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朗讀者觀后感350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朗讀者觀后感350字》。
第一篇:朗讀者觀后感
一檔名為《朗讀者》的節(jié)目火了,引起的絡熱議也多了,作為一名熱心觀眾,我想在這里談談我對這檔節(jié)目的一些看法。
我是緊張備考的高三學生,偶爾能借著“積累作文素材”的幌子讓自己的心靈放飛一下,而《朗讀者》就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我喜愛節(jié)目中一個又一個讓人潸然淚下又讓人莞爾一笑的小訪談,樂于傾聽沾滿塵世煙火的記憶里毫發(fā)畢現(xiàn)的真實經(jīng)歷,熱衷于用雙眼去窺探人性中鮮為人知的光輝。
有人說這檔節(jié)目中朗讀者的故事的吸引力蓋過了朗讀者本身所朗讀的內(nèi)容,造成了文學的忽略和貧瘠。但是我想說,不可否認的是,故事的確引人入勝,部分朗讀者的朗讀水準也確實不孚眾望,但至少像我這樣的欣賞者并沒有忽略朗讀者所朗讀的文學本身。相反,我覺得正是這種具有“普遍性”的小故事,才引起了觀眾內(nèi)心的普遍共鳴。更何況,這些小故事能賦予觀眾“拋磚引玉”的感覺,能激活觀眾更多更深層的精神需求。
“最好的電影不是你說了一個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觀眾心里激起了什么。你不要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沒有人在看你,他們是在看自己。”導演李安說得好,我們在藝術中能更好地“看自己”。
智能手機正在把這個時代變得膨脹起來。當太多人都在膨脹的時候,有多少人能沉潛自己,真正地去讀一本書,去感受生活在文字里鮮活的角色,體驗其中描繪的時代色彩?《朗讀者》只是變換一種形式,通過個人故事里裹挾著的情感讓聽眾去領悟文學作品里潛藏著的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由這些真實故事所引發(fā)的我們的思考也升華了這檔節(jié)目的核心價值。它喚醒人們內(nèi)心沉睡的柔軟,呼喚腦海中歷歷在目的我們所經(jīng)歷過的場景。
董卿說,“主題詞選擇的標準,首先是它的情感張力。我希望所有的觀眾,在聽到這個主題詞的時候,都會有很豐富的生命聯(lián)想。”在每期節(jié)目最開始的部分,董卿都會在談論主題的選擇的同時也常常會引用很多文學作品來闡述這期節(jié)目主題詞的內(nèi)涵以及選擇它的原因。而在闡釋的過程中,為了使觀眾能夠?qū)χ黝}詞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她往往會引用許多文學作品以及一些作家、詩人所說過的話。這些話語也往往會給我們提供一種想要去閱讀這部作品的“沖動”,從而形成一種全民閱讀的氛圍,只是這大概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需要在時間的沉淀中顯其光華。
像是一劑強心針的注射,盡管每期節(jié)目的主題詞都平淡無奇,恰如走馬燈的生活里一抹浮光掠影,但是當我們真正再次聽到并思考這些詞時,我們又仿佛領略其深刻的底蘊了。陪伴、遇見、勇氣、禮物等等等等,正是這些瑣碎的事物構成了生活的總和,給予我們繼續(xù)向前的力量。
“人總是需要一些精神慰藉和理想指引的,并借此跳脫柴米油鹽的生活庸常,凝望世俗之上的價值期許?!薄独首x者》這檔節(jié)目正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又能豐富自己內(nèi)在的精神平臺。
希望《朗讀者》的觀眾們可以對節(jié)目中的朗讀者多一些理解,畢竟他們也只是蕓蕓眾生里的普通人,并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很細致又飽含深情的朗讀。我們的目光不該囿于這些無足輕重的形式,朗讀本身只是表達的一種手段,我們應更多關注和尊重的是千姿百態(tài)的故事和燦若新生的文學。
第二篇:朗讀者觀后感
朗讀者麥家,著名作家,他曾經(jīng)獲得過茅盾文學獎。他是繼魯迅、錢鐘書、張愛玲之后唯一入選英國企鵝經(jīng)典文庫的中國當代作家。
他說,他曾經(jīng)和父親十七年沒有說過一句話?,F(xiàn)在,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壞基因,三年都將房門緊閉,不與父母溝通。他覺得這是他的罪過,也是對他的懲罰。他說,他是一個小心翼翼的父親。
后來,兒子要去美國留學,他在行李箱里給兒子塞了一封信:“要保護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勞逸結(jié)合,更要遠離一切形式的沖突……讀書就是回家。”他說他不想兒子。但是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愛。他的兒子在大洋彼岸看了這封信以后,僅僅給他回了一個兩行淚的表情圖,為此,他卻感動得淚流滿面。
麥家朗讀的是自己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至信兒子》,送給天下所有像兒子一樣的年輕人。
看到這里,我想到我的父親,他永遠那么慈祥,那樣慈愛我們兄弟姐妹。父親在世時,沒有說過我一句重話,沒有在我面前舉過一次巴掌。
嗚嗚,父愛如山!
第三篇:《朗讀者》觀后感400字
從第一期的“遇見”開始,《朗讀者》十一期節(jié)目十一個關鍵詞,每次都能引發(fā)無數(shù)觀眾的共鳴。本周,這一季的最后一個主題詞又是一個一聽就能讓人泛起無盡感慨和回憶的詞――青春。
節(jié)目中,17歲的內(nèi)地人氣青春勵志組合TFBOYS成員王源將以自身經(jīng)歷為觀眾講述一個不一樣的.偶像青春。作為無數(shù)青少年的偶像,也是第一位登上聯(lián)合國世界舞臺的中國少年偶像,王源在大眾的眼中無疑是光芒萬丈享受著無盡粉絲追捧的。然而12歲就已少年成名,在其他人想著看什么動畫玩什么游戲的時候就必須承擔繁重的藝能訓練、工作,同時還要平衡自己的課業(yè)。王源看似令人羨慕的偶像青春其實完全不像大眾想象中那么輕松。節(jié)目中,王源坦言自己的成名作《青春修煉手冊》原名其實叫《正太修煉手冊》,而且唱的時候完全不懂歌詞的意思,“因為當時還是小孩,才12歲,就當作兒歌來唱?!?/p>
如今,17歲的王源已經(jīng)學會處理學習與工作、個人生活與公眾形象等很多問題。但在剛剛出道時,還是孩子的他在網(wǎng)絡上被不少人攻擊,面對難以理解的委屈,為了發(fā)泄只能關起門來對著空氣“回罵”。
第四篇:《朗讀者》觀后感400字
在《朗讀者》中,每一段朗讀背后都伴隨著一位朗讀者的人生經(jīng)歷與故事,這種交相呼應的設置總能為朗讀加分不少。本期節(jié)目中,“歲月女神”張艾嘉現(xiàn)身為大家朗讀了一段卡倫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贏得了不少贊許。
與《走出非洲》中充滿故事的女主角一樣,張艾嘉的人生經(jīng)歷也稱得上豐富至極。節(jié)目中,當被問及與曾經(jīng)所愛之人的分別時,張艾嘉直言:“很多東西是注定的,有些人只能陪你走這么多,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分?!倍湎壬f過的`一句“我們倆千萬不要黏在一起”也備受張艾嘉的推崇,她說:“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一個人來一個人去,必須要懂得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不應該把幸福都依賴在對方身上?!?/p>
這些充滿人生感悟的話語引發(fā)了不少網(wǎng)友的共鳴,有網(wǎng)友感嘆:“太愛這段了,如果年輕的時候能聽到這些話多好,不過人生始終是要自己經(jīng)歷,現(xiàn)在懂也不算晚?!?/p>
第五篇:朗讀者觀后感
在最近一期的《朗讀者》節(jié)目中,江一燕朗讀了《晶瑩的淚珠》,感人至深!
2006年,因為拍一部文藝片,江一燕來到了特別貧困的廣西山區(qū)。雖有思想準備,但當她到達實地后,還是傻眼了。每天爬山拍戲,大巴車開在懸崖一樣的山路上。也正是這次經(jīng)歷,讓她整個人突然被打開了,在這里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能量,“他們就像石頭縫里的小草一樣,一出生就要自己學會努力地去尋找陽光,而不是別人給予他”。
在大山里,她不施粉黛、素衣素顏,和留守的孩子們一起上課、游戲、洗漱、抱著吉他歌唱。
她曾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有潔癖??僧斔蜕絽^(qū)的孩子們在一起時,卻仿佛忘了一切,細心體貼地照顧著他們的日常生活。
五年彈指一瞬,轉(zhuǎn)眼間已是20xx年。江一燕在這五年間也確是在涵養(yǎng)才情。
除了做演員,她還有許多不同身份:拍照拿過《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獎,做公益支教入選過《感動中國》候選人,此外,她還寫書、拍電影,生活豐富多彩得令人羨慕。
關于攝影,她曾如此說:“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拍拍;一群人被撼動的時候,拍拍。也曾問過自己,為什么如此喜歡攝影?細想,時光易逝,來去無形,又或許,時光凝靜,流逝的是世界和我們。按下快門的瞬間,一切被定格在時光里,不再有熄滅的從前,不再有缺席的未來,于每一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相遇,即成永恒?!?/p>
20xx年11月,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qū)頒獎典禮上,唯一一個屬于女攝影師的獎項,被江一燕捧走了。
獲獎后,江一燕向曾經(jīng)師從的知名攝影家董建成致謝:
“我的老師董建成,很多年都在拍攝老橋和古建筑,他說隨著城市的變遷它們隨時可能消失,很可惜。他告訴我按下快門的時候要有心,真心。雖然后來我改行了,但老師的話影響我藝術創(chuàng)作的各個領域。我會把今天這個獎杯給我的老師。謝謝他教我攝影和教會我愛這個世界!”
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美麗的心靈才能看到美麗的世界。她的作品有著深刻的人文精神,悲憫而驚艷。
第六篇:朗讀者觀后感
最近,一檔名為《朗讀者》的節(jié)目成為了熒幕上的新星。它采取情感座談、舞臺式朗讀等方式,通過名人效應、舞臺音樂效果、朗讀內(nèi)容等的完美融合,并在線下設立“朗讀亭”,形成二次傳播,打造了極好的節(jié)目效果,并獲得了廣泛好評。
像《朗讀者》這樣以經(jīng)典文化感染人的節(jié)目不在少數(shù),而且每一檔這樣的節(jié)目往往都能獲得社會極大的認可,例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聽寫大會》《見字如面》等等。誠然,這些節(jié)目的確是當下魚龍混雜的熒屏節(jié)目中的一股清流,對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質(zhì)也不失為一劑良藥。但在這些熒光燈的渲染下,在朗讀者情感流露的動作里、在音樂聲的烘托中,真正屬于文學的部分卻被一再地壓縮。換句話問,《朗讀者》帶來的真是文學嗎?
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茨曼在其著作《娛樂至死》中提出――電視不能延伸或擴展文字文化,相反,電視只能攻擊文字文化。他認為,“一切試圖用電視來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行為都是妄想”。他提出,電視帶給我們的是不可避免的娛樂性。電視不斷切換著畫面、不斷改變著聲音、滾動播放著世界各地的新聞,試圖牢牢抓住觀眾的目光。這種不間斷卻不連續(xù)的方式,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刺激著我們的感官,卻讓我們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有一句話我十分贊同――媒介的表現(xiàn)形式越豐富,人的參與感便越低。這話一聽好似悖論,但是認真思考卻發(fā)現(xiàn)的確是那么回事。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在書中讀到《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時,浮現(xiàn)在你腦海中的孫悟空形象肯定是各式各樣的,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旦你在電視上觀看了《西游記》,那么在你腦海里的孫悟空形象便就此固定下來了。兩者之間最為顯著的差別就在于你作為受眾的參與度降低了。簡單來說,讀一本書,你需要揣摩、體味、咀嚼;而看一個節(jié)目,你只需要舒舒服服坐在沙發(fā)上,手上抱著一袋薯片。這兩者哪種才能真正領略到文學,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朗讀者》作為一檔電視節(jié)目,它在用經(jīng)典文學之美打動人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表演和娛樂的成分。雖然經(jīng)典的文學加上恰如其分的故事、配之以動人的旋律,的確能帶來感官上極大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但是每每想到,當翻開一篇文章,品味到的不是樸素的文字,感悟到的不是每個人不同的心得,而是電視中所傳遞千篇一律的感情,這何嘗不是對文學的誤解呢?文學從來不屬于一個人,而是每個人;在對文學的理解中,應該有不同,卻不應該有對錯。
《朗讀者》這類節(jié)目雖好,但是我們也應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它鼓勵的不是讓大家多去看這類節(jié)目,而是鼓勵大家在感受到文化之美后,能自發(fā)地翻開書籍,全身心地投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