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介紹景點導游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介紹景點導游詞》。
第一篇:旅游景點介紹導游詞
云龍山位于古彭南部風景區(qū),海拔142米,長達3公里。山分九節(jié)、蜿蜒起伏、狀似神龍,昂首向東北,曳尾于西南。云龍山以"溢洪道"為界,溢洪道以北屬云龍區(qū),以南屬泉山區(qū)。通常所稱的云龍山多是指北部的部分山峰。
云龍山既有自然風光,又有人文景觀。山上文化古跡眾多,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解放后云龍山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云閣、云龍書院、杏花村、觀景臺、同心臺等歷史景點。
云龍山有佛教文化,從北魏到清代,逐步建起興化寺、大士巖、唐宋摩崖石刻等著名歷史古跡。每年農(nóng)歷2月19日都會舉辦云龍山廟會。
宋代蘇東坡任徐州太守時,曾多次攜友游覽云龍山,留下許多傳世佳作名篇。先后登臨云龍山的歷代名人有劉邦、劉裕、蘇軾、乾隆、邵大業(yè)、毛澤東、蔣介石、胡錦濤、李鵬、朱F基、李可染等。
云龍山是蘇北一帶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風景區(qū)重要風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龍山有九節(jié)山頭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云龍山長3公里,北頭毗連市區(qū),海拔142米,易于登覽。宋蘇東坡在徐為太守時,常登山覽勝,醉臥山石。他寫并書“放鶴亭記”碑文現(xiàn)存山中?,F(xiàn)山上滿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頂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風景有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碑廊;東麓興化寺內(nèi)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巖有石造觀音像,云龍書院內(nèi)有東坡石床,黃茅崗摩崖石刻?,F(xiàn)又將一些古跡整修一新,重建了臥牛泉,擴大了招鶴亭平臺,更為云龍山增添了新姿,成為中外客人來徐州必游之地。
第二篇:旅游景點導游詞
位于寧鄉(xiāng)縣崔坪鄉(xiāng)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復雜,并有罕見的洞內(nèi)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崔坪鄉(xiāng)位于距寧鄉(xiāng)縣城62公里處的西部山區(qū),境內(nèi)山青水秀,奇峰峻嶺,石龍洞、峽溪、猴公大山,少年水庫四大景點黃同勾勒出崔坪的秀美和壯麗。石龍洞(原名十三洞)處于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由十三個連環(huán)洞組成,故名十三洞。石龍洞是長沙地區(qū)景觀最集中的石灰?guī)r溶洞,據(jù)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回曲折,神秘莫測。
洞洞相連,洞內(nèi)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shù)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nèi)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tài),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nèi)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閑的好去處。從神奇的石龍洞出來,乘車1公里便進入懸崖壁立的天然峽谷――峽溪,溪長5。6公里,兩岸青山對峙,如刀削斧劈,瀑布飛流,似銀鏈直掛;溪間怪石奇異,美不勝收;其溪曲折迭宕,深谷幽潭,是漂流的好去處。穿峽溪,登林蔭石道,上猴公大山。其主峰海拔1100米,處寧鄉(xiāng)、安化、桃江三縣交界處,登上頂峰放目遠眺,頓感心曠神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境由然而生。自猴公大山西下便可達國家小一型水庫――少年水庫,其蓄水量為165萬立方米,庫內(nèi)水清如鏡,魚類繁多,四周蒼松翠竹,倒映其中,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第三篇:旅游景點導游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nèi)外。歷經(jīng)風雨滄桑,如今已發(fā)展成為以蓬萊閣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和休閑度假勝地。景區(qū)先后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行業(yè)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游行業(yè)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zhì)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等稱號,導游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殊榮。
第四篇:旅游景點導游詞
出東大院的西堡門,走過一條馬蹄形的溝澗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稱紅門堡,是一處十分規(guī)則的城堡式封閉型住宅群,面向與背靠同東大院完全相同。俯視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規(guī)則的矩形,東西寬105米,南北長180米。只有一個堡門,開在南堡墻稍偏東的位置,正對著城堡的主街。雄偉的堡門為兩進兩層,一方刻有"恒禎堡"的青石牌匾鑲嵌在堡門正中央,因堡門為紅色,所以人們都叫西大院為"紅門堡"。堡墻外高八米,內(nèi)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磚砌筑。堡墻上有垛口。堡門外正對堡門的地方,有一座磚雕照壁。堡門左右及堡墻東北、西北角各有一條踏道可上堡墻。堡內(nèi)南北向有一條用大塊河卵石鋪成的主街,人稱"龍鱗街",街長133米,寬3.6米。主街將西大院劃為東、西兩大區(qū),東西方向有三條橫巷。橫巷把西大院分為南北四排。從下往上數(shù),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頂甲。
一條縱街和三條橫巷相交,正好組成一個很大的"王"字。堡墻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樓一座。堡內(nèi)東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內(nèi)共有院落27座,除頂甲為6座外,其余三甲均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異,多數(shù)為一正兩廂二進院,正面以窯洞加穿廊為主,頂層有建窯洞或建閣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東西基本對稱。也有一部分院落為偏正套院,院門偏在東南方向,院門內(nèi)是一條較長的通道,通道西側(cè)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門,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門。
第五篇:介紹景點的導游詞
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為世人展示的一種時尚潮流,以2300年前的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于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早已流傳的前店后廠"民間工藝作品"也將現(xiàn)身于此。
盛宴美食街為大家展現(xiàn)的則是一種"另類美食城"的盛景。
異域風情城市陽臺為重慶最大的一個城市交通轉(zhuǎn)換站,洪崖洞城市陽臺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0-40輛車輛的停放,需要游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游玩的游客則可乘坐扶梯或觀光電梯直上解放碑或達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層樓。
洪崖洞是重慶歷史文化的見證和重慶城市精神的象征。洪崖洞民俗風貌區(qū)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北臨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滄白路,項目沿江全長約600米,商業(yè)建筑總面積逾60000平米,以最具巴渝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通過分層筑臺、吊腳、錯疊、臨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飲、娛樂、休閑、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購物等六大業(yè)態(tài)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立體式空中步行街",成為最具層次與質(zhì)感的城市景區(qū)商業(yè)中心。
吊腳樓屬于欄式建筑,依山就勢,遠遠看去,房屋構(gòu)架簡單,開間靈活、形無定式。隨坡就勢的吊腳樓群,形成線性道路空間,吊腳樓的下部架空成虛,上部圍成實體。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在古建筑群中一般三層建筑居多。
第六篇:景區(qū)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黃旗海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盟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nèi),北魏時期稱之為南池、乞伏袁池,金代時期稱之為白水泊,明朝時期稱之為集寧海子,清代時期因其地處正黃旗轄地內(nèi)而稱之為黃旗海,此名并延續(xù)至今。
黃旗海系第三紀地殼斷裂運動形成的斷陷盆地。四周環(huán)繞低山、丘陵、臺地,岸畔曾是平闊的草原,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水鳥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樂土,也是察哈爾蒙古族的主聚居地,史為正黃旗,列八旗之首。
黃旗海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寬約6D9公里,呈不規(guī)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D5米,最深處近10米,蓄水量約5億立方米。補給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磨子山河等19條河溝,湖盆封閉,沒有泄水之路,水質(zhì)因河水長期只進不出,礦物質(zhì)沉淀而呈堿性。歷史上的黃旗海湖邊長滿了蘆葦,湖水清澈,碧波蕩漾,盛產(chǎn)魚類,尤其當年以官村鯽魚最名聞名。當年因盛產(chǎn)鯉魚而聞名遐邇,曾供國宴專用。但近30年,由于建庫蓄水等原因,進湖水量大減,加之集寧區(qū)的污水排放,水質(zhì)變差,魚類驟減,但水面遼闊,湖邊沙灘細軟,可進行日光浴、沙浴和游泳。
黃旗海的螂魚曾負有盛名,黃旗海畔富饒的牧場曾養(yǎng)育了世代的察哈爾兒女,盡管如今的黃旗海已失去它昔日的風貌,但它仍以“塞外圣潔明塘”之譽稱深深地埋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