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唐詩宋詞鑒賞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唐詩宋詞鑒賞讀后感》。
第一篇:唐詩宋詞鑒賞讀后感
平生嗜好國粹。鄙人對國粹的理解就是,經(jīng)久不熄的、怡人貽世的、富含哲理的文化精髓?!短圃娝卧~三百首》理所當然是中華文明的精髓部分,他經(jīng)久不息,但他更近乎于“怡人貽世的”。如果我們把《唐詩宋詞三百首》比作一座雄偉的殿堂的話,那么我們孩時所學的唐詩和宋詞,就只能算是走進了殿堂的第一門;或者說憑著對雄偉殿堂的一知半解,而對那座殿堂有著熱切的向往。
當你忽然有一天長大成人時,順著孩時的腳步走近那座雄偉的殿堂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它的雄偉還不止想像中的雄偉。只要你有時間真正的在里面暢游時,跨越時空的鴻溝、“身”置時空的背景中,并能領會其中滋味,這便覺得原來自己如此的“渺小”,這是我之所以稱自己為“鄙人”的原因。我以為,謙卑的目光會使人走的更高更遠,因為當你手握“謙卑”這副望遠鏡時,你將會深深的探尋那山外之山,或用目光的,或用思想的。
說起唐詩,首推李白。他的佳作不可羅列,他的意境氣象萬千。他信手拈來的一首《渡荊門送別》,每每讀后讓我寸腸泛愁萬里,鄉(xiāng)情直系云帆。他牽掛著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山水也情意纏長,從他的詩中明了可知家鄉(xiāng)的山水是懂得如何與他惜別的――送君萬里方為別!還有他的三首《清平調(diào)》,無意間寫盡了、寫絕了人間的榮華富貴。他的好多詩也是那個時代許多歷史事件的佐證。
說唐詩其次,杜甫必不可少。他是個現(xiàn)實主義的大詩人。他的詩也時常朦朧,但他絕不蓋沒現(xiàn)實;他的詩包天含地,但他走的是人間正道。他的詩絢麗多彩,但詩的對仗仍齊心工整;他的詩處處批判,但說盡事實絕不反叛。一首《望岳》和《兵車行》,盡可代表他的詩風。唐詩中還有許多絕筆佳唱,比如《渭城曲》《琵琶行?并序》《無題》《登鸛雀樓》《烏衣巷》……我深醉于那拘泥可塑的詞藻中,我更欣賞那富麗堂皇的祖國山水,還有那悲歡可鑒的歷史與人物。
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座文學高峰。宋詞講究詞牌和音律,但他的內(nèi)容卻是波瀾起伏的。宋詞中我最愛反復品嘗的是,岳飛的《滿江紅》,辛棄疾的《破陣子》,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還有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這些詞品熠出時,偉大詞人更像是詩人。他們用自已的筆桿子代斧鉞,把自已的一腔雄心壯志全部交給了國勢日衰的大宋王朝,他們的愛國情懷至今感人至深。他們的筆鋒與唐詩比肩,他們的情懷同輝日月。再讀讀蘇軾那月光流水般的《水調(diào)歌頭》,似乎整個大宋都融進了這首詞中,在它的字里行間中飄落了太多的不甘與無奈。
一首唐詩百讀不厭,一首宋詞千年傳頌。在這微縮的景觀里,有山水,有色彩,有音樂,有舞蹈,有傳奇,有愛情,有歷史,有人物,有高低,有貴賤,還有冰雪,風雨、藍天白云、冷暖親疏……總之里面裝滿了大千世界。它們時而分,時而合,時而相互摻雜,或表情,或人物,或大自然,這些都在詩人或詞人的胸中臆念千轉(zhuǎn)萬回。直到把一個過去的,現(xiàn)有的,預見的世間,通過文字的串連直接書寫在了人們的心間。
第二篇:唐宋詞讀后感
1.唐宋詞讀后感
風亦起,心亦涼。我以詞人的步伐,留下串串足印 在《宋詞》的世界里,我甘做一只鳥兒,去飛翔。
今宵秋波澹澹,昨夜春雨綿綿。暮時點滴欲墜,朝間片片無奈舟。失去,惘然,憔悴損?無奈又如何。驀然回首,十余載又怎能與之相提并論,“三十功名塵與土”,那樣的豪邁。
輕推窗臺,揀盡寒枝,寂寞沙洲。渺渺無望的未來,融入淡淡的傷。雨里來去,潮漲潮汐,《宋詞》留下的——不變的深邃,永恒的唯美。歷史的塵埃,你飽經(jīng)風霜地走來,從此明白何以謂之“精煉”。也發(fā)覺自己實在渺小。書籍是后備,或后衛(wèi),抑或是后盾,是支撐著前進的夢幻翼羽。
邁著詞人的步伐。我哪來詞人的胸懷?殊不知,陸游的“寂寞開無主”,涵蓋多少辛酸;李清照的“凄凄慘慘戚戚”,抒發(fā)了多少離愁;蘇東坡的“生死兩茫?!保枃L了多少煎熬。而我,此刻便越發(fā)渺小。只是沙粒,一念間便會被吹走,一念間又會被吹回。只是云朵,由水滴凝聚而成,又化作水滴紛紛而至。造就詞人的必須是內(nèi)涵。
我期待,去掀開帳幔,去挽起窗簾,繼續(xù)讀書,致使自己充實。
2.《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p>
這首詩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其中:渭城,《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1957年11月出版)》在七言絕句里的樂府中說,“渭城在今陜西咸陽縣縣東”。浥,《新華字典》說,“浥,沾濕”。陽關,《漢語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說:“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通往西域的大道”;《唐詩三百首詳析》說,“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黨河之西”。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沒有什么不了解的了。
渭城,是古代的地名,陽關,也是古代的地名。除了兩個問題以外,這唐詩是我們都讀得懂的詩歌。渭城在今陜西咸陽縣縣東;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黨河之西。提醒愛好格律詩朋友注意,咸陽,在長安(今西安)之西,渭城在咸陽縣縣東,所以渭城應該在咸陽和西安之間;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其間距離甚遠。我的蘭州朋友告訴我,從上海到甘肅省的距離,等于從甘肅省全境由東到西(至陽關)的距離。這有什么問題?就是從渭城到陽關十分遙遠,為什么西出陽關就沒有故人了呢?是因為陽關在當時唐朝的地盤,一路上有驛站(可以休息的賓館);西出陽關,進入西域,是出國了,是藩國(對唐稱臣的國家)的地盤,就沒有那么舒服了,所以“西出陽關無故人”。
劉老說:“唐代勢力極盛的時候,西面的邊疆遠遠伸到遠遠的亞細亞西部,長安和西域的交通是頻繁的。那時……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都設在如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nèi)。”當官人商賈他們離開長安西上的時候,人們就在當時首都的郊區(qū)的渭河旁做一番話別,當然也來點酒??梢韵胂?,當時的渭城是十分繁華熱鬧的,賓館酒樓侍陪歌妓,人來人往,柳樹成蔭,酒業(yè)十分發(fā)達,搬運工人眾多,小販當街擺賣,美女迎面走來。望著這喧鬧的城市,想著長途跋涉到了陽關,還要從那里過關西出到西域,實在對比強烈,感想頗多??椭麟y免寫點詩文,或表示安慰,或表示懷念,或表示贈別,也輸出了比如“君住長江尾”的男女相思幽情。
劉老說:“在唐朝,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別詩。所謂?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迭歌之?!徊俊度圃姟防铮@類的贈別作品數(shù)量委實不容易統(tǒng)計。但是為什么王維這四句能夠獨擅一代之名呢?……這樣的情景(我們前面說的——山頭老生注),在渭水河邊不知重復過多少次。到了詩人手里,就提煉成為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山頭老生認為,我們當代格律詩應該寫出我們當代高中生能讀懂的詩歌,這里包括我們用平水韻和我們用新華字典韻寫作的朋友。這首詩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是一個在唐玄宗開元九年中進士(公元722年,距今1281年,還是個畫家,蘇東坡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王維寫的格律詩。我們古人(距今1281年中了進士的詩人)從前寫的直白格律詩,卻“就提煉成為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到我們現(xiàn)在還能讀懂,我們現(xiàn)在的格律詩難道要讓我們高中生都讀不懂嗎?真不可思議!
劉老說:“就提煉成為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這里的“意”,是意境,也是詩人的境界?!稗o意兼美”,不是故作玄虛,不是比如把我們中學課本里已經(jīng)知道的,現(xiàn)代格律詩先鋒的梁啟超先生說成是“梁任公”的風雅。梁啟超先生說:“余雖不能詩,然好論詩。以為詩之境界,被千余年來鸚鵡名士(余嘗戲名辭章家為?鸚鵡名士?,自覺過于尖刻)占盡矣,是最可恨也。故今日不作詩則已,若作詩,必為詩界之哥倫布、馬賽郎然后可。猶歐洲之地力已盡,生產(chǎn)過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美洲——山頭老生注)及太平洋沿岸也。欲為詩界之哥倫布、馬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后成其為詩。”(摘自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梁啟超詩詞全注》)就是當代格律詩的境界。也許,“境界”,是詩人的思想修養(yǎng):“意境”,也是詩人的修養(yǎng);詩人通過他的藝術修養(yǎng)表達他的思想修養(yǎng)。也許,境界和意境和情景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山頭老生對梁老前輩的崇拜就此打住。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蓖ㄟ^我們上面的自由發(fā)揮,可以看到它的境界。文字表達十分直白,卻“就提煉成為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提煉出一首很高的藝術境界的絕句。渭城,在西北,很少下雨,和我們江南不同,朝雨,在清晨送別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朝雨,多么美好,“浥”、“輕”,是詩人的境界,“浥,沾濕”、輕,如清,不明顯,連早上不明顯的塵土都沾濕了。詩人在第一句就產(chǎn)生了詩人的境界,這境界說平時沒有下雨的渭城在清晨送別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朝雨,多么美好!客舍青青柳色新,是無須解釋的,客舍原來刷成青色,現(xiàn)在恢復了青色,和柳樹相比,柳樹色彩更青,是清潔,洗擦,與第一句“塵”對應,想起無塵的世界,從境界上可以產(chǎn)生聯(lián)想。勸君更進一杯酒,不要被現(xiàn)在美好的景色迷惑,您是要出征的人,還是再喝一杯酒吧,昨晚的溫馨和在清晨送別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朝雨,不能讓您忘掉艱辛,作者直接用“酒”字,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悠久的酒文化,是第三重境界。西出陽關無故人,是說您的艱辛,當您到了陽關,將要西出陽關的時候,就可能看不到一個從前的朋友了,這是第四重境界——前面的三句是喜劇,讓人十分溫馨的時刻,就是在第三句的勸酒,還是溫馨的,有朋友或歌妓或親人在左右。第四句卻是很知己的朋友的告誡,當您要西出陽關的時候,就可能看不到一個從前的朋友了,“惜別”凸現(xiàn),也許就是詩人思想修養(yǎng)——境界的交流了。第四句“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以悲劇結(jié)尾的作品了,悲劇,是將美好的東西打碎的藝術形式
3《唐詩三百首》讀后感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么一些文字發(fā)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jīng)的歷史文化。
就這么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并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于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著,等待我們的發(fā)現(xiàn)。
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yè)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著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托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斗。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chuàng)下偉大的事業(yè)。
第三篇:唐詩宋詞鑒賞讀后感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詩、宋詞、元曲、清明小說……而唐詩、宋詞,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大高峰?!短扑卧~賞析》濃縮了唐詩宋詞的精華,讓我們從中了解了許多名詩名詞。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這首詞的賞析。這首詞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英雄文天祥所寫。整首詩是這樣的:“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靶σ蝗~飄零,重來淮水, 正是應涼風新發(fā)。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向江山回首。一線高如發(fā)。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p>
這首詞的賞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的告訴讀者這首異乎尋常的詞是文天祥在五坡嶺被叛徒所害而被俘與同時被壓北行的同鄉(xiāng)好友鄧光薦臨別時寫下并送給鄧光薦的`。這首詞對國族的不幸,表示了極大的憤慨,是我們對文天祥的壯舉表示熱忱的贊慕。這首詞用了蘇東坡赤壁懷古的詞韻。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報國的強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動性,又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頎的《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這首詩的賞析點明了此詩是作者對當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于壯。并具體的展現(xiàn)了當時邊疆景象的肅穆和凄涼,告訴人們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緊,直到最后一句,才畫龍點睛, 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并巧妙的運用了音節(jié)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意義。
這本是其實還有許多像此類值得大家去品讀去欣賞的詩詞。它們不僅在文字上有著特殊的含義,就連它們的標點符號上都有著非凡的魅力。它們不僅傳達著是人在不同年代對生活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們對進一步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是文學上不可缺的部分。本書清楚的講述了大約六百多首唐詩宋詞,并進行了詳細的賞析,是我們學習語文必讀的一本好書。
歷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寶山,只要你去發(fā)掘它,就會收獲無限的知識。
第四篇:《唐詩》讀后感
看到書面上素氣的山水畫,我就被它吸引。
一樣的是唐詩,不一樣的,是曾冬給予我們的闡釋。
讀《早發(fā)白帝城》。因為難掩內(nèi)心的欣喜。詩人在一大早就告別了在朝霞映襯下彩云繚繞的白帝城,湍急的流水,如詩人急歸的心情,洶涌著,流淌著,向期待的目的地。兩岸的高山上傳來一聲聲猿啼,似要將詩人留下,但這是無用的,詩人乘的小舟,早已隨水而逝,漂過了千千萬萬重山。這是我眼中的詩。但曾冬眼中的畫面卻不止單單是這樣。他聽到“吱吱嘎嘎一陣脆響”,然后“城門張開了惺忪的眼”,他看到太陽“急急忙忙拿起陽光的錦線,在一朵白云上,為高山之巔的`白帝城繡了一條斑斕的絲巾”。
他說“所有的道路都只有一個歸宿”。是否可以簡單理解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者是“山重水復疑無路”?人生就好似匯入海洋的江河溪流,不論以何種方式、何種形態(tài),不論是激烈還是平緩,最終都將歸于”永恒的安寧“。正如他所說,詩人的仕途也不過經(jīng)過一個個驛站,接納那一段段或憂傷或幸福的時光。往事浮現(xiàn),深究其,深陷于其,不過為難自己。不如讓那前塵舊事隨這白練逝出自己的生命。
而那兩岸的猿聲也被曾冬看出了不一樣的意味。他說那聲音是”幸福的啼叫“,那也是隱隱約約的”自由的聲音“,想必詩人此時正在暢想未來的美好,渴望一展宏圖吧。
而山川的緩緩逝去,江水的迢迢,轉(zhuǎn)過身,目之所及是朦朧的,一切也似乎很遠了。
原來這首詩要表達的不只是喜悅暢快。
讀《絕句》。江水碧綠,襯得棲鳥羽毛彌足潔白,山色青蔥與那嬌艷的花兒形成對比,刺得人眼前顯出一片片色斑,那紅那綠真是絕到極致,仿佛要燃燒。真是一派美景。但我就算去認真欣賞也無法領略到心里,因為我的心里,盛了滿滿的故鄉(xiāng)。要等到歸鄉(xiāng)那天才會溢出,但卻不知,是哪一個春天或冬天。
曾冬說,日子就像一本一張一張翻動的書,每一頁,都有一聲漂泊的嘆息。它輕輕地來到,帶著希望和憂傷。它沉默,隨季節(jié)一起荏苒。時間總是太匆匆,將青果點成紅了的櫻桃,將綠了的芭蕉換上枯黃的雜草。它總是不打招呼,就將美好的萬象帶給你,就將一切在瞬間席卷。它似乎無所不能,卻帶不給你歸家的日期。
這個春天與上年、與去年相比,是否更好看?
你只有把故鄉(xiāng)每一個熟稔的名字,過濾了一遍,又一遍。你翻過手中詩卷上的又一個春天。
曾冬先生將一首首古詩轉(zhuǎn)寫為一篇篇精致優(yōu)雅的散文,讓我們體會不一樣的古詩,欣賞不一樣的經(jīng)典。
第五篇:唐詩宋詞鑒賞心得體會
這首詩表面是在寫景,實際上寫的是朱熹對讀書的感悟,詩人在讀書時心情舒暢,心中突然有了感悟,于是拿筆寫了下來。
前兩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是一個比喻句,將書比作“半畝方塘”,將讀書時的感受比作“天光云影共徘徊”,整體上是說,半畝見方的池塘像鏡子一樣清澈明凈,天光和云影倒映在池塘里,隨著池塘里的水波不停地晃動,好像是人在徘徊。后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什么池塘里的水這么清澈呢?是因為有活水不斷地從源頭流進來,實際是說,為什么讀書讓人有這樣愉快的感受?是因為讀書的人不斷地將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融入書中的內(nèi)容,不斷地受到啟發(fā)的緣故啊。
詩人運用巧妙自然的比喻,寫出了讀書的愉快感受。全詩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帶來很大的啟發(fā)。
第六篇:唐詩宋詞鑒賞讀后感
我從5歲開始背誦唐詩宋詞,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堅持了五年多。在這幾年中,我漸漸品味到了唐詩的優(yōu)美,寓意深厚的宋詞我也熟記在心?,F(xiàn)在,讓我們穿越到古代,去領略唐詩宋詞中的古人生活吧。
快樂孩童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边@是我最喜歡的兩句宋詞。剛開始背宋詞時,大部分詞句我都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直到遇見這兩句。兩位哥哥在勞作,幼小的弟弟在溪邊剝蓮蓬玩樂。不用看注釋、不用問媽媽,讀一遍就明白了它們的意思。讀著讀著,我也仿佛置身其中,在那溫暖的陽光下,我戴著鮮花和綠草做成的花環(huán)和詞中的小弟弟一起趴在河邊剝蓮蓬。啊,那蓮蓬怎么那么甜!
古詩詞中的孩子都是快樂的?!皟和弊咦伏S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明媚春光中,孩子在追逐一只飛翔的黃蝴蝶,雖然蝴蝶飛入了同樣是黃色的菜花中再也尋不著了,可我想那個小朋友一定會愉快地再去追另一只的?!澳镣T黃牛,歌聲振林樾?!毖籽紫娜?,牧童在牛背上放聲高唱,歌聲在樹林中久久回蕩,也仿佛蕩進了我的心中。“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鼻锾欤股钊遂o中那幾點忽明忽暗的燈光是什么?那是家中孩子正在斗蟋蟀呢。寒冷的冬天,孩子們照樣不閑著,你看“稚子金盆脫嘵冰,彩絲穿取當銀錚?!彼麄儗~盆里的冰鑿下來用絲帶穿起來當錚玩。春夏秋冬,無論是哪個季節(jié),小朋友們都能走出家門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我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開心地玩耍。
寂寞佳人
幼兒園時看《還珠格格》,劇中的小燕子堆著“云鬟霧鬢”的黑發(fā),有著“人面桃花”般的紅潤臉頰。她每天都開開心心、嘻嘻哈哈,看得我羨慕不已。等讀了唐詩宋詞,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古代的佳人們哪有這樣的自由,她們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受著各種規(guī)矩的制約,往往深鎖閨房,足不出戶。
秋千應該是古代佳人最愛的游戲了。在那幽居深閨的日子里,蕩秋千時偶爾地見一下墻外的景致,對她們來說,也許是像我們出國旅行一樣的期待吧。“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啊!如花似玉的佳人坐在秋千上,秋千蕩起來了,那長長的裙擺隨風飄動,就像仙女下凡一樣。那歡快的笑聲是不是因為蕩起秋千時見到了墻外的廣闊世界呢。
寂寞惆悵是古代佳人的永恒主題?!皩ひ捯挕⒗淅淝迩?、凄凄慘慘戚戚?!崩钋逭沼?4個字把她與愛人分別后內(nèi)心的愁苦和孤獨寂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這也是無數(shù)古代佳人的痛。不得以和親人們分別,沒有電話、沒有微信,有的只是一天天一日日無窮地期盼。真愿時空能穿越,讓這些佳人們“驀然回首”時就能在“燈火闌珊處”見到心愛之人。
真心英雄
讀唐詩宋詞,最令人熱血沸騰的是詩詞中有關英雄的描寫民。“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李廣將軍聽到了風吹草動中的一聲異響。他急忙拉弓射箭。第二天清晨,士兵們?nèi)ふ易蛞箤④娚涑龅募?,發(fā)現(xiàn)箭頭已深深地嵌入了石棱中。李廣將軍隨手一射就讓箭入石三分,這臂力太令人驚嘆了。有李廣將軍在,瑯琊榜上的高手們都得紛紛靠后了吧!
詩詞中有很多關于英雄的'描寫。“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边@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壯志豪情; “談笑間強虜飛灰煙滅?!边@是三國周瑜的智謀與氣概;“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們寧死不屈保家衛(wèi)國的英勇決心。
詩人們不但用詩詞來刻畫與贊譽英雄,大多詩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個英雄夢?!皯{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是辛棄疾獻身國家恢復故土的雄心;“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边@是蘇軾的愛國情懷。就連瘦弱的李清照都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钡暮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鼻昵暗臍v史已經(jīng)漸漸遠去,但我們?nèi)阅軓脑娮髦懈惺艿焦湃说臎_天豪氣。我的心中也有一個英雄夢,我將以努力和堅持為利劍成就我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