之秀。宜昌的水系為外流水系,以長江為主脈,河流眾多,河網密集,水量豐富。除長江,清江外,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9條。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為開發(fā)水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宜昌水能可開發(fā)量達3000萬千瓦,占全國可開發(fā)量的8%。游客們可能要問了3000萬千瓦是什么概念呢?我們通常用“萬馬奔騰”形容聲勢浩大,力量恢弘,三峽的水能相當于4000多匹馬做功的能量,而且是只做功不吃草的馬,是永遠奔騰不息的駿馬!建成的世界最大水電站―三峽工程,裝機26臺,年發(fā)電量達847億度。除三峽工程外,宜昌還擁有葛洲壩電站,隔河巖電站等大小水電站。在方圓直徑不到100公里的范圍內,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和如此充分的開發(fā)程度,宜昌是世界上是僅有的,因此宜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真可謂是世界水電之都。
近代的宜昌,由于葛洲壩的興建,帶來了宜昌的第一次振興,實現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躍,而三峽工程的興建給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興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邁進,當然宜昌的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江開放城市,在長江經濟帶中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東部經濟科技與西部豐富資源的結合部,是西部大開發(fā)的東大門,也是湖北大角戰(zhàn)略的一個支撐點。
宜昌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18度,是非常適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宜昌物華天寶,資源富集,具代表性的有水能,礦產,生物,旅游四大資源。
那么在這里呢,我就說說咱們宜昌的水能資源,市域內江河縱橫,除長江、清江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水能可開發(fā)量3000萬千瓦,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電站――――清江隔河巖水電站,有亞洲最大的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以及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此外還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電站,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如此充分的開發(fā)密度,世界上是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礦產資源也相當富集,市域內探明的礦種53種,大礦床14處,磷是全國6大磷礦之一,石墨礦是全世界四大優(yōu)質石墨礦床之一,煤礦、金、銀,銅等都有極大的工業(yè)開采價值。
宜昌市氣候宜人,優(yōu)質的土壤為柑桔、茶樹各種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宜昌也被譽為“柑橘之鄉(xiāng)”“茶葉之鄉(xiāng)”。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就曾提到此地是茶葉種植發(fā)展的“最適宜區(qū)”。宜昌茶葉主要分布在半高山地帶,“高山云霧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宜昌既有春分“早春茶”,又有秋分“秋香茶”上市,產量居湖北省前列。在五峰后河、宜昌大老嶺等地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存下來的森林群落。尤其是五峰后河原始森林中的珙桐,是第四紀冰川未被滅絕的幸存者,被成為世界植物的“活化石”。
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擁有各類旅游資源747處。以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為代表的全國旅游熱線,世界著名。這里還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雄風猶存的三國古戰(zhàn)場遺址,被譽為"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三峽大壩、葛洲壩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今日宜昌,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宜昌正以她獨特的風采,昂首屹立在長江之濱,朝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闊首前進。
第二篇:經典湖北三峽大壩導游詞
20__年國慶,因表姐結婚的緣故,我有幸到湖北宜昌去參觀我國5A級景點---三峽大壩。
當我們走進三峽時還是清晨,邊走邊欣賞那美妙的風景?!皟砂哆B山,略無闕處”白云迷漫,環(huán)視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外,似朵朵芙蓉出水。俯瞰足下,洶涌澎湃的江水一浪接一浪,一直沖刷著岸邊的巖石,把巖石沖洗得非常光潔。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先后游覽了截流紀念園、壇子嶺觀景點和185觀景點。到截留紀念園觀賞時,我看見了為紀念修筑三峽大壩而幸苦勞動的工人們,設計者們用鋼板把辛勤勞動的工人形象栩栩如生的雕塑出來了,雖然那不是真的工人,但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修筑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艱難。還有那些當年修筑三峽大壩用的推土機、挖土機、絞石機等等。沒有這些工具,沒有工人們的辛勤勞動,哪有今天的三峽大壩?截留紀念園向我們展示了長江三峽大壩截流的驚人壯舉!
接著我們去到了壇子嶺觀景點。壇子嶺是因為它頂端的觀景臺像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站在壇子嶺的頂端不僅能體會到“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還能看見著名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甲。觀景臺的周圍有很多浮雕,其中我記著一處的浮雕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那處浮雕展現的是三個壯漢攜手在洶涌的江水中旋轉,力士金剛般的與水交融在一起,表現了一種萬物一水為生的強大精神力量。
最后我們去到了185景點。導游向我們介紹說:“這個景點之所以稱為“185景點”,是因為這個景點高185米。站在185景點上,我覺得心情無比的愉悅。因為站在那里我看見了三峽大壩的雄偉建筑,覺得很自豪,因為三峽工程是中國人完成的,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我自然也為祖國驕傲!中國人真了不起啊,能完成這樣的壯舉!證明了我們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三峽大壩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的水利工程,是治理和開發(fā)的關鍵工程,它具有防洪、發(fā)電、航運等綜和效益,仿佛毛澤東的一首詩:截斷巫山風雨后,高峽出平湖。神女:若無恙,當今世界殊。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建成,會涉及到多少人生命及財產的安危。
三峽大壩仿佛一條巨龍橫臥長江上,把滾滾長江水隔隔阻擋,保護人民的安全。
第三篇:經典湖北三峽大壩導游詞
夢想了近百年,爭論了半個世紀,三峽工程可謂是命運多舛。但不管怎樣,一個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的全球之最,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奇跡般的誕生了?,F在請大家隨我一起游覽這個傳奇的證明——三峽大壩。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壇子嶺,185觀景臺,截流紀念園這三個景點。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三峽工程的1:1250的微縮模型,它反映的是XX年三峽工程全面竣工之后的壩區(qū)景觀。先讓我們來確認一下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吧!當然就是壇子嶺了,關于它這個名字的來歷是因為其山體形狀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壇子倒扣在山頂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只要大家登上壇子嶺的頂部觀景臺,便可俯瞰三峽壩區(qū)的施工全貌,飽覽西陵峽黃牛巖的秀麗風光和秭歸新縣城的遠景。模型上的藍色水流代表長江,長江的左岸右岸是如何區(qū)分的呢?順水而立,您的右手方向為右岸,即通常所說的江南,相對地,各位剛才來的這一邊為長江的左岸,即為江北,背對的是長江的下游宜昌方向?,F在大家可以走出模型室,去看一下這邊巨大的天書——銀版天書。我可以毫不夸張地告訴你它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一本書。大家看到這本書已經被翻開,上面記錄著三峽工程的有關介紹?,F在大家可以登上壇子嶺親自感受一下大壩的全貌。
游客朋友們,歡迎大家再次乘坐我們的觀光車前往下一個景點185觀景平臺,因其海拔高達185米,所以取名185觀景平臺。它與大壩的壩頂是等高的,從左手方向看去,就是已經修建完工的攔河大壩的正面。離我們最近的就是垂直升船機的修建部位。從您的右手方向看去就是已經蓄水到165 米水位的三峽水庫。大壩的正常蓄水水位達175米,也就是我們腳下的10米高度的地方?,F在我們下車就可以一覽無余地近觀大壩的背影和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這里可以近距離向下俯視泄洪場景,雷霆萬鈞的洪流被踩在腳下。攔河大壩,雙線五級船閘,垂直升船機,左右岸發(fā)電站廠房,右岸地下電站發(fā)電廠房共同打造了這顆璀璨的三峽明珠。所以站在這片集全球多項工程之最的與一區(qū),心中的自豪真是溢于言表啊!
游客朋友們,馬上我們將要到達的是最后一個景點截流紀念園。如果說在壇子嶺,185觀景臺看三峽大壩和泄洪閘令人蕩氣回腸,唱的是大江東去;那么到三峽截流紀念園則是抒情滿懷,誦的是歷史見證?,F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再游覽中回味一下這一偉大的歷史。
截流紀念園是以展現截流紀念園的壯觀景象為主題的綜合性公園,它于1995年在三峽壩區(qū)建成開放。它是以三峽工程的截流為主題,集游覽,科普,表演,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大家所看到的這個景區(qū)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投資3000多萬。景區(qū)分入口區(qū),綜藝眺望區(qū),遺址展覽區(qū)和游樂休憩區(qū)等四個區(qū)域,有截流記事墻、演藝廣場、親水平臺、幻影成像、大型機械展示場、攀爬四面體、平拋船等十幾個景觀組成。截流是水電工程建設最激動人心的場景,1997年進行的大江截流河XX年進行的導流明渠截流,是三峽工程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兩次截流的綜合技術難度世所罕見,但都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創(chuàng)新的成果,使我國的河道截流技術躍居世界領先水平。截流紀念園正式緊扣長江截流這一主題,再現了這個改造自然地驚人壯舉。三峽截流園體現了人定勝天、天人合一的截流文化主題精神。在整個園區(qū)的景觀設計上,緊扣截流的主題表現了長江、大壩、工程等鮮明的形象特征,營造出了水利工程所特有的遺跡景觀效果。盡可能保留了原址上一流工程堆料和物件,像大家所看到的:用于支撐堆放砂石料的隔墻、100多個截流時留下的四面體,還有77噸裝卸車和平拋船等大型施工機械?,F在大家看到的用金黃色的字體寫著“截流再現”四個大字的就是我們的截流再現放映廳,它是采用現代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術,直觀生動地向大家再現長江三峽的截流。大家看著這些是否仿佛置身于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呢?三峽截流紀念園的建成開放,仿佛了三峽工程的文化內涵,為三峽游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同大家所看到的不僅使我們的眼球得到了享受,更多的是讓我們對大壩的歷史有了一定的認識。
游客朋友們,看完了截流再現的這些歷史見證,大家心中應該長蠻了很多的感慨與感動吧!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感慨與感動靜靜地結束我們今天的游覽吧!雖然在這個短暫的相識之后和大家說再見有很多的不舍,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期待與大家能夠再次相逢。在這里感謝大家在旅途中的配合與協(xié)作,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給予我寶貴的意見,讓我從你們這里學會成長。
第四篇:經典湖北三峽大壩導游詞
十一長假,媽媽帶我參觀了世界第一大水力樞紐--三峽大壩。
我們先來到了觀賞三峽大壩的最高點--壇子嶺。只見薄霧中的長江好似長長的緞帶,而三峽大壩猶如一柄長劍,橫在江中,把長江截成兩段。三峽大壩雖然已經佇立在了長江里,但目前還沒有完工。瞧!大壩頂上還有一架架巨大而火紅的起重機在緩緩移動著。它們在建造一座升船機。它能讓3000噸以下的船只在半個小時內更快地通過三峽大壩。而3000噸以上的船只就得花3-4個小時,慢慢地從雙線五級船閘,一級一級地連續(xù)升高并通過五次船閘才能過壩。導游說這叫“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升船機要在20__年才能投入使用。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可以平視三峽大壩的185平臺。這里為什么叫185呢?原來,185米是三峽大壩的海拔高度。我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連忙奔上平臺。
“真大啊!”我忍不住驚呼。這三峽大壩總長2309.47米,我放眼望去,無論怎么伸長脖子,踮起腳尖,都看不到盡頭。離我最近的是還在建設中的升船機;再往前,是水力發(fā)電機房。在三峽大壩一共有26臺發(fā)電機呢!它們年平均發(fā)電量高達847億千瓦時。它把電源源不斷地送向全國各地,連我們上海用的也是三峽大壩的電呢!水力發(fā)電是利用綠色能源發(fā)電,一年可以少排二氧化碳1.1億噸,節(jié)約煤5700萬噸。
再往前看,就是大壩最中間的部分--泄洪區(qū)。它總共有22個泄洪口,如果全部開啟,每秒可以排11萬立方米的水。在防洪時,它把洪水先存進“肚子”里,再一點一點放出去,直到恢復到正常的175米水位線為止。
再往前努力看,大壩修長的身影已經被薄霧籠罩著,怎么也看不見了。
這壯觀的三峽大壩是全國電力的主要來源,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工程,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三峽大壩的作文5
今天終于要到三峽大壩去參觀。太陽剛剛露出笑臉,同學們興致勃勃地上了車。
在車上導游介紹三峽大壩全長三十公里,全部用花崗巖修建而成。因為花崗巖有防震、防火、防潮的三大特點,是世界建設者公認的修大壩最好的材料。三峽大壩發(fā)電輸送到全國大部分城市,創(chuàng)造了一百多項世界紀錄,七百多項發(fā)明專利。
過了一會兒我們到截流紀念園。通過參觀和導游講解,我們知道了長江截流是用巨大的石頭來填埋的。我仿佛看見上百輛大卡車裝著巨石宛如一條長龍向前駛去。
在壇子嶺上頗有一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都是如此的令人震撼。我無不感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嘖嘖稱贊的同時我們還不忘拿起相機拍下眼前的美景,留到日后細細品味。站在壇子嶺最高點鳥瞰整個三峽大壩宛如一條臥著的巨龍,將整個長江分成兩段。上游江水波濤洶涌,下游則如一面未打磨的鏡子。
在經過三峽大壩前正好遇到泄洪放閘,江水奔流而下,宛如一匹匹脫韁的野馬齊頭并進撞擊在水面上,濺起一朵朵晶亮的水花。
在回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三峽大壩不就是民族強盛的證明嗎?我不禁為民族的繁榮昌盛而驕傲和自豪。
第五篇:經典湖北三峽大壩導游詞
女士們,先生們:
長江三峽旅游,可從重慶順江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上海、南京或武漢逆流而上,慢節(jié)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然而,從長江三峽門戶宜昌出發(fā),暢游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是長江三峽旅游的最佳起始點。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游客為之傾倒。朋友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 西陵峽
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灘多水急,自古三峽船夫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拔髁陯{中行節(jié)稠,灘灘都是鬼見愁?!彪S著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百里,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之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夫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宏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 南津關
這就是南津關,長江三峽的起始點,長江中上游的分界線。這里建有著名的西陵峽口風景區(qū),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省級旅游度假區(qū),主要景點有嫘祖廟、桃花村、白馬洞、三游洞、下牢溪、龍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閑樂園等景點。穿過南津關以后,江面由20__多米左右變窄到300米,展現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瀾、氣象萬千的壯麗畫卷。
◎ 燈影峽
過南津關西行約10公里,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致不凡,可謂“無峰非峭壁,有水盡飛泉”。峽壁明凈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出。當這明凈的峽壁被明凈的天宇映襯著時,酷似一副水墨國畫,崖壁映入江水中,靜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麗之趣。若晚間過此,月懸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種“凈界”,難以言喻,所謂“明月峽”,即由此得名。燈影峽得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游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著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坐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落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當地人叫“燈影戲”)中人物,故名燈影峽。
◎ 仙人橋
船繼續(xù)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見一跨徑15米、寬僅1米有余的天然石橋,這就是仙人橋。這里是欣賞西陵秀色的最佳點,站在仙人橋上俯視,上下百里的西陵峽里大半盡收眼底,但見云卷細浪,霧散輕煙,千輪萬舟,形如柳葉,使人仿佛置身天上。傳說有一樵哥為仙女所愛,但仙凡路隔,難結連理,仙女乃拋下裙帶化為仙人橋,引渡樵哥登臺而上。宋代詩人田鈞有詩云:“仙人橋上白云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峰!”。
◎ 黃牛峽
乘船繼續(xù)西上約10公里,翹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間看到一排陡峭的石壁,絕壁下九條蜿蜒下垂的綠色山脊,宛如九龍下水,氣勢十分雄偉壯觀。那橫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黃牛巖,巖下河谷便是黃牛峽。
黃牛峽中亂石星羅棋布,犬牙交錯。其間,河道似九曲回腸,泡漩如沸水翻滾,水急礁險,號稱黃牛灘。古歌謠發(fā)出了“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边@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為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極慢。
感慨黃牛一名的由來,貫穿著夏禹開江治水的神話故事。相傳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來治理洪水,同時又派遣天神下界來協(xié)助他。當他率民開鑿到現在的黃牛峽,天神化為神牛前來相助。一日,天剛麻亮,有一民婦送茶飯給治水的民夫。她來到江邊,猛然看到一頭巨大、雄壯的黃牛,身繞霞光,揚蹄騰躍,忿怒地以角觸山,頓時山崩石裂,響聲如雷鳴。民女嚇得瞠目結舌,大聲呼喊起來。喊聲驚動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巖。從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間。傳說諸葛亮撰寫的《黃陵廟記》也這樣記述:熟視于大江重復石壁間,有視象影現焉,鬢發(fā)須眉、冠棠宛然如彩畫者。前豎旗旌,右駐以黃犢;前面還有塊巖石呈黑色,吉人牽牛狀?!安吲U吆稳?,爾行何日已?”這是人們對征服大自然的美麗想象,黃牛象征著人民改造河山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黃牛助禹開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座黃牛廟來四時祭祀;今日,在這里投資3.9億元的國債支持項目黃牛巖生態(tài)旅游區(qū)正在抓緊建設。
◎ 中堡島――三峽大壩壩址
船過西陵長江大橋,就到了三峽大壩壩址。這里原是一個長方形小島,稱為中堡島,是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定的大壩壩址。中堡島是一個神奇的島,歷史上不論發(fā)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這個小島。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島高得多的黃陵廟,卻沒能淹沒中堡島。這中“水漲島高”的奧秘,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現在船行的是導流明渠,全長3410米,寬350米,寬度約占整個長江江面的1/3,是三峽工程第一期工程完成的主要項目,自1997年10月1日正式通航起,有效使用期為6年。20__年后長江上來往船只需改道北岸的雙線五級船閘(可通過萬噸級船隊)和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的客貨輪)航行。船行右方高大建筑物就是三峽大壩。它是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85米,壩頂總長2309米,正常蓄水位175米。三峽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為1820千瓦,年發(fā)電量為847億千瓦時以上。船行左方是三峽移民第一城――秭歸新縣城。
◎ 崆嶺峽
船駛過三峽大壩后,再西行約10公里,便駛入一個險峻的峽谷之中,就是三峽中著名的崆嶺峽。崆嶺峽峭壁聳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此峽又稱空冷峽,全長約2.5公里。據《輿地紀勝》描述,它“絕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難,務空其(船),然后得過”。兩岸絕壁之間,夾一天下聞名的險灘--崆嶺灘。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因而有所謂:“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的民謠流傳千年。峽中原有一塊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3個大字“對我來”。航船經過這里,必須直沖著這塊礁石駛去,便可借著流水的回沖力,安全地擦石而過;如果想要躲開它,反而會被它撞沉。1900年,有一艘外國輪船開進峽江,船長不知“對我來”礁石的奧妙,又不聽峽江水手的告誡,不敢直沖“對我來”開去,結果被礁石撞沉。解放后,經過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這塊礁石。葛洲壩建成后,水位抬高,險灘也已不復存在。航船過此安然無虞,只是少了一處夠刺激的景觀。
◎ 牛肝馬肺峽
出崆嶺峽,行不多時,便進入了牛肝馬肺峽。牛肝馬肺峽全長4.5公里。在九畹溪(已開發(fā)漂流產品,深受游客喜愛)入長江處,對岸(北岸)懸崖峭壁上,有幾片重疊下垂黃褐色的巖石,形如牛肝,在它的旁邊還有一塊形似肺狀的巖石,叫做馬肺,因而這段峽谷就起名為牛肝馬肺峽。所謂的“牛肝”和“馬肺”石,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淀而形成的鐘乳石。
大家請看,牛肝石還保持原樣,而馬肺石下半部殘缺不全,這是被清光緒26年(1900)侵入西陵峽的英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兩岸巖石,打掉了馬肺的下半部,同時也留下了英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先生在《過西陵峽二首》中以“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的詩句譴責了英帝國主義侵略我國蹂躪大好河山的罪行。
◎ 兵書寶劍峽
船過新灘,便到了兵書寶劍峽。在峽谷北岸陡崖石縫中,看去好似放著一個像書卷的東西,傳說是諸葛亮的“兵書”。兵書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豎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寶劍的石頭,這是“寶劍石”,“兵書寶劍峽”因此得名。
經過考古學家的實地考證,所謂“兵書”,乃半山腰古代懸棺葬的遺物。所謂“寶劍”,是絕壁上突出的巖塊,它是石灰?guī)r沿著垂直發(fā)育的節(jié)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峽谷還有兩段傳說:其一是說諸葛亮將他一生的用兵經驗寫了一本書,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環(huán)顧周圍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剝,照本指揮作戰(zhàn),死守老本,便選了險要之地把這部書放在難于攀登的峭壁上,讓后世有才志的人去取。另一說是秦朝末年,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手下有謀士叫張良,他熟讀兵書,足智多謀,殲滅了項羽的精銳部隊,項羽單騎逃到烏江,自刎而死,于是楚亡漢興,張良死后便將兵書寶劍藏在這里。
◎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不久就到了香溪寬谷。在這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口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鏈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條流香溢美的彩帶,她架起了通向充滿神奇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橋梁。三峽工程蓄水后,游船可從長江直達昭君村,中途也可達到屈原故里――樂平里。
位于香溪河畔的屈原故鄉(xiāng)樂平里,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跡和傳說甚多,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為“八景”并以景名聯詩一首:“降龍伏虎嘯天來,鄉(xiāng)鼓巖連擂鼓臺。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蕩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八景勝蓬萊”。屈原是一個正直、無私,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憂國憂民,留下了《離騷》等光輝詩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香溪上游興山縣的寶坪村是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xiāng),近年,這里修復了她的故宅,宅門外聳立著由內蒙古送來的漢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之意。
◎ 屈原祠
到了香溪口,西陵峽的峽谷段就算走完了。從這里延至巴東官渡口,約45公里長的江段,是一段寬谷,稱為香溪寬谷。船過香溪鎮(zhèn),上溯約6公里,就到了秭歸舊縣城――歸州。這個依山傍水的小城,歷史悠久。公元221年,劉備督師伐吳,始在此建城。作為糧草轉運基地。因當時城呈葫蘆狀,故得名“葫蘆城”。而真正使秭歸名聞天下的,是因為這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屈原。當您在歸州城登岸,漫步于街頭時,就可看到一座高高的牌坊,坊額上鐫有郭沫若的手書:“屈原故里”。臨江而建的仿古建筑便是屈原祠。
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從唐宋以來,經數次遷址修葺,后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興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在此修建此祠。三峽工程的興建,屈原祠將再次遷建到秭歸新縣城鳳凰山,重建后的屈原祠將于20__年底正式對外開放。現在的屈原祠共分四個部分,即山門、屈原青銅像及東西碑廊、屈原紀念館和屈原墓,占地14000平方米。走到屈原祠門前,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著名學者郭沫若親筆書寫的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屈原祠”,山門主體與東西配房形成了中國漢字“山”形。踏入屈原祠內,3.92米高的屈原青銅像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屈大夫猶在自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與前面草坪上巨大的“求索”二字交相輝映,在青銅像兩側是呈東西分布的紀念碑廊,右側圖文并茂雕刻著屈原二十多篇作品,左側記載著歷代文人墨客贊賞屈原之詞。屈原紀念館里面主要陳列了屈原生平簡介、部分文物等。屈原祠最后一部分是屈原墓,由于屈鄉(xiāng)人民愛戴屈原如同帝王,因此墓內屈原享用的一直是天下第一棺――紅木吊棺。
○ 巫峽
船行穿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便進入巫峽。巫峽因巫山得名,東起巴東縣的官渡口,西止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全長45公里。峽中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麗,宛如一條天然畫廊。巫峽谷深狹長,日照時短,峽中濕氣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霧,云霧千姿萬態(tài),有的似飛馬走龍,有的擦地蠕動,有的像瀑布一樣垂掛絕壁,有時又聚成滔滔云紗,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峽佛光,因而古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絕唱。
◎ 巴東神農溪
船過巴東縣,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農溪。近幾年來,神農溪漂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觀光客。神農溪發(fā)源于神農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凈,兩岸山峰奇峻。在現已開發(fā)出來供游客漂流的溪段上,也有三個峽,為綿竹峽、鸚鵡峽、龍昌峽,因而又稱“神農三峽”,以區(qū)別于長江上的大三峽和大寧河上的小三峽。游客登岸從巴東縣城驅車北行,經過約50公里的行程,就到了神農溪的漂流起點葉子壩。坐在一種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碧水清被上悠然漂流,依此漂過綿竹峽、鸚鵡峽、龍昌峽,會使您感到一種原始的野趣。神農溪上連一只小小的機動船都沒有,空氣異常清新,峽間格外幽靜,只是偶爾有幾聲鳥鳴,間或有幾聲纖夫悠長的號子,更使人有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這在神農溪以外是很難找得到的。出神農溪,便又回到了長江三峽。
◎ 巫山十二峰
船過巫峽,旅客們總是情不自禁地依欄眺望,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名的巫山十二峰。這十二峰全由石灰?guī)r組成,高出江面千米左右,屹立在峽江南北,有的如騰霄漢,有的如鳳凰展翅,有的形似畫屏,有的峰若聚仙……千姿萬態(tài),引人入勝。
江北六峰連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北岸的集仙峰(即剪刀峰),其下巖壁之上,隱約可見六個大字:“重巒疊嶂巫峽”。旁邊還有一些小字,現小字因巖石風化,模糊難辨,相傳為諸葛亮所著《隆中對》,所以叫“孔明碑”。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處在淹沒線下的孔明碑將移居他鄉(xiāng)。其它五峰依此是松巒(即帽盒峰)、神女(即望霞峰)、朝云、圣泉、登龍。
南岸六峰中,在船上能夠見到的只有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凈壇、起云和上升三峰則必須從長江的支流青石溪上溯十五公里才能望見。因此,宋代詩人陸游有“十二巫山見九峰”的詩句。
在十二峰中最為挺拔秀麗的,要數神女峰了。船至峰前,仰望峰頂,可以看到有一突兀的石柱,形似矯健的少女,“神女峰”因此而得名。關于神女峰,古代文學作品中曾想象巫山有“朝行云,暮行雨”的神女。另外,還流傳有一段“神女導航”的神話。神話中說:古時候西王母的小女兒瑤姬,騰云來到巫山上空,看到一群孽龍在天空毆斗,騷擾百姓。她便停了下來,擊斃孽龍,為民除害。后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并且自己留下來為行船導航,最后就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日夜夜俯視著江面,第一個迎來朝霞,又最后一個目送晚霞而去?!吧衽畬Ш健钡纳裨?,反映了神女峰下,不知有多少船工和旅客淚灑江中,葬身魚腹!
◎ 大寧河小三峽
船過巫山十二峰,于江北見一支流,這便是大寧河。大寧河發(fā)源于陜西省平利縣的終南山,穿過重慶市巫溪、巫山兩縣的奇山峻嶺,在巫山縣城東側注入長江。大寧河上也有個三峽: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人稱“小三峽”。它比大三峽的風光更為綺麗,因而有“三峽山水甲天下,寧河山水甲三峽”之說。三峽工程截流,水位上升,大寧河小三峽將受影響,其支流的馬渡河小小三峽可進入性將大大改善。
馬渡河小小三峽全長20多公里,其中馬渡峽奇峰奇石頗多;秦王峽以洞泉著稱;犀牛峽因峽中有一石如犀牛而得名。
○ 瞿塘峽
過巫峽,船行約25公里的寬谷(大寧河寬谷),便到了以“雄”著稱的瞿塘峽。瞿塘峽東起大溪鎮(zhèn),西到白帝城。峽長雖然只有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卻有“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氣勢,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畫卷和文化藝術走廊。順江而上可見風箱峽、鳳凰飲泉、孟良梯、倒吊和尚、粉壁墻、夔門等奇景。
◎ 風箱峽
進入瞿塘峽,在江北絕壁可見三個白色大字“風箱峽”,這就是風箱峽。風箱峽是一險陡的峭壁,峭壁之上,有幾條縫隙,遠遠望去,有一條較大的縫隙中,擱著一疊長方形的木匣,看上去很象風箱,故稱之為風箱峽。傳說這里的風箱是當年魯班存放的。1971年,三位采藥人登上風箱峽,解開了“風箱”之謎,原來是20__多年前古巴人留下的巖葬。
◎ 鳳凰飲泉?孟良梯?倒吊和尚
船行不久,在江南的懸崖上,可看到附巖而建的一處兩層榭臺,榭臺處就是鳳凰飲泉。有一根巨大而突出的鐘乳石柱,長約20米,直徑約6米,從巖上垂向泉水,如同一只水邊的鳳凰,正翹起鳳冠,伸長脖頸接泉水喝呢!
鳳凰泉的上游,便是著名的“孟良梯”,一排人工鑿成的比碗口還大的方形石孔,一個接著一個,由下而上成“之”字形伸向頂端,當地群眾叫它“孟良梯”。
緊挨“孟良梯”的陡崖上,有一奇石突出,很象光頭赤足的和尚倒掛在那里,人稱“倒吊和尚石”。相傳北宋名將楊業(yè)被害后,尸骨埋在白鹽山腰的平臺-“望鄉(xiāng)臺”上。其部將孟良為盜尸骨,悄悄駕舟入瞿塘,在絕壁上鑿石穿孔,插入鐵釬,架木為梯,攀援而上。剛到半山,被一和尚發(fā)現。和尚假裝雞叫,欺騙孟良。孟良誤以為天將破曉,怕人發(fā)覺,只得半途折回,結果功敗垂成。孟良一怒之下,便把這一和尚倒吊在山巖上。實際上這些石孔是古代勞動人民修的棧道遺跡,而“倒吊和尚石”,則是石灰?guī)r地區(qū)常見的鐘乳石而已。
◎ 夔門關?粉壁堂
峽口處江面寬不到百米,兩岸懸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線,水急浪高,山勢險峻,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便是三峽西大門――夔門關了。夔門兩側的高地,南名“白鹽山”、北曰“赤甲山”。夾江對峙,拔地而起,高聳入云,巍峨崢嶸,峽江兩岸則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設的大門。這里的崖高500米、河寬只有百米,但流量多達50000多立方米/秒。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鐵的水溶液粘附在風化的巖層表面,此山土石呈紅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白鹽山系因粘附在巖石上的水溶液,主要是含鈣質,色似白鹽得名。在燦爛得陽光下,赤甲山略顯紅色,白鹽山呈灰白色,隔江相望,一個紅裝,一個素裹,可謂奇景。杜甫描繪夔門的水勢,用了“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絕唱,勾勒出夔門的偉岸雄姿。
臨江兩岸峭壁上布滿了歷代碑刻,篆、隸、楷、行俱全,嚴如一面掛滿書法墨寶的廳堂之壁,所以取名“粉壁堂”。三峽工程蓄水后,粉壁堂的碑刻將被淹沒,國家已經采取了就地保護、切割復現等保護措施,部分碑刻將在更高處的地方復現。
◎ 白帝城
船過夔門關,便到了三峽的終點--白帝城。位于長江北岸的白帝城自古有“詩城”之稱。白帝城原名紫陽城,它是新莽時公孫述割據四川之際建筑的。因為傳說城中有井,井中白霧騰空,其形狀宛如一條白龍,直沖九霄,于是公孫述自稱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公孫述被東漢光武帝劉秀消滅后,后人便在這里修了一座白帝廟。白帝城因三國故事“劉備托孤”的廣泛流傳,一直名聞中外。三峽工程蓄水后,水將淹至半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般的勝境。
女士們,先生們,壯麗的長江三峽之旅就要結束了,讓我們乘船回到宜昌,繼續(xù)我們的三峽宜昌之旅。感謝各位的大力支持與合作,預祝大家宜昌之旅一路平安,事事如意!
第六篇:經典湖北三峽大壩導游詞
今天我就要去三峽大壩了!一路上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山石,“看”那邊的山石像一位毛爺爺在睡覺·······我還看見房子造在高高的山頂上。到了山峽大壩,我奇怪地是爬山也不用走路嗎?電梯可以直接給我們送上山頂,逗的我們哈哈大笑!山峽大壩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位于西陵中段三斗坪中堡島,南臨湖北省姊歸新縣城。大壩長1983米,壩頂海拔高18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有電站裝機26臺,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達到840億千瓦小時,相當于10座大亞灣核電站。
我有幸于20__年5月6日游覽了三峽大壩,登上185平臺時第一感覺是,這實在是太美了,大壩和長江盡收眼底放眼望去,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六道巨大的門高100多米左右,聽導游說這道門叫做閘門,當船使進去時閘門就關了,在慢慢的把船升起來,這樣船就從下游到了上游最后就打開閘門船就可以走了。我聽完導游的講解心里不只知道有多么好奇。
三峽大壩不僅可以把船安全的送走,還可以防洪,發(fā)電,航運,養(yǎng),供水功能,最大的特點可以防洪水。最后我懷依依不舍的心情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