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臥虎藏龍800字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五篇)》,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臥虎藏龍800字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臥虎藏龍》觀后感
躍,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上天給滿足的一個愿望,就算是一個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到那時我也會毫不猶豫,縱身一躍,就算掉進(jìn)萬丈深淵,我也會毫發(fā)無損,因為我記得那句話:"心誠則靈"。這些使我回憶起一個美麗的傳說:云南麗江玉龍雪山山頂終年云霧繚繞,即使是在最晴朗的天氣,陽光也很難穿透云層,傳說每年秋分是日月交合同輝同映的日子,只有在特別偶然的時刻,才能看到有一米長的陽光照在山頂,那場面非常寧靜,非常壯美。而神靈會在那天賜予人間最完美的愛情陽光。如果有情侶可以沐浴到這短暫而可貴的陽光,就可以得到永久的愛情.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說,真正燦爛、終生難忘的愛情一閃即逝,正如這"一米陽光"般短暫!"一輩子無法成就的永恒,或許在某一點便凝成;一輩子無法擁有的燦爛,或許只在那一米之內(nèi)。站在情人躍,納西族的姑娘和小伙子面對面彈奏著口弦琴,他們彈奏著對這個世界最后的美好回憶,彈奏著對這個蒼茫世界的哀嘆,彈奏著心中最永恒的旋律。也許就在這一曲后,他們就會默契的從那山崖跳下,共同飛向另一個世界。那種世界也許就是短暫的永恒,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向往這種選擇的同時又在現(xiàn)實中默默掙扎。第二篇:《臥虎藏龍》觀后感
臥虎藏龍,使所有的古裝電影黯然失色。
看完就一句話概括: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成就了兩個人:李安,章子怡。
但這兩人卻是電影中想要表達(dá)的兩個意念,外圓內(nèi)方和鋒芒畢露。
電影里有很多襯托有很多對比,但卻沒有指出哪種更好,哪種更差。
比如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愛情對比的是玉嬌龍和羅小虎的愛情. 同為違背當(dāng)時情理的愛情,但前者選擇了尊崇,克制; 而后者卻選擇了逾越,放縱。又如,同為武當(dāng)派,對于青冥劍,李慕白選擇了放棄,而玉嬌龍選擇了霸占。~~~ 如果非要給這兩個人分個型,李慕白應(yīng)該屬于分析型,于是就想逃避了,玉嬌龍屬于表現(xiàn)型,于是就強(qiáng)力進(jìn)攻了。兩者是坐標(biāo)軸上的矛盾
俞秀蓮是我喜歡的角色,相比之下,玉嬌龍就太過隨性,凡事都太鋒芒畢露。
兩個人都有著婚約,俞秀蓮更懂得捍衛(wèi)自己的操守,縱使不愛的已逝,愛人長久相伴,但玉嬌龍根本對于家庭對于社會操守不管不顧,她的出逃不是為了羅小虎,卻是為了一個自己都不了解的概念--自由。俞秀蓮凡事謹(jǐn)慎,事事考慮大局,考慮他人立場,但玉嬌龍卻隨心所欲,事事以自己為出發(fā)點,對于自己的家庭都可不管不顧;俞秀蓮懂得放手,懂得退讓,懂得以退為進(jìn),懂得海納百川,玉嬌龍不懂,凡事必爭,一個梳子即認(rèn)為是自己的便可丟下一切而不顧,心機(jī)頗深,不懂以禮待人,才會惹來江湖是非。玉嬌龍只不過是個沒長大的孩子,一心想要稱霸卻不知該往何處走,當(dāng)超過自己的師傅時,心里卻怕生生的; 她就是那個揣而銳之的人,一心想要練到最好的武功,以最好的寶劍相伴,一切都想極盡所能;她一心想要尋求自由,追求自我,但對于江湖卻一無所知,也不知道該把自己放在哪一個位置
想到剛剛看完Oscar Wild筆下的salome,結(jié)合玉嬌龍,我只想說
欲火可以焚身,縱使是玉府的小姐,還是猶太的公主。
莎樂美說:the mystery of love is greater than the mystery of death, 之于玉嬌龍,自由的神秘比愛的神秘還要大些。
孰好孰壞?在兩人對決時便可看出。俞秀蓮拿得不是最好的刀,但卻可以見招拆招,縱使你斷了我的刀,我卻可以讓身邊一切為我所用。而玉嬌龍,當(dāng)寶劍的優(yōu)勢不那么明顯時,就只能靠自己的心機(jī)來保---但可能長保嗎?
那么這樣看來,章子怡卻是成就了玉嬌龍這樣一個角色,她的演技不差,那時也就是她的桀驁不馴(其實就是盲目任性)把這個人物剖析得淋漓盡致。
說來李安卻像極了李慕白--臥虎藏龍?就是進(jìn)軍奧斯卡,卻給人深入淺出,端莊但不浮華,雕琢卻不刻意的感覺??此撇唤?jīng)意,但以全盤盡在腳下。
看完電影卻又有了另一感觸。
不論你是玉嬌龍的放縱自由,還是李慕白抑或俞秀蓮的克己包容,結(jié)果都未必是你想象的那樣,但是對于這一切只能,也只有自己承擔(dān)。
第三篇:《臥虎藏龍》觀后感
剛開始看臥虎藏龍的時候,看得不是很懂,只是覺得很飄逸,而且當(dāng)時有對于它的各種謾罵。后來,第10放映室里總結(jié)十大武俠經(jīng)典,第一名就是臥虎藏龍。旁白是這樣評價這部電影的:這部電影里面展現(xiàn)了真實的江湖,所謂的江湖依靠的還是規(guī)矩。于是又萌生了對這部電影的興趣,離開電視機(jī)卻沒有機(jī)緣促使我再看這部電影。最近聽馬友友的大提琴曲,聽到臥虎藏龍的時候,一下子被其吸引,于是下了臥虎藏龍,看完了感覺自己是在看戲,而不是武俠。以前的很多武俠片江湖味太濃,這部影片的武俠味卻不是很濃,而通過武俠探討了文化和情感,當(dāng)然對于江湖,臥虎藏龍的理解我認(rèn)為還是很到位的。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這句話和影片中的江湖對照起來,就顯示了東方的智慧,欲求之遠(yuǎn),必以規(guī)矩。
影片一開始給了一個安徽宏村的鏡頭(太經(jīng)典了,搞得宏村的標(biāo)志就是這個角度的照片),然后拉近到雄遠(yuǎn)鏢局,只見李慕白(周潤發(fā)的大俠造型實在是太有氣場了)一身白衣牽著一匹馬,穩(wěn)穩(wěn)地走過來。接著就是俞秀蓮聽到李慕白來到的消息,臉上一愣,儼然一副“他怎會來”的表情。兩人見面,按照中國人的習(xí)慣照例寒暄一下,李慕白單刀直入,“我破了戒,提早出關(guān)”。
“為什么?道人說這次的閉關(guān)修煉對你非常重要。”俞秀蓮的這個回答非常有意思也非常重要。俞秀蓮是非常喜歡李慕白的,這在她和玉嬌龍的第一次對話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但是她也沒有逾越那一紙婚約和孟思昭。因為在她看來,“一個女人應(yīng)該服從的道德和禮教并不少于你們”。在她那里,規(guī)矩是要比真實的內(nèi)心大的。所以,她不允許自己和“李慕白”長相廝守,我所說的這個“李慕白”是江湖的大俠,是應(yīng)該要得道的名字。但是呢,她內(nèi)心里面還有一個李慕白,這個李慕白是她可以真真實實喜歡的人,是和她一起經(jīng)歷很多事情的李慕白。這個在最后面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來,下文會講到。對話時,她時刻提醒著自己這個“李慕白”是要得道的。
可惜,李慕白沒有得道,因為他“沒有得道的喜悅”,相反的,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huán)繞,這悲哀超過了他能承受的極限。從他之前描述的境界來看,似乎是進(jìn)入了一個得道的境地,但是越是這種境界心魔(心里放不下的事)也就越厲害。當(dāng)他身上的痛苦超過他的極限的時候,他終于知道他得不了道了,于是他對俞秀蓮說:有些事,我需要想想。這句話的隱含意思是我可能不得道了,我要愛你。
再看俞秀蓮的反應(yīng),很明顯,她知道李慕白說的是什么事情,但是她不敢想。當(dāng)李慕白說要送劍的時候,秀蓮說道:你不是個濫殺無辜的人,所以你才配用這把劍。這句話也很值得玩味。這個所以絕對不是前面那個理由,而是隱藏著的江湖的規(guī)矩,任何人都不能隨著自己的性子逞勇斗狠。由此可見,秀蓮的約束是很強(qiáng)大的。當(dāng)李慕白說他要離開的時候,她并沒有領(lǐng)會李慕白決定愛她的意圖,她認(rèn)為離開的那個人是當(dāng)著大俠的“李慕白”,所以她問“之后呢”,之后的那個人也是當(dāng)著大俠的“李慕白”?!澳銇恚揖偷饶恪保鹊倪@個人依然是當(dāng)著大俠的“李慕白”,而不是她可以愛的李慕白。
“也許吧”,這個回答太中國化了。意思是如果我北京,就表明我要愛你,如果我不,我還是繼續(xù)修道,絕了我們的緣分。顯然,從談話的內(nèi)容來看,前者的意思更加強(qiáng)烈??上?,俞秀蓮并沒有領(lǐng)會到李慕白的意思。在如此強(qiáng)的約束下面,正是因為她對李慕白的愛太深了,所以她才要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這個李慕白是大俠”,不能有任何其它想法。這也暗示了影片的一個悲劇性結(jié)局。
這點貝勒爺?shù)故强吹煤芮宄?,“李慕白哦突然交出了青冥劍,又退出了江湖,莫非他向你暗示些什么”,“只是你們太小心翼翼,總是不敢向?qū)Ψ匠姓J(rèn)這份感情,白白的浪費多年的光陰”,這個浪費跟李慕白死前的“我已經(jīng)浪費了一生”呼應(yīng)。這個說的很清楚,但是越是清楚,就越是表明俞秀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接著,第三者出現(xiàn)了。玉嬌龍在書房等著青冥劍。玉嬌龍跟俞秀蓮相反,叛逆,視規(guī)矩為無物,她腦海里的江湖是個自由自在的地方,想怎樣就怎樣,只要武功夠高。不過,俞秀蓮對她的評價還是很正確的,“說你不懂事吧,還懂點事“。事是規(guī)矩的意思,從后面的情節(jié)也可以看出來,玉嬌龍聽說死的是命官的時候,夜里還了青冥劍。她開始的時候并沒有逃婚,還是接受別人的安排,只是后來小虎的出現(xiàn)才刺激了她,讓她決定闖蕩江湖過她認(rèn)為的快意人生。
玉嬌龍來偷劍了,這時俞秀蓮的功夫是強(qiáng)過玉嬌龍的,卻因為小虎的暗中幫助,玉嬌龍偷走了劍。俞秀蓮懷疑是玉嬌龍偷的,于是來看玉嬌龍,跟她講了自己的故事,告訴她規(guī)矩是很重要的`。李慕白來了,俞秀蓮以為他是為了寶劍失竊的事情專程來北京的,但是李慕白說他不是為這而來,“我以為我們已經(jīng)講好了嘛”,意思是我來北京我們就在一起。俞秀蓮聽到這句話,一臉的疑惑,講好什么了?這時得總管來了,這也給了李慕白一個借口離開,他也并沒有勇氣明確的表達(dá),而是選擇讓俞秀蓮好好的想想。
李慕白本來可以殺掉碧眼狐貍,卻因為玉嬌龍拿著青冥劍而沒有成功。這場打斗中,李慕白看上了玉嬌龍的天分,而碧眼狐貍看到自己教的徒兒劍法居然這么高,心生怨恨,這可以從她那惡毒的眼神中看出來。
在玉嬌龍來還劍的那晚,李慕白這樣說道:李慕白就是虛名,宗派是虛名,劍法也是虛名,青冥劍也是虛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但是,“別到了廟里就說和尚的話”,李慕白如是果真如自己說得那樣,也不會不敢明確表達(dá)自己的愛意了。當(dāng)李慕白說要收玉嬌龍為徒的時候,玉嬌龍說的話是因為碧眼狐貍和江南鶴的關(guān)系,不像是李慕白對玉嬌龍的情欲。
李慕白練劍與俞秀蓮的一段話,更加顯示了俞秀蓮的約束之大,也足見李慕白對收徒的決心。最后的一句話是我看了好幾遍之后才看懂為什么李慕白的語氣這么溫柔。俞秀蓮說道我也想過平靜的日子,真不知道該怎么幫你。李慕白以為俞秀蓮明白他之前的意思了,上前一步,用充滿愛意的眼神說道,耐心點吧,秀蓮。這個其實很明顯了,俞秀蓮的反應(yīng)是眉頭微微一皺,她懂了李慕白的意思,等殺了碧眼狐貍,我們就在一起。不過從鏡頭中可以看出,俞秀蓮內(nèi)心的約束還是有反抗的。
當(dāng)玉嬌龍出走的消息傳來,可以看到李慕白的臉上閃過一絲喜悅,自己收徒的機(jī)會來了,他已經(jīng)把玉嬌龍當(dāng)成了囊中物。接著,又到了一個晦澀難懂的兩人場景。
李慕白故意抓住俞秀蓮端茶的手,然后又放回??梢詮溺R頭中看到俞秀蓮的反應(yīng),當(dāng)李慕白抓她手的時候她是喜悅的甚至期待著李慕白做些什么,但是當(dāng)李慕白把手放回之后,她的眼睛向下望了一下,然后有一個無奈的微笑。接著,李慕白又拉起俞秀蓮的手,貼著自己的臉。俞秀蓮又回到了剛才喜悅并期待的眼神。李慕白開始說的話讓俞秀蓮以為是要表白,所以俞秀蓮說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虛幻的。但是,當(dāng)李慕白說江湖、人心里臥虎藏龍的時候,俞秀蓮迷惑了,不知道他說的什么意思?!拔艺\心誠意的把青冥劍交出來,卻帶給我們更多的煩惱”,這明顯是對著俞秀蓮說的,而不是所謂的詭異地對著玉嬌龍說的。接著,俞秀蓮說,壓抑只會讓感情更強(qiáng)烈。我覺得是對李慕白人心里臥虎藏龍(藏著感情)觀點的同意。當(dāng)李慕白說道我想和你在一起時,俞秀蓮的嘴角是有向上揚的,但是李慕白說我反而能感覺到一種平靜的時候,俞秀蓮的眼神卻是透著失望,她認(rèn)為這個在一起就是這樣坐著啊。這也足見她對李慕白的愛之深,對自己的約束之大。這樣強(qiáng)度的表達(dá),顯然還不能讓俞秀蓮滿意。
在俞秀蓮和玉嬌龍的打斗中,俞秀蓮下不了手,被玉嬌龍傷了。李慕白趕到,很生氣,但是在竹林打斗中,李慕白并沒有下狠招,還是要收徒。下到石頭上,玉嬌龍對李慕白說你為什么非要纏著我,李慕白表明收徒。玉嬌龍把劍駕到李慕白脖子上,卻沒下手,動心了。李慕白知道拜師的時機(jī)到了,但是在玉嬌龍說出做夢之后,非常生氣,把劍丟了下。
“你要劍還是要我”,配合動作說明在玉嬌龍潛意識里面認(rèn)為李慕白收徒的目的不純。一個跟自己師娘有仇的人不管怎樣都要收自己為徒,在向往自由的玉嬌龍看來肯定是藏著某種欲望的。而李慕白也終因為救玉嬌龍中了毒針,俞秀蓮說了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臺詞,你不能死,李慕白不能死。前面的“你”是她愛的李慕白,而后面的“李慕白”是大俠的名稱。死亡讓她內(nèi)心的愛來到了臺前。在玉嬌龍因為愧疚配解藥之后,俞秀蓮腦海中的大俠“李慕白”又回來了,所以她希望眼前的人能用最后一口氣得道,而不要浪費在自己身上。不過,李慕白要用這口氣表白了,“我已經(jīng)浪費了這一生,我要用這口氣對你說,我一直深愛著你”。俞秀蓮的愛也出來了,兩個人吻在一起,秀蓮悔恨的眼淚一顆一顆的留下來?!拔覍幵赣问幵谀闵磉?,做七天的野鬼,跟隨你,就算落進(jìn)最黑暗的地方,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yuǎn)的孤魂?!毙闵徳俳?jīng)歷這死亡之別后,對玉嬌龍講了自己的內(nèi)心:要真誠的對待自己。于是,玉嬌龍為了贖罪縱身一跳。
而有人說李慕白對于玉嬌龍有情欲,我卻不是很贊同,因為真的看不出來。這部影片把東方文化的含蓄拍得極致,情之至,在這種約束的含蓄下面,越加加深了這種約束,只有死亡的力量才讓這愛顯得如此偉大,卻又讓旁觀者感到惋惜。而玉嬌龍那種叛逆的自由,顯然也不合乎江湖規(guī)矩。不過正是這種叛逆,才使得兩個人真心相對。當(dāng)我們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能否勇敢的表達(dá)?
第四篇:《臥虎藏龍》觀后感
好片子就是看完之后很high, 但是High點卻各有各的不同。
關(guān)于影片的主旨,李安不說,反而留下了空間給每個人自由闡釋??赐甑谌?,斗膽說下自己的想法。
還是從李安最擅長的中西方文化差異下手,片里清晰地勾畫了中國特有的幾種倫理道德:寡婦守貞,女大當(dāng)嫁,朋友妻不可欺。透過這幾點就可以感受到社會倫理道德像一張大網(wǎng),處處約束規(guī)范人們的生活。李慕白和俞秀蓮算是規(guī)則的最佳踐行者,年輕的小虎和小龍還處在價值觀塑造期,沒有規(guī)矩的概念,更不懂得旁人為何要守規(guī)矩,行為時好時壞,亦正亦邪,而碧眼狐貍是規(guī)則的破壞者,信仰毫無約束的自由。
臥虎藏龍,每個人心中都有對自由的向往,都渴望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心。但守規(guī)矩時間太長,踏出自由的一步變得艱難。李慕白堅守多年,得道不成,才敢懷疑規(guī)則。提前出關(guān)下山找秀蓮,卻還是不敢開口,直到后來見到充滿靈性的玉嬌龍,她身上的叛逆不羈似乎推動了李的表白示愛。
玉嬌龍在極其矛盾的環(huán)境中長大,一邊是父母灌輸?shù)恼y(tǒng)倫理,一邊還有個師傅教她“走江湖”遇到不服氣的便打“”連爹媽也得殺“。她心中不相信爹媽那一套,對師傅那一套也是半信半疑。當(dāng)俞秀蓮出現(xiàn)的時候,她以為自己找到了準(zhǔn)繩,一個贏得社會認(rèn)可的自由自在的俠客??僧?dāng)她在江湖漂泊,找俞尋求幫助的時候,俞卻勸她回家,或者是上武當(dāng)山找小虎,她一聯(lián)想到李慕白還想收她為武當(dāng)?shù)茏樱?dāng)下就喊出來”原來你們一起下套害我“,她便看清了這所謂的江湖人士不僅在踐行著社會規(guī)則,更在維護(hù)締造規(guī)則。玉嬌龍亦正亦邪,行為難以捉摸,一會喊人家姐姐,一會又打得死活來。但是當(dāng)李慕白死的時候,她堅定地要求配解藥救他,也許這時候她才第一次明白”知恩圖報“的感受,也許這是她建立起來的第一個規(guī)則。
俞秀蓮很會為人處世,堪稱是規(guī)則的完美踐行者,連李慕白都要贊她”你這件事處理得很好,劍找回來了,各方的顏面也都保全得很好“,她在片中不止一次地展現(xiàn)了卓越的辦事能力,這樣一個女強(qiáng)人在李慕白死后,告訴玉嬌龍的人生哲理卻是”要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內(nèi)心“。
世俗的眼光看,李慕白和俞秀蓮無疑是成功的,江湖上聲望高,官場上有人脈,自家生意照顧得井井有條。但規(guī)則有時候很殘酷,因為要贏游戲就要放棄很多,犧牲很多。
每個人心中都臥虎藏龍,逃離到一個世外桃源過無所求無所忌的生活當(dāng)然不可能,但至少可以選擇真心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在無邊無盡的規(guī)則大網(wǎng)下?lián)我黄约旱男√炜铡?/p>
第五篇:《臥虎藏龍》觀后感
16年前的電影,今天才斷斷續(xù)續(xù)看了一遍。在這之前已看過《臥虎藏龍2》。也已看過幾篇關(guān)于《臥虎藏龍》的影評。
很久沒有寫過電影的觀后感,上大學(xué)后很少寫東西,感覺自己對于自己的情感、別人的情感的感受都沒有高中那么細(xì)膩??傆X得腦子里空蕩蕩的?,F(xiàn)在,嘗試著寫下一點觀后感,寫下一點影評。
喜歡這部電影的意境、味道。竹林、雨天,干凈的對白,利索、整潔的招式。這樣的電影,只適合一個人慢慢品味,不需要共賞的交談。
印象最深的,是竹林那場戲。不過不是關(guān)于輕功。翠竹白衣,詩人與佳人的對白,只有動作與眼神。這是一場兩人曖昧的戲,佳人從天而降,君子背地而望,那一瞬,我感受到了兩人心意的相通、彼此的心動。竹稍,李慕白浪子氣質(zhì)中的壞顯漏無疑,他期望的就是玉嬌龍的嬌怒但卻無可奈何。這段戲里充滿了挑逗趣味,但是背景里全是孤獨的氣氛,這種渲染把那些欲遮還羞的挑逗藏的更深了。或許,是兩人長久的寂寞,才在此時能夠產(chǎn)生一剎但又讓人回味無窮的心動。
玉俞對決的那場戲,音樂甚是精彩。密密麻麻的鼓點,讓人的腎上腺素直線上升。玉的傲、怒、自信、目中無人、無情無義,俞的母性、厚重、多樣、無奈、但又必須給少不經(jīng)事的玉一些教訓(xùn)。少了這首火藥味很足的音樂,這場打斗不知要失分多少。干凈利落的招式,干凈的破碎,不拖沓。最愛這種干凈利索又充滿文人意境的對決。《一代宗師》有這種味道,《葉問》系列也有一些,前段時間《師父》中的招式,簡直拖沓、丑陋,讓人都懶得笑話。
竹林那場戲中一半的輕功,如果能更干凈利落一些,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慕白,浪子,宗師。這些標(biāo)簽都無法讓他喜歡上落地的生活――與俞秀蓮柴米油鹽的生活。浪子之所以稱為浪子,是因為他們的愛,都只是在意識層面,他們從不會把自己置身到現(xiàn)實、重復(fù)的生活中去,因為那是對他們最大的煎熬。浪子都是逃避者,又或許,他們只是有他們自己選擇的活法。只有在意識層面,他們才能隨意暢游,不受束縛。打坐、得道,都是意識的交談。
李與俞戳不破的窗戶紙,與其如兩人都所說的對禮教的遵從,在我看來,更真實的層面,是兩人對人生活法理解上的巨大差異。一個游離在意識里,一個留足在塵世間,一個虛,一個實。但兩人又如何彼此深愛?也許正是因為兩人存在的巨大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彼此的尊敬與羨慕。
李與玉,就像一次在異國讓人難忘的邂逅。充滿了情與欲。李慕白是個苦修的人,但他畢竟還是一個有欲望的男人。只要有欲望,哪怕克制得再多,行為也會受影響。玉嬌龍雨中胴體的若隱若現(xiàn),李慕白的克制占了八分,那一抱,就將兩分的欲望暴露無遺。
章子怡的演技,沒得說。玉嬌龍這個人的性格、脾氣、喜好都在她的眼睛和表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