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外出寫生實習報告(推薦6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千文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外出寫生實習報告(推薦6篇)》。
第一篇:寫生的實習報告
學校課程安排,8~10周是專業(yè)實踐考察,學校決定去太行山。 學習目的:通過外出(寫生)進一步加強了對自然風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寫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和拓寬寫生對美的修養(yǎng);同時鍛煉我們在實踐中意志力、吃苦精神、協(xié)作與友愛精神。培養(yǎng)對自然界、風景、民居等建筑造型、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現(xiàn)力。
很多同學都把寫生當作一種愜意之事,一種享受,去太行山?當然也有覺得非常痛苦的,因為是在山里面我剛開始去的時候去也覺得條件比較艱苦,本來就暈車還坐了那么久的汽車,然后看到的太行山也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然后吃的住的???反正那時候心情不太好。 到那第一天老師們交代了一系列的注意事項,由于對山區(qū)的好奇心,上午老師并沒要我們畫畫,而是讓我們到附近轉轉,熟悉一下地形,順便欣賞這大自然的杰作。山上樹林叢叢,透出一股讓人摸不透的神秘感,特別是早晨,當那第一縷太陽的光線照在山上的時候,我震驚了,被它那漂亮的色彩所吸引,陶醉其中。忍不住想要表現(xiàn)它。然后帶著憧憬,帶著沖動,拿著畫箱拿著油畫工具,開始了我的寫生?由于第一次接觸油畫風景寫生再加上太行山特征,總覺表現(xiàn)不出我看到時候的激情,才畫一會兒就發(fā)下那光線變了,回想著那個時候的光線努力想表現(xiàn)腦海中的東西,發(fā)現(xiàn)手好像不聽使喚,那個色彩跟理想中的總是不接近,正郁悶著呢,于是到吃飯的點了,收拾了下就回去了,反正第一張油畫嘛,就當找找感覺。然后也思考著自己出現(xiàn)的和該解決的問題,通過后幾張的寫生,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首先是時間問題,畫風景油畫并不同于我們以前在室內(nèi)做畫,早在印象主義出現(xiàn)前,繪畫上的光多為畫家按自己的需要在室內(nèi)制造的人造光,即使是風景畫也是先在野外寫生后再回到室內(nèi)完成。自出現(xiàn)印象主義畫派之后,油畫風景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也越來越成熟。這并非偶然和簡單意義上的巧合,而是大自然的風光景物為油畫中光色的表現(xiàn)力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而油畫色彩的豐富性和筆觸的生動性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表現(xiàn)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寫生的這種感覺不是在學校里能夠擁有的。站在大山綠水間那種想放開一切去繪畫的欲望,那種想把眼前看到的一切書寫的淋漓盡致的心情是無以言表的。來到太行山見到的都是石頭房。他們就取自山上的石頭,堆砌而成,簡潔而有特色,最能代表那一方的山里風情。所以我取的小景畫也是畫石頭房子的比較多。
清晰的記得到太行山的第二天我們一幫人早飯后爬去山頂想去畫速寫,一路上清風徐徐,一切幽靜,感受著天籟悸動與大地的胎音,踏著臺階,也是音階,叩響的是天籟之音。結果到了山頂都中午了,累的半死不說畫畫就別提了,還趕不回去吃中飯。但是我們一路歡歌笑語,喝泉水,夠柿子。山楂,野棗。很久很久都沒有這么開心過了??一次心靈之旅,一次返璞歸真,一次心靈的洗禮,這里感受不到城市的浮華與宣泄,感受不到外面哪中無休止的快節(jié)奏,感受到的只是這里的寧靜悠遠,這里的動靜和諧,那么祥和,一個幽靜且能激發(fā)你創(chuàng)作靈感的地方,用全身的肌膚感受它,此種感受真的難以言表,好像是潛意識里駐足了很久很久,冥冥之中被遺忘或被塵封了好多年的那份淡定,又被重新拾起。這讓我體會到源自山野里邊的最純真最樸實的生活,偶爾會想,覺得這樣一輩子也挺不錯的。
人到無求,心自清寧,不過人是終究做不到的。不過是有必要對生活進行一下清理,去除不必要的淤塞與羈絆,來拓展思想的空間,凈化心靈的旅程。
每隔幾天晚上兩位老師就會給我們評畫,通過老師們的講解,我不斷尋找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能夠在這難得的機會里讓自己的繪畫能力能有近一步的提升。老師慷慨解囊相授,指點迷津,使我真正的得益匪淺!老師的學識淵博,給我?guī)砹撕艽蟮氖斋@。
接下來的日子里通過自己的感受與總結也畫了不少的畫。
在寫生的同時,也感受了自然的美,在山上見的怪石很多,那些石頭真像活生生的人各樣姿態(tài)都有。那些山谷更讓人震驚,在那喊一聲,那回音傳遍整個大山,真是想都不敢想像,它竟有這樣的神奇!在攀登的過程中,在行走的旅途上,我們感嘆著太行深山的神奇,感受著藍天白云的遼闊,品味著堅持不懈的快樂。 短暫的寫生很快結束了。十幾天中,我們品嘗了辛苦,領悟了生活;走過了艱辛,思考了人生。在這當中,累與我們?yōu)榘?,樂與我們作友。記憶中留下了許許多多,令人回味,讓人沉思。
回校的途中,一切開始模糊。太行山大峽谷春色的山,綠淙淙的水,粉色的桃花,可愛的草,機靈的魚兒,快活的鳥兒,淳樸的笑容和熱情的笑聲都漸漸遠去。當我們剛剛習慣了那里的生活方式時我們就回來了,好多景點都沒有去,這是我最遺憾的。寫生實習結束,我們回到校園中,對以后的學習目的我們更加明確,對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不同角度去觀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更好的解決!
學校這次社會實踐教學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藝術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現(xiàn)實和歷史意義,這也是藝術走向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因為藝術離源于生活。
第二篇:寫生實習報告
29日在城外走了半圈,畫下了迎熏門,它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明朝朱元璋重新修葺,城墻全長6.3公里,于1997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成為我國古代城墻保存最為完備的古城。 3月1號上午畫的是平遙縣署。一般的為縣衙,為何它叫縣署呢?原來那時的平遙經(jīng)濟發(fā)達,官職自然和其它的不一般,它的官職比六品的大,比七品的小,所以就叫縣署了。將近中午的時候起了風,下午風力大的無法安心畫畫,所以就呆在旅館臨摹。
3月2日上午買了門票進了平遙縣署,縣署內(nèi)有三個堂,一堂、二堂、后堂。一堂時審理刑事案件的地方,二堂時審理民事案件的地方,一般調解,如果調解不了,便只好進一堂了。后堂是縣老爺居住的地方。我們很是有興趣的參觀了監(jiān)獄,里面沒有一絲的光亮,并不像電視里的那么亮堂,進去的犯人要戴著手鐐腳鐐,我覺得在監(jiān)獄中給人的威懾太大了。
下午老師領我們?nèi)ノ膹R參觀。它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廟,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平遙古城規(guī)模最大的風景區(qū)。主建筑大成殿重修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比北京。曲阜。南京孔廟早240年至700多年。景區(qū)內(nèi)有87尊圣哲塑像。其中有龍門,我和同學看到說明后,連跳六次龍門,寄托美好祝愿。
4號休息,但是下午的時候去了二郎廟。二郎廟剛剛修建成,是為了紀念李冰次子二郎助父修建都江堰,他死后封神。唐代以后,北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并成為人們心中正義和勇猛的化身。
3月5日我們一塊去了雙林寺。作為平遙古城的組成部分“雙林寺”被稱為“彩塑藝術的寶庫”
雙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六公里橋頭村。雙林寺原名“中都寺”,雙林寺是一個城堡式的建筑外圍是一圈城墻是坐北朝南,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圣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后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進入拱券形山門,正北第一座殿為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檐下掛一豎匾,書“天竺勝境”四字,其中,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剛,每尊約高三米,一字排開,很是壯觀。據(jù)導游講無論你在院子的那個地方都至少有一個金剛的眼睛是直視你的,我們就在院中不停地轉換位置再看果然是那樣的。穿過天王殿,對面就是“釋迦殿”。釋迦牟尼在正中高坐,左右脅侍文殊、普賢,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內(nèi)四壁運用圓雕、深、淺浮雕手法,采取分層組合、連環(huán)壁塑形式,表現(xiàn)了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傳經(jīng)普渡眾生的佛傳故事。以雕塑的形式來表現(xiàn)出這麼多的故事讓我們看了真是嘆為觀止啊。據(jù)說雙林寺的韋陀像是最有名的了說他剛中有柔,武中蘊文,威而不悍,機智勇猛,渾身是力,身如強弓等等。
有人這樣說“雙林寺文物精英,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蘊含有極為豐富、可供借鑒的營養(yǎng),認真批判地繼承這筆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chǎn),研究其發(fā)展規(guī)律,總結其藝術成就,對今天的新美術創(chuàng)作或許能有某些啟示作用?!?/p>
我們最后一站是到“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據(jù)平遙大約有兩小時的車程我們早上起的很早,帶著在那家百貨商店買的東西就開始了一天的行程,這兒是山區(qū)免不了要走一些山路,在路旁邊還不是能看到廢棄的窯洞
王家大院位于靈石縣的凈升鎮(zhèn)。整個是建在黃土高坡上的封閉式的城堡式的建筑。完全是依
山而建,他又分為兩部分東面的是高家崖西面的是紅門堡。里面也有好多窯洞式的建筑,而且站在外圍的城墻上還能看到外面一般居民所住的窯洞,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窯洞。高家崖與紅門堡之間是一座橋連著的。紅門堡比高家崖要大的多,它中間是一條南北向的主干道并被修葺成一條龍的形狀,龍頭在山低,到龍尾就到了山頂,在山頂俯視整個大院很是壯觀。在里面我們也又一次感受到了晉商文化,里面可以看到晉商的會館是遍及全國各地。包括平遙在內(nèi)的晉中地區(qū)是近代晉商的發(fā)源地也是近代中國的經(jīng)濟中心。
平遙不僅有濃厚的晉商文化也保存有悠久的民俗文化。當我們最后一次走在平遙的大街上時心中不禁產(chǎn)生一種留戀之情。
平遙——一個充滿魅力讓人無限感慨的地方。
第三篇:大學生的寫生實習報告范文
第一站我們安排在西遞村。從大巴下來,步入村中,走進預定好的飯店,頓時覺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囂和路途的塵土都滌蕩而去,未來幾天的寫生也變得更加誘人。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們便在導游的帶領下,參觀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的景點,之后我們各自繞著村子細細游覽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邊的池水讓我感嘆皖南的靈動和秀麗,畢竟這樣清澈的水在我的家鄉(xiāng)實不多見。
下午,按照計劃同學們開始背著畫具走街串巷尋找合適的景點作畫。其實,在西遞,令人滿意的景*無處不在;幽長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駁的墻壁,都留在了我們的畫紙上。
第一次沿街作畫時,我有點難為情,因為水平實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真不敢面對過往行人偶爾飄來的眼光。但后來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是無暇在乎你的畫作的,即便他們覺得你畫的不好,也只會鼓勵地對你笑笑或簡單指點一下。
我也明白過來,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實習勤加練習嘛,管別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時間沒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師也細心地指出我們畫作的缺點并鼓勵我們多畫。
在西遞我們待了4天,盡管不舍那純樸的民風,不舍村中的那條大黃*,我們卻不得不奔往下站--南屏。對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臺階和村邊的萬松林,以及村外田地邊的石橋和水車。
萬松林因為樹梢上跳躍的松鼠而得名,遺憾的是我未曾親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過倒近距離觀賞了石桌上休息的蝴蝶且留下了它的倩影。大水車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見,清澈的水流隨著轉動的水車灌入小水渠,讓人不禁贊嘆勞動*的智慧。大石橋上行人匆匆,橋下河水潺潺,勾起人無限的繪畫沖動。
之后,我們來到最后的目的地宏村。進村便是秀麗的南湖和橫跨其上的畫橋,湖中芙蓉俏,湖邊垂柳生,電影里李慕白牽馬過橋的場景再次浮現(xiàn)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戶出門便可打到清水做飯洗衣。
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稱的月沼,因為池塘的形狀為規(guī)則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譚。想起宏村,自然會想到村中老者挎著竹籃的叫賣聲“糯米餅,桂花麻餅”,還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有很多存活幾百年以上的古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
雖然實習時間只有短短十天,但是心中的感覺不能用不舍二字簡單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悵和感慨。惆悵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痕跡,感慨環(huán)境的惡化和城市的浮躁,剛剛拂去塵污的心靈不知是否又要面臨考驗。
第四篇:寫生的實習報告
十一假期結束啦,生活、學習又開始步入正軌了,這學期雖然開學不到兩個月但有一半時間是在校外的。因為開學兩周后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成都-云南畢業(yè)實習考察的日子,這段時間是難忘的。
9月12日下午我們踏上了去成都考察的火車,同學們大包小包,還背著畫具,經(jīng)過了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后我們終于到了成都,大家一路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在車上我們?nèi)嘁黄鸪詵|西、一起嬉笑,當?shù)竭_四川境內(nèi),看到那一座座連綿的山,那綠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我們一路上就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到達目的地時是第二天中午,老師安排休息,雖然大家很累,但我們對成都美麗景色的觀賞的心情卻一絲都沒有減少,好多同學已經(jīng)安耐不住這里的吸引,以小組為單位對周圍的民居、街道、古建筑等進行了參觀考察。
成都是一座具有20xx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金沙古蜀文化遺址等早已是中外聞名,成都又是一個從來不缺乏名人點綴的城市,歷史上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到過這里,杜甫、李白、杜牧、司馬相如、陳?雨留下多少千古絕唱;成都更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城市,府南河綜合治理工程堪稱當代營造全新人居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舉,古老的蓉城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第二天,我們就在市區(qū)進行考察,于是買了張地圖,開始研究行動計劃。首先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是不能不來的。懷著對杜甫:這位曾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具歡顏”,卻終因饑寒交迫,病死于一葉孤舟上的傳奇人物的景仰,我們跟隨老師來到位于成都城西的杜甫草堂。還沒有到草堂就看到兩邊樹木越發(fā)的多了,草堂南面是浣花溪公園,很多老人在這里健身。買票進草堂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曲徑通幽處”。在這里似乎都不敢大聲說話,遠遠還能聽到一些鳥叫,聞著泥土的清香,方知成都人是如何的愜意。杜甫,河南鞏縣出生,后因避難來到成都,在朋友幫助下,在風景優(yōu)美的城西修筑草堂。杜甫一生作詩歌三千余篇,但現(xiàn)保存下來不過1400余篇,不足一半。他的詩大多反映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的社會苦難現(xiàn)象。而且,從史學的角度,也是對歷史非常好的補充,所以也有人把他的詩叫做詩史。草堂是唐朝詩圣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與家人一同遷居于此,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建造了茅草屋,草堂由此而來,杜甫雖在此僅居住了不到4年時間,但在此期間卻寫了大概200多首詩歌。其中不乏有膾炙人口的傳世名句其中,大家所熟知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這時候寫的。經(jīng)過數(shù)百年歷代的改擴建,草堂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很大,總體感覺布局大氣、景致幽深,植物品種也很豐富,值得一游,草堂是中國文化的圣地。我們找了處非常幽靜的小河邊拿出速寫本就開始對我們所看到的景色進行描繪,可能好久沒有畫的原因,一開始我們畫的很生疏,后面慢慢的就進入了狀態(tài)。這里景點十分豐富,讓我們無從下筆,到底先畫哪處,我們還是先觀察了幾處后,才在小河邊開始動筆了,這就是這里的風格,這里的特色,不張揚,不妖艷,有一種古樸的純美。看夠了繁華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禮和享受這簡單的視覺體會。
從草堂出來,看到周圍的很多茶館,本想也找個位置坐下來喝喝茶,看看書。但走了一個多小時,居然沒有找到一個人少一點安靜些的地方。似乎所有的茶館都坐滿了人,而且沿著浣花溪,居然都擺滿了桌椅。實際上喝茶的人倒不多,更多的人是要杯茶,然后打麻將,打撲克。一路看到這些,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涌上心頭,但又不知是什么。一直希望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于是慢慢的沿著河邊走,希望理理清楚。現(xiàn)在想起來,剛剛的那種奇怪的感覺也許是因為環(huán)境變化的跨度太大所造成的知覺碰撞。
在草堂里,思緒飛得很遠,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感染,一直在為杜甫的那種雖自身處在生活的窘迫之中,卻還在疾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極其崇高的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用自己的一生揮筆疾呼,針砭時弊;我想,真的是社會進步了,大家生活好了,所以,曬曬太陽,喝喝茶,打打牌,擺擺龍門陣,也挺好,多安逸。
第二個去處就是武侯祠了,成都武侯祠又名“漢昭烈廟”,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和丞相諸葛亮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我們跟隨者導游,一路上聽著導游的介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武侯祠隔壁便是仿古一條街錦里,傳說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nèi)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chǎn),充分展現(xiàn)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錦里二期也于20xx年春節(jié)前開肆迎客,錦里二期大膽將水引入錦里循環(huán),形成“水岸錦里”的新景觀。主要是飯店、特產(chǎn)店、工藝品店和茶館,街道上還有一些個體手工藝匠人在擺攤,有做糖人的,有畫像的。都是十分有特色的,我們被這里的熱鬧的景象深深地吸引。在這里我們不僅能看到十分有特色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也有十分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科技,真是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結合。
成都的吃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火鍋,只不過時間有限而我們想品嘗的東西又很多,所以火鍋就吃了一頓,但還是讓人很回味。成都的小吃很有名,但時間有限我們就嘗了幾樣,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你會覺得人家吃東西吃的很精致,就是你會覺得人家做的很用心,東西很精致,吃的也自然感覺好。
我們在成都的這段期間,我的感覺是成都城市整體面貌很不錯,綠化的很好,很干凈,非常具有現(xiàn)代化氣息,經(jīng)濟、科技、教育、文化都很發(fā)達,作為西南三省的中心城市當之無愧。這要感謝秦朝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為物華天寶的天府之國,成都很安逸,置身其中很放松,綜合起來成都是個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正如“CCTV2傾城傾國,最值得向世人推薦的城市”這個節(jié)目中成都喊出的口號那樣“成都,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但是,我還是得走的,我只能說,成都,一座走了我還會再來的城市。
這次畢業(yè)考察是很有收獲的,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與客觀世界的溝通,也許這就是這次考察的意義所在吧,這和畫照片是完全不同的。真實世界是活的,照片是死的,因此,這次考察我特別注重了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去表現(xiàn)繪畫的技巧。晴天有晴天的感受,而陰天有陰天的感受。我們要注重自己內(nèi)心的呼喚。我們寫生的目的是: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的觀察力和感力;鍛煉自己的表現(xiàn)技法,加強對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增加班級集體榮譽感。這些目的在我們集體努力下得以實現(xiàn),但我們還是有很多的不足,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學校給我們這次外出寫生的機會,把握這次機會我們學會了也懂得了許多,包括專業(yè)和專業(yè)以外的事情。
在畢業(yè)考察的那段時間里,我的收獲是非常多的,寫生使我對專業(yè)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盡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用我們的觀察力去研究美,用我們的表現(xiàn)力去表現(xiàn)美,去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進行美的提煉,不再漫無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像老師說的那樣,即使是不畫也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地亂畫,因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為了作業(yè)而做的。所以說藝術也是一門哲學,從中可以體會出人生的哲理。另外,還有一點值得回味的,就是和同學相處,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日子,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曾開辟了無數(shù)條近道只為了和同學賽跑,曾幫助走不動的同學拿箱子,曾一起遲到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這次的畢業(yè)實習也使我在專業(yè)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認識,雖然我沒有跟著大家走完全程,但通過我自己在這段時間所經(jīng)歷的地方,真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這些特色、對比對我的畢業(yè)論文的課題的選題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篇:寫生的實習報告
十一假期結束啦,生活、學習又開始步入正軌了,這學期雖然開學不到兩個月但有一半時間是在校外的。因為開學兩周后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成都-云南畢業(yè)實習考察的日子,這段時間是難忘的。
9月12日下午我們踏上了去成都考察的火車,同學們大包小包,還背著畫具,經(jīng)過了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后我們終于到了成都,大家一路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在車上我們?nèi)嘁黄鸪詵|西、一起嬉笑,當?shù)竭_四川境內(nèi),看到那一座座連綿的山,那綠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我們一路上就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到達目的地時是第二天中午,老師安排休息,雖然大家很累,但我們對成都美麗景色的觀賞的心情卻一絲都沒有減少,好多同學已經(jīng)安耐不住這里的吸引,以小組為單位對周圍的民居、街道、古建筑等進行了參觀考察。
成都是一座具有20xx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金沙古蜀文化遺址等早已是中外聞名,成都又是一個從來不缺乏名人點綴的城市,歷史上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到過這里,杜甫、李白、杜牧、司馬相如、陳?雨留下多少千古絕唱;成都更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城市,府南河綜合治理工程堪稱當代營造全新人居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舉,古老的蓉城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第二天,我們就在市區(qū)進行考察,于是買了張地圖,開始研究行動計劃。首先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是不能不來的。懷著對杜甫:這位曾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具歡顏”,卻終因饑寒交迫,病死于一葉孤舟上的傳奇人物的景仰,我們跟隨老師來到位于成都城西的杜甫草堂。還沒有到草堂就看到兩邊樹木越發(fā)的多了,草堂南面是浣花溪公園,很多老人在這里健身。買票進草堂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曲徑通幽處”。在這里似乎都不敢大聲說話,遠遠還能聽到一些鳥叫,聞著泥土的清香,方知成都人是如何的愜意。杜甫,河南鞏縣出生,后因避難來到成都,在朋友幫助下,在風景優(yōu)美的城西修筑草堂。杜甫一生作詩歌三千余篇,但現(xiàn)保存下來不過1400余篇,不足一半。他的詩大多反映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的社會苦難現(xiàn)象。而且,從史學的角度,也是對歷史非常好的補充,所以也有人把他的詩叫做詩史。草堂是唐朝詩圣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與家人一同遷居于此,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建造了茅草屋,草堂由此而來,杜甫雖在此僅居住了不到4年時間,但在此期間卻寫了大概200多首詩歌。其中不乏有膾炙人口的傳世名句其中,大家所熟知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這時候寫的。經(jīng)過數(shù)百年歷代的改擴建,草堂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很大,總體感覺布局大氣、景致幽深,植物品種也很豐富,值得一游,草堂是中國文化的圣地。我們找了處非常幽靜的小河邊拿出速寫本就開始對我們所看到的景色進行描繪,可能好久沒有畫的原因,一開始我們畫的很生疏,后面慢慢的就進入了狀態(tài)。這里景點十分豐富,讓我們無從下筆,到底先畫哪處,我們還是先觀察了幾處后,才在小河邊開始動筆了,這就是這里的風格,這里的特色,不張揚,不妖艷,有一種古樸的純美??磯蛄朔比A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禮和享受這簡單的視覺體會。
從草堂出來,看到周圍的很多茶館,本想也找個位置坐下來喝喝茶,看看書。但走了一個多小時,居然沒有找到一個人少一點安靜些的地方。似乎所有的茶館都坐滿了人,而且沿著浣花溪,居然都擺滿了桌椅。實際上喝茶的人倒不多,更多的人是要杯茶,然后打麻將,打撲克。一路看到這些,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涌上心頭,但又不知是什么。一直希望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于是慢慢的沿著河邊走,希望理理清楚。現(xiàn)在想起來,剛剛的那種奇怪的感覺也許是因為環(huán)境變化的跨度太大所造成的知覺碰撞。
在草堂里,思緒飛得很遠,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感染,一直在為杜甫的那種雖自身處在生活的窘迫之中,卻還在疾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極其崇高的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用自己的一生揮筆疾呼,針砭時弊;我想,真的是社會進步了,大家生活好了,所以,曬曬太陽,喝喝茶,打打牌,擺擺龍門陣,也挺好,多安逸。
第二個去處就是武侯祠了,成都武侯祠又名“漢昭烈廟”,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和丞相諸葛亮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我們跟隨者導游,一路上聽著導游的介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武侯祠隔壁便是仿古一條街錦里,傳說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nèi)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chǎn),充分展現(xiàn)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錦里二期也于20xx年春節(jié)前開肆迎客,錦里二期大膽將水引入錦里循環(huán),形成“水岸錦里”的新景觀。主要是飯店、特產(chǎn)店、工藝品店和茶館,街道上還有一些個體手工藝匠人在擺攤,有做糖人的,有畫像的。都是十分有特色的,我們被這里的熱鬧的景象深深地吸引。在這里我們不僅能看到十分有特色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也有十分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科技,真是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結合。
成都的吃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火鍋,只不過時間有限而我們想品嘗的東西又很多,所以火鍋就吃了一頓,但還是讓人很回味。成都的小吃很有名,但時間有限我們就嘗了幾樣,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你會覺得人家吃東西吃的很精致,就是你會覺得人家做的很用心,東西很精致,吃的也自然感覺好。
我們在成都的這段期間,我的感覺是成都城市整體面貌很不錯,綠化的很好,很干凈,非常具有現(xiàn)代化氣息,經(jīng)濟、科技、教育、文化都很發(fā)達,作為西南三省的中心城市當之無愧。這要感謝秦朝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為物華天寶的天府之國,成都很安逸,置身其中很放松,綜合起來成都是個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正如“CCTV2傾城傾國,最值得向世人推薦的城市”這個節(jié)目中成都喊出的口號那樣“成都,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但是,我還是得走的,我只能說,成都,一座走了我還會再來的城市。
這次畢業(yè)考察是很有收獲的,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與客觀世界的溝通,也許這就是這次考察的意義所在吧,這和畫照片是完全不同的。真實世界是活的,照片是死的,因此,這次考察我特別注重了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去表現(xiàn)繪畫的技巧。晴天有晴天的感受,而陰天有陰天的感受。我們要注重自己內(nèi)心的呼喚。我們寫生的目的是: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的觀察力和感力;鍛煉自己的表現(xiàn)技法,加強對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增加班級集體榮譽感。這些目的在我們集體努力下得以實現(xiàn),但我們還是有很多的不足,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學校給我們這次外出寫生的機會,把握這次機會我們學會了也懂得了許多,包括專業(yè)和專業(yè)以外的事情。
在畢業(yè)考察的那段時間里,我的收獲是非常多的,寫生使我對專業(yè)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盡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用我們的觀察力去研究美,用我們的表現(xiàn)力去表現(xiàn)美,去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進行美的提煉,不再漫無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像老師說的那樣,即使是不畫也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地亂畫,因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為了作業(yè)而做的。所以說藝術也是一門哲學,從中可以體會出人生的哲理。另外,還有一點值得回味的,就是和同學相處,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日子,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曾開辟了無數(shù)條近道只為了和同學賽跑,曾幫助走不動的同學拿箱子,曾一起遲到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這次的畢業(yè)實習也使我在專業(yè)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認識,雖然我沒有跟著大家走完全程,但通過我自己在這段時間所經(jīng)歷的地方,真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這些特色、對比對我的畢業(yè)論文的課題的選題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六篇:寫生實習報告
太行山寫生實習報告
充滿激情的七月,借著暑假的時間,我們迎來了一次寶貴的寫生實踐機會。我們10級建筑全體學生在程老師和王老師的帶領指導下,在石板巖鄉(xiāng)高家臺村進行了十一天的寫生實習。
7月7日一大早,同學們都早早的起床整裝出發(fā),坐著汽車駛向我們大家都充滿期待的太行山。我們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一路上歡聲笑語,互相開著玩笑,完全沒有路途的那種疲憊。很快我們便到了太行山,連綿的群山,放眼望去一片綠色,這天然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們。在駛入一道長長的隧道后,便進入了太行山大峽谷。大峽谷內(nèi)群山環(huán)繞,奇峰突兀,臺壁交錯,郁郁蔥蔥,峽谷深處的景色更是震撼人心,進入群山環(huán)抱中,仿佛是找尋到了當年的世外桃源。 車駛向了石板巖,很快我們到了石板巖鄉(xiāng),青山環(huán)繞,綠水長流。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其他院校的同學正在寫生,這使我們對接下來的寫生生活更加的期待。放眼望去不遠處的村落,這里不管是平房還是樓房,其房頂都是有一塊塊的天然石板搭建而成,石板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看上去別有一番風味,估計全國也只有這里能看到這種特色的建筑物。車還在盤山路上慢慢前進,駛向我們的最終目的地——高家臺村。到十點我們終于到了高家臺村,熱情淳樸的劉老板已經(jīng)在路口等我們,在劉老板的引領下我們到了最終的“基地”
——太行仙莊。走慣了平坦的柏油路,似乎對歪歪曲曲的山路有著的特的喜悅,當我們走進這里,首先聽到的是潺潺的水聲,雖然這里的條件不是很好,但這里的風景也是別具一格。老師給我們安排好住處,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休整,在老師的帶領下熟悉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沒有一個不被著美麗的風景做吸引,人人都贊嘆“太美了”。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熟悉環(huán)境,以及老師的講解,我們對太行大峽谷有了更深的了解。
太行山位于山西與河南的交界處,向南延伸到黃河的王屋山。我們這一行主要是在具有“百里畫廊”之稱的大峽谷內(nèi),大峽谷長100華里,東西寬8華里,相互高差達1000米以上。峽谷內(nèi),斷壁高起,群峰崢嶸,是北方山水風光的典型代表,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在熟悉的途中,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巖石結構都是分層的,只需要稍加打磨就能成為很好的建筑材料,至今還保留有早年的采石場。也正是這種獨特的巖石結構加上太行人民的辛苦勞動,才有這里獨特的石板房。形成了特色的人文環(huán)境。
中午同學們一塊吃飯,吃一鍋飯,還從來沒有體驗過大家一起吃一鍋飯的感覺,大家都吃得很香,幾十個人坐在石板上圍在一起,吃著農(nóng)家飯菜也別有一番風味。吃過飯,午休過后,寫生生活也正式開始了。下午三點,同學們都背著畫夾,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寫生。由于我們以前很少有機會寫生,也從沒畫過這種石板建筑,基礎較差,開始都無從
下筆。在這高手曾出的太行山寫生不僅僅是考驗我們的畫畫能力,更是考驗我們的適應能力。老師教我們不僅要學會畫畫,學會觀察,和畫的好的同學多交流多學習,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在這里尊重好客的山區(qū)人民,尊重他們的勞動,不破壞地里的莊稼,不亂摘路邊的果物。這半天的學習,雖然能力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但還是有些許收獲的。這半天我們都低下頭認認真真的畫畫,可能沒畫多少,但總算對室外寫生有了最初的了解。
在后來的日子我們?nèi)チ伺u、大水長每天背著畫夾,在叢林里穿梭,整個山谷都是同學們快樂的笑聲。慢慢的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畫出來的畫也越來越有進步,盡管畫中還是有很多缺點,但是在構圖透視明暗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第一幅畫相比簡直是“天囊之別”。老師在我們畫完幾幅畫后,晚上回來都會讓我們把畫掛在院子里,對每個人的畫進行點評指導,對其中暴漏出來的缺點不足之處予以指出糾正,同學們心中就有了明確的方向,知道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對今后的努力也有了明確的方向目標。在素描訓練中,因為以前都是臨摹書上的作品,所以當我們面對真正的實物建筑時很難下手,在透視、結構、明暗、樹木等的刻畫方面都有明顯的不足,特別是在透視方面,很多同學把握不準,對于樹木和房子石板石塊的畫法都不知道如何去畫,這是老師就把同學們聚集一起進行細致精心的講解,教我們怎么去畫透
視,如何畫房子和樹。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不斷尋找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能夠在這難得的機會里讓自己的繪畫水平有進一步的提高。就這樣經(jīng)過老師的不斷指導,同學們每天的繪畫訓練,寫生的生活充實快樂,看著自己每天畫的畫,一次次在不斷進步,心中不時會充滿著喜悅,老師也為我們的進步高興。
在這里最難忘也許就是老師帶領我們攀登這里的最高峰——四方垴。早上八點我們準時從基地出發(fā),順著崎嶇的山路向山頂進發(fā),崎嶇的山路通向我們看不見的山頂,這也更加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山上樹林匆匆,而山頂則透出一股讓人摸不透的神秘感。我們一行在叢林中行進,攀登峭壁,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這樣的山峰,所以大家都干勁十足,奮力往上走,昔日寧靜的大山此時充滿的是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以及相互鼓勵的聲音。走了一半,很多同學都說累了,在半山腰經(jīng)過短暫的休息,我們堅持前進。經(jīng)過近四個小時的攀爬,我么么終于站在了山的最高處,站在山頂俯視山下,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同學們都盡情的歡呼吶喊,發(fā)泄著心里的壓抑。
在山頂待了近半個小時,我們便慢慢的往山下走去。順著山谷向下走去,這時發(fā)現(xiàn)山谷是那么的陡峭,陡峭的讓我們不敢加快自己的腳步,每一步都是那么的小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失足摔下。當我們下到一半時,再次仰望山峰,都
不敢去相信自己是從那么高的山峰下來的,此時也真正感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然而上山時候的疲倦感此時也涌了上來,腿都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使原本緊張的心情更加緊張,此時的每一步也更加小心。在下山途中,我們前呼后應,相互關照,同學情誼,師生情誼,無一不顯示在山谷、懸崖邊。經(jīng)過幾個小時,我們終于下到了山底,此時我們在望山上看去,群山籠罩在濃霧中,便顯得更加神秘。這次的登山,不僅使我們欣賞了大自然的杰作,也使我們成功的挑戰(zhàn)了自我。我們征服了這里的最高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們也會征服更高的山峰,達到人生的最高峰。
在后來我們又游覽了太行山的幾個著名景點,在王相巖,我們一起爬云梯,爬近百米的筒梯,感受自然的美。那些山谷更是讓我們震撼,在那喊一聲,回音傳遍大山,真是不敢想象。在冰冰背,我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秘奇妙,看到了千年奇觀“夏日里的寒冰”,山洞里仿佛和外邊使兩個世界,外邊是酷熱,而山洞里是零下二三十度,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竟有如此的神奇。在桃花谷,感受那瀑布帶來的震撼感,那聲音貌似龍吟,聽著讓人內(nèi)心震撼。
在游覽景點后的第二天也要結束我們?yōu)槠谑嗵斓膶懮盍?,開始回到學校,在臨走的前一晚,我們組織了一次包餃子,同學們和老師在一塊親手包。老師與同學們打成一片,拉近了老師與同學們的感情,使老師與同學們之間的
感情更加深厚。第二天的早晨,我們早早起來收拾行囊,踏上返校的路途,當汽車慢慢駛出大山,石板房、山峰在我們的視線慢慢消失時,內(nèi)心有很多的不舍,因為這十幾天,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快樂記憶。
在這十幾天的寫生中,同學們的繪畫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時我們也學到了更多在平時課堂上不能學到的知識??傊?,我們學校這次實踐教學對豐富和提高建筑學專業(yè)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審美水平,夯實專業(yè)基礎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這次寫生實踐活動使我們了解了石板房的建筑構造,領略了太行山石板房這一獨特的地域文化。老師的透徹講解與指導點評使我們在寫生的過程里提高了形體塑造能力,以及對透視準確度的把握,加強了眼于手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為以后徒手建筑表現(xiàn)打下了基礎。
總之,這次太行寫生留給我們的是最美好的回憶,以及對以后專業(yè)持續(xù)的思考……