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社會關愛失能老人的活動方案(合集)》,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社會關愛失能老人的活動方案(合集)》。
第一篇:關愛失能老人的活動方案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睹目的成就,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和老人子女就業(yè)多元化的出現,“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由于經常蝸居在家,精神生活極度匱乏,出現了很多心理和生理疾病,這不僅影響了老人的生活質量,也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這就需要在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社會各界志愿服務組織加以關注、關心、關愛這個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滿足他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
一、活動目的
(一)給“空巢”老人帶去子女般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緩解心中的寂寞情緒,幫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中力所不及的`問題,讓他們的孩子安心工作。 (二)對社會特別是下一代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導作用,在社會上形成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倡導愛心接力,你關愛他人的父母,也就是關愛自己的父母,將來你也會被別人關愛。這樣,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和諧。二、活動主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XX市紅十字關愛“空巢”老人行動
三、活動時間 長期
四、活動方式 可以集體或分組進行五、參加人員
XX市紅十字志愿者及其他愛心人士六、活動對象
XX市區(qū)及周邊愿意配合的“空巢”老人七、活動步驟 (一)前期準備
1、由紅十字會作為此項目負責人,志愿者做好與相關社區(qū)、小區(qū)、樓長的接洽工作。
2、社區(qū)工作者及志愿者在征得老人及子女同意后,統(tǒng)計出符合條件的中老年人,向他們講解此次活動的意義和目的,了解他們的需求,填報《XX市“空巢”老人基本情況登記表》(附件1),匯總后交給活動項目負責人。
3、做好宣傳工作,在征得小區(qū)負責人或樓長同意后,在小區(qū)醒目位置張貼活動海報,讓小區(qū)和同樓群眾了解支持。
4、參加活動的志愿者每2-3人組成1個小組,對1戶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并做好活動記錄。
5、志愿者根據不同“空巢”老人的年齡、性別、性格、興趣等特點和不同層次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特別是有關預防中老年病及養(yǎng)生、保健知識等方面的技能培訓。
6、統(tǒng)計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空巢老人子女名單及聯系方式,以便就老人情況及時與其子女溝通。 (二)服務流程及內容
1、在項目負責人和社區(qū)統(tǒng)一指揮下,將預先分好的各小組成員分別領到被服務住戶家,并進行簡單介紹,宣布服務工作紀律。
2、到達指定住戶后先與老人聊天,帶動氣氛,然后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使老人在最短時間內接納志愿者。
3、教老人怎樣使用家里的電子設備,例如上網、在手機上存儲聯系人等。
4、幫助老人解決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如修水管、換水龍頭、換燈泡等。
5、帶老人到小區(qū)里或者附近的地方散步、談心。 6、陪同老人逛附近的超市,購買他們需要的日用品(幫助解決他們在選購東西時可能對有些小字的辨識度不高的問題),為他們提出購買建議,并幫助他們把物品提回家。 7、做一些平時對自己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做的事,例如修剪指甲、洗頭、洗腳、按摩等。
8、談一些老人的愛好和感興趣的話題。
9、給老人講一些防病、保健、養(yǎng)生知識,讓他們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10、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其他幫助。
11、長期參加此項服務活動的志愿者與老人互留電話,方便日后探望。為了后續(xù)活動的安排,志愿者還要留下老人子女的聯系方式。
12、此項活動為愛心接力,長期不綴,第一批(組)不能繼續(xù)進行下去時,可有后一批(組)接力進行。
13、撰寫活動的新聞稿及心得。
14、各小組長為志愿者填寫考核情況和計分。 八、組織紀律
1、遵守法律法規(guī),志愿提供人道服務,不計報酬。 2、履行志愿服務承諾,自覺維護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形象。
3、保護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獲悉的他人隱私及其他依法保護的信息,負責維護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
4、不做違背老人意愿的事。
5、不亂動老人物品及打探個人及子女隱私。 6、不以志愿者身份從事營利和其他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
7、不推銷與自己職業(yè)相關的產品及服務。
8、不接受老人及其子女任何形式的饋贈,否則應上繳組織。9、給老人講一些防病、保健、養(yǎng)生知識,讓他們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10、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其他幫助。
11、長期參加此項服務活動的志愿者與老人互留電話,方便日后探望。為了后續(xù)活動的安排,志愿者還要留下老人子女的聯系方式。
12、此項活動為愛心接力,長期不綴,第一批(組)不能繼續(xù)進行下去時,可有后一批(組)接力進行。
13、撰寫活動的新聞稿及心得。
14、各小組長為志愿者填寫考核情況和計分。 八、組織紀律
1、遵守法律法規(guī),志愿提供人道服務,不計報酬。 2、履行志愿服務承諾,自覺維護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形象。
3、保護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獲悉的他人隱私及其他依法保護的信息,負責維護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
4、不做違背老人意愿的事。
5、不亂動老人物品及打探個人及子女隱私。 6、不以志愿者身份從事營利和其他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
7、不推銷與自己職業(yè)相關的產品及服務。
8、不接受老人及其子女任何形式的饋贈,否則應上繳組織。
第二篇:慰問活動方案
為繼承和發(fā)揚公安機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為進一步落實從優(yōu)待警措施,提升公安隊伍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我xx派出所特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一、組織領導
派出所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以所長xx為組長的走訪慰問領導小組,派出所所有民警為組員。
二、走訪慰問對象
所內所有困難民警家庭。
三、活動的形式內容和要求
(一)組織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派出所要對所內困難民警情況進行一次認真走訪調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做到“四清”,即家庭情況清、思想狀況清、困難原因清、需求愿望清。并且在此基礎上,建立檔案,明確工作重點,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家。同時加強日常動態(tài)管理,使困難民警及家庭能及時得到救助,讓困難民警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公安大家庭的溫暖。
(二)組織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在此次走訪慰問活動中建立領導干部聯系困難民警制度,由所領導與困難民警家庭“結對子”開展幫扶,做到定幫扶對象、定幫扶內容、定幫扶計劃。要區(qū)別情況、因人施助、分類幫扶,把因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特困的民警和因“零就業(yè)”沒有穩(wěn)定生活來源的民警遺屬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從生活補助、醫(yī)療救助、就業(yè)援助、就學幫助等方面入手開展幫扶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救助,切實為困難民警救急濟困,排憂解難。
(三)建立健全走訪慰問活動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完善英烈民警、患病民警、特困民警等上門走訪慰問制度,定期對困難民警家庭進行走訪慰問,使走訪慰問活動常態(tài)化、制度化。不僅要在重大節(jié)假日及時給特困戶送慰問金、慰問品,對患重大疾病住院治療的民警和特別困難的民警家庭還要做好日常慰問和救助工作。二是建立跟蹤問效制度。對已納入幫扶計劃的,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存在問題,研究提出對策措施,確保幫扶計劃落到實處。
(四)強化宣傳,擴大走訪慰問活動的社會影響 要積極主動與新聞媒體合作,大力宣傳走訪慰問活動中的感人事跡、典型經驗和主要成效,向公眾展示公安民警的職業(yè)風險壓力和付出的流血犧牲,客觀反映公安英烈家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痛苦和面臨的生活困難,引導社會各界更加關心厚愛公安隊伍中這一特殊群體,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公安隊伍建設、支持公安優(yōu)撫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