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永遠的錢學森觀后感800》,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永遠的錢學森觀后感800》。
第一篇:錢學森觀后感
“我的事業(yè)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
觀《錢學森》有感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郁達夫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8歲。對于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我們對他該懷有多大的敬意呢!
舊中國的人們飽受奴役,外國強盜們紛紛入境,槍殺掠奪,無惡不作;可在新中國建立之初,一窮二白,依然隨時面臨被外國侵略的危險,說白了就是提心吊膽過日子,在其他民族面前抬不起頭來。而錢學森生活于當時的中國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外國人的質疑與嘲笑,即使在取得種種學術成果之后,依然不太受到外人的歡迎。為了爭氣,證明中國人不必外國人差,錢學森留美期間非常刻苦努力,各門功課全是異常拔尖,這對于當時的美國學生來說只能是驚奇。錢學森出國時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學會,然后帶回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點情懷就是非常高尚,當時絕大多數(shù)人出國留學也都是抱著這種想法,后來很多人歸國后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錢學森為新中國的導彈航天事業(yè)做出的貢獻異常巨大,在美國遭軟禁的五年時間內寫成了《工程控制學》著作,這大大證明了錢學森的科學實力。作為科學家的他,為人很低調,不貪圖功名利祿,國家哪有需要就往哪兒去,而且是盡心盡力,使學有所用,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中國人。
錢學森知識淵博,藝術文學方面也有天賦,這不由得讓我聯(lián)想起愛因斯坦的音樂才能。都說科學與藝術是相通的,因為藝術擴展了人們的想象,這對于一個想成為杰出的科學家而言尤為重要。就像是學習一個領域也吸收了另一個領域中的靈性,使得一下子暴露的缺點少了,變得更強大起來。
錢學森為人嚴肅,不愛開玩笑,也許這也就是性格決定命運的一個例子吧??墒遣还苁鞘裁葱愿竦娜耍紩幸环葸m合他的崗位,關鍵的是他必須在這個崗位上盡全力做好,才能得到人們的欣賞。錢學森能夠作為一個科學家本身就很了不起,而在科學家中還能成為佼佼者,更是令人崇敬,也許是他確實有這方面的天賦,可我想更多的是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學習思考,他的大學很多時間是在圖書館度過,35歲結婚后,依然吃完晚飯便學習到深夜,永不停歇。這種刻苦努力的學習積累,也深深感染了我。
錢學森外表嚴肅平靜,性格內向,內心卻是洋溢著滾滾的愛國激情,最終用自己的能力讓
祖國更強大,改變了中國國防落后的面貌。
經過老一輩的人辛辛苦苦耕耘,得到了中國現(xiàn)在的和平,自從我們國家擁有了世界頂尖的核武器,外國人就不敢輕易侵略我們,在此我也不會忘記老一輩許多的默默無聞的貢獻者,錢學森就是這些人的象征!
第二篇:電影錢學森觀后感
以前對錢學森先生的了解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為祖國兩彈一星建設有著杰出的貢獻,看完電影《錢學森》之后,我對這位偉人有了更深的了解,那種發(fā)自肺腑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錢學森先生早年在美國時,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且美國用非常優(yōu)越的條件想要留下他,但他堅持回國,在外人眼里,就像“一位科學家回到了農耕社會”,甚至有位教授開他的玩笑,問他是否是回去種蘋果,但在錢學森卻說:“我愿意回國種蘋果,如果這是一種愛國的方式。”當然,錢學森的回國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為了避免這個到哪里都如頂五師的人回到祖國,美國將錢學森軟禁起來長達五年,五年失去自由并沒有讓他忘記當初的信念與決心,這個法師報效祖國的人終于可以在忍耐之后回到自己的祖國,開拓航天事業(yè)。從他身上,我看到的不僅是學識淵博,還有那顆赤子之心,正如電影中的那句臺詞,“我發(fā)誓要用我的學識來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敝R改變命運,錢學森要用自己的知識改變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因為他熱愛自己的祖國,他把科學使命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
錢老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不僅只是他的學識淵博和赤子之心,還有他治學的嚴謹,做學問就要腳踏實地。錢學森在研制導彈時,有一次發(fā)射出了問題,當時參與研制的人員都很驚慌,措手不及,但錢學森并沒有嚴厲的指責犯錯誤的人,而是告誡大家說:“要把問題消滅在地面上,導彈絕對不能帶著問題上天?!弊詈?,導彈毫無疑問地上天了。錢學森無愧于中國“兩彈一星元勛”的稱號,他用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他用行動告訴我們,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要大膽假設,更要小心論證。這種精神,不論是在科學研究中,還是在我們平日的學習里,都非常值得推崇,腳踏實地地學習,把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一個一個的消滅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在錢學森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老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3周年之際,向偉大的錢學森先生致敬,向所有獻身科學事業(yè)的人致敬!
第三篇:電影錢學森觀后感
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令全中國驕傲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個令我們一輩子難忘的名字!
錢學森是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學生,他寫出了一本堪稱經典的《工程控制論》,他的老師稱錢學森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他。這本《工程控制論》迄今為止,依然享有盛名。不僅如此,錢學森還成就了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和導彈事業(yè),被光榮地稱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相反,經歷過許多磨難,其間,他曾被美國政府軟禁過五年,五年啊,多少個春秋?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分分秒秒?在這五年里,錢學森不但沒有向美國政府投降,相反,在他的心里,始終只有一句說:我要回祖國去!當時美國政府授予錢學森終身教授的稱號,還聲稱只要他留下,無論什么都可以滿足他,這是一個多么大的糖衣炮彈啊!但是錢學森毫不動搖。最后,在多方努力下,錢學森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錢學森的事跡讓我十分感動,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回到自己祖國的懷抱,一個人愛國竟到了如此地步。他回國以后,為我國的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一枚原子彈研制成功,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勝利升空……他還拒絕采訪,拒絕寫傳記,心中掛念的是祖國的科技以及祖國人民的水平。在他的身上,我終于明白什么是“以國為重”!
錢學森爺爺雖然去世了,但我一定要向錢學森爺爺學習,繼承并發(fā)揚他的愛國精神!“錢學森”,這個名字我一輩子銘記在心,因為長大后,我也要像錢學森爺爺一樣,成為祖國的棟梁,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