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鼓浪嶼日光巖導(dǎo)游詞(推薦3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鼓浪嶼日光巖導(dǎo)游詞(推薦3篇)》。
第一篇:鼓浪嶼日光巖導(dǎo)游詞
關(guān)于鼓浪嶼日光巖導(dǎo)游詞
各位來賓,你們好!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們開車的師傅姓陳,我是廈嶼旅行社的導(dǎo)游,姓吳,名X X!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導(dǎo)游,為你們服務(wù),希望在我們相處的時間能夠讓你們感到一份快樂!預(yù)祝大家能夠玩得開心、吃得稱心、住得舒心、走得順心,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持!
現(xiàn)在,我們將去游覽日光巖景區(qū),日光巖處在我們風(fēng)光旖旎、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鼓浪嶼,最高海拔米,面積53000平方米,于2000年1月7日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huán)境管理體系標準認證,在此年也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風(fēng)景區(qū),我們今天參觀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踏入新修的山門,各位來賓大家請?zhí)ь^看前方巖壁上方的摩崖石刻,請猜猜,這些文字是由幾個人題刻的呢?好像都沒有人答對喲!我們看,上面橫刻著“天風(fēng)海濤”,豎刻著“鼓浪洞天”、“鷺江第一”,這三幅文字分別由三人所題刻,那有沒有人能猜出哪一幅的歷史最久呢?對了,正如這位所說的“鼓浪洞天”,它是明萬歷元年(1573年)由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所書,據(jù)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也是鼓浪嶼上最早的題刻,“洞天”就是道教中所說的“洞天福地”意思是鼓浪嶼就像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一樣,那么它到地像不像呢,那得由各位自己親自去體驗咯!我們再看“鷺江第一”這是由清代道光進士林P所題,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而“天風(fēng)海濤”則是民國四年(1915年)由福建巡按使許世英所題,這四個字淋淋盡致地形容出了鼓浪嶼獨特的景色,等會兒我們登上天風(fēng)臺便能夠感受到!
這摩崖石刻下的'是日光寺,原名蓮花庵,也許有些朋友早就想知道它為什么叫日光巖了吧?
在明代未年,廈門名士池顯方在山下建私人住宅,名“晃園”此山始稱“晃巖”,因為第天凌晨,朝陽從廈門的五老峰后升起,蓮花庵最先淋浴在陽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此山也稱“日光巖”,又相傳當年鄭成功來到晃巖,覺得景色遠勝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就成了“日光巖”。這日光寺實際上是一個以石為頂?shù)纳蕉?,又稱“一片瓦”,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因素,它的大雄寶殿與彌陀殿是對合而設(shè)的,這在全國的唯一的,但別看這寺廟小,我國著名的弘一法師也曾來過此處,并在此校點《東瀛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通釋》,還寫作了《觀音菩薩正文》即《普門品》,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早年曾留學(xué)日本,精通油畫、音樂、戲劇、詩歌、書法、金石等,于1932年應(yīng)閩南佛學(xué)院禮聘來廈門講法至1938年止,于1936年6月到此處閉關(guān)八個月。
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九夏生寒”是黃仲訓(xùn)所題,署名“鐵彝”是他的字號,這四個字是于1918年日光巖建成瞰青別墅時一起完成的,“九夏生寒”說明這兒非常涼爽,而這涼爽自然來自“鷺江龍窟”相傳鼓浪嶼曾住有五條龍,請各位來賓隨我沿著石階往上走,這便是當年鄭成功屯兵處,請大家回過身來看這右別巖壁上的石刻,這是當年十九路軍軍長、副指揮官蔡延鍇將軍到此處見景生情寫下的七絕“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巖下憶英雄”,再轉(zhuǎn)過身來看曾當任過北大校長的教肓家蔡元培先生所題刻的七絕“叱咤天風(fēng)鎮(zhèn)海濤,指揮若定陣云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這兩首詩都寫出了對鄭成功的懷念之情。
拾級而上,請看右邊“腳力盡時山更好”的題刻,這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寫,一股奮發(fā)之情催人向頂峰奔去,前面就是“古壁暑洞”,大家看看這左邊巖壁上的圓孔是做什么用的呢?有沒有人猜出來呀?這便是當年士兵搭架帳篷所用!看這古壁暑洞是由巨石架起的通風(fēng)口,天風(fēng)穿洞,涼爽異常!
好了,不知這暑洞是否已拂去了大家疲勞的汗珠?那么大家再隨我往上走,大家看,這巖壁上有一首蔣鼎文的《日光巖銘》,當年他解決了十九路軍發(fā)動閩變后躊躇滿志,心情非常好,便寫下了“日光巖,石磊磊,環(huán)海梯田成玉壘,上有浩浩之天風(fēng),下有泱泱之大?!边@與前面蔡廷鍇將軍的意境完全不同,好了,現(xiàn)在我們將登上日光巖最高頂峰天風(fēng)臺,去領(lǐng)略一下天風(fēng)海濤吧!
由于道路坡陡路窄請大家一定要小心地攀登?,F(xiàn)在我們已到達了這日光巖最高的山峰,淋浴著天風(fēng),傾聽著海濤,請各位眺望遠處,水天一色,把一切世間的煩惱都拋開,全身心融入這優(yōu)美和諧的世界中去吧!看腳下的鼓浪嶼,各種風(fēng)格的建筑錯落有致,好像是從鋼琴之島彈奏出來的音符,凝固成一曲最浪漫的旋律,這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在這里的每一棟典雅的樓房里都有一段精彩的傳奇故事,往北看,紅色圓穹部的建筑十分明顯,那就是鼓浪嶼最有名的“八卦樓”,稍離我們近點的豎著十字架的建筑,就是閩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再往前看,鼓浪嶼隔鷺江與廈門相望,這里的特色建筑與廈門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截然不同,仿佛時間在這里停滯了,將我們留在東西文化強烈撞擊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歷史中,舉目西望嵩嶼電廠的煙囪高高聳起,著名的海滄開發(fā)區(qū)就在眼前,通過新建的海滄大橋與廈門連成一體,朝東望,遠處是大擔(dān)、小擔(dān)、大金門、小金門諸島,越過海峽便是我們渴盼回歸的臺灣。好了,請各位隨我下去,下去時大家還是一定要小心行走!一會兒我們?nèi)⒂^鄭成功紀念館。
我們現(xiàn)在已抵達鄭成功紀念館,這是1962年2月1日為紀念鄭成功收復(fù)臺灣300周年開放的,館匾是由郭沫若所題,鄭成功原名森,字儼明,號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戶海濱,現(xiàn)館內(nèi)還有日平長琦縣佐世保市代表團送來的鄭成功出生地“兒誕石”的照片,他7歲回國入南京太學(xué),1661年4月12日從金門的料羅灣出發(fā)收復(fù)了被荷蘭侵略了38年的臺灣,1662年7月病逝臺灣,年僅39歲,這個紀念館從豐富的資料、實物、照片等展示了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現(xiàn)在給大家十五分鐘參觀時間!
通過參觀鄭成功紀念館大家是不是對我們的民族英雄有沒有多了一層認識呢?現(xiàn)在我們將乘坐空中纜車到達百鳥園,百鳥園面積2000平方米,園內(nèi)飼養(yǎng)了100多種,1000只從全國各地征購來的珍貴名鳥,一會兒我們?nèi)タ此鼈兛蓯鄣奈枧_表演,以解你們的旅途疲勞!
各位來賓,一個半小時的游覽結(jié)束了,走過了一段歷史的長河,不知道給你們留下些什么呢?當然除了歷史,我們還欣賞過了海濱的美景,希望這些都能夠給你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也歡迎各位有機會下次再帶上你們的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與信任!謝謝!再見!
第二篇: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dǎo)游,常常要根據(jù)講解需要編寫導(dǎo)游詞,導(dǎo)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導(dǎo)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1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歡迎來到泉州開元寺。人們常說:不游開元寺不算到泉州。如果說,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館”,那么,開元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說泉州素稱“泉南佛國”,那么開元寺便是最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剎。而開元寺內(nèi)的東西塔則是泉州古城的標志。在我們生活的年代,高樓大廈的建設(shè)者運用現(xiàn)代化機械從事“高空作業(yè)”,古代呢?沒有起重機,沒有大吊車,更談不上“直升飛機”和“電腦設(shè)計工程”,然而華夏祖先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令世人驚嘆的古建筑。大家看,聳立在草坪上的兩塔就是其中之一。我國古塔專家羅哲文教授曾望塔興嘆:“鬼斧神工”!據(jù)《寺志》記載:東西塔建于南宋,前后歷時20_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古代泉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兩座塔重約19510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用花崗巖依照木頭入榫的結(jié)構(gòu)建造而成,這在中國古塔建筑史上相當罕見,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宋代高超的建筑水平。我們眼前的是東塔“鎮(zhèn)國塔”,建于南宋,塔高48.24米,是中國現(xiàn)存最高、最大的石塔,被譽為“石塔之王”。近年入選中國“四大名塔”郵票發(fā)行。而西塔“仁壽塔”高度與東塔相差四米多,為44.06米,先東塔十年而建(公元1228—1237年)。兩塔相距200米左右,配對成雙,俗稱“東西塔”。各位團友,您可以抬頭數(shù)一數(shù)這東塔共有幾層?是的,它并非我們平時所說的“七級浮屠”,而是五層八角樓閣式建筑,就佛教含義而論,五層古塔象征中國南方較為盛行的大乘教“五乘說”。同時,各位還可看到石塔每層都有人物浮雕像,合計一塔共有80尊,兩塔則有160尊石雕人物像,這些人物大都是中外歷史上對佛教頗有建樹的名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西塔的兩尊人物浮雕,一是長胡須的蓮花觀音,二是手持大刀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jīng)的孫行者。有人確認這位誕生于南宋的孫行者是成書于明代的《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原始模特”。說來有趣,90年代,六小齡童到泉州開元寺時,曾被邀請登上西塔與南宋的.石刻“孫行者”合影留念,本地傳為佳話。
各位還可看到,在東塔下面須彌束腰部位有四十方連環(huán)畫式的石刻浮雕畫,其中有一圖“經(jīng)來白馬”尢為珍貴,它講述的是佛教如何傳入中國的故事。其它幾十幅浮雕畫取材的大部分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出家—悟道—成佛等經(jīng)典故事,而上述故事中人物穿的卻都是中國宋代服飾,真可謂是“入境隨俗”。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創(chuàng)建至今七百多年,經(jīng)受了風(fēng)雨雷電的洗禮。特別是公元1620_年(明萬歷年間),它們與泉州另一標志景觀——宋代洛陽橋一同經(jīng)受了八級大地震的嚴峻考驗,東塔剎頂上八條鐵鏈震斷了七條,塔身安然無恙,洛陽橋同樣紋絲不動。迄今為止,雙塔塔基沒有下沉,塔身沒有傾斜,雙塔屹立如山、巍巍壯觀。所以,在泉州流傳這么一句話來形容做人要有骨氣的名言,“我站起來就是東西塔,躺下去就是洛陽橋?!笨梢哉f,東西塔是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志,也是泉州古建筑的“制高點”?!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惜出于文物保護的目的,我們今天無法登塔。他日若有機緣,各位登塔遠眺,泉州風(fēng)光盡收眼底,意趣無窮。
東西塔講解到此結(jié)束,給大家10分鐘時間,與這巍巍東塔合影留念。謝謝!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2位于福州東郊,閩江北岸,離市區(qū)17公里。在眾多的峰巒巖洞中,尤以白云峰、獅子峰、喝水巖、八仙巖、白云洞、靈源洞、達摩洞等為勝;還有溪洞峽谷,如鱔溪、磨溪、鼓山溪等,典型的峽谷如被稱為"谷中之谷"的喝水巖、錄源洞。植物種類1000多種,有上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柳杉、馬尾松、香樟、楓香、蘇鐵、丹桂、油杉等,有稀有珍貴植物刺桫欏、香杜鵑以及寄生石斛、冬鳳蘭等。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3位于閩浙贛三省邊界的武夷山脈北段的武夷山市南部境內(nèi),總面積70平方公里,向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主要景點有"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座千姿百態(tài)的山巖。有武夷宮、一線天、九曲溪、桃源、云窩、水簾、天心等七個景區(qū)。有儒家的書院,堂、齋、屋62處,道家的院、觀、壇、殿71處,佛教的庵、堂、寺、廟43座,隱者的寮、屋、軒、廬60幢,高士、山家的臺、榭、宇、舍16所。丹巖摩崖上留有不少歷代名人的石刻,還有距今3800多年歷史的船棺和虹橋板。景區(qū)內(nèi)還有許多珍貴的古樹名木等。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4位于永安市城北至西北部。由桃源洞、鱗隱石林兩個相對獨立的風(fēng)景區(qū)組成。
桃源洞山水秀麗,有"小武夷"之稱,面積37平方公里。古時有桃林0.067公頃,山澗流泉,桃花夾岸,飄流映紅,因而得名。有丈巖31處,修竹灣11處,拼櫚山31處等4大景區(qū)、73勝景。尤其是一線天,長120米,懸崖斷裂,一隙通明,窄處僅容一人側(cè)身而過,被稱為"福建三絕"之一。
鱗隱石林奇石林立,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包括洪云山石林、翠云洞、壽春巖、十八洞、石洞寒泉6個風(fēng)景片。千姿百態(tài)的溶洞,有石柱196柱,高度超過20米的有79柱,最高的達36米。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5位于連城縣東郊1.5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外直中虛,層巒迭峰,望之若萬蕊菡苕,搖曳于青標翠蓋間,故稱蓮花峰。又因象一頂獬豸冠,又稱冠豸山。素有"三江上游第一觀"之稱。主要勝景有:靈芝峰、五老峰、攀星巖、五姐妹石等20多個景點。北塹雄關(guān)峰林密集,一柱石筍高50多米,周長40多米,拔地而起,如紅燭高燒,稱為"照天燭"。山后石門湖海拔427 米為人工與天然合成,水面約800畝,湖中群山倒影,水光粼粼。與山、湖相連的旗石寨,最高點為百丈巖。景內(nèi)無山不石,無石不拔。還有被稱為摩天嶺的竹安寨,山景以雄、奇、險、絕著稱。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6位于福鼎市東南45公里,三面臨海,有"海上仙都"之稱。景區(qū)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山上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巖、九泉、三溪、二嶺、一谷,包容了山岳峰崖,溪潭瀑布,海洋列島,山頂泉湖,海濱沙灘,古寺,城堡,摩崖石刻,畬族風(fēng)情等風(fēng)景名勝資源。風(fēng)景分為六個游覽區(qū),即山岳游覽區(qū)、城堡游覽區(qū)、畬族游覽區(qū)、列島游覽區(qū)、海濱游覽區(qū)等。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7九鯉湖九級瀑布群馳譽海內(nèi)外,是九鯉湖自然景觀的主體。上游溪水奔騰而來,自雷轟祭入湖,溢瀑布、懸珠簾、掛玉柱、叩石門、回五星、跨飛鳳、過棋盤、謁將軍,峭壁千仞,古木參天,奇勝不可名狀。徐霞客曾到此游歷,贊曰:“即匡廬三疊,雁蕩龍湫,各以一長擅勝,未若此山微體皆具也。”九鯉湖現(xiàn)為福建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已全面啟動了九鯉湖旅游經(jīng)濟服務(wù)區(qū)、湖濱九鯉湖十大精品工程、九鯉山莊、常九跨縣旅游公路、龍鳳區(qū)內(nèi)旅游公路、水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工程、陽明山植物園、盤龍山通訊基站、九鯉東湖畬族風(fēng)情園、九鯉道院祈夢園等十個重點建設(shè)項目,將發(fā)展成為集觀光、度假、娛樂、購物、朝圣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勝地。這里以湖、洞、潭、石四奇著稱,尤以飛潭為最,自古有“鯉湖飛潭天下奇”之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與武夷山、玉華洞并稱福建“三絕”。相傳漢武帝時,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濟世,丹成跨鯉升天成仙,九鯉湖因之得名。九鯉湖蕩青漾翠,碧澄一泓,是個秀麗的天然湖。湖的四周,林木蔥蘢,千九鯉湖巖競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兼具林泉水之勝,上游澗底遍布如白如樽、似甕似井等奇形怪狀的洞穴,傳說為九仙煉丹的遺址。山間林野散立著無數(shù)奇巖怪石,諸如蓬萊石、瀛洲石、羽化石、玄珠石、龍擦石、枕石、天然坐等,蔚為奇觀。九鯉湖最著名的風(fēng)景是九漈瀑布,各漈因狀得名。有雷轟漈、瀑布漈、珠簾漈、玉柱漈、石門漈、五星漈、飛鳳漈、棋盤漈、將軍漈、各漈落差大至100多米,小至3-4米,九漈瀑布或飛流之下,或銀蛇飛舞,或噴珠揚玉,其中是為壯觀的是瀑布、珠簾、玉柱三漈。九漈瀑布全長10余公里,沿途懸崖夾峙,蜿蜒曲折,十分引人入勝。九鯉湖蕩青漾翠,碧澄一泓,是個秀麗的天然湖。湖的四周,林木蔥蘢,千巖競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兼具林泉水之勝,上游澗底遍布如白如樽、似甕似井等奇形怪狀的洞穴,傳說為九仙煉丹的遺址。山間林野散立著無數(shù)奇巖怪石,諸如蓬萊石、瀛洲石、羽化石、玄珠石、龍擦石、枕石、天然坐等,蔚為奇觀。九鯉湖最著名的風(fēng)景是九漈瀑布,各漈因狀得名。有雷轟漈、瀑布漈、珠簾漈、玉柱漈、石門漈、五星漈、飛鳳漈、棋盤漈、將軍漈、各漈落差大至100多米,小至3-4米,九漈瀑布或飛流之下,或銀蛇飛舞,或噴珠揚玉,其中是為壯觀的是瀑布、珠簾、玉柱三漈。九漈瀑布全長10余公里,沿途懸崖夾峙,蜿蜒曲折,十分引人入勝。九鯉湖景區(qū)人文景觀眾多,有摩崖題刻,道教名觀、藝術(shù)建筑和文物古跡20多處。湖山間“任楷草題鐫幾無完石”、“天子萬年”、“第一蓬萊”、“碧水丹山”、“觀瀑”、“九鰭騰云”、“飛雨奔雷”等歷代名人題刻,古樸大方、遒勁灑脫;湖濱的九仙觀、水晶宮、玉皇樓、迎仙會館金碧輝煌、氣勢恢宏;將軍、觀瀾、觀瀑、懷念、愛鄉(xiāng)五亭,依山臨水、玲瓏精雅;景區(qū)內(nèi)尚存的何仙宮、全竹廟、更衣亭、湖光亭遺址,是游客懷古的好去處;宋孝宗皇帝賜予“仙水靈惠”金匾的一泓“仙泉”,以清洌甘甜,不干不漲稱奇。
九鯉湖風(fēng)景區(qū)交通便捷,盤山公路直通景區(qū),從仙游城關(guān)至九鯉湖有旅游專車直達,區(qū)內(nèi)建有停車場、賓館等服務(wù)設(shè)施。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8位于廈門市南部,范圍包括萬石山地、鼓浪嶼和廈門海灣部分海域。主要景點有:三灣江海、萬笏朝天、鼓浪洞天、古剎新輝、虎溪夜月、金榜釣磯、洪濟觀日、上里探幽、曾厝度假、黃厝觀景等十大景區(qū)。
鼓浪嶼傍依鷺江,與萬石山景區(qū)相連,素有"海上花園"美稱。全島綠化覆蓋率37%以上,綠樹、紅花、碧草遍布全島。島上現(xiàn)存有13個國家風(fēng)格各異的建筑物,故有"世界建筑博物館"之稱。
萬石山景區(qū),西、北為市區(qū),東、南為景區(qū)海域,峰巔巨石遍布,巖奇石怪,千姿百態(tài),獨具花崗巖山地景觀特色。景區(qū)以廈門市園林植物園、虎溪鴻山、南普陀寺、胡里山炮臺4部分為主組成。
福建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9位于泉州市北郊3公里處,包括清源山、靈山圣墓、九日山三個景區(qū),總面積62平方公里。景區(qū)文物薈萃,風(fēng)景秀麗,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稱。主要景點有:老君巖,高5。63米,寬8。1米,厚6。85米,為我國宋代石刻藝術(shù)代表作之一,屬國內(nèi)罕見的大型道教石像;有宋代石雕釋迦牟尼坐像及千手千眼觀音坐像的千瑞寺;有米芾手跡的"第一山"石碑;有弘一法師舍利塔的千手巖;有附于峭壁的藥師、釋迦、彌陀三世石像及巨幅"壽"字摩崖石刻的碧霄巖、瑞像巖;有泉從石竅流出,稱為"第一洞天"的清源洞等。
第三篇:北京著名景點導(dǎo)游詞
天安門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占地面積達44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國家機構(gòu)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列廣場兩側(cè)。東邊建有國家博物館,西邊是人民大會堂,中間聳立國旗旗桿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在廣場南部。最南端是正陽門及其箭樓。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開始時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屢毀屢建,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才重建為xx開間的重檐歇山式頂樓,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國”之意。改名為天安門。天安門除了舉行其他盛大儀式之外,也曾經(jīng)是清朝皇帝舉行“金鳳頒詔”禮的地方。每逢冬至去天壇祭天,夏至到地壇祭地,孟春到先農(nóng)壇 耕,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親征,都要從天安門出入。舉子們的黃榜也是從此捧出的。
現(xiàn)在的天安門城樓在城臺正中大門上方掛有一幅巨型毛主席畫像。畫像高6米、寬4.6米,總重約1.5噸。每年國慶節(jié)前都要重新繪制。第一幅畫像的作者是周令釗?,F(xiàn)在畫像的工作由北京美術(shù)公司的葛小光先生接續(xù)。在城樓重檐正中懸掛的國徽是以周令釗和張仃的創(chuàng)意為基礎(chǔ),最終由梁思成設(shè)計完成的,國徽的圖案由天安門、國旗、齒輪、麥稻穗和紅綬帶組成。城樓內(nèi)根據(jù)開國大典時的環(huán)境布置有國畫“鐵骨傲霜雪,幽香透國魂”及董希文創(chuàng)作的著名油畫《開國大典》。
城門前面是與故宮內(nèi)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橫跨7座漢白玉金水橋,中間5座分別與天安門城樓的5個門洞相對。正中是供帝后行走的御路橋,兩側(cè)為宗室王公行走的皇族橋。再向外的兩座是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最外面位于太廟和社稷壇門前的,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及其其他人員行走的公生橋。在金水橋南北兩岸各有一對雕刻于明永樂年間的石獅子,東側(cè)的都是雄獅子。腳踏繡球,象征一統(tǒng)寰宇。西側(cè)的都是雌獅子。腳踩幼獅,寓意母儀天下,子孫綿延。它們都把頭微微傾向內(nèi)側(cè),以示保護御路保護皇上。金水河南岸還有一對立于明成化元年高約10米,重達20噸的漢白玉華表,與其對稱在天安門內(nèi)側(cè)也有一對。華表頂部承露盤上有一小獸,俗稱“望天吼”。其作用是用來警示皇上。據(jù)說華表源于用作路標的表木和聽取意見的誹謗木。現(xiàn)在的華表只是用來起裝飾作用。
華表以南這條車水馬龍的大街就是“中華第一街”——長安街了。明清時期的長安街東起東單牌樓,西到西單牌樓。全長十華里號稱“十里長街”。如今的長安街,東起通州,西至石景山,全長42公里。可謂“百里長街”。
長安街過后,由近到遠。首先看到的就是,由曾聯(lián)松設(shè)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面國旗的制作者是國營永茂實業(yè)公司的宋樹信。高32.6米的旗桿是由特殊處理過的,20年不會腐蝕的無縫鋼管分4節(jié)組裝而成。
旗桿的遠處廣場的中心位置,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以梁思成的設(shè)計方案為主,再綜合其他3個方案,于1952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1958年5月1日完工。通高約38米,碑芯高14.7米,重60噸;碑身由413塊花崗巖組成;碑座四面鑲嵌有8幅巨大的浮雕,內(nèi)容分別為焚燒鴉片、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zhàn)爭、勝利渡長江。碑身正面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鎦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親筆書寫的碑文。碑文內(nèi)容是“三千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nèi)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天安門廣場南部的方形建筑,就是安放毛主席遺體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占地面57萬多平方米,全部工程僅用6個月就完成。在主席逝世一周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內(nèi)由北大廳、瞻仰廳和南大廳組成。北大廳中央是高3米的毛主席漢白玉坐象,坐像的背后是巨幅祖國山河圖。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內(nèi)有黑色花崗巖砌成的梯形棺床。上面安放著有毛主席遺體的水晶棺。南大廳北墻為漢白玉石墻,上面鐫刻有毛主席的詩詞《滿江紅》。
現(xiàn)在咱們來看廣場的東西兩側(cè)。在廣場的西側(cè)是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國慶前竣工的人民大會堂。整組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正面墻呈“弓”字形。中央最高處為46.5米,因此大會堂是整個天安門廣場上的最高建筑。大會堂四周用143根巨柱支撐,東部有金色大銅門5扇,正門上方高懸著全國最大的國徽,極為宏偉壯觀。中部是著名的萬人大會堂,三層扇形會場可容納10000人。穹窿形的頂部中央位置為巨大的紅五角星燈,發(fā)出70道光芒,周圍是40片葵花瓣、500個滿天星及三層水波形燈槽。喻意“萬眾一心團結(jié)在黨中央周圍”。北部為我國最大的宴會廳。可同時供5000人宴會,一萬人酒會。南部是人大常委會辦公樓,辦公樓部分還包括有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區(qū)各具特色的會議廳。
天安門廣場東側(cè)的巍峨建筑就是國家博物館了,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建成于1959年8月。有兩層展室,自1961年7月1日正式開放。以自“五四”以來的革命資料為主要展品,分為《近代中國陳列》和《當代中國陳列》各展廳內(nèi)有圖片、文字說明和大量實物。
中國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成立于19XX年7月。1959年遷入?;娟惲惺恰吨袊ㄊ贰?,展品跨越從奴隸社會夏商周到太平天國直至清王朝滅亡數(shù)千年歷史,分朝代展出文物、貨幣、書畫等40多萬件歷史文物。
現(xiàn)在咱們再回到廣場的最南端,這里的兩座建筑就是內(nèi)城中最高大的城門正陽門及其箭樓了,“正陽”取“圣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光緒年間被八國聯(lián)軍炮火擊毀,后重建。
(人民大會堂)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人民大會堂,這里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共商國事的重地,黨和國家及人民群眾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動場所。 人民大會堂建于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完全由中國人自行設(shè)計興建,僅用10個月竣工,其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中央最高46.5米,占地15公頃,建筑面積171800平方米。周圍共有廊柱134根,正門(東門)臺階高5米,寬度83米,有擎天廊柱12根,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請大家抬頭看一下人民大會堂上懸掛的國徽,這枚國徽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它是在2001年的8月被換上去的,替換下已懸掛了42年之久的木制國徽。這枚新國徽為鋼結(jié)構(gòu),外面為全銅板,最大處直徑6.3米,重1噸多,表面部分貼有金箔,比原來的國徽更結(jié)實了。 大會堂主要由中部的萬人大禮堂,北部的宴會大廳和南部的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三大部分組成。此外,還有各種會議廳、休息廳、辦公室等300多個。其中有33個會議廳是以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命名的。 中央大廳位于東大門內(nèi),南北長76米,進深48米,高16米,占地3600平方米。內(nèi)豎方柱20根,頂掛水晶玻璃大吊燈5盞,方柱與地面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這是大會堂與會者休息、活動及舉辦節(jié)慶娛樂活動的極好場所,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常在東門外廣場或在該大廳舉行迎賓儀式,熱烈歡迎外國元首的光臨。 大會堂的主體建筑,位于中心區(qū)域。其穹窿頂、大跨度、無立柱結(jié)構(gòu)。三層座椅,層層梯升。聲、電、光及空調(diào)等到設(shè)施先進,裝修考究,十分宏偉壯麗,為新中國的現(xiàn)代建筑奇觀之一。 該禮堂南北寬76米,東西進深60米,高32米。一層設(shè)座位3693個,二層3515個,三層2518個,主席臺可設(shè)座300--500個,總計可容納1萬人。 禮堂平面呈扇面形,坐在任何一個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臺。一層為代表席,每個座位均設(shè)有12種語言的譯意風(fēng)及電子表決器,代表們可即席發(fā)言或表決。
二、三層每個座位中則裝有小喇叭,均可清晰聽到主席臺的聲音。 禮堂頂棚微微窿起,其與墻面呈圓弧型 ,形成""水天一色,渾然一體""之勢。頂部中央飾有巨型紅色五星燈,周圍點綴有鎦金的70道光芒線和40個葵花瓣,三環(huán)水波式暗燈槽,一環(huán)大于一環(huán),象征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整個頂棚縱橫密布有500個滿天星燈,燈火齊明,宛如""眾星捧月""、蔚為絢麗壯觀。 在二樓中北部,這里是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舉行宴會之前,迎接外國貴賓以及進行賓主合影留念的地方。 廳正中掛有巨型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其高6米,寬9米,是大會堂內(nèi)最大的畫幅。此畫系我國著名畫家關(guān)山月和傅抱石,以毛主席《沁園春·雪》詞意創(chuàng)作而成,描繪了我們偉大祖國的錦秀河山。 該地毯是大會堂內(nèi)最大的一塊,寬16米,長23米,重3噸多,為天津地毯廠產(chǎn)品。兩側(cè)所擺高大花瓶,系福建產(chǎn)的脫胎漆器。廳前的大樓梯很有特色,其高8.5米,寬8米,分5組,共設(shè)臺階62個,全部用漢白玉大理石鑲砌而成。樓梯頂棚采用玻璃磚自然采光,整個樓梯極顯敞亮、宏大的豪華氣派。 位于二樓的北端,是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舉行盛大國宴和招待會的地方。其東西長102米,南北寬76米,高15米,面積7000多平方米,相當于一個國際足球場大小。這里可舉辦5000人的座席宴會或1萬人的酒會。中、西餐廚房設(shè)于北面的東西兩側(cè)。面積巨大的宴會廳頂棚呈平面型 ,且無立柱支撐,這一精巧的科學(xué)建筑杰作,無不令中外人士叫絕。頂棚中心飾有絢麗的水晶玻璃燈及玻璃鋼壓花圖案與彩色藻井,民族風(fēng)格濃郁。宴會廳四周共有28根直徑為一米的瀝粉貼金廊柱,墻面為淺黃色。主席臺是供宴會中主賓祝酒和表演助宴文藝節(jié)目而設(shè)置的。整個宴會廳氣魄宏大、寬廣明快、富麗堂皇。 此外大會堂中的各個地方會議廳,布置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如四川廳的蜀繡和竹器工藝精品,湖南廳的湘繡,遼寧廳反映滿族風(fēng)情的大型陶瓷壁畫,陜西廳的秦馬俑,江西廳裝飾的精美瓷器,臺彎廳的寶島風(fēng)光油畫等等藝術(shù)珍品, 無不引人人勝,留連忘返。
好了,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的參觀到此就結(jié)束了?,F(xiàn)在給大家20分鐘自由活動。
故宮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建筑群。
故宮位于北京市區(qū)中心,舊稱紫禁城。始建于明永樂五年,完工于永樂十八年,歷XX年。是我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名稱是借喻紫徽星垣而來。占地72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周圍環(huán)繞有50米寬的護城河和10米高的城墻。共有房間9000多間。迄今已近6XX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建筑群。這組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是按《周禮?考工計》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原則營建的,結(jié)構(gòu)嚴謹,色彩輝煌,布局規(guī)整。
故宮整體建筑分為前朝和后宮兩部分。前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群臣的主要場所,其中心建筑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分立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后宮也可分為三部分。那就是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官為主題的正宮,以奉先殿、皇極殿為主題的東宮,以養(yǎng)心殿、儲秀宮為主題的西宮。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也就是南門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神武門。
由天安門進去,往北就是端門,越過端門即可見到午門。午門為紫禁城正門,順治四年重建,為重檐廡殿頂建筑,xx開間,通高35米。其平面為凹字形,兩翼各有重檐樓閣四座。俗稱五鳳樓。午門前的小廣場可容二萬余人。皇帝在農(nóng)歷十月初一,頒發(fā)次年歷書。如遇出征或獻俘時,皇帝在午門發(fā)布命令或接受降俘。凡大臣惹怒皇帝而被批“逆鱗”者,都來午門受“廷杖”。據(jù)記載明朝正德十四年和明嘉靖三年的兩次廷杖都是打死過人的。
過了午門可以看到一條曲折多姿,狀似玉帶的人工河,它就是玉帶河。橫跨河上的五座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石橋——玉帶橋是通往前朝三殿的必經(jīng)之路。
前朝三殿俗稱三大殿,依次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也是紫禁城中最高大的建筑。
穿過明朝皇帝御門聽政的太和門就可見到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屢毀屢建,曾經(jīng)叫過奉天殿、皇極殿。最終于清順治年間重建后改名為太和殿。高約35米,東西寬約63米,正面立有紅柱子12根,是當時北京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基座是用高約十米的漢白玉和艾青石砌筑而成?;闹車性讫堅气P圖案石望柱,基座底部還雕有一千多個漢白玉螭首,螭首的口中有排水用的小孔。遇上下雨,可見“千龍吐水”的奇妙景觀。石階兩側(cè)放置有18座香爐,殿前露臺上放置4只流經(jīng)銅缸,象征“金甌無缺”。左右兩側(cè)的的銅龜銅鶴分別象征江山永固和帝后的長壽。東邊的日晷象征受命于天。西邊的嘉量,象征皇帝公平公正。殿內(nèi)有瀝粉金漆大柱48根。中間是平地床,上面擺有金漆雕龍寶座。殿頂有“藻井”取鎮(zhèn)火之意。中間穹隆圓頂上有一條口銜寶珠的盤龍。寶珠涂水銀,名為“軒轅寶鏡”。用來象征即位者似乎正統(tǒng)皇帝,是軒轅氏皇帝的后代。
太和殿的主要作用是每年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jié)時,皇帝親臨受賀;新帝登基、頒發(fā)重要詔書、發(fā)布新進士黃榜等國家大典也在此進行。
位于大和殿后面的中和殿,為方形攢尖頂建筑。同樣氣象不凡。曾經(jīng)也有三個名字——華蓋殿、中極殿、中和殿,此殿的名稱本身就體現(xiàn)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一:太和殿大朝時在此等候上朝時辰和休息;接受官員朝賀。二:皇帝去先農(nóng)壇親耕前一天,在此驗看種子和農(nóng)具。三:存放皇帝的家譜。
保和殿為三大殿中位于最后面的殿宇。為重檐歇山頂。它同樣有過三個名稱——謹身殿、建極殿、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朝時有兩個作用:
一、皇帝在登臨太和殿之前在此試穿朝服。
二、每年年終在此舉辦慶功宴,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時同樣有兩個作用:
一、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在此宴請外藩王公大臣及外國公使。
二、乾隆年間改在保和殿舉行科舉考試的殿試。殿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皇帝親自命題,親自考核。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殿試始于隋朝,終止于清末光緒年間。
游覽完了前三殿,我們就來到了后寢區(qū)的正門乾清門。乾清門以北為后宮,是帝后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門是前朝與后宮的分界線,清朝皇帝在此“御門聽政”。西邊幾間較矮建筑為雍正年間設(shè)立的中央的決策機關(guān)——軍機處。乾清門內(nèi)東面是上書房,為清代皇子讀書處。
乾清宮是后宮的正殿,也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和平時處理政務(wù)的地方。自雍正皇帝移居養(yǎng)心殿后這里不再是皇帝的寢宮。宮前露臺上陳設(shè)銅爐四只,龜鶴各一對,日晷,嘉量各一個。露臺兩側(cè)還建有“江山社稷小金殿”乾清宮內(nèi)正中設(shè)有金漆寶座,后面有金漆屏風(fēng)。上面懸掛的“正大光明”匾是雍正秘密立儲藏詔書的地方,頗有神秘色彩。乾清宮的作用主要是:
一、皇帝在此處理日常政務(wù)。
二、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都要在此進行內(nèi)朝禮和賜宴活動。
三、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間的兩次千叟宴也是在這里舉行的。另外明朝許多震驚朝野的重大事件、宮闈秘聞也都發(fā)生在這里,如:“壬寅宮變”、“紅丸案”、及“武宗戲火”、“崇禎出逃”等。
在乾清宮的后邊便是交泰殿。交泰二字象“征天地交合,平安康泰”。殿面呈方形,在殿中央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的“無為”匾額。東側(cè)陳設(shè)著我國古代人民發(fā)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cè)陳設(shè)著大自鳴鐘一座。此外這里還有一塊警告宦官不許干預(yù)朝政的鐵牌。每年皇后的生日及大典時,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屎蟮较刃Q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要在這里檢閱采桑工具。再往后走就是明代皇后的寢宮——坤寧宮,清后改為祭祀和皇帝結(jié)婚的場所,東暖閣時皇帝結(jié)婚時的洞房。
內(nèi)廷的最后面就是御花園 原名宮后苑?;▓@占地僅1.2萬平方米,卻容納了20多座、十幾種不同風(fēng)格建筑。御花園正中間為天一門,過天一門是欽安殿,欽安殿是御花園中的主體建筑,也是皇宮中軸線上唯一的一座宗教建筑,內(nèi)供奉玄武大帝。北京有名的連理柏就在御花園中。御花園內(nèi)還有分別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個亭子——萬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
故宮里的這是建筑都是我國古代建筑大師和能工巧匠們非凡技藝和豐富想象力的結(jié)晶,是我國乃至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好了,故宮我們就先參觀到這里。
天壇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東南側(cè),也是我國和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明永樂十八年完工。占地面積273公頃。相當于故宮的三倍還多。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每年“三孟”舉行祭祝,即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初建時這里也是祭祀地神的地方,稱天地壇。直到明嘉靖九年在北部另建地壇。那時天地開始分別祭祀,同時還另建兩壇。才形成了現(xiàn)今的南天壇、北地壇、東日壇、西月壇這“京郊四壇”。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壇墻兩重,形成內(nèi)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故又稱天地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壇、皇穹宇、齋宮、外壇神樂署和犧牲所。除了齋宮在西部以外,其他主要三組均在一條中軸線上。在北京古代建筑中是唯一一個中軸不對稱的建筑。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圣地,卻也曾經(jīng)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洗劫,繼而在19XX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lián)軍的蹂躪。在19XX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jīng)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后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為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
現(xiàn)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游覽。
我們先介紹一下齋宮。齋宮位于天壇西門內(nèi),里面有著名的無梁殿。面積約4萬平方米,有小紫禁城之稱,是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实墼诩捞烨耙诖她S戒三天。三天里“不吃葷、不飲酒、不娛樂、多沐浴、不理刑名、不近女色?!彼^至齋。在齋宮殿前的露臺上左右還各有一個石亭。右面的為時辰亭,左面的為齋戒銅人亭。銅人高0.5米身著文官服飾,相傳是唐代的魏征。手持齋戒銅牌,上刻“齋戒”二字,用來警示皇上。
下面我們來看圜丘壇。圜丘壇通高5.7米,分三層。每層的四個方向各有九級艾葉青石鋪就的臺階。四面圍有漢白玉護欄。壇外面有兩道圍墻,圍墻從東向面依次有泰元、昭亨、廣利、成貞四座欞星門?,F(xiàn)在我們開始登壇,請大家注意一下壇面。壇面上所用的石料的數(shù)字都與九相關(guān),上層直徑9丈,中層直徑15丈,下層直徑21丈。三層共45丈,既是9 的倍數(shù)又含有“xx之尊”的意思。最上一層壇面中間的那塊圓形的大理石叫做天心石。又叫“億兆影從石”。人站在上面說話會感到強烈的共鳴。圍繞天心石這一層共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第一圈9塊,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第二層,第層也一樣。直至最外第27圈。同樣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中層的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這些都是根據(jù)陰陽五行來做的。9是極陽數(shù),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shù)字來強調(diào)天的崇高,神圣。祭天時的步驟可分為:燔柴迎帝神、蒼壁禮天、進俎、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
大家再看圜丘壇的西南方。有三座高大的石臺,叫做望燈臺。臺上的長桿是望燈桿。桿高九丈,通體紅色。祭天時,望燈桿上各懸掛一只直徑六尺高八尺的燈籠。燈籠內(nèi)點蟠龍通宵寶蠟,可持續(xù)燃燒六個時辰。不滅、不流油、不用剪蠟花。
現(xiàn)在咱們繼續(xù)沿著中軸線行走,前面的建筑就是天庫——皇穹宇?;蜀酚罱ㄓ诿骷尉妇拍?,起初叫做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名為現(xiàn)在的皇穹宇,這里是專門存放神牌的地方。既有皇天上帝的神牌,也有風(fēng)雷雨電的神牌。這組建筑不僅造型精美,而且還有和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xué)現(xiàn)象的回音壁、三音石。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墻,圍墻建造的磨磚對縫,是很好的傳聲體,只要正確的對著墻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回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音石。后來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又叫“三才石”。
大家應(yīng)該早就注意到了吧!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余歲的檜柏,就是回音壁西墻外的那棵九龍柏。因為它的樹干表面布滿了旋轉(zhuǎn)扭曲的溝紋,猶如九龍飛騰,所以叫它九龍柏。
回音壁北側(cè),有一條寬廣的大道,也就是叫做海墁大道的丹陛橋。因路面下邊建有涵洞成立體交叉,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穿過丹陛橋后,我們看到的就是祈谷壇建筑群了。祈谷壇是三層漢白玉圓壇,占地面積近六千平方米。祈年殿就建上面。
祈年殿是天壇的象征。也曾經(jīng)是中國的象征性建筑物,原名大祀殿。有祈禱豐收之年的意思。在建筑上,它是圓形重檐攢尖頂,頂部覆蓋藍色竹節(jié)瓦。逐層收縮,高達九丈,由28根紅柱子支撐。是我國唯一留下來的仿明堂式建筑。過去,琉璃瓦分三種顏色,也三種不同的意思。即:上青,代表上天、中黃,代表皇帝、下綠,代表黎民百姓。后為了表示對上天的尊敬,全部改換成藍色琉璃瓦。
而殿頂和支撐殿頂?shù)?8根柱子,也有不同的代表意義。殿頂周長30丈,代表一月30天。四根龍井柱,象征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中層12根象征一年有12個月。外層12根象征一日有12時辰。中層與外層24根象征24節(jié)氣。三層共28根象征天上的28星宿。如果再加上殿頂頂部的8根童柱共計36根。則象征天上的36天罡。在寶頂上還有一根叫雷公柱的鎦金短銅柱,象征皇帝一統(tǒng)天下。 除此之外,殿頂內(nèi)部還有一“龍鳳藻井”,地面有一塊“龍鳳呈祥石”。二者相映成趣。
和祭天一樣,每年這里都要舉行用來祈谷的禮儀。每次祭祀前都要將大殿修飾一新。
現(xiàn)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長廊,共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連接神廚神庫,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為七星石。這是風(fēng)水鎮(zhèn)石。關(guān)于七星石的說法有二。一說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東南方空曠,于國家不利。所以就在這里放了象征著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二說,七星石代表東岳七峰。至于東北的小青石,是因為康熙皇帝為了給滿族入主中原尋找理論依據(jù),而派人考察泰山的發(fā)脈地絡(luò),認定泰山發(fā)脈于東北的長白山后增加的。
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jié)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記憶。
長城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qū)觀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希望各位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長城是我們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御性建筑,它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橫貫我國北部。婉蜒一萬兩千多里,故以“萬里長城”聞名于世。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被專家學(xué)者們稱為“世界上最長的防御性城墻”。
中國最早修建長城是在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期,最早修筑長城的國家是楚國。楚國長城在歷史文獻記載上稱作“方城”,長度近千里。齊國也是諸侯國中修筑長城較早的國家,齊長城西起山東平陰,東入大海。是春秋時期長城中遺址保存最多的。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后,先修繕了秦、趙、燕三國北部的部分舊長城。并開始以“修萬里城,筑萬里人”的代價修建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長達7000多千米的長城。從此萬里長城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經(jīng)歷千百年的風(fēng)霜雨雪。
西漢初期,為了抵御侵略和保護新開發(fā)的“絲綢之路”。修筑了西起新疆羅布泊,東到遼東,長達一萬多千米的長城。這也是我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條長城。
明朝建立后,面對蒙古和女真的威脅。從朱元璋開始就派大將徐達北上修筑長城。直到明朝滅亡,先后大修十八次,歷時260余年。直到弘治XX年,才完成了東起鴨綠江邊,西到嘉峪關(guān)。途經(jīng)遼寧、河北、北京、山西、陜西、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等省市自治區(qū)。全長12700多里的長城。并把長城沿線劃分為九個防御區(qū)域,稱為“九邊九鎮(zhèn)”。而且還在許多重要關(guān)隘地區(qū),特別是北京城的北面,修筑了多重城墻。這些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了。
秦、漢、明三朝在歷史上修筑長城的規(guī)模,相比其他朝代來講是最大的。所以說在歷史上的三次修筑高潮就是秦朝、漢朝、明朝。
現(xiàn)在,我就來介紹一下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慶縣,是北京地區(qū)長城中保存最完好,工程質(zhì)量最佳,結(jié)構(gòu)最嚴謹?shù)囊欢巍_@段長城以甕城為中心,南至七樓,北到十二樓,全長4770米。它是北京地區(qū)通向塞外的唯一通道,是居庸關(guān)的前沿陣地。由此地東可到永寧、四海,西可到宣化、大同,南可抵京城,北可通延慶,四通八達,所以叫做八達嶺。八達嶺關(guān)城建于15XX年,城高7.5米,厚4米。東西兩門各有一塊牌匾,東為 “居庸外鎮(zhèn)”,西為“北門鎖鑰”。關(guān)城入口處有一尊長2.85米,口徑10.5厘米的大炮名叫“神威大將軍”?,F(xiàn)在請大家看八達嶺這段長城的城墻。這段城墻上窄下寬,上窄約5.8米,下寬約6.5米。分別由四種基本構(gòu)造構(gòu)成。
一、城墻,
二、城臺,
三、關(guān)隘,
四、烽火臺。墻內(nèi)有券門,中間有石梯相連。頂部可容5匹馬并行。烽火臺又稱烽堠、烽燧、狼煙臺。它獨立于城墻之外,幾乎每隔一里就有一座,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御報警系統(tǒng)。
每當有敵兵進犯的時候,烽火臺就燃烽火,傳遞軍情。白天燃煙稱烽。夜晚舉火稱燧。又因為經(jīng)常用狼糞做燃料,煙飄的高又不易消散,所以也叫做“狼煙”。而且,在明朝規(guī)定。來犯敵兵百余人點一煙放一炮,五百人左右兩煙兩炮,千余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如果事萬人以上,五煙五炮。
從八達嶺一直向南,就是著名的雄關(guān)——居庸關(guān)了。居庸關(guān)是萬里長城最有名的關(guān)隘之一,為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以秦始皇修長城“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也就是說把囚犯、和受過宮刑的人,抓到這里來讓他們修長城。并且居住了下來。居庸關(guān)在漢朝時叫居庸塞,隋朝叫軍都關(guān)。到了明朝重新修筑后,成了明長城中最堅固的一段。這里既有軍事指揮部、又有行政管理機構(gòu)。古時的居庸關(guān)同樣林木蔥郁,景致非凡,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指的就是這里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名勝古跡,象楊六郎的栓馬樁、穆桂英的點將臺、游龍戲鳳的白鳳冢等七十二處名勝。不但如此,而且居庸關(guān)中還有一座始建于1345年的漢白玉高臺,人稱云臺。因臺上曾建有3座藏式佛塔,臺下為券門,故原稱“過街塔”。明初佛塔被毀,后又建泰安寺。清朝前期,寺又被毀,現(xiàn)僅有柱礎(chǔ)和望柱。內(nèi)壁還留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等6種文字篆刻的經(jīng)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字的重要實物。
說了這么多了,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來放松一下。故事的名字呢就叫做“孟姜女哭長城”。說的是秦始皇修筑長城的事。當時為了加快工程速度,又開始在全國各地抽調(diào)民夫。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在新婚不久,也被抽調(diào)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zhuǎn)眼三年過去了,范杞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吃不好睡不香。突然,有一天夜里。孟姜女做夢,夢到他的丈夫饑寒交迫,衣不遮體,還不停的喊“我冷啊,我餓呀!”孟姜女驚醒后決定去找丈夫,并給他帶上了干糧和御寒的衣服。一路沿著長城尋找他的丈夫。她四處打聽,走到山海關(guān)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很多人,丈夫范杞梁也被累死了,并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哭得驚天動地,長城一段段的倒塌,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派人把孟姜女抓來尋問根由。當見到之后,秦始皇卻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yīng)她三個條件,之后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貌美如花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yīng)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墳?zāi)购螅拊敢褍?,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故事講完了,大家覺得秦始皇是不是昏庸霸道?咱們先不管他怎么樣。開始登長城做好漢吧!!
頤和園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世界上造景最豐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占地290公頃,其中水面約220公頃,主體由萬壽山與昆明湖構(gòu)成。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年為了給母親祝壽于公元1750建造的。1860年,遭英法聯(lián)軍火焚,大部分建筑損失貽盡。慈禧挪用海軍軍費,歷時XX年重建,竣工后更名頤和園。慈禧晚年大部分時間在園中度過,那里至今還可追尋到當年重大事件的痕跡。 頤和園基本布局可分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務(wù)區(qū),以玉蘭堂、樂壽堂為主的帝后生活區(qū),以及以昆明湖及沿岸風(fēng)光和前山后山景物為主的游覽區(qū)三個部分。如果再加上排云殿也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起初這里并沒有什么名字。在遼金時期山上建了金山行宮,于是這里被稱做“金山”和“金海”。又因為傳說有一個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個石甕,元朝便將這里改名字為“甕山”和“甕山泊”。且甕山泊位于元大都的西部,景色妖嬈,所以在文人筆下便有了“西湖”的美稱。到明代這里既修了釣魚臺,又建了一些殿堂廟宇,皇帝把這里稱為“好山園”。清朝初年,才開始大規(guī)模的在這里修建皇家園林。當時這里就有了著名的“三山五園”。它們就是:玉泉山、萬壽山、香山,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圓明園、清漪園。清漪園也就是現(xiàn)在的頤和園。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游覽也就正式開始了。在東宮門外的就是清代保留至今最大的一座過街牌樓“涵虛、罨秀”牌樓。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邦U和”二字則取“頤養(yǎng)精神,心平氣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仁壽殿了?!叭蕢邸倍秩∽浴墩撜Z》中“仁者壽”的意思。也就是說施仁政者可以長壽。仁壽殿原來是乾隆時期的勤政殿,重建頤和園后改為仁壽殿。這里是皇家在園中進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峰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只銅制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生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shè)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排列方式是鳳在內(nèi)側(cè),龍在外側(cè),突出了鳳的地位。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guān)系。
現(xiàn)在仁壽殿內(nèi)的陳設(shè)和原來是基本一致的。殿內(nèi)的地平床上有有御案、寶座、角端、掌扇、屏風(fēng)。屏風(fēng)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掌扇是用孔雀翎裝飾的宮廷陳設(shè),角端是獨角獸,傳說能“通四夷”。實際用處是香爐。而殿內(nèi)兩側(cè)的墻壁上,各有一幅“百蝠捧壽圖”中間的壽字是慈禧手書,蝠與福同音,意為多福多壽。
穿過仁壽殿后面的假山,展現(xiàn)在我們前面的就是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頤和園中觀賞全園最佳的角度就在昆明湖的東岸。在這里我們可以北望佛香閣、西看玉泉山、南眺南湖島。
接下來我們就去參觀,帝后生活區(qū)。
我們現(xiàn)在看到這組別致、幽雅的四合院就是玉瀾堂,“玉瀾”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涌微瀾”的詩句,這里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時居住和日常處理政務(wù)的地方。戊戌變法失敗以后,光緒被軟禁在這里。為了控制他的一舉一動,慈禧連東西兩側(cè)的回廊也用磚墻封閉了起來。這些都是戊戌變法的見證。玉瀾堂是一座傳統(tǒng)的三合院建筑,東側(cè)早餐室、西側(cè)是寢室、中間為書房。
在玉瀾堂的后邊就是宜蕓館,“宜蕓”是適于藏書的意思。在乾隆年間是皇帝藏書的地方,重建后改為皇后隆裕寢宮。
走過宜蕓館,西北角的回廊便是樂壽堂?!皹穳邸背鲎浴墩撜Z》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這里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qū)里的主要建筑,為上下兩層,原是乾隆母親居住的地方,重建后改為慈禧太后的住所。
進入庭院,我們可以看到這里陳設(shè)有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巧借鹿、鶴、瓶的諧音,喻意“六合太平”。院中還植有玉蘭、海棠、牡丹,象征“玉堂富貴”。南側(cè)這塊太湖石,正好是樂壽堂的影壁。因為形狀像靈芝,又是青色。所以叫做“青芝岫”。關(guān)于青芝岫還有一段真實的故事。說的是明朝萬歷年間有一位愛石成癖的大官叫米萬鐘,他在房山縣的山里發(fā)現(xiàn)這塊石頭后,就想把它運到自己家里去。但是因家財耗盡,并且因此敗家。故此石又稱“敗家石”,后丟棄于良鄉(xiāng)路邊。歷經(jīng)百余年后,乾隆去西陵掃墓,路過良鄉(xiāng)看見這塊石頭。就命令士兵將其運送到正在修建中的樂壽堂中。但是因為石頭太大,門太窄,當時是破門而入。只因為此石形狀酷似靈芝,才得以保留。
現(xiàn)在,我們?nèi)タ撮L廊。長廊又叫“萬卷畫廊”,它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并建有四個精美的亭子點綴其間,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長廊像一條彩帶把山前的景物有機的連接在了一起。在廊中還有一萬四千多幅蘇式彩繪,并因此在19XX年的時候,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最后,給大家介紹的是位于長廊西端的清晏舫。乾隆皇帝在修建清漪園時,化用魏征借《二京賦》中的詩句勸柬李世民的典故。在院中修建清晏舫。用來勉勵自己和告誡子孫。這里是帝王品茶、欣賞昆明湖景色的地方,乾隆皇帝還在此進行過放生活動,到光緒年間重修時,在石船兩側(cè)分別加裝了機輪仿佛是一艘西洋船只。
十三陵
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qū),我們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qū)。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區(qū)天壽山腳下。距京城約50公里。陵區(qū)面積約40平方公里。整個陵區(qū)四面群山環(huán)抱,山前流水潺潺,明堂廣大、四周圍以高墻,因山設(shè)險。因為這里埋葬有明朝的十三位皇帝,所以稱明十三陵。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以長陵為中心,錯落有致的分部在群山綠樹之間。
也許各位要問了,北京有那么多的名山勝水,為什么偏偏要選在這里建陵呢?明永樂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shù)士風(fēng)水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區(qū)尋找"吉壤"。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臺、屠家營等處,朱棣均不滿意。后來江西術(shù)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可做萬年壽域,名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一個小平原。朱棣視察后很滿意,決定在此建造皇陵,并改黃土山為天壽山。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一座石牌坊,就是進入陵區(qū)的標志,牌坊為5門6柱11樓建筑形式,建于嘉靖年間。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邊的圖案裝飾也都是云龍圖案,反映了皇家建筑的特點。穿過石牌坊即大宮門,為陵墓區(qū)的正門。門前豎著“官員等人至此下馬”碑。宮門后是碑樓,碑樓周圍有四座精美的華表。碑樓中的“大明長陵神功圣德碑”。在碑的四面分別有:朱棣之子仁宗朱高 撰寫的為其父歌功頌德的碑文,有清朝維修十三陵的經(jīng)過,有記述明朝滅亡的教訓(xùn),還有乾隆皇帝撰寫的《哀明陵十三韻》。
從碑樓到火焰牌坊是長達780米的神道。神道兩旁立有石像生,共24個石獸,12個石人,共計18對,36個。其中,獅子、獬豸、大象、麒麟、馬各四只,分別是兩立兩臥。有武臣、文臣和勛臣各有四位。神路最北端是欞星門,因為三根柱子上各有一個火焰寶珠,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火焰牌坊。通過神路可以到達各個陵區(qū)。下面我們先去看看長陵。長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壽山主峰之下,埋葬著明成祖朱棣及皇后徐氏。在墓葬制度中被稱為“一帝一后制”。整座陵區(qū)建有周長80華里的圍墻。圍墻中還設(shè)有東山口、老軍堂等十六個關(guān)口。長陵祾恩殿是仿紫禁城的太和殿而建,于明永樂十四年建成,是供奉帝后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xx開間,重檐廡殿頂,殿內(nèi)有32根金絲楠木大柱。是明代帝王陵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祾恩殿。
由于長陵的地宮沒有發(fā)掘,所以我們在長陵的游覽就先告一段落。不過大家不用著急,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定陵,在那里大家就可以參觀到古代皇帝的地下宮殿了。
定陵是明朝萬歷皇帝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大峪山腳下,占地面積15萬多平方米。 萬歷皇帝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但是他貪婪、懶惰成性,在位的48年當中,竟然有28年不理朝政,導(dǎo)致國家處于癱瘓狀態(tài)。但是他雖然昏君懶惰,卻耗銀800萬兩,歷時6年修建了他的陵寢。因此后人評論,其實明朝滅亡的命運,在萬歷皇帝時就已經(jīng)成為定局。由于定陵的地面建筑屢遭戰(zhàn)火和人為損壞,所以殘存不多。并且和長陵的規(guī)制完全相同,所以咱們就直接去地宮。
地宮距地面27米,總面積達到了1195平方米,整個建筑都是磚石結(jié)構(gòu),分為前、中、后、左、右五個殿堂。共7座券門。后殿的門用漢白玉建造,有門丁九九八十一顆。象征陽數(shù)之極。在地宮前%
地接導(dǎo)游歡送詞
各位朋友,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現(xiàn)在是我們說再見的時候了,首先感謝大家這些天來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因為有了各位的合作和支持,所以我們的北京之游才會圓滿成功。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快樂難忘的5天,不僅游覽了天安門、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十三陵等風(fēng)景名勝,還品嘗了北京烤鴨、逛了王府井、買了紀念品,可以說是公德圓滿,不虛此行。我們也從陌生人變成了好朋友,真希望各位朋友能夠留下來,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分別是重逢的開始,真心希望各位能夠再次到北京觀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