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200(范文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200(范文6篇)》。
第一篇: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
阿長,一個并不華麗卻溫暖的名字,她只有這個名字,我不知道她還擁有什么,哦,還有那顆淳樸、善良的心。 ―題記
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阿長”的回憶。她不識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連真實的姓名都不為人知。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阿長”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變得有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擁有偉大的神力”了!
讀了這篇文章,知道了阿長什么樣后,我很失望,在我的印象中,阿長這個名字,應該是一個很溫柔的、纖瘦的形象,可是,卻偏偏是一個胖而矮,嘮嘮叨叨的老媽媽。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形象,才讓我感到這篇文章是真實的。
長媽媽有些習慣招人煩:嘮嘮叨叨,“大”字形睡姿,種種古怪禮節(jié)……全文并沒有介紹阿長怎么怎么好,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真真實實活在現(xiàn)實的阿長。慢慢地,她開始讓我又恨又愛。她相信許愿,相信夢想,帶著一顆純真的心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她買《山海經》那段了,作者沒有寫這樣一個不識字的人是怎么買這本書―――識字的人都很難買到的書的,誰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問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她是怎樣向別人打聽這本書的?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答案,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長媽媽。這個長媽媽有很多缺點,像個小孩子,但這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有一顆到死都善良的心。
我們應該學阿長的善良和熱心,更應該學習魯迅先生,要有一雙善干發(fā)現(xiàn)的眼睛。
第二篇: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
魯迅也對阿媽有過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對魯迅說到長毛。因為他們是為了對抗清政府剃發(fā)垂辮的法令,所以都留發(fā)不結辮,所以叫長毛。據(jù)說所有強盜土匪都在內。阿長說他們都很可怕,有一次長毛進城時,全家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老媽子看家。后來長毛果然進門了,老媽子喊他們大王,長毛們說餓了,便把一個圓圓的東西朝老媽子扔了過來,還有一個辮子,正是門房的頭。老媽子立刻面如土色。
魯迅那時并不怕,覺得和他沒關系。阿長又對他說像你這麼小的孩子他們也要搶,要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搶。
魯迅對阿長說:“那你都沒事了吧,又不小,還不好看?!卑㈤L說:“哪里的話!我們就沒有用嗎?城外有人來攻時,他們便讓脫下褲子,站在城外,外面的'大炮就放不進來,再放就炸了?!?/p>
慢慢的,這種敬意就淡薄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她害死了隱鼠。正準備給隱鼠報仇的時候,一面又渴望著《山海經》?!渡胶=洝肥且徊坷L圖,上面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現(xiàn)在不知道放在哪兒了。大概是魯迅太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魯迅就對他說了。過了十天,阿長告假回來,拿著一包書,高興的喊:“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魯迅翻開一看,果然是《山海經》。阿長又使魯迅對他產生了新的敬意,隱鼠的事,也過去了。
魯迅的保姆,阿長,大概已經辭了這人世三十多年了吧,魯迅僅知道她有一個過繼的兒子。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
第三篇: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
魯迅作品中反面人物多:軍閥、政客、惡棍、無賴、流氓、閑人、看客、奴隸、幫兇、偽君子、真小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看魯迅作品多了,有一種郁悶的感覺,好像“洪洞縣里沒好人”,其實不然,魯迅并不是否定一切的,他對真正善良的人是不吝贊美的,如阿長。
平心而論,阿長并不是特別招人喜歡的人:長得丑,好嘮叨,規(guī)矩多,見識少,好說閑話,睡相不好……總之,市井婦女的缺點她都具備了。魯迅毫不掩飾她的缺點,但魯迅也發(fā)自內心地愛她,不為別的,只因為她的善良!阿長縱然有一千個不是,一萬個毛病,但是她沒有壞心眼,待人實誠,這在魯迅作品中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了,所以,魯迅對這位地位低下、相貌丑陋、思想落后的長媽媽給予了慷慨的贊揚。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人心。任何時候人們都愿意跟好人打交道,連壞蛋也不例外,壞蛋也不喜歡壞蛋。做個好人可能會吃虧,但吃虧未嘗不是福氣。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上還是好人多,做好人,行善事,好人一生平安。這不是迷信,是天理。
第四篇: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
讀了《阿長與山海經》后,一個不息的感動在我心底生了根……
文章著重寫了作者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背地里喜歡切切察察,生的很胖睡覺時擺成“大”字形,胳膊還搭在我脖子上,還謀死了我的隱鼠,這些都讓作者很討厭她,作者在文中用樸實而又帶點韻味的語言娓娓道來,讓讀者細細體會其中,不由得產生情感共鳴,她確實令人厭煩。
長媽媽是一位滄桑的人,她有文化,迷信,有麻煩的禮節(jié),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替“我”做了。慢慢地,她開始讓“我”又恨又愛了,她相信許愿,相信神靈,她帶著一顆純真的心生活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上。
“我”對阿長的感情可以說是很深的,因為阿長懂得關心、關愛孩子,所以值得尊敬,“我”真正原諒她的是因為她為我買了渴盼已久的.繪圖ㄍ山海經》,這也是文章最令人感動的地方,雖然作者沒有寫這樣一個不識字的人是怎么買到這木作者搜尋了好久都很難買到的書的,誰知道她走了多少路?誰知道她問了多少人?誰知道她去了多少店?誰知道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時書店老板是否懂,她又是怎樣向別人打聽這本書的?但是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一番思索有一個答案的,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獨特的長媽媽。是啊,這個長媽媽有很多缺點,像個小孩子,但一切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印象中,“阿長”這個名字,外表與心理存在強烈的反差,不過,這么多年,一遍遍讀過這篇文章之后才越發(fā)覺得人物的真實,文章的可感。
第五篇:《山海經》讀后感
《山海經》讀后感
館友“負鵬載舟”:
你好!你的館藏文章“《山海經》讀后感”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于2017年8月22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文化”下“讀書心得”類別的精華區(qū)。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你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360doc個人圖書館《山海經》讀后感
學習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山海經》 探知中國地方史不能不詳讀《山海經》——題記
《山海經》是一部先秦古籍,它主要記述了古代的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方面的內容,也包括了一些古代史、醫(y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還記載了許多具有神話傳說性質的奇怪事件,稱得上是我國古代一部奇特的百科全書。
該書所記事物的地理位置是以中國的中原為中心,向四面展開鋪敘。其中描述《山經》五卷是從南方開始,依照南、西、北、東、中的順序,最后到達九州中部;海經八卷分海外四經和海內四經,也是依照南、西、北、東、中的順序來描述;大荒經四卷則是依照東、西、南、北的順序進行描述;最后一卷是海內經?!渡胶=洝烦蓵詠?,因為書中的許多內容是所謂的“荒誕不經”,所以,歷經幾千年,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信息。
我在2010年寫《白廟子山巖畫斷想》時通讀了幾遍《山海經》原文及白話文,有所感觸,下面把有關的感想寫出來,粗淺理解,旨在學習,重在參與,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和同仁指正。
一、對《山海經》的爭議曠日持久
對《山海經》的作者、成書時間和內容等至今在學術界仍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山海經》遠遠沒有被人們所認知?!渡胶=洝返臅钤缫娭凇妒酚洝?,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敝钡郊s百年后的漢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奉命??闭斫泜髦T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于眾?!渡胶=洝飞娅C面廣,內容十分奇雜,從古至今對《山海經》該歸于那類書籍都多有分歧?!稘h書·藝文志》將其列入數(shù)術略的形法類中,《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是“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則將它視為“蓋古之巫書”。因此,《山海經》問世之后,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也一直是眾說紛紜未成定論。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tǒng)”說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是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fā)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說”受到了質疑。此后,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說,但面對書中的漏洞,他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解釋。以后,《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對象,各種假說紛紛出籠。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耐人尋味的是,一些國外學者將《山海經》作者的視角伸向國外,作出了“《山海經》并不是中國人所作”的——令人十分吃驚的結論。等等,不一而足。
何幼琦先生認為:“《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兩部分組成,內容大不相同,文字的筆調也相去很遠,表明它們是相互獨立而平行的兩種書籍?!??!罢J為《海經》來自《禹本紀》,當劉向父子領校中秘的圖書時,把《山經》和《禹本紀》合編在一起,改題新名為《山海經》,這就是此書首見于《藝文志》,也是《藝文志》不再著錄《山經》和《禹本紀》的原因?!雹?/p>
總之,無論是從《山海經》包羅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山海經》各篇成書時間的早晚上看,《山海經》不是出自一人一時之手,應該是由集體創(chuàng)造積累編輯而成。雖然《山海經》是由多人編輯,但是,其主要的編輯人還應該是夏禹和伯益,這一觀點具有一定的歷史根源??梢哉f《山海經》是在經過夏禹和伯益的初編后,加之后人的續(xù)編,最后成就了《山海經》這部巨著。
二、對《山海經》描述地域范圍的思考。
有學者認為,《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南山經》約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5??;有學者認為,《西山經》約東起山、陜間的黃河,南起陜、甘秦嶺山脈,北抵寧夏鹽池西北,西北達新疆阿爾金山;有學者認為,《北山經》約西起今內蒙、寧夏騰格里沙漠賀蘭山,東抵河北太行山東麓,北至內蒙陰山以北;《東山經》約包括今山東及蘇皖北境,《中山經》約從中原西達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也有的學者認為《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的某幾個省的范圍之內的,等等,眾說紛紜。
但是,從實際來看,歷史學家凌純聲的看法可能較符合實際,即:《山海經》乃是以中國的中原為中心,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東及西太平洋的一本《古亞洲地志》,它記述了古亞洲大部分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諸多寶貴的資料。試想把《山海經》記敘的地理范圍局限于中國的某幾個省的范圍之內,都有可能失之偏頗。
三、對《山海經》中使用較多的兩個名詞的理解
(一)四海。古代一般指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也泛指海內之地,也泛指全國各地?!稜栄拧め尩亍?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海內即中國,四海之外便是四荒,四極。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zhàn)》:“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薄栋⒎繉m賦》:“六王畢,四?!!?/p>
(二)大荒。指四海之外的極遠地區(qū)②?;?,一般是指荒涼的地方,也指地理遠,邊遠的地方,荒遠的地方,邊遠的地區(qū)。《文選·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劉逵注:“大荒,謂海外也?!被膹U不治?!盾髯印妵罚骸肮噬迫照咄酰茣r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睏顐娮ⅲ骸按蠡?,謂都荒廢不治也。”
正確地理解《山海經》中大量使用的這兩個名詞概念及所指的范疇,可能避免對《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產生過于狹小的設想。
四、《山海經》的成書及所記述事物發(fā)生時間的推算 由于《山海經》述及事物的年代相當久遠,《山海經》的著書過程和時間還不被現(xiàn)在的人所詳知。從現(xiàn)象上分析,記敘事物的最早時間應該在夏朝以前。夏朝始于公元前21世紀,距今已經4000多年,但是,從《山海經》所記述的許多傳說內容來看,有些傳說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可能遠比距今4000年要早,有些事件和故事可能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發(fā)生的事情或者是傳說的故事。
《山海經》中記載的許多事跡,由于那時候還沒有發(fā)明文字,人們對事情的記億只能靠語言和大腦,一代一代的口傳心授,處于口傳歷史的時期。自從黃帝史官倉頡造字以后才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渡胶=洝酚涗浀膬热輵摪ㄎ淖职l(fā)明以前的一些史實和傳說。
五、《山海經》主要內容的素材來源推測
(一)關于《山經》的來源。根據(jù)《山經》所反映的時代,地域及其成書時代,任乃強先生認為《山經》是采用了夏、商、周、秦、漢大約1500年中巫師、方士的記述;蒙文通先生認為《山經》以巴蜀荊楚為天下之中,且詳記岷江中上游,應是接納了巴蜀文化的楚國作品;譚其驤先生從歷史地理學角度,根據(jù)不同地區(qū)記述詳盡準確程度,肯定顧頡剛的《山經》作者為周秦漢人說,否定《山經》系楚人作品說”;常征先生則認為《山經》是“周官書”,等等,尚不成定論。
(二)關于《海經》的來源。何幼琦先生認為《海經》來自《禹本紀》的說法,應該有較多的認同。
(三)《山海經》寫作素材的來源,主要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1、最主要的素材應該是大禹治水時的記錄積累。因為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必須要走遍全國的山川與河流,要對山川的形勢、水情資料等進行大量的測量和規(guī)劃,調查記錄和整理水文地理材料,這是治水最基礎的工作和最基本的要求。大禹,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于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南部一帶),后隨父遷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被堯帝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很可能是現(xiàn)在的全國范圍內)發(fā)生了特大的洪水災害,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人們流離失所。堯派鯀去治理洪水。鯀花了九年的時間,也沒有把洪水治理好。鯀在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禹接替了父親的職務繼續(xù)治理洪水,他改變了父親的做法,帶領人們鑿開了山嶺,挖通了河道,經過十年的努力,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了,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yè)了。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每到一處,必須先去調查了解水情,了解當?shù)氐泥l(xiāng)情和風土人情,記錄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和神話傳說。所謂的神話傳說有時候也就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只不過是被人們傳說的時間太久了,越傳越神,基本的事實情節(jié)有時候被傳得面目全非,特別是在當時沒有文字記載的條件下,事情的基本事實就更加容易走樣。把這些東西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了下來的時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許多撲朔迷離和荒誕怪異的事物,這應該是當時情況的一個寫照。所以說,大禹治水時應該為《山海經》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和最主要的素材。
2、來源于巫傳。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山海經》稱作“古之巫書”。魯迅的論斷也有一定的道理。《山海經》應該是古代巫書的一個反映,有許多事件和傳說是經過一代一代的巫師把所見所聞通過口耳相傳,積累而成的。很早以前,巫史不分,巫師是具有世襲性和專業(yè)性身份的一群人。他們是那個時代學識廣博的一群人,巫師主持山川神靈的祭祀典禮,接觸各種人物,相互交往頻繁,具有交流吸收各種文化知識的優(yōu)越條件,負有傳遞保留各種文化知識的責任。他們的社會地位較高,有的巫師直接充當氏族首領、部落酋長或者是他們的高級顧問。巫師為了讓人們能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師要盡量表現(xiàn)得見多識廣。于是,巫師努力積累文化知識,采掇奇聞異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識代代增加。而后世人把巫師們口耳相傳的知識加以整理記錄,也成為寫作《山海經》所依據(jù)的原始資料之一。
3、來源于氏族部落和國家的編著。劉向、劉歆父子奉漢成帝命而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說明了《山海經》的直接成因也是統(tǒng)治集團組織編纂的結果。許多國家氏族部落的統(tǒng)治集團總是會去組織一些全部落、全氏族乃至全國性的工作。例如《穆天子傳》記錄的穆天子征伐游覽、大禹治水、氏族部落間的戰(zhàn)爭等社會活動,都存在集中的寫作與記錄,久而久之,積累了大量的山水、地理、風俗、奇聞軼事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后人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成書,為《山海經》的編輯奠定了基礎。
六、《山海經》中許多怪異物種、神奇現(xiàn)象來源的思考 《山海經》中有許多怪異的現(xiàn)象和神奇物種的記載,有的根本就是現(xiàn)在常人所不可想象和不能理解的,分析其來源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崇拜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現(xiàn)象,巫師在社會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巫師的職能和作用逐漸被神化。巫師為了進一步提高其社會的地位,有時候可能要夸大事實,造成了許多傳說事實的變形和神化,擴大和歪曲了許多事實的本源。
(二)故事流傳的時間太久,口傳口誤,也造成了事實的擴大和歪曲。
(三)某一個氏族或者是民族,為了提高自己氏族或者民族的神圣性、神秘性,編造出氏族、民族的奇異來源、出自奇特的事件等,事實被美化、神化和擴大化,這也是神奇?zhèn)髡f的來源之一。
(四)某一個氏族部落的傳說或者是神話故事也成為《山海經》寫作的素材來源。
(五)古代的生物確實存在著多樣性。古代生物的種類要比現(xiàn)在多得多,在人類的捕殺和自然氣候劇烈變化的雙重作用下,古代的許多生物現(xiàn)在早已滅絕,當時的人們對已經滅絕的動物物種產生神化,演繹出了神奇的動物和事件,也是出現(xiàn)怪異記錄的原因之一?,F(xiàn)代的人類對遠古生物種類的認知度已經變的相當狹窄,也造成了對古代怪異自然現(xiàn)象的難以理解。
(六)古代的生物在劇烈的自然氣候的演變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基因變異和突變,出現(xiàn)奇胎、怪胎的現(xiàn)象增多。特別是在天地洪荒、地震、火山、雷電等許多強力的自然災害中,生物的基因既有可能發(fā)生變異,也可能出現(xiàn)新的生物種群,偶爾被古代人們看見,也成為《山海經》中奇異現(xiàn)象的來源。
七、《山海經》中部分描述與現(xiàn)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地區(qū)相關聯(lián)性的思考
《山海經》記述的地域范圍是廣大的,東到太平洋,南到南海,西到新疆,西北到西伯利亞,東北到黑龍江流域的肅慎國和朝鮮,如此大的地域,怎么可能不包括現(xiàn)在的赤峰地區(qū)呢?肯定古代的赤峰地區(qū)是包括在《山海經》論述之內的。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時間上的概念?,F(xiàn)在已知的赤峰市有人類活動的遺跡是舊石器時代,距今有1萬年以上,《山海經》中所記述事物最早的時間至少在距今
3、4千年或者以前,這樣,在時間上 寫作《山海經》時赤峰地區(qū)肯定有大量的人類生存,可以確定《山海經》中記述的地方肯定包括現(xiàn)在的赤峰地區(qū)在內。第二,從地理位置上分析。《山海經》中所記述地理位置,東北有肅慎國和朝鮮國,那么可以肯定的說,《山海經》記述的地方肯定包括古代的現(xiàn)赤峰地區(qū)。那么,古代的現(xiàn)赤峰地區(qū)在《山海經》中是怎樣描述的呢?請看《大荒北經》中的記載:“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有始州之國,有丹山。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卑自捊忉尀椋骸坝幸蛔柹健S钟幸蛔樕?,順水從這座山發(fā)源。有個始州國,國中有丹山。有一個大澤方圓有一千多里,這里是各種禽鳥棲息、繁衍、遷徙的出發(fā)地和歸宿地?!?關于《山海經》中描述的地理位置與古代赤峰地區(qū)的關聯(lián),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理解,以期得到一些啟發(fā)。
(一)關于《山海經》里記載的“陽山”,可能就是燕山山脈的七老圖山脈,由于七老圖山脈從燕山山脈中伸出,改變了原來燕山山脈的走向,由西南——東北走向而伸出基本上成為南——北走向的山脈,太陽出來后可以馬上照耀到七老圖山的東坡,所以當時的七老圖山脈可能被人們稱之為“陽山”。 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有陽山者”的來源。
(二)關于《山海經》里記錄的“順山”,可能就是大興安嶺山脈。由于大興安嶺山脈是沿著內蒙古高原的南坡,順著地勢的西高東低之勢,而略呈西南——東北的走向,所以大興安嶺可能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順山”。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有順山者”的來源。
(三)關于《山海經》里記載的“順水”,可能就是遠古的西拉沐淪河,西拉沐淪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淮南子·地形訓》中,西拉沐淪河被列為中國六大川之一,其文曰:“遼出砥石”?!端涀ⅰご筮|水》言:“遼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南流,入于?!?。千百年來,西拉沐淪河哺育了多少草原的兒女,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和史詩般的文化。按地質年代,在中國北方的大地上,先有的西拉沐淪河,后有的黃河。考古學泰斗蘇秉琦先生說過:如果把黃河比作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么西拉沐淪就是我們的祖母河。在華夏大地眾多的河流中,能夠被稱之為“祖母河”的,唯有西拉沐淪河。西拉沐淪河從內蒙古高原的東南邊緣發(fā)源,順著大興安嶺的方向,向東流淌,是順著大興安嶺的山脈在流淌,所以,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可能就是把西拉沐淪河叫做“順水”,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順水出焉”的來源。
(四)關于《山海經》中記述的“有大澤方千里”。七老圖山脈與大興安嶺山脈在現(xiàn)在赤峰市西北部的克什克騰旗境內對接,在兩座山脈的東邊出現(xiàn)了一個大型的扇形地帶,在這個扇形的地帶中,就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這個科爾沁沙地在遠古的時候是一個大海,直到5000年以前,這里仍然是一個煙波浩淼的大海,這個大海其面積應該不小于5萬平方千米。可能是從5000年前后開始,由于地殼被抬升和西拉沐淪河谷的地殼斷裂帶活動,科爾沁海的海水大量流出到渤海,這時候紅山文化地區(qū)的氣候變得越來越干燥,海水的面積逐漸縮小,這個大海逐漸變成為一個特別大的沼澤湖,這個沼澤在5000年以后逐漸干枯,使昔日的海底成為風沙滾滾的科爾沁沙地。這個大海在寫作《山海經》的時候,這里仍然是一片特別大的水面沼澤,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有大澤方千里”的來源。
(五)關于《山海經》中記載的“始州國”。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上窯古人類文化遺址,是人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時期,距今約1萬年。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的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約20多萬平方公里,時間距今
五、六千年左右,延續(xù)時間達兩千年之久。富河文化最先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北70公里的溝門村發(fā)現(xiàn),在烏爾吉林倫河的東岸,而且在烏爾吉沐倫河流域發(fā)現(xiàn)很多此類遺址,說明富河文化的氏族部落主要活動在烏爾吉沐淪河和西拉沐淪河一帶。在巴林左旗楊家營子遺址,發(fā)現(xiàn)富河文化堆積層疊壓在紅山文化的房址之上,說明紅山文化早于富河文化,這兩種文化的分布有先后的關系。這兩種文化在石器和陶器方面有許多接近之處,說明富河文化部分繼承了紅山文化。根據(jù)富河溝門遺址樺樹皮14C測定,年代距今4735±10年,年輪校正為5300±145年。接下來的還有小河沿文化等等。證明了現(xiàn)在的赤峰市地區(qū)在遠古的時候就有人類不間斷的繁衍生息,有氏族部落定居,有氏族部落國家,所以說,《山海經》中記載的“始州國”,應該是現(xiàn)赤峰市范圍內的一個古代的氏族部落國家。
(六)關于《山海經》中記載的“丹山”。現(xiàn)赤峰市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紅山,從字意上解釋,紅山即為“紅色的山峰”;紅山蒙古語叫“烏蘭哈達”,漢譯也是“紅色的山峰”。這座山峰在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南岸,山峰突兀,拔地而起,頭北尾南,巍峨迤邐有如蛟龍戲水。特別是從山的北面、西北和西面觀看山峰,山勢俊秀、陡峭錯落,熠熠生輝。由于山峰的巖石大多呈紫紅色,所以,你不論是從高處還是從低處、不論是從遠處還是從近處觀看山峰,山峰全是紅紅的顏色,特別是在清晨的陽光初照或者是在斜陽夕照的時分觀看山峰,山峰在晨光和夕陽的反射下,山色猶如萬道霞光,縱橫交錯,絢麗奪目,能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這就是赤峰市著名的紅山。中國北方歷史文化的搖籃——《紅山文化》就是以這座山名而命名?!渡胶=洝返摹侗贝蠡慕洝分杏涊d的“丹山”,可能是赤峰市的這座紅山。
在翁牛特旗境內也有一座很有名的“紅山”,這座紅山位于翁牛特旗的烏敦套海鎮(zhèn)境內,著名的紅山水庫就坐落在這座紅山旁,并且是以這座山而命名的“紅山水庫”。這里的庫區(qū),碧波蕩漾,山水輝映,風光秀美,景色宜人?!渡胶=洝分杏涊d的“丹山”,也有可能是翁牛特旗的這座紅山。在遼史中有赤山的記載。一般認為遼代的赤山,即現(xiàn)在的巴林左旗烏蘭壩諸山,屬于大興安嶺山脈之一段。《山海經》中記載的“丹山”,也有可能是巴林左旗的這座烏蘭壩。從中國北方的地理環(huán)境和山峰的顏色等方面來分析,《山海經》中所記載“有丹山”,即現(xiàn)在赤峰市的紅山、翁牛特旗的紅山和巴林左旗的烏蘭壩諸山。這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事實。至于《山海經》中所記載“丹山”,是一座丹山還是多座丹山?具體是那一座或者是那幾座丹山還難以定論。
(七)關于《山海經》中記載的“群鳥所解”。紅山文化是一個距今
五、六千年間,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chuàng)造的文化。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yè),還飼養(yǎng)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細石器工具發(fā)達,玉雕工藝水平較高,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龍、玉鳥、獸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紅山文化是與仰韶文化同時期存在的發(fā)達文明,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fā)展的制玉工藝。玉器制作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特別值得提醒的是,在紅山文化的玉器中,玉鳥圖像在整個中國東方和北方地區(qū)數(shù)量最多,體現(xiàn)了紅山文化時期的高度鳥文化。從一個側面也證明了,在紅山文化時期,當?shù)乜隙ㄓ写罅康镍B類生存、繁衍和生息。也證明了《山海經》古籍文獻中部分傳說史料的可靠性。鳥圖像所反映的不僅僅是美術學的審美、造型等問題,從體量上考慮更主要的是禮儀活動,隨后逐漸形成了帶有強烈宗教意識的獨立審美觀念,顯示了紅山文化獨特的鳥圖像的藝術風格③。證明古代的紅山文化存在著對鳥類的崇拜,鳥類曾經是紅山文化地區(qū)最神奇的和大量存在的動物之一。浩大的科爾沁海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生息條件,大量的鳥類在古代的紅山文化地區(qū)匯聚繁衍,從這里出發(fā)和又回到這里過著候鳥的生活。這可能就是《山海經》中的“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的來源。
具體到始州國國都的位置,有可能在古代的潢河之濱,即現(xiàn)在的西拉沐淪河(當時叫順水)以北,即“大澤”的北面,具體地點有待考證。
八、小結
綜上所述,古代的紅山文化地區(qū)可能包括《山海經》中“始州國”的地域范圍或者部分地域范圍;或者說“始州國”是紅山文化時期北部、或者是后紅山文化時期北部的一個氏族部落國家。從《山海經》中記敘的“始州國”情況分析,“始州國”的地域范圍應該以現(xiàn)在的大興安嶺至西拉沐淪河一帶為中心。由于“始州國”存在的時間與肅慎存在的時間曾經處于同一時期,肅慎存在時間已經
3、4千年以上,所以,“始州國”存在的時間也當在3000年以上。而現(xiàn)在赤峰市巴林左旗考古的“富河文化”是一個3000-3500年以前存在的人類文化遺址,而始州國至少也是在3000年以前存在的氏族部落國家,所以,設想始州國可能是現(xiàn)在“富河文化”地區(qū)的一個古國?確切與否不得而知。而且這個氏族部落國家后來是不是就是、或者是過渡成為史書中記載的“東胡”?只是提出設想,有待考證??傊渡胶=洝芬粫侵R的山、知識的海,它以廣博、豐富和奇特的內容,為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所嘆服?,F(xiàn)在已經成為廣大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對象,也是廣大讀者獲取古代文化、歷史、民俗等知識的寶庫。此書所記的山、水、國、民族、動物、植物、礦物、藥物等,除一部分是殊異的而外,大部分是常見的。無論其是殊異的還是常見的,都是上古歷史、地理、風俗和文化的一個側面反映。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風物、奇獸怪鳥、神仙魔鬼、奇珍異寶、自然礦物、神話傳說等,不可不讀《山海經》。
(初稿2010年9月8日,修改于2011年2月25日,又改于2011年5月21日)參考文獻:
① 何幼琦《〈海經〉新探》載《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 ② 周明初 校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山海經》2010年1月第一版
③《藝術探索》 2006年04期 李倍雷《紅山文化中玉鳥的圖像學意義與藝術風格》
(全文完)
第六篇:《山海經》讀后感
《山海經》讀后感
廣東省深州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第二小學精葵花文社 戴珍妮
《山海經》是一本記載了各種怪蟲異獸和各種神話傳說的中國古代地理書,書中的那些我聞所未聞的怪獸和草木,讓我非常著迷?!渡胶=浘矶何魃浇洝分杏幸欢芜@樣寫道:“又西百八十里,日泰器之山。觀水出焉,……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常行西海,游于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見則天下大穰?!币馑际牵簭溺娚酵饕话侔耸?,是泰器山。觀水從這里發(fā)源,水中有很多文鰩魚,長著魚的身子和鳥的翅膀,常常在西海和東海游走,在夜間飛行。它的叫聲像傳說中的一種鳥,一出現(xiàn)天下就會五谷豐登。
雖然《山海經》中的動物大都是現(xiàn)實中沒有的,只存在于神話傳說之中,但有一些記載在生活中還是真實存在的。如《山海經卷一:東山經》中的“……其狀如鶚,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日鸚鵡”,這不就是我們在寵物店經常看到的鸚鵡嗎!
這部博大精深、被稱作千古奇書的著作,其成書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公開流傳至今又經歷了兩千年。本書產生的時代并不在洪荒,因為它是文字成熟使用后的作品,文字數(shù)量多達3萬余字,而且用字簡潔準確,基本上都是陳述句,即有什么說什么。《山海經》自戰(zhàn)國至漢初成書至今,被公認為一部奇書。一是因為在3.1萬字的篇幅里,記載了約40個方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個歷史人物、400多種神怪異獸?!渡胶=洝芳乩碇尽⒎轿镏荆ǖV產、動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書,又保存了中華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話。二是因為它開中國有圖有文的敘事傳統(tǒng)的先河,它的奇源多姿,形象地反映在書中的插圖上。古之為書,有圖有文,圖文并舉是中國的古老傳統(tǒng)。一千五百多年前,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有“流觀山海圖”的詩句,晉郭璞曾作《山海經》圖贊,在給《山海經》作注時又有“圖亦作牛形”、“今圖作赤鳥”的文字,可知晉代的《山海經》尚有圖。而且,在《山海經》的經文中,一些表示方位、人物動作的記敘,明顯可以看出是對圖的說明。如《大荒東經》記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薄逗M馕鹘洝罚骸伴_明獸……東向立昆侖上”,等等??上н@些圖并沒有流傳下來。但《山海經》有圖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jù)圖為文(先有圖后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這便是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
這本書里還有許多關于古代祭天的風俗傳統(tǒng),很有意思。想了解中國古代風俗和文化的同學讀一讀這本書,一定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的。
指導老師 李夢恬
[編輯評析]
這是一篇寫得很不錯的讀后感。習作圍繞“千古奇書”《山海經》的“奇”展開,有對原著的內容介紹,更有自己的獨到感受。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習作對《山海經》一書的歷史的介紹,既擴展了本文的內容和表達,又使作者自己的閱讀層次得到了提升。只是,編輯記得,魯迅先生在他的著述中說到,他小時候看到的《山海經》也是有圖的,本文卻說“古圖佚失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應交待得更清楚些才好。
山海經讀后感
山海經讀后感200字
童話讀后感
童話讀后感大全
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