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新疆景區(qū)導游詞(優(yōu)秀范文五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新疆景區(qū)導游詞(優(yōu)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新疆景區(qū)導游詞
在中國的版圖的西北角上,有一個被人稱作雞尾的地方,在最西北的山嶺如海的邊境地區(qū),它以美麗和富饒享有著自己的名字,它就是新疆富蘊縣境內的可可托海。可可托海,哈薩克語,意思是藍色叢林。它距離富蘊縣53公里,是中國境內唯一一條流向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的發(fā)源地之一,可可托海鎮(zhèn)因此也被人稱為額河源頭第一鎮(zhèn)。
可可托海以是它豐富的礦產寶藏聞名于世,而它的自然風光像一顆璀粲的明珠,鑲嵌在阿爾泰的大山深處,為神秘的阿爾泰山又增添著一個新的寓意和旅游圣地??煽赏泻:涂{斯湖同處阿爾泰山區(qū),生物景觀基本相似,地貌景觀卻不相同。除享有世界贊譽的三號礦坑外,野鴨湖,額爾齊斯河谷原始森林,神鐘山,雪山溫泉等獨特景觀,構成了可可托海地質公園的天然畫廊,其秀美,恬靜、多采、神奇的原始美,令人陶醉。
野鴨湖,四面環(huán)山,地勢空曠,是一塊風光優(yōu)美的天然牧場。每到春天來臨,山巔掛著白雪,水鳥在湖中嬉戲,湖邊綠草如茵,山花盛開,牛羊成群,哈薩克牧民的座座氈房沐浴在霞光里,炊煙裊裊,宛如一幅邊塞牧歌圖;到了冬季,湖面結冰,白雪茫茫,寒風凜冽,哈薩克牧民的馬拉雪橇成了便捷實用的交通工具,奔馳在茫茫雪原上,穿梭在崎嶇山路間,構畫出阿勒泰山區(qū)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額爾齊斯河谷的風光是迷人的。走進河谷,便走進了夢幻般的綠色世界。整個山谷,水是綠的,山是綠的,大地是綠的,就連空氣也是綠色的。河谷里生長著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有銀白楊、額河楊、歐洲黑楊、銀灰楊、白樺樹以及各種灌木叢,枝葉茂密,形態(tài)多姿。在河岸陡峭山崖的巖縫中,竟也生長著一些松樹,白樺樹,隨風輕搖、舞姿優(yōu)雅,盡顯額河山谷的地域特色。到了秋天,整個河谷變得五彩繽紛,濃妝艷抹,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翠綠的青松,金色的白樺,銀灰的楊樹,靚麗的紅葉樹,爭相吐艷,還有那林中小溪的潺潺流水和落葉飄灑的金色“地毯”……大自然太慷慨了,合協(xié)地奏響了一曲《生命頌歌》,熱情奔放,燦爛輝煌。
更為壯觀的風光要數神鐘山(亦稱將軍山)了!沿額河繼續(xù)前行,一座雄偉的青色花崗巖山體橫臥山澗,擋住了去路,跨過小橋順著山澗小路去到山底的側面,抬頭仰望,便會看到整個山體像一尊巨大無比的神鐘從天而降,座落山中。黃中大呂,威嚴雄壯,使人震憾這天工造物的神奇。大家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一片驚嘆:走遍神州大地,從未見如此景觀,太神奇了!真可謂中華神州第一鐘!此時此刻,我想起了廣為流行的一句旅游詩:黃山歸來不看山。黃山雖美,卻無神鐘。喜好游山玩水的朋友和攝影愛好者,如若不看此神鐘山,那會留下莫大的遺憾的。
可可托海是神奇的,多彩的,純凈的,迷人的,這是一片不可多得的人間凈土。繼風光秀美的喀納斯湖當選為國家地質公園,成為旅游勝地后,近日從北京傳來喜訊,可可托海濕地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真是令人興奮的好消息!隨著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fā)建設,這里將陸續(xù)建設鳥類保護區(qū)域,魚類保護區(qū)域、蹄類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域、天然楊樹樺樹等生物多樣性保護區(qū)域??煽赏泻竦貙⒆兂捎忠粋€吸引國內外游人的旅游勝地,前景誘人。讓我們共同關注它,加倍愛護它!
第二篇:新疆旅游景點導游詞
阿勒泰地區(qū)西鄰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北鄰蒙古國,貫穿全區(qū)的額胨購郵俏夜ㄒ渙饗蟣北蟮暮恿鰨δ傷購蛭髁魈式氬級蠔櫻鈧棧閎攵胨購恿饗蟣北螅4千多公里。
喀(ka)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喀納斯湖位于布爾津縣境北部,距縣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聞名的博格達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處達198米閣下。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影,湖面還會跟著季候和氣候的變革而時時調動顏色,是著名的“變色湖”。
從北緯47度俯瞰地球的境界線:迷人的阿爾泰群山之間坐落著遺落人間的凈土喀納斯。在這片土地之上,自然勾畫出了大片綠色:蔥郁的森林、蜿蜒的江河、澄凈的湖泊,一切都泛著綠光,充滿生機。
喀納斯湖呈彎豆莢形,湖東岸為彎月的內側,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臺,使湖形成有條不紊的6道灣。每一道灣都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個中第一道灣的基巖平臺有一個龐大的羊背石,好似一只臥羊仰面觀湖;三道灣的觀湖臺,是賞湖上斜陽的最佳所在;當旭日東升或夜幕降姑且,搭船或站在第四道灣平臺上探尋湖心奧秘,命運好的話還也許看到時隱時現的隱秘“湖怪”。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帶,大片沼澤濕地與河灣小灘共存,地形平展坦蕩,各類草類與林木共生,一派朝氣勃勃的情況。喀納斯湖上端,有湖心島浮于水面,附近皆叢林茂密,湖水碧綠純凈。
環(huán)湖附近原始叢林密布,陽坡被茂密的草叢包圍,每至秋季層林盡染,景致如畫。這里是我國獨一的南西伯利亞區(qū)系動植物漫衍區(qū),發(fā)展有西伯利亞區(qū)系的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杉等貴重樹種和浩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昆蟲類300多種??{斯湖水中發(fā)展的有哲羅鮭、細鱗鮭、江鱈、阿爾泰鱘、西伯利亞斜鳊等珍稀魚類。出格是哲羅鮭,體長可達2-3米,重達百十公斤,因魚體呈淡赤色而被稱為大紅魚。有專家考據喀納斯湖怪就是所謂的哲羅鮭。
橫亙在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宏偉壯觀,其主峰情意峰終年被冰雪包圍,是我國海拔最低的當代冰川之一,喀納斯湖就位于風光奇麗的情意峰南坡,面積約25萬公頃的喀納斯國度掩護區(qū)內。
喀納斯湖不只天然資源和生物物種很是富厚,并且旅游情形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喀納斯具北國風物之雄渾,又具有南國山川之嬌秀,加之這里尚有“云海佛光”、“變色湖”、“浮木長堤”、“湖怪”等名勝、絕景,怎能不稱得上西域之佳景、仙景!北面是白雪皚皚的阿勒泰山脈、高聳如云的情意峰,湖周重巒疊嶂,山林如同畫屏。差異的植物群落條理理解,色彩各異。每至秋季更是萬木爭輝:金黃、殷紅、墨綠各呈異彩。葉茂,枯葉朽木上苔蘚、野草遍生。林間安定草甸如茵,山花艷麗。風靜波平常湖水似一池翡翠,跟著氣候的變革又改換著差異的色調,自晨至夜調動著風范。每當煙云繚繞,雪峰、春山若隱若現,恍若隔世。夏日,雨后朝晨,登上湖南段的駱駝峰則可觀覽佛光奇景。二道灣景區(qū)是湖怪出沒的處所。
2006年7月阿勒泰地域行署創(chuàng)立喀納斯景區(qū)打點委員會,利用準當局職能,對喀納斯區(qū)域資源的開拓操作和掩護實施同一打點。
2007年5月8日,喀納斯景區(qū)經國度旅游局正式核準為國度喀納斯導游詞AA級旅游景區(qū)。
第三篇:新疆吐魯番導游詞介紹
各位游客:歡迎大家來到吐魯番。提起吐魯番,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西部歌王”王洛賓,他那“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兒醉了”,美妙的歌詞,動人的旋律,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吐魯番,共同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 吐魯番的地理特點→氣候特征“最熱、最低、最旱、最甜”,這是人們對吐魯番的形象描述,也準確地概括了吐魯番的地理和氣候特點。 游客們,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吐魯番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吐魯番地區(qū)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中部,東面與哈密接壤,西、南面與巴音郭楞接壤,西北距烏魯木齊市183、公里,北面與昌吉毗鄰。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240公里,面積6.四萬平方公里,占全疆總面積的4.2%。地形特點是兩山夾一盆,博格達山和庫魯克塔格山南北夾峙,中間是吐魯番盆地。地區(qū)下轄二縣一市,即都善縣、托克遜縣和吐魯番市??側丝诩s52萬。主要民族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滿、俄羅斯等。
吐魯番盆地是天山東部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四周環(huán)山,北高南低,西寬東窄。由于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塑造了奇特多樣的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tài)。北面有常年覆蓋著皚皚白雪的海拔5445米的天山博格達峰,中部有橫臥東西綿延100公里的赤熱的火焰山,還有火焰山脈中聞名天下的7公里長的葡萄溝,最奇特的是低于海平面154米的盆底艾丁湖,是我國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僅次子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約旦死海,為世界第二低地。吐魯番盆地集雪山、河谷、沙丘、湖泊為一體,猶如一幅巨型的風景畫卷,讓人駐足流連。
由于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吐魯番成了中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每年6—8月,這里平均氣溫為35℃一37℃之間,極端最高氣溫達49.6℃,而地表溫度超過70℃,所以人們形容這里“沙窩里能烤熟雞蛋,石板上能烙熟大餅”。當我們的汽車行駛穿梭在村莊里時,還可以看到這樣新奇的現象,即家家戶戶的床都放在屋外,當地的居民就是這樣來度過炎熱的夏季的。因此從古到今人們把吐魯番稱為“火洲”也是恰如其分的。不過,盡管這里絕對溫度很高,但晝夜溫差較大,外加盆地中常刮大風,即使白天酷熱難當,一旦太陽下山,夜幕降臨, 氣溫也會逐漸涼爽下來。特別是春秋兩季,溫差更加明顯,早 晚和中午,
儼然兩個季節(jié),“早穿皮襖午穿紗”是吐魯番盆地氣候特點的真實寫照。
吐魯番干旱少雨,這里全年中幾乎有10個月不見雨雪,年平均降水量為16.6毫米,但蒸發(fā)量卻高達3000毫米。降水的季節(jié),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雨量小、雨點粗、降水時間極短,因此,人們常以“干燥無雨”來形容吐魯番盆地的氣候。作為降水量一部分的降雪量在吐魯番盆地更是稀少,市內冬季降雪平均不足2毫米。然而博格達峰的終年積雪卻為盆地提供了無盡的水源,當地的人們通過開挖坎爾井,將雪山融水通過地下潛流引向地面,灌溉良田,孕育了生機盎然的沙漠綠洲。
封閉的盆地,稀薄的云量,強烈的太陽輻射,極高的氣溫,形成了豐富的熱量資源。天高云淡的吐魯番盆地,年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豐富的熱量資源,為瓜果、棉花等喜溫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huán)境。如馳名中外的吐魯番葡萄就有2000多年的種植史,品種多達300余個,經檢測,吐魯番葡萄的含糖量高達22%一26%,超過含糖量最高的美國加利福尼亞葡萄(含糖量為20%),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 游客們,在介紹了吐魯番的地理概況后,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它的歷史:
吐魯番,古稱高昌、西州、火州,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成了西域地區(qū)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zhèn)。當地車師人所建的車師前國曾在此稱雄一時,兩晉時這里是西域都護府所在地,建立了“高昌郡”。麴氏高昌王國滅亡后,唐朝在這里設置了“西州”。宋代漠北 回鶻人大舉西遷,又建立了高昌王國。元明兩代改設“火州”、“和州”。清設吐魯番直隸廳。民國2年(公元1913年)設置吐魯番縣。1985年撤縣設吐魯番市。 吐魯番還是新疆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qū)之一。自漢唐以來,對外交流就十分頻繁,來往于中原和印度、波斯、地中海沿岸的商人、僧侶、使節(jié)絡繹不絕,給吐魯番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游客們,來到吐魯番,仿佛翻閱了一幅厚重的歷史畫卷。 這里有飽經戰(zhàn)爭滄桑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還有精美絢麗的柏孜克里克干佛洞壁畫,以及被譽為地下博物館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伊斯蘭風格古建筑蘇公塔等??它們向人們展示著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 歷史給吐魯番留下的不僅僅是遺址,還有悠久的文化,這里的民俗風情濃郁多彩,這里的人們熱情奔放,能歌善舞。倘若入夜在吐魯番賓館葡萄架下一邊品嘗瓜果,一邊欣賞“麥
西萊甫”晚會,一定會使您暑氣盡消,心曠神怡。 游客們,吐魯番的概況就向大家介到這里。或許有的游客要說,講了半天,我還沒有把“吐魯番”三個字的漢語意思表達出來。是的,吐魯番是突厥語,意為“富庶豐饒的地方”,聽了名字的翻譯再對照前面的介紹,您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但愿吐魯番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能給您的旅行增加更多的樂趣。
2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導游詞 各位游客: 絲綢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的宗教藝術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伊斯蘭教、景教、摩尼教,尤數佛教的影響力最為深遠,遍布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今天我們即將前去參觀的就是位于火焰山中段峽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來歷 →歷史地位 →洞窟概況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稱為“寧戎窟”,位于吐魯番市東北約60公里的火焰山木頭溝峽谷中,南距高昌故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遺跡之一。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語是“裝飾繪畫”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于南北朝后期,即麴氏高昌國(公元
499—640年)時期,在唐、五代、宋、元朝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里,這里一直是西域地區(qū)的佛教中心之一。高昌回鶻時期(公元9—13世紀)是石窟最繁華的時期,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認為是“回鶻佛教藝術中最重要、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寶庫”。 游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千佛洞景區(qū)內,這里共有洞窟83個,現存編號石窟77個,其中內有殘存壁畫的40余窟,壁畫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地區(qū)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石窟形式多樣,以橫頂直洞為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雙套洞和圓頂方形洞,還有的在石窟中間修造了殿堂和佛臺。
[壁畫內容→ 16窟《伎樂圖》→ 17窟《地獄變》 →18窟《大蓮花》一20窟《高昌回鶻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紀念影窟》]
沿著入口處的臺階拾級而下,我們可以看到對游人開放的十幾個洞窟,洞內光線并不很強,隱約可見拱形內壁上的斑駁畫面,每一線條都刻畫得細致入微,人物的飾帶極富動感,只是許多人物面部已殘缺不全,讓人感到十分遺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內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畫像為中心的《佛
本生經變》故事畫、佛教故事畫、姻緣故事畫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頌揚佛法,供善男信女禮拜瞻仰。從公元6世紀 到12世紀,這里一直是高昌王國的佛教重地,窟中現仍保留不少古回鵲文、漢文、波羅密文等文字題記,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寶貴資料。石窟群的建筑風格、繪畫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價值,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游客們,讓我們首先來參觀一下16號洞窟。16號窟開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伎樂圖》,圖中古代樂器小忽雷的出現在中國佛窟中當屬首次。忽雷,又叫龍首琵琶,源于唐代南詔樂,其形為棒狀梨形,龍首雙弦,蟒皮蒙腹,檀木為槽,其真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接著來看17、18號洞窟。這兩個洞窟是整個石窟群中開鑿歷史最早的,大約開鑿于公元6至7世紀的南北朝后期。我們先來看17號窟中《地獄變》壁畫,酷似摩尼教具府圖,為全國所罕見。18號窟窟頂中心有一朵大蓮花,中間填充有三角、四葉等幾何圖案,淡雅肅穆,頗具民族特色。
下面我們再來參觀20號洞窟??邇鹊谋诋嬂L制有高昌回鶻王和王后的圖像。只見高昌回鶻王頭戴蓮瓣形寶珠冠,身著圓領寬袖長袍,中束腰帶,腳著黑色長統(tǒng)靴,腰帶上佩系小刀、火石、碩、針筒等日常用物。王后體態(tài)豐盈,頭戴寶冠,身著翻領窄袖紅色大衣。畫像色彩艷麗,線條流暢,繪制精美。畫像旁標有回鵲文題記。這組壁畫有很高的藝術性,是整個千佛洞壁畫的代表作之一。遺憾的是壁畫原作陳列在德國柏林博物館,窟內展出的彩色照片是根據原作翻拍的。38號窟壁畫與前不同,是關于古代摩尼教的。石窟后壁畫有三棵樹,樹下有許多穿白色衣服的僧尼和有翅的羽人形象,表現了對摩尼教的尊崇。摩尼教系波斯人摩尼創(chuàng)立的宗教,又叫明教,崇拜光明之神。公元9至12世紀高昌回鶻王國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摩尼教曾一度成為高昌回鶻王國的國教。接著我們來到干佛洞下、木頭溝畔的82號83號洞窟,這是公元10至11世紀高昌回鎢王國強大時期,專為佛教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影窟。在這里曾出土陶質舍利匣和一件佛教教徒使用的金箔包裝紙,上面留有墨色印記,說明金箔店址在宋代杭州泰和樓大街南面。這件金箔包裝紙證明,在公元11至12世紀,高昌回鶻王國與宋王朝有相當密切的經濟貿易往來。
游客們,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壁畫中我們看到了新疆佛教
第四篇:導游證必過寶典喀什古城景區(qū)導游詞
喀什古城景區(qū)
新疆喀什市老城區(qū)猶如置身新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κ怖铣菂^(qū)位于喀什市中心, 面積為4.25平方公里,約有居民12.68萬人。老城區(qū)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tǒng)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街區(qū)。
奇特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街區(qū)土石路面的巷道,寬一點的能走驢車,窄的兩人并肩難行;街巷長者600多米,短的50米就到盡頭。街巷東轉西折,南彎北錯,迂回曲折,看似路盡,卻柳暗花明又見一巷,恰似《水滸傳》里祝家莊的盤陀路。巷道兩邊是一戶戶維吾爾民居。民居屋舍很有特點,一般人家都在有限的平面上,蓋起兩到三層土木結構的小樓,有的向下延伸,建成地下室??蛷d、居室皆由木質扶梯、樓梯連結。家家都有晾臺,位于平面屋頂。每戶都有不大的庭院,用于養(yǎng)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鮮花與建筑物廊柱、木雕、挑檐上的各色花飾交相輝映,錯落有致,幽靜清新。有時在兩條巷道的相接處,會遇到跨街架起的一間小樓,似成門廊,使小巷增添丁幾分古樸與幽深。走上一條條越來越窄的小巷,穿過一間間越建越高的屋舍,來到孜里其巷的一戶維吾爾族家庭。據介紹,這戶住宅建在老街區(qū)的最高處。進門后,腳踩木梯,拾級而上,登至屋脊,眼前豁然開朗,真有“一覽眾屋矮”之感。就是遠處林立的高樓,也仿佛只在腳邊。
老街巷的名稱都沿用維吾爾語舊名,且各有含意。像恰薩街道辦事處的亞格巴扎,意為食油市場;闊孜其亞貝希,為土陶工;而再格來巷,原意是金銀匠聚居處。如果按街巷名一一訪去,喀什古城已毀建筑的原有位置以及古代市場布局,可略知一二。屬亞瓦格街道辦事處的“布拉克貝希”巷,“布拉克”,維吾爾語意思為“泉”。這條巷子呈環(huán)形,中心因為有九股泉眼,人稱九龍泉。又有人依“疏勒拜泉退匈奴”的千古佳話,稱其為“耿恭泉”。
第五篇:新疆旅游景點導游詞
吐魯番的石窟寺群多達十余處,合稱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龜茲石窟,以敦煌石窟、云崗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阿旃陀石窟齊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藝術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它曾經是高昌回鶻國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市區(qū)東北約40公里的火焰山峽谷木頭溝河西岸。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有“山腰”之意??呷荷⒉荚诤庸任靼都s一公里范圍內的斷崖上,分三層修建,現存洞窟83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保存壁畫總面積1200平方米。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始鑿于麴氏高昌國〔499―640年〕時期。其中18、29、48號洞窟屬于這一時期。18號洞窟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該窟群現存能看清壁畫內內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高昌回鶻國前期重新修繪,僅隧道上部和頂部完整地保存了早期壁畫內容,即繪斗四式平基圖案,側壁繪著圓領通肩式袈裟的千佛,兩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勢有別,頂部和側壁交界以寫實的手法,仿木結構繪出檁、枋等形象逼真。
在歷經了麴氏高昌王國的發(fā)展之后,柏致克里克在唐西州時期名叫“寧戎寺”,是新疆地區(qū)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負勝名。北庭大都護楊襲古曾重修寺院,從這一事實說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當時已發(fā)展成為西庭地區(qū)的一處佛教圣地。屬于這時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號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十一世紀以后重新修繪的,這一時期壁畫題材主要是發(fā)源于中原地區(qū)的大型經變畫。盛唐的新畫風進入了高昌石窟,將用線造型的藝術技巧推向高峰,畫面線條簡潔流暢,剛勁有力,寥寥數筆,形神兼?zhèn)洹?/p>
高昌回鶻國時期,寧戎寺成為王家寺院,歷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鶻時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屬于這一時期比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41、82等窟。壁畫題材比以前更豐富,有諸佛,千資百態(tài)的各種菩薩像、大型經變畫、說法圖、千佛洞、供養(yǎng)菩薩行列,天龍八部、四大天王像、供養(yǎng)人和供養(yǎng)比丘像及各種裝飾圖案,并出現了反映釋尊前生無數世誠心供佛,終于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緣故事,塑繪結合的“鹿野苑初轉法”以及密都諸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