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陰山山脈導游詞(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陰山山脈導游詞(合集)》。
第一篇:關于青山城的導游詞
凌云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麓。距百色市92公里,距南寧市257公里。凌云古稱泗城,有人說是縣名,也有人說是府名,均得名于山水。城東有凌云山,為凌云縣內群山之冠,縣內又有江河四水交錯匯入城下,故稱泗城。凌云縣秦朝屬桂林郡,清乾隆五年(1749年)設置凌云縣。凌云縣山青水秀,文化昌明,古時素有“書畫之鄉(xiāng)”和“滿城功名門第”之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納靈洞,位于縣城迎暉山北1公里處,與水源洞遙遙相望,為70年代新開發(fā)的溶洞,被稱為“亞洲第一洞”。納靈洞長三公里,洞內有河,四季長流,洞中鐘乳石柱、石幔、珊瑚、鳥獸等奇光異彩,千姿百態(tài)。
尤其是那218個“蓮花盆”,其形狀、規(guī)模、品位、數量都遠遠勝于世界地質界公認的桂林陽朔“蓮花洞”,具有極高的欣賞和科學考察價值,堪稱“南國第一洞”,電視風光片《奇洞勝景話凌云》中詳細介紹了這一天然造化的溶洞奇觀。納靈洞與國內其它溶洞相比,以奇、險、怪、美而獨占鰲頭,洞內險象橫生、怪石突兀,巨大晶瑩的鐘乳石搖搖欲墜,象剛發(fā)生過一次戰(zhàn)爭,又象剛經過地殼運動的洗禮,加上洞內新生的,象小手指般大,晶瑩閃爍的鐘乳石,令你驚嘆不己。
第二篇:山西旅游景點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叫xx,叫我“齊導”就好了。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臨汾大槐樹景區(qū)”,希望我們度過愉快的一天。
大槐樹景區(qū)面積很大,它是仿古式的,里面有“百家姓院”、“趙家大院”、“大槐樹后代”、“祭拜堂”等大型活動場所。其中“趙家大院”是仿照“喬家大院”而建,里面有小吃,游樂場,服裝店等,是青少年的最愛。
看!正前方,就是“大槐樹景區(qū)”的大門,大家看到那盤旋在大門上方的屈曲粗壯的`大槐樹了嗎?它是用優(yōu)質木材進行加工、雕刻而成的。
現在,我們就一起進去看看吧!
首先,大家看到的一個巨大的花環(huán),上面刻著一個大大的“根”字,它表示大槐樹就是華夏成千上萬兒女共同的根,有這樣一句話說道:“要問我家在何處,臨汾洪洞大槐樹?!彼?,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千里迢迢來這里尋根問祖。
讓我們沿著通道一直往前走,眼前的是一個仿古式的大鐘樓,里面有一些水果模型和人物雕塑,咱們一會進去以后可以參觀一下。注意不要損壞公物,不要扔下垃圾?,F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十五分鐘以后在這兒集合。
來!大家順著北邊這條通道一直走,就來到了大槐樹的下面。瞧!這棵大槐樹高聳入云,飽經滄桑,它在這兒扎根生長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它那魚鱗般古老的樹皮就是它歷經風霜的見證。
接下來,大家繼續(xù)跟著我走,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趙家大院”門前。“趙家大院”里面的內容可豐富了!有風味各異的美食,有琳瑯滿目的時裝……甚至還有很刺激的小型游樂場!好啦,大家現在就可以帶領小朋友們盡情地去玩一玩了!
今天的大槐樹一日游就要結束了,很高興為大家介紹景區(qū)的風光,共同見證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如果我們有緣,下次再見!
第三篇:女山導游詞
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風光秀美的歷史名山五女山。
五女山海拔823米,山體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
公元前37年,一個叫朱蒙的王子在此憑借天險建立了高句麗第一個王都——五女山山城。
原名“屹升骨城”,后因唐代有五位女子屯兵于此,為護百姓與征兵抓丁的官兵殊死搏斗并喪命于此,后為了紀念這五位女子改名“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以“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十八盤
這是一條通向山頂成門的“之”字形古道,是20xx年前高句麗人修建的。全長938米,這是唯一一條能走馬車直達山頂的路。
這條路路面為土或山石,路外多砌有矮墻,曲曲折折,回環(huán)到達山頂,共有十八盤,所以叫“古路十八盤”。
西城遺址
五女山山城共有東、南、西三個城門,現在看到的西門是唯一設在山頂的城門。根據現在遺留的痕跡,可以說明當時這里安裝了大門,而且還有士兵站崗的警衛(wèi)亭。
五女山山城在城址布局,墻體建筑以及墻體加工等方面開創(chuàng)了高句麗民族構筑山城的先河,對后世山城建筑以及東北亞建筑技術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山城的石墻結構堪稱一絕,異常堅固,從遺存痕跡就可表明高句麗人高超的筑墻技術。
一號大型建筑遺址
長13.5米,寬5米,前排有7塊大石,東西排列,間距在1.7米左右,他們大小相近,比較平整,有人為加工過的痕跡。據推測它應該是朱蒙建國后修建的宮殿。
雖說是宮殿但也十分簡陋,只不過是一座比較大的房子。高句麗就是從這里開始逐步走向成熟和壯大的。
蓄水池
這里是山上最低的地方,水流到這里匯集,形成僅有的一處水源,俗稱天池。也是高句麗第一王都的蓄水池,孕育了歷代居住在上山的人們。
三號大型建筑遺址
是一座高句麗時期的大型建筑遺址,長22米,寬16米,屬于半地穴式建筑。
三面砌墻,東面直接利用山坡鑿出土坎為墻。石墻的內層和外層中有一條溝,分析為排水溝。
因上面的建筑已不復存在,所以很難想象出它石什么結構和到底是干什么的。只能推測其很可能是倉庫或者武器庫之類的遺址。
居住遺址
這片比較平整的山地上密集分布著21個土坑,每個土坑就是一座房址,都是半地下式建筑,平面呈圓角長方形。
這些房址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鐵器,特別是兩座房子失火后,屋里的東西被壓在坑內,出土了大量兵器。因此推測這里應該是兵營,是守衛(wèi)山城部隊的駐地。
點將臺
位于山城的最南端,海拔804米,是山城的制高點,是t望的最佳位置,可以同時兼顧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動態(tài)。
二號大型建筑遺址
長20米,寬9.5米,是在人工修整的平臺上建筑的,根據遺址考察,推測為干欄式建筑。 從出土文物推測,這里應該是王族的居住遺址。
里面靠懸崖邊有兩座小的房址,根我們剛才看到的兵營遺址相同。據考古工作者推測,應該是大遺址的附屬建筑和配套工程。
哨所遺址
這兩個哨所遺址與其他遺址都不一樣。是正方形的,大小都在30平方左右。
最特殊的是遺址里有兩個炕連在一起呈折尺形,屋里出去炕活動面積只有4平方米左右,根本不適合家庭居住。
從這些炕的布局和出土文物上看,這兩個遺址帶有極強的軍事性質,推測為觀望山下道路和把守這個豁口的哨所。哨所遺址在整個山城的防御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東墻東門
山城東門寬4米,兩側城墻成折尺形,有戰(zhàn)爭時可以從正門迎擊,也可從側面攻擊,這是高句麗早期山城的一大特點。
距今20xx多年的歷史,原墻主體依然保存完好。讓人不得不驚嘆高句麗人高超的筑墻工藝。
南墻及南門
這是山城的南門,它是城墻這端留口形成的門。下面是懸崖,高20米,是人工與自然結合的杰作。門寬2米,是山城里最小的一個門。
這段墻是沿著山梁砌建的,與其他墻的構建方式不同,采用水平的方法分段建造的,有點像階梯墻,這種修建手法有利于人在墻上活動行走。墻的另一端和懸崖相連,也是借助于天山屏障。當年高句麗將士就站在這里防御著溝口和馬道上來往的行人。
游客們,五女山山城的游覽到此結束,希望大家下次再來。
第四篇:關于青山城的導游詞
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qū)是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qū)。景區(qū)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東部,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震旦紀,是國際公認的“奇特北緯30度地球圈”上不可多得的一顆綠色明珠。最低海拔260米,最高海拔1418米,總面積80平方公里。柴埠溪大峽谷呈東西走向,東西長約30公里。峽谷中涓涓溪水流經漁洋河匯入清江,屬清江水系,是土家文化的又一個發(fā)源地。因此,柴埠溪景區(qū)又是集“武陵脈”、“土家源”、“清江水”、“生態(tài)谷”、“文化魂”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
一條清溪貫穿整個大峽谷,溪谷兩岸巖石經過億萬年的風雨侵蝕,風化和崩落,形成了獨特的峰林景觀。大峽谷生態(tài)保持良好,氣候涼爽宜人,景觀類型多樣,尤以茂林、幽谷、異石、奇峰、險崖、溶洞和云海最為壯觀。 柴埠溪大峽谷景區(qū)一期投資近2億元,經過兩年的規(guī)劃改造,于20xx年9月完成了一期建設,其中包括景點和游線的改造、游客服務中心、景區(qū)配套服務設施和客運索道的建設。
柴埠溪大峽谷之美,美在四季,無論您何時來到這里,都能看見她美麗的四分之一。春:一峽碧玉翠、滿山杜鵑紅;夏:日出涼風起、雨霽云海升;秋:奇峰三千重、峰峰女兒紅;冬:銀針披萬樹、白玉砌千峰。景區(qū)內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1%,是絕佳的天然氧吧。景區(qū)內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良好,動植物保持著良好的生態(tài)平衡,“神”、“奇”、“珍”、“幽”的特點只有身臨其境方得體驗。景區(qū)內自然景觀恬靜悠適,有山有水,有石有樹,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遠離塵世之外,徜徉山水之中讓您清心爽神、雅興怡情。是現代工業(yè)文明時期難得的一塊凈土,是都市人度假、休閑和益壽延年的勝地。
土家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支絢爛奇葩,“哭嫁”、“跳喪”、“火堂”、“過趕年”等獨特的民俗風情經久不衰?!傲醒喇吰澘ā薄ⅰ拔魈m卡普”等土家文化傳承至今。久而彌新、流而不俗、粗而大雅的濃郁民族個性融于鮮明的時代特色之中,令人流連忘返。夜幕降臨,大型土家民族風情歌舞晚會——牙列畢茲卡(我的土家族)開始上演,歌舞以“洛尼嘎的煨罐茶”“葉日媽的高山腔”“比索洛的土儺面”“幺洛蓋的哭嫁歌”“小洛巴的板凳龍”“阿利牙的咂酒舞”“舍日巴喲響鈴裙”等節(jié)目再現了奇特的品茶飲酒、求親娶嫁習俗,游客們還可以圍著熊熊的篝火,在隆隆的鼓聲中跳起歡快的擺手舞和豪放的“撒兒嗬”,心隨鼓動,身隨舞起。柴埠溪大峽谷的土家山民開放了他們的家,為前來游玩和旅行的客人提供休息和食宿。走進農家,好客的土家大嫂,或端上一桌當家土菜“十碗八扣”,或抬上一個超大的蒸籠----土家人的盛宴“抬格子”。熱情的土家姑娘會為您敬上一杯用純苞谷釀造的“遍山大曲”。菜香彌漫與酒香纏繞,著實讓人垂涎欲滴!
柴埠溪大峽谷內大灣口景區(qū)“得樂線”可以登上險峻秀美的落月橋,一覽眾山小。遠處的“對嘴石”象征了千年永恒不變的愛情?!版⒚梅濉?、“琴臺”、“情人谷”、“對棋臺”等景點,每個景點背后都蘊含了一個個古代土家族少女的優(yōu)美愛情故事?!笆ニ^音”正手持圣水瓶,妙彈蘭花指,向人間彈灑圣水賜福。“雀尕石”正展翅欲飛?!暗脴窐颉睓M跨天險,讓人“飄飄欲仙”?!暗脴贰痹诋數鼐褪菢酚^豁達的意思。得樂線改造中最有新意的創(chuàng)舉就是新增一座“玻璃橋”,它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在兩峰之間用“玻璃”架的橋。增加了趣味性、探索性與挑戰(zhàn)性。站在橋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兩峰間的峽谷,探索未知的谷底深淵。天空朵朵白云映照在橋面上,讓人感覺站在了白云的上端。
清澈的溪流,幽深的峽谷,茂密的叢林,起伏的山巒為喜愛戶外徒步探險,定向穿越及溯溪的驢友們提供了絕好的體驗場所!沿途植被豐厚,古木參天,奇花異草,種類繁多。放眼望去,郁郁叢林連綿不絕,滿目青山峰巒疊翠,碧綠清溪水波流淌。置身于茫茫叢林中,攀登在幽幽疊谷里,吸一口靈氣,掬一捧清泉。盡享大自然獨賦的詭秘、原始、生態(tài)、奇異,體會那份獨特的山林野趣。
第五篇:女山導游詞
酷愛的旅客們各人好:
我是觀光社的導游,我叫。我想各人都傳聞過五女山吧, 本日我們就一同游覽五女山。五女山位于本溪市桓仁縣東北八公里的渾江西北岸。山體呈長方形,南北長1500米,對象寬300米,峭壁高200多米,海拔824米。是高句麗民族文化的發(fā)祥地,以是許多朝鮮人到此都虔敬地跪拜,以是五女山在朝鮮也很著名。
它為什么叫“五女山”呢?這尚有一個瑰麗感人的傳說呢!在太古期間,山上住著五姐妹,她們個個身手高強,身懷特技,經常為人們造福,深受人們熱愛。有一年,山腳下的渾江里溘然來了一條黑龍,它作惡多端、強逼黎民,那五姐妹便下山去降龍,他們斗了三天三夜,斗得慘無天日,最終,黑龍死了,五姐妹也和黑龍同歸于盡。人們?yōu)榱司炷钗褰忝?,就把她們曾經住過的山峰稱為“五女山”。
這五女山的有名不只由于它有感人的傳說,更是由于它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滿山的翠綠;炎天,天女木蘭花爭奇斗艷;秋日,是最美的時辰,層林盡染,冬天,山上白雪皚皚,這樣的景致,會讓情面不自禁地想起《沁園春雪》中“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的詩句。那么此刻我們就一同明確這瑰麗的景致吧!
這里是十八盤。它是一條之字形的千年古道,曲曲折折,剛好轉了18道彎,故稱18盤。通向山頂的路尚有一條,那是一條直達山頂的石階路,特點是又直又陡,總計999級臺階,是1999年建筑的,意為九九歸一。十八盤回環(huán)旋轉,直達山頂,其止境與迂腐山城的西大門相接。
天昌門又稱清風門,距西門約50米。盛夏酷暑汗出如漿到此,華中地區(qū),立即會有清風緩緩吹來,不愧有‘清風口’之稱。天昌門的倆側石壁,仿佛刀削斧劈。昔時,高句麗僅用少數士兵在此捍衛(wèi),其險峻可見一斑。
這里是編號為一號的大型構筑基址,俗稱王宮遺址。此刻這里是一片萋萋荒草,誰能想到,在這荒草下卻掩埋著一座宮殿的廢墟。顛末說明,這里很有也許是高麗政權第一代王朱蒙昔時成立宮殿的處所。其時的宮殿異常簡略,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光輝,既沒有五光十色的琉璃瓦,也沒有皎潔如玉的臺階,不外是一座稍大的屋子罷了。當時辰,高麗還沒有把握磚瓦的技能,據此宮殿四壁應該是土墻或石墻。
按照史書記實,高麗政權就是從這里開始,顛末一步步的成長,逐漸走向成熟和壯大。五女山山城作為高麗的第一座國都,整整相沿了40年,先后有兩代國王在這里執(zhí)掌政權。
關于五女山的營建,尚有一段隱秘傳說。據《舊三國史》記實,五女山山城是天帝建設的城池。傳說山上起霧的那天,不見山,不見水,也不見人,但卻從茫茫大霧里傳出了數千人鑿石、砌石的聲音。朱蒙聽了異常興奮,他說,這是天帝派人給我修造山城呢。7天后,云開霧散,日歷天晴,五女山上公然呈現了石城、宮殿、樓臺 。朱蒙很是感激天帝,面向上天拜了拜,然后帶領5名大臣,遷入城里,住進了宮殿。
傳說把筑城說的過于輕松。著實修筑山城淹滅了高句麗大量人力和財力,是高句麗人民承擔的一項苦役。為了修城,年滿15歲以上的高句麗男人,經常遭到征調。因為人民不堪勞頓,經常以避難的情勢暗示抵御。
這個是蓄水池,俗稱天池。它是山泉涌成的水池,也是山上獨一的水泉,養(yǎng)育了歷朝歷代棲身在山上的人們。因為蓄水池水質甘美,以是內地傳播這樣一句話‘喝了天池水,女人變得越發(fā)美!仍進幾分錢,財路不盡滔滔來!這里是編號為三號的大型構筑基址。它是一處高句麗時期的大型構筑遺址。那么這處的遺址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說是蓄水池,有人說是馬圈,有人說是兵器庫,尚有人說是議事廳,是國王召見大臣的處所。今朝,關于他的成果尚無定論,尚有待于考古學家的進一步勘察說明。
這是五女山的制高點,也稱點將臺。傳說,朱蒙曾經站在這里,面臨山下,舉辦點將。還有傳說,唐代上將薛仁貴,也曾站在這里舉辦點將。著實,所謂點將臺,并不是真正用來點將的,而是一處t望臺。站在這里遠眺,江上的行船、江岸上的行人念茲在茲,一目了然,軍事浸染異常強盛。
這是五女山上的重要景點一線天。一線天異常險要,最窄的處所僅容一人通過。驚險刺激之余,伴侶們可以趁便看看沿途上的天女木蘭花。天女木蘭花是天下上罕有的名花,又名木蘭花,香氣濃烈。
這是山城的南門,腳下的馬道是昔時五女山通往金銀庫溝輸送物資的一條重要通道。據傳,金銀庫溝是昔時朱蒙和琉璃明王存放金銀珠寶的庫房地址地,沿此路經南門可達五女山。
好了,此刻各人可以在這蘇息一會~
第六篇:女山導游詞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東北8公里的渾江西北岸。五女山山體是長方體,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這里是高句麗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宮廷之爭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麗第一都城,史稱紇升骨城。高句麗是我國歷史上北方地方政權管轄內的一個少數民族。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領李滿柱率軍挺進遼寧,便駐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滿族文明的發(fā)祥和啟運之地。
近年來,考古專家在山上發(fā)現了大量的古代遺跡和遺物。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這說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山上生活。發(fā)現的遺物還有戰(zhàn)國晚期的石劍、石鑿、陶壺以及一些遼金時期的生活、生產工具和兵器。
除歷史遺跡外,五女山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壯美,登高俯瞰,前可見桓仁縣城陰陽八卦城,后可見桓龍湖似一條巨龍騰躍而下,山勢險要,多處景觀稱奇稱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之一。2019年五女山景區(qū)被評為AAAA級景區(qū)。2019年五女山山城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