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輝煌與夢想讀后感1500(優(yōu)秀范文五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輝煌與夢想讀后感1500(優(yōu)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目送讀后感1500字
中風后的父親不得不承受軀體癱瘓和語言障礙的雙重折磨。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老人不復往昔戎馬倥傯,橫刀立馬的革命英雄形象。父親的一生所有的大起大落和悲歡離合匯聚成一首英雄遲暮的悲歌。
那豐滿的皮肉被病痛榨成干癟可怖的枯槁,不言語和情緒在咿咿呀呀的沉吟中失了最后一點聲息。而那曾經(jīng)笑靨如花的母親早已在記憶的漩渦中走散,她那返老還童般著上一層童稚的神情透露著被時光拋棄的哀怨。
她常常一個人發(fā)呆,時而歡喜,時而一副悲從中來的樣子;她時而失意,時而又因為憶起子女而恢復歡喜。
病痛和衰老的殘酷一齊折磨著他們。
父親和母親竭力融入這個早已不屬于他們的瞬息萬變的時代,可是世界卻殘酷地一絲一縷地斬斷著和這些老人的聯(lián)系。而他們的孩子,束手無策。
當父親經(jīng)歷了幾起驚心的交通事故之后,女兒義無反顧地勸他遠離愛車,晚年僅有的樂趣業(yè)已不復存在;挽著母親走在熙熙攘攘的現(xiàn)代商城之中,滿眼當下潮流,她的女兒會毫不猶豫地向她解釋高跟鞋如何不適用于她,直到她滴溜溜的目光轉(zhuǎn)回女兒僅僅攥著她的手。
老人們更像是上一代失落在這個世界的孤兒,妄圖融入社會卻又格格不入,兒女成了他們和新世界牽線搭橋的主要媒介,同時也是把他們和新世界隔開的擋板。
減少與世界的牽絆,避免給兒女制造麻煩是很多老人平靜面對人去燈滅之宿命的唯一慰藉。
世界上的人幾乎都歷經(jīng)這樣的輪回,送走上一代人,做下一代的引路人,這也成了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使命之一。父母托舉著生命的光亮卻不是太陽,因為他們時時刻刻有消耗殆盡的危險。終此一生,他們所留下更最多的還是精神的永恒。
緣深緣淺,能行多遠我們未可知。但是人人可以明確的是死亡終有一天會拉開兩代人緊緊攥著的手。而在這種終結(jié)之后我們所賴以支撐,砥礪生命嚴冬的卻還能來源于永恒的溫存。
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有人給我講過一個關(guān)于餅卷肉的故事。
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隊工人,在離家?guī)资锏目h城依靠粗重的體力活養(yǎng)活全家人。終日忙碌的父親少有機會見到兒子。直到兒子考上了當?shù)乜h城的中學,父子倆離得近了,父親忙里偷閑也來學校探望兒子。
父親每次前來都會帶上一種叫做餅卷肉的當?shù)匦〕?,薄薄的餅皮裹著細碎的牛肉,咀嚼之后滿口留香。兒子每次除了期待父親,多了一分對美食的期待。
幾次看到父親只給自己買,兒子便問:爸爸,你都不給自己買嗎?
父親告訴他,建筑隊每天的午餐都是餅卷肉,他都快吃厭哩。
兒子聽了后甚至有幾分羨慕父親的工作。
偶然的一次,兒子去工地找父親,正趕上工人們吃午餐。父親不在的空當兒,兒子拿起父親吃剩下的半個餅卷肉咬了一口,牙齒一下被咯地生疼。他發(fā)現(xiàn)薄皮里包的并不是他平時吃的牛肉,而是牛筋和碎骨。
兒子問工人們怎么不買包牛肉的餅卷肉。工人們告訴他,這種牛筋和牛碎骨做成的餅卷肉不但便宜,而且耐饑,不容易被消化,一個吃下去能頂半天不餓。
兒子硬生生咽下了那個滿是碎骨和牛筋的餅卷肉,五味陳雜。
也是那段關(guān)于餅卷肉的記憶砥礪著他一直奮斗,永不停息。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石火,青草葉上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分不舍:那撐傘的人啊,自己是離亂時代的孤兒,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
如龍應臺所言,兒女的恩情、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里,陪著我們,繼續(xù)旅程。
親情本不需要太多歌功頌德,一切所求無非是在來的時候坦然用愛開頭,在結(jié)束的時刻劃下恰到好處的原點,像所有圓滿故事的結(jié)尾,既不冗長,也不拖沓。
第二篇:目送讀后感1500字
"是最后的時刻了嗎?是要分手的時刻了嗎?"讀到這樣的話,大概也已經(jīng)猜到了結(jié)局,目送生命的離去雖然殘酷,可我還是繼續(xù)往下讀。從拿起這本《目送》就在扉頁里讀到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只是在讀這段序言時,從來不曾想過當最后的時刻來臨,竟會是這般疼痛。
龍應臺的《目送》講述的是她與父母、子女之間的生活,她認為這本書承載的是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整本書都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目送生命的離去,就是在體驗著那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不舍".
在《目送》里,你將會讀到許多的溫暖,也會得到許多的啟示,龍應臺照顧逐漸癡呆的母親、送別最敬愛的父親、默默地看著成長的孩子留下一個"不用追"的背影,真真切切地告訴我們"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盡管如此,盡管我們都明白有些路我們需要自己一個人走,可讀完《目送》你終將明白一個人繼續(xù)走下去的勇氣來源于我們不斷付出的愛,沒有真真切切的愛,沒有心里沉甸甸的牽掛,當我們孑然一身時,心里不會有任何的力量支撐我們一個人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
許多的路,只有自己走過才能明白它的意義。
龍應臺看著孩子遠去的背影,心里有莫名的落寞。而這樣的落寞卻與自己父母有關(guān)系,年輕的時候不明白父母對自己"過分"的呵護,而當自己為人母時,卻無意識地重復著父母的做法對自己的孩子呵護備至,當孩子拒絕她預備好的傘,她才恍然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張愛玲曾說"人生有非走不可的彎路",在孩子、父母的角色轉(zhuǎn)換中,我們終會明白這條路你只能自己往下走,沒有走到那個路口,你是不會明白其中的深意的。愛,就在這行走的過程中慢慢沉淀,心里沉淀下來的愛承載著我們一生最值得懷念的珍貴片刻,而這回憶是支撐我們獨自走下去的力量。
有些問題,只有自己經(jīng)歷過才能尋找到它的答案。
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的娃娃,在父母親的關(guān)愛中慢慢成長,再踏上父母親走過的路,成為父母深愛自己的孩子;然后看著孩子長大走上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路;父母卻逐漸老去,最終和我們告別。生命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嗎?面對生死,我們是何等茫然何等疑惑??伤€是來了,還是不顧我們的不舍、我們的苦痛,來了。生與死,不過一字之差,卻咫尺天涯,你甚至不明白怎么就消失了呢?總該有個交代,總該留下一點痕跡???或許這答案,永生永世都找尋不到,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去走,哪怕是如此深愛我們的父母,在生死大課上,他們也沒法告訴我們他們會去哪里,而我們盡管也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卻一樣無法告知孩子我們最后的歸宿。我們曾經(jīng)在父母的陪伴中度過了幸福的時光,然后自己成為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最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只能目送父母、孩子遠去的背影,留下自己一人獨自去尋找生命歸宿的答案。
目送,是目送孩子成長的背影,是目送父母老去的身影,更是目送生命離去的過程,只目送而不拼命追隨,看似無奈,實質(zhì)卻是我們對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的體驗,對自然生命的尊重與順從。在無言的目送中,當所目送的人遠去,我們內(nèi)心雖痛苦不舍,可我們還是選擇轉(zhuǎn)身,帶著我們的愛與回憶,獨自一人繼續(xù)人生的路程,留下我們踽踽獨行的背影,是不是同樣也會有人為我們目送?
第三篇:《駱駝祥子》讀后感1500字
在周末期間,我看完了一本書,書名為《駱駝祥子》,這本書買了大約有兩三年了,我一直都沒有看,起初,我只是聽朋友說這本書很好,利于讀者去思索。
今天,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才深刻體會到這本書的意義。老舍寫這本書時,不僅僅寫祥子個人,只是以祥子為例而寫的。其實這本書是那個年代人的人格寫照。這本書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祥子出生于舊社會中國的下層勞動人民家庭,自幼家境困難,開始沒有一般車夫可以炎涼而不便效法的惡習。
祥子勤勞,善良,樸實,忠厚,注重信用和講義氣。他要強,希望能“憑本事吃飯”。誕生于那個世道,在經(jīng)歷了好不容易買來的新車被搶,委曲求全娶了自己不喜歡的虎妞,賣車安葬難而死的她。自己喜歡的小福子,被賣到白房子后又自殺等一系列的挫折后,他對生活的企望和信心以及要強的性格都在生活中一點點的喪失。他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還耍無賴,成了徹頭徹尾的“刺兒頭”,逐步滑向墮落的深淵,最后禁不住夏太太的誘惑,得了一生臟病。祥子原來是多么一個誠實的人呀!但經(jīng)歷了幾次挫之后,他就認“命”了。他變得如此貪婪,狡猾,前后的變化,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造成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他不夠?qū)?,他雖然生活在比較黑暗的年代里,難免會染上一些惡習,但也不使他自己完全變成一個惡人啊!他的命運也真的令人同情和惋惜,他墮落至此就是他經(jīng)不起這一系列的釘子——挫折。從古至今,沒有哪一位不經(jīng)歷挫折和失敗,相反,正是有了挫折才是他們成長和發(fā)展起來。可以說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挫折在你面臨它的時候是可怕的,可當你學會與它作戰(zhàn)時,它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在上小學六年級時,學校開運動會,老師和同學們都讓我去跑長跑,我本來是不準備參加的,但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對我充滿新型的眼神,我哽咽了!在運動會未開之前,同學們自己籌錢,當我拿冠軍后為我開一個派對,我當時感到有壓力,同學們對我信心十足,我更不能林他們失望,就是由于師生們給我?guī)淼膲毫Γ臀易约旱木o張,導致我在運動會上失常,同學們臉上呈現(xiàn)出沮喪的表情。過了幾天,我聽說又有一個復活賽,同學們還是讓我參加。我回家后想了想,同學們對我充滿信心,這么肯定我,只有我一個人這么失落,我怎么對得起他們。于是我答應了同學們。此后,我每天早晨都練習長跑,同時也練習曲放寬心態(tài)。最終,在復活賽中我成功晉級,并且在最后一輪比賽中獲得冠軍。同學們臉上洋溢著歡笑,我也感到無比的高興。我并不是為自己贏得比賽高興,更多是為了自己戰(zhàn)勝挫折而感到自豪。
在XX汶川大地震中,許多小孩都成為孤兒,在受災的兒童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八歲的王屹,他在記者訪問時說:“挫折在我眼前只是一條溝,一跨便過去了,過來了,那將是美好的,只要看你意志堅定與否”。他在面對挫折的這種精神令我深感震撼和敬佩。挫折如彈簧,你弱它就強,我們每個人都應有不服輸?shù)木瘢舜煺郯莸乖谀愕哪_下,要有信心,有勇氣,要想一個勇敢的駕駛生命之舟的船長,想驚濤駭浪展開戰(zhàn)斗。要在最危急,最關(guān)鍵的時刻看到勝利的便在向你招手,如同貝多,張海迪,瑪麗.居里,華羅庚一樣,戰(zhàn)勝挫折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對于孩子看《駱駝祥子》這本書并寫其讀后感,我有一下看法:《駱駝祥子》這本書讓孩子清楚的認識到,在黑暗和腐敗的舊北京的社會環(huán)境中,讓祥子從一個老實,勤奮,踏實的小伙子變成一個貪婪,狡猾,好占便宜的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有如此的變化,一方面的原因是來自社會;而另一方面更在于自身的意志。
我相信:一直極其堅定的人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迷失自己,失去原則的。而祥子代表的是當時的一類人,代表了大部分人,也確實如此,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迷失自我!希望這本書能讓孩子真正的領(lǐng)略到其內(nèi)涵,從而能讓他對舊北京有一定的了解,讓孩子學到更多。希望他往后能讀更多的書來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與語文知識,讓書記成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相信“開卷有益”這一事實真理。
第四篇:《駱駝祥子》讀后感1500字
詩竹,四川人,教師,文學愛好者。
我們每個人都是祥子,只是,我們有選擇自己人生方向的權(quán)利。而祥子沒有。
祥子,懷揣著在城里扎根,做一個體面的城里人的夢,加入了車夫的隊伍。初來乍到,健壯的身板,勤勞而年輕,在車夫隊伍中,算是上等車夫了,為其他車夫艷羨的一族。從短期目標看,祥子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并且,他很快擁有了自己的車。但是,人的得失總不由人,外界的因素總是充滿變數(shù),制約著人的努力。祥子也不例外,他的第一輛車很快就因為戰(zhàn)亂的來臨,而被大兵搶走,人也被大兵捉住,限制了自由。好在,他逃了出來,并且無意中得到了三只駱駝,換了三十五元錢。對這全部家當,他倍加珍惜。他盤算著,用它來做第二次買車的本錢,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應該不會太難。但他萬萬沒想到,因為主顧曹先生的事兒,連累自己的積蓄被偵探搶了去。他的心受到重重一擊,但堅韌的祥子沒有倒下,他決定再次重振旗鼓,第三次為買車而奮力一搏。但,虎妞又成了他人生的攔路石?;㈡さ木脑O(shè)計引得他酒后亂性,在現(xiàn)實的逼迫下,不得不與虎妞成親,隨著婚姻的到來,開支的增大與身體的衰退,以及最后虎妞的死亡后的喪葬費,讓祥子徹底淪為一個無產(chǎn)者與失敗者,他再也沒有條件為命運翻身。
大兵、偵探、虎妞等等外界社會因素的強大力量,消解著祥子的努力,主宰著祥子的命運。祥子在追求“車”這一理想的過程中,受盡身體與心理的折磨,在人生的枷鎖中,他的追求顯得軟弱無力,在對前途越來越渺遠的疑慮中,在日復一日踮起腳尖伸長脖頸的眺望中,()心中的車卻如影子般越來越渺遠而不可觸摸。他努力的意志漸漸被動搖,以致他終于向現(xiàn)實屈服,讀者心中鐵人似的祥子逐漸瓦解,他開始變得從眾、庸俗、自私、市儈、無賴,得過且過……
這樣一個上等車夫,終于被命運的洪流裹挾,淹沒。其他中下層車夫的命運與追求,就更不堪一擊。朝不保夕的生活,煎熬著他們的身心。他們不愿回到一貧如洗的鄉(xiāng)下老家,因為那里的土壤更貧瘠!
但是,城市卻始終將他們拒之門外!
怎么能怪他們的不思變通?生在鄉(xiāng)村,從小沒有學習一門技藝的條件,沒有富二代一樣可以繼承的產(chǎn)業(yè),沒有基本受教育的機會,只有一身筋骨,強壯或衰弱,只有短淺的目光,狹隘的觀念與膽小懦弱的性格。誠實勞動,用汗水去追求美好生活,是他們最樸素的人生觀。沒想過攀比,沒想過炫富,只想在城里有一席之地,有一個生存下去的空間,然而,這一切最終化為了泡影。一個又一個車夫的希望升起,一個又一個被生活掐滅。汗水換不來好的生活,淚水更沒有容身之所。要強的精神,撞在堅硬的現(xiàn)實之墻上,反彈回來,傷得更重。他們的所謂希望與夢想,只是現(xiàn)實面前的一個笑話,渺小而不值一提。無助、貧窮、寒冷,是他們忠實的伴侶,愁苦、怨懟、暴戾,充斥著彌漫著這一階層,誰也沒有逃出勞苦的網(wǎng),誰也沒有余力去幫誰一把,貧困線上的掙扎成為常態(tài)。只有死亡邊緣的人,才會在他們中間激起一點微瀾,得到一鞠同情之淚。
這抗爭的人,這給人希望又讓人絕望的車,這被淹沒的祥子們!
時代不同了,駱駝祥子的悲慘命運或許不再重演,但對夢想的追求和彷徨似乎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蛟S,我們也曾像祥子一樣,有一部想要的理想之“車”,或許,我們也曾像祥子一樣,好好做一件事,好好做一個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但是年復一年,我們在時間的征途上一路顛沛,我們疲倦,受傷,或被美景引誘,或被點滴成績昏頭?,F(xiàn)實總在考驗著我們的韌勁,動搖著我們的信心,拷問著我們的信念,竊取著我們的時間。以至于,隨著年歲的增加,我們常常懷疑自己的方向。在理想與人格的坐標上,我們變得有些恍惚,甚至歇斯底里。這時,或許我們可以記住這樣一句話:溪流因為有了石頭的存在,才有了悅耳的歡歌笑語。每一條小溪都只能在自己的道路上孤獨而堅定的前行。
如果,你不贊成祥子的墮落,那么請你不忘初心,堅持追求自己心目中的那一輛車吧,不要讓車影變得縹緲而迷離。
第五篇:目送讀后感1500字
初中時,課文里就有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起初,是懷著那份對課文的任務式心態(tài)去讀,更多的,也只是對于那些生僻詞而咬文嚼字地費心注釋,讀了一遍又一遍,不過是味同嚼蠟??墒牵S著年齡的一點點增長,生活閱歷的不斷豐富,漸漸地,我似乎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朱自清與他父親當時的影子,竟與如今我和父母之間的每一次離別都何其相似。于是,我漸漸喜歡上了這種無言的背影,無聲的愛。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龍應臺老師的文字。在她的筆下,我感受到的,是類似《背影》散文似的柔情,卻又不僅僅是一份親情的溫暖可以簡單概括的。她的文字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整片天空,讓我的青春因有了親情的陪伴而不再叛逆,不再迷茫。
看過龍應臺文章的人大概都了解,她的文字風格大多是寫她遇到的人或事,取其溫暖可愛處寫,黑暗和陰霾與她的文字是隔絕的。你能夠透過她的文字,看到生活是平穩(wěn)而美好的,感情是舒緩而沉靜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而今天,我要談的,便是包含了七十三篇散文,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的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目送》。
龍應臺于《目送》這本書里,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與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她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正如書的封面所言:“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p>
很喜歡書中的那篇名為“你來看此花時”的代序,她說,要想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因為只有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很巧,我也喜歡走路。每當讀書累了,亦或是閑暇之余,與其窩在宿舍睡覺打游戲,我更喜歡的是,出門走路。值得嘆息的是,那時的我,當遇到迎面走來三三兩兩的人在嬉笑聊天的情景時,總有些孤獨的情愫涌上心頭。
那時的我啊,大概是沒有明白,兩個人的旅行,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啊。兩個人,未必比一個人不寂寞。為看風景而進行的走路,還是一個人更好,不是嗎?
人生不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旅途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與風景。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在慢下來的時光里,我們用心去感受每一份美麗,驚喜于每一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赊D(zhuǎn)眼現(xiàn)如今,社會滿是喧囂浮躁之氣,在利益的誘因下,人們找到了一種記錄美的快捷方式――相機。
不可否認,相機的確很便利,它可以將大自然中那一剎那的美麗定格在一張張照片里,供日后慢慢欣賞??捎秩绾沃?,這樣的美,卻是失了靈魂的,這些塵封在記憶里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消散。因為啊,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不是那機器,而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澳阄纯创嘶〞r,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鼻那牡?,放下手中的相機,它不過,是心的注解,眼的旁白罷了。
《目送》這本書里,最經(jīng)典的那段話莫過于: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著兒子華安的離開,身為最愛他的母親,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目送著父親的離開,在距離爐門不過五米的地方,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每一次看似深情的目送背后,卻是無法割舍的親情與悵然若失般的留戀。
這本書里,作者的主題是生離死別。于是,在人生的大命題之下,龍應臺的文字是傷感的,但這份傷感也渲染著溫情的基調(diào),并不是冷漠而生硬的??v然以強硬的姿態(tài)插入人類的生命,她的描寫也是溫和的。生命的大悲涼,因她的文字,而染上了一層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