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讀后感大全1500字左右》,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讀后感大全1500字左右》。
第一篇:讀后感1500字
這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離家出走的故事,伴隨著少年的出走有了一系列的出場人物。叫烏鴉的少年,列車上偶遇的櫻花,回憶幾十年前的廣島原子彈事件,命中注定的賈村圖書館,和貓說話的老人,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的難以有交集,但就是這些,讓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最終堅強的去面對生活。書中最讓人難忘的,莫過于直面靈魂深處最脆弱,最裸露,最真實的自己。
讀完這本書,開始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性與愛的關系,時光與記憶的本質(zhì),書中始終沒有很直接的挑明這些事物之間的關系,只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卻由不得讓人去思考很多。雖然已經(jīng)過了十五歲的時光,不過能在心地依舊善良無暇的時候讀到這本書,感覺也會很釋然,人生某個階段結(jié)束的時候,總是應該好好去深思的。
正如作者所說,十五歲的少年,他們的身體正以迅猛的速度趨向成熟,他們的精神在無邊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猶豫。主人公田村小的時候被母親遺棄,在一個并不疼愛自己的父親的養(yǎng)育下成長,有著同齡人缺乏的成熟,更有著不屬于這個花季的恐慌,不過我們共同擁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長,去接受祝福,去挑戰(zhàn)世界。接下來,就用我拙劣的文字,讓我談談這個故事之于我的深思。
幽幽歲月,浮生來回,愛情,總是一個美好的話題,可是,書中的愛情似乎缺乏中國固有的倫理。田村小的時候就被父親詛咒會跟自己的母親姐姐交合,而田村又成為母親幼時愛情的替代物。田村因幼時被母親拋棄,渴望得到母親的愛。他迷戀永遠十五歲的佐伯(田村母親)的活靈,更深愛著五十歲的佐伯。他們交合,相愛,用靈與肉的交融去享受生命的美好。田村選擇離開森林,帶著佐伯的畫去勇敢的面對生活,將自己深愛的人埋藏在記憶中。開始讀的時候,內(nèi)心總會隱隱作痛,為什么如此相愛的人會是這樣的結(jié)局。
閉上書仔細想想,身邊的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神把世人劈成了男男,女女,男女,于是我們在尋找自己另一半的過程中惶惶不可終日??v然找到,又會有種種原因不得在一起。作者筆下這種違背倫理的性與愛,讀完之后,對自己的愛情釋然好多。對愛情中的無可奈何,道一句,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傷。
書中這樣寫了一句話:“盡管世界上有那般廣闊的空間,而容納你的空間---雖然只需一點點---卻無處可找。想著自已這個存在,但越想越覺得不具體,甚至覺得自已不過是個毫無意義可言的單純的附屬物?!蹦闶欠裣脒^生命之于我們的無力,田村父親小時候在他身上的詛咒,靈驗的是那么自然,大島天生就是血友病,生理上又分不出男女,佐伯的男友被誤殺,田村父親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殺貓,中田在生命的最后毫無緣由的體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等等。好像那些宿命中安排好的我們根本無法去掌控,縱然你試圖去改變,總會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將一切落回起點??墒?,你難道就這樣袖手不管嗎?答案是否定的。
沒錯,田村縱使離家還是未能擺脫在他身上的詛咒,可就是在他試圖改變的過程中,他變得堅強,他嘗到了人世間的情暖,他最后終于有勇氣面對生活,面對現(xiàn)實。在我們頹敗的時候,總會有宿命論這樣的理由支撐自己頹敗下去,感覺成事在天,可是你是否忽略了事在人為呢??v使結(jié)局不會有太大差別,可是你是否忽略了過程中的美好?當結(jié)局最終到來的時候不至于那么的措手不及。
書的最后,作者還是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要勇敢的面對生活。田村想將自己留在第三空間,用以逃避現(xiàn)實生活,最后在母親的要求下,勇敢的走出了避世的桃園,選擇了正視生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候活著比死更難。然而,生命就是如此,而田村,成為了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
命運就象沙塵暴,你無處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nèi)ハ硎芤魳穾Ыo我們的世界,試圖傾聽畫中的聲音,感受愛情的美妙,體味人間的溫情,命運似乎早就安排好了,卻又那般無償。縱然過了十五歲的年紀,不在那么彷徨,不在那么憂郁,那么,就繼續(xù)在這最美好的年華,去享受生命帶給我們的一切。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第二篇:讀后感1500字
看完了這本書,我便被書中所描述的自由、舒適、悠閑學院給迷住了。我不止一次的想過,要是我的身邊也有這樣那個一所學院,我肯定會第一個成為它的學生。那新奇的電車教室,那自由的課程表,那佇立一排的樹……
小豆豆本是一個天性貪玩,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是她做的事情一一都被大人們否認,責怪。大人們并沒有很好的去引導她,沒有輕聲細語的告訴她哪里不對,為什么不可以那樣做。如果她沒有去到巴學園,想必她一定會在大人們的否認聲中自卑的長大,對她的人生也會造成影響。在她去到巴學園的第一天,一個奇特的大人便獲得了小豆豆的喜愛。原因很簡單――從來沒有一個大人那么耐心的聽她講話,以往她說話太多都是不被允許的。是的,想獲得一個孩子的喜愛是很容易的,只要你對她有一點點的恩惠,她都會把真心奉獻給你。正式如此,孩子也容易受到傷害,一點點的責罵都會讓她陷入迷惘、困惑、不解當中。
巴學園的宗旨是――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最生動的美。
是啊,孩子們在巴學園中,沒有人教他們需要遵守紀律、排好隊、安靜,但他們確是在和大家一起生活的時候,學會了關心他人、博愛不自私。這是校長最成功的教學――讓孩子的天性自然的流露,讓他們感受大自然,傾聽大自然,與大自然為師。
對于校長來說,孩子們在微風中的一張張笑臉是最動人的,那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最純凈的,最不容玷污的臉龐。
在我們?yōu)樽鳂I(yè)多而煩惱時,不妨抬頭看看窗外,鳥兒是否翻飛,樹下是否陰涼,生命還在延續(xù),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她會撫平你的憂慮,將最純凈的快樂給予你。
我們讀了《書本里的螞蟻》這個故事后,都覺得故事中的那只小螞蟻和那些小小的字十分有趣,我也想和大家說說這個。
這次,我讀了作家王一梅阿姨的童話《書本里的螞蟻》,深有感觸。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天,一位小姑娘摘了一朵花并夾進了一本舊書中,而花蕊中的一只螞蟻也被夾進了書里,被夾得扁扁的。書本中的那些字以為螞蟻也是一個字,它們也學著小螞蟻的樣,在書本中走來走去。于是,隨著這些字的不同組合,每天都變成了一個新的故事,小姑娘也就不用再繼續(xù)買別的書了。
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螞蟻,一到王一梅阿姨手中,就變得活靈活現(xiàn)了。這個故事以螞蟻為主人公,講了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這樣一寫,我覺得本來乏味枯燥的文字,頓時充滿了活力,似乎它們都會像故事里的文字一樣神奇地走動起來、跳動起來,引起了我讀書的欲望。書中的每一個小小的字,因為在夜間出來走動走動,不經(jīng)意間就改變了排列的次序,組合的方式,句子的長短不一樣了,段落的詳略也不同了,從而,一個一個新的故事也就誕生了。正因為這一點,我有時也覺得這些小小的漢字,就是一副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神奇的積木了!
而漢字的神奇魅力還不止于此。
這個故事中提到,每天小姑娘能從這本書中讀到不同的故事。每當回想起這一個情景,我就會想起我們讀書的情景,我覺得故事中小姑娘每天都能從同一本書中讀到不同的故事,就好比是我們在讀書時,剛開始你讀一遍,或許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但當你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時,你也許會有一點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理解,你也許會覺得同一篇文章,今天讀起來就仿佛是新的一個故事了。
《書本里的螞蟻》,以奇異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我們的讀書興趣,指引我們?nèi)フJ識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我想,這便是王一梅阿姨童話的魅力和獨特之處了。而我,也正是因此深深地喜歡上了王一梅阿姨的童話。
第三篇:讀后感1500字
軍旅作家王樹增創(chuàng)作的《解放戰(zhàn)爭》,與其說是一幅軍事戰(zhàn)爭的歷史畫卷,不如說是一篇記錄著我們前輩們精神歷程的壯麗史詩。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我們又有了一份新的感動和體驗。感動的,不僅僅是書中對戰(zhàn)爭細節(jié)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宣示,更多的是體驗到了書中所揭示的一個人類歷史發(fā)展永恒不變的規(guī)律——人民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最終力量!
《解放戰(zhàn)爭》讓我感到:一是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如何在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用短短的四年時間,以銳不可當、摧枯拉朽之勢,如何成功演繹了人類歷史上的最富盛名的戰(zhàn)爭傳奇。二是比較全面的了解到參與這場戰(zhàn)爭的無數(shù)風流英勇的歷史人物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偉大戰(zhàn)中的真正的作為、地位和不可磨滅的巨大作用。三是將自己以往零敲碎打中所獲得的關于這段歷史的許多知識從一個個時間節(jié)點全面的進行了梳理和歸類,也從大量真實的歷史事件之中和杰出人物的身上,又一次感受到了解放戰(zhàn)爭的殘酷性、發(fā)生事件的必然性和各種人物的真實性。四是尤其從作品中獲得了諸多的思考。
民心的力量最巨大。解放戰(zhàn)爭中的淮海戰(zhàn)役為什么能夠勝利?我們主力兵團不占優(yōu)勢,但是我們背后有500萬老百姓。國民黨軍隊一律靠空投,從一顆子彈到一塊大餅都是靠空投,我們不是。我們是幾百萬輛小推車,往上推糧食、推子彈、推彈藥,往后拉傷員,我們沒有野戰(zhàn)醫(yī)院,野戰(zhàn)醫(yī)院就是老百姓家,所以我們才能夠打勝。陳毅自豪地說淮海戰(zhàn)役是小車推出來的?!罢d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群眾心里有桿秤,群眾在我們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們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的分量。我們黨員干部不論是在機關還是在基層工作,不論是領導還是普通干部,都必須牢固樹立“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不斷增進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更貼心地為群眾服務,想方設法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這是衡量黨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軟實力”。
儉樸的傳統(tǒng)不過時?!督夥艖?zhàn)爭》書中寫到國民黨有一個高級將領,被我軍西北野戰(zhàn)軍抓住以后,彭德懷款待他,做了一盆面條。那時彭德懷是副總司令,國民黨的將領就說副總司令這么艱苦,你們吃這樣的東西,真是敬佩敬佩。彭德懷當時拍著桌子火了,說全國的窮苦百姓有幾個吃上的?我吃上面條算我享福了,你們這幫人認為不能下咽,這就是你們失敗的根源。這是最令后人感動的,亦為今天我們的生活留下了有益的啟迪?!敖渖菀詢€,艱苦創(chuàng)業(yè)”、“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目前,我市的經(jīng)濟仍欠發(fā)達,人民群眾總體生活水平還不高,各項建設和發(fā)展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自覺抵制貪圖享樂、奢侈浪費、大手大腳的不良思想和作風,勤儉辦一切事業(yè)。
這次參加活動,再次感受了書籍給我們帶來的力量,我們或許會發(fā)現(xiàn),書籍依然是征服人們心靈的力量,永不褪色。總理在今年初與網(wǎng)民交流時指出:“讀書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yǎng),關系到一個民族的素質(zhì),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fā)達。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痹诋斀褙S衣足食的和平年代,我們要善于讀書學習,善于將讀書成果轉(zhuǎn)化為學習的推動力,學以致用,要牢固樹立終身讀書,工作到老、讀書到老,把興趣閱讀當成一種休閑生活方式。選擇讀書就是選擇了進步,放棄讀書就是放棄了明天。
第四篇:讀后感1500字
前一陣子,讀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這篇文章,文章描述的是一個種桃花心木的農(nóng)民的故事。
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是這樣的: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高大而筆直,長成以后有幾丈高,會形成高大成片的樹林。所以,我們看到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的農(nóng)民的風格很令人費解。樹苗種下以后,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并沒有規(guī)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補種。當我們將這些令人費解的問題問種樹人時,他笑著說:“種樹不是種菜或者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yè),不象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找水源,我澆水只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樹苗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他們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樹,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自然地就會聯(lián)想到我們單位新畢業(yè)的學員和小同志,領導雖然很關心我們,但是,他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學習桃花心木,在工作中,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應該努力和老師傅,老同志學習,刻苦鉆研業(yè)務,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習桃花心木,自己去找水源,自己刻苦努力,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沃土!
我們的董事長在錄用人才的時候,也同種桃花心木的種樹人一樣,考慮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我們天成事業(yè)也是百年的基業(yè),我們不僅招收成手,也招收學員和新畢業(yè)的學生,并且重視培養(yǎng)人才,重視人員的培訓,新畢業(yè)的學員有集中的培訓,科室人員有專業(yè)培訓和每周的計算機和英語培訓!天成給每一位員工都提供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所以,我們必須具有桃花心木的精神,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因為機遇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我們一定要抓住天成給我們提供的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發(fā)奮努力和天成共同成長壯大!
在工作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好的工作方法,我們要向老師傅和前輩們學習,我們不僅要金子,我們更渴求要前輩們能夠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我曾經(jīng)向一位年長的姐姐請教,問她您為什么工作能夠安排得那么從容,她告訴我說,你不能總是讓領導給你安排工作,應該事事盡可能地替領導想事,想到領導的前面,比如說你有空閑的時候,想想領導想要什么材料和數(shù)據(jù),你先準備出來,當領導要的時候,你就會快速地提供,長此以久你的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有成就!
在工作中我們還要有一種求實的精神,不要害怕把缺點暴露給領導,因為只有將缺點和錯誤暴露出來,領導才會有針對性的教你如何改進!我們都讀過法國的《巴黎油畫記》,一個國家,它都不怕把它的弱點暴露出來!
在工作中我們更要善于提出合理化建議,因為在天成的工作氛圍是和諧的,每一位領導都是愿意聽群眾的呼聲的,只要我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天成公司的發(fā)展,就會被采納,不會像國企那樣,人拯人,不會因為你和領導意見分歧而被排擠,因此,在天成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將我們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因為我們是新人,我們要成長、成熟,要自我發(fā)展,所以,我們要兢兢業(yè)業(yè)、刻苦努力,做一株頑強地不畏艱辛的桃花心木,那樣我們一定能夠和天成一起成長壯大,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瓦爾登湖讀后感1500字
讀《瓦爾登湖》有感
——感知自然,回歸自我李季萍
前些日子,讀了梭羅的《瓦爾登湖》內(nèi)心有所觸動,《瓦爾登湖》記錄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兩年與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生活情景,《瓦爾登湖》是梭羅回到文明社會后的作品,其中透露著梭羅作為一位哲學家從未停止的思考,他思考社會、思考人生、思考物質(zhì)、思考欲望。在這兩年中,梭羅住在瓦爾登湖岸上自己建造的木屋里,靠雙手養(yǎng)活自己,沐浴著與大自然水乳交融的風光,感知自然,重塑自我。
在大自然中享受靈魂的洗禮,這也是古今中外眾多仁人志士的精神追求。
東晉末,南朝宋初期的陶淵明,歷來被稱為“田園詩人”,他深感官場腐敗而歸隱田園,他贊美勞動淳樸生活和大自然的優(yōu)美、恬靜,這與梭羅又是何等相似。陶淵明歸隱田園后熱衷于勞動生活,與自然融為一體,這種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心靈追求在他的《桃花源記》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桃花源也正是陶淵明的理想社會,哪里單純、美好、和平,人們淳樸、真誠、熱情,而且也不會被外界所污染。陶淵明渴望在大自然中、在勞動生活中達到心靈的重塑,這樣一個美好的境界蘊含著陶淵明的精神追求,在大自然中感知自然,在感知自然中重塑自我,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自在。如蘇軾《浣溪沙》中的“簌簌衣襟落棗花”,或許是蘇軾的心靈寫照吧。簌簌飄落的棗花,縈繞在村子上空的繅車聲,還有那古柳下穿著牛衣賣黃瓜的農(nóng)人,比起城市的喧囂更溫馨、更祥和、也更清新。正如蘇軾這樣豪放派開創(chuàng)者,也渴望心靈的安定,或許,這就是人潛在的本性,在心靈被自然觸動時才表現(xiàn)出來,才發(fā)覺,這才是內(nèi)心真正向往的,只是被城市的喧囂與灰塵蒙蔽的太久了,然而,人終究是自然的產(chǎn)物,離不開自然,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自我,重塑自我也就成了人們的最高精神最求。
無獨有偶,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性情狂傲,因而仕途坎坷,他常常放浪山水,探齊攬勝,他的詩歌貫穿著清新、自然、恬靜的韻味,保留著自然的本質(zhì)。他寄情山水,將整個身心都融入到了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靈氣,再加上本就狂傲的性情,反而更好的感知自然。自然與他狂傲的性情相互融合,于是便出現(xiàn)了清新恬靜的詩歌,所以說,在感知自然中重塑自我。
其實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也不少,我一位要好同學的一家,每周必抽出時間外出,去的地方也并非著名景點,都是自然氣息極其濃厚的,沒有經(jīng)過人工開發(fā)的或是開發(fā)力度很小的地方,假如時間緊張就回鄉(xiāng)下奶奶家,體驗鄉(xiāng)村生活樂趣,也許就是因為與大自然長期接觸與深深的感知,他本人才充滿了活力與靈氣。大自然的熏陶才是入心入骨的熏陶,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一個人。
然而,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堅守住自然的底線呢?多少人隨波逐流,一生忙忙碌碌,追名逐利,也不過榮華富貴一時,終究也只是一座墳墓,在世所追逐的金錢與名利也無法帶走,兩手空空而去,又有什么意義?而有的人一生辛苦操勞,忙碌奔波,又能得到什么呢?梭羅說過這樣一句話:“多余的錢財只會帶來多余的東西?!比松_實如此,再多的錢財,在人離世后,也只不過是一些多余的東西罷了,于在世的人而言,亦是一種多余,何苦呢?倒不如在自然之中塑造自我,讓身心都得以放松。
所以,我覺得每個人是要感知自然,重塑自我。
感知自然重塑自我,要安下心來,心無雜念,亦心無旁騖。
讀過一個故事,一個公司老總,其公司破產(chǎn)后,他對屬下職員說,他會重振旗鼓,要他們等他。后來,職員們一個也沒見到他。突然有一天,他把曾經(jīng)的屬下們召集起來,又開辦了一家公司,事業(yè)蒸蒸日上。一次聚會時,一個屬下問他,中途不見的那段時間在干什么?他笑笑說:“在山林里面,每天什么都不去想,呼吸新鮮空氣,在大自然中思索,每天晚上睡前反省錯誤,滋養(yǎng)心靈,僅此而已!”
感知自然,重塑自我要心到,心靈是最重要的。陶淵明的《飲酒》中有這樣四句“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鄙砭郁[市,卻內(nèi)心寧靜脫俗,追求精神上的近距離自然,而并不是居所的偏遠,重要的是心靈的“焦距”。
若心神不定,身處自然卻想著物欲,必然不能真正的感知自然。平靜下心來,全身心地聆聽大自然的物語,長期的堅持才會真正地感知自然,重塑自我。
于我而言,感知自然,重塑自我亦十分重要,每周擠出時間到自然里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安下心來沉醉在心靈與自然的一次次碰撞,讓身心得以陶冶。
第六篇:讀后感1500字
邊城是一個位于四川與湖南之間的一個小鎮(zhèn),這里山川秀美,地域偏遠的原因這里的人們過著十分古樸。故事開始于一個碧溪上的一個美麗的女孩和一個善良的老人。這個小溪是川湘來往的必徑之地,由于財力有限不能搭橋,就安排了一只渡船。老人就是這里管渡船的人。老人和外孫女翠翠就在這小溪上住著。老人十分的善良和正直,過渡的人經(jīng)常給老人錢幣作為酬謝,但老人都一一拒絕。還在小溪邊設了專門給來往的人喝茶的地方,買來了煙草送給來往的人……
故事一翠翠的愛情為主線。她的愛情開始于一個端午節(jié)上。茶峒的端午節(jié)上十分的熱鬧,人們中午都在河街上看龍舟賽,在翠翠十三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上她認識了那個讓她心動的男孩儺送,儺送是這個鎮(zhèn)上船老大的二兒子,他很善于泅水,走遠路。并且長相也很俊美,我想在那個時候他這樣的男生應該是古鎮(zhèn)所有女孩追求的對象吧。在水邊那幾句簡短的對話標志著他們愛情的開始。翠翠好像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些。值得介紹的是儺送的父親順順,他是個很豪爽的人,為人十分的大方,樂于助人。有一句話是來形容順順的:凡幫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歲,也還是成為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責任。故事的另外的一個主角是他的大兒子天保。他和弟弟同時愛上了翠翠,最后他識趣的推出了,但不幸的是他在行船是遇難了。從此,順順父子便對守渡老人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是恨?是責備?是自責?反正就是沒辦法面對老人。老人也終于在父子兩人冷淡的態(tài)度下,凄涼的死去。而儺送也沒辦法原諒自己。一個人走了。翠翠則在小溪上默默等著。也許他明天就回來,也許他永遠都不會回來……
看完了這個故事,就是很喜歡里面的一些話,例如:這并不是人生的罪過。詩人們會在一件小事上寫出一整本一整部的書,雕刻家在石頭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畫家一撇紅,一撇灰,畫的出一幅一幅帶有魔力的彩畫,誰不是為了一個微笑的影子,或是一個皺眉的記號,方弄出那么些古怪的成績。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頭,不能用顏色,把那點心頭上的愛憎移到別的東西上去,卻只讓她的心,在一片荒。唐的事上馳騁。很喜歡這樣的句子,不是因為它的華美,是一種不可言語的感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明白了很多。記得以前看完這本書時覺得這個故事很無聊,明明可以在一起的,明明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事,干嘛要把它弄的這么復雜?,F(xiàn)在也許可以明白了一點點,不是不愛,只是現(xiàn)實太殘酷。不是不想在一起,是不能在一起。還記得這部小說的最后的一句話是: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突然很同情翠翠,她到底做錯了什么,為什么命運要這樣的捉弄她,等一個也許永遠也不會回來的人,是一種怎樣的痛,我沒法理解。有時候我會懷疑翠翠和儺送之間的愛情到底是真是假?一個人可能因為初次見面的幾句話而愛上彼此嗎?對于我這樣的女孩,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相信,感情可以來的這樣的容易。我想能這樣一見鐘情的人恐怕是個奇跡吧,有句話說,上輩子的五百次回眸才換的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這樣的感情上輩子得要多少次的擦肩而過?遇到了就不要錯過,這就是我關于愛情的理解。
這部小說打動我的除了翠翠和儺送凄美的愛情,還有那世外桃源古樸的民風。不僅是翠翠和她爺爺重義輕利,就連最有錢的順順也是愿意娶窮人家的女兒做兒媳。在這里的人們好像永遠不為錢的多少而著急。比起現(xiàn)在社會的燈紅酒綠,邊城多了一些性格,它桀驁不馴,性格大方,活潑?,F(xiàn)在的一些人越是擁有的多了越是感覺不幸福,也許就像有個笑話里講的除了錢,真的就什么都沒有了,這是多可悲的事。之所以有很多人羨慕邊城美麗的風景和古樸的民風,其實有些事很簡單,只是人們想的多了也便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