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精品国产sm全部网站

        園林樹木栽培學實習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4-01-29 00:39:53

        • 文檔來源:用戶上傳
        • 文檔格式:WORD文檔
        • 文檔分類:實習報告
        • 點擊下載本文

        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園林樹木栽培學實習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園林樹木栽培學實習報告》。

        第一篇:園林養(yǎng)護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通過對新都區(qū)桂湖公園、寶光寺和街子古鎮(zhèn)進行實地參觀游覽及寫生測繪,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充分理解和掌握園林的歷史文化、藝術特色、造園手法和植物配置,以及園林樹木的識別等一系列園林專業(yè)知識,拓寬視野,開闊眼界,進而轉(zhuǎn)化吸收,應用于今后的設計當中;通過在學校內(nèi)的景觀規(guī)劃實習,將所學到的知識用運到實踐中去,提高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新和動手能力。

        二、實習基地介紹:

        桂湖森林廣場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新都區(qū)城西南,桂湖森林廣場位于新都城區(qū)西郊,距成都18公里。出蓉城北門,沿新建成綿高速公路過天回鎮(zhèn)、三河場不遠,進入新都城區(qū),就可見到樓臺掩映,花木扶疏,小巧別致,環(huán)境幽雅,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風貌的“川西第一湖”。它面積4萬平方米,水面約2萬平方米。是明代狀元、著名學者楊升庵的舊居,以環(huán)湖遍植桂樹而得名。園內(nèi)有升庵祠,陳列楊升庵的著作100余種,4000多卷。

        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處新都縣城。寶光寺占地面積120多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蔥蘢,五殿十六院層層遞進。它規(guī)模宏大,藏經(jīng)豐富,僧徒眾多,是清朝以來中國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四川著名禪寺。寶光寺相傳始建于東漢,但無信史可考。隋代名“大石寺”,寺中的塔叫“福感塔”。公元880年,唐代黃巢起義軍攻破了長安。次年,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內(nèi)修建行宮,并命悟達國師重修廟宇,唐僖宗晚上看見寺中福感塔下發(fā)出寶光,便改寺名為“寶光寺”。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鎮(zhèn),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與青城后山連接。它既得山靈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中心的32座寺廟等古跡。街子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鎮(zhèn),五代時名“橫渠鎮(zhèn)”,因橫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內(nèi)有晉代古剎光嚴禪院,鳳棲山旅游風景區(qū),千畝原始森林,千年銀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義遺址,唐代一瓢詩人,唐求故居,有神奇?zhèn)髡f的古龍?zhí)?、五柜沱、云霧洞等,全鎮(zhèn)各種文物古跡二十余處。

        三、實習內(nèi)容及過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進一步強化理論聯(lián)系實際,鞏固和增強對專業(yè)

        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日后在景觀設計領域的就業(yè)競爭力,我院園林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這次為期兩天的園林專業(yè)綜合實習,此次實習基本分為三個階段即新都區(qū)的參觀實習、街子古鎮(zhèn)的參觀實習以及在校園內(nèi)的實習報告完成過程。桂湖森林廣場在建造中,根據(jù)原有地形地物,包括樹木竹林,都加以改造利用,它保留了長達一千米的飲馬河(即清源河)。河道及其自然景色,把大片低溫地改造成人工湖,將鑿湖之土壘成山丘,形成錯落有致的島嶼和優(yōu)美流暢的湖岸線,桂湖森林廣場占地208畝,其中水面82畝。湖上的建筑,吸取國內(nèi)園林建筑藝術之精華,結構巧妙,工藝精美,樓、閣、亭、榭各式屋面全施以綠色琉璃瓦,平橋、拱橋、曲橋等各式橋梁多采用漢白玉或花崗石,顯示了昔日宮廷園苑的豪華氣派。新桂湖于1988年對外開放,1992年初具規(guī)模,是鑲嵌在四川歷史文化名城新都的又一顆的明珠,是展現(xiàn)在成都平原上的又一處山水俱佳、建筑典雅的園林勝境、旅游名區(qū)。桂湖小巧玲瓏,湖畔有楊柳樓、澄心閣、香世界、抗秋、綠漪亭和成林的桂花樹,每逢中秋時節(jié),荷花滿塘,桂蕊飄香,一年一度的桂花會在這里舉辦。在飲馬河畔,距學士堰遺跡不遠的翠竹叢中,為新修的艾蕪墓。艾蕪(1904~1992),原名湯道耕,新都區(qū)清流鎮(zhèn)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艾蕪墓由紅砂巨石壘成,上端矗立著他的半身青銅塑像。身后的碑文記載著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蕪之墓”四個字,由當代文壇泰斗巴金手書。墓前端有一塊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著艾蕪的一段座右銘:“人應像一條河一樣,流著,流著,不住地向前流著;像河一樣,歌著,唱著,歡樂著,勇敢地走在這條坎坷不平、充滿荊棘的路上?!毕虏壳吨皇~質(zhì)山茶花。座右銘、大理石、山茶花,寄寓著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此外,中山堂存有清代刻的唐宋以來大書法家墨跡石碑105件。明代狀元新都人楊升庵,曾在他的花園中,“沿堤遍種桂樹”,于是有了新都桂湖。

        受其影響,新都人種桂蔚然成風,每年中秋前后,桂蕊飄香,到此游湖賞桂游人絡繹不絕,形成一年一度的桂花節(jié)。

        桂湖公園中,云外樓臨水處,建有二水榭,東曰“迎暉”,西曰“步月”。樓之左右及后面,均有回廊環(huán)護,結構奇巧,木雕精美,樓西還有一座重檐攢尖頂八角涼亭,名叫南亭。南亭,唐代園林建筑名,在新都城南,唐代詩人張說有《新都南亭送郭元振、盧崇道》詩。當代一位有學者從詩句“竹徑女蘿蹊,蓮洲文石堤”考證,桂湖是在唐代南亭的基礎上建成的,故留南亭之名以懷勝跡。樓東不遠處有“浮光閣”,取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浮光耀金”之意,匾額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所書。此閣為三層,高約15米。樓、亭、閣并排而立,互為呼應,優(yōu)美和諧。

        下云外樓,過七曲白玉橋,經(jīng)兒童游樂場,穿巨石壘成的門洞,有路通往升庵桂湖。沿桂湖公園西行,右有蔥郁的桂樹林,蜿蜒的石城墻,左有碧綠如茵的草坪,浮于水間的芙蓉島及其它小島。湖面上,從船塢發(fā)出的各式游船,穿橋拍浪,自在往還。游人們憩息于樹蔭下、亭臺間、港灣內(nèi),一股股涼風吹來,真感到愜意。憶及升庵先生“君來桂湖上,湖水生清風”的詩句,更使人心曠神怡。進而聯(lián)想到桂湖的過去和今日,展望看桂湖的將來

        寶光寺的建筑為木石結構,施用石柱400多根其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組成,四面經(jīng)墻環(huán)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經(jīng)樓、紫霞山依次而立;兩旁有鐘樓、鼓樓,客堂、云水堂、齋堂、戒堂、羅漢堂、禪堂,東方丈、西方丈相對稱,展現(xiàn)了中國佛教禪院的整體風貌寶光寺是中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經(jīng)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級密檐式方形磚塔。

        崇州街子鎮(zhèn)為青城山古鎮(zhèn),它集中反映了四川西南壩結合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具有深厚的優(yōu)秀文化積淀;其物產(chǎn)曾經(jīng)影響過全國的政治、軍事;現(xiàn)存建筑樸素,小巧,是反映清代祖國西南小鎮(zhèn)風貌的典型實物。街子鎮(zhèn)所處的鳳棲山風景區(qū)擁有千畝原始森林,千年古楠、古柏、古杉、古銀杏、參天蔽日;山中深藏以光嚴禪院為中心的32座寺廟等古跡。唐朝“一瓢詩人”唐求故里,清代字庫古塔交相輝映。還有龍?zhí)?、梅花寨等等景觀為街子鎮(zhèn)添光加彩。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齊備。古街區(qū)現(xiàn)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古建筑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房屋大體根據(jù)《清工部法則》營造,木結構穿逗梁架,單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后院。以清代中、晚期建筑為主。其它尚有明代水井等。清末建筑中個別單體有極少歐式裝飾。一般體量不大,用材小巧、風格仆素。但也有現(xiàn)在罕見的`、雕刻精美的個體或局部。場鎮(zhèn)上古建筑的體量、布局小巧、實用,大多不事雕琢彩繪,反映出居民不張揚、不奢華、求實用的習俗,寓含淡泊、質(zhì)樸的思想性格。盡管歷史燦爛輝煌,走進鎮(zhèn)區(qū),看到和感受到的卻是自然、親切,與山水融匯一起。

        街子是川西旅游環(huán)線上現(xiàn)存古街區(qū)面積最大、布局最完整的旅游點,是現(xiàn)在已極少體現(xiàn)清代中國西南山邊小鎮(zhèn)原貌的實物。它既有文化的潛在吸引力,又有獨特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也有開心愜意的民俗民情,更有伸手可得的綠色食品。它既體現(xiàn)西南山邊小鎮(zhèn)的獨特風貌,又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作為集中這些價值的唯一實物,被省內(nèi)媒體一致認為“酷肖周莊”。

        四、實習總結及體會:

        這兩天的實習經(jīng)驗讓我更加了解到園林的魅力所在,也更加鞏固了我的專業(yè)技能,能更好的投入到園林工作中去。大學生活即將結束,但我的園林生涯不會結束,我會沿著這條路,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第二篇:設施栽培學實習報告

        設施栽培實習報告

        初夏的六月,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可以親自深入到田間進行簡單的設施栽培實習。對于我們的專業(yè),實習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此次的實習,跟農(nóng)戶面對面地交流,了解實際栽培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情況,極大地拓寬了我們的知識面,同時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把理論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較快較好地掌握我們的專業(yè)知識。

        此次實習的第一站是閩侯縣竹歧鄉(xiāng)設施農(nóng)業(yè)示范基地,該蔬菜基地總面積達500苗,其中鋼架結構大棚達200苗,種植的主要是葉菜類蔬菜,如空心菜、芥菜、菠菜等,能產(chǎn)葉菜類蔬菜1500噸,主要銷往福州市區(qū)及其周邊縣市,為繁榮市場補淡、補節(jié)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當我們來到基地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塑料薄膜大棚,大棚為連棟鋼架大棚,配有為噴灌設施,每棟大棚兩百多平方米。在技術人員細致地講解和帶領下,我們得知該塑料鋼架大棚是充分利用了當?shù)氐挠辛Φ匦魏蜌夂?,將大棚建在河床上,水源極其豐富,最重要的是在冬季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溫,最直接的效果是可以使空心菜在冬季提前20天上市,可以得到極其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在這個季節(jié),大棚內(nèi)種植的主要是空心菜,長勢較好、整齊度也很好,株高約為20cm。采用,每寬約2.5米,長為20米左右,高為30cm,,分為兩層,下面一層是當?shù)氐募毶?,上面是一層約為10cm厚的有機肥(主要成分是雞糞),像這樣施用有機肥大概是每畝需要5000千克,在當?shù)仉u糞價格較為便宜,據(jù)了解每袋為7元左右。每年一次性施足有機肥,在以后栽培過程中每茬施一些復合肥即可滿足蔬菜的需求,從全年生產(chǎn)葉菜類蔬菜來看,肥料成本還是較為合理的,同時病蟲害也較少。在施用有機肥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據(jù)技術員介紹,這邊種植的空心菜有五個茬口,從一月份下旬第一個茬口開始,每茬的生產(chǎn)周期分別為50天、30天、20天、18天、20天。每茬采收后直接就將種子撒在有機肥,用噴灌裝置灑足水,后期均不用特殊管理。當空心菜株高達到35cm左右時,即可采收,采收時將植株連根拔起,洗盡根部帶的少許有機肥,然后進行簡單包裝就可以進入市場了。由于大棚長期種植同一種蔬菜,易發(fā)生連作障礙,同時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7月份溫度較高,種植戶則在這個時期進行西瓜的延秋栽培,在六月份開始播種,50天后即可上市,收益還很不錯。當在夏季種植西瓜有一個很嚴重的病害就是枯萎病,由于大棚內(nèi)高溫高濕,很容易造成大面積傳播,在種植時要及時處理,以免造成較大的損失??稍诓シN前用4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千克,加營養(yǎng)土200千克拌勻,撒入苗床上或定植穴里,進行土壤消毒。當有零星輕病株出現(xiàn)時,用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每株藥液0.4—0.5升。坐果期開始后,普遍噴灑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液等,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嫁接苗。

        接下來的一站是福州市設施農(nóng)業(yè)高產(chǎn)示范點——閩侯柏溪蔬菜設施栽培示范基地。該示范基地是由福州市農(nóng)業(yè)局、閩侯縣農(nóng)業(yè)局和閩侯縣鴻尾鄉(xiāng)人民政府主辦的,主要是由陳水銀等3戶專業(yè)戶作為實施業(yè)主,以合作社的形式承接的。該處的農(nóng)業(yè)設施基本上均為鋼架結構的薄膜大棚,面積達60多畝,現(xiàn)階段主要種植品種有番茄、甜椒、辣椒、黃瓜、甜瓜、四季豆、苦瓜等。其茬口安排是番茄、甜椒、辣椒和水果黃瓜于9月中旬播種,水果黃瓜在11月中旬開始采摘;甜椒和辣椒于次年1月上旬開始采摘;番茄在次年2月上旬開始采摘。夏季溫度偏高,為了克服連作障礙,大部分種植戶在6月下旬將覆蓋的薄膜掀開,開始種植水稻。

        當我達到該示范基地時,番茄已經(jīng)處于采收后期,但番茄樹上還掛著一串串紅色的果實。據(jù)種植農(nóng)戶得知,這批番茄種子由福州市農(nóng)科所提供的無限生長型品種,每粒種子為0.7元,該品種可采用密植,采用雙行定植,畦面寬80-100厘米,兩畦之間寬50 厘米左右,畦高

        度35厘米,株距35-40厘米,每畝種植1800株,但不超過2000株。在9月中旬選擇好播種區(qū)進行播種,經(jīng)過70——80天的苗期管理,當番茄苗具有6-8片葉,第一花序已顯蕾、莖粗壯、葉色濃綠、肥厚、根系發(fā)達,達到此標準時即可進行定植。當番茄第一穗果實長出后要及時除去第一穗果實下方的葉子,隨后看葉子的形態(tài)進行摘除。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種新型的綁蔓方式,即在每株番茄中間立一根小小的竹子,將番茄以一定角度斜向綁蔓,整排用細線間竹子和番茄莖蔓連在一起。在肥水管理過程中,該示范點采用膜上滴灌的技術,

        第三篇:栽培學實習報告

        園林樹木栽培養(yǎng)護學實習報告 學號:071240917 姓名:蔣丹 班級:園林九班

        在實習中收獲與快樂。圓滿的實習生活我們也算是滿載而歸,兩天是實習讓我明白了團隊的精神,學會了和別人怎樣合作來提高效率,并從中獲取很多重要的知識。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是很有潛力的,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學過就不會,而是我們太懶惰,只要我們多思考多問,多動手,就能發(fā)掘我們的潛力,而且做得更好。

        在園林綠化中,樹木的移栽與養(yǎng)護是整個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這次實習,我們總共進行了四個項目,第一個就是樹木的移栽。園林樹木的栽植方法,依據(jù)樹種的生長特性、樹體的生長發(fā)育狀態(tài)、樹木栽植時期以及栽植地點的環(huán)境條件等,可分別采用裸根栽植和帶土球栽植。裸根栽植多用于常綠樹小苗及大多落葉樹種,關鍵在于保護好根系的完整性,骨干根不可太長,側根、須根盡量多帶。從掘苗到栽植期間,務必保持根部濕潤、防止根系失水干枯。帶土球移植常綠樹種及某些裸根栽植難于成活的樹種,如板栗、長山核桃、七葉樹、玉蘭等,多行帶土球移植;大樹栽植和生長季栽植,亦要求帶土球進行,以提高成活率。

        樹木的栽植大概包括:地形整理、挖土換穴、起苗運苗、栽植養(yǎng)護等。我們先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清理了周圍的空地,保證了一個好的移栽條件,因為需要移栽的樹就在旁邊不遠的距離,所以每個小組挖坑和起掘樹木是同時進行的。樹木的起掘主要是為了保護樹木的地下部分不受損傷,因此我們需要按照老師說的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對起掘時土球的大小要衡量好,一般情況下,要求土球的大小要大于樹木本身胸徑的5-8倍。如果是反季節(jié)移栽時起掘的土球要適當?shù)募哟?。其次,對樹木的起掘時間要充分把握好。起掘時間一般不宜選在中午陽光充足的時間和雨后的24h之內(nèi),同時,苗木起掘時,對于樹木較粗的斷根要進行適當?shù)奶幚怼r間和環(huán)境對樹木的移栽同樣重要。因為我們移栽的時候光照比較小,土質(zhì)也是比較疏松的沙質(zhì)土,所以我們移栽的條件也比較好。本來應該是個比較快的過程,但是因為林學的同學只來了兩三個幫忙放樣定點,也沒有多余的工具,所以進度就有點慢。我們差不多是最先挖出來的那一批,幸好老師說要帶土移植,所以樹木的水分不至于流逝的太快。在栽植過程中,我們采用了老師說的“三埋兩踩一提苗”的科學栽植方法,不過由于條件的限制,所以我們也做的比較粗陋,沒有施基肥,埋好后就立即提水澆透水。雖然現(xiàn)在還看不出來它到底成活了沒有,但是,我相信我們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是按照老師所說的來做的。第二個項目是樹枝的修剪。那邊的柚子樹應該也是我們的學長學姐栽下的,很久沒有經(jīng)過管理了。冬季大部分植物都進入了休眠期,自秋季樹木落葉至春季萌芽前,凡是修剪量大的喬灌木整形、截干、縮剪更新都應在冬季休眠期進行。細弱枝、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等枝條都要疏剪。疏枝可使枝條分布均勻,擴大空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持樹冠下部不空脫,更利于花芽分化。我根據(jù)老師所說的修剪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不確定的問了另外一個老師后,差不多都完成了。而園林樹木修剪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有(1)調(diào)整樹勢,促進生長(2)美化樹形(3)協(xié)調(diào)比例(4)改善通風透過條件(5)舒枝干,減輕自然災害(6)增加開花結果量,提高觀賞性

        樹木通過修剪,可使水分、養(yǎng)分集中供應留下的枝芽,促使局部生長;若修剪過重,對樹體又有消弱作用。因而可以通過修剪來恢復或調(diào)節(jié)均衡樹勢,即可使衰弱的部分壯起來,也可使過于旺盛的部分弱下來。對潛芽壽命長的衰弱樹活古樹,適當修剪,結合施肥、澆水,促使?jié)撗棵劝l(fā),進行更新復壯。從樹冠結構來說,經(jīng)過人工整形修剪過的樹木,各級枝序的分布和排列會更科學、更合理,使各層主枝上排列分布有序、錯落有致,各占一定位置和空間,互不干擾,層次分明,主從關系明確,結構合理。對于觀花、觀果植物,正確修剪可使養(yǎng)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條,促使大部分短枝和輔養(yǎng)枝成為花果枝,形成較多花芽,從而達到著花繁密、增加結果量的目的。通過整形修剪,還可以調(diào)節(jié)樹木生長節(jié)律,促控開花結果,達到提早或延遲開花、著花、著果時間延長、花色更艷、果實更大等觀賞效果。

        而且自然生長和通風不當?shù)臉淠?,往往枝條密生,樹冠郁閉,內(nèi)膛枝細弱老化、枯死,樹冠頂部枝密、葉茂,下部光脫,而且冠內(nèi)濕度相對較大,易發(fā)生病蟲害。通過修剪樹枝,使樹冠內(nèi)通風透光,促使下部枝條健壯生長,對開花、結果有利,可促使花粉分化,減少病蟲害發(fā)生,提高樹木的觀賞性。第三個進行的是給柚子樹刷白,本來原定的是在下午兩點集合,但是因為早上涂白液就制作完成了,所以臨時改變了行程,這也導致了我們班有大半的人都沒來。一共只有六把刷子,我們十幾個人輪流著用,其實感覺也還不錯。老師著重強調(diào)了靠近土壤的部分要刷厚一點,我們開始都沒注意,后來又重新刷了一遍。對樹干刷上涂白劑,可用效地防御凍害,防止病蟲在樹干上越冬,并殺死在樹干上越冬的病蟲害。冬季凍害,尤其是霜凍,由于冷空氣下沉,樹干受凍首當其沖。在凍害期間,由于溫差大或溫度前后變幅大,其凍害往往嚴重。因為低溫來臨之前氣溫較高,果樹休眠較淺,抗寒能力較差,驟然降溫時樹體適應不過來。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低,晝夜溫差過大,往往凍害嚴重,也是同樣的道理。冬季樹干刷白,晴天可反射太陽光,減少晴天吸收的太陽熱,縮小凍害前后的溫度差和樹干上的晝夜溫差,可防御或減輕凍害。防病蟲在樹干上越冬。樹齡在10年以上的李樹、梨樹、桃樹、板栗樹等,樹干裂皮、翹皮比較多,它們往往成為多種病蟲的越冬場所。入冬以前很多害蟲利用翹裂的樹皮產(chǎn)卵或化蛹,入冬后其幼蟲、成蟲及病菌的菌絲、孢子等潛入越冬,裂皮和翹皮成為害蟲最安全的庇護所和病菌害依附體。刷涂白劑可有效地阻止害蟲利用翹裂的樹皮產(chǎn)卵和化蛹,并殺死寄附在樹皮上的害蟲和病菌,同時兼有防凍和防日灼的作用。凍害嚴重的椪柑、臍橙、柚類、溫州蜜柑等柑桔類,由于凍后枝枯葉落,易遭日灼裂皮,并誘發(fā)樹脂病。樹干刷白,能反射太陽光,降低樹干溫度,防止樹皮因曬裂而引起日灼病。柑桔類在凍害后對樹干刷白,可防病。對主干和裸露的主枝、骨干枝刷白。

        最后就是施肥了,我們用的是配好的復合肥,一個組兩顆,定量。冬季時進行樹木管理工作對于第二年的生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好冬季樹木施肥工作,這樣能夠補充樹木生長時對于養(yǎng)分的需求,冬季樹木施肥不但可促進樹木的生長,增強抗病抗旱能力,還有利于樹木植物的健康生長。秋季樹梢基本停止生長,這時根系卻到了生長的高峰期,所以,秋末冬初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樹齡的大小,適當?shù)厥┘佑袡C肥,或者化肥,適量灌木,讓肥料滲進樹根,使新根快速生長,第二年可以生長的更好。在樹干30厘米左右挖環(huán)狀溝,我們施肥的樹還比較小,差不多挖了10厘米左右就挖到了根系,在溝里均勻的撒下肥料然后后將溝填平,整理樹穴。

        把我們開始挖了樹留下的坑填平后我們的實習就整個完結了。這兩天里,我們的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只有實際去做的時候才能檢驗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希望以后多進行實踐,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

        通過本次園林樹木栽培學實習,對于樹木栽植、養(yǎng)護管理、樹木移植等方面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結合書本知識以及實習過程中老師的講解,解決了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糾正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整個的樹木栽培學實習內(nèi)容豐富,雖然花了不少體力和精力,但是基本掌握了樹木的移植、修剪、刷白和施肥,以及農(nóng)耕作業(yè)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驟,如翻地、除草,所有人都親自下地去做這些事情,真正體會到了其中的苦與樂,這是其他課程中不能體會到的,這也將成為我們大學生活中精彩的回憶。我為實習備心,實習為我添金!

        第四篇:園林養(yǎng)護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識別華南地區(qū)常用園林樹木,掌握其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習性、觀賞價值和園林用途;了解不同類型園林綠地樹木選擇的特點和不同的應用形式;綜合利用所學知識,理解園林樹木在造景中如何體現(xiàn)地方特色,探討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優(yōu)缺點,提高設計實踐中應用園林樹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的能力。

        二、 實習內(nèi)容

        1.華南地區(qū)常見綠化植物種類與群落識別

        2.華南常見綠化植物的應用

        3.園林設計手法的培訓學習

        3實習地點:武漢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4.實習時間:20xx年10月22日―20xx年11月1日

        5.實習內(nèi)容與時間安排:

        解放公園、武漢植物園、中山公園等地的實地考察及于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培訓學習。

        三 、實習總結

        群落一:懸鈴木+日本晚櫻+桂樹――狗牙根

        環(huán)境特征:該群落位于較平坦的地勢上,遠處有建筑物,光照充足。

        分析與評價:櫻花作為主景樹,成行狀種植于群落中,從而與周圍的桂樹相互映襯,因此群落的季相豐富,但遠處的高大建筑卻給整個群落帶來不和諧感,所以最好種植高大喬木將外圍的建筑與群落隔絕開來,而且也可作為晚櫻的背景樹,豐富空間層次感。

        底層的`狗群落二:懸鈴木+棕櫚――狗牙根

        環(huán)境特征:該群落種植面積較大,地勢較高,光照充足。

        分析與評價:懸鈴木在較溫暖地點葉子在秋冬季也不會凋落,而且葉子的顏色會發(fā)生變化,此群落將懸鈴木片植,不僅將群落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開來,而且其自身也形成了一種壯觀景象,令人嘆服。下層的棕櫚種植密度恰當,與懸鈴木既形成了對比要和諧的統(tǒng)一起來了,使得整 個群落層次清楚,變化豐富。底層的狗牙根選用較合適,也豐富了群落的變化感。整個群落景觀效果很好。

        群落三:欒樹+懸鈴木+筆柏――紅繼木+茶梅――狗牙根

        環(huán)境特征:此群落地勢平坦,種植面積很大,光照比較充裕。

        分析與評價:此群落主要是供游人休憩的場所,因此群落外圍種以常綠樹種懸鈴木和筆柏將外圍環(huán)境隔絕,而群落中間種些落葉喬木如欒樹豐富群落的景觀,這樣夏天既可以遮陰,

        1.園林植物群落調(diào)查評價-------解放公園群落 牙根與上層搭配協(xié)調(diào),整個群落景觀效果較好。冬天也有陽光照射,十分方便游人游玩和休息。群落的林冠線變化且有韻律,底層的茶梅和紅繼木進一步豐富了群落的層次感和季相變化。整個群落的景觀 效果很好。

        群落四:水杉――吉祥草

        環(huán)境特征:該群落地勢平坦,種植面積很大,陽光充足。

        分析與評價:群落主要以水杉作為觀賞樹種,所以將水杉大量種植于其間,但種植密度有些大,使整個群落密而不緊湊。水杉下沒有種任何灌木,底層鋪以吉祥草,與水杉搭配也較合適,但種植密度過大,缺少變化,群落的景觀效果一般。

        群落五:圓柏+雪松+柏木+三角楓+廣玉蘭――紅繼木+月季――酢漿草+麥冬

        環(huán)境特征:該群落位于烈士墓前,種植面積狹長,光照充足。

        分析與評價:群落中樹種雖很多,但彼此間搭配協(xié)調(diào),秩序井然,給人一種莊嚴肅穆感,群落樹種以常綠樹種為主,意味著長眠于此的英雄們將永垂不朽,但中間亦有些微變化,紅繼

        木增加了群落的變化和季相,整個群落層次鮮明,空間感強烈,景觀效果極佳。

        2.調(diào)查分類華南地區(qū)常用的園林植物

        大致從“上層樹木――中間層樹木――下層地被”模式劃分杭州實習所見園林植物

        2.1上層的有:廣玉蘭、合歡、雜交種鵝掌楸、雞爪槭、樸、珊瑚樸、櫻花、玉蘭、七葉樹、楓香、香樟、梧桐、無患子、楸樹、南酸棗、烏桕、喜樹、楓楊、雪松等。

        2.2中間層樹木的有:香榧、三尖杉、羅漢松、竹柏、桂花、含笑、油茶、厚皮香、海桐、毛白杜鵑、錦繡杜鵑、雜交種杜鵑、米飯花、六月雪、金銀木、刺五加、桃葉珊瑚、水梔子、枸杞、金絲桃、金絲梅、朱砂根、紫金牛、絡石、中華常春藤、洋常春藤、瓶蘭、桅子、構骨、南天竹等。

        2.3地被層的有:吉祥草、土麥冬、沿階草、石菖蒲、連錢草、紅花酢漿草、石蒜、蒼竹、蝴蝶花、萱草、山白菊、蛇根草、八角蓮、石菖蒲、玉簪圓葉景天、鳶尾、魚腥草、蔥蘭、馬蹄金、白花三葉草、野碗豆、刺果毛茛等。

        3.按樹木在園林綠化中的用途和應用方式分

        3.1庭蔭樹。常見的庭蔭樹有: 懸鈴木、梧桐、銀杏、喜樹、泡桐、櫸、榔 榆、楓楊、垂柳、三角楓、無患子、楓香、桂花等;適合當?shù)貞玫男械罉?,一般也都宜用作庭蔭樹。所見的庭蔭樹大致分為兩種:1)庭院中孤植或?qū)χ?以遮蔽烈日,創(chuàng)造舒適、涼爽的環(huán)境。

        2)栽植于園林綠地以及風景名勝區(qū)等遠離庭院的地方。其作用主要在于形成綠蔭以降低氣溫;并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娛樂環(huán)境;同時由于庭蔭樹一般均枝干蒼勁、蔭濃冠茂,無論孤植或叢栽,都可形成美麗的景觀。

        行道樹一般要滿足以下要求:生長健壯,樹冠高大,枝葉密茂蔭濃;蔭質(zhì)良好,冠幅大;無不良氣味,無毒;少病蟲害;生長較快,適應性強,管理簡易,壽命較長;樹形或花果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等。具有以上條件的喬木大多為鄉(xiāng)土樹種。

        3.2行道樹。行道樹的主要栽培場所為人行道綠帶,分車線綠島,市民廣場游徑,河濱林蔭道及城鄉(xiāng)公路兩側等。行道樹種選擇標準,從養(yǎng)護管理要求出發(fā),是適應性強、病蟲害少,從景觀效果要求出發(fā),干挺枝秀、景觀持久。梧桐、香樟、桂花等樹種,作為行道樹,各有利弊。

        4.園林設計知識的強化培訓學習

        4.1道路紅線、道路分級、分車帶、交通島、人行道綠化帶、基本綠帶、適地適樹、綠化地段、定干高度、分車綠化帶、組團綠地、墻基綠化、宅前小路、公共設施綠地等專業(yè)名詞的了解。

        4.2行道樹樹種的選擇條件

        1)能適應當?shù)厣L環(huán)境,移植時成活率高,生長迅速而健壯的樹種(最好是鄉(xiāng)土樹種)。

        2)能適應粗放管理,對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蟲害少、抗性強的樹種。

        3)樹干端直、樹形端正、樹冠優(yōu)美、冠大蔭濃、遮蔭效果好的樹種。

        4)要求發(fā)葉早,落葉遲的樹種。

        5)要求為深根性、無刺、花果無毒、無臭味、無飛毛、少根蘗、不是漿果的樹種。

        6)適應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樹齡長、病蟲害少,對煙塵、風害等抗性強的樹種。

        4.3行道樹種植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 行道樹綠帶種植應以行道樹為主,并宜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形成連續(xù)的綠帶。

        2)行道樹定植株距,應以樹種壯年期冠幅為準,最小種植株距應為4m。行道樹樹干中心至路緣石外側最小距離宜為0.75m。

        3) 種植行道樹其苗木的胸徑:速生樹不得小于5cm,慢生樹不宜小于8cm。

        4) 在道路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nèi),行道樹綠帶應采用通透式配置。

        通過本次實習能夠?qū)⒗碚撝R和實踐相結合,了解和熟悉園林景觀文化的內(nèi)容和特點,促進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對園林審美能力,提高對園林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并能夠系統(tǒng)地掌握園林創(chuàng)作空間的藝術理論和園林藝術的創(chuàng)作手法,形成一個更為集中典型的審美。

        第五篇:園林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1、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鞏固和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通過對實地進行考察和聽取老師的講解更加進一步的培養(yǎng)個人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提高綜合知識的運用的能力。

        3、通過對各個優(yōu)秀的作品的觀察學習其中的造園手法和技巧。

        4、通過集體外出實習培養(yǎng)的大家的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實習行程

        貴陽火車站(6月24日)乘火車K112――上海中華藝術宮(6月25日)――上海世紀公園、外灘公園(6月26日)乘大巴車――蘇州留園、獅子林、拙政園(6月27日)――網(wǎng)師園(6月28日)乘大巴――杭州西湖(6月28日)――杭州西溪濕地公園(6月29日)――杭州火車站返回貴陽(6月29日)――貴陽火車站(6月30日)

        三、實習意義

        園林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范圍非常的廣泛,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所以課程實習成為學習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

        一。通過一個星期以觀賞的角度去實習,去觀察古典園林、現(xiàn)代園林的各個特點,同時也讓我們了解現(xiàn)代園林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動向以及現(xiàn)代園林的表現(xiàn)手法和技巧。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讓自己進步,讓自己向現(xiàn)代行業(yè)需要的發(fā)展方向去發(fā)展區(qū)重點學習,讓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很好的給自己定位。

        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和比較找出自己在設計上一些誤區(qū),特別是對

        于尺度把握不夠,這樣一來比較能較好的改正自己在以后的設計中能夠較好的把握好尺寸,讓圖紙上的東西搬到實際中來還能體現(xiàn)設計的那種美感,同時還能了解不同空間的處理手法和建立空間尺度感。了解現(xiàn)代園林中的很多園林工程材料和現(xiàn)代的做法。通過這一周的實習我們不僅學到專業(yè)上的知識,同時還能通過這一次的集體出行培養(yǎng)大家的團隊合作的精神,這些都將會成為以后學習中很寶貴的財富。

        四、實習內(nèi)容

        (一)上海世博園、世紀公園、后灘公園實習

        (二)蘇州留園、獅子林、拙政園、網(wǎng)師園實習

        (三)杭州西湖、西溪濕地公園實習

        上海實習

        1)上海世博園

        6月24日我們?nèi)酀M懷著期待從貴陽火車站乘火車前往上海。第二天也就是6月25日中午我們順利抵達了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剛剛一到上海,天公不作美開始下起了小雨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由于坐火車的時間比較長,大家的精神都是出于疲憊的狀態(tài),可是一到達了上海這座很多年輕人都向往的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大家伙的精神頭兒瞬間被題了上來。

        一走出火車站,一個干凈整潔、郁郁蔥蔥、交通秩序井井有條、很多地標性的建筑、很具有現(xiàn)代感的城市映入大家的眼簾,這就是很多年輕人背井離鄉(xiāng)所向往的充滿活力與繁華的大都市。

        我們來上海的第一站就是世博園,期待已久的一座現(xiàn)代而又具有復古的建筑“中國館”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時候,大家難以壓抑心中的興奮與喜悅,紛紛拿出手機和相機開始對“中國館”開始瘋狂的拍照做紀念。中國館,共分為國家館和地區(qū)館兩部分,國家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猶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qū)館平臺基座匯聚人流,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

        中國館以大紅色為主要元素,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自古以來以紅色為主題的理念,更能體現(xiàn)出喜慶的氣氛,巍峨壯觀的中國館絕對高度63米,相當于西安大雁塔(64米),具有極大的震撼力和視覺沖擊力。它的外形既像寶鼎,又像一盞巨大的酒杯,高高舉起,盛情歡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同時它又像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沖天而起,預示著中國將翱翔萬里,稱雄世界。

        2)世紀公園

        第二天早上我們的主要參觀的就是上海的世紀公園,上海世紀公園,位于浦東新區(qū)花木行政文化區(qū),東鄰芳甸路,南臨花木路,北靠錦繡路,占地面積140.3公頃,是上海市中心區(qū)域內(nèi)最大的最大的城市生態(tài)公園。

        公園總體規(guī)劃方案由英國LUC公司設計,設計思想體現(xiàn)了中西方文化、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理念。公園以大面積的草坪、森林、湖泊為主體,建有七大景區(qū),分別是鄉(xiāng)土田園區(qū)、觀景區(qū)、湖濱區(qū)、疏林草坪區(qū)、鳥類保護區(qū)、異國園區(qū)和迷你高爾夫球場區(qū);并建有景點53處,分別是世紀花鐘、鏡天湖、大噴泉、綠色世界浮雕、音樂噴泉、音樂廣場、緣池、鳥島、奧爾梅加頭像和蒙特利爾園等。世紀公園綠地面積86萬平方米,水體面積27萬平方米,道路總長度為16公里,道路面積7.3萬平方米,廣場面積8.5萬平方米,其他均為建筑面積及停車場。公園內(nèi)共有喬木8萬株,灌木74萬株,草坪71萬平方米?!笆兰o公園”原名“浦東中央公園”?!熬盼濉笨傮w規(guī)劃期間,浦東新區(qū)領導在考察美國紐約中央公園時,希望上海也能建造這樣一座花園,意在優(yōu)化浦東生態(tài)和社會環(huán)境的同時,改善浦東的投資環(huán)境,更體現(xiàn)浦東發(fā)展建設的方向,故將規(guī)劃中的公園命名為“浦東中央公園”。在2000年4月18日全園對外開放時,中共上海市委領導提議將“浦東中央公園”改名為“世紀公園”。

        3)后灘公園

        世紀公園參觀結束我們就馬上趕往上海的后灘公園,世博后灘公園為上海世博園的核心綠地景觀之一,位于“2010上海世博園”區(qū)之西端,之東岸之與浦明路之間,南臨園區(qū)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盧浦大橋,占地18公頃。場地原為鋼鐵廠(浦東鋼鐵集團)和后灘船舶修理廠所在地,2007年初開始,由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領銜“土人設計”團隊設計,2009年10月建成。

        設計者倡導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的環(huán)境倫理與新美學思想,用當代景觀設計手法,顯現(xiàn)了場地的四層歷史與文明屬性:黃浦江灘的回歸,農(nóng)業(yè)文明的回味,工業(yè)文明的記憶和后工業(yè)生態(tài)文明的展望。

        第六篇:園林養(yǎng)護實習報告

        實習地點

        寧杭高速公路東廬山服務區(qū)、太湖服務區(qū)、國美園藝花卉公司、杭州西湖湖畔、長橋公園、杭州花圃、以及西溪濕地公園。

        實習目的:

        通過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樹木栽培學的理論知識綜合地運用于實踐中,同時還應聯(lián)系園林規(guī)劃設計、園林工程等專業(yè)課的內(nèi)容,培養(yǎng)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從事園林綠化事業(yè)的能力和水平。

        正文:

        一、園林綠化樹種的調(diào)查、規(guī)劃與選擇

        (一)、生態(tài)條件:光照、坡向、地形、土壤類型、土壤水分、病蟲害危害程度、空氣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物、風等。 調(diào)查地點:寧杭高速公路東廬山服務區(qū)

        寧杭高速公路東廬山服務區(qū)坐落于南京市溧水縣境內(nèi),秦淮河源頭的東廬山腳下,位于寧杭高速公路寧杭方向20公里處。屬于東廬山風景區(qū)之中,整體為園林式布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服務區(qū)占地130畝,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以陽光、自然為主題。依山傍水,各色花卉、樹木、草坪,百年銀杏、桂花,陽光走廊、休閑廣場、棧橋凸顯了服務區(qū)親近自然的特色。

        光照及地形:由于該地區(qū)屬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起伏不大,加之服務區(qū)規(guī)劃建設對地形進行過平整處理,因此地形平坦,適宜眾多平原植物的生長。該地區(qū)的氣候條件良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區(qū)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度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度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因此是常綠闊葉林生長的良好環(huán)境,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和金縷梅科植物等是該地區(qū)常見的常綠闊葉林樹種。

        土壤:該地區(qū)土壤類型主要為黃紅壤土,鐵鋁物質(zhì)富集明顯,隨水的保持效果好,加之該地區(qū)年降水豐富,保證了該地區(qū)土壤水分的充足。由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在紅壤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也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長的良好土壤類型。

        主要污染物:空氣污染程度較小,由于位于寧杭高速公路旁,因此主要的空氣污染物為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等,另外還有一些來源于燃燒煤和地上的揚塵的懸浮顆粒物等。

        病蟲害:因為機動車尾氣對植物生長存在著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使植物生長過度或使其發(fā)育過慢或得病,有尾氣污染環(huán)境下的植物長勢明顯不如正常環(huán)境下的植物,出現(xiàn)黃葉及枯萎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比如香樟葉子的黃化等;一氧化氮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較小,但是在雨天尤其是夏季雷雨天氣,一氧化氮先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再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即形成硝態(tài)氮肥,對植物的生長有利;二氧化硫因為會形成酸雨,因此對植物的生長危害大;氮氧化合物與碳氫化合物在陽光照射下能生成二次污染物(光化學煙霧),同樣會危害植物的健康;懸浮顆粒物常吸附著鉛鎘、農(nóng)藥等有害物質(zhì),會對植物的生長產(chǎn)生危害。

        (二)、園林用途及景觀效果 栽培和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栽培要根據(jù)地形的起伏變化和各種植物的生長特性,注重常綠、落葉,喬、灌、草、地被等多層植物群落結構的構建,形成立體景觀。

        然而景觀植物配置方式就是指景觀植物搭配的樣式,是運用美學原理,將喬木、灌木、竹類、藤本、花卉、草坪植物等作為主要造景元素,按其觀賞特性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構圖,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有機組合,構成千姿百態(tài)的美景,創(chuàng)造出各種引人入勝的植物景觀。植物配置是綠化的主題,是園林規(guī)劃和景觀設計的主旋律?,F(xiàn)代園林藝術中,要創(chuàng)造自然生態(tài)的景觀環(huán)境,更應注重植物配置在景觀設計中的作用,應在生態(tài)建設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園林的文化內(nèi)涵,營造園林文化氣息,使之更具內(nèi)在的韻味。

        景觀植物配置一般遵循功能性原則、適地適樹原則、觀賞性原則、經(jīng)濟性原則、人性化原則、文化性原則、豐富性原則、統(tǒng)一性原則,通過景觀植物的配置,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園林空間形體的變化,季相色彩的變化,體現(xiàn)意境上的詩情畫意,并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綜合性,生態(tài)上的科學性,配置上的藝術性,經(jīng)濟上的合理性等要求。

        (1)孤植

        孤植又叫單植,是為突出顯示樹木的個體形態(tài)美或者色彩美而采用的方法。在規(guī)則式或自然式種植中均可采用。孤植樹處在綠地局部空間構圖的重心位置,具有強烈的標志性、導向性和裝飾作用。孤植樹的配置要有開闊的空間,四周配以地被植物,還可以用其他樹種作陪襯,并留有足夠的觀賞角度和空間距離。適合孤植樹種的喬木有:銀杏、雪松、金錢松、白皮松、五角楓、落葉松、廣玉蘭、桂花、榕樹、合歡、冷杉、云杉等。

        (2)對植

        對植即對稱種植大致相等數(shù)量的樹木,分對稱式和非對稱式對植。對植多用于構圖起點,體現(xiàn)一種莊重的氣氛。對稱式對植要求在構圖軸線的左右,相對地栽植同種同形的樹木,要求外形整齊美觀,樹體大小一致。對植形式強調(diào)對應的樹木體量、色彩、姿態(tài)的一致性,進而體現(xiàn)出整齊、平衡的協(xié)調(diào)美。非對稱式對植常見于自然式綠地中,不要求絕對對稱,如樹種相同,而大小、姿態(tài)、數(shù)量稍有變化。常見的樹種有:雪松、油松、廣玉蘭、規(guī)劃、龍爪槐、香樟、刺槐、大王椰子、棕櫚、針槐、落葉松、楊樹、銀杏等。

        (3)列植

        也稱帶植,即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帶栽植樹木。列植在平面上要求株行距相等,立面上樹木的冠形、胸徑、高矮、品種則要大體一致??捎脝我坏臉浞N,也可用兩三個樹種相見搭配。在整齊劃一的前提下,列植中也可以把不同品種的喬木與灌木相間栽植,但總體上要有節(jié)奏變化,不能參差不齊和突起突落。也可以等距離反復種植異形或異種樹,使之產(chǎn)生韻律感。列植應用較為廣泛,可供選擇的樹種也較多,適用于在道路兩側列植的樹種有銀杏、銀白楊、廣玉蘭、櫻花、山桃、杏樹、梅、光葉菊、國槐、刺槐、合歡、烏桕、木棉、水杉、柳杉、白皮松、華山松、旅人蕉等。

        (4)群植

        群植通常是指由10株以上的喬灌木組成的樹木群體。群植樹木的數(shù)量較多,以表現(xiàn)群體美為主,具有“成林”之趣。對單株要求不嚴格,樹種也不宜過多。樹群在園林功能和配置方面與樹叢類同,不同之處是樹群屬于多層結構,需從整體上來考慮生物學與美觀的問題,同時要考慮每株樹在人工群體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群植多用于綠地中的大草坪、林中空地,圍合、隔離、遮蔽,以形成不同的空間。樹木的搭配要按照自然式樹叢的配置原則進行栽植,依據(jù)地形變化,形成主從、高低錯落、富有變化的林冠線。

        二、園林樹木的栽培與養(yǎng)護

        所謂的園林樹木栽培和養(yǎng)護,就是從樹木出圃或挖掘開始直至樹木衰亡,更新這一較長時期內(nèi)的栽植實踐活動其中包括苗木培育、定植、移栽、土肥管理、整形修剪、樹體支撐加固、樹洞修補及樹木各種災害的防治等實踐活動

        (一)樹木栽培和養(yǎng)護的要點

        ①加強對現(xiàn)有樹木的管理,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針對樹木自身以及樹木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

        ②擴大綠化面積,使生活環(huán)境更加美麗潔凈

        ③通過科學配置,合理修剪和精心養(yǎng)護,使其在美化環(huán)境,促進生長以及旅游觀光等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④處理好園林樹木成活生長與市政建設的關系,消除樹木生長中的不安全因素,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促進樹木建設延年

        (二)、園林樹木栽培與養(yǎng)護管理的技術措施

        1、前提:掌握園林樹木生長發(fā)育的基本規(guī)律

        2、指導原則:根據(jù)綠化景觀,樹木生長的需要,采取必要及時的措施,減少影響樹木生長的不良因素,調(diào)控樹木生長發(fā)育

        3、技術措施

        ①直接措施:直接作用于樹體的各種措施及方法,包括移栽、定植、整形修剪、支撐加固、嫁接補枝、樹體噴涂(藥、肥、水等)及樹洞修補與覆蓋等

        ②間接措施:通過改善樹木生長的光、熱、水、肥、氣(包括土壤與大氣)等環(huán)境條件,促進和控制樹木的生長發(fā)育。

        三、大樹移植的問題

        大樹在城市綠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城市綠化的骨架,直接關系到城市綠地的景觀效果。因此,移植大樹逐漸成為當前園林植物栽植的經(jīng)常性工作。如何提高大樹引進、種植的成活率,是生態(tài)效應和景觀效果是否出成果的關鍵。古樹、大樹入城是提高城市綠化品位,改善城區(qū)居住環(huán)境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

        (一)、大樹的作用

        大樹移植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樹是園林綠化應用的重要材料,它能在短期內(nèi)提高綠地景觀的時空價值。

        (2)大樹能有效提高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綠視率。

        (3)大樹在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4)大樹對一些城市的“市樹”、“市花”起象征加強作用。

        (二)、大樹移植的原理

        大樹移植的原理包括近似生境原理和樹勢平衡原理。

        (1)近似生境原理樹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一個比較綜合的整體,主要指光、氣、熱等小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

        (2)樹勢平衡原理根系能合成許多促進枝條生長的物質(zhì),而根系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

        物質(zhì)和某些特殊物質(zhì),又主要是由地上部分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所制造。

        (三)、古樹、大樹移植影響因子

        (1)細胞再生能力弱;

        (2)主根系吸收能力差;

        (3)枝葉蒸騰量大;

        (4)土壤緊實度;

        (5)土壤通氣性;

        (6)土壤濕度;

        (7)營養(yǎng)物質(zhì)。

        (四)、古樹、大樹移植中存在的問題

        (1)苗源不合理、不合法;

        (2)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嚴重破壞;

        (3)移植技術不規(guī)范,成活率低;

        (4)養(yǎng)護管理措施落后。

        (五)、大樹移植的技術要點

        保證移植樹木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特別是樹體吸收與蒸騰水分的.平衡,是確保大樹移植成活的關鍵技術。因此,移植大樹就需要掌握適當?shù)囊浦矔r間,減少根系損傷,適當進行修剪,栽后及時澆水等。此外,必須重視移植過程中的每一個具體環(huán)節(jié),從苗木選擇到起挖、包扎、搬運、栽植、修剪,直到養(yǎng)護管理等各項工作,都必須做得細致而又科學。還要選擇生長良好、樹形優(yōu)美、健壯、無病蟲害、立地條件與栽植地自然環(huán)境相似的大樹,最好選用經(jīng)人工培育或己經(jīng)移植過的樹木,以確保大樹移植成活。主要技術過程如下:

        (1)做好立地條件調(diào)查。移入?yún)^(qū)的土壤、水分、光照、氣候等立地環(huán)境條件,要盡可能與原樹木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一致或相似。

        (2)截干和修枝。大樹挖掘時根系不可避免受到破壞,新的完整的根系形成尚需時日。為減少樹體蒸騰,通常用截干和修枝的辦法保持移植樹體水分的平衡。

        (3)挖掘。常綠針葉樹和珍貴闊葉樹移植時要帶母土土球。土球大小因樹而異,一般是樹干胸徑的8~12倍。開挖前澆濕根部土壤,好挖又不傷根。按照土球大小,先從外圍向下掘槽,再掏空主根下部,截斷主根及大根,并將傷口剪平。由于表土須根少,可適當去掉一部分土球表土,以減少土球重量,有利搬運。挖好后用草繩固定土球。

        (4)提早挖好定植穴。樹體斷根之后極易失水,提早挖好定植穴,做到隨移隨栽,切忌挖下的樹擱置時間過長。

        (5)定植。定植穴底部施有機肥,再覆一層熟土,將樹體扶直,左右對稱,立于穴中央,四周回填,分層踏實。

        (6)灌水與保墑。未澆生根粉水劑的樹定植后立即澆足定根水。澆過生根粉水劑的樹待10~20分鐘再澆足定根水,促使根系與土壤密結。隔1~2天給樹冠噴灑一次水,隔5~7天,根部澆水1次,連續(xù)3~5次,每次待水滲完后,用細土或地膜或禾稈覆蓋保墑。

        (7)設支架或牽拉固定樹體。定植后要用三角架或牽拉固定樹體。要勤檢查,發(fā)生傾斜、穴內(nèi)土壤龜裂情況,要及時澆水、培土、扶正,給新移植大樹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條件。

        四、古樹名木養(yǎng)護管理

        古樹名木是我國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觀賞樹木價值高,為一般樹木所不可比擬的。但由于樹齡大、樹體生長勢逐漸衰弱、根生長力減退、死枝數(shù)目增多、抗逆性差、極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響,或遭受人為破壞直至死亡,導致古樹名木數(shù)量急劇減少。為此,對古樹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認真細致,為古樹名木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一)、古樹名木的生物學特點

        1)根系發(fā)達

        2)萌發(fā)力強

        3)生長緩慢

        4)樹體結構;

        (二)、主要養(yǎng)護管理要點;

        (1)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要隨便搬遷,也不應在古樹周;

        五、總結;通過本次杭州園林樹木栽培學實習,對于樹木栽植、養(yǎng);

        1)根系發(fā)達

        2)萌發(fā)力強

        3)生長緩慢

        4)樹體結構合理

        5)木材強度高

        6)通常起源于種子繁殖

        (二)、主要養(yǎng)護管理要點

        (1)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要隨便搬遷,也不應在古樹周圍修建房屋、挖土、傾倒垃圾、污水;

        (2) 抵御自然災害,如在較高大的古樹上要安裝避雷針,以免雷電擊傷樹木;

        (3) 廣泛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性,使保護古樹、珍愛綠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4)設立柵欄,防止人為撞傷和刻傷樹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氣性。對古樹名木養(yǎng)護管理應做到:

        (1) 去枯弱枝、促發(fā)新壯枝;

        (2)對樹勢衰弱的古樹,可采用橋接法使之恢復生機;

        (3)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多次中耕松土,冬季進行深翻,施有機肥料,以改善土壤的結構及透氣性;

        (4)加強肥水管理

        (5)病蟲害防治。

        五、總結

        通過本次杭州園林樹木栽培學實習,對于樹木栽植、養(yǎng)護管理、樹木移植以及古樹名木的保護等方面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結合書本知識以及實習過程中老師的講解,解決了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糾正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本次實習收獲最大的地方是對樹木養(yǎng)護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無論是樹木栽植、移植,還是古樹名木的保護,都需要后期細致的養(yǎng)護管理。而對于古樹名木的保護來說,基本上就是養(yǎng)護管理的工作,樹木在受到人為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需要依靠人為的管理來減少這種影響,通過管理生長環(huán)境和人的活動來達到養(yǎng)護樹木的目的。當然,不能僅依靠養(yǎng)護管理而忽視樹木栽植、移植工程中對樹木成活率的考慮,樹木的栽培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既要考慮到當前工作的成效性,也要考慮樹木栽植生長的長期效應,歸根到底是因為樹木栽培的對象是有生命的,所以樹木栽培不能只是一個機械的流程,需要因地制宜,因樹制宜,統(tǒng)籌兼顧。

        網(wǎng)址:http://puma08.com/bgzj/sxbg/1928432.html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89702570@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