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生物實習生基礎教育調(diào)查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實習生基礎教育調(diào)查報告》。
一個月,不算長,但也真的不算短。當我開始逐漸習慣于生物物理所的一切的時候D實驗、飲食、老師、師兄師姐,還有一同來實習的同學們,四個星期的時間就這樣轉(zhuǎn)瞬即逝。幾天之后我就將和北京告別,在遙遠的珠江江畔的康樂園內(nèi)去繼續(xù)自己正常的生活。
一、初來報到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這樣的字眼在我們普通大學生眼里,就好像心中的圣殿,神圣、莊嚴。能有機會在這里實習一個月,我既興奮又自豪,提前兩天就來到了北京,想提前熟悉一下這里的環(huán)境與生活。初來乍到,北京溫潤的天氣讓我十分開心,這里全然沒有了南國的酷熱與潮濕。天氣舒服,人也開心,我憧憬著自己在生物物理所一個月內(nèi)的學習和進步。
二、實習導師與實驗室
唐老師的實驗室位于主樓3號樓的頂層。不同于中國其他大多數(shù)實驗室的“隔間型”布局方式,整個實驗室采用了開放式的布局,除細胞房和冷凍室外,幾乎所有實驗人員的操作臺與書桌都在大廳里,這樣既增加了實驗室的透明度,也便于交流討論。
穿過大廳,走廊的盡頭有兩間辦公室,其中一間就是唐老師的辦公室。唐老師親切地詢問了我學習的課程和正在進行中的實驗,然后向我介紹了分子領域的一些新進展和新問題,并為我今后的學習規(guī)劃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之后,他為我講解了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還向我介紹了實驗室的其他老師和師兄師姐。這時我就見到了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將要帶著我實習的師姐D俞師姐。俞師姐目前是碩士學位,即將轉(zhuǎn)讀博士學位。她用幾句簡單的話語給我介紹了我在這一個月要做的工作。第一印象中,師姐很好,也很親切。
三、實驗室生活
從見到俞師姐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做了師姐一個月的尾巴。每天從早上見到師姐直到晚上師姐回家,我就一直跟著她,在實驗室里轉(zhuǎn)得不亦樂乎。俞師姐目前所做的課題是有關信號通路方面的,由于我之前對于這方面的了解較淺,所以她首先向我介紹了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讓我對TGF一beta。 smad蛋白家族及細胞信號通路的調(diào)控機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師姐向我詳細講述了她目前所做的課題的實驗目的、方法以及現(xiàn)在正在進行中的階段。其中有些東西是我第一次聽說的,比如MTM家族;還有的,如信號通路,我以前雖然學習過,但是對于它的調(diào)控機制等并不了解,這對于我的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是一種拓展。
幸運的是,在實驗室里,我有一張屬于自己的辦公桌。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我?guī)缀鯐r時刻刻都在我的書桌旁閱讀師姐借給我的相關文獻。但是由于對背景知識比較生疏,再加上又是英文,所以我讀起來感覺有些吃力。正當我苦惱之際,另一位好心的師姐向我伸出援手,借給我了一本《細胞生物學》和一套《細胞生物學實驗指南》。我把《細胞生物學》上以前自學遺漏的地方細致地閱讀了一遍,然后又上網(wǎng)查閱了一些相關的中文文獻資料,從而在原有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論知識的深化。最后,我又反過來看英文論文,這次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看懂,但是相比剛開始的時候要輕松多了。我精讀了一篇綜述文章,一共有十幾頁左右,然后我試著自己翻譯了其中一部分,最后,交給師姐檢查,得到了她的肯定。
俞師姐的實驗目前正進行到檢測的階段,所以我做的主要工作是培養(yǎng)細胞及細胞轉(zhuǎn)染實驗、蛋白質(zhì)凝膠電泳實驗和P32 標記細胞研究蛋白質(zhì)的磷酸化的實驗。首先我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了各個相關的實驗方法,再加上實驗過程中俞師姐耐心的演示講解,我基本上理解了實驗每個步驟的原理、目的和注意事項。然后,我就進行獨立的實驗操作了。剛開始的時候顯得有點手忙腳亂,通過對實驗步驟和環(huán)境的不斷熟悉,我漸漸地對實驗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不僅能熟練地獨立操作實驗,而且對于實驗中某些步驟還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師姐一起商量改進實驗步驟。
恰逢我在學校參加的學生研究計劃的實驗(《端粒酶Si ― RNA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及其在腫瘤治療中的初步應用》)也正好做到細胞轉(zhuǎn)染DNA的地方。我當時在學校是用的脂質(zhì)體介導法轉(zhuǎn)染,而這次又接觸到了DEAE一葡聚糖/DNA法轉(zhuǎn)染。因此有機會把兩種方法結(jié)合起來比較。以前接觸到的都是DNA! RNA的瓊脂糖電泳,而這次又做了蛋白質(zhì)凝膠電泳,兩者從實驗原理到配膠,再到顯影成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SDS中的蛋白質(zhì)遷移率幾乎都是由分子量所決定的,通過已知分子量的標記物,估測多膚鏈的分子量。實驗中,我們主要是通過 SDS一PAGE系統(tǒng)來檢測蛋白質(zhì)是否磷酸化。同位素標記檢測法是我在本科學習中較難接觸到的實驗,所以這次能夠見識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我們提前做了一次缺乏同位素的預實驗,以便把實驗需要的所有試劑都安排在最方便的地方,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改進實驗步驟、調(diào)整試劑的用量和實驗時間、標注注意事項等。
在實習的第三個星期,我參觀了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中心所在的核磁樓,了解了核磁共振儀的使用方法,簡單學習了核磁共振的原理、實驗操作的步驟和各種核磁的方法,了解了它們可以幫助解決的關于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問題等。
這段時間里我參與的實驗雖然不多,但是這些實驗卻能夠和我平時的積累形成某種契合,這讓我對生物學實驗無論是感性方面的還是理性方面的。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我也從中摸索出了一種學習的方法:要常常把新知識與舊知識結(jié)合起來思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有助于發(fā)現(xiàn)一些以前遺漏的問題,啟迪新的學習研究方向。
四、實驗室外的生活
在這有限的幾周里,我學到的不僅僅是新的實驗知識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與國內(nèi)外生命科學大師及優(yōu)秀研究生進行了近距離交流。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從前在我的腦海里,中國科學院是一個非常神圣的地方,但是我從來沒有想象過這里的老師和學生是怎樣度過他們實驗室外的生活。幾天之后,我就開始有點對這種單調(diào)的生活感到無聊了。生物物理所位于北四環(huán)以外,周圍可以游玩和消遣娛樂的地方非常少,實在是讓人安心做科研的地方。我對老師和師兄師姐專心工作的態(tài)度非常敬佩。我每天回到了宿舍也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和師兄師姐、同學聊天,看電影。但是經(jīng)過這幾個星期,我好像也逐漸習慣了沒有娛樂、沒有宵夜、沒有 Shopping的生活,其實這樣也是另外的一種生活,一種不同于我從前的但是更有意義的生活。
因為在大學里養(yǎng)成的習慣,在沒有安排實驗的時候,我比較喜歡去圖書館看書。與大學里不同的是,這兒的圖書館里收藏的多是科學期刊,而圖書相對較少。這與他們的研究方式有關。為了把握生物科學最近的發(fā)展方向和成果,圖書已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信息需要。通常在確定課題前,研究生們都是在網(wǎng)上搜索相關文獻資料,看看別人做了什么,還有那些方面是沒有做過的或者是還存在爭議的,然后提出自己的一些問題和假設,再與導師交流討論,最后定下研究的大致方向。這種研究和學習的方式與我們本科階段的學習方法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更具探索性和前瞻性。
這次還有幸參加了實驗室的研究生給海外專家團隊老師做的報告會。會上主要匯報了各個小組目前的研究進展,讓我接觸到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方面的前沿研究。海外專家們對報告的意見讓我收獲頗多,老師們開放性的思維方式和嚴謹?shù)膶W術(shù)作風讓我折服。對于學生們遇到的難題,老師們往往會另辟蹊徑,用另一種思維方式去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同時,他們還對報告中的每一組數(shù)據(jù)都有嚴格的采樣、分組和統(tǒng)計要求。歷時一天的報告會上,雖然有很多東西我聽得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相信這種嚴謹求實的研究態(tài)度對我今后的學習研究的影響是深遠的。
20xx年8月10日,來自UCLA的Jack L Feldman教授的一場學術(shù)報告,為我們帶來了神經(jīng)生物學的新發(fā)現(xiàn)。教授利用內(nèi)容翔實的PPT生動地闡述了這個新興學科對呼吸、睡眠與死亡這三個普通現(xiàn)象的研究進展,提出了一系列頗有建設性的設想,讓人頓時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實習反思
這次實習活動總的來說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到中科院或者其他實驗室參加實習的話,我想還是有些方面需要改進的。隨著自己專業(yè)知識的不斷積累,下次可以嘗試著在實習之前,自己能夠通過查閱文獻找出一個感興趣的方向,然后與老師交流討論后定出一個小課題,接下來再進行一些相關的知識準備,逐漸整理出一套草案,最后在實驗室中實踐,一邊討論一邊改進實驗步驟。我想,這才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因為這樣我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從而得出一定的實驗結(jié)果。
六、結(jié)語
好像我才來到生物物理所不久,搬行李進宿舍還是在不久之前;但是又好像我已經(jīng)來到生物物理所很久了,我已經(jīng)習慣了每天清晨穿過主樓大廳,習慣了電梯到達7樓的聲音,習慣了每天與老師和師兄師姐問好,習慣了實驗室里特有的氣味。老師的諄諄教誨,師兄師姐們的照顧關懷,還有和朝夕相處的同學間深厚的友誼,不僅讓我在這短短的實習生活中成長了許多,并且還將不斷激勵我今后的學習生活,更加堅持不懈地追求未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